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伊之密研究报告模压成型机械解决方案领先企业专注模压成型机械产品解决方案伊之密成立于2002年,主营产品包括注塑机、压铸机、橡胶注射成型机、高速包装系统、机器人应用及智能制造系统产品线,注塑机主要产品包括:三板机、二板机、全电动注塑机和多物料注塑机;压铸机产品包括:冷室压铸机、热室压铸机和镁合金注射成型机。产品下游应用广泛:家用电器、汽车、3C产品、医疗器械、包装及航空航天等。十年营收成长近5倍,利润成长超8倍十年收入增长近5倍,利润增长超8倍。2011~2021年,公司营收从7.68亿元增长到35.3亿元,CAGR=16.5%。归母净利润从0.64亿元增长到5.16亿元,CAGR=23.2%。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35.3亿元/yoy+30.0%;归母净利润5.16亿元/yoy+64.2%,净利润创历史新高。22Q1营业收入8.99亿元/yoy+18.3%,归母净利润1.11亿元/yoy+3.1%。2011~2021年注塑机业务持续增长,压铸机2018年短暂下滑后持续恢复。分产品看,2011~2021年伊之密注塑机业务收入从4.5亿成长到25.85亿,复合增速19%,注塑机的产品系列及销售渠道不断完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2011~2021年压铸机收入从2.72亿增长到5.72亿,CAGR=8%,压铸机下游主要以汽车行业为主,容易受汽车行业景气影响,2018~2019年,汽车零部件行业低迷,加上行业竞争,公司压铸机收入从2017年6.34亿的历史高点下降到2019年的4.25亿元,2020~2021年随着汽车行业景气回升。同时,公司也开始打造新的压铸产品系列,以期在新一轮行业景气周期里提升市场占有率。受益规模效应和精益生产,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11~2021年,受益于规模效应,公司毛利率从32.3%提升到34.5%,其中注塑机毛利率从30.1%提升至33.8%,压铸机2011年毛利率为34.1%,2016年提升到41.59%,后因行业景气回落及竞争原因,逐渐回落至2020年的30.11%,2021年随着行业景气回升,毛利率回升至35.2%,未来随着公司高端LEAP系列推向市场,毛利率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加强内控,费用率自2015年以来持续走低。2011~2021年期间费用率先升后降,由21.82%上升到2015年的27.47%,2021年逐渐下降至20.23%,22Q1为18.80%。其中,管理费用率波动较大,从2012年9.51%上升2015年的14.15%,后随着收入规模上升降低至21年的9.66%,销售费用率从2012年的10.6%上升至2015年的12.24%,后下降至2021年的9.80%,主要原因随公司规模扩大,销售费用同比增加的同时,占营收比重降低。后下降至2021年的9.8%。财务费用率由于利息支出减少而有所降低。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增加,研发费用1.6亿元,同比增长21.5%,主要原因是公司超大型压铸单元和超大型高端注塑成型装备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公司的超大型压铸机有望加快自主产业化与进口替代进程,在新能源汽车车身一体压铸的行业大潮中充分受益。经营现金流总体趋势上升,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2011~2021年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自0.46亿元上升至3.17亿元,21年现金流较20年减少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加大了备货。2016年以来,公司资产负债率处于50%~56%之间,22Q1资产负债率为52.64%,主要原因为2020年公司定向增发,公司经营杠杆降低,债务压力减轻。合同负债快速上升,22Q1存货同比上升快。22Q1合同负债+预收账款合计为3.71亿元/yoy+20.50%。22Q1存货13.71亿元/yoy+47.90%,主要原因为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增加存货储备。股权结构稳定,绑定高级管理人员股权结构相对稳定,实际控制人2021年8月通过定增增持公司3400万股,发行价格为5.29元/股。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敬财、甄荣辉和梁敬华,三人通过佳卓控股及直接股权掌握公司约38%的股份。公司分别于2019年6月、2020年4月、2020年11月进行了三期员工股权激励,用于激励核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一体压铸:高效低成本的汽车制造革命一体压铸工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采用铝合金车身的产品上经常会见到压铸工艺,主要以小型零部件为主。它是将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注入模具的腔体内,以铸造出需要的形状。它与传统砂型铸造有着本质的不同,其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打造而成。压铸机下游需求70%来自于汽车行业,2020年之前压铸机最大吨位为4500吨,压铸机主要用于小型零部件。小型零部件主要包括车门框、A柱、后纵架、尾箱盖、三合一/五合一动力总成外壳等大型车身构件,需要使用4000T压铸机制造,减震塔使用2500吨压铸机制造,重卡发动机缸体使用4500吨压铸机制造。一体压铸是通过大吨位压铸机,将多个单独、分散的铝合金零部件高度集成,再一次成型压铸为1-2个大型铝铸件。传统造车工艺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个步骤,一体化压铸覆盖了冲压和焊装两个步骤,以单个大型铝铸件替代大量的小型零件,与传统汽车制造相比具有显著优势。2020年9月22日的特斯拉电池日发布会上,车身一体化的构想(即“一体化压铸前底板+CTC+一体化压铸后底板”)被提出,极简化汽车制造方式对大型压铸机产生需求。马斯克称特斯拉ModelY将采用一体压铸生产车身后底板总成,2021年特斯拉发布的ModelY,一体压铸了车身的整个后底板,一体压铸件包含了整车左右侧的后轮罩内板、后纵梁、底板连接板、梁内加强板等零件。一体压铸的优势:提升效率、降低成本1)后桥轮拱上方部位零部件加工时间从1~2小时缩减到3~5分钟。根据特斯拉官网,Model3与ModelY的后桥轮拱上方部位需要70个零件组成,而ModelY的一体压铸式车身只需要一个零件组成,零件数量比Model3大大减少,焊点大约由700-800个减少到50个。如果采用传统加工工艺,冲压加焊装这70个零件组装一个部件,至少需要两个小时,必须多线并进,才能满足生产节奏。大型压铸机一次压铸加工的时间不足两分钟,80-90秒即可完成,每小时能完成40-45个铸件,一天能生产1000个铸件。由于应用了新的合金材料,特斯拉一体压铸的后地板总成不需要再进行热处理,制造时间由传统工艺的1-2小时缩减至3-5分钟,并且能够在厂内直接供货。2)为汽车生产提供了较高的灵活度,缩短了车型开发周期,新车开发周期从过去的6个月缩短到2~3个月。针对不同的动力系统或电池,只需要一次调整模具,就可以压铸出适配新设计的部件,减少生产的复杂性,降低重新设计新产品的成本和时间周期,同时大幅加快了新车型量产的进程。3)通过设备、人员、场地的节省,制造成本降低40%。用一个大型压铸件的一次压铸节省了传统的几十个零部件冲压、焊接等工艺,节省了大量的生产设备,马斯克称一个大型压铸件可以节省300个机器人;机器占地面积缩小了30%;一个压铸车间生产工人需200~300人,一台压铸机需要20个工人。从车身造价来看,按照特斯拉的数据,相较钢铝混合车身节省40%的制造成本,一体压铸全铝车身造价为9000-12000元。4)车身轻量化,续航里程提升5~10%。一体压铸全铝车身重量约为200-250kg,显著低于钢车身350~450kg。特斯拉计划用2~3个大型压铸件拼接成整个下车体总成,替换掉原来的370个零件,最终实现汽车总重量降低10%,续航里程增加14%。一体化后地板需要用6000吨的压铸机,一体化前底板需要用9000吨以上压铸机、一体化电池底盘需要用到9000~12000吨的压铸机。根据特斯拉远期计划,未来可实现底盘甚至白车身一次压铸成型,整车将由8个构件组成,代替200-400个零部件,生产成本有望下降40%,从而完全取消组装生产线,对应的压铸机吨位有望达到10000T以上。持续提升材料性能和工艺设备,推进一体压铸产业化。一体压铸在材料性能、工艺和设备、维修费用等方面还有完善空间。据鸿图科技透露,一体化压铸需要配置超大型(6000T以上)压铸设备,同时由于产品体积大难以进行热处理,需要在材料方面有所突破,生产工艺和模具会影响产品的成品率。1)材料方面,对原材料的性能要求更全面。车身件尺寸大、结构复杂,压铸过程要求原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2)工艺与设备方面,对工艺水平、设备与模具的要求更高。随着压铸尺寸/重量增加,压铸机吨位要求提升;随着压铸机锁模力、压铸件精度及“多合一”设计复杂度提高,模具的抗压力和形状设计要求提升;3)消费者方面,维修费用较高。一体压铸件为铝合金材质,无法钣金修复只能替换,后期维修成本高昂;小型碰撞原本只需更换个别零部件,但因为一体压铸车身将众多零部件整合成一个零件,整体更换导致成本升高。随着规模化量产,维修费用有望降低。预计22-30年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一体压铸机年均新增需求72/181亿元2022~2030年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一体压铸设备年均需求为72/181亿元。如果考虑燃油车也有减重需求,采用一体压铸工艺,我们假设2030年一体压铸在新能源车/燃油车的渗透率分别为100%/20%,那么全球燃油车对一体压铸设备的年均新增需求为32亿。因此,综合考虑新能车和燃油车需求,一体压铸设备年均新增需求为213亿元。核心假设:1)新能源乘用车产量: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2030年中国乘用车产量增速为4%,根据各国规划的新能车数量,我们预计2030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为55%,我们预计2030年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为50%。2)随着特斯拉的示范效应,一体压铸产业趋势开始逐渐明朗,越来越多的车企和压铸厂开始研究一体压铸工艺和材料,我们认为基于一体压铸的低成本高效率,减重提升续航里程的显著优势,未来一体压铸有望在新能源车领域全面应用,同时在燃油车上部分渗透。3)根据特斯拉官网,从特斯拉加州基地的设备节拍和专利披露的生产节拍来看,生产一个铸件的时间大约为147秒,专利上特斯拉给出的节拍范围为60~120秒且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为75%,那么每天共计生产:(24*60*60/147)*0.75=441件,每年生产50周,每台压铸机年产能为441*7*50=154350件。4)一体化压铸部件:新能源车
6000吨以上一体压铸可应用的部位为前、中、后底板3个部位,4000吨一体压铸可应用的部件为电池包、电机电控壳体、副车架、车门*4、后盖共计8个部位;燃油车可用6000吨以上一体压铸可应用的部位为前、中、后底板3个部位,4000吨一体压铸可应用的部件为车架、车门*4、后盖共计6个部位。5)根据调研,4000吨压铸机解决方案约为3600万元,一体压铸所需6000吨及以上的压铸解决方案均价约1亿元。越来越多车企跟进。跟进这项工艺的车企中,特斯拉是采取完全自供的方式,蔚来、理想、小米是外供,小鹏、大众是自供+外供相结合,根据沃尔沃2022年5月20日发布的新闻,沃尔沃将在下一代纯电车型上采用自供方式,奔驰、福特、一汽等传统造车企业也在陆续跟进布局,我们认为未来还会有更多车企加入。为了给整车厂进行配套,压铸厂积极新建一体压铸产能。布勒、力劲、伊之密和海天金属将是一体压铸领域最主要的参与者。压铸机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市场份额排名靠前且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有力劲科技、伊之密、海天金属,瑞士布勒。从产品吨位来看,国内具备6000吨以上大型压铸机设计、生产能力的企业仅有力劲、伊之密和海天金属,海外领先企业是瑞士布勒。伊之密压铸业务增速及盈利能力高于力劲。力劲科技是国内压铸机龙头,2021压铸机营收26.57亿港元/yoy+40.6%,占比67.15%;注塑机营收12.46亿港元/yoy+64.7%;
2013~2021年压铸机收入从17.38亿成长到26.57亿港币,复合增速5.4%。伊之密压铸机收入从3.4亿成长到5.72亿人民币,复合增速6.7%。力劲未披露分业务毛利率,21年综合毛利率29%,由于其收入67%来自压铸机,基本决定了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伊之密压铸机毛利率35%,注塑机毛利率33.8%,我们判断伊之密压铸机毛利率显著高于力劲。伊之密:完善高端产品系列,积极投身一体压铸新趋势公司于2021年推出高端系列LEAP系列产品线,对标布勒,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搭载了伊之密自主开发的YI-CAST实时闭环压射系统和ORCA控制系统,在压射系统、控制系统、锁模系统、节能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和优化,具有智能、快速、精准、节能四大优点。同时于2022年推出1600吨两板机,公司将在此基础上,逐渐完成中大吨位两板机的研发。22年初推出7000吨超大型压铸机,5月26日,与一汽签约9000吨超大型压铸机。7000T是伊之密全力打造的重点新品,采用了高刚性及高效稳定的锁模系统,可实现高标准高性能的快速压射,压射速度最大可达12m/s。5月26日,公司与一汽铸造战略合作签约LEAP9000超大型压铸机,最大锁模力可达10000KN,创下了全球超大型压铸机行业的新记录,同时,新机器融合了全新Leap系列的压射系统、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性能更卓越,公司预计将于今年9月组装完成,未来将应用于一汽SUV
新能源车型的车身压铸。计划在2025年之前完成10000吨以上产品的研发和试制。产能准备:公司预计超重型压铸厂今年10月投产,年产能为100台重型及超重型压铸机。目前厂房主要针对4500T压铸机生产,将新建五沙工厂三期,总面积23000平方米,最大可以满足20000T机器装配,公司预计将于2022年10月竣工,年产能最高可达100台重型和超大型压铸机。注塑机行业跟随宏观经济小幅波动,行业格局从分散走向集中注塑机行业:应用场景广,跟随宏观经济小幅波动中国塑料制品产量稳步增长。2012~2021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由5781增长到8004万吨,CAGR=3.7%,国内外注塑机下游应用无显著区别,全球注塑机下游分别为汽车占比26%-30%、家电占比22%-25%、包装占比12%-16%。预计2016~2024年全球注塑机产值从84.5亿欧元增长至115.6亿欧元,复合增速3.9%。中国注塑机市场需求从211.6亿元增长到300.6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速为4.5%。2021年中国注塑机械行业产值约为261亿元,预计22~24年中国注塑机械行业复合增速为4.8%。中国注塑机出口金额远高于进口额。2021年中国注塑机出口金额为16.93亿美元,同比增长39.6%,出口均价为3.4万美元。注塑机进口金额为7.43亿美元,同比上升25.2%,进口均价为9.56万美元。注塑机行业从分散走向集中,从低端升级到高端欧日占据注塑机的高端市场。欧洲、日本在塑料机械领域非常重视创新,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生产的精密注塑机、大型注塑机等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根据中国塑料机械网数据,2021年全球超过45%以上的塑料机械专利由欧洲公司拥有,每年一半以上的出口额也来源于欧洲。日本的电动注塑机,在北美地区市占率达到30%,在快速周期成型、高精度微型化注塑方面占据优势。国内注塑机市场格局从分散逐渐走向集中。伊之密凭借持续的技术投入和积极的销售策略,行业排名从2012年第七位提升至2021年的第二位,未来有望继续提升市占率,进一步缩小与第一名的差距,拉开与第三名的差距。伊之密:注塑机行业的成长型选手伊之密成长性及盈利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从成长性来看,2011~2021年伊之密注塑机业务收入从4.5亿成长到25.85亿,复合增速19%,同期海天国际从70亿成长到160亿,复合增速8.6%,震雄集团原地踏步;伊之密毛利率水平在行业内保持领先,2021公司注塑机业务毛利率为33.83%,高于海天国际32.3%及震雄集团的26.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陕西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答案
- (6)-题型专练06:应用60题
- 2025年4月涉外房产交易跨境支付协议模板解析
- 2025普通企业保洁员劳动合同协议样本
- 《智能识别技术》课件
- 吉姆公式的基本内容
- 有关担保协议书
- 物业管理公司转让协议二零二五年
- 全新老年人离婚协议书范例
- 高价药品管理制度规定
- 第6章 输电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
- 《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更新要点解读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课
- 股权激励实战手册
- 车站作业计划与统计(第二版)
- 【自考复习资料】00067财务管理学考试重点
- 2023高职高专信息素养大赛系列专题培训
- 2023年2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报告
- YBJ-PS03-2004埋地无压预制混凝土排水圆形管管基及接口
- 诗词大会训练题库十二宫格
- 大专机电一体化实践报告(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