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显示面板产业链全景及趋势分析_第1页
2021年显示面板产业链全景及趋势分析_第2页
2021年显示面板产业链全景及趋势分析_第3页
2021年显示面板产业链全景及趋势分析_第4页
2021年显示面板产业链全景及趋势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显示面板产业链全景及趋势分析一、面板产业链整体综述1、产业结构目前面板主要可分为LCD面板、OLED和miniLED等三种,未来技术趋势包括QNED、MicroLED等技术,按照面板种类的不同,整体组成和材料有所区别,就目前主流LCD面板结构而言,主要包括偏光片、玻璃基板、液晶材料和滤光片和光学薄膜等。LCD显示面板结构组成2、产业链综述显示面板行业整体产业链相对较长,上游关键配套材料包括玻璃基板、光学薄膜、液晶材料、偏光片和滤光片等材料,其中玻璃基板和偏光片等国产化率不及20%,空间广阔;中游主要为国内外面板生产厂商,目前国内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已占据全球主要市场,是全球面板龙头;下游应用主要在电视、电脑、手机、和车载显示器等,整体需求持续扩张。显示面板产业链全景图谱3、产业链整体利润分析就面板产业整体产业链利润情况而言,以LCD为例,目前LCD面板产业链上、中、下游行业的毛利率分布相当不均衡,上游原材料和下游销售端整体利润较高,其中偏光片受整体壁垒影响,整体利润相对较高,在40%左右,从龙头近两年毛利率来看,实际偏光片毛利在25%以上;玻璃整体技术和设备壁垒深厚叠加日韩企业封锁技术,利润率相较偏光片更高;下游销售端整体利润也高于面板集成商。显示面板产业链整体各部分利润率对比二、面板原材料供给端1、背光模组就面板整体原材料结构而言,背光模组和液晶材料是LCD独有材料,有机发光材料是OLED独有材料。背光模组是LCD面板专属原材料,占据主要成本。由于LCD是非自发光的显示装置,因此需求背光模组为其提供充足的亮度和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够正常显示影像。目前国内背光模组国产化程度最高,基本完全由国内企业生产制造。目前行业规模达381。6亿元(2020年沙利文数据),产品制造简单背景下行业企业众多,格局未明。受整体面板需求影响较大,近年来面板出货持续增长带动背光模组规模持续增长。中国面板细分类型成本结构占比情况2、有机发光材料有机发光材料是OLED面板有LCD没有的核心材料,直接决定了面板的发光特性,同时也是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之一,目前生产厂商集中在国外知名材料企业,美国陶氏在红色主体材料上拥有核心专利;德国默克在绿色主体材料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日本出光兴产在蓝光主体材料领域的市占率处于领先地位;在掺杂材料方面,专利被美国UDC等少数公司所垄断,形成了专利壁垒。数据显示,中国有机发光材料市场规模从2017年0。11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7。33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5。7%,随着OLED国产化步伐加快,预计OLED材料市场将维持高速增长态势。2017-2021年中国有机发光材料市场规模及增长率3、玻璃基板:技术壁垒深厚就中国玻璃基板市场规模而言,高壁垒下叠加需求持续增长,玻璃基板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玻璃基板市场规模达252亿元左右,同比2019年增长24。1%。玻璃基板因工艺复杂、设备壁垒高和核心技术保密等因素行业集中度高,目前行业主要被日韩企业(康宁、旭硝子和电气硝子)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国内仅少数企业具备溢流熔融法,空间广阔,加之下游需求端国产化率已较高,预计产业规模将持续高速增长。2015-2020年中国玻璃基板市场规模及增长率4、偏光片:国产化推进就中国偏光片整体供需状况而言,中国偏光片长期处于高度进口依赖情况,整体国内供给远不及需求,2021年以来,随着杉杉股份收购产能开工,中国偏光片供给量出现大幅度增长,数据显示国内偏光片需求量为3。6亿平方米,但国内供应量仅2。65亿平方米,就供需结构而言,目前国内偏光片仍存在较大缺口,除此之外,国外厂商占据主要市场背景下空间巨大,且面板大尺寸趋势下单机偏光片需求增长将带动总需求持续增长。2017-2021年中国偏光片供给量变动情况IHS,omdia,5、液晶材料目前全球液晶材料主要市场仍由德国默克、日本智索和DIC占据,国内产能处于持续扩张状况,市占率持续提升,根据八亿时空公报显示,2021年八亿时空100吨顺利竣工,通过验收并投产,使其混晶产能达到年产200吨,混晶材料营收达8。42亿元;诚志股份其子公司诚志永华销售收入、净利润较2020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TFT液晶销售延续了2020年的良好势头,TFT-LCD用液晶材料销量同比增长约41。11%,半导体显示材料营收达10。7亿元;飞凯材料2021年受益国产化推进屏幕显示材料营收增长超40%,达13亿元,目前行业受到整体供给,虽然整体成本占比仅在百分之四左右,但议价能力较强,国内企业整体毛利水平都在40%以上。2021年中国厂商液晶材料相关业务营收及毛利率三、显示面板产业现状1、出货情况就全球面板现状而言,2021年全球面板景气度上升出货量和出货面积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大尺寸LCD面板出货量出货面积分别为9。627亿片和2。288亿平米。从2021年12月面板结构来看(大尺寸出货量占比61%),估计全球面板总出货量超15。5亿片。2020-2021年全球大尺寸TFT-LCD显示面板出货情况omdia,2、市场结构就全球大尺寸应用结构占比情况而言,目前笔记本和液晶电视整体占比较高,因整体大尺寸规格不同,实际单设备液晶电视面板需求面积远大于笔记本电脑,就出货面积情况而言,液晶电池是主要需求来源。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中液晶电池和笔记本出货量分别为2340万片和2680万片,占比为26。87%和30。77%。2021年12月全球大尺寸面板应用结构占比情况注:TFT-LCD面板出货量数据,平板电脑在9英寸以上;3、市场价格2020年开始疫情背景下游线上办公和网课等需求带动平板电脑等需求上升,加之疫情导致供给下降,整体面板价格持续上升,行业景气度持续高涨,直到2021年下半年价格开始逐步回落,步入2022年1月,全球LCDTV面板价格已回落至2020年第二季度水平。需求侧,第一季度为全球传统备货淡季,且LCD面板价格依然处于下行通道,除了个别品牌面板采购策略激进之外,其他大部分品牌的面板备货策略保守。供应侧,面板产能控制力度有限,LCD面板产能供应面积维持较高水平。2017-2022年细分尺寸LDCTV面板价格走势四、显示面板竞争格局1、市场集中度从出货面积的角度看,2021年京东方以25。8%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大尺寸LCD面板出货面积的全球第一位,TCL华星、LG、群创光电、友达光电、惠科分别以15。9%、12。2%、11。1%、9。8%、9。1%的市场份额位居二至六位。目前国内面板国产占比较高,2021年全球市场占比首次超过韩国,是自韩国超越日本份额以来十几年来的首次成为第二,随着持续推进,中国面板厂商在国际话语权持续扩大。2021年全球大尺寸面板市场份额占比情况IDC,就国内龙头京东方面板经营状况而言,随着持续推进,中国面板产业受益持续规模持续扩张,作为国内龙头的京东方受益整体面板营收和产销持续增长,公报数据显示,2016-2021年京东方LCD面板增长超162%,随着技术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发展,AMOLED成功研发且其销量表现为高速增长趋势,截止2021年已达83。6万平米,随着京东方收购中电熊猫以来,京东方持续稳固产业发展,全球面板龙头地位越发不可撼动。2021年度LCD和合并范围增加及新产线转固和产线转固产能释放影响2016-2021年京东方面板细分类型销量及毛利率公司公报,五、面板产业需求端1、液晶电视就中国液晶电视整体生产情况而言,目前中国彩电产业基本饱和,主要面板增长动力来源大尺寸趋势,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彩电产量基本稳定1。8-2亿台,国内市场饱和,新增需求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和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的出口,加之国内整体彩电大尺寸趋势推进,单台彩电对面板需求上升。2016-2021年中国彩电产量及增长率国家统计局,2、显示器就中国PC显示器出货量情况而言,近年来整体表现为增长趋势,主要受疫情背景下线上办公、网课需求带动整体显示器需求上升,2021年达到3231万台,同比2020年增长约9。7%。2022年整体俄乌局势长期动荡带动能源价格上涨导致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高涨,预计显示器整体增长有限,有负增长可能性。2018-2021年中国PC显示器出货量及增长率IDC,3、平板电脑新冠疫情期间,在线教育迅速普及,人们对于将平板电脑作为教育工具的接受度逐渐提高,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国对平板电脑需求的增长。据资料显示,2021年中国平板电脑出货量达2846万台,同比增长21。8%。随着平板电脑出货量较大幅度增长,中国面板需求小幅度上升。2016-2021年中国平板电脑出货量及增长率IDC,4、智能手机就中国智能手机整体现状而言,市场渐趋饱和,需求主要来源于存量换新,东南亚和非洲为新兴市场。2021以来,受益5G需求换新推动,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自2017年下降以来首次上升,达到3。51亿部。目前智能LCD整体面板需求已基本饱和,OLED渗透率持续推进,目前存量换新仍有较大发展空间。2015-2021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及增长率信通院,5、车载面板目前车载面板种类较多,包括仪表盘、HUD和中控显示屏等,其中液晶仪表能够显示车辆电量电压、能量分配、导航信息等丰富的信息,根据数据,全液晶仪表盘将会从2019年的15%搭载率上升为2025年的40%,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9亿元规模,增长147%。2015-2025年中国液晶仪表盘市场规模及预测情况Marklines,HUD即为抬头显示仪,是将重要行车信息投影至前挡风玻璃或半透明树脂玻璃上,使驾驶员在平视状态下能看到车辆及路况信息,避免驾驶员因低头、视线转移而发生事故的面板设备,目前国内HUD主要应用于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随着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爆发,加之政策推动背景,新能源汽车持续渗透将带动液晶仪表、中控显示(渗透率较高)和HUD整体渗透率上升,不同于手机等消费电子主要需求来源于换新和国际市场,车载电子是目前面板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且处于持续增长趋势的关键需求行业。中国HUD在售车型分价格数量状况六、面板产业链整体发展趋势韩国在2020年以前一直是全球面板的主要供给商来源国,随着OLED和QNED、MicroLED等技术逐步发展,韩国企业开始逐步推出LCD相关产能,包括面板和上游偏光片等原材料,国内企业填补市场LCD空缺,如三星等企业2020年本该推出的产能受疫情影响企业由亏转盈,导致产能退出暂停,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面板价格一路持续攀升,直至2021年下半年上涨形势才逐步停止并开始进入下降周期,随着此轮面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