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_第1页
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_第2页
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_第3页
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_第4页
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

中国现代文学史1第一节20年代

小说概述第一节20年代220年代小说概述20年代的小说创作界,“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是其中重要的一支,最早是以问题小说的面貌出现的。在现代小说史上最早显露出流派风范的,是1923年左右在鲁迅小说影响下,由文研会和未名社、语丝社一些作家创作的乡土小说。前期创造社的一些小说家力主忠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标举自我情绪的审美表现,在20年代的小说界,别立新宗,另辟蹊径,开拓出现代小说新的园地——浪漫抒情的小说创作。20年代小说概述20年代的小说创作界,“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3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

是指五四以后的几年间(1919-1925)年形成的一种小说类型或题材热,是指那些反映政治、道德、教育、婚姻、恋爱等人生问题的小说。问题小说在1919年上半年《新潮》作家的创作中已露端倪,1919年下半年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小说的发表后,开始形成风气。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后推向高潮。问题小说的代表性作家除了冰心、叶绍钧、许地山,还有庐隐、王统照等人。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4问题小说问题小说的三个特点1,发现和提出关于社会与人生的种种问题。2,时常以“爱”与“美”弥合社会矛盾,在表现美好的社会理想和真纯的人生情怀的同时,又不乏幻想的成分。3,温情的批判和哲理的沉思是问题小说的基本笔调。问题小说问题小说的三个特点5庐隐庐隐(1899-1934),原名黄英,福建闽侯人,五四时期是与冰心齐名的女作家。代表作主要有《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等庐隐庐隐(1899-1934),原名6庐隐:《海滨故人》以“自叙传”的手法写露莎和几位女同窗从聚首言欢到风流云散的过程,宣泄了寻求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的郁闷心理,流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和现代意识。以细腻多感的文笔,真切人微地袒露了五四知识女性中相当一部分人半新半旧的二重性格与心态,显示了出色的抒情才能。庐隐:《海滨故人》以“自叙传”的手法写露莎和7王统照王统照(1897——1957),山东诸城人。他的初期小说在探究社会问题时,多用象征手法,执著地追求“爱”与“美”。王统照王统照(1897——1957),8.《沉思》中的女模特儿琼逸本是“爱”与“美”的化身,而终为世所不容,象征着“爱”与“美”的幻灭。《湖畔儿语》写出对下层劳动者的殷殷关爱同情,较前切实。.《沉思》中的女模特9《山雨》《山雨》(1933)是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中农奚大有一家的遭遇为线索呈纵向展开,笔涉城乡两地,写出了北方农村崩溃的几种原因和现象,以及农民的自觉“,画出了一幅新时代的“流民”。小说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地方色彩浓郁,场景开阔,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山雨》《山雨》(1933)是王统照最10乡土小说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乡土小说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11.乡土小说的特色一,坚守写实主义创作方法,是乡土小说家共同的特色。他们大多注意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善于刻画人物性格,以坚实的笔触,叙写了家乡农村真实的状况,揭示了现代文明的“死角”,在表现农民的善良、纯朴的同时,不回避农民身上的“劣根性”,并把批判的矛头直接对准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乡土小说的特色12.二,浓郁的地域生活风貌与气息,是乡土小说又一特色。

乡土小说家把故乡农村的生活风貌带进了中国现代小说,特别对农村生活的封建遗俗和恶劣民风,进行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表现和批判。.二,浓郁的地域生活风貌与气息,是乡土小说又一特色。13许杰许杰(1901-1993),原名许世杰,字士仁,浙江天台县城关清溪村人。20年代主要的代表性乡土小说有《惨雾》、

《赌徒吉顺》和《出嫁的前夜》许杰许杰(1901-1993),14《惨雾》它以开阔的视野、雄健的笔触,酣畅淋漓地铺展了两乡村人们的“械斗”场面,惊心动魄地揭示了传统的私有观念和剿悍蛮野民风相结合所酿成的血的悲剧。茅盾:“《惨雾》是那时候一篇杰出的作品。”《惨雾》它以开阔的视野、雄健15鲁彦鲁彦(1901-1944),浙江镇海人,原名王燮臣,又名王鲁彦。是乡土写实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主要的代表性乡土小说有《菊英的出嫁》、《黄金》、《屋顶》、《阿卓呆子》、《李妈》等。鲁彦鲁彦(1901-1944),浙江16.《菊英的出嫁》写冥婚的古旧民俗,情节奇特,写得煞有介事,在荒唐的排场中隐现出深沉的悲痛。《黄金》以锐敏的感觉和遒劲的笔致把乡村的原始式的冷酷表现得淋漓尽致。.《菊英的出嫁》写冥婚17台静农(1902——1990)字伯简,霍邱叶集人。1925年4月结识鲁迅,参加“未名社”。1929年起,先后执教于辅仁、齐鲁、厦门大学、青岛山东大学、重庆白沙女子师范学院。主要的代表性乡土小说有《烛焰》、《拜堂》、《天二哥》、《红灯》等。台静农(1902——1990)字伯简,18.台静农的乡土小说有很高成就,曾获鲁迅的好评。他比一般作家更自觉地从乡土取材,又能加以更深刻的开掘,手法质朴,风格沉郁,悲剧色彩浓。在对旧中国病态农村社会的解剖和农民精神病苦的表现上,台静农堪称坚实况着的“地之子”。.台静农的乡土小说有很高19浪漫抒情小说这一流向的代表性作家首推郁达夫。除他而外,创造社的郭沫若、倪贻德、叶灵凤、陶晶孙、叶鼎洛、周全平等,浅草——沉钟社的陈翔鹤、林如樱,弥洒社的胡山源,艺林社的刘大杰,乃至文学研究会会员王以仁、滕固等,都是风格相近而各具特色的小说家。他们共同塑造了这一流派的整体形象浪漫抒情小说这一流向的代表性作家首推郁达夫。除他而外,创造社20.浪漫抒情派小说的共同美学特征:1,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这派作家多把小说作为作家的“自叙传”,喜用第一人称叙事。2,不注重事件的外部描写,侧重宣泄、表现作家的情绪、感受、心境、心态(特别是变态性心理和肉欲苦恼),以此作为结构小说的线索,因此这类小说又被称为“情绪小说”、“情调小说”等。3,在创作方法上,这类小说以浪漫主义为主,同时又兼采某些现代主义技巧.浪漫抒情派小说的共同美学特征:21张资平张资平(1893-1959),原名张秉声,曾用名伟民,广东梅县人。处女作《约檀河之水》,1920年11月发表。长篇小说主要有《冲积期化石》、《飞絮》、《北极圈里的国王》、《明珠与黑炭》等。短篇小说集主要有《爱之焦点》、《梅岭之春》、《素描种种》、《雪的除夕》等。张资平张资平(1893-1959),原名22.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新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也采用自叙传写法,而其大部分小说(从《飞絮》开始)则更接近写实主义而颇有自然主义色彩,终至沉酒于性爱、肉欲描写的恶趣,殊不可取。.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23冯沅君(1900—1974)女,原名冯淑兰,河南唐河人。1922年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5年北京大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32年赴法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院博士学位。历任武汉大学、中正大学、东北大学教授。冯沅君(1900—1974)女,原名24.崇尚“主观”、“个性”的表现,所作皆带自传性,表现了五四青年女性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与家庭人伦之爱和男女异性之爱的冲突,委曲动人,别具风姿。《旅行》、《隔绝》、《隔绝之后》采用第一人称或书信体手法,写出时代女性在两难处境中的复杂心理,思想内涵较为丰富,笔触大胆泼辣。.崇尚“主观”、“个性”的表25第二节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第二节叶绍钧许地山26.

叶绍钧.27叶绍钧生平与创作叶圣陶(1894.10.28——1988.2.16)。江苏苏州市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我国第一位童话作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笔名叶陶、圣陶、斯提、桂山等。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的邀请,由上海经香港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1984年9月,出任民进中央代主席。叶绍钧生平与创作28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29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30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31叶绍钧:“教育小说”

“教育小说”是叶氏为人生问题小说的重要部分,创作成就最高,也最能体现他那冷静观察人生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家以冷静平实的笔调,把自己所熟悉的教育界种种黑暗腐败现象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加以暴露,写出了其间的真态实景,人情事理。叶绍钧:“教育小说”

“教育小说”是叶氏为人生问题小说的重32《潘先生在难中》潘先生的形象:自私、疑惧、投机、苟安、卑琐,具有多侧面而又统一的小市民性格典型作品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批判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和性格弱点。同时也通过潘先生在难中的经历,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潘先生在难中》潘先生的形象:33.艺术特征:对人物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作细致具体的描摹。冷静客观的再现与同情讽刺兼具的风格《潘先生在难中》插图.艺术特征:《潘先生在难中》插图34《倪焕之》以小学教员倪焕之在人生道路上的探索追求为主线,反映自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再到“五州”和大革命失败十余年间的社会状况和时代思潮的变迁着重展现以倪焕之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艰难前行的心路历程《倪焕之》以小学教员倪焕之在人生道路上的探索追求为主线,反映35.倪焕之:“一个带有深刻教训意味的人物”性格忽冷忽热,脆弱浮动,有理想,有热情易于为表面的小成功所陶醉,又常常为一时的挫折所吓倒认识不到革命的曲折性、艰巨性、长期性,也认识不到反动势力的顽固性。王怀庆

:《倪焕之》插图.倪焕之:“一个带有深刻教训意味的人物”王怀庆

:《倪焕之》36.

许地山.许地山37许地山许地山(1893—1941)现代著名作家,教授。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原籍福建龙溪,生于台湾。幼习经史。甲午战争后,全家搬回大陆。1917年至1920年在燕京大学学习,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毕业后留任助教。同时与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发起文学研究会,从事创作。1925年出版的早期作品散文集《空山灵雨》、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的不少作品都受宗教哲学和宿命论的影响。1941年8月4日病逝于香港。许地山许地山(1893—1941)现代著名作家,教授。名赞38..39..40..41许地山小说特色(1)多数都以东南亚风物为背景,荡漾着异域之情趣。(2)取材奇特,情节曲折,富于想象。(3)注重以情感人,但又追求含蓄隽永,常以新颍的象征或隐喻来表达某种哲理。许地山小说特色(1)多数都以东南亚风物为背景,荡漾着异域之情42《缀网劳蛛》主人公尚洁的人生哲学代表了许的哲学:“我象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前期的作品既有批判封建主义的积极因素,又有受宗教观念制约的消极因素。这种复杂性,与许受佛教、道教、基督教的影响,同时也有投身过“五四”运动的经历有关。如:《命命鸟》《缀网劳蛛》主人公尚洁的人生哲学代表了许的哲学:“我象蜘蛛,43.

冰心.44冰心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今属福州市)人。1919年9月,当她还在北京协和女子大学预科读书时便以处女作《两个家庭》在《晨报》崭露头角。接着又发表《斯人独憔悴》、《去国》、《庄鸿的姊姊》等近20篇小说,还有一些诗歌、杂感,成为新文学初期最早享有盛名的女作家。冰心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45.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后,冰心是最早加人该会的少数女会员之一。1923年1月冰心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诗集《繁星》。同年5月又出版她的短篇小说散文集(超人》。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1926年冰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1999年2月28日21时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后,冰心是最早加人该会的少数女会员46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47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48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49《超人》我只想把我所看到听到的种种问题,用小说的形式写了出来。

——冰心:《从“五四”到“四五”》发表于《小说月报》的第12卷第4号。“爱的哲学”:爱通常是冰心小说里的主题,冰心把爱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一剂良药。但是未免有乌托邦色彩,把人性与社会想得过于理想。《超人》我只想把我所看到听到的种种问题,用小说的形式写了出50何彬的“超人哲学”

(一)

世界是空虚;的人生是无意的。

人和人、和宇宙、和万物的聚合,

都不过如同演剧一般。

上了台,是父子母女,亲密的不得了;

下了台摘了假面具,便各自散了。

哭一场,是这么回事;

笑一场,也是这么回事。

与其互相牵连,

不如互相遗弃。

而且尼采说的好:“爱和怜悯都是恶。”

何彬的“超人哲学”

(一)

世界是空51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52.

第三节郁达夫.53.

郁达夫.54郁达夫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原名郁文,字达夫,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创造社发起人之一。有小说集《沉沦》、《茑萝集》、《迷羊》和戏剧集《孤独者的哀愁》等,并有《小说论》、《戏剧论》《文学概说》等理论著作。郁达夫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原名郁文,字55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56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57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58.留日时期的郁达夫.59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60..61。。62..63“自叙转”抒情小说郁达夫是将作品当做作家的“自叙传”来写的,“自叙传”小说正是他个人精神气质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折射出中国近现代转型时期的时代特质。“自叙转”抒情小说郁达夫是将作品当做作家的“自叙传”来写的,64声音“我觉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

——郁达夫《创作生活的回顾》声音“我觉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65《沉沦》

《沉沦》(1921年10月,收入《银灰色的死》和《沉沦》、《南迁》三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它以凌厉的气势,揭起专写知识青年内心苦闷纷扰的浪漫抒情小说的旗帜。

《沉沦》的出版轰动一时,毁誉参半,褒之者认为它真实地抒写了青年的时代病,开创了小说的新体式,标志着“自我小说”的兴起,贬之者攻击它为“诲淫”,是不道德、不端方的文学。

《沉沦》《沉沦》(1921年10月66.“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他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间与他的中间介在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沉沦》的第一句话,呈现典型的早期郁达夫式的叙事风格和主人公精神气质:孤独冷清、寂寞苦闷。.“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他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67声音郁达夫:小说“描写着一个病态的心理,⋯⋯里面也带叙着现代人的苦闷,——便是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沈从文:郁达夫的名字当时“成为一切年青人最熟悉的名字了。……人人皆可从他的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模样”苏雪林:“郁达夫的《沉沦》只充满了‘肉’的臭味,丝毫嗅不见‘灵’的馨香。”声音郁达夫:小说“描写着一个病态的心理,⋯⋯里面也带叙着现代68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69《迟桂花》《迟桂花》是郁达夫30年代的优秀小说作品。全篇抒写女主人公天真健全的美的人格,纯洁无邪的美的感情,与清新自由的美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和谐的诗的意境,不仅完满地传达了“人性返归自然”、心灵净化的主旨,而且完成了从感伤美向宁静美的转化。《迟桂花》《迟桂花》是郁达夫30年代的优秀小说作品。70.在小说抒情方式上,也由“作者、小说主人公、叙述者”三者合一,直抒胸臆的方式,转向抒情主人公的客观塑造与诗的意境的营造上。.在小说抒情方式上,也由“作者、小说主人公、叙述者”三者合一71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

中国现代文学史72第一节20年代

小说概述第一节20年代7320年代小说概述20年代的小说创作界,“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是其中重要的一支,最早是以问题小说的面貌出现的。在现代小说史上最早显露出流派风范的,是1923年左右在鲁迅小说影响下,由文研会和未名社、语丝社一些作家创作的乡土小说。前期创造社的一些小说家力主忠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标举自我情绪的审美表现,在20年代的小说界,别立新宗,另辟蹊径,开拓出现代小说新的园地——浪漫抒情的小说创作。20年代小说概述20年代的小说创作界,“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小74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

是指五四以后的几年间(1919-1925)年形成的一种小说类型或题材热,是指那些反映政治、道德、教育、婚姻、恋爱等人生问题的小说。问题小说在1919年上半年《新潮》作家的创作中已露端倪,1919年下半年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小说的发表后,开始形成风气。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后推向高潮。问题小说的代表性作家除了冰心、叶绍钧、许地山,还有庐隐、王统照等人。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75问题小说问题小说的三个特点1,发现和提出关于社会与人生的种种问题。2,时常以“爱”与“美”弥合社会矛盾,在表现美好的社会理想和真纯的人生情怀的同时,又不乏幻想的成分。3,温情的批判和哲理的沉思是问题小说的基本笔调。问题小说问题小说的三个特点76庐隐庐隐(1899-1934),原名黄英,福建闽侯人,五四时期是与冰心齐名的女作家。代表作主要有《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等庐隐庐隐(1899-1934),原名77庐隐:《海滨故人》以“自叙传”的手法写露莎和几位女同窗从聚首言欢到风流云散的过程,宣泄了寻求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的郁闷心理,流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和现代意识。以细腻多感的文笔,真切人微地袒露了五四知识女性中相当一部分人半新半旧的二重性格与心态,显示了出色的抒情才能。庐隐:《海滨故人》以“自叙传”的手法写露莎和78王统照王统照(1897——1957),山东诸城人。他的初期小说在探究社会问题时,多用象征手法,执著地追求“爱”与“美”。王统照王统照(1897——1957),79.《沉思》中的女模特儿琼逸本是“爱”与“美”的化身,而终为世所不容,象征着“爱”与“美”的幻灭。《湖畔儿语》写出对下层劳动者的殷殷关爱同情,较前切实。.《沉思》中的女模特80《山雨》《山雨》(1933)是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中农奚大有一家的遭遇为线索呈纵向展开,笔涉城乡两地,写出了北方农村崩溃的几种原因和现象,以及农民的自觉“,画出了一幅新时代的“流民”。小说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地方色彩浓郁,场景开阔,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山雨》《山雨》(1933)是王统照最81乡土小说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乡土小说在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82.乡土小说的特色一,坚守写实主义创作方法,是乡土小说家共同的特色。他们大多注意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善于刻画人物性格,以坚实的笔触,叙写了家乡农村真实的状况,揭示了现代文明的“死角”,在表现农民的善良、纯朴的同时,不回避农民身上的“劣根性”,并把批判的矛头直接对准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乡土小说的特色83.二,浓郁的地域生活风貌与气息,是乡土小说又一特色。

乡土小说家把故乡农村的生活风貌带进了中国现代小说,特别对农村生活的封建遗俗和恶劣民风,进行了具有现代意义的表现和批判。.二,浓郁的地域生活风貌与气息,是乡土小说又一特色。84许杰许杰(1901-1993),原名许世杰,字士仁,浙江天台县城关清溪村人。20年代主要的代表性乡土小说有《惨雾》、

《赌徒吉顺》和《出嫁的前夜》许杰许杰(1901-1993),85《惨雾》它以开阔的视野、雄健的笔触,酣畅淋漓地铺展了两乡村人们的“械斗”场面,惊心动魄地揭示了传统的私有观念和剿悍蛮野民风相结合所酿成的血的悲剧。茅盾:“《惨雾》是那时候一篇杰出的作品。”《惨雾》它以开阔的视野、雄健86鲁彦鲁彦(1901-1944),浙江镇海人,原名王燮臣,又名王鲁彦。是乡土写实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主要的代表性乡土小说有《菊英的出嫁》、《黄金》、《屋顶》、《阿卓呆子》、《李妈》等。鲁彦鲁彦(1901-1944),浙江87.《菊英的出嫁》写冥婚的古旧民俗,情节奇特,写得煞有介事,在荒唐的排场中隐现出深沉的悲痛。《黄金》以锐敏的感觉和遒劲的笔致把乡村的原始式的冷酷表现得淋漓尽致。.《菊英的出嫁》写冥婚88台静农(1902——1990)字伯简,霍邱叶集人。1925年4月结识鲁迅,参加“未名社”。1929年起,先后执教于辅仁、齐鲁、厦门大学、青岛山东大学、重庆白沙女子师范学院。主要的代表性乡土小说有《烛焰》、《拜堂》、《天二哥》、《红灯》等。台静农(1902——1990)字伯简,89.台静农的乡土小说有很高成就,曾获鲁迅的好评。他比一般作家更自觉地从乡土取材,又能加以更深刻的开掘,手法质朴,风格沉郁,悲剧色彩浓。在对旧中国病态农村社会的解剖和农民精神病苦的表现上,台静农堪称坚实况着的“地之子”。.台静农的乡土小说有很高90浪漫抒情小说这一流向的代表性作家首推郁达夫。除他而外,创造社的郭沫若、倪贻德、叶灵凤、陶晶孙、叶鼎洛、周全平等,浅草——沉钟社的陈翔鹤、林如樱,弥洒社的胡山源,艺林社的刘大杰,乃至文学研究会会员王以仁、滕固等,都是风格相近而各具特色的小说家。他们共同塑造了这一流派的整体形象浪漫抒情小说这一流向的代表性作家首推郁达夫。除他而外,创造社91.浪漫抒情派小说的共同美学特征:1,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这派作家多把小说作为作家的“自叙传”,喜用第一人称叙事。2,不注重事件的外部描写,侧重宣泄、表现作家的情绪、感受、心境、心态(特别是变态性心理和肉欲苦恼),以此作为结构小说的线索,因此这类小说又被称为“情绪小说”、“情调小说”等。3,在创作方法上,这类小说以浪漫主义为主,同时又兼采某些现代主义技巧.浪漫抒情派小说的共同美学特征:92张资平张资平(1893-1959),原名张秉声,曾用名伟民,广东梅县人。处女作《约檀河之水》,1920年11月发表。长篇小说主要有《冲积期化石》、《飞絮》、《北极圈里的国王》、《明珠与黑炭》等。短篇小说集主要有《爱之焦点》、《梅岭之春》、《素描种种》、《雪的除夕》等。张资平张资平(1893-1959),原名93.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新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也采用自叙传写法,而其大部分小说(从《飞絮》开始)则更接近写实主义而颇有自然主义色彩,终至沉酒于性爱、肉欲描写的恶趣,殊不可取。.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94冯沅君(1900—1974)女,原名冯淑兰,河南唐河人。1922年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5年北京大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32年赴法留学,获巴黎大学文学院博士学位。历任武汉大学、中正大学、东北大学教授。冯沅君(1900—1974)女,原名95.崇尚“主观”、“个性”的表现,所作皆带自传性,表现了五四青年女性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与家庭人伦之爱和男女异性之爱的冲突,委曲动人,别具风姿。《旅行》、《隔绝》、《隔绝之后》采用第一人称或书信体手法,写出时代女性在两难处境中的复杂心理,思想内涵较为丰富,笔触大胆泼辣。.崇尚“主观”、“个性”的表96第二节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第二节叶绍钧许地山97.

叶绍钧.98叶绍钧生平与创作叶圣陶(1894.10.28——1988.2.16)。江苏苏州市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我国第一位童话作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笔名叶陶、圣陶、斯提、桂山等。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的邀请,由上海经香港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1984年9月,出任民进中央代主席。叶绍钧生平与创作99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100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101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102叶绍钧:“教育小说”

“教育小说”是叶氏为人生问题小说的重要部分,创作成就最高,也最能体现他那冷静观察人生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家以冷静平实的笔调,把自己所熟悉的教育界种种黑暗腐败现象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加以暴露,写出了其间的真态实景,人情事理。叶绍钧:“教育小说”

“教育小说”是叶氏为人生问题小说的重103《潘先生在难中》潘先生的形象:自私、疑惧、投机、苟安、卑琐,具有多侧面而又统一的小市民性格典型作品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批判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和性格弱点。同时也通过潘先生在难中的经历,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潘先生在难中》潘先生的形象:104.艺术特征:对人物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作细致具体的描摹。冷静客观的再现与同情讽刺兼具的风格《潘先生在难中》插图.艺术特征:《潘先生在难中》插图105《倪焕之》以小学教员倪焕之在人生道路上的探索追求为主线,反映自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再到“五州”和大革命失败十余年间的社会状况和时代思潮的变迁着重展现以倪焕之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艰难前行的心路历程《倪焕之》以小学教员倪焕之在人生道路上的探索追求为主线,反映106.倪焕之:“一个带有深刻教训意味的人物”性格忽冷忽热,脆弱浮动,有理想,有热情易于为表面的小成功所陶醉,又常常为一时的挫折所吓倒认识不到革命的曲折性、艰巨性、长期性,也认识不到反动势力的顽固性。王怀庆

:《倪焕之》插图.倪焕之:“一个带有深刻教训意味的人物”王怀庆

:《倪焕之》107.

许地山.许地山108许地山许地山(1893—1941)现代著名作家,教授。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原籍福建龙溪,生于台湾。幼习经史。甲午战争后,全家搬回大陆。1917年至1920年在燕京大学学习,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毕业后留任助教。同时与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发起文学研究会,从事创作。1925年出版的早期作品散文集《空山灵雨》、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的不少作品都受宗教哲学和宿命论的影响。1941年8月4日病逝于香港。许地山许地山(1893—1941)现代著名作家,教授。名赞109..110..111..112许地山小说特色(1)多数都以东南亚风物为背景,荡漾着异域之情趣。(2)取材奇特,情节曲折,富于想象。(3)注重以情感人,但又追求含蓄隽永,常以新颍的象征或隐喻来表达某种哲理。许地山小说特色(1)多数都以东南亚风物为背景,荡漾着异域之情113《缀网劳蛛》主人公尚洁的人生哲学代表了许的哲学:“我象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前期的作品既有批判封建主义的积极因素,又有受宗教观念制约的消极因素。这种复杂性,与许受佛教、道教、基督教的影响,同时也有投身过“五四”运动的经历有关。如:《命命鸟》《缀网劳蛛》主人公尚洁的人生哲学代表了许的哲学:“我象蜘蛛,114.

冰心.115冰心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今属福州市)人。1919年9月,当她还在北京协和女子大学预科读书时便以处女作《两个家庭》在《晨报》崭露头角。接着又发表《斯人独憔悴》、《去国》、《庄鸿的姊姊》等近20篇小说,还有一些诗歌、杂感,成为新文学初期最早享有盛名的女作家。冰心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116.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后,冰心是最早加人该会的少数女会员之一。1923年1月冰心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诗集《繁星》。同年5月又出版她的短篇小说散文集(超人》。1923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1926年冰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1999年2月28日21时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后,冰心是最早加人该会的少数女会员117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118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11935第三章--20年代小说-(二)课件120《超人》我只想把我所看到听到的种种问题,用小说的形式写了出来。

——冰心:《从“五四”到“四五”》发表于《小说月报》的第12卷第4号。“爱的哲学”:爱通常是冰心小说里的主题,冰心把爱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一剂良药。但是未免有乌托邦色彩,把人性与社会想得过于理想。《超人》我只想把我所看到听到的种种问题,用小说的形式写了出121何彬的“超人哲学”

(一)

世界是空虚;的人生是无意的。

人和人、和宇宙、和万物的聚合,

都不过如同演剧一般。

上了台,是父子母女,亲密的不得了;

下了台摘了假面具,便各自散了。

哭一场,是这么回事;

笑一场,也是这么回事。

与其互相牵连,

不如互相遗弃。

而且尼采说的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