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技术】紫甘蓝秋季栽培技术_第1页
【农业种植技术】紫甘蓝秋季栽培技术_第2页
【农业种植技术】紫甘蓝秋季栽培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种植技术】紫甘蓝秋季栽培技术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日趋合理,一些彩色蔬菜以其营养全面倍受消费者青睐。紫甘蓝以其营养丰富,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较高,成为人们喜爱的常用食品。甘蓝又称结球甘蓝、洋白菜、包菜。紫甘蓝是其中的一些品种。紫甘蓝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二年生草本植物。秋季栽培技术如下:一、育苗前的准备1.育苗地的选择: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的土壤,前茬忌十字花科作物。2.苗床制作:播种前做宽1~1.2米,长7~8米的床,将床面10厘米土壤清除。3.床土配制:将过筛的腐熟粪土和大田土壤按照1∶3的比例充分混合。每100千克营养土加生物钾肥2千克,用50%多菌灵0.2千克加水100千克喷布营养土,边喷边搅拌,喷细拌匀。将配制好的床土施入床内,整平。用塑料布盖严闷2~3天,以备播种。二、育苗1.育亩时间:一般在5月末6月初,移栽前30~40天进行。2.用种量:每亩大田用量为50克。3.种子处理:用30℃的温水浸种24小时,捞出后放在催芽器皿内催芽,温度保持在25~30℃,种子拧嘴时即可播种。4.播种方法:先将苗床浇透底水,渗下后用细土填平苗床,把处理好的种子拌上细土均匀地撒在床面上,上覆0.8~1厘米的药土。(药土用苗菌敌加细土配制而成).三、苗期管理1.温度管理:播种到出苗前温度保持在20~25℃,前期如遇低温,晚上可用地膜覆盖,白天掀起。之后控制在15~20℃,后期中午温度过高可适当遮荫,以防苗徒长。2.水分管理:播种后保持床面见于见湿,根据缺水情况适当浇水,防徒长。3.病害防治:为防止苗期病害,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三次。4.间苗:苗长至2~3片叶时间苗,苗间距8×8厘米。四、移栽1.移栽时间:在7月上旬,苗长至6~7片叶时为宜。2.整地施肥:选择灌排水方便、前作非蔬菜的大田土壤,打成60厘米的垄,结合整地每亩施入有机肥3~5吨,磷酸二铵30~40公斤,做底肥施入。3.移栽:移栽前将苗床浇透水,切成小块,尽量带土坨移栽。大田中按照株距40~45厘米刨埯,浇透水,撒入毒谷防地下害虫,然后移栽、封埯。五、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移栽后2~3天开始中耕,及时除掉杂草。封垄前进行2~3次。2.水分管理:要灵活掌握,灌水要看苗、看天、看地。秧苗有萎蔫现象,或叶小、色浓,则缺水;地旱或出现龟裂缺水,要及时灌水。地过湿,叶片大而色淡,则水足,不灌水,地中有积水就及时排除,天要降雨,不灌水。3.肥料管理:由莲座生长转入包心生长时,要进行追肥,每亩追施尿素20~30公斤或随水冲入大粪稀700~1000公斤。追肥后立即浇水。4.防治病虫害:紫甘蓝的病害很少,如因不良气候或管理不善发生霜霉病和白斑病等,可用25%瑞毒霉和25%多菌灵500倍液进行防治。主要虫害的蚜虫和菜青虫,发现蚜虫可喷40%乐果乳油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