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5400字》_第1页
《乡村旅游发展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5400字》_第2页
《乡村旅游发展分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5400字》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学号联系电话论文题目红色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课题来源自选课题课题性质(一)课题来源、选题的目的与意义1.课题来源2017年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作为旅游服务业与传统农业融合发展的产物,是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举措。乡村旅游业的决速发展不仅能够在经济上取得卓越的成果,更能够为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实现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稳定与平衡。而红色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必然也有着其自身的重要地位,同时随着人们对特色旅游追求热度的提升,红色乡村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寻求红色乡村旅游的产业化发展正是最为合适的契机。红色乡村旅游发展有着极大的时代背景,能够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对社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更促进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进一步加强,提升全民对传统革命文化的认知程度,提高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促进我国红色革命老区的均衡发展。洪湖市的作为我国红色文化重要和具代表性的红色乡村旅游区域之一,这里有国内闻名的“洪湖赤卫队”“瞿家湾”等相关红色旅游标志。因此,以新的时代背景与形势为依托制定洪湖红色乡村旅游,就必须要以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相结合。2.选题的目的与意义(1)选题目的近几年,在各项政策和资金加持下,随着城镇居民对短期旅游需求的增加,乡村旅游成为了众多开发商眼中的“香馍馍”,呈现持续向好趋势。2017年是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非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乡村旅游从过去的小旅游、中旅游进入到了大旅游时代,乡村旅游人次达13.6亿,平均全国每人一次,是增长最快的领域。而洪湖乡村红色文化作为红色文化一种典型的区域性代表,不仅饱含了红色文化所共有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厚重的价值底蕴,还拥有自身不同于其他红色文化的物质内容与制度内容。目前洪湖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遗迹多达几百处,以《洪湖赤卫队》为代表的红色精神感动、感染了一代代中华儿女。遗留下的红色精神文化、革命旧址遗迹、文艺作品都是我们可以加以开发利用的重要红色旅游资源,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富含巨大价值。本文选题在革命老区洪湖充分利用其区域性,为洪湖红色乡村旅游提供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帮助推进洪湖红色乡村旅游的发展。(2)研究意义①理论意义本文对洪湖红色乡村旅游的背景进行深刻的了解之后,通过网上阅览乡村旅游文献资料,对文献结论进行归纳,对洪湖红色乡村旅游的认识有了更全面的研究方向。结合消费者行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休闲农业等理论的研究,充分分析红色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洪湖红色乡村旅游资源,为洪湖乡村旅游提供新的方向,完善和丰富有关乡村旅游的理论基础,为更多的学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意义。②现实意义发展洪湖红色乡村旅游对洪湖乡村振兴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对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本人以洪湖红色乡村旅游实际情况为出发,一方面应用数据对洪湖乡村旅游现状分析评价;另一方面对洪湖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对洪湖乡村地区旅游经济效益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为洪湖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进而促进洪湖乡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1.国外研究现状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国外很少针对红色旅游的研究,极少对红色旅游特定的具体定义。国外学者一般用“Revolutionarytourism”来将其跟文化旅游视为一类,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一般会跟革命旧址或者名人故居联系起来,对红色旅游的独特性和吸引力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国外学者认为在世界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好的大背景下,红色旅游拥有强大的竞争力。CarmenMariaIordache(2016)在非物质流行文化中应用最为复杂和广泛的一个元素就是文化旅游产品,其涵盖了审美和社会等各层面的价值观,具有很广泛的应用范围,并且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立足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增强其文化价值。BunghezCorinaLarisa等(2017)对涵盖文化旅游在内的相关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旅游活动当中的一些常见形式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罗马尼亚的常见节日会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文化和经济效益。BernardLane(2015)研究认为:乡村旅游一般指旅游者想了解农村地区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亲自去体验的一种活动,是将旅游和旅游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方式。Adikampana(2019)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取决于市场的一致性,乡村社区和乡村独特性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本。GraziaCalabro,SimoneVieri(2018)认为乡村旅游主要依靠文化旅游、农家乐旅游和餐饮旅游等发展模式来带动经济增长。ThomasStreifeneder(2016)认为乡村民俗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活动的真实性、村民的热情友好对乡乡村旅游发展起决定性作用。KaterinaRyglova,IdaRasovska,JakubSacha(2017)认为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有服务、形象、交通、福利、信息交流和景点体验;在“当地人的友好接受”这一因素中,对游客返回目的地的影响最为显著。Rasoolimanesh,Jaafar,Tangi(2018)对曾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户进行调查发现,当地居民参与乡村旅游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缺乏旅游业基本知识和技能。PeralesY(2002)研究认为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背景下,依靠整个社区参与旅游规划、开发创意,不仅仅是依赖于当地行为者。2.国内研究现状刘婷(2020),促进洪湖湿地红色旅游发展要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出高品质的立体多元化旅游产品,最后塑造一定的品牌。通过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计,可知提升红色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尤其是不能偏离它最主要的核心——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毛华珍(2020年)对海南省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区位及红色旅游市场进行分析,认为该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多于威胁,机遇大于竞争,应采取区域联动、产业联动的发展策略,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发展模式。综上所述,通过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的总结,得知国外在乡村旅游研究现状上与我国是有区别的。国外主要从乡村旅游概念,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乡村旅游发展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关于国内红色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相对较晚,能查到的最早文献始于1990年左右,国内专家学者主要对红色乡村旅游模式、红色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来进行研究。总而言之,现阶段红色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研究已经成熟。通过借鉴国内外研究学者理论研究,进而提出关于促进洪湖红色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带动洪湖红色乡村旅游发展。(三)参考文献[1]刘婷.洪湖湿地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20.[2]毛华珍.海南省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20.[3]王立新.革命旧址类乡村的旅游发展潜力评价[D].河北师范大学,2020.[4]曹晓峰.乡村红色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9.[5]张瑞洁.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6]张莉,邵俭福.精准扶贫视角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困境及路径探究[J].农业经济,2019(03):30-32.[7]毛爽.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中农民满意度影响因素及评价——基于承德市调查数据[J].2019(04):52.[8]郭静如.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产业振兴[J].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2019(04):48-49[9]李永波.发展乡村旅游繁荣农村经济[J].2019(03):173-174.[10]陈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探究[J].南方论刊,2019(03):28-30.[11]彭晓风.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的旅游发展之路[J].2019(04):188-189.[12]李婷.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创新民宿发展策略[J].绿色科技,2019(06):269-270.[13]陈慧英.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创新模式[N].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9(05):86-89.[14]张红英.发展观光休闲乡村旅游的机遇与策略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5]邓谋优.我国新一轮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6.35-38.[16]张磊,王巧.我国乡村旅游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5):09-12.[17]张欣然.破解乡村旅游季节性困境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7.26-29.[18]鲍青青.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7(10):44-46.[19]程荣悦.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营管理,2019(09):190-196.[20]代春瑶,黄玲.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5期.230-231.[21]王宏禹,李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2019(02):71-74.[22]张喜丽.“互联网+”时代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J].2018(04):02-05.[23]张程程.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产业经济,2018.27-74.[24]张启.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产业经济,2018.34-40.[25]黄文静,吴国琴.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发展研究,2018(03):136-138.[26]贺万荣.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4):40-41.[27]卢小丽,刘伟伟,王立伟.乡村旅游内涵标准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5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06):759-763.[28]干永福,刘峰.乡村旅游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7.[29]李慧.浅谈陵川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J].山西农经,2019(09):68-69.[30]时海燕,李学良、李晶晶.烟台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9(12):27-28.[31]邵菲菲,林杰.“互联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探析[J].农林经济与科技,2019(21):111-112.[32]PeralesY,R.M.2002.RuraltourisminSpain[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9(4):1101-1110.[33]Ruraltourism:theevolutionofpracticeandresearchapproachestowardsaNewgenerationconcept[J].BernardLane,ElisabethKastenholz.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2015(8-9).[34]ParkDB,YoonYS.Segmentationbymotivationinru-raltourism:AKoreancacasestudy[J].TourismManagement,2009(6):34-36.[35]ChoiHC,SirakayaE.Sustainabilityindicatorsformanagingcommunitytourism[J].TorismManagement,2006,27(6):1274-1289.[36]LeeuwisC,Re-conceptualizingparticipationforsustainableruraldevelopment:towardsanegotiationapproach[J].DevelopmentandChange,2000,31(5):931-958.(一)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1.主要研究内容本课题分为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分析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目的及研究意义;对所掌握的文献进行整理;理清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洪湖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表明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为论文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为正文,正文又分为以下个方面。一是乡村旅游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二是洪湖红色乡村旅游现状分析;三是洪湖红色乡村旅游问题研究;四是针对洪湖红色乡村旅游问题采取的优化对策。第三部分为结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1.1.3研究意义1.2研究综述1.2.1国外发展研究现状1.2.2国内发展研究现状1.2.3文献述评1.3研究方法1.3.1文献研究法1.3.2实地调研法1.4技术路线1.5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红色乡村旅游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2.1相关概念界定2.1.1红色乡村2.1.2红色乡村旅游2.1.3红色乡村旅游的特征2.2红色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2.2.1消费者行为理论2.2.2可持续发展理论2.2.3休闲农业理论第三章洪湖市红色乡村旅游发展现状3.1洪湖市乡村旅游概况3.1.1洪湖乡村旅游景点规模3.1.2洪湖乡村旅游游客人数3.1.3洪湖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3.2洪湖乡村旅游发展特色3.2.1红色旅游带动乡村旅游发展3.2.2打造红色旅游长廊3.3洪湖乡村旅游发展取得的成就3.3.1洪湖乡村旅游通道带动农村经济发展3.3.2农业观光景点建设初见成效3.3.3农业转型与旅游产业兴起实时契合3.3.4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结合第四章洪湖红色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要问题4.1对乡村旅游认识不足4.2乡村旅游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导,缺乏整体规划4.3洪湖乡村旅游广告宣传力度不足,缺乏知名品牌4.3.1乡村旅游知名度不高,广告宣传力度不足4.3.2乡村旅游缺乏知名品牌4.4洪湖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4.4.1基础设施相对薄弱4.4.2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入资金较少4.5洪湖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水平不够高4.6洪湖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环境保护意识差4.6.1资源开发不合理4.6.2环境保护意识差第五章促进洪湖市红色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5.1统一思想认识5.2加强政府领导与规划的统一性5.2.1加强政府统一领导5.2.2制订乡村旅游的“全方位”规划5.3加大宣传力度,打响洪湖本地特色品牌5.3.1重视宣传,提升洪湖乡村旅游知名度5.3.2洪湖乡村旅游产品有特色品牌5.4吸引资金,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5.4.1吸引资金5.4.2完善乡村旅游公共基础设施5.5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洪湖乡村旅游服务水平质量5.5.1培育有专业服务能力的人才5.5.2引进专业性人才5.5.3完善洪湖乡村旅游行业监管机制5.6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实现洪湖红色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5.6.1加强洪湖资源与环境保护5.6.2增强洪湖环保意识,实现洪湖红色乡村旅可持续发展第六章结论(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1.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在学校阅览室阅读书籍资料、在网上搜集数据案例、浏览相关文献、最后整理分析,有选择性地挑选和论文内容更为贴切的资料,分析当前洪湖红色乡村旅游发展现状。(2)实地调研法。首先应该深入到洪湖发展红色乡村旅游的乡镇政府了解基本情况,借阅当地镇政府的相关资料,走访当地旅游景区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