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技术】绿色防控旱作玉米虫害_第1页
【农业种植技术】绿色防控旱作玉米虫害_第2页
【农业种植技术】绿色防控旱作玉米虫害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种植技术】绿色防控旱作玉米虫害

顺义区丰满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玉米种植面积有400余亩。从2013年开始,合作社引入旱作玉米主要害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害虫防效达到85.4%,病害防效达74.2%;增产率达7.7%,亩新增收益23元,投入产出比提高了5.9%。用合作社卢春权社长的话说:“绿色防控技术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好收成,更让我们吃上了放心粮!”玉米是北京市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近年来,本市粘虫、玉米螟、桃蛀螟等主要害虫发生严重。2012年三代粘虫在北京市大发生,防治指标(百株虫量≥30头)面积达到39万亩,占夏玉米播种面积的40%;玉米螟在北京地区每年均有发生,发生面积在300万亩次左右;桃蛀螟于2009年-2011年间,在密云、怀柔、顺义和平谷等地发生为害,受害田块玉米一般减产20%左右,重者可达30%以上。北京市农民防治玉米虫害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化学农药的使用给首都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了威胁。尤其是近年来,北京社会各界对于农药面源污染、农业生态价值关注度日益提高,针对北京最主要的种植作物,结合节水农业的发展趋势,尽快推进旱作玉米虫害的绿色防控已经成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市植保站提出了旱作玉米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该体系集成了“一封两杀+赤眼蜂+理化诱控+立体应急防治”等技术,即根据轻简增效、“一防多杀”的原则,针对绿控技术进行了创新、优化和集成,探索形成了“一封两杀”技术防治二点委夜蛾、粘虫等苗期害虫;赤眼蜂释放技术防治玉米螟、桃蛀螟等钻蛀性害虫;理化诱控技术防治成虫期鳞翅目、鞘翅目害虫;立体应急防治技术防治粘虫等重大、突发性害虫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一封两杀”技术是指在封闭除草的同时加入杀虫剂,通过一次施药达到土壤封闭、杀明草、杀苗期害虫的作用,具体药剂为:封闭除草剂可选用乙·莠悬浮剂或异丙草·莠;杀名草除草剂可选用草甘膦;杀虫剂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上述药剂对水后均匀喷施。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桃蛀螟技术是应用寄生性天敌赤眼蜂将卵产入害虫卵中,进而通过吸收其中营养物质致害虫卵死亡。防治以玉米螟为主的农田,可于玉米螟产卵初盛期,通过挂放赤眼蜂杀虫卵袋,释放松毛虫赤眼蜂1-3次,每亩每次施放1万-2万头;防治以桃蛀螟为主的农田,可于桃蛀螟产卵初期,挂放松毛虫赤眼蜂或螟黄赤眼蜂3-5次,每亩每次放蜂2万-3万头;防治玉米螟和桃蛀螟混合发生的农田,可挂放松毛虫赤眼蜂3-5次,每亩每次放蜂2万-3万头。“性诱芯+太阳能杀虫灯”理化诱控技术具有省工、无污染的特点,可以大量杀灭鳞翅目、鞘翅目害虫的成虫,有效压低后续田间害虫群体数量,该技术在防治玉米主要害虫方面效果明显,据初步测算,每台太阳能杀虫灯每个生长季可诱杀粘虫、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成虫1000余头,约7公斤。重大虫害的立体应急防治技术。为解决本市粘虫、草地螟等迁飞性、暴发性重大害虫的应急防控问题,市植保站陆续开展了多悬翼、单悬翼植保无人施药机、自走式高杆作物喷雾机、风送式高效远程喷雾机等多款新型植保设备的型号筛选试验,并对这些设备进行了作业方式及施药效果研究,最终探索形成了“无人施药机空中防治+高杆喷雾机大面积田间防治+远程喷雾机地头远程防治”的立体应急防治技术。绿色防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赤眼蜂释放技术每亩挽回产量损失30公斤,每亩减少化学农药用量0.25公斤,节省用工95%;一封两杀技术每亩挽回产量损失38.4公,节省用工50%;理化诱控技术每亩挽回产量损失2公斤,每亩减少化学农药用量0.1公斤,节省用工30%;立体应急防治技术每亩挽回产量损失49.28公斤,节省用工95%。通过应用玉米主要害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每亩新增收益21元。社会经济效益:玉米主要害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大量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减轻了环境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