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沌南路南路道路排水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大沌南路道路排水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5勘07勘察阶段:详细勘察总目录Ⅰ、文字部份:TOC\o"1-3"\h\uHYPERLINK\l_Toc20820第一章前言1HYPERLINK\l_Toc14820一、工程概况1HYPERLINK\l_Toc392二、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2HYPERLINK\l_Toc27024三、勘察依据3HYPERLINK\l_Toc27597四、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4HYPERLINK\l_Toc22721五、其它要说明的问题5HYPERLINK\l_Toc7639第二章气象、水文概况6HYPERLINK\l_Toc5508一、气象6HYPERLINK\l_Toc25252二、水文6HYPERLINK\l_Toc1019第三章场区区域地质概况7HYPERLINK\l_Toc22074一、区域地质构造7HYPERLINK\l_Toc2914二、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7HYPERLINK\l_Toc15406第四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8HYPERLINK\l_Toc32048一、地形地貌8HYPERLINK\l_Toc13160二、各岩土层岩性特征8HYPERLINK\l_Toc2744三、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9HYPERLINK\l_Toc9683第五章场地水文地质条件13HYPERLINK\l_Toc1167一、场地水的类型13HYPERLINK\l_Toc24223二、场地地表水、地下水及场地土的腐蚀性13HYPERLINK\l_Toc17586三、场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及处理意见14HYPERLINK\l_Toc6742第六章场地地震效应15HYPERLINK\l_Toc17262一、抗震设防烈度15HYPERLINK\l_Toc17817二、地震液化判定15HYPERLINK\l_Toc20525三、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16HYPERLINK\l_Toc8418第七章场地稳定性、适宜性及地基均匀性评价17HYPERLINK\l_Toc12899一、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17HYPERLINK\l_Toc13363二、地基均匀性评价17HYPERLINK\l_Toc2102第八章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岩土工程问题18HYPERLINK\l_Toc19077第九章场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18HYPERLINK\l_Toc10371一、地基土建筑性能评价18HYPERLINK\l_Toc16378二、地基基础形式19HYPERLINK\l_Toc30436第十章结论与建议27Ⅱ、图表部份:图表名称图表号一、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01~05二、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06~07三、工程地质剖面图08~16四、钻孔柱状图 17~19五、土工试验成果表 20~27六、水质分析报告 28~30七、土壤腐蚀性分析报告 31~35八、岩石试验36Ⅲ、附件:1、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及技术要求2、剪切波速及地面脉动测试报告3、审查意见回复 PAGE57武汉市蔡甸区勘察测绘设计院第一章前言一、工程概况大沌南路位于大集街南部,它西起西环路,东接知音湖大道,是大集社区内一条重要的东西向城市次干道。起于规划建设五路(起点坐标X=3375603.327,Y=505258.940,里程K0+000m),止于现状知音湖大道(终点坐标X=3375834.974,Y=506989.634,里程K1+746.139),全长为1746.139m,规划道路红线宽度30m,设计路面标高线在22.77~26.08m之间。里程K0+100m~里程K0+160m为规划河道,拟采用两幅桥梁跨越河道,桥梁特征为小桥,拟采用桩基础。大沌南路雨水管道分布于道路左侧:起于规划建设五路(起点坐标X=3375611.794,Y=505249.047,管底标高21.737m)管径d800、L=49.65、i=0.003,止于现状知音湖大道(终点坐标X=3375942.336,Y=5066966.765,管底标高20.710m)接现状d1200雨水管。污水管道采用承插式混凝土Ⅱ级管。大沌南路污水管道分布于道路右侧:起于规划建设五路(起点坐标X=3375591.492,Y=505248.479,管底标高18.630m)管径d400、L=5.97,止于现状知音湖大道(终点坐标X=3375825.018,Y=506956.648,管底标高16.094m)接现状d1200污水管。雨水管道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拟建大沌南路沿线所经场地基本为原始地貌,基本为农田、菜地、鱼塘、林地、荒地及居民居住区,无地下管网分布。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第3.0.1条规定,本工程市政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次干路)、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岩土条件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综合判定市政工程的勘察等级为乙级。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3.0.2条及第5.1、5.3条、HYPERLINK"/link?url=fwr5cd81QWoPOgmA1Nxt7axOyuCr68CsgqWsSAZH4oDEytu1rdp0KPkiDGl3oUtXAGdv4hJQED5sLM3x7RHU0ctTI_s2kahY2ZC8TCobwiO&wd=&eqid=c0782c07000004720000000555c82705"《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3.1.1条规定及设计文件,本项目分为道路和排水(雨水和污水管涵)以及桥梁工程三部分,其中道路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雨水管涵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污水管涵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类);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D类。拟建工程拟建工程二、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1、查明拟建工程沿线场地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及地质构造特征,重点查明各类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2、查明拟建工程沿线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的结构特征、埋藏分布情况、岩性特征及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3、查明场地特殊土和不良地质单元(淤泥、淤泥质土、液化砂层、膨胀土、土洞等)的特征和分布、性质和规模,分析评价特殊土和不良地质单元对工程的危害程度和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及处理意见。4、明确道路排水工程沿线场地抗震设防烈度,划分场地土的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5、查明场地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排泄条件、地下水位、地下水的动态和周期变化规律。6、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查明软土震陷及可液化地层如饱和砂土和粉土的分布、埋深、厚度及性质,确定地震液化可能性及液化等级,并计算液化指数等,分析对建筑物稳定性影响及处理意见。7、对拟建工程沿线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分析评价,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为拟建道路、排水及桥梁工程建议合理的基础持力层及地基处理方案,并提供基础设计与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三、勘察依据本次勘察工作系根据业主提供的1:500总平面图并依据下列规范及相关资料要求进行: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3、《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8、HYPERLINK"/link?url=Wa86bESR6NXmwqRm3nEJHHt9VUvlwIJQACUlXEyEifr1EbRYKIvYnLvQjR1DfOi1Ni9m9RV_5mkjXg07DEYI3q&wd=&eqid=dceab2fa0000252f0000000555c82768"《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D31-02-2013);9、《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10、《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2012);11、《市城建委关于提高武汉市主城区部分新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的通知》(武城建[2012]179号文;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4、HYPERLINK"/link?url=fwr5cd81QWoPOgmA1Nxt7axOyuCr68CsgqWsSAZH4oDEytu1rdp0KPkiDGl3oUtXAGdv4hJQED5sLM3x7RHU0ctTI_s2kahY2ZC8TCobwiO&wd=&eqid=c0782c07000004720000000555c82705"《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15、湖北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16、湖北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14);17、湖北省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18、《武汉地区岩土工程勘察统一技术措施》;19、《武汉市深厚软土区域市政与建筑工程地面沉降防控技术导则》;20、《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21、《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2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23、《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24、《动力触探试验规程》(SY219-90);25、《工程地质钻探标准》(CECS240:2008)。四、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1、勘察方法本工程道路及排水工程勘探点一般沿道路中线及管道走向中线按30m左右间距梅花状布置,实际完成钻孔(K、B)82个、静孔(C)77孔。具体孔位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各勘探点均由我院测量专业技术人员依据业主提供的1:500建筑红线图实地测放,孔口高程依据RTK实测,(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5年黄海高程系统)。2、室内试验工作本次勘察对所取原状土样均进行了常规项目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对所留取的扰动土(砂)样主要进行颗粒分析试验及室内定名;对部分土样进行了膨胀及高压固结试验。3、勘察工作完成情况本次勘察实际完成的钻探、测试、试验工作量详见下表:表1工作项目工作量钻探孔(K、B)82孔,单孔深8.000~43.600m,总进尺1166..9m。静探孔(C)77孔,单孔深3.000~11.000m,总进尺613.00m。原位测试标准贯入149次取样原状土101筒室内土工试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标101组物探剪切波及地脉动测测试3组注:由于静力触探探孔深度不够够,比对后调调整为对比孔孔。五、其它要说明的问题所有钻孔在施钻完毕后均按有关要求进行了封孔回填。第二章气象、水文概况一、气象拟建道路沿线所经地区位于江汉平原东部边缘,属亚热带气候,冬寒夏暖,春湿秋旱,夏季多雨,冬季少雪,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6.3℃,7~9月为高温季节,极端最高气温41.3℃;12月至翌年2月为低温期,并伴有霜冻和降雪发生,极端最低气温-18.1℃。多年平均降雨量1248.5毫米(汉口武汉关水文站),年平均蒸发量为1447.9毫米,绝对湿度年平均16.4毫巴,相对湿度75.7%。二、水文武汉境内主要河流有长江、汉江,湖泊众多,武汉地区长江最高洪水水位为29.73m(吴淞高程系,汉口水位站),最低枯水位8.87m(吴淞高程系,汉口水位站),水位升降幅度20.86m。第三章场区区域地质概况一、区域地质构造武汉位于扬子地台北部,秦岭地槽东端之南,属淮阳山字形构造南弧西翼。虽有多期造山运动复合影响的痕迹,但主要受控于燕山期构造运动,表现为一系列走向近东西到北西西的线性褶皱,以及北西、北西西和近东西的正逆断层及逆掩断层。在南北向的应力支配下,还发育有其它次一级的构造带,即北北东及北西西两组张扭性断裂。拟建场区下伏基岩为三叠系灰岩,岩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北,倾角平缓。二、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钻探揭露资料表明,拟建工程沿线无第四系活动断裂分布,下伏基岩为三叠系灰岩,属可溶岩,埋深一般在23.80~26.80m,本次勘察钻探未发现断层破碎带。场区地质构造、地壳稳定性良好,且无对工程建设有严重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发育,适宜工程建设。第四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拟建大沌南路沿线所经场地基本为原始地貌,基本为农田、菜地、鱼塘、林地、荒地及居民居住区。地貌单元为长江冲洪积三级阶地,沿线场地地势起伏较大,自然地面标高一般在18.68~30.19m之间,高差起伏较大。二、各岩土层岩性特征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拟建道路沿线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四个单元层:(1)单元层人工填土(Qml)及淤泥(Ql);(2)单元层第四系全新统(Q4al)冲积一般黏性土;(3)单元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al+pl)冲洪积老黏性土层;(4)单元层为三叠系灰岩。各单元层因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又可分为不同的亚层。具体各岩土层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列表如下:表2地层编号及岩土名称年代成因层顶埋深(m)层厚(m)颜色状态湿度压缩性包含物及特征土石等级土石类别(1-1)素填土Qml现自然地面0.3~5.0褐灰松散饱和高以一般黏性土为主主,混有少量量碎石、生活活垃圾。沿线线局部地段尤尤其是居民居居住区,进行行房屋及道路路建设分布有有大量的建筑筑和生活垃圾圾。该层堆填填年限约3年左右。Ⅰ松土(1-2)淤泥Ql0.0~1.50.5~0.7灰流塑饱和高富含有机质,具臭臭味。主要分分布沿线湖塘塘区域。Ⅰ松土(2-1)粉质黏土Q4al0.5~1.10.9~2.5褐灰软塑~可塑饱和高含少量铁锰氧化物物,稍有光泽泽,沿线局部部分布。Ⅰ松土(2-2)粉质黏土Q4al0.0~2.70.5~2.9灰褐可塑饱和高含少量铁锰氧化物物,稍有光泽泽,沿线局部部分布。Ⅰ松土(3-1)黏土Q3al+p10.4~5.00.4~3.7黄褐可塑~硬塑饱和中含少量铁锰氧化物物及结核,局局部分布灰色色条纹高岭土土。Ⅰ松土(3-2)黏土Q3al+p10.3~6.81.2~19.2褐黄硬塑饱和中~低含铁锰氧化物及结结核,灰白色色高岭土团块块状分布,具具网纹状结构构,黏性强。Ⅱ普通土(3-2a)粉质黏土Q3al+p17.0~8.90.7~1.0褐黄可塑~硬塑饱和中含铁锰氧化物及结结核,为(3-2)层的软弱弱夹层。Ⅰ松土(3-2b)黏土夹碎石Q3al+p18.2~16.48.6~17.6褐黄、褐红硬塑饱和中~低碎石含量约15~~30%,棱角状,以以石英砂岩成成分为主,直直径2~5cm,个别大者者达10cm以上,骨架架间充填老黏黏性土。Ⅱ普通土(4)灰岩T23.8~26.89.7~13.2青灰坚硬饱和节理裂隙较发育,钻钻进速率约1.0~2.0m//h。岩体较完完整,多呈柱柱状或块状,取取芯率为90%,RQD约85%,岩石较硬硬岩~坚硬程程度属坚硬岩岩,岩体完整整程度属较完完整,岩体基基本质量等级级为II~III级。Ⅴ次坚石(4a)溶洞22.6~28.51.1~6.4溶洞大小不一,内被被软~硬状黏黏性土夹碎石石或灰岩碎块块充填,采取取率为80~900%。注:1、上述各岩土层分布情况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及地质剖面图”(图表号:08~16)。2、各岩土层尤其是不均匀的和不纯的土层的定名是依据钻探现场取样试验和专业工程负责人野外鉴别综合确定。3、土石工程分级系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J确定。基岩厚度均为勘探揭露厚度。三、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勘察采用钻探取样、室内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方法和手段,藉此确定拟建场地沿线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下面将各种试验手段获取的数据资料分别列表统计如下(表3~表8):大沌南路南路道路排水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试验指标统计结果表表3地层编号及岩土名称项目含水量重度孔隙比饱和度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直接快剪自由膨胀率含水比液限(100g锥)路基土类型Bm湿度等级黏聚力摩擦角wρeoSrwLwPIpI1a1-3EsCφδefαwαw%kN/m3%%MPa-1MPakPa°%(3-1)黏土n555555555522中液限粉质土0.86中湿max26.819.90.898.044.924.420.50.40.212.546.022.5min22.318.30.782.032.218.313.20.10.17.517.114.1μ24.319.30.791.437.920.417.50.20.29.631.618.347.5标准值2416(3-2)黏土n8989898989898989898942422089中液限粉质土0.89中湿max30.320.30.9100.056.528.927.60.350.318.856.923.533.00.8min14.118.00.575.024.612.310.80.10.16.314.712.011.00.5μ23.819.30.789.938.920.718.20.20.211.243.118.719.60.649.0σ2.810.520.085.656.243.183.370.080.053.359.822.61δ0.120.030.100.060.160.150.190.380.290.300.230.14ψ0.981.000.980.990.970.970.970.910.920.910.940.96标准值40.518.0(3-2a)粉质黏土n3333333333中液限粉质土0.53潮湿max25.820.00.897.033.817.516.30.80.36.0min22.418.80.689.024.512.212.30.40.36.0μ24.219.30.791.729.415.014.40.70.36.034.6标准值注:1、表中wL*=(wL-6.5)/0.66,wL*为100g锥液限值;Bm=(wL*-w)/(wL*-wp);2、(3-2)层自由膨胀率值小于40%,不属于膨胀性土。大沌南路南路道路排水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分层统计表表4地层编号及岩土名称统计数基本值ps(MPa)标准差σ变异系数δ统计修正系数ψψ标准值pss(MPa)备注maxminμ(1-2)淤泥30.410.080.300.190.2(2-1)粉质黏土土71.400.700.920.8(2-2)粉质黏土土191.751.121.431.3(3-1)黏土363.191.652.370.320.130.962.3(3-2)黏土775.232.893.670.750.170.963.5注:统计样本不足6件时,标准值取小值平均值。3、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值分层统计表表5地层编号及岩土名称统计数基本值N(击)标准差σ变异系数δ统计修正系数ψψ标准值N(击)备注maxminμ(2-2)粉质黏土土18.08.08.06(3-1)黏土515.08.012.02.9112(3-2)黏土11626.08.015.53.600.230.9615(3-2a)粉质黏黏土113.013.013.010注:1、表中及“工程地质剖面图”中所标明的标贯击数N值均为实测值;2、统计样本不足6件时,标准值取小值平均值,仅1件时按0.8的折减系数取标准值。4、重型动探试验(N63.5)锤击数修正值分层统计表表6地层编号及岩土名称统计数基本值N63.5(击)标准差σ变异系数δ统计修正系数ψψ标准值N663.5(击)备注maxminμ(3-3)黏土夹碎碎石1022.48.413.52.700.190.9610注:1、表中N63.5值已经杆长修正,“地质剖面图”中现场实测值与修正值均已标注(括弧中为修正值);混合土层土质不均匀,碎石粒径的大小对动探锤击数影响较大,故变异性较大,统计时对样本略有删减,标准值取小值平均值。5、岩石天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值统计表表7地层编号及岩土名称统计数基本值frk(MMPa)标准差σ变异系数δ统计修正系数c标准值frk(MPa)备注maxminμ(4)灰岩27131.716.778.130.470.390.8747.4饱和注:由于基岩岩体及所取岩样本身岩样节理、裂隙发育程度不均匀,故变异性较大,标准值取小值平均值6、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对比分析及综合建议值表表8地层编号及岩土名称土工试验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综合建议值fak(kPa)Es(MPa)ps(MPa)fak(kPa)Es(MPa)N(击)fak(kPa)Es(MPa)fak(kPa)Es(MPa)(1-2)淤泥0.2402402.0(2-1)粉质黏土0.8904.5904.5(2-2)粉质黏土1.31306.3614091306.5(3-1)黏土2269.62.32309.6122901524011(3-2)黏土48011.23.538014.7153901639015(3-2a)粉质黏黏土1846.0102601426014(3-3)黏土夹碎碎石(10)440(30)440E0=30.0(4)灰岩fa=3800注:1、标准贯入试验栏“N”列“()”内为重型动探(N63.5)锤击数标准值;2、表中土工试验栏、静力触探试验栏及标准贯入(动探)试验栏的fak、Es值依据相应的勘察手段按《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规范》(DB42/169-2003)附录P给出。第五章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一、场地水的类型根据埋藏条件、水理性质判定,本场地分布水的类型主要为“地表水”、“上层滞水”和“岩溶裂隙水”三种类型:“地表水”,地表水赋存于水塘、沟渠及地势低洼低区,地表水与场地上层滞水相连同可相互补给。当地表水体水位较低时,上层滞水补给邻近地表水体。“上层滞水”赋存于地表(1)单元填土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垂直下渗的补给,无统一自由水面,水位及水量随季节性大气降水及周边生活及农业用水排放的影响而波动,可作为地表水的补给来源。“岩溶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底部(4)单元灰岩中,水量不大,对拟建工程影响较小。勘探期间测得上层滞水稳定水位在地面下3.20~5.00m,绝对标高约17.41~23.30m,局部分布于地表原湖塘区域。二、场地地表水、地下水及场地土的腐蚀性为判定场地地表水与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勘察期间于在拟建场地沿线沟塘取4组地表水以及钻孔K1(桥梁孔)孔内采取地下水与地表水试样各1组进行水质分析试验,根据室内试验结合走访调查,拟建区域内无化学污染源,周边环境中也不存在污染源,综合判定本场地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为确定拟建场地土对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的腐蚀性,在钻孔K3、K9、K19、K27、K31、K47、K73、K84孔内共采取地下水位以下土试样9组,进行了室内土的腐蚀性试验。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表12.2.1~12.2.5,判定结果表明,拟建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钢结构具微腐蚀性。三、场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及处理意见拟建场地地表水,地表水赋存于水塘、沟渠及地势低洼低区,地表水与场地上层滞水相连同可相互补给。当地表水体水位较低时,上层滞水补给邻近地表水体。赋存于水塘、沟渠及地势低洼低区(如鱼塘、藕塘及沟渠)对路基及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较大,尤其是现有的地表水及水下淤泥在上述分部工程施工之前若不进行抽排和疏干回填,将严重影响回填后的路基及管沟基础质量,将在使用后期将产生不均匀沉降,产生路基沉降,管道开裂,严重影响其正常使用。上层滞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垂直下渗的补给,无统一自由水面,水位及水量随季节性大气降水及周边生活用水排放的影响而波动,在工程施工和后期使用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在施工期间应保持基底地层的干燥,采取有效的防排水措施,防止地基土体浸水软化;同时基础或基槽开挖后应及时铺设垫层,防止地基土体暴露时间过长或暴晒水分蒸发而产生地基土体开裂,影响强度;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水土保湿,避免在降雨过程中水土流失,保持路基的稳定。第六章场地地震效应一、抗震设防烈度武汉市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震带中,又称麻城——常德地震带,属我国大陆地震活动较弱的地带,具有强度中等偏低、频次不高、震源浅等特点。目前武汉市是地震活动微弱、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块,目前尚未发现第四纪全新世活动断裂。本市政场地无不良地质作用。历史记载表明,武汉市区主要是遭受外围中强震的波及影响,影响烈度多在Ⅴ度以下,最大影响烈度也小于Ⅵ度。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划定:武汉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依据HYPERLINK"/link?url=fwr5cd81QWoPOgmA1Nxt7axOyuCr68CsgqWsSAZH4oDEytu1rdp0KPkiDGl3oUtXAGdv4hJQED5sLM3x7RHU0ctTI_s2kahY2ZC8TCobwiO&wd=&eqid=c0782c07000004720000000555c82705"《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本道路排水工程可按6度设防。本项目分为道路和排水(雨水和污水管涵)以及桥梁工程三部分,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3.0.2条及第5.1、5.3条、HYPERLINK"/link?url=fwr5cd81QWoPOgmA1Nxt7axOyuCr68CsgqWsSAZH4oDEytu1rdp0KPkiDGl3oUtXAGdv4hJQED5sLM3x7RHU0ctTI_s2kahY2ZC8TCobwiO&wd=&eqid=c0782c07000004720000000555c82705"《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3.1.1条规定及设计文件,本项目分为道路和排水(雨水和污水管涵)以及桥梁工程三部分,其中道路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雨水管涵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污水管涵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类);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D类。据“武汉市主城规划区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拟建场区已超出小区划图范围。二、地震液化判定依据HYPERLINK"/link?url=fwr5cd81QWoPOgmA1Nxt7axOyuCr68CsgqWsSAZH4oDEytu1rdp0KPkiDGl3oUtXAGdv4hJQED5sLM3x7RHU0ctTI_s2kahY2ZC8TCobwiO&wd=&eqid=c0782c07000004720000000555c82705"《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第4.3.2条规定,本场地15m深度范围内不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故可不考虑液化影响。三、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为判定场地土的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勘察期间在KC72、KC88、桥梁孔K4号钻孔内及其附近区域内进行了剪切波速测试及地面脉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KC72号孔0~20.0m范围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258.8m/s;KC88号孔0~20.0m范围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228.1m/s;桥梁孔K4号孔0~20.0m范围内土层等效剪切波速256.9m/s。场地地表下20.0m深度范围地基土的等效剪切波速Vse=196.3~258.8m/s。根据此次勘探揭露拟建场地基岩埋深在23.8~26.8m(在3~50m之间)按HYPERLINK"/link?url=fwr5cd81QWoPOgmA1Nxt7axOyuCr68CsgqWsSAZH4oDEytu1rdp0KPkiDGl3oUtXAGdv4hJQED5sLM3x7RHU0ctTI_s2kahY2ZC8TCobwiO&wd=&eqid=c0782c07000004720000000555c82705"《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第4.1.3条,按最不利情况下本场地场地类别为Ⅱ类建筑场地,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结合沿线场地地基土成因、岩性及分布条件等综合判定,本场地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根据地面脉动测试结果表明:KC72号孔附近场地:东西方向:0.31s,南北方向0.30s,垂直方向0.29s;KC88号孔附近场地:东西方向:0.30s,南北方向0.29s,垂直方向0.29s;桥梁孔K4号孔附近场地:东西方向:0.30s,南北方向0.31s,垂直方向0.30s。建议卓越周期取值:东西方向:0.31s,南北方向0.31s,垂直方向0.30s。上述结果详见“剪切波速及地面脉动测试报告”(附件2)。第七章场地稳定性、适宜性及地基均匀性评价一、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根据区域地质构造资料,武汉地区的大地质构造均属古老的地质构造,且无全新世活动迹象,场区地质构造稳定性良好。根据本次勘探揭露显示拟建场地下伏基岩为可溶性三叠系灰岩,灰岩岩溶中等发育,有溶洞、溶槽发育。溶洞内被可~硬塑状的黏土夹碎石或灰岩碎块充填。另与灰岩面直接接触的为第四系黏土夹碎石相对隔水层,线路途经地段附近未发现有地面塌陷现象。溶洞及岩溶裂隙均可通过工程处理措施予以解决,故可确定本场地可以建设。依据《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2012)第8.2、8.3条及附录C,本场地稳定性应划分为稳定性差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应划分为适宜性差。二、地基均匀性评评价从整个场地地层分分布及道路、雨雨水污水以及及桥梁持力层层特征来看,地地层分布虽有有一定规律,但但持力层(3-2)黏土层面起伏伏大于10%,(4)灰岩层间间不均匀分布布有溶洞,空空间变化较大大,属不均匀匀地基。第八章不良地地质作用及特特殊岩土工程程问题拟建场地下部基岩岩分布有三叠系灰岩。从从钻探揭露情情况看,4个勘探孔中中均发现溶洞洞,钻孔见洞洞隙率100%、线岩溶率2.73%~14.688%,按《建筑筑地基基础设设计规范》(GB500007-20011)表6.6.2,将拟建工工程桥梁部分分岩溶场地划划分为岩溶强强发育地段。钻探过程中所采取取灰岩岩芯表表面溶蚀现象象和节理裂隙隙均较发育,且且在灰岩段钻钻探过程中存存在时而平稳稳时而跳动、钻钻进速率时快快时慢的现象象。另外,在在钻探过程中中存在严重失失水现象。桥桥梁部分当以以场地(4)层灰岩作为为桩基础持力力层时,建议议进行一桩一一孔施工勘察察,查明桩端端下3倍并不少于5m岩体完整性性。第九章场地岩岩土工程分析析评价一、地基土建筑性性能评价场地(1-1)层层素填土,以以黏性土为主主,含少量碎碎石及生活垃垃圾,结构松松散,成分复复杂,力学性性能不稳定,局局部分布,厚厚度普遍较小小,不宜作为为基础持力层层。道路及排排水管道施工工时应予以清清除换土或强强化处理。作作为基槽侧壁壁土层,其自自稳性差,应应重点支护。场地(1-2)层层淤泥,为原原沟、塘沉积积物,流塑状状,工程力学学性质极差,应应予以清除换换土或强化处处理。作为基基槽侧壁土层层,其自稳性性差,易触变变,应重点支支护。场地(2)层粉质质黏土,可塑塑状,中压缩缩性,工程性性质一般,局局部分布,在在埋藏较浅处处可作为拟建建道路及排水水管道的天然然地基,作为为管沟基槽边边坡,其自稳稳性尚可。该该层层间局部部地段分布有有相对软弱的的(2-1)层粉质黏黏土,排水管管道施工时应应予以清除换换土或强化处处理。作为基基槽侧壁土层层,其自稳性性差,应重点点支护。场地(3-1)层层黏土夹粉土土,可塑~硬硬塑状,中压压缩性,工程程性质一般,局局部分布,在在埋藏较浅处处可作为拟建建道路及排水水管道的天然然地基,作为为管沟及管涵涵基槽边坡,其其自稳性尚可可。场地(3-2)层层黏土,硬塑塑状,中~低低压缩性,工工程性质较好好,分布于大大部分地段,在在埋藏较浅处处可作为拟建建道路及排水水管道的天然然地基,作为为管沟及管涵涵基坑边坡,其其自稳性较好好。该层层间间局部地段分分布有相对较较软的(3-2a)层粉质黏黏土,但在埋埋藏较浅处可可作为拟建道道路及排水管管道的天然地地基,作为管管沟及管涵基基坑边坡,其其自稳性尚可可。场地(4)层灰岩岩,强度高,工工程性质良好好,勘探过程程中发现溶蚀蚀发育,当使使用该层作为为桩端持力层层时应进行施施工勘察。二、地基基础形式式本工程地基基础形形式涉及到三三个方面,一一是道路工程程,二是道路路排水管道工工程,三是桥桥梁工程,现现就其地基基基础形式分述述如下:1、道路工程基础形形式拟建工程沿线场地地原始地貌高高差较大,地地面标高在18.68~30.199m之间,高差差起伏较大,因因此拟建工程程既有挖方区区又有回填区区,根据设计计路面标高及及原始地形线线将挖方区和和填方区详细细划分并分类类处理如下::表9挖方区填方区里程范围处理方式里程范围处理方式0+11.38~0+98.00将浅部(1)单元元人工填土清清除,以(3)单元层作作为路基持力力层。0+98.00~0+352.733低洼区,应将地表表填土清除后后,用老黏性性土回填密实实处理。0+352.733~0+493.788将浅部(1)单元元人工填土清清除,以(3)单元层作作为路基持力力层。0+493.788~0+787.244低洼区,应将地表表填土清除后后,用老黏性性土回填密实实处理。0+787.244~1+05.24将浅部(1)单元元人工填土、(2-1)层粉质黏土清除,以(3)单元层作为路基持力层。1+05.24~1+253.600局部有原鱼塘区,应应对原塘内水水进行抽排并并对塘底淤泥泥进行换填密密实处理。低低洼区将地表表填土清除后后,用老黏性性土回填密实实处理。1+253.600~1+567.8将浅部(1)单元元人工填土清清除,以(3)单元层作作为路基持力力层。1+567.8~1+712.144低洼区,应将地表表填土清除后后,用老黏性性土回填密实实处理。当在挖方区时,可可根据沿线不不同地层埋深深情况分别选选用(2-2)、(3-1)、(3-2)作为路基基持力层。(1)单元层及及(2-1)层相对软软弱层结构松松软,强度及及变形性各向向异性明显,建建议进行换填填处理。对于于路堑两侧边边坡,建议优优选采用自然然放坡+重力挡土墙墙,按照一定定坡率放坡(具具体可参考表表14),土工覆覆盖坡面,抹抹浆或混凝土土保护坡面,在在坡脚可利用用重力挡土墙墙压坡脚坡面面。在填方区时,由于于新近回填的的填土层,不不经过处理,其其土体本身的的孔隙比较大大,若直接以以其作为路基基的持力层,其其后期的沉降降和不均匀性性都将较大,严严重时将影响响道路的正常常使用。因此此,以填土作作为道路路基基持力层时,应应严格按要求求控制回填土土的质量、分分层碾压,确确保其压实系系数。无论是挖方还是填填方土质路基基压实度应严严格按照《城城市道路工程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表8.4.1条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要求执行。由于土质湿度等条件限制,路基压实度达不到《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表8.4.1条要求时,应采取加固与稳定处理措施,局部施工路段因土质湿度条件强制形成橡皮土时,可添加掺合料(如生石灰等),使其达到设计压实度。同时需要特别予以以说明的是,因因拟建道路属属线路工程,不不仅沿线地层层水平向土层层性质有所差差异,同时还还要跨越挖方方和填方区域域,请设计人人员根据路面面荷载采取减减小差异沉降降的结构和合合理的地基处处理措施。2、雨水及污水管涵涵基础形式雨水管涵属无压重重力流、浅埋埋管涵,污水水管涵分为压压力管道和无无压重力流、浅浅埋管涵。挖方区可选择除(1)单元层以以外的天然地地基土层作为为其持力层;;填方区需要要确保其管涵涵基础底下土土层密实,应应严格按要求求控制回填土土的质量、分分层碾压,确确保路基范围围内管道沟槽槽回填土的压压实度不低于于《城市道路路工程设计规规范》(CJJ377-20122)表8.4.1条所列填方方要求。沟槽槽回填土的压压实度达不到到上述要求,近近期铺筑路面面时,必须采采取防止沉陷陷的措施。根根据管涵底部部埋深标高将将挖方区和填填方区详细划划分并分类处处理如下:表10名称挖方区填方区里程范围处理方式里程范围处理方式雨水0+11.38~0+98.00将浅部(1)单元元人工填土清清除,以(3)单元层作作为管涵基础础持力层。0+98.00~0+352.733低洼区,应将地表表填土及淤泥泥清除后,用用老黏性土回回填密实处理理。0+352.733~0+562.9990+562.999~0+682.0550+682.055~1+99.981+99.98~1+160.8221+160.822~1+712.144污水0-11.38~1+712.144将浅部(1)单元元人工填土、(1-2)层淤泥、(2-1)层粉质黏土清除,以(2-2)层、(3)单元层作为管涵基础持力层。3、道路排水部分管管沟开挖支护护方案建议经过与设计单位沟沟通,道路排排水工程管沟沟开挖分填方方区和挖方区区。填方区::一般先回填填分层碾压密密实到管顶50cm,然后再开开挖管沟,所所以填方区开开挖的深度h=管径截面尺尺寸+50cm;挖方区::一般先开挖挖至规划设计计路面标高,然然后再按管沟沟设计标高进进行开挖,所所以挖方区开开挖的深度(相相对规划设计计路面)h=管规划设计计路面标高-管沟设计标标高。一般先先开挖污水管管涵后开挖雨雨水管涵,且且污水管涵较较雨水管涵埋埋置深。表11名称挖方区填方区里程范围开挖的深度(相对设计路面面)基坑重要性等级里程范围先回填高度(m)后开挖高度(m)雨水0-11.38~0+98.001.9m~2.8m三级0+98.00~0+352.7331.2m~3.5m1.3m~1.8m0+352.733~0+562.9991.7m~2.4m三级0+562.999~0+682.0553.0m~3.7m2.4m~3.1m0+682.055~1+99.983.3m~4.2m三级1+99.98~1+160.8221.6m~5.4m4.2m~5.0m1+160.822~1+712.1444.5m~5.5m三级污水0-11.38~1+712.1444.6m~9.5m三级拟建场地沿线均为为空旷地,工工程地质条件件相对简单,管管沟开挖深度度有限(不超超过10.0m)且地下水水对该工程影影响较小,按按《基坑工程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4.0.1条综合判定雨水污水管涵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拟建项目沿线基本本为农田、林林地、鱼塘及及极少量低矮矮楼房,无地地下管网分布布。拟建场地沿线均为为空旷地,且且为土质边坡坡,边坡高度度H≤10m、破坏后果果不严重,按按《建筑边坡坡工程技术规规范》(GB503330-20002)3.2.1、3.2.2条综合判定定雨水污水管管涵沟槽基础础施工产生的的边坡工程安安全等级为三三级。拟建道路排水工程程存在大量挖挖方区和填方方区(详见表表10、11),涉及到到大量的土体体开挖和土方方运输,在管管沟基槽开挖挖段,开挖弃弃土不宜堆放放在基坑周边边,防止基坑坑侧壁土体受受载荷产生坑坑壁滑移,尽尽量能做到及及挖及转,建建议雨水、污污水管涵开挖挖应综合整个个工程规划和和道路工程本本身建设,做做到土方就地地利用,尽量量减少土方的的二次运输,避避免不必要局局部深挖(避避免产生局部部的基坑支护护),缩短工工期,节约工工程投资。路基及管沟开挖建建议采用放坡坡开挖,开挖挖坡率建议按按表12取值。基槽槽开挖应避开开强降雨期并并做好排水工工作。管道及及路基回填土土应以黏性土土(不能混有有大块石)分分层夯实并经经检测达到设设计要求。回回填土的压实实度不应低于于《城市道路路工程设计规规范》(CJJ377-20122)表8.4.1条土质路基基压实度标准准要求。另外,管道铺设在在强度和变形形性存在较大大差异的土层层上时,请设设计人员根据据路面荷载、路路基和管道荷荷载等判明地地基土差异沉沉降导致管道道破坏的可能能性,必要时时应采取减小小差异沉降的的结构和地基基处理措施。为准确确定场地基基坑(槽)支支护设计所需需的各土层岩岩土参数,本本次勘察对所所采取的原状状土样均进行行了室内直接接快剪试验。根根据试验结果果,结合《基基坑工程技术术规程》(DB42//T159--2012)附录表B.0.1,最后经综综合分析确定定的边坡工程程所需岩土参参数见下表::表12地层编号及岩土名称直接快剪试验标准参考值综合建议值坡率C(kPa)φk(kPa)C(kPa)φ(°)重度γ(KN/m3)临时性边坡永久性边坡H/LC(kPa)φ(°)C(kPa)φ(°)(1-1)素填土17.8119971:2.5(处理后压实系数λc≥0.94)(1-2)淤泥10417.010483清除(2-1)粉质黏土土171018.01710148清除(2-2)粉质黏土土231319.3231218101:2.0(3-1)黏土2416301519.4311524121:2.0(3-2)黏土4018381619.7381630131:2.5(3-2a)粉质黏黏土311519.4301525121:2.5同时由于局部地段段因为回填土土较厚,可能能会设置有挡挡土墙,依据据《建筑地基基基础设计规规范》(GBB500077-2011)表6.7.55-2提供土土对挡土墙基基底摩擦系数数μ如下:表13地层编号及岩土名称状态摩擦系数μ备注(1-2)素填土处理后压实系数λc≥0.940.25新近堆积填土宜压压实处理确保保密实度达到到要求(2-1)粉质黏土土软塑~可塑0.25(2-2)粉质黏土土可塑0.26(3-1)黏土可塑~硬塑0.29(3-2)黏土硬塑0.34(3-2a)粉质黏黏土可塑~硬塑0.27挡土墙的里程及位位置宜由设计计单位依据沿沿线具体情况况并参考本工工程勘察报告告相应设计参参数,进行计计算后确定施施工图设计阶阶段具体里程程范围内挡土土墙详细的设设计参数(如如结构类型,挡挡土墙顶面标标高等)。敬敬请设计单位位复核,如本本次勘察工作作量不满足要要求,我单位位将无条件补补勘。基坑开挖深度内的的坑壁土体主主要涉及到强强度较差的填填土层、一般般黏性土及淤淤泥质土层及及老黏土层,考考虑到上述环环境特点和土土体性状及经经济性,若在在原始地貌上上进行管道开开挖和建设,建建议依据具体体开挖深度采采用不同的支支护结构体系系(如放坡+喷锚挂网复复合支挡体系系或排桩支撑撑体系等)。具具体采用何种种支护体系,宜宜根据土质条条件、环境要要求、基础平平面、工期、经经济性等因素素请业主委托托具有资质单单位进行专门门设计。基坑坑施工及维护护过程中,应应进行基坑监监测,做好应应付突发事件件的准备,确确保工程及周周围建筑物安安全。4、桥梁工程基础形形式由于桥梁工程单桩桩荷载要求较较大,建议基基础形式采用用钻孔灌注桩桩,以场地(4)层灰岩为为桩端持力层层。根据各地层的岩性性、物理力学学性质,按湖湖北省地方标标准《建筑地地基基础技术术规范》(DB42//242-22003)附录表F.0.22-1及《公路桥涵涵地基与基础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5.3.3条确定的本场地各地层的桩基设计参数见下表:表14地层编号及岩土名称钻孔灌注桩桩侧阻力标准值qqik(kPa)(1-2)淤泥20(2-1)粉质黏土土30(2-2)粉质黏土土42(3-1)黏土65(3-2)黏土80(3-2a)粉质黏黏土45(3-3)黏土夹碎碎石90(4)灰岩100注:表中钻孔灌注注桩qik值系依据据《公路桥涵涵地基与基础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表5.3.3-1并结合武汉地区经验综合取值。由于本工程属于桥桥梁项目,因因此依据《公公路桥涵地基基与基础设计计规范》(JTG0663-20007)支承在基岩岩上或嵌入基基岩内的钻(挖挖)孔灌注桩桩、沉桩的单单桩轴向受力力容许值[RRa]按第5.3.4条公式:(5.3.4)式中:[Ra]———单桩轴向受受压承载力容容许值(kN),桩身自自重与转换土土重(当自重重计入浮力时时,置换土重重也计入浮力力)的差值作作为荷载考虑虑;C1——根据清孔情况、岩岩石破碎程度度等因素而定定的端阻发挥挥系数,按本本规范(同上上)表5.3.4采用;Ap——桩端截面面积(mm2),对于扩扩底桩,取扩扩底截面面积积;frk——桩端岩石石饱和单轴抗抗压强度标准准值(kPa),黏土质质岩取天然湿湿度单轴抗压压强度标准值值,当frk小于2MPa时按摩擦桩桩计算(frki为第i层的frk值);C2i——根据清孔孔情况、岩石石破碎程度等等因素而定的的第i层岩层的侧侧阻发挥系数数,按本规范范(同上)表表5.3.4采用;u——各土层或各碉层部部分的桩身周周长(m);hi——桩嵌入各岩层部分分的厚度(m),不包括括强风化层和和全风化层;;m——岩层的层数,不包包括强风化层层和全风化层层;——覆盖层土的侧阻力力发挥系数,根根据桩端frk确定:当2MPa≤frk<15MPa时,=0.8;当15MPa≤frk<30MPa时,=0.5;当frk>30MPa时,=0.2;li——各土层的厚度(mm);qik——桩侧第ii层土的侧阻阻力标准值(kPa),宜采用用单桩摩阻力力试验值,当当无试验条件件时,对于钻钻(挖)孔桩桩按本规范(同同上)表5.3.33-1选用,对于于沉桩按本规规范(同上)表5.3.3-4;n——土层的层数,强风风化和全风化化岩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 【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理论考题及答案
- 2025个人向个人借款的合同
- 2025农田租赁合同书下载
- 2025租房合同模板下载3
- 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全新实施方案
- 长春建筑学院《铁路行车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题库与答案(A卷)
-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项目成本规划与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艺术学院《期货投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瑞幸加盟合同范本
- CJJ 122-2017 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 摔跤》教学课件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四世同堂》
- 2024年人教精通版四年级下册英语期末专项复习-阅读理解
- 中医推拿基础培训课件
-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
- 产品履历表完
- 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
- 肺癌伴胸腔积液护理查房
- 健康管理中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