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配套课件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学习总结_第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配套课件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学习总结_第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配套课件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学习总结_第3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配套课件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学习总结_第4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配套课件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专题学习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学习总结1线索归纳思维整合横向·纵向·竖向3学会解题体验高考真题·案例·技巧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线索归纳思维整合横向·纵向·竖向1.归纳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教育事业科学技术1949~1956

确立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为人民大众服务自力更生方针1956~1966“双百”方针探索与发展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两种教育、劳动制度原子反应堆、原子弹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1966~1976文化凋零“教育革命”“上山下乡”运动大学招生:群众推荐氢弹、东方红一号卫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籼型杂交水稻1976~至今“二为”方向蓬勃发展、恢复高考、“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教育立法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就:核能、空间、运载火箭、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2.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发展的线索、特征及教训(1)线索:新中国成立后,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出现了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文革”十年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文化一片凋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共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文学艺术发展出现第二个高峰,呈现繁荣景象。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2)特征:文化事业经历了更新、凋零、繁荣的曲折历程;在“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指导下,出现两个高峰;“文革”时期文化的凋零为我们提供了沉痛的教训。(3)教训: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实事求是,处理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问题与政治问题的关系等。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3.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以培养军事、科技和翻译人才;冲击了传统教育,促进了近代中国科技的发展。(2)维新变法时期:维新派创办学堂,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以培养维新人才;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人们的思想解放。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3)20世纪初: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实行新学制,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中华民国时期:设立教育部,改革教育内容,废除了封建时代的忠君尊孔,使近代教育得到发展。(5)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完成扫盲教育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民教育得到迅猛发展。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4.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到“文革”以前,新中国科技事业有了较全面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①建立科研机构,建立科学研究体系。②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奠定基础。(2)第二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破坏,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阶段所取得的科技成就有: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南京长江大桥落成,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等。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3)第三个阶段是“文革”以后,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78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①197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制定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迎来了我国科技事业新的春天。②1985年,在科学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指导下,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4)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学会解题体验高考真题·案例·技巧例题

(2013·四川高考)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2年四川军政府令:“前清小学教科书,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分别订正。”9月又饬废止读经,禁用清朝会典律系等为教科书。高初等小学加授缝纫课,高小改中国文为国文,中国史为本国史,格致课改为理科,增设英语,又饬注意体操、音乐、图画、手工等科。——据贾大泉《四川通史》卷七(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2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材料二(2)上图所示教材出现在新中国哪一时期?当时教材所呈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材料三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为三个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大多表述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个时期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体现了何种不同的历史观?说明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解题思路本题从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的关系入手考查中国近代辛亥革命时期、“文革”时期、中国现今三个重要历史阶段的阶段特点,不同的历史阶段特点会影响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设置,回答本题要牢牢抓住两者间的内在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第(1)问“变化”从材料中总结即可,要注意前后的转变,不能只涉及后来的宗旨,“积极作用”应结合辛亥革命和教材本身从政治、教育两方面总结。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第(2)问,由教材图片和文字判断是“文革”时期,原因方面应结合“文革”时期的形势分析,重点抓住“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主要特点。第(3)问考查了四大史观,由“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看出第一时期体现了阶级斗争史观。由“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密切了国际交流”“扩大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看出第二时期体现了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所反映的时代要求应结合材料和现今中国经济发展回答即可。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答卷实录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点评1.审题准确,答题规范。2.回答问题概括能力较强,如第(3)问回答非常简练、准确。3.第(1)问“变化”在回答时应点明1912年之前的课程指导思想;第(2)问“原因”回答不够完整。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答案

(1)变化:从重儒家经典向突出共和国宗旨转变;作用: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宣传和维护民主共和。(2)“文革”时期;主要原因: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内容。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3)史观:前者主要是阶级斗争史观。后者主要是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任答其一即可)方面: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贯彻;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影响类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一)题型特征(1)限定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有何积极影响,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对世界、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2)宽泛性的设问,如产生了什么影响,其历史作用如何等。(需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或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二)解题技巧1.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国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1)政治影响,主要是从是否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是否影响了政治势力的消长、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方面回答。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2)经济影响,主要从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否开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促进了经济理论、经济的变革、是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否使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是否促进了国内外经济的交流、是否增强了国力、是否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回答。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3)思想文化影响,主要从是否冲击了传统思想或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否宣传了进步思想、是否促进了思想解放、是否提出了新的理论等方面回答。(4)国际关系影响:主要从是否影响到两国关系(促进友好合作或加深矛盾)、是否引起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是否影响地区或世界的和平、是否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等方面回答。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二十七分。2.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现实影响是指对当时产生的直接作用,表现为目的或动机实现的影响,等同于直接影响。深远影响是指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具有表现为影响的时代性、历史趋势(如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趋势等)。第二十五页,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