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议论文阅读课件_第1页
2021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议论文阅读课件_第2页
2021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议论文阅读课件_第3页
2021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议论文阅读课件_第4页
2021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议论文复习:议论文阅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一

概括论点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1.(统编九上《敬业与乐业》“思考探究”)认真阅读课文,说说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考点一概括论点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1.(统编九上《敬【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题目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基础上,准确把握作者观点,理解文章内容。首先我们知道文题“敬业与乐业”是论题,文章开篇指出其出处,而后直截了当地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从人们认知的逻辑出发,作者先强调了“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然后再分别论述“要敬业”和“要乐业”。【参考答案】作者在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之后从“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分论点)。【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题目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在阅读2.(统编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思考探究”)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3.(统编九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思考探究”)作者主张的观点是什么?【参考答案】这封信主要表达了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劫掠毁灭圆明园罪行的谴责和对遭受劫难的中国的深切同情。【参考答案】“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2.(统编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思考探4.(统编九下《短文两篇》“思考探究”)下面两段文字的核心观点各是什么?(1)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2)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参考答案】(1)核心观点是“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即不同的书会塑造人不同的性格特质。(2)核心观点是“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4.(统编九下《短文两篇》“思考探究”)下面两段文字的核心观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概括中心论点(8年10考:黔西南2017.16,2015.22,2014.21,2013.21,2012.22;黔东南2017.19,2016.21,2012.18;黔南2015.22,2012.31)【中考常见设问】2017黔西南16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2017黔东南19题:请归纳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3分)2014黔西南21题:本文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2分)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概括中心论点(8年10考:黔西南22019河南11题:从全文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2019江西17题:通览全文,作者谈论语言运用问题,重点阐述了哪两个观点?辑出发,作者先强调了“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然后再分别论述“要敬业”和“要乐业”。2019河南11题:从全文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方法总结】(相关知识见P111“1.议论文三要素”中的“(1)论点”)(1)明确中心论点的特点,根据特点提取或概括。中心论点是作者观点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简明的判断句。(2)根据论点提出的方法进行提炼。①在标题和开篇处直接提出论点;②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和名言警句等引出论点。(3)位置“四看”法提取:一看题目:题目直接揭示论点或提示论点(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或提示议论的范围(如《敬业与乐业》《怀疑与学问》)。二看开头:开篇点题。开门见山是议论文的常见写法,因而许多文章的中心论点都出现在开头部分。【方法总结】(相关知识见P111“1.议论文三要素”中的“(

三看结尾:篇末揭示中心,可留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应该”“必须”“由此可见”“因此”“总之”等。如《谈创造性思维》最后一段归纳全文,指出拥有创造力所需的诸多要素。四看直接表述句:要留意文章中间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如《怀疑与学问》第④段中的“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4)归纳综合:有时论点被分解了,可能通过并列或递进的几个词句来阐述,这就需要分析、综合、归纳。

注:上述几种方法,综合起来运用,解题时会更加快速和准确。三看结尾:篇末揭示中心,可留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应考向2概括分论点(8年4考:黔西南2015.23,2013.22,2012.24;黔南2016.27第二问)【中考常见设问】2016黔南27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的事例,并说说这一事例论证了什么观点。(3分)2015黔西南23题:作者分别用了几个分论点来证明中心论点?(写出分论点)(4分)2019山东滨州16题:第②③④⑤段从四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根据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2019福建省卷16题: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请简要概括。考向2概括分论点(8年4考:黔西南2015.23,2013【方法总结】(1)抓段落的首句和尾句,进而归纳段意,从而概括该段分论点。(2)通过论据反推论点,看论据是证明什么论点的。(3)概括时注意句式与前后分论点的句式一致。

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概括论点【方法总结】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概括论点考点二

论证思路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考向1简述论证思路1.(统编九上《怀疑与学问》“思考探究”)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细读课文,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考点二论证思路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考向1简述论证思路【参考答案】中心论点:学则须疑分论点一:怀疑在消极方面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分论点二:怀疑也是在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参考答案】中心论点:学则须疑2.(统编九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思考探究”)驳论一般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反驳错误观点时,可以针对错误观点,也可以针对论据和论证过程。读课文第3-5段,看看本文运用了怎样的批驳方式,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2.(统编九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思考探究”)驳论一般【参考答案】①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寄希望于国联是“他信”——这些都不是“自信”;②求神拜佛是用以自我麻醉的“自欺”,也不是“自信”。这些批驳证明,不久前失掉的是“他信力”,现在发展着的是“自欺力”,都不是“自信力”;也就是说,对方的论据并不能证明论点,其论证过程是错误的,所以说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参考答案】①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寄希望于国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简述论证思路【中考常见设问】2019齐齐哈尔27题: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2019江苏泰州16题:概括第②段的论证思路。首先______,然后______,最后________。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简述论证思路2019山东淄博10题: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空,完成对本文论证思路的梳理。2019山东淄博10题: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空,完成对本文论【方法总结】(1)审清题干,确定答题区域。一般题干会直接点明答题范围。(2)通读某段(或全文)内容,明确答题范围中提及的论点。(3)提炼提示论证方法、揭示主旨的关键词,对某段(或全文)划分层次。(4)针对所划层次,分析论点论据等具体内容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在论证过程中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或列举……的例子,或引用……的内容,或将……与……进行对比,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道理)。(5)在把握文章段落(或语段)层次的基础上,整合语言,分析概括论证思路。表述时加上表达关联的词语,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将文章内容用关联词连缀即可。【方法总结】考向2段落(句子)之间能否调换顺序(统编九上《怀疑与学问》“积累拓展”)这段文字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考点探源考向2段落(句子)之间能否调换顺序考点探源【参考答案】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要抱怀疑的态度”,第二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前面所谈的“评判”也是后面所说“修正”的前提。所以“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步构成逐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关系,不能任意调换顺序。【参考答案】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要考向2段落(句子)之间能否调换顺序【中考常见设问】2019甘肃兰州19题:选文第②段和③④段调换位置是否影响文意的表达?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方法总结】(1)表态(一般是不能)。(2)明确中心论点,结合文章分析段落(句子)在论证中心论点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通读段落(句子)内容,逐段(句)概括要点,对段(句)意进行分类合并,仔细体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2段落(句子)之间能否调换顺序【方法总结】中考链接及方常见的段落(句子)关系有:①照应关系。段落(句子)与段落(句子)之间,往往有一句话或者一段内容与之呼应,形成照应关系。(要注意对全文的整体感知,而不是只限于部分段落的思考)②递进关系。段落(句子)之间步步深入,逐层阐述。③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有些文章论证某一问题时,先论述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再论述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最后论述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一环扣一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3)总结概括答案。按照“不能调换+结合文章论证层次分析”组织答案。

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论证思路常见的段落(句子)关系有: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考点三

补写或概括论据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1.(统编九上《敬业与乐业》“积累拓展”)作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事例;在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出了四个原因。参照这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事例。考点三补写或概括论据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1.(统编九上【解题思路】在论述“有业之必要”这一观点时,文中用了举例论证,我们可以结合这两个例子折射出的思想归纳出简单的理由,比如“可以谋生”“可以让自己生活更充实”等,也可以联系自己追求学业的体验或者从身边的人身上所悟到的关于“有业之必要”的道理,去谈几点理由;在论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文章讲了四个原因,我们可以根据这四个原因中说到的现象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作为事实论据。当然也可以写自己身边的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实,使之更具有说服力。【解题思路】在论述“有业之必要”这一观点时,文中用了举例论证【答案示例】“有业之必要”的理由:(1)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2)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3)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4)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行、能力和才干的锻炼。(5)事业上的小小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带来精神满足。(6)有创造性的成就,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的例子: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十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不抱怨叫苦。【答案示例】“有业之必要”的理由:(1)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2.(统编九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积累拓展”)文中提到了四种“中国的脊梁”,你知道历史上哪些人物具有这样的品行?课外查找资料,搜集相关的人物事迹,与同学交流。【答案示例】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剥削压迫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2.(统编九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积累拓展”)文中提到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补写论据(8年2考:黔西南2013.24,黔南2016.28)【中考常见设问】2016黔南28题:为使文章论证更充分有力,请用一段话为本文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2013黔西南24题:请在文中第⑥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证明作者的观点。(3分)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补写论据(8年2考:黔西南20132019山东淄博12题:请从邓稼先、闻一多两人中任选一人,结合所学课文概述其相关事迹,为本文补写一个事实论据。不少于80字。2019湖南邵阳22题:请围绕文章“淡泊之心自高远”这一中心,仿照示例,补充一个事实论据。示例:陶渊明因为有了淡泊之心,主动远离官场,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得。2019山东淄博12题:请从邓稼先、闻一多两人中任选一人,结【方法总结】(1)要审清题目,看要求是补写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补写事实论据:人物(谁)+故事梗概(怎么做+结果怎么样)。补写道理论据:一般直接引用即可,可选择众所周知的名人名言、格言、俗语等。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方法总结】

(2)要求围绕论点补写论据,补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真实,论据必须真实可信,人物与事实要相符,不能张冠李戴、凭空捏造;②要准确,注意论据与论点的一致性,必须依据论点把握论据本质特点,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③要典型,论据要有代表性,力求大众化,尽可能是人所共知的;所引用的名言、格言应有一定的权威性;④要简洁,表述力求简洁流畅,不能超过规定的字数。

注意:补写时要准确区分两种论据:事实论据主要指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人物事迹、史实等;道理论据包括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等。(2)要求围绕论点补写论据,补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考向2概括论据(黔南2016.27第一问)【中考常见设问】2016黔南27题第一问: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的事例。(1分)2019湖南湘西21题:为证明中心观点,文章搜集了哪些论据?请简要概括。考向2概括论据(黔南2016.27第一问)【方法总结】解答概括论据类题(一般是概括事实论据)时,首先是要看清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再从叙事大多所具备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要素入手;采用“人物+时间+事件+结果”的格式回答。

注意:在概括事实论据时,必须做到依据论点,将论据的本质特点把握准确,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补写或概括论据【方法总结】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补写或概括论据考点四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1.(统编九上《敬业与乐业》“思考探究”)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考点四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1.(统编九【解题思路】我们知道文章从三个方面来阐释和论证中心论点。那么我们就要梳理作者是如何“一一击破”,比如在说“有业”之必要时,先引用了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采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在论述“敬业”时,先用朱熹的话解释“敬业”的含义,属于道理论证;然后以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为例证明“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属于举例论证……以此类推,便可以概括出本题的答案。【解题思路】我们知道文章从三个方面来阐释和论证中心论点。那么【参考答案】作者举百丈禅师不做事就不吃饭和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在论述要敬业这个分论点时,既从正面说了“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来和他交换”,又从反面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自己害自己”,这属于正反对比论证;引用庄子、孔子、朱熹、曾文正等人的话,属于道理论证;在说到职业乐趣时,用了赛球的比喻,属于比喻论证。通过运用这些论证方法,材料与观点得以紧密联系起来,并对观点起到支持作用。【参考答案】作者举百丈禅师不做事就不吃饭和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2.(统编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思考探究”)文章的后半部分围绕着“两个强盗”的比喻展开,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国家、政府的形象是抽象的,用“强盗”来比喻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使两国政府的形象具体化、贬义化,鲜明地揭示出英法联军所谓“远征中国”的实质是侵略和掠夺,突出表明了作者批判英法侵略者罪行的立场。2.(统编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思考探3.(统编九下《山水画的意境》“思考探究”)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却多以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语句。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参考答案】示例:引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旨在具体阐释艺术作品是如何通过写景充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创造出意境的。这些诗词大家耳熟能详,有景物描写,景与情融合无间,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3.(统编九下《山水画的意境》“思考探究”)本文探讨山水画的

引用古人“缘物寄情”的名句,旨在说明古人在景物描写中融会个人感情的写作手法,对意境进行阐释。引用名句,既有较强的说服力,同时又使得行文典雅,富有知识性。引用毛泽东《沁园春·雪》,旨在证明艺术家写词、作画,都会站得高于现实,因而更能全面深入认识现实。这也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以此为例具有典范性;同时,引用领袖的诗词,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又贴近现实,富有时代性。引用四川人对于四川景物的概括(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意在说明“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引用古人“缘物寄情”的名句,旨在说明古人在景物描写中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中考常见设问】2019三州联考20题:本文已把“乐业”的道理说透,为什么在结尾的地方还要两次引用孔子的话?(2分)2017黔西南17题:说说文章第⑤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简析这种论证方法在文中的作用。(4分)2017黔东南20题: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任选出其中一种并作分析。(3分)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中考常见设问】2014黔东南23题:第④段从反面进行论证,请你谈谈反面论证在文中有什么好处。(3分)2013黔东南19题:文章第一段运用什么方法来论证“冰火两重天”之感?试作简要分析。(3分)2019湖北襄阳22题: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019山东菏泽12题: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2014黔东南23题:第④段从反面进行论证,请你谈谈反面论证【方法总结】题型1:直接判断句子、段落或全文使用的论证方法,并阐述作用(1)阅读题干,明确题干设问。看是针对全文还是某一段或某几段,是问一种还是多种论证方法。有时题干中会提到举了什么例子、引用了某某话语、运用了比喻手法、正反对比等的好处是什么,或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实质上都是分析相应论证方法的作用。(2)判断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首先了解常见的4种论证方法的特点,然后找语言标志或特征标志词来辨别。如举例论证常有“例如”“譬如”等字眼,并且所讲内容均为有代表性的事实;【方法总结】道理论证一般有“某某说”“俗话说”等提示语,内容多为含哲理的古诗、名言警句或纯粹讲道理;对比论证需要列举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鲜明对比;比喻论证需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结合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和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使用不同论证方法在文中的作用。(相关知识见P111“1.议论文三要素”中的“(3)论证”中的“②论证方法”)

注意:有时一段文字中不只运用了一种论证方法,作答时要找全。阅读思考时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顺序排查就可避免寻找不全。道理论证一般有“某某说”“俗话说”等提示语,内容多为含哲理的题型2:给出了具体的论证方法,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说明作用或表达效果。(1)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的特征。(相关知识见P111“1.议论文三要素”中的“(3)论证”中的“②论证方法”)(2)根据常见论证方法的特征及题干要求,在文中找出具体含有相应论证方法的句子。(3)根据文章具体内容分析作用或表达效果。

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题型2:给出了具体的论证方法,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说明作考点五词句理解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1.(统编九上《敬业与乐业》“思考探究”)在论述过程中,文章常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来推进论证或转换话题,如关联词、设问句等。试从第6、7段中找出这类词句,具体分析。考点五词句理解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1.(统编九上《敬业【参考答案】例如,第6段中,“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境地如何。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作者用关联词“总之”对“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问题进行总结,推进论证的进程,之后用关联词“至于”,把话题转换到具体做什么工作,要看个人的才能,这是对前面提到的“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补充。再如,第7段开头的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这里将文章的论述点从第6段对“业”可敬原因的讨论,转换到怎样做才是“敬业”上,对“要敬业”这个分论点的阐述起到了推进作用。【参考答案】例如,第6段中,“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2.(统编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积累拓展”)作者善于运用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例如:“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请从文中再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些反语的含义和作用。【参考答案】示例:(1)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分析:干得“更漂亮”原本是赞美的词语,这里正话反说,讽刺、批判了额尔金等人对巴特农神庙和圆明园的破坏,表达了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讽刺和愤慨。2.(统编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积累拓(2)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分析:按照常理,文明人应该有文明的样子,但是自称文明人的英法两国却对中国进行了最不文明的行动——侵略,对圆明园这个人类文明的典范进行了最不文明的行径——劫掠和焚毁,这里作者用讽刺辛辣的语言道出了英法侵略者野蛮、无耻的实质。(2)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3.(统编九上《怀疑与学问》“积累拓展”)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参考答案】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的“一切”是由论述问题的内涵所决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因为前面已充分论证了“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所以只要是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便是所有学问家应该具备的。“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更多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3.(统编九上《怀疑与学问》“积累拓展”)开头的“一切”是否4.(统编九下《短文两篇》“思考探究”)《不求甚解》一文提出,读书时“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结合你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作者在文章中对这一认识有过三处阐发说明:其一,第⑤段“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其二,第⑥段“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其三,第⑦段“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结合这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有几个核心:重视整体理解,重视精神实质的把握,不主张在语言文字上钻牛角尖。4.(统编九下《短文两篇》“思考探究”)《不求甚解》一文提出5.(统编九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思考探究”)(1)文章开头连续列举的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2)“他信力”是作者仿照“自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文章最后一句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与上文中的哪些话相呼应?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5.(统编九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思考探究”)【参考答案】(1)交代时代背景,表明自己为何而写;先摆出对方的论据,并且承认这些论据本身的正确性,为后文批驳其论证过程的错误做铺垫。(2)作者运用“仿拟”修辞格,从“自信力”一词翻造出“他信力”一词,既指出中国人其实是“相信他物他人之力”,并不是相信自己,又通过一字之差的两个词的对比,使本文妙趣横生,富有辛辣讽刺意味。(3)“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呼应的是上文中提到的“公开的文字”中所提到的那些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等的谬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呼应的是上文提到的那些“埋头【参考答案】(1)交代时代背景,表明自己为何而写;先摆出对方苦干”的四类人以及“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群众革命力量。这句话是说,中国人是否有自信力,不要看那些反动文人发表出来的文章,而要去看那些真正的堪称中国脊梁的人的所作所为。他们虽然“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但他们“有确信,不自欺”,是有自信力的中国人。苦干”的四类人以及“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代词指代(8年3考:黔东南2016.23,2014.22,2012.21)【中考常见设问】2016黔东南23题:选文第⑤段中加点的“这些做法”具体指代的内容有哪些?(3分)2014黔东南22题:第③段中加点的“这个意义”在文中指代的内容是什么?(3分)2012黔东南21题:第⑤段画线句子中“这样那样”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分)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代词指代(8年3考:黔东南2016【方法总结】(1)明确词语指代内容的容量:指代词的指代内容可少可多,可以指代一个词、一个短语、句子、句群甚至段落。(这些都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确定)(2)辨认指代内容的位置:指代词所指代内容的位置大体有两种:一是指代内容在指代词前,二是指代内容在指代词后。(一般来说,“这”“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些”“某类”是不定指等等)【方法总结】

(3)归纳指代内容:一般可以直接照抄原文,有时也需要根据题干要求对原文词句进行概括、删改、加工。(4)验证指代内容:找出指代内容后,将所找出的指代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3)归纳指代内容:一般可以直接照抄原文,有时也需要根考向2词语含义(8年2考:黔南2015.23,2012.27)【中考常见设问】2015黔南23题:怎样理解第③段划线句子中“利息”和“本钱”的含义。(2分)2012黔南27题: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说说题目中的“祖冲之的胡子”的含义是:_______(1分);“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含义是:________(1分)。2019湖南岳阳17题:通读全文,说说“柔软地带”具体指什么?2019黑龙江哈尔滨21题: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珠玉”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考向2词语含义(8年2考:黔南2015.23,2012.22019黑龙江绥化15题:今年正值“五四”百年纪念,前人用他们的青春诠释了“中国的脊梁”的真正含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如何理解“中国的脊梁”的含义?【方法总结】(1)在文中找到词语,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词语的本义、概括义、引申义。(2)揣摩语境,具体分析。使用修辞的从修辞的角度和用词准确性、严密性角度分析。(3)将本义和语境义相结合,组织语言作答。答题时如果该词语使用了修辞,一定要点出使用了哪种修辞,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种修辞的作用。2019黑龙江绥化15题:今年正值“五四”百年纪念,前人用他考向3句子含义(黔南2014.27)【中考常见设问】2014黔南27题:“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2019新疆23题:本文指出“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结合链接内容和自己平时的读书习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考向3句子含义(黔南2014.27)【方法总结】理解句子含义,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抓重点词语。(2)联系上下文。(3)联系文章中心论点或分论点。(4)从哲理角度或启示方面来理解。【方法总结】理解句子含义,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考向4词句作用【中考常见设问】2019青海23题:文中第⑥段“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句话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有什么作用?考向4词句作用【方法总结】题型1:词语作用分析词语的作用,可从准确性和生动形象性两方面分析。(1)准确性则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从词语的本义着手,明确其在时间、范围、修饰等方面的限制,这些词一般以副词和形容词居多,然后再结合议论文语言严密、生动鲜明、准确的特点和文章内容概括总结。(2)生动形象性则结合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作答。若使用修辞方法,则可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并结合文章内容说明这种修辞的作用。有时词语的语境义即为词语的作用。【方法总结】题型2:句子作用分析句子的作用,应根据句子在文中所处的位置(首句、中间句、尾句),其方法与分析段落作用的方法类似(详见“补充考点八段落作用”)。注意结合句子具体内容回答。

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词句理解题型2:句子作用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词句理解考点六信息提取、理解整合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1.(统编九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思考探究”)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与同学讨论。考点六信息提取、理解整合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1.(统编【解题思路】首先读懂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本篇文章先提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再批驳对方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最后举例论证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再分析作者驳论的观点,由论证思路可知,作者驳论的观点是“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最后结合文章内容,验证是否正确。【参考答案】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解题思路】首先读懂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本篇文章先2.(统编九上《怀疑与学问》“思考探究”)通读课文,同学之间讨论: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参考答案】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指的是对于传说的话,都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这样就不会盲从和迷信,这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2.(统编九上《怀疑与学问》“思考探究”)通读课文,同学之间【参考答案】在雨果看来,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它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3.(统编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思考探究”)朗读第3段,根据作者的描述,想象一下圆明园的美。再想一想:在雨果的心目中,圆明园具有怎样的地位?【参考答案】在雨果看来,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几4.(统编九下《山水画的意境》“思考探究”)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参考答案】作者认为,意境是山水画创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景与情的结合。山水画不是对“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悟”,因而是山水画的灵魂。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情感”;木然地画画,对外物“没有深刻感受”,笔下的事物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然感动不了人。意匠和意境是山水画创作的两个关键问题。“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就需要意匠,“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4.(统编九下《山水画的意境》“思考探究”)默读课文,说说作5.(统编九下《短文两篇》“思考探究”)这两篇短文谈的都是读书。比较阅读两篇短文,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然后说说它们在论述角度、写作方法等方面有哪些异同。【参考答案】《谈读书》围绕读书的话题,探讨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读书的价值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不求甚解》通过对“不求甚解”语源的回溯分析,推求出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的本质,引导读者认真体会“不求甚解”的含义,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选择正确的读书方法。5.(统编九下《短文两篇》“思考探究”)这两篇短文谈的都是读

从论述角度看,《谈读书》论述较为全面,侧重对读书方方面面问题的探讨;《不求甚解》则选取一个角度,侧重对具体读书方法的探讨。二者也有相同之处,比如都谈及读书方法。从写作方法看,《谈读书》往往先提出观点,再做阐释说明;《不求甚解》则顺着思考的路径,一步步提出观点,做出阐释,得出结论。从论述角度看,《谈读书》论述较为全面,侧重对读书方方面面问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信息提取概括(8年12考:三州联考2019.18、19;黔西南2014.22;黔东南2016.24,2015.22,2014.21、24,2013.20、21;黔南2015.21,2012.26、28)【中考常见设问】2019三州联考18题:这是一段演讲辞,文中哪些地方看得出来?(2分)2019三州联考19题:作者告诉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获得职业的趣味,请分别为每方面用一个词语概括。(4分)2016黔东南24题:联系上下文,试简要概括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阅读的不同特点。(3分)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信息提取概括(8年12考:三州联考2015黔东南22题: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为什么“键对键,永远无法替代面对面”?(3分)2014黔东南21题:选文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论述了“涵养‘时间文明’”,请结合第①段说说“涵养‘时间文明’”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2019江西19题:对于语言规范化问题,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补充论述?2019四川南充18题:阅读第②段,简要概括作者对“速成”的看法。2019湖南衡阳22题:作者认为怎样才能过“不苟且”的生活?结合全文简要回答。2015黔东南22题: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为什么“键对键,永远【方法总结】(1)审清题干,从题干中找出关键字眼,确定搜索答案的范围和答题方向,如果是和论点与分论点有关,一定要理清关系;如果和上下文有关,则要注意分析逻辑关系。(2)议论文的信息提取一般都和论点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一定注意把握论点,筛选主要内容。①全文范围:找文章中与题干要求相关的语句,明确中心论点。再紧抓每段的第一句或段尾总结性的语句,找出分论点。还要注意表关系、总结性的关键词,如“因为”“所以”“总而言之”“一般来说”等;②段落范围: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找到题干要求的段落,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给段落分层,筛选出需要的内容。(3)提炼摘抄出答案。尽量用原文原句。【方法总结】考向2信息理解整合(黔南2012.30)2012黔南30题:作者认为“我们不妨在祖冲之头像的旁边,贴上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其科学依据是:__________(2分)2019四川南充20题:结合选文,谈谈如何养成一颗“匠心”。2019湖南邵阳20题: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淡泊。考向2信息理解整合(黔南2012.30)【方法总结】(1)需要结合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来理解,它们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石,是阐释文章大意的一个分支。(2)需理清全文的结构层次、论证过程或论证思路,快速找到关键信息所在。(3)需辨识清楚相关段落的论证方法、论据类型等。(4)综合上述信息,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确定答题要点。

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信息提取、理解整合【方法总结】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信息提取、理解考点七拓展探究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1.(统编九上《敬业与乐业》“积累拓展”)作者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自己的看法。考点七拓展探究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1.(统编九上《敬业【解题思路】本文中这一观点是针对“如何才能做到敬业”提出的,我们可以根据文中这一部分的论述结合自己的认识及生活体验阐述看法。拟写答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符合议论文的要求,不能跟本文的观点相悖。【参考答案】示例:我认为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需要我们尽力而为。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份子,只不过分工不同而已。我们每个人只有认同自己的职业,并且尽心尽力把分内的事情干好,才能保障社会的整体有序运转。同时,我们每个人既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也能享受到社会的红利。【解题思路】本文中这一观点是针对“如何才能做到敬业”提出的,2.(统编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积累拓展”)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国”?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示例:雨果此举并不是不爱国。他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来评判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他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站在人类良知的立场上。他能将政府与人民相区别,指出这样的“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更不能让人民背负政府犯下的罪行。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雨果是爱国的。2.(统编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积累拓3.(统编九下《山水画的意境》“思考探究”)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①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②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③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事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④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3.(统编九下《山水画的意境》“思考探究”)各种艺术门类之间【参考答案】①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就一定写不出好的文章。这要求我们尽量熟悉写作的对象,把握它们的精神实质。②要把握客观外物的精神实质,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意境。不带感情地写作,是写不出好文章的。③对于所描写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这样才能认识深刻全面,也才能打动人。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是不行的。④对生活没有深刻感受,不能产生自己的感悟,也没有表现的欲望,总是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没有个性和独创性。【参考答案】①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就一定写不出好的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谈看法(启示/感悟/感受)(8年8考:黔西南2017.19,2015.25,2014.24,2013.25;黔东南2017.21,2015.24第二问,2013.22;黔南2014.28)【中考常见设问】2017黔西南19题:读了本文,你对逆向思维有什么看法?(4分)2017黔东南21题: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的理解。(4分)2015黔西南25题: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作简要阐述。(3分)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谈看法(启示/感悟/感受)(8年82015黔东南24题第二问:你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进行数码排毒?(1分)2014黔西南24题:白求恩、雷锋、焦裕禄……都是大家心目中的榜样,文中却说即使不像他们,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好人”。请联系学生实际谈谈你的感悟。(3分)2014黔南28题:在文中周国平给年青人提了不少的忠告,请就“多读书,少上网。”谈谈你的看法。(2分)2013黔西南25题:选文中有许多值得品味的地方,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写在下面,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2015黔东南24题第二问:你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进行数2013黔东南22题:你如何看待佛山“小悦悦”事件?(4分)2019黑龙江龙东21题:俗话说“人不可貌相”,现如今,“外貌协会”却不断壮大。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方法总结】题型1:结合文章内容谈

首先学生要对所给选文观点有准确的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和生活实际并把它们迁移到文段中来。往往不是结合文章内容谈,就是结合实际回答,在作答时审题要准确,观点要积极向上。(结合句子作答时,还需准确把握句子的含义)2013黔东南22题:你如何看待佛山“小悦悦”事件?(4分)题型2:结合链接材料谈首先,分析所给链接材料的内容和角度,然后结合选文中心论点来谈自己的理解和获得的启示。注意:①从原文、所给材料出发,明确中心,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情感;②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议论、记叙相结合);③语言力求简明扼要(注意文字字数的要求);④言之有理,选取典型事例证明,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题型2:结合链接材料谈考向2列举事例(黔南2015.24)【中考常见设问】2015黔南第24题:第⑤节有“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一句,你认为除了文中所述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储蓄?请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并说明理由。(3分)考向2列举事例(黔南2015.24)【方法总结】(1)审清题干给出的要求。(2)围绕所给要求,以文本为基础,充分调动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筛选出与文本相关的事例。(3)阐述理由时,需结合文章观点来谈,不能和文章观点相悖。表述清楚简洁。

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拓展探究【方法总结】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拓展探究补充考点八段落作用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中考常见设问】2017黔西南18题:第⑨段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2016黔南26题:文章第①段引用贾平凹的话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分)2012黔西南25题第二问:文段(6)的作用是什么?(2分)2012黔东南19题:文章开头引用弗洛伊德的名言在全文结构中起何作用?2019河南12题: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019山东济宁16题:第⑦段能否删掉?为什么?补充考点八段落作用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中考常见设问】【方法总结】(1)看设问。若要求答作用且没有给角度,则需从结构或内容两方面来答;若题干明确要求从结构或内容角度来答,那么就从要求的角度作答即可;若题干问段落能不能删除,则先表明态度,一般不能删除,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原因即可。

【方法总结】开头结构: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或论题,引出下文,照应题目。内容:①引用名言、事例、故事,或以某种社会现象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②作为事实或道理论据,论证了……的论点;③引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看位置。位置不同,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一般也不同。(详见下表)结构: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或论题,引出下文,照应题目。内容中间结构:①引出下文;②照应上文;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阐述的……的内容,引出下文关于……的论述。内容:论证了……的观点。结尾结构:点明题目,与开头相照应。内容:①总结全文,提出……的中心论点;②强调……的中心论点;③指出议论的意义和作用,如: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启发人们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段落作用结构:①引出下文;②照应上文;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阐述的……补充考点九标题拟写及妙处考向1标题妙处(黔东南2015.21)【中考常见设问】2015黔东南21题:文章用“别让手机成为‘孤独手雷’”作为标题,结合文意,说说有什么好处?(3分)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补充考点九标题拟写及妙处考向1标题妙处(黔东南2015【方法总结】(1)首先明确议论文题目的一般特点:①内容上,引出论题,点明论点。②表达上,运用了××(修辞或写作手法),具体分析其作用。具体如下:ɑ.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化用诗句、成语等,生动形象、新颖别致;b.以问句的形式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c.引用热门话题,贴近生活,或话题新鲜奇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结合论点、论据等分析具体作用。【方法总结】考向2拟写标题(黔南2014.24)【中考常见设问】2014黔南24题:给本文拟一个标题。(1分)【方法总结】(1)直接以文章中心论点为题目。(2)根据文章所议论的话题拟写题目。所谓话题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件、问题或现象等。找出文章中作者所论述的话题,然后拟写题目。为避免与记叙文的题目相混淆,也为了突出议论文题目的特征,可以在前面加上“小议”“谈谈”“论”“试论”“简析”“浅谈”等词。如《谈创造性思维》《谈读书》等,都属于论题型。考向2拟写标题(黔南2014.24)【方法总结】

注意:有时,议论文的题目也可以是表示两者关系的词语,如《最苦与最乐》。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大部分内容是论证两者关系时,才能以两者关系为题目。注意:有时,议论文的题目也可以是表示两者关系的词语,考点一

概括论点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1.(统编九上《敬业与乐业》“思考探究”)认真阅读课文,说说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考点一概括论点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1.(统编九上《敬【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题目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基础上,准确把握作者观点,理解文章内容。首先我们知道文题“敬业与乐业”是论题,文章开篇指出其出处,而后直截了当地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从人们认知的逻辑出发,作者先强调了“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然后再分别论述“要敬业”和“要乐业”。【参考答案】作者在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之后从“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分论点)。【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题目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在阅读2.(统编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思考探究”)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3.(统编九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思考探究”)作者主张的观点是什么?【参考答案】这封信主要表达了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劫掠毁灭圆明园罪行的谴责和对遭受劫难的中国的深切同情。【参考答案】“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2.(统编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思考探4.(统编九下《短文两篇》“思考探究”)下面两段文字的核心观点各是什么?(1)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2)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参考答案】(1)核心观点是“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即不同的书会塑造人不同的性格特质。(2)核心观点是“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4.(统编九下《短文两篇》“思考探究”)下面两段文字的核心观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概括中心论点(8年10考:黔西南2017.16,2015.22,2014.21,2013.21,2012.22;黔东南2017.19,2016.21,2012.18;黔南2015.22,2012.31)【中考常见设问】2017黔西南16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2017黔东南19题:请归纳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3分)2014黔西南21题:本文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2分)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概括中心论点(8年10考:黔西南22019河南11题:从全文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2019江西17题:通览全文,作者谈论语言运用问题,重点阐述了哪两个观点?辑出发,作者先强调了“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然后再分别论述“要敬业”和“要乐业”。2019河南11题:从全文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方法总结】(相关知识见P111“1.议论文三要素”中的“(1)论点”)(1)明确中心论点的特点,根据特点提取或概括。中心论点是作者观点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简明的判断句。(2)根据论点提出的方法进行提炼。①在标题和开篇处直接提出论点;②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和名言警句等引出论点。(3)位置“四看”法提取:一看题目:题目直接揭示论点或提示论点(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或提示议论的范围(如《敬业与乐业》《怀疑与学问》)。二看开头:开篇点题。开门见山是议论文的常见写法,因而许多文章的中心论点都出现在开头部分。【方法总结】(相关知识见P111“1.议论文三要素”中的“(

三看结尾:篇末揭示中心,可留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应该”“必须”“由此可见”“因此”“总之”等。如《谈创造性思维》最后一段归纳全文,指出拥有创造力所需的诸多要素。四看直接表述句:要留意文章中间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如《怀疑与学问》第④段中的“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4)归纳综合:有时论点被分解了,可能通过并列或递进的几个词句来阐述,这就需要分析、综合、归纳。

注:上述几种方法,综合起来运用,解题时会更加快速和准确。三看结尾:篇末揭示中心,可留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应考向2概括分论点(8年4考:黔西南2015.23,2013.22,2012.24;黔南2016.27第二问)【中考常见设问】2016黔南27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的事例,并说说这一事例论证了什么观点。(3分)2015黔西南23题:作者分别用了几个分论点来证明中心论点?(写出分论点)(4分)2019山东滨州16题:第②③④⑤段从四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根据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2019福建省卷16题: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请简要概括。考向2概括分论点(8年4考:黔西南2015.23,2013【方法总结】(1)抓段落的首句和尾句,进而归纳段意,从而概括该段分论点。(2)通过论据反推论点,看论据是证明什么论点的。(3)概括时注意句式与前后分论点的句式一致。

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概括论点【方法总结】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概括论点考点二

论证思路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考向1简述论证思路1.(统编九上《怀疑与学问》“思考探究”)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细读课文,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考点二论证思路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考向1简述论证思路【参考答案】中心论点:学则须疑分论点一:怀疑在消极方面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分论点二:怀疑也是在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参考答案】中心论点:学则须疑2.(统编九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思考探究”)驳论一般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反驳错误观点时,可以针对错误观点,也可以针对论据和论证过程。读课文第3-5段,看看本文运用了怎样的批驳方式,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2.(统编九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思考探究”)驳论一般【参考答案】①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寄希望于国联是“他信”——这些都不是“自信”;②求神拜佛是用以自我麻醉的“自欺”,也不是“自信”。这些批驳证明,不久前失掉的是“他信力”,现在发展着的是“自欺力”,都不是“自信力”;也就是说,对方的论据并不能证明论点,其论证过程是错误的,所以说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参考答案】①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寄希望于国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简述论证思路【中考常见设问】2019齐齐哈尔27题: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2019江苏泰州16题:概括第②段的论证思路。首先______,然后______,最后________。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简述论证思路2019山东淄博10题: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空,完成对本文论证思路的梳理。2019山东淄博10题: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空,完成对本文论【方法总结】(1)审清题干,确定答题区域。一般题干会直接点明答题范围。(2)通读某段(或全文)内容,明确答题范围中提及的论点。(3)提炼提示论证方法、揭示主旨的关键词,对某段(或全文)划分层次。(4)针对所划层次,分析论点论据等具体内容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在论证过程中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或列举……的例子,或引用……的内容,或将……与……进行对比,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道理)。(5)在把握文章段落(或语段)层次的基础上,整合语言,分析概括论证思路。表述时加上表达关联的词语,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将文章内容用关联词连缀即可。【方法总结】考向2段落(句子)之间能否调换顺序(统编九上《怀疑与学问》“积累拓展”)这段文字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考点探源考向2段落(句子)之间能否调换顺序考点探源【参考答案】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要抱怀疑的态度”,第二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前面所谈的“评判”也是后面所说“修正”的前提。所以“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步构成逐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关系,不能任意调换顺序。【参考答案】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要考向2段落(句子)之间能否调换顺序【中考常见设问】2019甘肃兰州19题:选文第②段和③④段调换位置是否影响文意的表达?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方法总结】(1)表态(一般是不能)。(2)明确中心论点,结合文章分析段落(句子)在论证中心论点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通读段落(句子)内容,逐段(句)概括要点,对段(句)意进行分类合并,仔细体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2段落(句子)之间能否调换顺序【方法总结】中考链接及方常见的段落(句子)关系有:①照应关系。段落(句子)与段落(句子)之间,往往有一句话或者一段内容与之呼应,形成照应关系。(要注意对全文的整体感知,而不是只限于部分段落的思考)②递进关系。段落(句子)之间步步深入,逐层阐述。③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有些文章论证某一问题时,先论述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再论述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最后论述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一环扣一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3)总结概括答案。按照“不能调换+结合文章论证层次分析”组织答案。

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论证思路常见的段落(句子)关系有: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考点三

补写或概括论据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1.(统编九上《敬业与乐业》“积累拓展”)作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事例;在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出了四个原因。参照这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事例。考点三补写或概括论据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1.(统编九上【解题思路】在论述“有业之必要”这一观点时,文中用了举例论证,我们可以结合这两个例子折射出的思想归纳出简单的理由,比如“可以谋生”“可以让自己生活更充实”等,也可以联系自己追求学业的体验或者从身边的人身上所悟到的关于“有业之必要”的道理,去谈几点理由;在论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文章讲了四个原因,我们可以根据这四个原因中说到的现象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作为事实论据。当然也可以写自己身边的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实,使之更具有说服力。【解题思路】在论述“有业之必要”这一观点时,文中用了举例论证【答案示例】“有业之必要”的理由:(1)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2)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3)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4)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行、能力和才干的锻炼。(5)事业上的小小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带来精神满足。(6)有创造性的成就,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的例子: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十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不抱怨叫苦。【答案示例】“有业之必要”的理由:(1)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2.(统编九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积累拓展”)文中提到了四种“中国的脊梁”,你知道历史上哪些人物具有这样的品行?课外查找资料,搜集相关的人物事迹,与同学交流。【答案示例】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剥削压迫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2.(统编九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积累拓展”)文中提到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补写论据(8年2考:黔西南2013.24,黔南2016.28)【中考常见设问】2016黔南28题:为使文章论证更充分有力,请用一段话为本文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2013黔西南24题:请在文中第⑥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证明作者的观点。(3分)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考向1补写论据(8年2考:黔西南20132019山东淄博12题:请从邓稼先、闻一多两人中任选一人,结合所学课文概述其相关事迹,为本文补写一个事实论据。不少于80字。2019湖南邵阳22题:请围绕文章“淡泊之心自高远”这一中心,仿照示例,补充一个事实论据。示例:陶渊明因为有了淡泊之心,主动远离官场,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得。2019山东淄博12题:请从邓稼先、闻一多两人中任选一人,结【方法总结】(1)要审清题目,看要求是补写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补写事实论据:人物(谁)+故事梗概(怎么做+结果怎么样)。补写道理论据:一般直接引用即可,可选择众所周知的名人名言、格言、俗语等。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方法总结】

(2)要求围绕论点补写论据,补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真实,论据必须真实可信,人物与事实要相符,不能张冠李戴、凭空捏造;②要准确,注意论据与论点的一致性,必须依据论点把握论据本质特点,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③要典型,论据要有代表性,力求大众化,尽可能是人所共知的;所引用的名言、格言应有一定的权威性;④要简洁,表述力求简洁流畅,不能超过规定的字数。

注意:补写时要准确区分两种论据:事实论据主要指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人物事迹、史实等;道理论据包括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等。(2)要求围绕论点补写论据,补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考向2概括论据(黔南2016.27第一问)【中考常见设问】2016黔南27题第一问: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段的事例。(1分)2019湖南湘西21题:为证明中心观点,文章搜集了哪些论据?请简要概括。考向2概括论据(黔南2016.27第一问)【方法总结】解答概括论据类题(一般是概括事实论据)时,首先是要看清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再从叙事大多所具备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要素入手;采用“人物+时间+事件+结果”的格式回答。

注意:在概括事实论据时,必须做到依据论点,将论据的本质特点把握准确,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补写或概括论据【方法总结】点击链接至考点针对练——补写或概括论据考点四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1.(统编九上《敬业与乐业》“思考探究”)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考点四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1.(统编九【解题思路】我们知道文章从三个方面来阐释和论证中心论点。那么我们就要梳理作者是如何“一一击破”,比如在说“有业”之必要时,先引用了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采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在论述“敬业”时,先用朱熹的话解释“敬业”的含义,属于道理论证;然后以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为例证明“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属于举例论证……以此类推,便可以概括出本题的答案。【解题思路】我们知道文章从三个方面来阐释和论证中心论点。那么【参考答案】作者举百丈禅师不做事就不吃饭和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在论述要敬业这个分论点时,既从正面说了“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来和他交换”,又从反面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自己害自己”,这属于正反对比论证;引用庄子、孔子、朱熹、曾文正等人的话,属于道理论证;在说到职业乐趣时,用了赛球的比喻,属于比喻论证。通过运用这些论证方法,材料与观点得以紧密联系起来,并对观点起到支持作用。【参考答案】作者举百丈禅师不做事就不吃饭和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2.(统编九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思考探究”)文章的后半部分围绕着“两个强盗”的比喻展开,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国家、政府的形象是抽象的,用“强盗”来比喻英国政府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