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选择填空题库_第1页
美学选择填空题库_第2页
美学选择填空题库_第3页
美学选择填空题库_第4页
美学选择填空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2一、单项选择题1.从艺术的起源角度来理解“什么是艺术”学说,康德、席勒、斯宾塞等人提出(A)。A.游戏说B.集体无意识说C.模仿说D.表现说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

D

)

A.虚拟性

B.敏感性C.想象性

D.情感性

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

B

)

A.审美快感

B.意象C.形式

D.物象

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5.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其中(B)是艺术的首要功能。A.消遣娱乐B.审美作用C.认识作用D.道德教育6.所谓艺术技巧是指(D)

A.艺术思维技巧B.艺术联系技巧C.艺术审美技巧D.艺术操作技巧

7.下列类型中属于时间艺术的是(D)

A.建筑B.绘画C.雕塑D.音乐

8.“悟”是艺术品鉴赏过程中(C)

A.所有接受者必定要达到的层次B.接受主体鉴赏活动的起始环节

C.接受主体感知最终的升华D.对创作主体意象的复制

9.灵感理论在中国古代主要表述为(

D

A.迷狂说

B.神灵凭附说C.代神立言说

D.“顿悟”与体“道”

10.艺术家在创造意象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人生态度,这是艺术意象的(C)

A.虚拟性B.情感性C.想象性D.情绪性

11.获得精神的放松和快怡,是艺术的(A)

A.娱乐消遣功能B.认识功能C.思想启迪功能D.社会干预功能

12.艺术品提供给我们最基本的东西是(C)

A.形象B.快乐C.意象D.感悟13.审美“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C)

A.达尔文B.普列汉诺夫C.席勒D.弗雷泽14.艺术接受的核心是(C)

A.对形式符号的感知B.对符号意义的理解C.对作品意象的重建D.对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评判15.游戏说和集体无意识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C)

A.艺术的功能B.艺术的本质C.艺术的起源D.艺术的存在16.把艺术品的结构划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客体层四个层次的美学家是(A)

A.英伽登B.布隆博格C.汉斯立克D.克罗齐17.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的关键是(B)

A.艺术形式B.艺术意象C.艺术的思想内容D.创作主体18.孕育艺术意象的内在动力是(

D

A.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与被认识关系B.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

C.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模仿与被模仿关系D.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感动与被感动关系19.艺术的最高追求和目标是创造(C)

A.有意境的世界

B.有意象的世界

C.有意境的意象世界

D.有意象的意境世界20.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以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D)

A.社会干预功能

B.心理平衡功能

C.道德教育功能

D.娱乐消遣功能

21.艺术意象是一种(C)

A.虚拟的存在

B.客观的物质存在C.精神的存在

D.物质—精神存在

22.以下不属于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的是(A)

A.自律性

B.他律性C.形式符号性

D.开放性23.在艺术品结构层次的构成要素中,能集中体现艺术品之审美特质的要素是(D)

A.艺术形式

B.艺术内容C.艺术符号

D.艺术意象24.当代美国哲学家(A)提出了“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的观点。

A.苏珊•朗格

B.鲁道夫•阿恩海姆C.杰姆逊

D.马斯洛

25.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C)

A.物质实在层

B.意象世界层C.形式符号层

D.意境超验层

26.将艺术的本体存在仅仅归结为艺术家直觉创造的美学家是(D)

A.弗洛伊德

B.荣格

C.海德格尔

D.克罗齐

27.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B)

A.物质实在层

B.意象世界层C.形式符号层

D.意境超验层28.艺术天才的形成主要由于(A)

A.超群的理性思维与敏锐的感性能力B.自然生理机制和超群的思维能力

C.先天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机遇D.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29.千百年来人们不否认艺术的存在,从根本上讲艺术本体论就是(A)

A.艺术存在论B.艺术形式论C.艺术行动论D.艺术功能论30.

下列艺术观中,不是由现代美学家提出的学说是(D)

A.

集体无意识说

B.

有意味的形式说

C.

符号说

D.

娱乐说31.

艺术鉴赏过程的三阶段按顺序应为(A)

A.

观、品、悟

B.

品、悟、观

C.

读、解、达

D.

感、品、悟

32.

下列要素不属于艺术想象的是(C)

A.

意象的触发

B.

意象的发展

C.

意象的鲜明

D.

意象的形成

33.

在艺术孕育过程中,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主要是(D)

A.

反映

B.

模仿

C.

认识

D.

感动

34.

诗与画都是艺术,其作品结构中都必然具有且性质相同的层次是(C)

A.

物质材料层

B.

形式符号层

C.

意象世界层

D.

意境超验层

35.

造成艺术品具有“他律性”的核心要素是(C)

A.

意象

B.

材料

C.

流通

D.

形式

36.

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D)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

“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

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7.艺术家感受、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C)

A.艺术想象

B.艺术技巧C.艺术敏感

D.艺术灵感38.

中国的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主要是(D)A.

仿象

B.

兴象

C.

喻象

D.

抽象

39.

模仿说的主要缺陷是(C)

A.

忽视了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B.

忽视了艺术的认识功能

C.

忽视了艺术的审美特征

D.

夸大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40.

艺术操作中技与道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常被称为(A)

A.

心手相应

B.

刻镂无形

C.

胸有成竹

D.

气韵生动41.

把山水作为绘画、文学等艺术样式的题材,这标志着(C)

A.

艺术开始进入自觉的时代

B.

审美活动开始走向独立

C.

人对自然审美意识开始觉醒

D.

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42.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与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C)

A.

精神产品

B.

物质产品

C.

人工制品

D.

自然物43.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B

A.意在强调慈母与游子的个别直观形象

B.虽然写的是个别慈母和游子,却表现了天下父母心和游子意

C.没有个别直观的形象,只是讲普天下的慈母与游子

D.看似说慈母,实际上是说游子44.《红楼梦》比《金瓶梅》有更高的艺术价值主要是因为《红楼梦》(

D)

A.更具有道德意义

B.更具有历史内涵

C.所表现的题材更广大

D.体现出更高的美学理想45.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根本区别在于(C)。

A.艺术品是人工制品B.艺术品是精神产品

C.艺术品用意象思维创造意象世界D.艺术品主要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46.模仿说对艺术的界定立足于(A)。

A.艺术本质角度B.艺术价值角度C.艺术起源角度D.艺术功能角度47.模仿说主要缺陷是(C)

A.忽视了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B.忽视了艺术的认识功能

C.忽视了艺术的审美特征

D.夸大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48.在荣格看来,艺术家应该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人”,即(B)

A.拥有自由意志的人

B.自我实现的人C.审美的人

D.集体的人49游戏说的形成没有做出直接贡献的美学家是(

D

)。

A.康德

B.席勒C.斯宾塞

D.黑格尔

50.集体无意识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B

)。

A.艺术的功能

B.艺术的起源C.艺术的本质

D.艺术的特征

51.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B

)。

A.艺术品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材料

B.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

C.艺术品是一种人工制品

D.艺术品有时需要借助于抽象思维

52.艺术的最高追求是(

D)。

A.创造有我之境

B.创造无我之境

C.创造有生命力的典型意象D.创造有意境的意象世界53.艺术存在的动态流程是(

C)。

A.从艺术创造到艺术作品

B.从艺术创造到艺术接受

C.从艺术创造到艺术作品再到艺术接受D.从艺术作品到艺术接受54.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A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55.“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A)

A.历史性

B.民族性C.阶级性

D.地域性57.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

A.期待视界

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

D.先见之明5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意味的形式说的缺陷的是(

A

A.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

B.切断了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C.陷入了形式主义

D.陷入了神秘主义

59.娱乐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B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的功能C.艺术的本质

D.艺术的形式60.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C)

A.游戏说B.模仿说C.表现说D.娱乐说61.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将西方现代艺术正在经历的危机称作是(

C)

A.审美危机

B.形式危机

C.范式危机

D.范型危机

62.与自然对象之间没有直接的、显明的关系的意象是(

B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63.“燕山雪花大如席”中雪花的形象属于(

C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64.下列对“艺术丑”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B

A.创造性因素的丑

B.现实性因素的丑

C.作品技巧的伪劣

D.作品结构处理不当的丑6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意味的形式说的缺陷的是(

A

A.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

B.切断了艺术与现实的联系

C.陷入了形式主义

D.陷入了神秘主义66.给艺术下定义最终可能得到艺术的(

D

A.本体

B.存在C.本质

D.描述67.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的意象是(

C)

A.仿象

B.兴象C.喻象

D.抽象68.在各种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

C

)

A.抽象

B.喻象C.兴象

D.仿象69."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与"一副美丽的面孔"分别指的是(B)。

A.自然美与艺术美B.艺术美与自然美C.自然美与艺术美D.艺术美与现实美70.曾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的美学家是(

D)

A.朱光潜

B.李泽厚C.蔡仪

D.宗白华71.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

A)

A.王国维

B.吕荧C.严羽

D.蔡元培72.“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在于(

D)。

A.前者具有人为色彩,后者没有人为色彩

B.前者物与我处于对立状态,后者物与我处于统一状态

C.前者是中西艺术共有的现象,后者是中国艺术独有的现象

D.前者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后者则是主体隐藏在意象的背后73.下列关于“意象孕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表象与原型可以完全相同B.表象必须具有客观原型

C.表象的形成与主体的情感因素无关D.意象是主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

74.庄子说:“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这说明(

A)。

A.“技”通过“道”体现出来B.“道”是不依赖于“技”而独立存在的

C.“技”是无法通达“道”的D.“技”与“道”可以相互转化

75.艺术家与创作对象的关系是(

D)。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模仿与被模仿的关系

C.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D.因感动、感应而产生的情感激荡的关系76.下列类型中属于空间艺术的是(A)

A.建筑B.文学C.戏剧D.音乐77.下列类型中属于表现艺术的是(B)

A.文学B.绘画C.舞蹈D.影视78.下列类型中属于综合艺术的是(A)

A.戏剧B.绘画C.雕塑D.音乐

79.造成艺术品具有“他律性”的核心要素是(C)

A.意象

B.材料

C.流通

D.形式

80.下列类型中属于造型艺术的是(A)A.绘画B.文学C.戏剧D.音乐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D)

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

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B)

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B.揭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

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3.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D)

A.外在的自然界B.人所改造过的自然界

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D)

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5.美感产生于(D)

A.游戏B.摹仿C.巫术D.社会实践6.美感的核心是(C)

A.情感

B.意志

C.直觉

D.体验7.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A)

A.康德

B.王国维C.蔡元培

D.柏拉图8.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A)

A.精神关系

B.认识关系C.信仰关系

D.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

9.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B)

A.通感

B.理解C.想象

D.情感10.“人闲桂花落”与“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A)

A.优美和崇高

B.崇高和优美C.均为崇高

D.均为优美11.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A)

A.王国维

B.吕荧

C.严羽

D.蔡元培12.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孩子看事物,只看到物的形象,而不知其为何物,这属于(C)

A.知觉

B.直觉

C.统觉

D.感觉13.丑在传统美学中只是一种否定的力量,到了20世纪(D)美学中,丑与荒诞却代替了崇高与滑稽,成为非理性的审美理想的标志。

A.表现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14.曾经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A)

A.夏夫兹别里和哈奇生B.夏夫兹别里和斯宾塞C.哈奇生和斯宾塞

D.柏格森和夏夫兹别里15.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到崇高的是(A)

A.毕达哥拉斯

B.朗吉弩斯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16.“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是贯穿以下哪一部作品始终的一条红线?(B)

A.《判断力批判》B.《论崇高》

C.《伊安篇》

D.《诗学》17.认为想象的快乐有三种:宏伟、新奇和美的美学家是(A)

A.爱迪生

B.博克

C.贺拉斯

D.黑格尔18.将崇高区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的是(B)

A.劳鲍特里

B.康德

C.梅里美

D.雨果19.崇高与优美之间的关系是(B)

A.对立的

B.并列的

C.递进的

D.同一的20.18世纪,将文章的风格区分为阳刚与阴柔两类的是(B)

A.方苞

B.姚鼐

C.刘熙载

D.王夫之21.亚里士多德著名的关于悲剧原因的理论是(B)

A.过失说

B.命运说C.永恒公理说

D.性格缺陷说22.霍布斯关于喜剧产生原因的学说是(B)

A.“乖讹”说

B.“鄙夷”说C.“生命的机械化”说

D.“游戏”说23.将乖讹区分为“上升的乖讹”和“下降的乖讹”的美学家是(C)

A.休谟

B.柏格森

C.斯宾塞

D.弗洛伊德24.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将西方现代艺术正在经历的危机称作是(C)

A.审美危机

B.形式危机

C.范式危机

D.范型危机25.在西方美学史上,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并把它与优美并立起来成为美学上两个基本范畴的美学家是(A)。A.博克B.毕达歌拉斯C.郎吉弩斯D.康德26.西方美学史上关于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说法,其中就有(A)的“突然荣耀说”。A.霍布斯B.康德C.柏格森D.佛罗伊德27.美感开始于(C)

A.异性的吸引B.游戏的冲动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D.祭奠的崇拜28.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美感(B)

A.没有起点B.有一个起点,却没有终点

C.既无起点,也无终点D.有起点,也有终点29.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靠于(B)

A.感官B.审美能力C.想象D.灵性30.审美情感与日常生活情感的区别在于更具有(C)

A.个人性与情绪性B.非理性与偶然性C.社会性与理性D.历史性与时代性31.审美经验的生成是(D)

A.有明确目的的B.毫无目的的

C.有时有目的,有时无目的D.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辨证统一32.所谓审美形态的贯通性是指其(B)

A.历史生成与个体相对性生成B.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

C.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D.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33.以下哪种自然现象最能使人产生崇高感?(C)

A.和风细雨B.流水潺潺C.惊涛拍岸D.春花秋月34.喜剧的主要特点是(C)

A.能够紧追时尚B.机智地批判社会现实

C.形式与内容悖离D.社会大众喜闻乐见35.审美活动与一般精神活动的区别在于(B)

A.是主体与对象的精神联系B.最具个性化

C.具有内在的规律性D.产生现实的社会后果36.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是指(C)

A.它是精神性实体B.它是不存在的

C.它是一种独特意象D.它在历史中不断变迁37.审美惊异与日常惊奇的区别在于(C)

A.有新奇的外在特征B.需要理性思考

C.有内在的精神召唤D.需要特定主体38.“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C)

A.维特根斯坦

B.亚里士多德

C.里普斯

D.阿恩海姆39.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艺术想象上体现为(C)

A.接近联想

B.对比联想

C.类似联想

D.自由联想40.指出“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是(C)

A.贝克特

B.莫里哀

C.鲁迅

D.老舍41.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形象聂赫留朵夫属于意象中的(A)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42.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D)

A.莱辛

B.休谟

C.洛克

D.康德43.美感是(D)

A.生理欲望的满足所产生的快感B.理性认识的成功所产生的快感

C.基于利他行为的道德判断的快感D.由形式直观所引起的超功利的精神愉悦44.古人说:“宁可食无鱼,不可居无竹”,实际上表达了一种(A)

A.审美需要B.审美经验C.意象结构D.物质诉求45.在下列言论中,体现审美对象的开放性这一认识的是(C)

A.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B.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

C.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意外。D.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46.意境不同于一般意象的特点是(D)

A.具有象外之境、言外之意B.意与象恰好完全匹配

C.理与象的统一D.象、情、理的统一47.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是(A)

A.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B.接触艺术作品

C.源于生物本能D.情感与想象的萌动来源:考48.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这道出了(A)

A.诗歌与优美的关系

B.诗歌与崇高的关系

C.诗歌与荒诞的关系

D.诗歌与丑的关系49.下列学说中,隐含着灵感理论特点的是(A

)

A.柏拉图的迷狂说

B.席勒的游戏说

C.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

D.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50.以下线条哪种能使人产生优美感(D)

A.粗犷的直线B.锐角的折线C.平直的虚线D.纤巧的曲线

51.广义的荒诞实质是(A)

A.对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B.对庸人行为的嘲弄

C.对社会流行的批判D.对人生命运的揭示

52.在审美感知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是(A)

A.视觉与听觉B.嗅觉与味觉C.触觉与知觉D.平衡觉与重力觉53.在发生认识论看来,用原有的心理图式去进行审美活动是(C)

A.同化过程B.调节过程C.想象过程D.感悟过程

54.关于审美惊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它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B.它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

C.它主要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召唤D.它与被打断的生活之间依然保持一种内在的深刻联系5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古希腊的(B)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

D.毕达哥拉斯56.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形式特征的审美形态是(A)

A.优美

B.崇高C.荒诞

D.乖巧57.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B)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58.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D)

A.自然B.社会C.人生D.艺术59.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B)

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

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60.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B)

A.美感的主体差异B.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

C.美感的一般特点D.美感的感觉特征61.“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A)

A.历史性B.民族性C.阶级性D.地域性62.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D)

A.功利B.逻辑C.日常自我D.自由63.提出“神思”的理论家是(C)

A.司马迁B.司空图C.刘勰D.严羽64.“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B)

A.直觉

B.通感

C.想象

D.表象65.所谓审美形态的贯通性是指其(B)

A.历史生成与个体相对性生成B.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

C.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D.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66.《庄子·达生》中讲了"佝偻者承蜩"的故事,说佝偻者"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这可以用来说明直觉的(C)。

A.直接性B.突然性C.专注性D.透明性67.喜剧的主要特点是(C)

A.能够紧追时尚B.机智地批判社会现实

C.形式与内容悖离D.社会大众喜闻乐见68.悲剧性冲突源于(A)。

A.正义与邪恶的矛盾B.人物的过失C.自然的灾难D.日常生活的不幸69.审美经验的生成是(D)

A.有明确目的的B.毫无目的的

C.有时有目的,有时无目的D.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辨证统一70.审美趣味的两重性是指(A

)

A.个体性与社会性

B.相对性与个体性

C.社会性与时代性

D.相对性与历史性71.车斯托威尔指出:"如果不是月亮、太阳和星星真的照耀着天空,我们决不会被灿烂的朝霞、宁静的落日或者闪烁着光辉的神秘的夜所激动。"这段话所针对的美论是(B)。

A.美在理念B.美在移情C.美在关系D.美在完满72.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因素是(B)

A.厄运、失败、悲哀B.冲突、抗争、毁灭C.怜悯、恐惧、净化D.罪孽、焦虑、悲痛73.

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D)

A.社会关系的解放

B.生活方式的变革

C.思想观念的自由

D.创造性的发挥74.

“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B)

A.

直觉

B.

通感

C.

想象

D.

表象75.

霍布斯的喜剧主张是(A)

A.

突然荣耀说

B.

预期失望说C.

生命的机械化

D.

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

76.

中国古代的“风骨”范畴,类似于现在美学范畴中的(B)

A.

优美

B.

崇高

C.

悲剧

D.

喜剧

77.

通感是(D)。

A.感官与心灵的沟通

B.情感的充分表现形态

C.感官间感受的相互挪移

D.审美中的豁然贯通感78.

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A)

A.

优美

B.

悲壮

C.

滑稽

D.

崇高

79.

古曲《春江花月夜》所属的审美范畴是(A)

A.

优美

B.

崇高

C.

悲剧

D.

喜剧

80.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B)

A.形式B.无形式C.质地D.体积

二、多项选择题

1.布莱克说:“从一粒沙里看一个世界”,这说明审美是(

ABCE

)

A.感性具体的

B.以小见大C.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D.透过现象看本质

E.直观个别的形象2.艺术形式符号蕴含的意义包括(ABCD)

A.字面意义B.隐喻意义C.个性意义D.结构性意义E.历史意义

3.艺术品结构中属于物质层面的有(AB)

A.物质材料层B.形式符号层C.思想内容层D.意象世界层E.意境超验层4.从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来看,意象可以区分为(

BCDE

)

A.虚象

B.仿象C.兴象

D.喻象E.抽象人生天地之间的美的形态主要有(BCD)。

A.科学美B.艺术美C.自然美D.社会美E.技术美5.形式美的组合规律包括(

ABCDE

)A.单纯齐一B.对称与均衡C.调和与对比D.比例与匀称E.节奏与韵律6.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有(

ABCD

A.虚拟性

B.感性C.想象性

D.情感性E.知识性7.自然美的特点有(

ABD

)。A.自然美具有客观性B.自然美具有象征性、易变性和多面性。C.自然美是主观性、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D.自然美侧重形式E.自然美与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联8.下列诗句所包含的意境为无我之境的有(ABDEF)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E.“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F.“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9.人的内在美包括(

ABCD

)。A.高度的文化素养B.高尚的品格C.崇高的气节D.进取奉献的精神10.人的外在美体现在(

ACDE

)A.形体美B.环境美C.仪表美D.语言美E.行为美1.在西方美学史上,关于喜剧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ABCD)

A.突然荣耀说

B.乖讹说C.生命的机械化

D.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E.游戏说2.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有(AE)

A.品位B.个性C.能力D.品味E.兴趣3.意象的基本特征是(

ABCD)。

A.虚拟性

B.感性C.想象性

D.情感性E.抽象性

4.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的美学家是(BC)。

A.亚里斯多德

B.普罗提诺C.柏拉图

D.休谟E.贺拉斯

5.康德把崇高分为(CD

)。

A.自然的崇高

B.社会的崇高C.数学的崇高

D.力学的崇高E.道德的崇高

6.丑的历史发展的历史阶段是(ACD

)。

A.原始时代

B.封建时代C.古典时代

D.西方现代主义时代E.文艺复兴7.中西传统美学概念体系差异颇大,下列术语中属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有(

ACDE)

A.意境

B.崇高

C.阴柔

D.风骨

E.气韵8.下列美学概念中,属于中国美学的概念有(ACE)

A.壮美

B.崇高C.神妙

D.荒诞E.意境9.布莱克说:“从一粒沙里看一个世界”,这说明审美是(

ABCE

)

A.感性具体的

B.以小见大

C.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D.透过现象看本质

E.直观个别的形象10.人生天地之间的美的形态主要有(BCD)。

A.科学美

B.艺术美

C.自然美

D.社会美

E.技术美11.美感的深层心理特征包括(ABCD)。

A.生理与心理的矛盾统一

B.个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统一

C.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矛盾统一

D.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矛盾统一

E.想象与情感的矛盾统一12.在审美关系中,人之所以为人,主要在于他有(ABE)。

A.社会性

B.精神性

C.自然性

D.物质性

E.历史性1、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历史是很

古老

的,但是美学作为一门科学,却又是十分

年轻

的。2、

孟子

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3、“食必常饱,然后求美”的观点是

墨子

提出的。4、早在纪元前6世纪末,古希腊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

就根据“数的原则”来剖析美。5、

柏拉图

在他的美学名著《大希庇阿斯篇》中,提出要辨析“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这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6、

1750

年,德国哲学家

鲍姆加登

的美学著作《美学》第一卷的出版,在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7、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形成了以吕荧为代表的

主观派

、以蔡仪为代表的

客观派

、以朱光潜为代表的

主客观统一派

和以李泽厚为代表的

客观社会派

。8、围绕着审美关系这一轴心而出现的

美感

美的创造

三大方面,便构成了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9、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方法论,体现为两条基本原则,即

理论与世界相结合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的原则。这两条原则,也构成了美学研究所必须遵循的两条方法论原则。1、以汉语为例,“美”字最早见于

a

的甲骨文。a、殷代

b、春秋

c、战国

d、汉代2、

d

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a、孔子

b、庄子

c、老子

d、孟子

3、“食必常饱,然后求美”的观点是

c

提出的。a、孔子

b、荀子

c、墨子

d、孟子

4、早在纪元前6世纪末,古希腊的

d

就根据“数的原则”来剖析美。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学派

5、

b

在他的美学名著《大希庇阿斯篇》中,提出要辨析“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这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希庇阿斯

(b)6、

b

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的美学著作《美学》第一卷的出版,在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a、1725

b、1750

c、1825

d、1850

(b)1、美的

问题是美学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本质)2、古希腊的

,首倡“美在形式”的理论。(毕达哥拉斯学派)3、美学家

,提出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4、19世纪德国辩证法大师

,发展并完善了“美在理念”说,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5、“

”说的创导者是法国启蒙主义者狄德罗。(美在关系)6、“美在生活”说的创导者是

。(车尔尼雪夫斯基)7、

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马克思)8、

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9、

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10、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两次“提升”,从物种关系上说,就是日益获得把握客观必然性的自由——主要为

;从社会关系上说,则为不断改造阻碍历史前进的现实关系,以利于人类的发展——主要为

。(求真、向善)11、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所谓“

”,把宽与长成1﹕1.618的长方形,说成是最美的形式。(黄金分割律)12、人类社会与对象世界之间形成的最主要的价值关系,包括真——

关系、善——

关系、美——

关系三大类。(认识、功利、审美)13、

曾经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马克思)1、古希腊的

,首倡“美在形式”的理论。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学派

(d)2、美学家

,提出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黑格尔

d、克莱夫·贝尔

(d)3、19世纪德国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发展并完善了“

”说,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a、美在形式

b、美在主观

c、美在理念

d、美在关系

(c)4、“

”说的创导者是法国启蒙主义者狄德罗。a、美在形式

b、美在主观

c、美在理念

d、美在关系

(d)5、“美在生活”说的创导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德谟克利特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托尔斯泰

(c)6、

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a、马克思

b、恩格斯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普列汉诺夫

(a)7、

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a)8、

曾经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a、黑格尔

b、马克思

c、恩格斯

d、贝多芬

(b)9、马克思曾经说过如下这段至理名言:“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

来建造。”a、种的尺度

b、任何一个种的尺度

c、美的规律

d、内在的尺度

(c)10、

说:“真、善、美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真或善之上加上某种罕见的、令人注目的情景,真就变成美了,善也就变成美了。”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狄德罗

d、黑格尔

(c)1、在对美的表现形态分类问题上,西方美学家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例如,

把美分为“绝对的”和“相对的”两种;

认为有两种美,一种是“实在的美”,一种是“相对的美”;

认为美不在于事物的存在,而只有“自由美”和“附庸美”之分;

则把美分为“浅易的美”与“艰奥的美”两种;等等。(哈奇生、狄德罗、康德、鲍桑葵)2、从哲学认识论角度可将美划分为两大类型:

。而

,又包括

。(现实美、艺术美;现实美,自然美、社会美)3、

的美,

的美,

的美,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美的具体体现。(实践活动,实践成果,实践主体)4、人的美,包括

两个方面。(人体美或外在美、心灵美或内在美)5、人体美,介于

之间。(自然美、社会美)6、美的身材相貌,必须是

。(健康的,匀称的,充满活力的)。7、“自然的人化”是马克思在

中提出的观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8、我们必须分清两种不同性质的“人化”:一是人的

作用于自然的“人化”;一是人的

作用于自然的“人化”。(社会实践、意识)1、美学曾经长期地被看作是(

)。A、哲学

B、艺术理论

C、艺术哲学

D、文艺理论答案:C2、没有现实美,也就没有(

)。A、自然美

B、心灵美

C、社会美

D、艺术美答案:D3、在审美活动中,(

)出现在前,艺术美创造在后。A、社会美

B、现实美

C、自然美

D、人的美答案:B4、(

)是艺术美产生的基础和源泉。A、心灵美

B、自然美

C、现实美

D、社会美答案:C5、现实生活中的美,除了(

)之外,都属于社会美。A、自然美

B生活美

C、艺术美

D、心灵美答案:A6、人体美,介于自然美和(

)之间。A、心灵美

B、人格美

C、社会美

D、艺术美答案:C7、人体美基本上属于(

)。A、生理美

B、生命美

C、社会美

D、自然美答案:D8、人体的(

)是人体美的基础。A、社会性因素

B、自然性因素

C、生理性因素

D、形式性因素答案:B1、现代西方美学家托马斯·芒罗的

.R.G.科林伍德的

和苏珊·朗格的

等美学名著,都把艺术问题作为研究中心的。(《走向科学的美学》、《艺术原理》、《艺术问题》)2、JI·斯托洛维奇、M.卡冈是

的著名的美学家。(苏联)3、中国甲骨文中的“

”字的本义是

,西方语言中的“艺术”(拉丁文:Ars)的本义是

,都说明在古社会“技”和“艺”是统一的。(种植、技术)4、艺术美既不同于侧重于内容的

,又不同于侧重于形式的

,一般说来,它要求两者的和谐统一。(社会美,自然美)5、在艺术中,丑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

,另一个方面是

。(以丑衬美,化丑为美)6、亚里士多德从“摹仿说”出发进行艺术分类,摹仿好人的是

,摹仿坏人的是

。(悲剧,喜剧)7、德国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主要论述了

的界限问题。(画、诗)8、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将艺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

,第二类是

,第三类是

。(语言的艺术、造型的艺术、感觉游戏的艺术)9、黑格尔在《美学》中,将艺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象征型艺术,以

为代表;二是古典型艺术,以

为代表;三是浪漫型艺术,以

为代表。(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诗)10、卡瑞尔等以空间并存与时间序列为原则,将艺术划为

三大类。(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联合艺术)11、冯·哈特曼根据主体的审美感受方式为原则,将艺术划为

三类。(视觉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想象的艺术)12、我们所使用的美学教材,以艺术家反映现实生活的方式、媒介以及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等为原则,将艺术划分为

。(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13、现实美具有

的缺陷。(分散性、芜杂性、易逝性)14、相对现实美的种种缺陷,艺术美具有

的优点。(集中性、纯粹性、永久性)1、实用主义美学的代表作《艺术即经验》的作者是(

)A、詹姆士

B、杜威

C、刘易斯

D、佩帕答案:B2、新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作《走向科学的美学》的作者是(

)A、桑塔亚那

B杜威

C、托马斯·芒罗

D、埃默森答案:C3、表现主义美学的代表作《艺术原理》的作者是(

)A、科林伍德

B、开瑞特

C、鲍桑葵

D、阿诺·里德答案:A4、新实证主义美学的代表作《文学批评原理》的作者是(

)A、伍德

B、奥格登

C、维特根斯坦

D、瑞恰兹答案:D5、分析美学家莫里斯·韦兹的代表作是(

)A、《艺术哲学》

B、《美学》

C、《美学问题》

D、《论美学》答案:C6、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的代表作是(

)A、《美学问题》

B、《艺术问题》

C、《符号逻辑导论》

D、《符号形式的哲学》答案:B7、在西方,亚里士多德较早对艺术分类的美学论著是(

)A、《诗论》

B、《诗艺》

C、《诗论》

D、《诗学》答案:D8、(

)在《美学》中,将艺术划分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类。A、康德

B、莱辛

C、黑格尔

D、谢林答案:C9、在西方,最早提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和时空艺术三分法的美学家是(

)。A、克罗齐

B、卡瑞尔

C、叔本华

D、哈特曼答案:B10、在西方,最早提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想象艺术三分法的美学家是(

)。A、冯·哈特曼

B、克罗齐

C、卡瑞尔

D、托马斯·芒罗答案:A11、在西方,彻底否定划分艺术种类的美学家是(

)。A、席勒

B、尼采

C、叔本华

D、克罗齐答案:D12、从艺术分类的角度看,兼有表现与再现特点,呈现于时间的动态的艺术是(

)。A、文学

B、戏剧

C、电影

D、舞蹈答案:A1、着眼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我们把美的事物分为第一性的

与第二性的

(现实美

艺术美)2、现实美包括

(自然美

社会美)3、着眼于美的事物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不同的性质和特征,则可以将其分为

、或

等。(崇高

滑稽

优美

丑)4、在西方,与造型艺术密切相关、在感性形式中表现出

的美最早为人们所注意,并在很长时期内成为

的审美准绳。(和谐统一

古典艺术)5、在近代美学的范畴体系中,广义的美是

;狭义的美则是指

,它与崇高、滑稽等范畴并列,它以形式上的

为特征。

(包括各种美的总称

优美

和谐统一)6、古罗马时期的

在他的

中最早提出崇高这一术语。

(朗吉努斯

论崇高)7、古罗马时期的朗吉努斯在《论崇高》中曾经论及自然界的崇高对象,但主要论述的是

,即修辞学上的巧妙和宏伟。(文章风格的崇高体)8、

最早对崇高与美进行了比较研究,而从哲学上充分揭示崇高与美的区别并真正确立崇高在美学中的地位的是

(博克

康德)9、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类,即

(数学的崇高

力学的崇高)10、在

看来,崇高并不在对象,而在人类自身的精神;而

则把崇高与古代的象征艺术联系在一起;

剥去了唯心主义崇高观的神秘外衣,认为崇高的事物不过是形体十分巨大而已。

(康德

黑格尔

车尔尼雪夫斯基)11、崇高不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的

,而是双方在对立、冲突中趋向统一的

(静态美

动态美)12、崇高更为重要的领域是在

之中。

(社会生活)13、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是

的悲剧,称之为悲或者悲剧性比较合适。

(广义)14、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是

(对于一个严肃、完整、又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15、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说,悲剧的本质是由

所决定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16、鲁迅认为悲剧是将

。(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7、作为美学范畴的滑稽,也可称为

、喜剧性。(喜

喜剧)18、滑稽的本质特征是侧重于在

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19否定型滑稽的特征在于

,肯定型滑稽则是

(丑的内容用美的形式掩盖起来

美的内容采取了某种丑的外观)20、无论肯定型滑稽还是否定型滑稽都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实践中的

。都是以内容与形式的尖锐矛盾、不协调以及形式的

而引人发笑的。

(特殊形态的感性显现

虚假性)21、优美是实践主体与客体的

所显现出来的美。优美最根本的美学特性就是

(和谐统一

和谐)22、社会生活中的优美偏重于

,自然中的优美偏重于

(内容

形式)23、

中的优美能够集中而鲜明地显示出优美的审美特性。(艺术)24、对丑的最抽象的哲学概括是把丑视为

,确认为美的

。(美的对立面

负价值)25、

中叶兴起的、以诗歌创作中的象征主义为发端的现代派美学理论与文艺思潮,把丑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19世纪)26、

认为“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

(亚里士多德)27、滑稽和崇高的共同性,在于都表现了

矛盾对立的斗争过程。(实践主体

客观现实)1、现实美包括

B

(A)社会美和艺术美

(B)自然美和社会美

(C)艺术美和自然美

(D)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2、最早对崇高与美进行了比较研究是

C

。(A)康德

(B)黑格尔。

(C)博克

(D)车尔尼雪夫斯基。

3、崇高属于

D

(A)静态美

(B)特殊的优美

(C)特殊的丑

(D)崇高属于动态美

4、悲剧的本质是由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所决定的,这个观点是

A

提出的。(A)恩格斯

(B)鲁迅(C)马克思

(D)黑格尔

5、黑格尔认为

B

。(A)形式压倒理念,形式是崇高的本原

(B)理念压倒形式,理念是崇高的本原

(C)形式和理念都是崇高的本原

(D)崇高的本原与形式、理念没有关系6、崇高以

A

为其表面特征。

(A)现实客体压倒实践主体

(B)实践主体压倒现实客体为其表面特征

(C)崇高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D)崇高是主客体的绝对对立和冲突。7、崇高的更为重要的领域,是在

D

。(A)对于崇高的研究中

(B)艺术中

(C)自然中

(D)社会生活中8、崇高感的特点是

C

。(A)由愉悦转向恐惧,由惊赞转化为振奋

(B)由恐惧转向愉悦,由振奋转化为惊赞

(C)由恐惧转向愉悦,由惊赞转化为振奋

(D)由愉悦转向恐惧,由振奋转化为惊赞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地揭示了悲剧美学的

A

涵义。

(A)社会历史及阶级的

(B)社会历史及时代的

(C)阶级的涵义。

(D)社会历史的涵义。10、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第一次是作为

B

出现的。(A)喜剧

(B)悲剧

(C)滑稽

(D)丑而11、滑稽侧重于

C

。(A)对人的本质力量作直接的肯定

(B)对人的本质力量作直接的否定

(C)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

(D)在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丑的现实存在12、由滑稽对象引起的滑稽感的笑,只能从

A

中探析。(A)产生美与美感的社会实践

(B)产生美与美感的艺术作品

(C)产生美与美感的艺术欣赏

(D)产生美与美感的主体心理结构

13、

C

是优美的基本特点。(A)宁静和谐的审美感知和情感上的激荡起伏等心理功能突出

(B)内容与形式的尖锐矛盾以及主体对于客体的居高临下的姿态,

(C)宁静和谐的审美感知和情感上的平静的愉悦等心理功能突出

(D)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以及客体对于主体的居高临下的姿态

14、19世纪中叶兴起的以

B

为发端的现代派美学理论与文艺思潮把丑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A)现实主义

(B)象征主义

(C)浪漫主义

(D)超现实主义

1.20世纪以来,已逐步成为西方美学的主流。(自下而上的美学)2.费希纳1876年出版了他的《美学导论》一书,提出要把和区别开来。(自上而下的美学;自下而上的美学。)3.审美主体对于当时当地客观存在的某一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具体感受,叫。(审美感受)4.广义的美感,又称,指的是审美主体反映美的各种意识形式,包括审美感受,以及在审美感受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趣味、

、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等所共同组成的意识系统。(审美意识,审美体验。)5.唯心主义美学家否定客观存在的美,主张单纯从

中寻求美感的根源。(人的精神活动)6.旧的唯物主义美学家认为,美感是由所引起的五官的快感。(对象)7.美感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的自我。(观照)8.这种对于客观对象通过感知、想象、情感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活动而达到领悟和理解的感受方式,称为。(审美观照)9.图腾(totem)

意指一个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出自北美印第安人的

。(奥基华斯部落)10.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提法属于

。(比德)11.主张“审美判断的非功利性质”的美学家是

。(康德)1.被誉为“现代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

c

)A.康德B.黑格尔C.费希纳D.鲍姆加登

2.旧的唯物主义美学家认为,美感是由对象所引起的五官的(c

)A.新鲜感

B.满足感C.快感

D.愉悦感

3.把美感看成是从对象身上观照到生活所引起的无私的快感的美学家是(

a

)A.车尔尼雪夫斯基B.费尔巴哈C.费希纳D.博克

4.对客观对象进行感知、想象、情感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活动而达到领悟和理解的感受方式,称为(

a

)A.审美观照B.审美体验C.审美感知D.审美理解

5.认为“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的是(

b

)A.恩格斯B.马克思C.列宁D.黑格尔

6.认为“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的是(

b

)A.恩格斯B.马克思C.列宁D.黑格尔

7.图腾(totem)

意指一个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出自北美印第安人的(c

)A.爱斯基摩部落B.玛雅部落C.奥基华斯部落D.阿尔塔米拉

8.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提法属于(

a

)A.“比德”说

B.“畅神”说

C.移情说D.迷狂说

9.中国美学史上标志着对自然美审美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