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5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语文5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语文5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语文5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语文5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5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苏轼教材分析:?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以一篇游记的形式抒发自己“闲人〞“闲情〞的散文小品。全文虽然短小,却蕴涵深厚的人生感悟,又进一步拓宽学生对游记类文章的了解和把握。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七年级一年的文言学习,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根底,但积累依旧不扎实,因此在教学中,对文言字词的学习和掌握依旧是重点。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游记类文章的学习经历不多,在?小石潭记?的根底上,学习本文,继续把对景物特征的把握作为学习的重点。因为人生阅历的限制,对“闲人〞二字的理解很难,因此把文章最后一句话“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为难点。教学目标:了解作者苏轼及创作背景朗读课文并能准确翻译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子把握作者笔下月色的特点和写作手法理解作者“闲人〞的心态教学重点:准确翻译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子把握作者笔下月色的特点和写作手法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教学步骤:导入〔播放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有一位文人,他一生担任过30个官职,遭贬17次,坐过130天监牢。然而,他一生豁达乐观,晚年贬谪海南,这已是十足的流放。而此时,他年事已高,疾病缠身,且不适应那里的气候。于是他平静地为自己打造了棺木,掘好了坟墓。他就是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苏轼。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的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的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面对与亲人的长久离别他却对月吟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的夜晚,和这位大文豪作一次心灵的交流吧。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设计意图:开头导语对苏轼的生平作简单的介绍,同时也交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同学们更容易和作者的心灵碰撞。〕苏轼其人简单介绍苏轼〔媒体展示〕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其词开豪放派新风。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挖苦新法,被捕入狱,后被贬为黄洲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元丰六年,其友张怀民也被贬黄洲,寓居于承天寺,本文就写于这一时期。〔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完成文学常识的积累。对苏轼其人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印象。〕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课文,学生结合课文下注释,〔要求读准字音〕藻〔zǎo〕荇〔xìng〕交横〔héng〕2、老师范读3、学生齐读,请学生个别朗读〔设计意图:文言文的第一步首先是读准字音,所以设计了几种形式的朗读,以便同学们解决朗读中的问题。〕四、准确翻译文言词语和句子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③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准确解释: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遂至

怀民亦未寝步于中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准确翻译: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五、理解与感悟1、再读课文2、解题:根据课文题目我们把他补充完整是和在承天寺夜游赏3、同学们,有人对这个句子作了这样的一个评价: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大家仔细地读,看看月亮都藏在哪些字词里。学生找,并明确文中的几处:“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这几处写出了月色的什么特点?明确:皎洁澄澈透明5、品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体会其中的意境美。〔点击背景音乐。〕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在脑海中想像:〔老师提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是一幅皎洁空灵的画面,明亮的月光洒下来,整个院子就像是一个透明的水潭;是一幅摇曳多姿的画面,竹柏的影子就像是水草交错纵横,仿佛触手可及,是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是一幅似真似幻的画面……就是这样一个空灵澄澈的画面,亦真亦幻,才会激发了苏轼的游兴,相信这样的美景你们也会喜欢。6、那么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描画了这样的美景呢?明确:正侧面描写和动静结合的手法老师引导学生简单分析〔设计意图:利用背景音乐和画面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凸显月色的皎洁和澄澈。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到达理解文章的目的。〕

六、说“闲人〞,领悟作者心态1、面对皎洁的月色无数诗人都会引发联想与想象,更多的是对人生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苏轼也不例外,他又产生了怎样的感悟呢?学生从书中找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呢?=1\*GB3①引导学生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蕴涵的哲理。媒体展示,相关的景物图片。理解作者的意图,美景时时处处都有,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的眼睛和心境。=2\*GB3②引导体会“闲人〞的意味。“闲人〞是什么意思?〔清闲的人。〕“闲〞仅指“时间上、事务上的清闲〞吗?一个人只有在怎样的心境下才能看得见这样空明的月色、优美静谧的景色?适时链接苏轼的生活背景,媒体显示: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为被人指出用诗歌来诽谤新法,其政敌以“讪谤朝政〞的罪名把苏轼投进监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幸而死里逃生,被贬往黄州,充黄州团练副使〔宋代闲散不管事的官职〕,但不准擅离该地,并无权签署公文,没有薪俸。他租数十亩荒地经营,筑水坝,建鱼池,移树苗,种植稻麦和蔬菜,并在坡边自筑茅屋,号“东坡居士〞。由这个资料我们能感受到哪些?明确:这“闲〞不止是不得签书公事的“清闲〞,还是面对逆境的“沉着〞,是超然于劳累的身体生活的“悠闲〞,是诗意面对逆境、率性面对生活的“真淳〞,是清空了世俗名利的“宁静〞与“空灵〞,是超越了生死的心灵的“大自由〞。这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3、请你以苏轼的身份,用适宜的语气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这份感慨。苏轼可能有过失落,有一丝自嘲——能够在此种境遇中自嘲也是一种洒脱;但此时此刻,在这个美好的瞬间,他更多的是一份自得,几许自赏,内心的愉悦、满足和陶醉。〔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的人生阅历的限制,对作者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好把握,因此,我们利用网络的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的空间,通过资料的展示,引发学生的思考,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心态,提高课堂时效。〕七、课堂小结同学们,?记承天寺夜游?不仅是一幅清闲淡雅的水墨画,是一颗即使在不平遭遇中仍然用一颗恬淡的心灵去欣赏生活中的美的敏感心灵,更是一种饱经忧患仍然对社会和人生保持热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的旷达情怀……尽管千年的时空相隔,使我们无法与苏轼握手相拥,但人性中豁达、乐观等美好的心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