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级建筑学《室内设计原理》模型试卷试题_第1页
08级建筑学《室内设计原理》模型试卷试题_第2页
08级建筑学《室内设计原理》模型试卷试题_第3页
08级建筑学《室内设计原理》模型试卷试题_第4页
08级建筑学《室内设计原理》模型试卷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6二、外国建筑史部分

〈一〉

古埃及

1、方尖碑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的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高度不等,已知最高者达五十余米,一般细长比为9-10:1,用整块的花岗岩制成,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2、金字塔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造型多为正四方锥体,象汉字的“金”,所以称作“金字塔”

3、太阳神庙古埃及新生王国时期,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皇帝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占了最重要的地位。

4、玛斯塔巴古埃及的一种住宅形式,以卵石为墙基,用土坏砌墙,密排圆木成屋顶,再铺上一层泥土,外形象一座有收分的长方形土台。

重要建筑物名称:阿玛尔纳宫殿

古王国时期——金字塔:第一王朝皇帝乃伯特卡在萨卡拉的陵墓

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群——库富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

门卡乌拉金字塔

中王国时期——山地陵墓: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哈特什帕苏墓

新王国时期——太阳神庙:卡纳克阿蒙神庙、鲁克索阿蒙神庙

埃德府神庙牌楼门

〈二〉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第格利斯河。

2、山岳台公元前3000年,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山岳台是一种多层的高台,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实例:乌尔山岳台。

3、人首翼牛像人首翼牛像是萨艮王宫宫殿裙墙转角处的一种建筑装饰。它们的正面表现为圆雕,侧面为浮雕。正面有两条腿,侧面四条,转角一条在两面共用,一共五条腿。因为它们巧妙地符合观赏条件,所以并不显得荒诞。它们的构思,不受雕刻体裁的束缚,把图雕和浮雕结合起来,很有创新精神。

4、百柱厅珀赛玻里斯宫里的大殿,68米见方,有一百颗石柱,高11.3米,梁枋都是木制的。大殿结构之轻、空间之宽敞,在古代世界中居于第一位。

重要建筑物名称:乌尔山岳台

萨艮(gen)王宫

珀赛玻里斯宫

补:两河下游——古巴比伦王国

两河上游——亚述王国

伊朗高原——波斯帝国

〈三〉古希腊

1、爱琴文化古代爱琴地区是以爱琴海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亚西海岸的地区。是著名的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的故事发生的背景。先后出现了以克里特和迈西尼为中心的古代爱琴文明,是古希腊以前的文化。

2、倒柱克里特岛克诺索斯国王王宫里的柱子,他们柱头和柱础都是一个大圆盘,而且上粗下细,比例匀称,挺拔俊秀。影响到希腊的早期建筑。

3、迈西尼狮子门迈西尼卫城有个3.5米宽的狮子门,门上的过梁中央比两端厚,结构上是合理的,它上面发了一个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形,使过梁不必承重。券里填一块石板,浮雕着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央一棵象征宫殿的柱子,也是上粗下细的。

4、圣地、卫城在氏族制时代,部落的政治、军事和宗教中心是卫城。部落首领的宫殿里,正厅中央设着祭祀祖先的火塘,它是维系全氏族宗教的象征。在有些圣地里,定期举行节庆,人们从各个城邦汇集拢来,圣地周围陆续造起了竞技场、旅舍、会堂等公共建筑,而在圣地的中心则建有神庙,它们是公众欢聚的场所,是公众鉴赏的中心。

5、柱式石造的大型庙宇的典型型制是围廊式,因此,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它们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的做法,这套做法以后被罗马人称为“柱式”——order。

6、多立克式一种在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制城邦里流行的柱式。粗笨,有古埃及建筑的影响,反映着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多立克式柱身比例粗壮,由下而上逐渐缩小,细长比1:4-6。柱知刻有凹圆槽,槽背成棱角,柱头比较简单,无花纹,没有柱础而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高度的比例为1:4,柱间距约为柱么匠1.2至1.5倍。

注:在古希腊无柱础,古罗马有柱础。

7、爱奥尼式一种是流行于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邦里的柱式。比较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阔,反映着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平民们的艺术趣味。柱身比例修长,上下比例变化不显著,细长比1:7-10,柱身刻有凹圆槽,槽背呈带状,有多层的柱础,檐部高度与柱高的比例为1:5,柱间距为柱径的2倍。

8、科林斯式一种是流行于古希腊的柱式。科林斯式除了柱头如盛满卷草花篮的纹饰外,其它各部分与爱奥尼克式相同,细长比1:10-12。

9、雅典卫城公元前5世纪中叶,在希波战争中,希腊人以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战败了波斯的侵略,作为全希腊的盟主,雅典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建设的重点在卫城,在这种情况下,雅典卫城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

10、叠柱式在古希腊的市场敞廊中,许多是两层高的敞廊,所以采用叠柱式,即下层用粗壮质朴的多立克式,上层用颀秀华丽的爱奥尼式。上层柱子的底径等于或小于下层柱子的上径,上下两层柱式都是完整的,不因重叠而省略。

重要建筑物名称:克里特岛克诺索斯国王王宫、迈西尼卫城狮子门

德尔斐的阿波罗圣地

雅典卫城、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

奖杯亭、阿索斯中心广场

〈四〉古罗马

1、混凝土古罗马时期的混凝土称为天然混凝土。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活性火山灰,加上石灰和碎石后,凝结力强,坚固,不透水。

2、十字拱公元一世纪开始使用的一种拱券形式,即相交的筒形拱。它覆盖在方形的间上,只需要四角有柱子,而不必要连续的承重墙,建筑内部空间得到解放;而且便于开侧窗,大有利于大型建筑物的采光。它是拱券技术的极有意义的重大进步。

3、拱顶体系各种拱的结合使用,形成拱顶体系以实现拱顶平衡。

摆脱了承重墙,架在4个支柱之上,十字拱需要新的方法来平衡它的侧推力。2-3世纪时,最常用的方法是:一列十字拱串连互相平衡纵向的侧推力,而横向的则由两侧的几个筒形拱抵住,筒形拱的纵轴同这一列十字拱的纵轴相垂直,它们本身的横推力互相抵消,只在最外侧才需要厚重的墙体,这样就形成了拱顶组合成体系,这是古罗马又一个极有意义的创造。

4、肋架拱古罗马4世纪后,肋架拱的基本原理是把拱顶区分为承重部分和围护部分,从而大大减轻拱顶,并且把荷载集中到券上以摆脱承重墙。这种结构方法也能节约模架。这一项新创造有很大的意义,但当时罗马已经很没落,建设规模很小,这类新技术来不及推广和改进。后来,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大大发扬了这种肋架拱。

5、券柱式古罗马时期为了解决柱式和拱券结构的矛盾,产生了被称为券柱式的组合。这就是在墙上或墩子上贴装饰性的柱式,从柱础到檐口,一一具备。把券洞套在柱式的开间里。券脚和券面都用柱式的线脚装饰,取得细节的一致,以协调风格。柱子和檐部等等保持原有的比例,但开间放大。柱子凸出于墙面大约3/4个柱径。

这种券柱式的构图很成功。方的墙墩同圆柱对比着,方的开间同圆券对比着,富有变化。但它们构图契合:圆券同梁柱相切,有龙门石和券脚线脚加强联系,加以一致的装饰细节,所以很统一。但柱式成了单纯的装饰品,有损于结构逻辑的明确性。柱子倚在墙墩上,轮廓的重要性降低了,导致它们失去了希腊柱子那种精微的敏感性。

6、罗马叠柱式为了解决柱式和多层建筑物的矛盾。最常用的办法是把希腊晚期的叠柱式向前推进一步,底层用托斯干柱式或新的罗马式多立克柱式。二层用爱奥尼柱式,三层用科林斯柱式,如果还有第四层,则用科林斯的壁柱。新的法则是,上层柱子的轴线比下层的略向后退,显得稳定。但在罗马,极少有纯柱式的叠加,几乎都是券柱式的叠加。

7、巨柱式为了立面尺度需要而使一棵柱子穿过几层楼的做法。

8、《建筑十书》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威写的一本全面反映古罗马时期建筑成就的著作,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9、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的作者,奥古斯都的军事工程师。

10、凯旋门凯旋门是为了炫耀侵略战争的胜利,在许多城市里建造起来的。

它的典型形制是:方方的立面,高高的基座和女儿墙,3开间的券柱式,中央一间采用通常的比例,券洞高大宽阔,两侧的开间比较小,券洞矮,上面设浮雕。女儿墙上刻铭文,女儿墙头,有象征胜利和光荣的青铜铸的马车。门洞里两侧墙上刻主题性浮雕。

代表性的作品是:君士坦丁凯旋门。

11、纪功柱为了纪念皇帝的功绩和战争的胜利而修建的石柱。

柱子是罗马多立克式的,多由大理石建成,里面是空的,可以上到柱顶,一般有20-30米高。柱身上是叙述功绩和胜利的浮雕,柱顶上是被纪念的人的塑像。

代表性的作品是:图拉真广场的图拉真纪功柱。

12、万神庙罗马城的万神庙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在现代结构出现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大空间建筑。

13、巴西利卡古罗马一种世俗的公共建筑物(议事厅)。通常是一座大型长方形建筑,里面有一开放式大厅,纵向的几排柱子把它分为几长条空间,中央的比较宽,是中厅,两侧的窄一点,是侧廊。中厅比侧廊高很多,可以利用高差在两侧开高窗。大多数的巴西利卡用木屋架,屋盖轻,所以支柱比较细,一般用的是柱式柱子。这种建筑物容量大,结构简单,便于群众聚会,所以后来被天主教会选中,依照传统的巴西利卡修建教堂,形成一种建筑形制。

14、公共浴场古罗马城市里,把运动场、图书馆、音乐厅、演讲厅、交谊室、商店等等组织建造在公共浴场里,形成一个多用途的建筑群。帝国时期,公元2-3世纪几乎每个皇帝都在各地建造公共浴场以笼络无所事事的奴隶主和游氓。仅在罗马城里,就有11个大型浴场,小的竟达800个之多。浴场成了很重要的公共建筑物,质量迅速提高,终于产生了足以代表当时建筑的最高成就的作品。

代表作品有卡拉卡拉公共浴场、戴克利提乌姆公共浴场

15、塔斯干柱式类似古罗马的多立克柱式,但是柱身没有凹槽。

16、复合柱式为了解决柱头与大体量建筑相结合的矛盾,古罗马时期在科林斯柱式上再加一对爱奥尼式的涡卷形成的柱式。

重要建筑物名称:君士坦丁凯旋门

恺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图拉真广场

罗马大角斗场

万神庙

卡拉卡拉公共浴场、戴克利提乌姆公共浴场

庞贝城潘萨府邸、庞贝城银婚府邸

巴拉丁山宫殿、阿德良离宫、戴克利提乌姆离宫

〈五〉拜占庭建筑

1、帆拱水平切口和四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它是拜占庭建筑的主要成就之一。

2、希腊十字式拜占庭建筑中的教堂形制。中央的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形成等臂的十字。

3、玻璃摩塞克拜占庭建筑中用半透明的小块彩色玻璃镶嵌而成的装饰画。

4、圣索菲亚大教堂

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它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是皇帝举行重要仪典的场所。它离海很近,四方来的船只远远就能望见,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

重要建筑物名称:圣索菲亚大教堂

俄罗斯的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斯巴斯-涅列基扎教堂

南斯拉夫的格拉查尼茨教堂

圣马可大教堂

〈六〉西欧中世纪建筑

1、拉丁十字式欧洲中世纪建筑的教堂形制。变形于古罗马的巴西利卡,由于宗教仪式日趋复杂,圣品人增多,后来就在祭坛前增建一道横向的空间,高度和宽度都与正厅的对应相等。于是形成了一个十字平面,竖道比横道长得多,信徒们所在的大厅比圣坛、祭坛又长得多。

2、“罗马风”公元9世纪左右,欧洲正式进入封建社会。这时的经济属自然经济,社会秩序较稳定,于是,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文化在各国发展起来。这时的建筑除基督教堂外,还有封建城堡与教会修道院等。其规模远不及古罗马建筑,设计施工也较粗糙,但建筑材料大多来自古罗马废墟,建筑艺术上继承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结构,形式上又略有古罗马的风格,故称为罗马风建筑。它所创造的扶壁,肋骨拱与束柱在结构与形式上都对后来的建筑影响很大。

3、哥特式12-15世纪,哥特式建筑就是欧洲封建城市经济占主导地位时期的建筑。这时期的建筑仍以教堂为主,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而是以尖券(来自东方)、尖形肋骨拱顶、坡度很大的两坡屋面和教堂中的钟楼、扶壁、束柱、花空棂等为其特点。以法国为中心。

第一个作品长老许杰设计的巴黎圣德尼教堂

4、骨架券哥特式建筑中的拱顶承重构件,拱顶分为了承重部分和填充部分,这样大大减轻了拱顶的重量,节省了材料,减小了侧推力。骨架券使各种形状复杂的平面都可以用拱顶覆盖。

5、尖拱(尖券)尖拱由相交两圆构成,两圆共有一条半径,被哥特式教堂广泛采用。尖拱之所以被采用是基于其在力学上的优点,它比圆拱更坚固牢靠,因此就不需要的像圆拱所需那么厚的墙壁来支撑,而且十字拱的对角线骨架券不必高于四边的,十字拱不必逐间隆起,十字拱的间也不必在是正方的。此外,尖拱直指天庭带有使灵魂更靠近上帝的涵义。

6、飞券(飞扶壁)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

7、玫瑰窗哥特式建筑中装饰富丽的圆窗,内呈放射状,有从窗中央向外辐射开来的窗棂和窗饰,中间镶嵌着美丽的彩绘玻璃,成为哥特式教堂的明显特征。主要用在中堂的西端和耳堂的两端,在中世纪哥德式风格时期的法国,它的发展到达了颠峰,世界上最漂亮的玫瑰窗就是这个时期巴黎圣母院的玫瑰窗。

8、穆达迦风格哥特时期的西班牙,大量伊斯兰建筑手法掺入到哥特式建筑中,形成的特殊的风格。它的特点是用马蹄形券、镂空的石窗棂、大面积的几何图案或其他花纹。

9、束柱哥特式教堂中,有些柱子不再是圆形,而是四根细柱附在一根圆柱上,形成束柱。细柱与上边的券肋气势相连,增强向上的动势。

重要建筑物名称:法国:圣德尼教堂、

韩斯主教堂、亚眠主教堂、巴黎圣母院、夏尔特教堂

斯特拉斯堡主教堂、

英国:林肯主教堂、索尔兹伯雷主教堂

德国:乌尔姆主教堂、科隆主教堂

意大利:米兰主教堂、比萨主教堂建筑群、佛罗伦萨主教堂西面及塔、威尼斯总督府、黄金府邸

西班牙:哥多瓦大清真寺、吉拉尔达塔、阿尔罕布拉宫<狮子院、柘(zhè)榴院>

〈七〉文艺复兴建筑

1、文艺复兴14-15世纪,西欧***萌芽遍及大多数地区。***关系一经产生,就同封建制度在宗教、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这时期主要的历史进程是: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的重大进步;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运动,就叫做“文艺复兴”运动。

另:14、15世纪,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地,***制度萌芽了,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也随之展开了新的思想文化的斗争。斗争的锋芒所向,就是否定人生,否定现实的宗教神学。而新兴资产阶段斗争的武器,就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文化。它们是面向现实人生的。虽然被基督教会禁锢了千年之久,遭到野蛮的破坏,但断金碎玉,光辉不减。新知识分子重新认识了它的价值。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人们意识到,教会神学的统治竟是那样的愚昧和黑暗。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种艺术繁荣象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回光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因此,被称为“文艺复兴”。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借助古典古代的“幽灵”同基督宗教神学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资产阶级革命。

2、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巩固和发展***生产关系,展开了建立新的尽想文化上层建筑的斗争。新思想的核心是肯定人生,焕发对生活的热情,争取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发展,被后人称为“人文主义”。

3、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

1470年建成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开始;被公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品,新时代的第一朵报春花。其设计师,伯鲁乃列斯基,是文艺复兴时代所特有的那种多才多艺的巨人。

4、育婴院14世纪和15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主力军还是行会工匠。市政厅、学校、市场、育婴堂之类的公共建筑物成为城市中心广场上的主要建筑物。这类建筑物明朗轻快,和易亲切。虽然已经重新采用柱式,但还不很严谨,构图活泼。它们保留着中世纪市民建筑的一些特色,只强调一个沿街立面。

1419年,伯鲁乃列斯基设计的佛罗伦萨的育婴院就是其中一座。它是四合院,正面展开长长的券廊。券廊开间宽阔,连续券架在科林斯式的柱子上,非常轻快、明朗。

5、巴齐礼拜堂巴齐礼拜堂位于佛罗伦萨,1420年由伯鲁乃列斯基设计,它的形制借鉴了拜占庭的。无论内外,都力求风格的轻快和雅洁、简练和明晰。它体积虽不大,而形象却很丰富。同时,各部分、各因素之间关系和谐、又有统率全局的中心,所以仍然独立完整,且从周围建筑物中凸现出来。它明朗平易的风格代表着早期的文艺复兴建筑

6、美狄奇府邸15世纪下半叶,佛罗伦萨银行家美狄奇家族建立了***政权。文艺复兴的新文化转向书斋和宫廷,染了上贵族色彩,大量的豪华府邸迅速建立起来。这些府邸一反市民建筑的清新明快,追求欺人的威势。

1444年,弥开罗卓设计的美狄奇府邸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墙垣,仿照中世纪一些寨堡的样子,形象很沉重。为了追求壮观的形式,沿街立面是屏风式的,同内部房间很不协调。

7、坦比哀多1510年,由伯拉孟特设计的罗马的坦比哀多,是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纪念性风格的典型代表,是第一个成熟了的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物,第一个成熟了的穹顶的外形。以高踞于鼓座之上的穹顶统率整体的集中式形制,在西欧是前所未有的大幅度的创新,当时就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8、法尔尼斯别墅1580年,由小桑迦洛设计的罗马的法尔尼斯府邸,是府邸建筑追求雄伟的纪念性最典型的代表。

它是封闭的四合院,有了很强的纵轴线和次要的横轴线,采用了巴西利卡的形制。有两排多立克式柱子,上面的拱顶满覆着华丽的雕饰。内院四周立面是重叠的券柱式,象古罗马大角斗场立面的构图,形式很壮观。

9、圣彼得大教堂罗马教廷的圣彼得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最伟大的纪念碑。它集中了16世纪意大利建筑、结构和施工的最高成就。100多年间,罗马最优秀的建筑师大都曾经主持过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和施工。

优秀的建筑师们经过人文主义思想的陶冶,他们力求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建筑中表现进步的文化思想。但是,圣彼得大教堂是整个天主教世界最高的教堂,时时渴望着扼杀一切新文化、新思想的教会反动势力,始终把它的阴影笼罩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建设上。因此,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建设过程中,新的、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同天主教会的反动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人文主义者和教会都要求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塑造这座教堂,这场争夺的过程生动地反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曲折,反映了全欧洲重大的历史事件,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许多特点。

10、教条主义和手法主义

16世纪中叶,随着封建势力的进一步巩固,贵族纷纷在一些城市里复辟,所有的城市共和国都被颠覆了。宫廷着力恢复中世纪的种种制度,文艺复兴到了晚期。

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中出现了形式主义的潮流。一种倾向是泥古不化,教条主义地崇拜古代的“教条主义”;另一种倾向是追求新颖尖巧,堆砌建筑元素,玩弄光影、体形,使用毫无意义的装饰和虚假的图案的“手法主义”。这两种倾向似乎是相反的,其实却同出一源:进步思想被扼杀了,建筑艺术失去了积极的意义,形式成了独立的东西。

手法主义在17世纪被反动的天主教会利用,发展成为“巴洛克”式建筑;教条主义则在17世纪被学院派的古典主义建筑吸收,为君主专制政体所利用。

11、伯鲁乃列斯基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建筑的奠基人。他是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巨人,有强烈的时代感情,有创造新事物的自觉性。伯鲁乃列斯基创造了全新的建筑形象,如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佛罗伦萨的育婴院、巴齐礼拜堂等,为一个生气勃勃的时代开辟了道路。

12、伯拉孟特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奠基人。他也是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巨人,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情,有创造新事物的自觉性。他力求把高亢的爱国热情表现在建筑物上,建立时代的纪念碑。小小的坦比哀多,成了文艺复兴盛期建筑的第一个代表。在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中,他满怀豪情地把超过古罗马的建筑成就作为目标。他的另一个重要作品是梵蒂冈宫的改建

13、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伟大的雕刻家和画家,同时也是重要的建筑师。在他的雕刻和绘画中,充满着激越的热情,强大的力量和夸张的动态。他倾向于把建筑当雕刻看待,喜好雄伟的巨柱式,多用圆雕作装饰,强调的是体积感,不严格地遵守建筑的结构逻辑。代表作品有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佛罗伦萨的美狄奇家庙和劳仑齐阿纳图书馆的室内设计、罗马卡比多山市政广场的布局和两侧的博物馆和档案馆的立面。(手法主义)

14、维尼奥拉意大利晚期文艺复兴的主要建筑师,对后世欧洲各国都有很大的影响。维尼奥拉曾经长时期地、深入地钻研古罗马的建筑。在1562年发表了他的《五种柱式规范》,后来成了欧洲建筑师的教科书,以后欧洲的柱式建筑,大多根据他定下的规范。维尼奥拉的影响主要在欧洲大陆。

维尼奥拉还通常被认为是欧洲学院派古典主义建筑的肇始人,但是,他自己的创作却是五花八门,包含着各种矛盾的趋向。他制订的严格的柱式规则,后人奉为金科玉律,于他自己却较少束缚。他的创作风格变化幅度之大,在文艺复兴时期是很突出的。

代表建筑有:尤利亚三世别墅

15、帕拉第奥意大利晚期文艺复兴的主要建筑师,对后世欧洲各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帕拉第奥曾经长时期地、深入地钻研古罗马的建筑。1570年,出版了他的主要著作《建筑四书》,其中包括关于五种柱式的研究和他自己的建筑设计。他的著作后来成了欧洲建筑师的教科书,以后欧洲的柱式建筑,大多根据他定下的规范。帕拉提奥对英国建筑的影响比较大。

帕拉第奥还通常被认为是欧洲学院派古典主义建筑的肇始人,但是,他自己的创作却是五花八门,包含着各种矛盾的趋向。他制订的严格的柱式规则,后人奉为金科玉律,于他自己却较少束缚。他的创作风格变化幅度之大,在文艺复兴时期是很突出的。

代表建筑有:维晋寨的巴西利卡、圆厅别墅、奥林匹亚剧场

16、龙巴都和珊索维诺

龙巴都是15世纪后半叶威尼斯建筑的代表者。

珊索维诺则是威尼斯建筑16世纪中叶的代表者。

市民分化之后,威尼斯造了大量大型的商人府邸。因为商人对内无需象贵族那样摆出欺人的威势,而且对外因为舰队强大,无需强固的防御,所以府邸更乐于向清波绿漪敞开襟怀。但这些府邸构图矜持、过于庄重,而且风格炫耀欺人,显出新的大资产者从中世纪市民分化出来后的傲慢与霸气。

代表建筑:龙巴都:文特拉米尼府邸

珊索维诺:考乃尔府邸、圣马可图书馆、

17、帕鲁齐和阿利西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府邸建筑设计师。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创作是不断深入的,表现之一就是平面和空间布局的进步。以府邸为例,在初期佛罗伦萨,立面、内院、主要厅堂,分别推敲,互不联系;到了盛期,则注意到了它们的相互联系和过渡,平面比较严谨。

帕鲁齐设计的罗马的麦西米府邸,异彩独放,把整个府邸的平面、空间和艺术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了完整的、细致的处理,同时在功能上有所突破。16世纪下半叶,建筑师阿利西和他的学生,把府邸的设计提高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最高水平。其杰出代表是道利亚府邸。

18、《论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1485年由阿尔伯蒂著成。它出版早、体系完备、成就相当高,因而影响很大。作者有意追随维特鲁威也分十章,因此也被称为《建筑十书》。书里有研究建筑材料、施工、结构、构造、经济、规划、水文的章节,也专门研究过园林和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

重要建筑物名称:早期: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

曲折:佛罗伦萨的育婴院、巴齐礼拜堂、美狄奇府邸

盛期:坦比哀多、法尔尼斯别墅

晚期:尤利亚三世别墅、维晋寨的巴西利卡、圆厅别墅

奥林匹亚剧场、麦西米府邸、道利亚府邸

纪念碑:圣彼得大教堂

威尼斯:市政厅、文特拉米尼府邸、考乃尔府邸、圣马可图书馆

城市广场:佛罗伦萨安农齐阿广场、罗马市政广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八〉巴洛克建筑——17世纪意大利

1、巴洛克17世纪,文艺复兴以后的意大利建筑,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是:①炫耀财富,②追求新奇,③趋向自然,④城市和建筑,都有一种庄严隆重、刚劲有力,然而又充满欢乐的兴致勃勃的气氛。它们是文艺复兴晚期手法主义的发展。因为这时期的建筑突破了欧洲古典的、文艺复兴的和后来古典主义的“常规”,所以被称为“巴洛克”式建筑。“巴洛克”原意是畸形的珍珠,16—17世纪时,衍义为拙劣、虚伪—、矫揉做作或风格卑下、文理不通。18世纪中叶,古典主义理论家带着轻蔑的意思称呼17世纪的意大利建筑为巴洛克,但这种轻蔑是片面的、不公正的,巴洛克建筑有它特殊的成就,对欧洲建筑的发展有长远的影响。

2、圣彼得大广场圣彼得大教堂前面的广场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广场,由教廷总建筑师伯尼尼设计。广场以方尖碑为中心,是横向长圆形的。它和教堂之间再用一个梯形广场相接。两个广场都被柱廊包围,柱子密密层层,光影变化剧烈,所以虽然柱式严谨,布局简练,但构思仍然是巴洛克式的。

重要建筑物名称:罗马教堂:耶稣会教堂、四喷泉圣卡罗教堂

城市广场:波波洛广场、圣彼得大广场、纳沃那广场

西班牙大台阶、卡里尼阿诺府邸

〈九〉古典主义建筑——17世纪法国

1、古典主义十七世纪,与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同时,法国的古典主义建筑成了欧洲建筑发展的又—个主流。古典主义建筑是法国绝对君权时期的宫廷建筑潮流,它体现着注重理性、讲究节制、结构清晰、脉络严谨的精神。它的哲学基础是反映自然科学初期的重大成就的唯理论;它的政治任务是颂扬古罗马帝国之后最强大的法国的专制政体。

2、凡尔赛宫凡尔赛宫是法国绝对君权最重要的纪念碑。它不仅是路易十四的宫殿,而且是国家的中心。它巨大而傲视一切,用石头表现了绝对君权的政治制度。为建造它而动用了当时法国最杰出的艺术和技术力量。因此,它成了17~18世纪法国艺术和技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者。

3、恩瓦立德新教堂

17世纪中叶,由于•阿•孟莎设计,是第一个完全的古典主义教堂建筑,也是17世纪最完整的古典主义纪念物。它采用了正方形的希腊十字式平面和集中式体型,鼓座高举、穹顶饱满,全高达105米,成为一个地区的构图中心。其外貌简洁,几何性分明,庄严而和谐;内部明亮、装饰很有节制。

4、洛可可17世纪末18世纪初,一方面,法国的专制政体出现了危机;另一方面,法国资产阶级也开始要求政治权利了。宫廷的鼎盛时代一去不返,“忠君”思想已经成为不堪回忆的笑话。于是,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不再挖空心思挤进凡尔赛去,而宁愿在巴黎营造私邸,安享逸乐了。因此,悠闲而懒散的贵族对统治阶级的文化艺术发生了主导作用,代替前一时期的尊严气派和装腔作势的“爱国”热情的,是卖弄风情、妖媚柔靡、逍遥自在的生活趣味。这种新的文学艺术潮流称为“洛可可”。洛可可艺术的原则是逸乐。

重要建筑物名称:

宫廷:枫丹白露宫、鲁佛尔宫(卢浮宫)、丢勒里宫、凡尔赛宫

古典主义教堂:恩瓦立德新教堂,

洛可可室内设计:巴黎苏俾士府邸的客厅

城市广场:旺道姆广场(古典主义),南锡广场、调和广场(洛可可)

〈十〉16-18世纪西欧其他国家建筑(略)

重要建筑物名称:尼德兰:安特卫普行会大楼、安特卫普市政厅、古达市政厅

西班牙:贝壳府邸、阿尔卡拉•德•海纳瑞大学(银匠式)

埃斯库里阿尔宫

圣地亚哥•德•贡波斯代拉教堂(巴洛克)

马德里西班牙皇宫(古典主义)

德意志:乌兹堡寝宫楼梯(巴洛克室内)

波茨坦新宫阿波罗大厅(洛可可室内)

英国:沃莱顿府邸(文艺复兴)

格林尼治女王宫(古典主义)

俄罗斯:沃土涅谢尼亚教堂(俄罗斯、民族风格)

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民族独立,民族风格)

彼得保罗教堂(封建绝对君权)

冬宫(巴洛克)

〈十一〉18-19世纪西欧及美国建筑

1、古典复兴古典复兴是***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史上是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建筑形式。这种思潮曾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

2、帝国风格帝国风格是指法国拿破仑帝国的代表建筑风格。它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壮丽,内部则常常吸取东方或洛可可的装饰手法;建筑大多是罗马帝国建筑样式的翻版;它的作用是颂扬对外战争的胜利。主要作品有军功庙和雄师凯旋门、演兵场凯旋门等。

3、英雄主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体现资产阶级高亢激昂的斗争热情和英雄主义的建筑风格。其代表是:部雷和他设计的牛顿纪念堂、伟人像陈列馆;列杜的农村公安村宿舍、盐城规划。

4、帕拉第奥主义18世纪中后期,在英国的庄园府邸中流行的建筑风格,因为其是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师帕拉第奥的影响,所以称做“帕拉第奥主义”。代表建筑有:坎德莱斯顿府邸

5、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又名“哥特复兴”,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在欧洲文学领域的一种主要思潮。体现在建筑上,主要是在英国,它要求发扬个性、提倡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反对***制度下用机器制造的工艺品,以及用它来和古典主义抗衡。其代表建筑是英国国会大厦。

6、折衷主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欧美流行的一种创作思潮。为了弥补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局限性,主张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自由组合各种样式。并没有固定的风格,讲究权衡的推敲,沉醉于“纯形式”的美。比较重要的代表是巴黎歌剧院。它的立面是晚期巴洛克风格,并加上了洛可可的装饰。

7、水晶宫1851年,由建筑师帕克斯顿设计在伦敦建造。它使用了新材料组合:铁、玻璃和木材;新的建造方式:模数制与整体装配;它的缺点是将铁作成拱,没有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它的意义是低成本,高效率,开创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

8、埃菲尔铁塔1889年世界博览会,由工程师埃菲尔设计建造,高328m,采用高架铁结构,突破了古代建筑高度;使用了新的设备水力升降机。新结构和新设备体现了***初期工业生产的强大威力。

9、机械馆1889年世界博览会建筑之一,由工程师埃菲尔设计建造,四壁为大片玻璃,结构上首次使用了三铰拱的原理。

10、花园城市(田园城市)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20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影响。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11、带形城市19世纪末西班牙工程师苏里亚•伊•马泰提出的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带形城市”的规划原则是以交通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城市的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大部分居民日常上下班都横向地来往于相应的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城市继续发展,可以沿着交通干线纵向不断延伸出去。带形城市由于横向宽度有一定限度,因此居民同乡村自然界非常接近。纵向延绵地发展,也有利于市政设施的建设。带形城市也较易于防止由于城市规模扩大而过分集中,导致城市环境恶化。

重要建筑物名称:古典复兴:希腊复兴(德)柏林宫廷剧院,柏林勃兰登堡门、柏林博物馆

(英)不列颠博物馆、爱丁堡中学

(美)纽约海关大厦

罗马复兴(英)圣保罗大教堂、英格兰银行

(法)巴黎万神庙、雄狮凯旋门(帝国风格)

(美)美国国会大厦

英雄主义(法)牛顿纪念堂、伟人像陈列馆

浪漫主义:哥特复兴(英)英国国会大厦、曼切斯特市政厅

折衷主义:巴黎歌剧院、圣心教堂、1893芝加哥博览会(大检阅)

初期功能主义:巴黎国立图书馆、水晶宫、埃菲尔铁塔、机械馆

〈十二〉前现代主义时期建筑(19世纪末——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

1、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下半叶,在拉斯金和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影响下,在工业化发展的特殊背景下,由一小批英国和美国的建筑家和艺术家为了抵制工业化对传统建筑手工业的威胁,为了复兴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为了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而发起的一个具有很大试验性质的设计运动。(工艺品代替工业品)

代表作是魏布设计的莫里斯的住宅——红屋:平面根据需要布置成L型,用本地产的红砖建造,不加粉饰体现材料本身的质感。

2、新艺术运动19世纪80年代,新艺术运动最初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展开,随后向法国、奥地利、德国、荷兰以及意大利等地区扩展。

“新艺术运动”的设计思想主要表现:在用新的装饰纹样取代旧的程式化的图案,主要从植物形象中提取造型素材。在家具、灯具、广告画、壁纸和室内装饰中,大量采用自由连续弯绕的曲线和曲面。形成自己特有的富于动感的造型风格。

代表作品是凡•德•费尔德设计的比利时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内部。

3、维也纳学派奥地利建筑学院教授瓦格纳,在专著《现代建筑》中提出:新建筑要来自生活,表现当代生活。他认为没有用的东西不可能美,主张运用工业提供的建筑材料,推崇整洁的墙面、水平线条和平屋顶,认为从时代的功能与结构形象中产生的净化风格具有强大的表现力。代表建筑是:维也纳储蓄银行。

4、维也纳分离派维也纳分离派是新艺术运动在奥地利的产物。由奥地利建筑师奥别列去等一批艺术家组成名为“分离派”的团体,意思是要与传统的和正统的艺术分手。代表作品: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

另:路斯,维也纳斯坦纳住宅(强调建筑物比例,墙面和窗的关系,成为基本立方体的组合)——“装饰是罪恶”。

5、青年风格派德国新艺术运动中产生的流派。代表建筑师是奥别列去和贝伦斯,作品有路德维希展览馆(奥别列去)。

6、格拉斯哥学派由英国建筑师麦金托什和他的三个伙伴组成。他们主张建筑应顺应形势,不再反对机器和工业,也抛弃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以曲线为主的装饰手法,改用直线和简明快洁的色彩。室内设计常用白色墙面,家具以黑白两色为主,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主要建筑有:风山住宅、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7、阿姆斯特丹学派荷兰新艺术运动中产生的流派。代表建筑师是贝尔拉格,作品有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8、老沙利宁芬兰新艺术运动的代表建筑师。作品有赫尔辛基火车站

9、戈地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代表建筑师。作品有米拉公寓、“圣家族”教堂。他吸取东方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独创了塑性建筑。

10、芝加哥学派19世纪后期,美国芝加哥急速发展起来。经济的兴旺发达、人口的快速膨胀刺激了建筑业的发展。而1871年10月8日发生在芝加哥市中心的一场毁掉全市1/3建筑的大火灾,更加剧了以新建房屋的需求。在当时的这种形势下,芝加哥出现了一个主要从事高层商业建筑的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的群体,后来被称作“芝加哥学派”。

11、路易•沙利文“芝加哥学派”中最著名的建筑师。他提出了“形式随从功能”的设计思想;高层办公建筑的五个原则,作品有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

12、贝瑞工作室法国建筑师贝瑞继承法国的特点,将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运用到住宅中,并善于发现新材料的表现力。代表作品巴黎富兰克林25号公寓,充分发挥了材料的造型能力,可塑性强的特点。贝瑞工作室的贡献主要有把新的结构钢筋混凝土应用于建筑,发挥了新材料的造型能力,为现代建筑运动培养了柯布西耶。

13、德意志制造联盟为了使德国人赶超老牌***国家,德国人对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1907年,由企业家、艺术家、技术人员等组成了全国性的成立了“德国制造联盟”。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品的质量,达到国际水平能够竞争。

“德国制造联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活动在欧洲产生了广泛影响,拥有贝伦斯等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师,同时培养和影响了一批年轻的建筑师和设计家,其中有后来“现代建筑”的旗手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德国制造联盟”及有关的一些建筑师的活动为20年代的建筑设计改革奠定了基础。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德国的建筑创新活动引起了更加广泛的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反响。至今“德国制造联盟”的宗旨仍在影响着德国人的设计工作。

14、表现派二十世纪初在德国奥地利首先出现表现主义的绘画音乐和戏剧。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的人物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这一派建筑师常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体形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德国建筑师门德尔松设计的爱因斯坦天文台是最重要的建筑。孟德尔松在爱因斯坦天文台的设计中抓住相对论是一次科学上的伟大突破,它的理论很深奥,对于一般人来说,它既新奇又神秘这一印象,把它作为建筑表现的主题。他用混凝土和砖塑造了一座混混沌沌的多少有些线型的体形,上面开出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窗洞,墙面上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突起。整个建筑造型奇特,难以言状,表现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气氛。

15、未来派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歌颂工厂、机器火车、战争、工业、速度代表建筑人物是:意大利的桑•伊利亚,他的未来城市与未来建筑的构想草图和《未来主义建筑宣言》——表明了彻底批判过去传统。

16、构成派第一次大战前后,俄国有些青年艺术家把抽象几何形体组成的空间当作绘画和雕刻的内容。他们的作品,特别是雕刻,很象是工程结构物,因此称为“构成派”。代表人物有马来维奇、塔特林、加博等。构成派的代表作品是塔特林设计的俄国第三世界纪念碑。

17、风格派第一次大战前后,由荷兰的青年艺术家组成,他们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又被称为是“新造型派”或“要素派”。代表人物是蒙特里安——用点线面,垂直水平线条及红黄蓝色块组成绘画;里特维德——荷兰乌德勒支住宅,由简单的立方体,光光的板片,横竖线条和大片玻璃错落穿插成的建筑。

重要建筑物名称:见P8-9,比较详细。

〈十三〉现代主义建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1928年,来自12个国家的42名现代派建筑师代表在瑞士集会,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简称CIAM。至此,现代建筑派有了自己的国际性组织。以后会员人数逐渐增加,遍及27个国家。第二次大战以前,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共开过五次会议,研究建筑工业化,最低限度的生活空间,高层和多层居住建筑,生活区的规划和城市建设等问题。

在1933年的雅典会议上,与会者专门研究现代城市建设问题,分析了33个城市的调查研究报告,指出现代城市应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息、交通四大功能,应该科学地制定城市总体规划,会议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城市规划大纲——《雅典宪章》。

在1977年的秘鲁首都利马会议上,总结了雅典宪章公布40年来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对当前各国城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城市规划的新宪章——《马丘比丘宪章》

2、有机建筑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代表人是美国建筑师赖特。这个流派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样地每个建筑的形式、它的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求合情合理。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赖特十分欣赏中国的老子哲学),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

3、阿尔瓦•阿尔托

芬兰现代主义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他抛弃传统风格的一切装饰,使现代主义建筑首次出现在芬兰,推动了芬兰现代建筑的发展。阿尔托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代表作有:维堡图书馆和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

4、彼得•贝伦斯

德国著名建筑师,工业产品设计的先驱,“德国制造联盟”的首席建筑师。他是一代人的宗师,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和柯布西耶早年都曾在他的设计室工作过,他对德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1909-1912年,他设计的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成为当时德国最有影响的建筑物,被誉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5、国际建筑师协会(UIA)

1948年6月28日在瑞士洛桑成立。其会员必须是代表一个国家的建筑师协会,并符合国际建协会章和细则要求的专业组织。目前会员已逾100个。建协每3年举行一次世界建筑师大会,与建协代表大会同期举行。建筑师大会每次都有一个主题,进行学术交流。围绕大会主题还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如建筑设计竞赛、展览、学生设计作品竞赛等。

〈十四〉现代建筑多元化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20世纪70年代)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1、理性主义“现性主义”是指形成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以格罗皮乌斯和他的包豪斯学派和以柯布西耶等人为代表的欧洲的“现代建筑”。它因讲究功能而有“功能主义”之称:它因不论在何处均以一色的方盒子、平屋顶、白粉墙、横向长窗的形式出现,而又被称为“国际式”。

2、TAC协和建筑师事务所,由格罗皮乌斯和他在美国的七个得意门生组成。主要作品有: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国际住宅展览会公寓、西水桥小学。

3、多簇式把一个个标准化的单位,按照功能、结构、设备与施工的要求与可能性组成小组的设计方法。为TAC建筑事务所较早采用。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1、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这种倾向的特点是全部用钢和玻璃来建造,构造与施工非常精确,内部没有或很少柱子,外形纯净与透明、清沏地反映着建筑的材料、结构与它的内部空间。范斯活斯住宅、湖滨公寓、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伊利诺工学院克朗楼和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是在战后讲求技术精美的主要代表作。

◆“粗野主义”倾向

1、粗野主义粗野主义是五十年代下半期到六十年代中期喧噪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它的含义并不清楚,有时被理解成为一种艺术形式,有时被理解成为一种有理论有方法的设计倾向。对它的代表人物和典型作品也有不完全一致的看法。

粗野主义经常采用混凝土,把它最毛糙的方面暴露出来,极其夸大那些承重的构件,把他们冷酷的碰撞在一起。特点概括为: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粗鲁的组合。

主要建筑和人物有: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大楼和昌迪迦尔行政中心、英国的斯特林和戈文的伦敦南岸艺术中心、意大利的弗甘诺的Marchiondi学院、美国的鲁道夫的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学楼、日本的丹下健三的仓敷市厅舍。

◆“典雅主义”倾向

1、典雅主义“典雅主义”是和“粗野主义”并进然而在艺术效果上却与之相反的一种倾向,不过两者从设计思想上来说都是比较“重理”的。“粗野主义”主要流行于欧洲,“典雅主义”主要在美国。前者的美学根源是战前“现代建筑”中对材料与结构的“真实”表现,后者则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这种风格的作品使人联想到古典主义或古代的建筑形式,于是“典雅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新帕拉第奥主义”或“新复古主义”。“典雅主义”在某些方面很象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一个是讲求钢和玻璃结构在形式上的精美,而“典雅主义”则是讲求钢筋混凝土梁柱在形式上的精美。

主要建筑和人物有:美国的约翰逊的谢尔顿艺术纪念馆和纽约林肯文化中心;斯东的新德里美国大使馆和布鲁塞尔世博会美国馆;雅马萨基的麦格拉格纪念会议中心、西雅图世博会科学馆和纽约世界贸易中心。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1、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主张用最新的材料(如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与灵活地装配、拆卸与改建的结构与房屋。在设计上它们强调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

其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努力使高度工业技术接近于人们所习惯的生活方式与美学观,尽管它所标榜的是“机器美”,但是他的“机器美”还是尽量想迎合人们的悦目要求的。

主要建筑和人物有:德国埃尔曼的布鲁塞尔世博会德国馆;SOM的兰姆伯特银行大楼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空军士官学院教堂;小沙里宁的英国伦敦美国大使馆;日本丹下健三的山梨文化馆;英国的理查得•罗杰斯和意大利的伦佐•皮亚诺合作的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

◆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

1、

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

其设计方法是战后“现代建筑”中比较“偏情”的方面。“多无论”按挪威建筑师与历史学家舒尔茨的解释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形式主义”,“其对形式的基本目的是要使房屋与场地获得独特的个性”。可见他们是既要讲技术又要讲形式,而在形式上又强调自己特点的倾向。这些倾向的动机主要是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理性主义”所鼓吹的无条件地采用与表现新技术以及在形式上的雷同反抗。

主要建筑和人物有:阿尔瓦•阿尔托的芬兰珊纳特塞罗市政中心、卡雷住宅、奥尔夫斯贝格文化中心。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1、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多元论”与“有机的”建筑的一个方面是各种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它们开始活跃于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很盛行。其动机和“人情化”与地方性一样,是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建筑”在建筑风格上只允许千篇一律的、客观的“共性”的反抗。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是要使每一房屋与每场地都要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和特征,其标准是要使人一见之后难以忘情。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常把建筑设计看作为是个人的一次精彩表演。认为设计首先来自“灵感”,来自形式上的与众不同。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在建筑形式上变化多端。究其手段,大致有三:运用几何形构图的;运用抽象征的和运用具体的象征的。主张这种倾向的人并不断把自己固定在某一种手段上,也不与他人结成派,只是各显神通地努力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主要建筑和人物有:赖特的古根汉姆美术馆、伊朗公主的珍珠宫和普斯顿大楼;贝聿铭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夏隆的柏林爱乐音乐厅;路易斯•康的理查医学研究楼;伍重的悉尼歌剧院;小沙里宁的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

◆这一时期主要建筑师——第二代建筑师

1、路易斯•康美国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发展了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概念,认为盲目崇拜技术和程式化设计会使建筑缺乏立面特征,主张每个建筑题目必须有特殊的约束性。他的作品坚实厚重,不表露结构功能,开创了新的流派。他在设计中成功的运用了光线的变化,是建筑设计中光影运用的开拓者。在有的设计中他将空间区分为“服务的”和“被服务的”,把不同用途的空间性质进行解析、组合、体现秩序,突破了学院派建筑设计从轴线、空间序列和透视效果入手的陈规,对建筑师的创作灵感是一种激励启迪。

路易•康的代表作品有:宾西法尼亚大学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耶鲁大学美术馆、索克大学研究所、爱塞特图书馆、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艾哈迈德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等。

2、尼迈耶尼迈耶是巴西建筑师,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的倡导者。

尼迈耶受到勒•柯布西耶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他又增加了表现主义和巴洛克的因素。尼迈耶重视体形的表面,尤其爱用“自由的和有感情的曲线”。他的作品具有现代主义建筑的形象特征,又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曲线体形。1956-1961年参加了巴西利亚的规划建设工作,设计了三权广场、总统府、巴西议会大厦、大教堂、巴西利亚宫等主要建筑。

3、雅马萨奇即山崎实,美国建筑师,祖籍日本。他的作品特征是装饰手法的运用。他认为建筑应带有装饰,应注意细部处理,将装饰建立在技术美的基础上,并从结构的规律出发,使结构构件装饰化,如使墙体成为装饰构件,犹如一种编织的屏风。他是现代建筑中典雅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沙特阿拉伯达兰机场候机楼、印度世界农业博览会美国馆、联邦科学馆、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学院、雷诺兹金属公司大厦、西雅图世界博览会美国科学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等。

4、理查德•迈耶美国建筑师,现代建筑中白色派的重要代表。迈耶的作品以“顺应自然”的理论为基础,他表面材料常用白色,以绿色的自然景物衬托,使人觉得清新、脱俗。他善于利用白色表达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在建筑内部运用垂直空间和天然光线在建筑上的反射达到富于光影的效果。他以新的观点解释旧的建筑语汇,并重新组合于几何空间。他特别主张回复到20年代荷兰风格派和柯布西耶倡导的立体主义构图和光影变化,强调面的穿插,讲究纯净的建筑空间和体量。

迈耶的代表作品有法兰克福装饰艺术博物院、海牙市政厅及中心图书馆密执安州道格斯拉住宅、纽约州布朗克斯发展中心、新哈莫尼文艺俱乐部和亚特兰大高级美术馆、保罗•盖地中心博物馆等。

5、伍重丹麦建筑师。1956年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设计竞赛中,由于评委会成员埃罗•沙里宁的鼎力推荐,伍重的方案获得首奖。沙里宁认为,此方案如能实现,必能成为伟大不凡的建筑。1973年9月经过种种波折,悉尼歌剧院终于落成。悉尼歌剧院以它那奇特美丽的造型轰动了世界建筑界,被认为是不可多得的现代建筑的杰作。

6、SOMSOM建筑设计事务所是美国最大的建筑师-工程师事务所之一。1939年,斯基德莫尔(LouisSkidmore)、J.O.梅里尔(JohnO.Merrill)、N.奥因斯(Natha-nielOwings)三人合作在芝加哥成立事务所,按三人的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取名为SOM。后来,事务所的规模逐步扩大,拥有1800多名建筑师和工程师。

SOM的早期作品受密斯的影响很大,60年代中期以后,情况有所改变,但其作品仍然保持干净利索、简洁新颖的特点,结构体系则更为多样化,外部轮廓增加了变化。SOM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设计方面的成就得到公认。1952年的纽约利华公司办公大厦(简称利华大厦),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幕墙高层建筑,是当时新型办公楼的代表。60层的纽约大通曼哈顿银行、52层的休斯敦贝壳广场大厦、纽约美国钢铁公司、汉考克大厦、西尔斯大厦都是非常别致的超高层建筑。现今的有马来西亚双塔、上海金茂。

7、埃罗•沙里宁有机功能主义主将。老沙里宁之子,国际建筑运动中非常重要的大师,在国际主义风格盛行的时候,独自突破单调刻板的密斯传统,开创了斯堪迪纳维亚设计传统的有机功能主义风格,丰富了现代建筑的面貌。

代表作:杰斐逊国家纪念碑——方案采用一个巨大的金属圆拱,形成了一个面对密西西比河的拱门形式。美国环球航空公司候机大楼——奠定他有机功能主义的里程碑建筑。其中央部分是总入口和中央大厅,形式是一只展翅腾飞的鸟的形状,在上扬的翼下面,又伸出两个弯曲的翼,作为候机大楼的两个购票,候机厅。“大鸟”的背后是两个弯曲的走廊,无论是建筑的外部还是内部,基本没有几何形态,完全以有机形式作为设计的构思。同时又保持了现代建筑的功能化,现代建筑材料和非装饰化的基本特征,是突破了国际主义风格,走出有机形态道路的重要建筑。杜勒斯国际机场——采用16个巨大的有机形状的柱子支撑住弧形抛物型的巨大屋顶。巨大的对外落地玻璃幕墙呈曲面状,向下倾斜,能反映周围的环境。是有机形态和理性主义的完美结合。

8、贝聿铭世界著名的华裔美国建筑师。贝聿铭以设计大规模城市建筑和建筑群著称。他认为应从整个城市的规划结构出发,而不能孤立的对待个体建筑,他在建筑设计中善于运用抽象的几何形体,作品的雕塑感很强。除了公共建筑以外,他还积极从事城市改建规划工作。他的代表作品有科罗拉多州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候机楼、哈佛大学肯尼迪纪念图书馆、波士顿基督教科学教会中心、达拉斯市政厅、波士顿汉考克大厦、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以及八十年代的巴黎卢浮宫新馆扩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北京香山饭店等。其中,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落成在世界建筑界引起轰动,被普遍认为是现代建筑的精品。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聿铭探索中国建筑传统继承途径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他反对把中国古代建筑的某些构成部生硬的附加到现代建筑上,主张寻找恰当的途径来表达中国建筑传统的本质,而不是肤浅的因袭过去的形式。

9、丹下健三丹下健三是世界著名的日本建筑师。

丹下健三的创作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战后50年代,提出“功能典型化”的概念,赋予建筑比较理性的形式,并探索现代建筑与日本建筑相结合的道路。代表作品有东京都厅舍、香川县厅舍、仓敷县厅舍等。

第二阶段为60年代,是丹下和他的研究所成果辉煌的时期。在1960年的东京规划中,提出了“都市轴”的理论,对以后城市设计有很大影响。在大跨度建筑方面作了新的探索,最著名的是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在运用象征性手法和新的民族风格方面也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如山梨县文化会馆、圣玛丽亚大教堂、静冈新闻广播东京支社等。

第三阶段为1970年以后,丹下健三及其研究所在北非和中东作了不少建筑设计,如沙特阿拉伯总部大楼、阿尔及尔国际机场等。在这一时期,丹下健三对镜面玻璃幕墙也进行了探索,重要作品有东京都新市政厅、东京草月会馆新馆、赤坂王子饭店等。

10、菲利普•约翰逊美国建筑师,建筑理论家。约翰逊的早期作品明显受密斯•范•德•罗的影响;50年代中期开始由密斯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内布拉斯加大学的谢尔顿艺术纪念馆、纽约林肯中心的纽约州剧院等。70年代同J•伯吉合作开设事务所,合作设计了一系列建筑,较重要的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IDS中心、休斯顿的潘索尔大厦、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水晶教堂”等。这几幢建筑一扫他的折衷风格,颇有清新气息。这是约翰逊富有成就的时期。但在1983年建成的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设计中,约翰逊又把历史上古老的建筑构件进行变形,加到现代化的大楼上,有意造成暧昧的隐喻和不协调的尺度。这座建筑已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同样的作品还有:匹兹堡平板玻璃公司大厦、耶鲁微生物学楼、休斯顿银行大厦等。

11、黑川纪章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重视日本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认为建筑的地方性多种多样,不同的地方性相互渗透,成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内容。他提出了“灰空间”的建筑概念,这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对于前者他提倡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对于后者他大量采用庭院、过廊等过渡空间,并放在重要位置上。

黑川纪章的代表作品有:东京规划;螺旋体城市方案、中银舱体楼、福冈银行本店、琦玉县立近代美术馆、东京瓦科尔曲町大楼等。

〈十五〉后现代建筑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1、后现代主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主张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比较典型的建筑师与建筑有: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格雷夫斯)、美国电话电报大楼(约翰逊)、美国费城老年公寓(文丘里)、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查尔斯•莫尔)等。

2、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的代表性理论。概括地说,解构主义建筑是指后结构主义的解构理论在建筑创作中的反映。解构建筑的形象特征主要有:

1.总体形象上的散乱破碎,拆散建筑元素之间的系统关系,制造建材间的矛盾性与冲突性。在形状、色彩、比例、尺度等方向的处理享有极度自由,脱离了古典的轴线与秩序散乱解构建筑,量体上做的支离破碎,疏松零散,但变化万千。

2.形体具有动态,倾倒、扭转、弧形波浪、衍生等手法造成的动势或不安定效果,有别于一般稳重肃立的建筑形体。

3.突变解构建筑中的种种元素和各部份连接突然。

4.动势大量采用倾倒、扭转、弯曲、波浪等丰富动态体型。

5.建筑师在创作中总是努力标新立意。

比较典型的建筑师与建筑有:屈米的拉维莱特公园;埃森曼的俄亥俄视觉艺术中心;盖里迪斯尼音乐厅、古根汉姆博物馆(西班牙毕尔巴鄂)

3、普利茨克奖(ThePritzkerArchitecturePrize)

美国海亚特基金会设立的普利茨克建筑奖每年度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普利茨克奖被认为是建筑界最具声望的奖励,人称“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普利兹克奖以普利茨克家族的姓氏命名。该家族的商业经营活动的中心在芝加哥,很久以来就以热心支持教育事业、社会福利、宗教、科学、医学及文化活动而闻名。

1979年菲利浦•约翰逊(PhilipJohnson,美国)

1980年路易斯•巴拉甘(LuisBarragan,墨西哥)

1981年詹姆斯•斯特林(JamesStirling,英国)

1982年凯文•罗奇(KevinRoche,美国)

1983年贝聿铭(IeohMingPei,美国)

1984年理查德•梅耶(RichardMeier,美国)

1985年汉斯•荷莱因(HansHollein,奥地利)

1986年哥特夫瑞德•鲍姆(GottfriedBoehm,德国)

1987年丹下健三(KenzoTange,日本)

1988年乔顿•班沙福特(GordonBunshaft,美国)&奥斯卡•尼迈耶(OscarNiemeyer,巴西)

1989年富兰克•盖里(FrankO•Gehry,美国)

1990年阿尔多•罗西(AldoRossi,意大利)

1991年罗伯特•文丘里(RobertVenturi,美国)

1992年阿尔瓦罗•西扎(AlvaroSiza,葡萄牙)

1993年桢文彦(FumihikoMaki,日本)

1995年安藤忠雄(TodaoAndo,日本)

1996年拉裴尔•莫内奥(RafaelMoneo,西班牙)

1996年拉裴尔•莫内奥(RafaelMoneo,西班牙)

1996年拉裴尔•莫内奥(RafaelMoneo,西班牙)

1997年斯韦勒•费恩(SverreFehn,挪威)

1998年伦左•皮亚诺(RenzoPizno,意大利)

1999年诺曼•福斯特(NormanFoster,英国)

2000年伦姆•葛哈斯(RemKoolhaas,荷兰)

2001年雅康•赫尔佐克和皮埃尔•迪•默龙(瑞士)

2002年GleenMurcutt(格伦•莫屈特)(澳大利亚)

〈十六〉世界其他国家的建筑

1、窣堵波窣堵波是瘗(yì)埋佛陀或圣徒骸骨的半球形的建筑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看看我的家乡

/bbs/post/...amp;tpg=1&age=0

jiji_513

发贴:3307

2006-09-1913:5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外国建筑史部分

〈一〉古埃及

1、金字塔的形制演化过程及艺术成就(★★★)

演化:①玛斯塔巴——金字塔的原形。古埃及的一种住宅形式,以卵石为墙基,用土坏砌墙,密排圆木成屋顶,再铺上一层泥土,外形象一座有收分的长方形土台。陵墓模仿住宅和宫殿,是因为一方面人们只能根据日常生活来设想死后的生活,另一方面,人们只能从熟悉的住宅为蓝本,探索其他各种建筑物的型制和形式。

②因为原始的宗教不能满足皇帝专制制度的需要,必须制造出对皇帝本人的崇拜来。这就必须把他们的陵墓发展为纪念性的建筑物,而不仅仅是死后的住所。于是,第一王朝皇帝乃伯特卡在萨卡拉的陵墓,就在祭祀厅堂之上造了九层砖砌的台基,向高处发展的集中式纪念性构图萌芽了。

③第一座石头的金字塔是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大约造于公元前三千年,它是台阶形的,分为6层。周围有庙宇。昭赛尔金字塔建筑群的入口在围墙东南角,从这里进入一个狭长的、黑暗的甬道,走出甬道,就是院子,明亮的天空和金字塔同时呈现在眼前。这个建筑处理的用意在造成从现世走到了冥界的假象。

④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在三角洲的吉萨(Giza),造了三座大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主要由库富金字塔(Khufu)、哈弗拉金字塔(Khafra)、门卡乌拉金字塔(Menkaura)及大狮身人面像(GreatSphinx)组成。形体均呈立方锥形。

成就:①祭祀厅在塔脚下,而入口在几百米外,从那里进入一个狭长的甬道,走出甬道,就是院子,明亮的天空和金字塔同时呈现在眼前。建筑处理的用意在造成从现世走到了冥界的假象。

②在广阔的沙漠上,只有这种高大、稳定、沉重、简洁的形象才站得住,才有纪念性。

③反映着原始的拜物教,对高山、大漠、长河的崇拜。

④起重运输和施工技术上的重大成就,劳动人民在极其原始的条件下的劳动与智慧结晶。

补充:中王国时期,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峡谷窄狭,两侧悬崖峭壁。在这里,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完全不适合了。皇帝们仿效当地贵族的传统,大多在山岩上凿石窟作为陵墓。于是,就利用原始拜物教中的山岩崇拜来神化皇帝。这是金字塔向太阳神庙过度的形式。代表建筑是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2、古埃及太阳神庙的形制与特色(★)

形制:•在一条纵轴上,依次排列高大的门——围柱式院落——大殿——一串密室

•从柱廊经大殿到密室,顶棚逐层降低、地面逐层升高、两面的侧墙逐层内收,空间因此逐层缩小。

•门前加一两对作为太阳神标志的方尖碑。

特色:•外部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前面前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门的样式是一对高大的梯形石墙夹着不大的门道。为了加强门道对石墙的体积的反衬作用,门道上檐部的高度比石墙上的大得多。石墙上满布着彩色的浮雕,圆雕也着彩色。这大门的景象是喧闹的,热烈的,皇帝在这里被一套套仪式崇奉为“泽被万物的恩主”。

•内部大殿皇帝在这里按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而威压,和仪典的神秘性相适应。大殿里塞满了柱子,中间两排特别高,形成侧窗。阳光近来被撕碎,散落在地上,渐渐移动,充满神秘气氛。

3、古埃及建筑的主要成就与风格(★)

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在这里产生了人类第一批巨大的纪念性建筑物。

第一、古王国时期公元前三千纪.这时候氏族公社的成员还是主要劳动力,庞大的金字塔就是他们建造的。反映着原始的拜物教,纪念性建筑物是单纯而开廓的。

第二、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18世纪。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出现了一些有经济意义的城市。新宗教形成了,从皇帝的祀庙脱胎出来神庙的基本型制。

第三、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6-11世纪,这是古埃及最强大的时期,频繁的远征掠夺来大量的财富和奴隶。奴隶是建筑工程的主要劳动者。最重要的建筑物是神庙,它们力求神秘和威压的气氛。

石头是埃及主要的自然富源,也是主要的建筑材料。

起重运输和施工技术上的重大成就,劳动人民在极其原始的条件下的劳动与智慧结晶。

〈二〉古代两河流域

1、古西亚建筑饰面艺术的形成(☆)

陶钉(防侵蚀)——沥青(防晒、贴石片贝壳)——砖、石板贴墙裙(浮雕)

琉璃砖

2、珀赛玻里斯宫的建筑特色(★)

波斯人曾创立横跨亚非欧的伟大帝国,他们信奉拜火教,露天设祭,没有庙宇。按部落特有观念,皇帝的权威不是由宗教建立的,而是由他所拥有的财富建立的,波斯皇帝的掠夺和聚敛不择手段,他们的宫殿,极其豪华壮丽,却没有宗教气氛。

珀赛玻里斯宫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所,建于公元前518-前460年。

建筑群倚山建于一高15米,面积460×275米的大平台上。中央为接待厅和百柱厅,东南面为宫殿和内宫,周围是绿化和凉亭等,布局整齐但无轴线关系。

大殿结构之轻、空间之宽敞,在古代世界中居于第一位。

建筑饰面艺术。

3、古代两河流域建筑的主要成就和风格(☆)

两河下游的文化发展最早,同埃及约略同时。公元前四千纪,在这里建立了许多小小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9世纪之初,巴比仑王统一了两河下游,甚至征服了上游。公元前900年左右,上游的亚述王国建立了版图包括两河流域、叙利亚和埃及的军事专制的亚述帝国(Assyrian),并开始兴建规模宏大的城市与宫殿。公元前625年,迦勒底人征服亚述,建立新巴比仑王国,巴比伦城重新繁荣,成为东方的贸易与文化中心,到公元前539年被波斯帝国所灭。

古西亚的建筑成就在于创造了以土作为基本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手法,从夯土墙开始至土坏砖和烧砖,随后又创造了用来保护和装饰墙面的面砖和彩色玻璃砖。对后来的拜占廷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影响很大。

〈三〉古希腊

1、古希腊庙宇的基本形制(★)

古希腊庙宇的基本形制是围廊式庙宇,在圣堂内部设两排柱子,形成了中央空间,设置神像。庙宇宽度不断增加,到公元前5世纪,最常见的围柱式庙宇是6×13柱,圣堂长宽比为2︰1

2、雅典卫城建筑群(费地)的艺术特点(★★)

卫城建筑群的一个重要革新是突破小小城邦国家和地域的局限性,综合了原来分别流行于大希腊和小亚细亚的多立克艺术和爱奥尼艺术。这是和雅典当时作为全希腊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相适应的。两种柱式的建筑物共处,丰富了建筑群。所有的建筑物都用白大理石砌筑,有利于统一。

卫城发展了民间自然神圣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为了同时照顾山上山下的观赏,主要建筑物贴近西、北、南三个边沿。供奉雅典娜的大庙帕提农在山顶,人工垫高了它的地坪。山势陡峭,只有西端一个孔道可以上下。

在每一段路程中都能看到优美的建筑景观,它们相继出现,前后呼应,构图作大幅度的变化。建筑物和雕刻交替成为画面的中心。建筑物有形制、形式和大小的变化,两种柱式交替。雕刻的材料、体裁、构图和位置都不一样。画面不对称,但主次分明,条理井然,很完整。为了构成这些画面,建筑物的朝向不死板,而向游行队伍显示最好的角度。

同时,建筑群因为帕提农的统率作用而成整体。它位置最高、体积最大、形制最庄严、雕刻最丰富、色彩最华丽、风格最雄伟。其他的建筑物,装饰性强于纪念性,起着陪衬烘托的作用。建筑群的布局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

雅典卫城继承了进步的文化传统,勇于创新,响亮地欢唱人民在保卫独立、争取民主和征服自然的斗争中的英风豪气。由于它的特别重要的纪念意义,雅典卫城上没有古风圣地中常有的世俗建筑如商业敞廊和旅馆之类。但山上有财宝库、南山坡上有剧场和敞廊。

记忆:时间:BC5C中叶

主要建筑: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山门、雅典娜神像

建筑师:总体规划——费地

帕提农神庙——伊克底努

伊瑞克提翁神庙——皮忒(tè)欧

胜利神庙——卡里克拉特

3、帕提农神庙(伊克底努)的建筑特点(★★★)

①建筑群的中心

帕提农神庙位于雅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