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复句_第1页
现代汉语 复句_第2页
现代汉语 复句_第3页
现代汉语 复句_第4页
现代汉语 复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现代汉语复句第一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一、什么是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但结构上互不做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分句是在结构上类似单句但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又称作“单句形式”。复句的分句之间一定有某种逻辑联系,没有逻辑联系的句子不能构成复句。

关联法:复句中分句与分句之间用关联词来表示。如:“只要有了人格,你就有了生命中最精华的部分。”

意合法:分句与分句之间不用关联词。如:“起风了,把窗子关上吧。”“他不来,我去。”“他是上海人,我是山东人。”

第二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一般书面语多用关联法,口语中多用意合法。通过关联词可以明确分句之间的关系。关联词大多用连词来充当,也有少量副词,如:“也”、“有”等。关联词还有用短语来充当的,如:“还是”、“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等。关联词不同句子的意义就不同。如:只有努力拚搏,才能做出好的成绩。(必要条件复句)只要努力拚搏,就能做出好的成绩。(充足条件复句)因为他努力拚搏,所以做出了好的成绩。(因果复句)他即然努力拚搏了,就能做出好的成绩。(因果复句)如果不努力拚搏,就难以做出了好的成绩。(假设复句)第三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如果张三不去,那么李四就去。(假设)

张三不去,李四去。因为张三不去,所以李四去。(因果)

只要张三不去,那么李四去。(条件)一个复句只有一个统一全句的语调,在全句的末尾有个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感叹号表示。分句没有独立的句调,不是独立的句子,但分句之间又不互相包含。也就是说,分句与分句不能组成主谓、动宾等句法结构。分句具有句子的形式但又不是独立的句子,所以叫做“单句形式”。同样的道理,一个复句在充当句子成分,处于被包含的地位而失去独立语调的时候,就叫做“复句形式”。

第四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二、复句与单句的区别复句中的分句是一种单句形式,分句的构造与一般单句的构造基本一致,只是分句的单句没有独立的语调,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区分有三点:

1.句法结构上互不包含主谓短语是常常做分句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主谓短语都是分句,它如果处于被别的句法结构所包含它就不是句子,而是句子的某个成分。例1.谁去都一样。(主谓短语作主语)例2.他记得你去年已经来过了。(主谓短语作宾语)例3.他身体很结实。(主谓短语作谓语)例4.我们要去英国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主谓短语作定语)第五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以上的主谓结构只是句子中的某个成分,并不独立成句,也不被包含在更大的句法结构里,所以上面的句子都是单句。例5.我清楚地懂得,即使我不去他们也是会去的。(“即使……也……”虽然是复句的形式,但在句中作宾语,也没有被包含。)例6.内容好而且旋律美的歌曲是大家欢迎的。(有关联词“而且”但这里是做句子的定语。)

2.关联词是重要的语法标志关联词有三类:(1)连词在复句中连词只起关联作用,没有语法功能。(2)副词既做句法成分又起关联作用。如:“只有……才……”“只要……就……”。(3)某些独立成分和固定短语如:“反之”“总而言之”“一方面……另一方面……”第六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使用关联词有两个作用:

第一,有些句子不用关联词就无法联系起来,造成语义关系不明确。例1.(无论)我到了哪里,我都想念故乡。例2.(即使)他给我金山银山,我也不稀罕。第二,可以把分句之间复杂的逻辑、语义关系表达清楚。例3.(如果)他们知道了这个困境,(那么),(即使)心里不愿意,(也)会考虑我们的要求,(除非)公司不批准;(而且)(只有)在他们同意以后,我们(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难题。

第七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3.停顿是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重要形式标志但要注意分清是“句内停顿”还是“句间停顿”,有些单句句内的成分比较长,也会用标点符号进行停顿。如:例1.那些刚进校的大一新生,都喜欢背个大书包。(主语停顿)例2.远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几个移动的身影。(方位短语作状语的停顿)例3.到了苏南以后,我们亲眼目睹了中国农民创造的奇迹。(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停顿)例4.我心里明白,这一切都是他给我的。(动宾间停顿)例5.我从来不曾忘记生我养我的山山水水,疼我爱我的父老乡亲。(长宾语之间的停顿)复句的分句与分句之间往往用逗号或分号。例如:第八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例1.我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和平。(联合短语作谓语)我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和平。(并列复句)例2.他走过去关上门。(连谓短语作谓语)他走过去,关上门。(顺承复句)第九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三、复句和主语充当复句分句的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非主谓句没有主语,如:

一阵铃声,上课了。(两个分句都没有主语)分句是主谓句的,自然有主语。主谓句的主语有时候可以省略,而是否省略应根据语言环境决定。一般有以下情况:1.分句主语相同时,有三种情况:(1)分句主语全出现,这种情况是对主语的强调。如:爱,需要艺术,爱,更需要才能。我们不能死,我们得活着,我们得跟他们斗。

第十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承前省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的主语省略。如: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市红山之巅,()是藏传佛教的圣殿。范博文又慌慌张张地坐起来,()看着林佩珊,()不明白为什么她突然要回去。(3)蒙后省前一分句的主语蒙后一分句的主语省略。如:

()作为建筑群,布达拉宫堪称是一流杰作。

()听说爷爷回来了,大家高兴得不得了。

()看着大家那样辛苦地劳动,老通宝觉得身上更热了。分句主语相同时的一般都会省略,以省为常,如不省,倒是为了某种表达的需要,通常为强调。如1)中的句子“我们不能死,我们得活着,我们得跟他们斗。”主语相同但没有省略,就是为了强调主语。第十一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另外,汉语很灵活,分句主语也可以承前面其他句法成分而省略。如:我也做过这种工作,()不算太难。他身旁站着一个又瘦又黄的女人,()拉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

她买了一件大衣,()是羊毛的。上面这几个句子,后一分句的主语都是承前一分句的宾语而省掉了。又如:

我们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丝毫也不能自满。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主语的定语而省掉了。第十二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分句主语不相同时:一般要求主语都出来。如:优点展现得越充分,缺点也往往暴露得越多。

这个情况很重要,(

)得马上打电话向上级汇报。

这个句子后一分句省略的主语得依靠语境来确定。当后一个分句是自述性的就省掉了主语“我”;当后一个分句是祈使性的就省掉了主语“你”。③他是我的一个本家,(我)应该叫他五叔,(“他”或“五叔”)是一个身体壮实的老人。

第十三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四、意合法有些复句没有关联词,完全依靠语序以及前后分句的语义制约构成复句。例1.老虎没有虎性就不吃人了,人没有人性就吃人了。(相同形式构成并列因果复句)例2.教授拆开信,匆匆看一眼,放进公文包里了。(用后续分句省略共同主语构成顺承复句)例3.潮州有韩公祠,祠后有山曰韩山。(用首尾同词构成顺承复句)例4.起风了,把窗子关上吧。(用前因后果,表示因果复句)例5.他不来,我去。(用前面的条件,构成条件复句)

第十四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一)联合复句并列复句顺承复句解说复句选择复句递进复句(二)偏正复句1.转折复句2.条件复句3.假设复句4.因果复句5.目的复句五、复句的类型第十五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并列关系(既…,又…/也…,也…/不是…,而是…)顺承关系(首先…,然后…/…,于是…

解说关系(多不用关联词,偶用:…,即…/…,就是说…)选择关系(或者…,或者…/不是…,就是…/与其…,不如…)递进关系(不但…,而且…/尚且…,何况…)复句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也…)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偏正复句假设关系(如果…,那么…/即使…,也…)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目的关系(…,以便…/…,为的是…/…,以免…)

联合复句第十六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部分复句应注意的问题

1.并列关系与顺承关系的区别:并列关系各分句之间平等并列,可以一件事的几个方面,也可几件事排在一起。顺承关系强调时间先后,呈鱼贯式排列。如:★他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在认真思考刚才的问题。(并列)

★他先收拾行李,突然想到刚才的那个问题。(顺承)★他一边看报,一边听音乐,一边吃饭。(并列)

★小李今年十八岁,小王二十四岁,至于老陈嘛已是年过古稀了。(并列、顺承)

第十七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2.选择关系“或者…,或者…”用于陈述句;“是…,还是”用于疑问句;例如:这次春游,我们或者去白云山,或者去帽峰山,还没有决定。这个句子实际包含着什么都没有决定?因此应该说成:

这次春游我们是去白云山,还是去帽峰山,还没有决定。

第十八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3.递进关系一个分句比一个分句的意思更进一步,或更难,或更容易。递进又分为几种:(1)同方向递进

他不但没有到过外省,连县界也没出过。(范围越来越小)(2)反方向递进

过去我们叫他老泰山,他不但不生气,反倒摸着胡子乐呢?

从“不生气”递进到“摸着胡子乐”。“摸着胡子乐”与“生气”是反方向的。又如:

李大爷不但没有一丝笑意,脸色反而严肃起来。

“没有一丝笑意”接近“严肃”,但还不等于“严肃”。前句用“不但”引出“没有一丝笑意”,似乎这是违背常理的,后句在这个有违常理现象的基础上,把意思推进一层。从“没有一丝笑意”递进到“严肃”。“严肃”与“笑”是反方向的。

第十九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3)极限递进

一年以后,我不但要让全村人有饭吃,而且要比邻村人好,甚至更好。“甚至”是极限递进的标志。(4)反问式递进(又叫“衬托递进”)

见面尚且怕,更不必说向他提意见了。

有时,后一句用“何况”呼应,构成反问句式用来加强句子意思。有时后一句使用陈述句含有讽刺意味。如:老年人热情那么高,何况我们青年人呢?

城里尚且买不到,乡下她哪里又能买得到手呢?

他北斗星都找不到,还想当天文学家呢!(后一句是含有讽刺意味的陈述句。)

第二十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4.条件关系其中的“无条件”句,虽然不讲条件,但也是无条件的条件,即某一个情况在任何情况下都如此,不随条件而转移。如:大伙儿无论有什么事,都愿意找他谈。

无条件句的前一分句里有构成条件:要么有疑问词(表任指)、或者两项以上的条件、或者用“‘多么’(多)+形容词”的形式,否则句子不成立。例如:

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很快适应那里的环境。

前句有“哪里”疑问词,表示任指(任何一个地方),如果将它换为“那里”,整个句子就不成立了。又如:

无论成与不成,明天一定给你回话。(前面是并列的两项)无论困难有多大,也吓不倒他。(前句有“多”)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5.假设关系偏句提出一个假设的情况,正句为随着这个假设情况而产生的结果。关联词语一般是:“如果…,那么…。”或“即使…,也…”。“即使”所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性的,“如果”所表示的情况可以是假设的,也可以表示一种事实或作出一种判断。例如:

即使跟我没有关系,我也要管。“跟我没有关系”是假设的。

如果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前身,那么一部分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就是中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前身了。

“如果”后是已经的事实,后面是推断。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6.因果关系注意推论因果。关联词语用:既然…,那么(就、也)…。前一句提出已成为现实的或已肯定的前提,后一小句根据这个前提推出结论。如:

你既然同意我们的意见,那也签个名吧。

既然你一定要去,我也不反对。对于复句的关系,用不着一一去死记硬背,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凭着多年的语感,我们可以判断其逻辑语义关系。实在有点不清楚的,就记几个最常用最典型的关联词语,在需要分辨的时候,用典型的关联词语去替换分析是不难作出判断的。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六、多重复句多重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用“‖”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以此类推。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第一步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分句。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再找出这些分句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第二层次,以此类推,直到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分析多重复句,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有分号,就在分号那划一层。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

①有一些人怀念他们的过去,‖(转折)②但是过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再来,︳(因果)③因此他们感到将来的渺茫。‖(因果)④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陶铸《崇高的理想》)

(二重因果复句)

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①总览全局,确定分句数目。②理解全句语义,确立第一层次。③辨析关联词语,依据搭配关系逐层分析。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1)符号法:例1.①有些人背上虽然没有包袱,‖(并列)②有联系群众的长处,|(转折)③但是不善于思考,|||(并列)④不愿多动脑筋多想苦想,‖(因果)⑤结果仍然做不成事业。例2.①他后来还托他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并列)②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转折)③但从此没有再见面。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2)框式图解法:例1.①唐代的诗歌好而多;||(并列)②宋元词曲多而好;|(因果)③所以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元曲”之说。

①②③

这个句子是二重因果复句。要注意的是:分析多重复句的符号。如果在一个平面上,就用竖线表示,一条竖线表示一重关系,两条竖线表示两重关系,以此类推。也可以在原句上标明分句的序号,然后用层次分析法加以分析。因果并列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例2.①我们承认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递进)②而且这种认识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③(转折)但是片面地强调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递进)④甚至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假设)⑤那就走向唯物辩证法的反面。①②③④⑤

(三重转折复句)递进转折递进假设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例3.①想有乔木,||||(并列)②想看好花,|||(假设)③一定要有好土,||(并列)④没有土,|||(假设)⑤便没有花木,|(因果)⑥所以,土实在比花木还重要。

②③④⑤⑥

并列假设(四重因果复句)假设并列因果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七、紧缩复句紧缩复句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它的特点在于:(1)两部分互不做成分;(2)分句间的停顿没有了(紧缩掉了);(3)有些词语省去了(缩了)。1.主语相同都出现:

你愿意你就去。

2.主语相同省略的:

咱们不干完不休息。

我越想越窝火。风越刮越大。

第三十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

他再顽固也得开口。你不干也得干。我一看就明白。你一来就走。

3.主语不同都出现的:

你不说我就说。你一来他就走。你请我就来。4.主语不同但都省略的:

不问不开口。(我不问他,他就不开口。)越问越说不出话来。(你越问,他越说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