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类型剖析知识整合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疏密程度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陡崖等高线重叠鞍部部位于两座山峰之间的低地部分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知识拓展河流位置山谷地带河流较多流向一般依据指向标,没有指向标时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流速等高线越密集,水流速度越快修路一般避开等高线较为密集的地区。因为山坡陡,工程难度大聚落等高线稀疏,距离河流较近,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娱乐等高线较为稀疏区,坡度较缓,易于登山,且安全系数高等高线重叠的地方为陡崖,适合攀岩或观赏瀑布地形类型(1)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2)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陡峭。(3)盆地:四周高、中间低。(4)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5)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方法解读★角度1.地形类型和地形部位名称的判读解读:(1)地形类型的判断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判断,小于200米为平原,大于500米为高原或山地,小于500米为丘陵。再根据坡地判断,外陡内缓的是高原,坡度大的是山地。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2)地形部位的判断:通过等高线疏密程度及数值变化,可以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盆地等常见的地形部位。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一般是海拔最高的地方;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易形成分水岭;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中部低两侧高,易形成河流;陡崖:等高线重叠,易形成瀑布;鞍部:等高线位于两座山峰之间的低地部分,由一对山峰等高线组成;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增大,易形成湖泊、水库。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下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读图,完成1~2题。1.根据上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上图(a)中的()A.①B.②C.③D.④B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①地海拔在400~500米之间,②、④两地海拔在300~400米之间,③地海拔在500~600米之间,故A、C不符合题意;④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不能形成河流,所以观测河流受污染的情况,不应该在④处;图中②地位于山峰A的东南方,且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可以形成河流。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3.图中AC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A.山谷B.鞍部C.山脊D.陡崖C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3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及弯曲方向可知,AC处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应为山脊。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第4题。4.①、②两地比较()A.①海拔低于②B.①、②海拔相同C.①海拔高于②D.①、②表示盆地C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图中海拔的比较。读图可知,①、②两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据图可判断,山顶①的海拔在1200~1300米之间,山顶②的海拔在1100~1200米之间。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角度2.等高线的计算解读:根据图中所给的等高线数值算出等高距。在等高距基础上,依据不同地形的特点计算高度。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8.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1)描述图示区域内地势特点___________。(2)为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计划在①②两条河流中海拔200~600米之间河段开展大众化的漂流活动,应选择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②河流上,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北高南低②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3)如果此时测得山顶B处的气温为15.8℃,则山顶A的气温是________。(4)当前徒步旅行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旅行方式,但在野外徒步旅行时易迷失方向。请你为野外徒步旅行者提供一种判定方向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8°C利用太阳或北极星、利用罗盘或指南针、手表定位、GPS导航、地形、地物特征判断。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1)问,由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以判断,图示区域内地势特点北高南低。第(2)问,读图分析可知,②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适合大众化的漂流活动;而①河段流经等高线密集处,坡度大,水流急,非常适合进行惊险刺激的漂流活动。第(3)问,在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如果此时测得山顶B处的气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温为15.8℃,则山顶A的气温是:15.8℃-(1530-1030)÷100×0.6℃=12.8℃。第(4)问,野外判定方向的方法主要有:利用太阳或北极星、利用罗盘或指南针、手表定位、GPS导航、地形、地物特征判断。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角度3.等高线判定一般和指向标结合应用,来判定河流的流向、两点的相对方向解读:在做题时要理解指向标的定义并根据指向标的方向或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或依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就能做出等高线图的正确判定。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角度4.等高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读:(1)水库的选址:一般等高线密集的区域内必须有一个可供储水的盆地或洼地,这种地形的等高线呈口袋型,“口袋”腹地宽阔,库容量大;水库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地段以及峡谷最窄处,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确保大坝安全。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2)等高线与气温的关系: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海拔高度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根据等高距以及已知位置的气温可得所求位置的气温。(3)等高线对农业布局的影响:一般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小麦应选择在等高线稀疏的平原地区,靠近河流;茶叶、果树可选择在等高线稍密集的低山丘陵地区。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4)等高线对工业交通的影响:工厂应该选择在等高线较稀疏,地形平坦开阔的位置。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确定铁路、公路线,一般选择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距离较短、等高线弯曲小、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5)等高线对野外宿营、野外探险的影响:在解读这类试题时,要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及变曲方向判断其类型,再根据在野外宿营、探险时避免在陡崖、山谷溪流旁,最后联系可知的条件作答。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5.图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中最不可能形成聚落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读图,回答5题。怀化市某地等高线地形图D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聚落的形成条件。读图可知,a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可能形成聚落;b地区为山脊一侧,c为盆地边缘都可能形成聚落;而d处为陡崖最不适宜形成聚落。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6.上图中的耕地属于()A.草地B.林地C.水田D.旱地C【解析】本题考查耕地类型。根据图名可知,该地位于怀化,而怀化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耕地以水田为主;我国北方地区的耕地以旱地为主;草地多分布在半干旱地区;林地多分布在山地。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7.目前,图中耕地里正在生长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A.小麦B.棉花C.油菜D.水稻D【解析】本题考查农作物的分布。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怀化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湖南省,是水稻、油菜的主产区,但油菜的收获时间一般是5月上旬,题中没有关于时间的信息,故此时耕地里正在生长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水稻。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典例3今年“六·一”,小明同学外出旅游,登山到甲处,通过GPS定位确定了自己的经纬度位置(如下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典例剖析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1)甲地在城镇的_____方向,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小明____(能、不能)用此图量算出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理由是_________。(2)“六·一”这天,图中城镇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3)“六·一”这天,测得乙地的气温为20℃,那么山顶的气温是____℃。东北不能缺比例尺昼长夜短16.7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4)甲地到乙地与甲地到山顶比较,甲地到乙地的坡度_____(陡、缓)。(5)图示地区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半球。(6)A、B两条线,表示山脊的是____线。缓东A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考查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题思路】第(1)问,本题图中有经纬线,60°E经线指示南北方向,30°N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以可以判断出该图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甲位于城镇东北方向;此图缺少比例尺,实际距离无法计算。第(2)问,城镇位于北半球,“六·一”这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故城镇昼长夜短。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四十八分。第(3)问,海拔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计划
- 高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计划
- 2025年科技公司师德师风反思心得体会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读书分享计划
- 五年级下册生命科学教育计划
- 小学四年级道法多元评价计划
- 爱国劳动教育课件
- 新楼盘开盘前的市场推广计划
- 跨国公司环境管理职责
- 环保社团活动组织计划
- 第十二讲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工商管理实习周记十篇
- 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评价表
-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医学基础知识》备考题库资料宝典(核心题版)
- 使用说明书仪表8530d技术手册
- 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火山喷发》实验说课 课件
- 五金工具零售规章制度
- GB/T 8312-2013茶咖啡碱测定
- GA/T 1217-2015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
- BA系统原理培训课件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五年级趣味数学社团1(第五周活动安排:图形面积(二))人教新课标 (无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