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九中学校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九中学校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九中学校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九中学校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九中学校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九中学校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II切割

B、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I切割

C、质粒用限制酶I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I切割

D、质粒用限制酶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II切割参考答案:D2.对于生物激素调节及其运用方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切除动物的甲状腺后,会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B.切除雌鼠的垂体,会使哺乳期雌鼠的乳汁分泌减少C.向受粉受阻的大豆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这样能避免大豆减产D.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对动物体有利,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动物体有害参考答案:B3.下列关于某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成的数目均为1C.抑制有丝分裂间期纺锤体的形成,可能形成多倍体细胞D.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不相同参考答案:A【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可能因为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B、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染色体组的数目均为1,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组的数目为2,B错误;C、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可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进而形成多倍体细胞,C错误;D、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相同,D错误.故选:A.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②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K+的吸收

④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⑤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C5.下图表示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②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总表现出负相关关系

③HIV攻击T细胞,这不会影响人体体液免疫能力④艾滋病患者若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9年时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B6.下列过程中,不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

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C.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D.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参考答案:C7.下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B.②为蛋白质,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C.①为多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③为磷脂双分子层,作为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参考答案:C8.下列与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子代的性状分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用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物D.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型参考答案:D9.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典型实例”的是(

)A.矿质元素被绿色植物吸收,植物落叶腐烂后又还给土壤B.轻度污染的水体经过生物的吸收分解、物理沉降、化学分解而得到净化C.由于大火而烧毁的森林通过繁殖作用而得到回复更新D.过度开垦草原、毁林造田使气候失调,土地沙漠化参考答案:D10.下列有关生命系统中方向性的描述,合理的是A.受到刺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双向的B.发生渗透吸水时,水分子的扩散是单向的C.蛋白质合成时,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D.生物进化时,变异和自然选择都是定向的参考答案:C【分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变异是不定向的,但是在自然选择的存在下,大多数为不利变异会被淘汰,留下的是少数对生存有利的变异。于是进化就是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行。【详解】A、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而反射弧至少由两个神经元组成,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A错误;B、细胞发生渗透吸水时,水分子的扩散是双向的,只是扩散进细胞的水分子数目多于扩散出细胞的水分子数,B错误;C、细胞中分泌蛋白合成时,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即DNA→mRNA→蛋白质,C正确;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但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渗透原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过程,明确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掌握渗透原理;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1.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①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③某营养级中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参考答案:B12.设计生态瓶不必考虑

()A.各种生物间的营养关系

B.按比例搭配各种生物

C.及时供氧确保有氧呼吸

D.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参考答案:C13.原产于墨西哥的紫茎泽兰传到中国,在中国长势疯狂,占地为王,成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绿色灾难。下列不是紫茎泽兰在我国泛滥成灾的原因是(

)A.我国西南地区的气候适宜紫茎泽兰的生长B.脱离原产地后,失去天敌的控制C.脱离原产地后,失去与其竞争关系物种的制约D.一旦脱离原产地,就发生基因突变,变得生命力特别强参考答案:D14.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固氮微生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参考答案:D15.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参考答案:C16.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参考答案:A17.实验表明,乙烯能抑制根系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系生长,稍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根系生长。有关解释最合理的是A.生长素与乙烯相互转化

B.生长素可诱导乙烯的合成C.生长素与乙烯的化学本质相同

D.生长素对乙烯进行负反馈调节参考答案:B略18.下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表示感受器B.图一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图二①中递质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胞吞,需要耗能D.图二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参考答案:C19.某生物基因单链的一段是┅G–C–A–G–A–C–A–A–A┅

若以此链为模板,经转录翻译形成的多肽链上所对应的氨基酸顺序是()①苯丙氨酸UUU;②天冬氨酸GAC;③亮氨酸CUG;

④赖氨酸AAA;

⑤精氨酸CGU;

⑥丙氨酸GCA

A.①③⑤

B.⑥②④

C.②④⑥

D.⑤③①参考答案:D20.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红花对白花显性。现有两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杂交,其后代红花与白花的比例可能是(

)A.2:1

B.3:1

C.4:1

D.8:l参考答案:B21.右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c~d处波动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若捕鱼使其数量下降至a以下,渔业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C.若捕杀老鼠后其数量在b,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只与种内斗争有关参考答案:D2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以及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提倡慢跑,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C.零上低温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D.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参考答案:D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合成ATP,A正确;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提倡慢跑,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B正确;零度以上低温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又不会冻伤果蔬,又可减少有机物的分解,C正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可以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呼吸【名师点睛】1、有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概念: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过程:(1)C6H12O6→2丙酮酸+2ATP+4[H](在细胞质中)(2)2丙酮酸+6H2O→6CO2+20[H]+2ATP(线粒体中)(3)24[H]+6O2→12H2O+34ATP(线粒体中)2、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概念:在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过程:(1)C6H12O6→2丙酮酸+2ATP+4[H](在细胞质中)(2)2丙酮酸→2酒精+2CO2+能量(细胞质)或2丙酮酸→2乳酸+能量(细胞质)23.人体的渴觉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分别位于(

)A.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C.脊髓、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

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参考答案:D24.下列有关ATP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3,P代表磷酸基团B.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酶促反应速率往往受温度、pH和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D.用固定化酶降解农田中有机磷农药,无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参考答案:A25.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室里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B.在实验室中,切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以防被微生物感染C.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内焰部位灼烧灭菌D.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参考答案:C【分析】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进行无菌操作,关键就在于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其中消毒和灭菌室常用的防止杂菌入侵的方法,消毒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和化学药剂消毒法,灭菌有灼烧灭菌法适用于接种工具、干热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和金属工具、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培养基及容器的灭菌。【详解】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化学药剂消毒法和紫外线消毒等,实验室里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A正确;实验室中,切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以防止被微生物感染,B正确;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即外焰部位灼烧灭菌,C错误;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D正确。【点睛】消毒和灭菌在实验室培养实际操作中必须用到,考生需要在进行实验操作中,注意总结,归纳相关知识形成体系。26.下表表示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测定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单位:102kJ/m2·a)。

PgPnRA15.92.813.1B870.7369.4501.3C0.90.30.6D141.061.979.1E211.520.119.4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

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B→D→A→CB.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5.7%C.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并未增加D.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是某营养级能量流动的主要去向参考答案:C27.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B.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C.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D.在调节水平衡过程中,下丘脑只有合成、释放d激素的作用参考答案:D2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生长素主要作用的是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获得无籽番茄

B.扦插的枝条用生长素处理后产生大量不定根

C.植物茎的向光性

D.人工诱导产生三倍体无籽西瓜参考答案:D解析:三倍体无籽西瓜是由于西瓜细胞中只有三个染色体组,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生殖细胞而无籽,与生长素无关2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公斤的草,则这1公斤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循环而循环利用的C.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D.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参考答案:D30.下列与体温及体温调节的有关叙述均正确的是

①人体体温的形成源于体内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②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只分布在皮肤、黏膜里③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加强产热主要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的④调节人体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⑤正常体温是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表现之一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参考答案:C31.下列可准确地判断储存的小麦种子细胞呼吸方式的方法是()A.有无二氧化碳的生成B.热量产生多少C.O2消耗量CO2生成量的比值D.有机物的消耗量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小麦种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故A错误。热量多少不容易进行测量,故B错误。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生成量是比值是1,如果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但产生二氧化碳,故C正确。有机物的消耗量也无法准确判断,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3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参考答案:A33.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也可侵犯人体深部组织和器官。下列生物与麻风杆菌结构最相似的是

A.蓝藻

B.草履虫

C.黑藻

D.艾滋病病毒参考答案:A34.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可以被3的某种物质特异性识别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参考答案:B35.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共有的特点是()A.均为单细胞的原核生物B.都能进行孢子生殖C.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D.均为兼性厌氧型生物参考答案:C36.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但并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②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③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才能实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④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参考答案:B37.下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基因是(

)参考答案:A38.下列有关染色体组和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内一定不含有等位基因B.一个染色体组应是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C.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一定不是单倍体D.单倍体生物体细胞内一定不含有等位基因参考答案:A一个染色体组内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不含等位基因,A正确;一个染色体组应是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二倍体生物体的配子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多倍体生物的配子含有多个染色体组,B错误;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可能是四倍体生物的单倍体,C错误;单倍体生物体细胞内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可能含有等位基因,D错误。

39.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A.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B.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组成生物体的无机物D.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参考答案:D【考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含义: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②生物地球化循环: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这种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③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生物可反复利用.【解答】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故选:D.40.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A.抗原即使再次进入人体内,也不能被浆细胞特异性识别B.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胞血管扩张属于免疫过程C.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是HIV杀死T细胞所致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甲图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乙图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丙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据图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图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若刺激丙图中b点,图中_________点可产生兴奋。参考答案:

(1).感受器

(2).d

(3).胞体膜或树突膜

(4).神经递质

(5).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6).神经中枢

(7).abcde【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a、b、c、d、e、f分别为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突触、传出神经和感受器.乙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丙图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详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由于e上有神经节,所以e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乙图是突触结构,为甲图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神经元的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前膜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后膜是神经元胞体膜或树突膜.(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所以兴奋不能由B传到A.(3)丙图中由于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所以③为神经中枢.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刺激b点,发生兴奋的点有a、b、c、d、e.【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2.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