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一、口算。111111312334351621531517375599101021×7=0.6+7=1.25×8=30.99二、填空。1.把42分解质因数是()。2.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3.10以内质数的乘积是()。861004.2=1=2===5.从1—9的自然数中,()和()是相邻的两个合数;( )和()是相邻的两个质数。6.42的最小因数是(),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把30写成两个质数的和。30=( )+( )=( )+( )8.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9.1.98L=( )ml=( )

cm356千克=

(

)吨

45

分=

(

)时把三块棱长都是4cm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三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减少了()cm2。11.一个正方体接上一个完好相等正方体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60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里)1.在下面各式中,除数能整除被除数的是()。A.12÷4B.1÷3÷2.52.与1相等的分数有()。4A.只有一个B.只有两个C.有无数个3.两个质数相乘的积()。A.必然是质数B.必然是合数C.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四、解方程。13385x89x1661237x78x312五、下面各题,怎样算简略就怎样算。25312515388349691213213564534343(31)51015484六、解决问题。1.幼儿园买来一些糖果,第一次吃了它的

1,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吃了这些糖果的

1,两次一共吃5

6了这些糖果的几分之几?2.小红帮妈妈打一份稿件,先打了这份稿件的1,又打了这份稿件的2。还剩这份稿件的几分45之几没打?用铁丝围成长、宽、高分别是6分米、4分米、3分米的长方体模型三个,最少需要多少分米铁丝?4.在一间长4米、宽3米的办公室地面铺一层厚3厘米的混凝土。需要多少立方米的混凝土?5.一块长方体石料,体积是

64立方分米,已知石料的长是

8分米,宽是

4分米。石料的高是多少分米?(用方程解)一个长方体罐头盒,长6厘米,宽8厘米,高8厘米。在它的四周贴上一圈商标纸(接头处不计),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最少有多少平方厘米?某家商场一分店、二分店销售饮料情况以下表。月份店名789101112一分店125138120135110126二分店120140125132105133依照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并回答后边的问题(1)两个分店销售额最高的是(

)月。(2)一分店从()月到(

)月销售额增加得最快。(3)二分店从()月到(

)月销售额增加得最快。参照答案5181122427一、12151675956.37.61069二、(1)42=2×3×7(2)120(3)210(4)244350(5)8923(6)14242(7)13171119(8)648(9)198019800.0560.75(10)64(11)180三、ACB71135四、16182124391231五、241060308六、71.3072.203.1565.26.2247.(1)八(2)1112(3)1112课时安排:课时授课过程:授课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1.同学们见过芦笛吗?(显现课件第三屏)放在这爷爷嘴边的就是芦笛,它是用普一般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爷通的苇叶三折两卷而成的,它的声音可美好呢。爷吹芦笛的图片,可极大提2.有一个叫强强的孩子特别喜欢他爷爷做的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领芦笛,听爷爷吹芦笛时发出的美好声音。围绕这芦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笛还发生过一个幽默的故事呢!这是怎样的一次不平常的经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请大家一起学习《爷爷的芦笛》,走进故事中搜寻答案吧!3.板书课题:爷爷的芦笛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和不理解的新词。自学生字和新词。以小组的形式,学生交流生字和新词。检测生字和新词。三、再读课文,认识课文主要内容读课文,要修业生读得正确、流利。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感知课文,抓住主线课文的题目是“爷爷的芦笛”,课文写了几次芦笛声?都是怎样的芦笛声?快速默读课“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文,找一找,画一画相关词语。的授课策略重点是“主线”2.引导学生找出三次芦笛声,说一说三次芦的设计,本环节设计旨在引笛声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领学生抓住“三次笛声”这3.再读课文。一主线,为后文学习做好铺第二课时垫。一、研读课文,朗读感悟(一)学习第一次芦笛声:1.课文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到爷爷的芦笛的呢?(显现课件第四屏)思虑:为什么爷爷的芦笛声会让强强感觉一股浓浓的海水味呢?想象中的爷爷的芦笛声终究给了强强怎样的感觉呢?带着美好的向往,齐读第一小节。(二)学习第二次笛声。过渡:好玩的小闸屋,如诗如画的大海,幽默的芦笛,这所有让强强无量向往。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与强强一起,抵达苇叶葱翠的海边,抵达爷爷的小闸屋,去亲自聆听爷爷的芦笛声。默读2—6自然段,思虑:美丽的大海,宏亮的笛声又给强强怎样的感觉?想想画面有感情朗读2—6小节。二、细读课文,打破难点(学习第三次笛声)过渡:慈祥的爷爷,温柔的大海,丛生的芦苇,飞舞的海鸟,特别是宏亮的笛声,给强强带来特别的快乐。可此次海边之行,笛声带给强强的不过是快乐吗?学习课文7—13段。(一)出示自学提示:(显现课件第五屏)1.默读7—13自然段,用不同样的符号分别画出描述大海和强强的句子。2.从哪些词句领悟到大海狂怒了?强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二)交流告告大海狂怒的句子,领悟强强的害怕,(显现课件第六屏)指导朗读。(三)思虑:是什么将强强的害怕驱赶得干洁净净?(四)爷爷的芦笛声想告诉强强什么?(显现课件第七屏):“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质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读书,经过朗读感觉大海的美丽,爷爷芦笛声的美好。给孩子们足够的自学时间,勇敢放手,激励他们学会读书、学会思虑,并培养他们不动笔墨就不读书的好习惯。借助现代多媒体授课手段,演示大海狂怒的图片和声音,调动学生视听功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学生入情入景地聆听着,充分感觉到海水是怎样的汹涌,引导学生写一句和爷爷的这句话意思周边的名言也为这些从未经过暴风大浪或警句。的学生理解主人公当时为什么三、总结全文,提升认识会特别害怕打下基础。总结:是啊,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不可以能永远一帆风顺的,当我们遭到困难的时候,让我们拿出勇气,拿出胆量,让我们时增强文章中所表达的中刻想起——爷爷的芦笛,想起爷爷说过的话——心。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四、再读课文,积累语句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五、板书设计4爷爷的芦笛委宛委宛宏亮奇怪向往欣喜勇敢(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语文(S)授课方案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一板块:授课方案—授课方案设计思路:本课授课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授课上有所打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研究性地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倡议以学生为主体,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味,在设计上表现以下几点:“语海畅游”中的字词句授课,重在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与日俱增”中的内容,意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化。引导学生多读多记,自己感悟。学生如有疑问,教师可作合适的点拨和讲解,丰富学生的积累。依照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思虑和研究,发展思想能力。“能说会道”中创立情境,让学生说自己亲自经历的一件事,表达真情实感。锻炼学生听、说、评的能力。“笔下生辉”利用例文领路。授课目的:引导学生分类积累词语,让学生感悟一个意思有多种不同样的说法;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小组交流,说说寒假亲自经历的一件事;仔细回忆事情的经过,注意别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学习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