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东桥中学2023年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荆门市东桥中学2023年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荆门市东桥中学2023年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荆门市东桥中学2023年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荆门市东桥中学2023年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荆门市东桥中学2023年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是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的评价,这一流派的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自由主义参考答案:A浪漫主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特征,所以,这一流派的创作风格只能是浪漫主义。2.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A.和平崛起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民主强国参考答案:C考点:历史上的制度创新。本题不仅考查学生的搜集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而且也在检验考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18世纪的英国因为推翻了封建专制,才迎来工业革命的大发展,走上了强国之路;19世纪的美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通过南北战争,扫灭了奴隶制度,成就了以后的辉煌;日本也是植入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走上了富强之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一改过去的僵化体制便迎来了高速发展。可见其共同原因就是制度创新。3.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抨击腐朽统治

D、反对崇拜孔子权威参考答案:D4.毛泽东说:“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这段话应该出自: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参考答案:A材料指出,中国的革命要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是《新民主主义论》的观点,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5.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A.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B.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C.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参考答案:B6.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史记·平准书》材料二(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人,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三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在战火中被迫大规模西迁,这一举动被称为中国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内迁的工矿企业,基本上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骨干企业,它们带去了大批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带动了整个后方工矿业的发展,奠定了后方近代工业的基础,使大后方第一次建立了带有独立性的工业体系。——摘编自刘国武《抗战时期内迁民族工业的历史作用》(1)材料一表明汉武帝在铁业经营方面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这一政策的实施目的。(2)材料二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的因素。(3)根据材料三概括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参考答案:(1)经济政策:盐铁专营实施目的: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工商业;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2)特点:生产规模庞大;资金投入巨大;生产分工细密;实行雇佣劳动。阻碍因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3)特点:沿海工业遭受巨大破坏,民族工业大规模内迁。影响:内地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内地近代地区的基础(或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详解】(1)第一小问“经济政策”,依据材料中“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得出:汉武帝采取了盐铁官营经济政策。第二小问“实施目的”,可以从直接目的、根本目的方面进行分析。直接目的主要是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工商业、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统治。(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中“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得出:生产规模庞大;实行雇佣劳动;依据材料中“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人,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得出:生产分工细密;依据材料中“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得出:资金投入巨大。第二小问“阻碍因素”,主要从自然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地位、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经济政策的角度分析作答即可。(3)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中“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在战火中被迫大规模内迁”进行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中“奠定了后方近代工业的基础,使大后方第一次建立了带有独立性的工业体系”得出:内地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内地近代地区的基础;依据材料中“这次内迁的工矿企业,基本上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骨干企业”得出: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点睛】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原因:a.政治方面: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主要原因)。b.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民贫困,购买力十分低下,影响了国内市场。c.政策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地主和大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关卡众多,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d.外交方面:“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或限制民间海外贸易,不能拥有广大的国外市场。7.“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应当是指

A.克伦威尔

B.凯末尔

C.甘地

D.林则徐参考答案:C8.20世纪中期以后,序列音乐、具体音乐、电子音乐、浪漫主义音乐、古典主义音乐都在乐坛上找到了自己的听众,这说明当今世界音乐发展呈现出的显著特征是()A.古典主义音乐占据主流地位

B.浪漫主义音乐兴起C.流行音乐独占乐坛、

D.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参考答案:D9.明代画家徐渭的作品《牡丹蕉石图》(如图)水墨淋漓,奔放横溢。画中的石头连勾勒轮廓的线条都没有,完全是不同程度的墨色的运用。这种绘画思想表明徐渭深受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A.“心外无物”B.“人伦者,天理也”C.“贵儒尊道”D.“理”“欲”统一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考点是陆王心学。通过观察绘画,徐渭主张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戕害自然人性。心学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与材料“人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自然人性”观点一致,故A项正确;程颢、程颐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用纲常名教几条绳索,把人束缚得更紧,不符合徐渭主张,故B项错误;C和材料无关;项泛泛而谈,故错误。考点:中国古代的艺术成就·绘画·特点10.孙中山曾明确指出:“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下列哪一主张与上述观点相一致 A.没收大企业扶助农工B.节制资本为北伐胜利进军奠基C.与时俱进完善民生主义D.积累资金以利于驱除鞑虏参考答案:C考查孙中山的思想。依据材料可知,孙中山的意思是对本国人及外国人有独占性质的或规模过大的企业进行限制,为改善民生创造条件。故应选C。11.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四句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其内容看反映了A.程朱理学B.阳明心学C.李贽“异端”D.经世致用思参考答案:B12.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前提条件是(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倒幕运动的成功C.西方思想的传入

D.天皇专制的建立参考答案:B1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C.李贽《续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参考答案:B14.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唐诗、宋词、元曲

D.宋词、唐诗、楚辞参考答案:D“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属于宋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属于唐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属于楚辞。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的排列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15.启蒙运动是欧洲思想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有()①提出尊崇理性

②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③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④歌颂自然的人性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A16.毛泽东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指出:“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原子弹)怎么办呢?可靠的办法就是……增加经济建设的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这段论述出自()A.《论持久战》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C.《论十大关系》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参考答案:C《论持久战》属于抗战时期,故A项错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国民大革命之前文章,故B项错误;材料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建设”可知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论十大关系》,故C项正确;《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民主革命时期文章,故D项错误。17.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得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A.形式僵化限制严格B.要求考生所学的知识全面务实C.不再重视儒家经典D.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参考答案:B【详解】由材料“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可以得出,明代的科举考试内容比较全面务实,在传统内容之外,加了一些实用之学,B符合题意;A、D说法均比较片面,排除;C与材料“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不符,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了明代科举制的相关知识,解体的关键在于对材料“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回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的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的理解,结合科举制的发展演变的相关知识作答即可。18.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中华民国鄂州约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司法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B.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原则制定C.建立了与英国相同的政体D.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基本一致参考答案:考点:9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析:本题考查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的成立和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约法》.考查对《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的理解和认识.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湖北军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的内容,依据题干材料“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中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劾”可知,《中华民国鄂州约法》体现了人人平等、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等思想,因此可知,鄂州政府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基本一致,故D项正确.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是在1912年1月1日,与题干的时间“1911年10月16日”不符,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在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约法》是1911年10月16日颁布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都督由人民公举”说明实行的政体应该共和政体,而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故选D.19.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军观摩组成员谢伟思说道:“中国战后的最大需要,就是发展经济,但中国缺乏独立完成这一任务的必要的资本主义基础。希望美国能和中共进行经济合作。”这表明A.毛泽东考虑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B.毛泽东意识到要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毛泽东希望中国能得到马歇尔计划的援助D.毛泽东表达了战后中共和美国进行经济合作的设想参考答案:D20.《资政新篇》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它的作者是A.林则徐B.洪仁玕C.康有为D.孙中山参考答案: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故B正确;A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C属于维新变法运动倡导者;D属于辛亥革命领导者。21.1911年11月,袁世凯面谒各国公使,探询其对中国政体选择的意向。各国公使“均谓中国革命之惨祸,势将与满洲君主相终始,满洲君主一日不去,即革命一日不能止息。吾辈甚愿清政府识机知命,速行允许共和,永绝扰乱中国之种子……”。该材料说明A.各国对清廷已普遍失望B.列强已选中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C.列强同情理解中国革命D.革命已危及列强在华利益参考答案:A【详解】从材料“势将与满洲君主相终始,满洲君主一日不去,即革命一日不能止息”明显可以看出,列强对清廷已普遍失望,认为清帝应该退位,实行共和制度,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列强已选中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排除B;材料表明列强不希望中国动荡,根本目的是保护其在华的既得利益,并非同情中国革命,排除C;材料表明列强对清廷已普遍失望,认为清帝应该退位,实行共和制度,不希望中国动荡,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均谓中国革命之惨祸,势将与满洲君主相终始,满洲君主一日不去,即革命一日不能止息”,紧扣关键信息和辛亥革命的史实分析解答。22.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第一集的片头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日常生活的繁华景象,此片头取材于当时的一幅著名绘画,该画可能是(

)A《女史箴图》

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

D《送子天王图》参考答案:C23.1917年俄国相继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选项区别二月革命十月革命A革命背景沙皇统治矛盾重重和平夺权化为泡影B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C革命任务推翻沙皇统治推翻临时政府D革命结果两个政权并存建立社会主义制度A.AB.BC.CD.D参考答案:C【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反对封建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以建立民主制度为目的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亦称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因此区分两种性质的革命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革命任务的不同,所以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革命背景与革命的性质之间没有联系;B选项错误,领导阶级的不同与革命性质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例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它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D选项错误,革命结果的不同与革命性质之间没有联系;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24.《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取“敬授民时”之意,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他的作者是(

)A.甘德

B.郭守敬

C.石申

D.毕昇参考答案:答参考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授时历》是元代郭守敬编写的,故B项正确;后人把甘德与石申各自写出的天文学著作结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故AC项错误;D项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天文学的成就25.《海国图志》中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这反映了A.近代知识分子对西方有了一定了解B.“开眼看世界”突破了“师夷长技”的范畴C.魏源已经找到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真正原因D.魏源已经认识到英国制度的优越性,主张政治变革参考答案:A《海国图志》中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说明近代知识分子对西方有了一定了解,故选A;“开眼看世界”没有突破了“师夷长技”的范畴,排除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真正原因是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排除C;魏源已经认识到英国制度的优越性,但作为地主阶级抵抗派,不主张政治变革,排除D。26.近年来,在国际关系中,与欧洲内部矛盾相比,美欧分化的趋势更引人注目。从奥巴马“亚太优先”到特朗普“美国优先”;2015年英国不顾美国政府的阻挠,率先并带动许多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美欧关系渐行渐远。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各国对中国等新兴大国的重视B.欧美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C.两极格局的瓦解,主要共同敌人的消失D.美国单边主义的盛行参考答案:C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瓦解,美欧主要共同敌人消失,美欧之间也就出现了分化的趋势,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欧美贸易保护主义以及美国单边主义的问题,所以选项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7.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经历了缓慢而谨慎的酝酿过程,其主要原因是(

)①改革必然触动封建地主利益,阻力非常大

②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③害怕引起人民大规模暴动

④为了维护封建地主利益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参考答案:D28.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参考答案:A29.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参考答案:C30.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没有不顾一切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去强制推行改革,而是大玩技巧,迂回取直,在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上……非常巧妙地让反对派乖乖就范、别无选择地朝着预定的目的地前进。

材料二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3)孝文帝改革是历史上成功的改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成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参考答案:(1)注重改革策略。(2分)迁都洛阳。(2分)(2)改革的主观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北魏落后局面,巩固统治。4分)

改革的客观效果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4分)(3)顺应历史潮流;措施合理有效;改革者注重策略;改革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勇于斗争的精神等。(4分,答出其中任意2点给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封建的君臣关系趋向瓦解,封建等级制日益败坏,各等级之间的流动日益加剧。礼崩乐坏,下克上,公室衰而私门强大,一些国家的卿大夫逐渐取得了国君的地位。﹣﹣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中反映的问题实质是什么?除材料内容之外,战国时期其他领域还有哪些重大变化?材料二: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材料二中所说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该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具体有什么进步?材料三:(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单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是安抚使有用武人的。﹣﹣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3)材料三中的地方官制有何显著特点?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参考答案:考点:13:西周的宗法制;18:郡县制;1H: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西周的宗法制,郡县制和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主要考查了宗法制的瓦解,郡县制取代宗法制的进步性和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解答:(1)从材料“封建的君臣关系趋向瓦解,封建等级制日益败坏,各等级之间的流动日益加剧‘礼崩乐坏”可以知道,宗法制、分封制趋向瓦解;结合所学,我们知道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质工具取代了木质、石质工具,土地私有制取代了国有制,私学和各种流派的思想兴起;(2)从材料“(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这是郡县制.结合所学,郡县制取代宗法制,以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中央政府(皇帝)掌握地方人事任免权;职业官僚取代世卿世禄制;地方服从中央;军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3)从材料“(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单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可知,宋代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分散地方官吏的职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答案:(1)实质是:宗法制、分封制趋向瓦解;战国时期的其它变化有:铁质工具取代了木质、石质工具;土地私有制取代了国有制;私学和各种流派的思想兴起;(2)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进步性是:以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中央政府(皇帝)掌握地方人事任免权;职业官僚取代世卿世禄制;地方服从中央;军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3)地方官制的显著特点是: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分散地方官吏的职权;积极作用是:结束了藩镇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摘编自《明清经济史》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产,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据《中国人口发展史》整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清朝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简要评价。参考答案:(1)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税收制度的变革;高产作物的推广;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精耕细作。影响:人地关系紧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