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92/92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学校的出现是当语言的发展达到较为完备的()。A文化B文学C文字D书本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形成。A中等教育B高等教育C社会教育机构D学校系统3.严格意义上,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形成是在()。A17世纪下半期B18世纪下半期C19世纪下半期D20世纪初4.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A洋务运动的推行B废科举,兴学校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D北洋大学的创建5.“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围墙之内”是()的教育理想.A非制度化B前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6.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A察举制B举孝廉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7.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学校。A文法学校B琴弦学校C文士学校D骑士学校8.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发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斯巴达D雅典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A初等B中等C高等D成人1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1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12.道家主张教育要()。A有教无类B非政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1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的。A社会B国家C社区D学校15.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是()。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主主义与教育》1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编写的。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昆体良17.文艺复兴后主张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的学派是()A行为主义B科学主义C经院主义D人文主义1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建于()。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洛克19.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中。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普通教育学》D《林哈德与葛笃德》20.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始于()。A夸梅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杜威21.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的代表。A人本主义教育学B存在主义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要素主义教育学22.构建教育学体系使其成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杜威23.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在做中学”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杜威24.杜威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中。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主主义与教育》25.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世纪()。A50年代以后B60年代以后C70年代以后D80年代以后26.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A杨贤江B蔡元培C李大钊D王道俊27.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的教育学著作是()。A《新编教育学》B《教育学》C《新教育大纲》D《实用教育学》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学校教育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A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B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C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D语言发展到文字状态E社会出现了阶级2.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义务教育D普及教育E非制度化教育3.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与近代的()。A前学校B前社会教育机构C学校D社会教育机构E高等学校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主要有()。A阶级性B道统性C专制性D多样性E刻板性5.20世纪以后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的特点有()。A教育终身制B教育全民化C教育民主化D教育多元化E教育阶段化6.教育民主化的内含包括()。A取消教育的等级制、特权制B实行机会均等的教育C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言法西斯主义D均衡教育资源E追求教育多元化7.教育多元化的基本内容有()。A培养目标的多元化B管理模式的多元化C教学内容的多元化D评价标准的多元化E学校类型的多元化8.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状况B教育现象C教育特征D教育问题E教育规律9.下列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描述正确的是()。A集中体现在《论语中B提倡启发式C重视应材施教D主张“有教无类”E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10.墨家认为,对获得知识的理解主要有三种途径()。A熟知B亲知C闻知D说知E见知11.下列有关《学记》的教育思想描述正确的是()。A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C主张启发式学习D要求教学要循序渐进E提倡“有教无类”12.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包括()步骤。A思索B苏格拉底讽刺C启发D定义E助产术13.柏拉图根据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在人的德行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同,把人分成哪三种()。A哲学家B艺术家C军人D科学家E劳动者14.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教育家有()。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康德E赫尔巴特15.在赫尔巴特的影响下传统教育形成了多中心的特点,即()。A教师中心B教材中心C学生中心D知识中心E课堂中心16.下列关于杜威的教育主张描述正确的有()。A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B教育即生活C学校即社会D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E在做中学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内括号内打“√”“×”)1.教育是人类社会和动物界共有的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2.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的兴起是以壬戌学制的颁布为标志的。()3.制度化教育对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可以用“学历社会”来描述。()4.有了人类就长生了教育,也就形成了教育学。()5.前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教育理想是“教育不应在限制于学校的围墙之内”。()6.我国在西周以后就建立了典型的“以吏为师”的官学体系。()7.西周以后我国的学校教育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骑士七技制度。()8.隋唐以后盛行的察举制,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9.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骑士学校。()10.西方古代教育以埃及和雅典最为典型。()11.古代埃及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教育内容单一,方法教严厉。()12.古代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13.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高等教育延伸。()14.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通过《学记》反映出来。()15.墨家主张“弃圣绝智”、“弃仁决义”,教育应复归人的自然本性。()16.以其雄辨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柏拉图。()17.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家是苏格拉底。()18.反对压抑儿童本性,强调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关心儿童、信任儿童的是存在主义教育家的观点。()19.夸美纽斯的《教育漫画》的发表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20.卢梭的教育代表作《爱弥尔》宣扬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21.赫尔巴特的《大教育论》的发表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学科发展起来了。()22.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杜威。()23.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现代教育的代表。()24.杜威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所以他的教育理论也被称为教师中心理论。()四.填空题1.教育是__的一种社会活动。2.__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3.制度化教育对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可以用__来描述。4.__陈述非正规教育的概念,__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5.__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6.二战前,世界各国普遍推行__教育制度,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__化,职业中学__的趋势。7.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__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8.我国在西周以后建立了典型的__的官学体系,并有了“__”与“__”之分,形成了以__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9.汉武帝以后,采纳了__提出的“__”的建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0.明代以后,__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使社会思想受到钳制,且创造性也被扼杀。11.古代印度,教育控制在__教和佛教手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其经典__.1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__”、“__”。13.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方帝国为了更好的布道,设立了众多的__学校,主要用于普通贫民子弟的宗教教育,也适当讲授一些__知识。14.教育学是一门以__、__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15.墨翟以“__”和“__”为教,同时注意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16.战国后期出现的__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先著。17.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由__、__、__三部分组成的,其中__是灵魂的基础。18.将人分为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三种的古代哲学家是__。19.年轻时的夸美纽斯就具有强烈的__思想,强调教育的__。20.夸美纽斯主张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__”。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__中。21.卢梭宣扬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是__。22.__主张“人是唯一需要照顾的动物”。23.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则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24.瑞士教育家裴思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__。25.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__”。他认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同时他又主张__教育。26.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通常以德国的赫尔巴特的__为标志。27.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__。28.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__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__的基础上,以此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29.在赫尔巴特的影响下,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以__为中心,以__为中心,以__为中心的特点,他的教育思想被看作__的代表。30.杜威强调__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31.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__明确提出了以__理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的目标。五.名词解释1.广义教育2.学校教育3.学校教育制度4.制度化教育5.义务教育6.普通教育7.职业教育8.终身教育六.简答题1.形式化教育形态的形成有哪些特点?2.二战以后教育制度的发展呈现出哪些趋势?3.古代学校教育有哪些特征?4.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5.简述《学记》的教育思想?6.凯洛夫教育学的不足,表现在哪些地方?七.论述题1.试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2.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3.试述教育学创立的标志。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1—10CDCBADCDBA11—20ACBBBDDADB21—27CBDDBA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E3、ABCD4、ABCE5、ABCD6、ABDE7、ABCD8、BD9、ABCD10、BCD11、ABCD12、BDE13、ACE14、DE15、ABE16、ABCDE三、判断题1—12××√×××××××××13-24××××××××××××四、填空题1、培养人2、学校教育3、学历社会4、库姆斯,伊里奇5、196、双轨,职业,普通话7、夏8、政教合一,国学,乡学,礼乐9、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0、八股文11、婆罗门,《吠陀》12、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13、教区,读写14、教育现象,教育问题15、兼爱,非攻16、《学记》17、理性,意志,情感,理性18、柏拉图19、民主主义,自然性20、泛智教育,《大教学论》21、《爱弥尔》22、康德23、裴斯泰洛齐24、《林哈德与葛笃德》25、白板说,绅士26、《普通教育学》27、康德28、心理学,伦理学29、教师,教材,课堂,传统教育学30、儿童31、凯洛夫,马克思主义五、名词解释1、广义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2、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3、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定是教育制度的主体。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学制的建立为实施正规的学校教育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4、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5、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6、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7、职业教育: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8、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六、简答题1、有如下特点:⑴教育主体确定;⑵教育对象相当稳定;⑶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⑷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⑸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社会活动形态。2、二战后教育制度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⑴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⑵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⑷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⑸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⑹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⑴阶段性;⑵道统性;⑶专制性;⑷刻板性;⑸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4、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⑴主张“有教无类”,他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差异不大,所以注重后天教育;⑵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强调忠孝和仁爱;⑶教学纲领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⑷承认先天差异,重视因材施教;⑸提倡启发式教学。5、《学记》中的教育思想主要有:⑴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失去自信,向学生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⑵强调教学要循序渐进。6、凯洛夫教育学的不足表现在如下方面:⑴国家行政领导与学校的关系上,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⑵在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上,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⑶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⑷过于强调了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严肃性,忽视了它们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七、论述题1、答案要点:⑴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⑵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逐步相互渗透;⑷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短期大学迅速发展,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2、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⑴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段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⑵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⑶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⑷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⑸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现代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教育学研究过程中,人们没有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往往犯一些简单化、机械化的毛病,这是我们应当在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时应当特别注意的。3、答案要点: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⑴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⑵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和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⑶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⑷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⑸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教育学的创立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前后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间。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学技术2.对受教育权具有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3.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A生产力B文化C科学技术D政治经济制度4.()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D文化发展5.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A文化传统B受教育者的需求C生产力的水平D教育的规模6.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A专业结构B学科结构C科技结构D生产力水平7.能改变教育者观念的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D文化8.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A社会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B生产领域的应用C学校教育D市场推广9.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是()。A科学知识B信息技术C文化发展D政治体制10.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它所传递的()上。A教学思想B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D教学手段11.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文化的()。A特征B表象C核心D内容12.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A校园文化B学生文化C教师文化D活动文化13.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A组织B制度C精神D观念1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A观念和制度B精神或观念C组织和制度D物质15.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统一体是()。A校训B校规C办学思想D校风16.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文化现象,所以学生文化具有()。A情感性B深刻性C稳定性D过渡性17.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相互交往中,有关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结为一个群体而表现出来的。因此具有()。A正式性B特殊性C非正式性D情感性18.学校文化的缩影是()。A班级文化B领导文化C活动文化D校园文化19.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A布鲁姆B布鲁纳C皮亚杰D舒尔茨20.教育可以推进科学的()。A系统化B体制化C全面化D多样化2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映了教育与()的关系。A政治B文化C经济D科技22.社会历史条件都对教育具有()作用A促进B整合C制约D拓展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政策的制约主要表现是()。A教育是否实行双轨制B是否允许个人办学C是否确定重点中学D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E师生如何交往2.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A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B制约教育的结构C制约教育的内容D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E决定教育发展的方向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表现在()。A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B是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C推动国家的制度建设D可以促进民主E促进社会的变革4.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形式。A学校教育B职业训练C科技发展D卫生保健E信息搜索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方面。A改变教育者的观念B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C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D影响教育的质量E影响教育方法和手段6.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表现为()。A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B推进科学的体制化C改变人们的科技价值观D具有科学研究功能E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7.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是指()。A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B与文化相互制约C传递和深化文化D构成文化本体E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8.校园文化可细分为()。A校园物质文化B学校组织文化C学校精神文化D教职工文化E非物质文化9.学校物质文化的两种表达方式是()。A制度文化B活动文化C学校环境文化D设施文化E形态和体系文化10.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是()。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价值成分D理想成分E制度成分11.学生文化的成因有()。A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B同伴群体的影响C师生的交互作用D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E社区影响12.学生文化的特征有()。A过渡性B非正式性C整合性D多样性E互补性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内括号内打“√”“×”)1.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因此生产力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科学技术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社会的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4.教育受政治经济的制约,所以教育只能完全依附于政治经济制度。()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教育可以决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6.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7.信息技术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8.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教育的发展必须与其保持一致,绝对不可超越其发展的水平和速度。()9.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了阶级性。()10.教育先行,就意味着教育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与速度。()11.教育并不能生产物质产品,所以教育投资是福利性、消费性投资。()12.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决定了教育与文化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13.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四.填空题1.__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2.社会的__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3.通过__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4.__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5.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实质上也就是__民主化与教育__演进和发展的过程。6.__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及教育内容和手段的更新。7.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__的要求。8.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斯宾塞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以后,世界各国许多重大教育改革都是以__为核心的。9.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__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10.__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哪教育支出的总额。1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__作用。12.__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13.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是__。14.__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15.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知识的数量观念,也改变着知识的__观念。16.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__和教育的观念。17.__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18.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以__和__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其对教育的影响将是根本性的。19.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文化对教育具有__作用,文化发展制约着__的发展。20.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__,特别是__。21.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为己任的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它所它所传递的__上。22.__是学校文化的缩影。23.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__文化的载体。2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__文化。25.校园文化,特别是良好的__,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26.__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27.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说明教育具有__。五.名词解释1.教育结构2.人力资本3.网络教育4.文化5.学校文化6.校园文化六.简答题1.简答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4.教育从哪些方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有哪些影响?6.传统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7.学校文化的特征有哪些?七.论述题1.试述教育与生产力的辨证关系。2.为什么说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3.对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应如何理解?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11BCDCCDBCBBC12-22ACBDDCDDBA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BD4、ABDE5、ABCDE6、ABDE7、CD8、ABC9、CD10、ABCD11、ABCDE12、ABDE三、判断题1-13××√××××××√××√四、填空题1、政治经济制度2、政治经济制度3、培养人4、教育5、政治,民主化6、生产力水平7、初等,初级中等,高级中等,大众化8、课程改革9、教育资本储藏量10、教育基本储量11、动力12、科学技术13、科学技术14、学校教育15、质量16、学习17、信息技术18、计算机,网络技术19、价值定向,学校课程20、思想观念,价值观念21、教学内容22、校园文化23、学校精神24、精神或观念25、校风26、校风27、相对独立性五、名词解释1、教育结构: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2、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3、网络教育:指两方面:⑴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教学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教学用具,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了教育教学之中;⑵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4、文化:是指一个符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5、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6、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六、简答题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⑴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⑵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表现在:⑴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⑵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⑶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如下:⑴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⑶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4、⑴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⑵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⑶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⑷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⑴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⑵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⑶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6、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度,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传统学校教育的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传统学校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7、学校文化的特性:⑴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⑵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⑶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⑷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七、论述题1、答案要点: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⑴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⑵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机构的变化;⑶身缠里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答案要点:⑴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进度,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称为现实;⑵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等给予不同的反馈,给予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⑶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3、答案要点:⑴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定社会中的教育之所以能与特定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其他方面共存一体,主要是因为它们经过长期的历史共生与磨合,已经社会性地筛选掉不相适应的部分,并将其余部分组合成为一种特定的相互适应和相互依存的关系。⑵教育与文化尽管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但又在此过程中变化与发展。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过程中,不断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在开始时,来自教育或文化方面的本体运动只产生一些渐变性的影响,当这种渐变积累到超出先前两者关系所划定的界限范围时,就会引起突发性变革。出现新的文化,新的教育和一种新的相互适应关系,从而实现两者在更高水平或更新意义上的和谐一致。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主观性B普遍性C基础性D能动性2.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A外铄论B内发论C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3.我国古代“内发论”代表人物是()。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4.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是()。A外铄论B内发论C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5.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6.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的典型代表。A外铄论B内发论C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7.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A特殊性B社会性C创造性D自觉性8.“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9.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0.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反映。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11.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12.心理学家提出关键期或最佳期概念的依据是个体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13.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4.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互补性15.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16.无论“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都是()。A教育万能论B环境决定论C多因素作用论D遗传决定论17.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A社会本位论B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论D教育万能论18.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的特征进行。A顺序性B互补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性19.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能力为标志。A学习B生殖C创造D思考20.人的心理成熟以具有独立自主的()为标志。A自我意识B创造能力C预见能力D选择能力21.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A成熟B环境C遗传素质D教育22.“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的观点。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2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因素对发展的影响。A遗传B教育C社会活动D环境24“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A环境B遗传C教育D主观努力2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26.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A遗传因素B社会环境C教育活动D自然环境27.儿童主题发展的源泉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体活动28.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遗传素质B个体主观能动性C环境D教育29.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30.“未来”是()最重要的概念。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31.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霍尔B华生C彪勒D格塞尔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有()。A内发论B外铄论C成熟机制D教育E多因素相互作用论2.“内发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孟子B华生C威尔逊D洛克E格塞尔3.“外发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费洛伊德B华生C孟子D荀子E洛克4.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经历了()阶段。A感知运算水平B前运算水平C具体运算水平D形式运算水平E形象运算水平5.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E互补性6.下列各项属于个别差异性的是()。A性别差异B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C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D儿童与青年的差异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7.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有()。A遗传素质B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活动E生产劳动8.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A高尔登B华生C霍尔D洛克E彪勒9.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构成,包括()。A生理活动B精神活动C心理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E思维活动10.少年期所表现出的总体性阶段特征是()。A身心状态的剧变B内心世界的发现C自我意识的觉醒D独立精神的加强E身心逐步走向成熟11.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B认识并发掘自身潜能C形成并发展人的个性D发展人的精神力量E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12.下列哪些观点属于遗传决定论()。A洛克的“白板说”B高尔登的血统论C柏拉图的三等论D基督教的“原罪说”E中国的行善性恶论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1.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内在需要的外铄论。()2.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都持积极乐观态度的是内发论。()3.教学中可以将任何知识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4.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5.教育教学中只要强调统一要求就够了。()6.遗传素质可以决定人的发展。()7.生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一定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8.教育可以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而对人的发展发挥它的能动作用。()四、填空题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过程中实现的。2.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__。3.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的是__。4.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者威尔逊把“__”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5.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__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6.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__。7.__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8.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是__。9.英国哲学家洛克的“__”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10.“外铄论”在美国的典型代表是__。11.以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是__。12.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用于动物的__。13.个体身心发展的__,要求教育工作要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影响。14.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这是身心发展的__规律。15.因材施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规律。16.教育教学中提“一刀切”,“一锅煮”违背了__规律。1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__上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18.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__,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__。19.__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20.前苏联心理学家__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21.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__。22.__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23.个体呈现能动性,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__和__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24.人的力量是人的__力量与__力量的综合。25.人的根本力量,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__。26.个性亦称__,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27.__是教育的理想,进行__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28.心理学家把少年期成为“危险期”或“__”。29.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以比喻为“__”。30.__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31.“未来”是__最重要的概念。32.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任务是要解决__问题和__问题。五、名词解释1.个体身心发展2.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4.成熟5.人的价值6.人的潜能7.发展个性六、简答题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2.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影响?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5.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有哪些?七、论述题1.试述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2.试述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3.试述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10DBCABACBAC11-20CCDBDDCBBA21-31CBDABCDBBCB二、多项选择题1、ABE2、ACE3、BDE4、ABCD5、ABCDE6、ABCE7、ABC8、ACE9、ACD10、ABCD11、ABCDE12、BCDE三、判断题1-8×××√××××四、填空题1、社会实践2、内在需要3、费洛伊德4、基因复制5、成熟机制6、孟子7、外铄论8、荀子9、“白板说”10、华生11、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2、创造性13、阶段性14、互补性15、个别差异性16、个别差异性17、生理解剖18、前提,可能性19、环境20、维果茨基21、成熟22、个体主观能动性23、心理,社会24、身体,精神25、精神力量26、人格27、发展个性,个性28、心理断乳期29、帮助少年起飞30、青年期31、青年期32、认识、价值五、名词解释1、个体身心发展: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2、年龄特征: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共同特征。3、遗传素质: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4、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5、人的价值: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6、人的潜能: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7、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六、简答题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⑵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⑶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⑷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⑸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2、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有:⑴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⑵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⑶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表现在:⑴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⑵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⑶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⑴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⑵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⑶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⑷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5、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⑴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⑵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⑶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⑷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七、论述题1、答案要点: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⑴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⑵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⑶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2、答案要点:⑴人具有某种先天素质,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的。⑵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⑶教育中应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成熟的作用在思维、情感、个性等高级心理活动中也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3、答案要点: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⑴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人生活在不同的小环境中,这些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并不相同,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也不相同,因而不同环境中人的发展有很大区别。但个体对环境的作用也不是消极的,处在同一小环境中的个体。其发展水平也不会完全相同的。个体对环境持积极态度,就会挖掘环境中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克服消极的阻力,从而扩大发展的天地。所以教育者不仅要注意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较有利的条件,更要培养受教育者认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⑵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在同一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的方向、力量的大小是不相同的,对于教育者来说,分析、综合利用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抵制消极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和困难的工作教育需要在研究如何既保持校园小环境的有利条件,又积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的有利教育力量。⑶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改变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因此,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第四章教育目的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2.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A教育为谁服务B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C什么人应接受教育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3.()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A教育性质B教育任务C教育内容D教育规律4.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都是()。A教育规律B教育任务C教育内容D教育目的5.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反映了()。A教育性质B教育任务C教育规律D教育内容6.“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7.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全盛时期出现在18、19世纪,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发展,反对神、神学观点属于()的认识。A精神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神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8.“真正有效的要与目的必须是内在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9.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涤尔干B卢梭C赞可夫D福禄贝尔10.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D政治本位价值取向11.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13.当代我国教育的主导思想是()。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特等教育D终身教育1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为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A教育实验的热潮B教育改革的实践C素质教育运动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15.培养劳动者是()。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16.素质教育是面向()的教育。A全体教师B全体学生C全社会成员D全部个性17.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为重点的教育。A实践能力B健康的体魄C高尚的道德D创新精神18.素质教育是促进()的教育。A个性发展B认识发展C情感发展D意志发展19.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D培养学生的审美观20.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21.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A思维能力的培养B创新能力的培养C想象能力的培养D实践能力的培养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教育目的的作用(或功能)有()。A导向功能B评价功能C强制功能D师范功能E激励功能2.教育目的的评价内容主要有()。A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水平和效益B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C学生的学习质量D教师的教学质量E教育方法的选择3.教育目的制约的对象有()。A教育政策的制定B教育制度的建立C教育内容的确D教育方法的选择E教育效果的评价4.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A国家的教育目的B社会价值取向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D学生的学习目标E教育的教学目标5.教育目的的具有()等特征。A历史性B时代C社会性D阶段性E自然性6.制约教育目的的因素有()。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C文化传统D科学水平E教育性质7.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有()。A凯兴斯坦纳B卢梭C福禄贝尔D小原国芳E裴斯泰洛齐8.属于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教育社会者有()。A夸美纽斯B柏拉图C涤尔干D诺笃尔普E凯兴斯坦纳9.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朴素唯物主义B机械唯心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E古典政治经济学10.教育目的制度的客观依据有()。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C制定者的哲学理念、理想人格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11.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共同的价值取向有()。A以个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的需要作为制度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B主张尊重受教育者的天性与基本自由权利C强调受教育者个性的存在价值及其充分发展的重要性D完全排斥或否定教育的社会目的E根据社会的需求来造就个人12.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产生与兴起,从历史背景看,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A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B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及其思想C近代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D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想E国家主义思潮13.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从它产生于兴起的历史背景看,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A社会主义思潮B国家主义思潮C民族主义思潮D科学技术的发展E宗教改革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1.教育目的只对受教育者具有目标导向作用。()2.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3.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彼此相关,可以互相替代。()4.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目的是相同的。()5.不同的社会制度教育目的也不相同。()6.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有相同教育目的。()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8.教育目的是高度概括的、总体的、是很抽象的。()9.德育就是品德教育。()10.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四、填空题1.在教育史上有两种对立的教育目的的理论流派:一是__,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孟子,西方的__和裴斯泰洛齐;二是__,其代表人物有中国的荀子,西方的柏拉图和康德。2.__是一种引导和推动人们在实践中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精神性动力。3.__既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点。4.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____作用、____作用和评价作用。5.____反映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人们一起共同活动的基础。6.是衡量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7.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8.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即、和9.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习惯上称为培养目的。10.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的集中体现。11.马克思主义关于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2.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相对而言的。13.全面发展的人是、人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通、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14.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15.从历史的进程看,认得发展受到的制约。16.马克思的语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才能得以实现。17.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18.1957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我国的第一教育方针,即“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1985年,中,提出了“四有、两爱、两精神”的教育方针20.1995,,规定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1.《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22.素质教育是的教育。2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的教育。2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为重点的教育。25.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特征,更是一种特征,是一种态度。26.重视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27.传统教育是以的稳定性和单一性为基本出发点,以知识为基础学习目标,它强调的是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28.传统教育把本身作为教育目的,把教育过程理解为的过程。五、名词解释广义的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全面发展的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六、简答题1.简述教育思想史上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基本观点。2.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有那些?3.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4.中学德育的要求有哪些?5.中学智育的要求是什么?6.中学美育的要求是什么?7.中学劳动技术教育有些什么要求?七、论述题1.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对我国教育目的规定性的意义。2.试论素质教育的特征。第四章教育目的一、单项选择题1-10CDADABDDAC11-21DCBCABDACAB二、多项选择题1、ABE2、ABCD3、ABCDE4、ACE5、ABCD6、ABCD7、BCE8、CDE9、CD10、ABCDE11、ABC12、ABD13、ABC三、判断题1-10×√××√×××××四、填空题1、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卢俊,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2、目的3、教育目的4、导向,激励5、目的6、教育目的7、指导意义8、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9、特殊要求10、教育性质11、人的全面发展12、片面发展13、精神和身体14、社会条件15、社会分工16、共产主义1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8、毛泽东19、《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1、全体学生22、全体学生23、全面发展24、创新精神25、智力、人格、精神26、创新能力27、教学内容,记忆和再现28、掌握知识,知识积累。五、名词解释1、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2、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3、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4、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5、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6、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7、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成果、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有关的非认识因素的教育。8、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9、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六、简答题1、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教育目的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种,即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⑴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性是美好的,并且是永恒不变的,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性,使美好的人性得以展示和发挥。无论在何时何地,人性依然如故,教育亦依然如故。人文主义者主张,理性是人的最高价值,这种理性是指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和科学理性。⑵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教育目的观,它是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功能日趋显现而产生的。20世纪以来持这种教育目的观的教育哲学流派主要有实用主义教育和学科结构主义教育。⑶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方向的教育目的观。科学人文主义既信奉科学,又崇高人道,它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方向和目的。科学人文的最高目的是在科学和人文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中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解放。2、⑴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⑵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⑶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3、⑴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⑵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⑶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4、中学德育的要求是:⑴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⑵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⑶建立民主和法律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⑷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⑸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5、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与学习有关的非认识因素的教育。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是:⑴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6、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⑴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⑵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文与野、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程度和种类的能力,并使人格与性格得到陶冶;⑶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即能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生活美的创造。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7、普通中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⑴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⑵结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使学生初步懂得商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了解当地的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收集和利用商品信息的能力。七、论述题1、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容十分丰富,其基本含义是人的体力、智力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运用,以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种子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创新
- 保险行业采购工作经验分享
- 2024年度高端大米品牌推广与销售代理合同3篇
- 2024年校园食堂信息化建设及承包经营服务合同3篇
- 煤矿课程设计是什么
- 施工工人安全协议书
- 汽车租赁企业合作协议
- 山西大学附中届高三月月考语文试题
- 2024年再婚后离婚协议中离婚诉讼费用承担范本3篇
- 忘做核酸检测检讨书范文(9篇)
- 借助力学原理设计简易杠杆装置
- 2024年执业医师考试-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2023年甲型H1N1流感防控考核试题及答案
- T-ZJASE 024-2023 呼吸阀定期校验规则
-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总结
- 新生儿疼痛评估与管理课件
-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安徒生童话》试题及答案
- 提高学生学习策略的教学方法
- 小学开学第一课《筑梦新起点 一起向未来》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上册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