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深四电工程概况设计概况(1)铁路等级:I级(2)正线数目:双线(3)路段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200公里/小时,预留客车250km/h(4)正线线间距:4.6m(5)限制坡度:6‰(6)最小曲线半径:4500m(7)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8)牵引种类:电力(9)闭塞方式:自动闭塞(10)建筑限界: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运输要求。
工程概况主要技术标准电力变电牵引供电系统采用单相工频50Hz、交流25kV向本线动车组和电力机车供电。本线正线采用2×25kV(AT)供电方式,枢纽地区跨线列车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和站段线等采用1×25kV供电方式。电力牵引负荷为一级供电负荷,牵引变电所由两路独立220kV等级电源供电,互为热备用。变电所牵引变压器采用固定备用方式,一组运行一组备用,无载调压方式。牵引变压器结线类型采用单相结线。接触网额定电压为25kV,长期最高电压为27.5kV,短时最高电压为29kV,最低工作电压为20kV。厦深铁路广东省境内新建AT牵引变电所7座、AT分区所7座、AT所12座,利用广深港客专的深圳北AT牵引变电所1座(增加2回AT馈线)、利用既有平湖南直供开闭所1座(增加1回直供馈线)。牵引变电所安装容量见下表。牵引变电所名称单相结线安装容量(MVA)深湖2×40潮汕2×40普宁2×40陆丰2×40长沙湾2×40稔山2×40南约2×40AT变压器安装容量见下表AT变压器类型安装容量(IXA级)分区所内AT变压器均为10/20MVAAT所内AT变压器均为12.5/25MVA(1)各牵引变电所均引入两路独立的220kV电源,正常时,由一路电源供电,另一路电源热备用。为提高供电的灵活性,所内设两台牵引变压器,正常时一台运行,一台备用;正常时由一路电源通过相应主变向牵引供电系统供电,当该电源线路失压或主变故障时,另一电源和相应主变自动投入,使牵引供电系统迅速恢复供电;2×27.5kV侧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2)AT分区所:每个供电臂的上、下行接触网之间用两台断路器相联,正常运行时,断路器闭合,实现供电臂上下行并联供电,异常时可实现越区供电。在每个供电臂的两台断路器内侧设有两台自耦变压器,每台自耦变压器通过双极电动隔离开关接于进线上,一台运行,一台备用。(3)AT所:上、下行接触网之间用两台断路器相联,正常运行时,断路器闭合,实现供电臂上下行并联供电,两台断路器内侧设有两台自耦变压器,每台自耦变压器通过双极电动隔离开关接于进线上,一台运行,一台备用。(4)新建牵引变电所高压侧220kV配电装置均采用户外中型布置,2×27.5kV配电装置除南约牵引变电所外采用户内GIS开关柜方式布置外其余均采用户外单体布置方式,总配电装置平面设有巡视小道并与外部公路衔接。(5)各AT分区所、AT所配电装置采用户外单体布置方式;;(6)牵引变电所220kV进线均采用架空进线;除南约牵引变电所馈线采用电缆外其余各所均采用架空出线;;(7)牵引变电所220kV进线架构、主变架构采用格构型钢支柱和钢横梁;2×27.5kV/27.5kV侧架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等径杆和钢横梁;设备支架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柱。(8)牵引变电所、开闭所、AT分区所、AT所继电保护及监控装置采用综合自动化装置。为满足无人值班要求,设置安全监控系统(含安全监控、环境监控及火灾消防报警)。(9)牵引变电所、AT分区所、AT所设有交流自用电系统(27.5kV和10kV两路电源)和免维护电池直流系统,交、直流监测单元均纳入综合自动化系统。(10)牵引变电所、AT分区所、AT所设有防雷接地装置。接地材料采用铜材质。(11)广深港客专新建的深圳北牵引变电所为本工程增加的AT馈线与该所其余设备类型一致,采用GIS开关柜。(12)既有平湖南直供开闭所增加的直供馈线与既有设备类型一致,采用网栅间隔式单体设备。(13)南约牵引变电所设置高压电缆监测系统。接触网接触网工程将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来实现有关的以下性能:(1)接触网系统满足正线200km/h(2)接触网与受电弓配合满足双弓运行的IEC62486或等效欧洲标准。(3)接触网满足系统载流量的需要。(4)接触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自然环境中满足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有足够的机械、电气强度和安全性能。(5)系统应有良好的防雷接地可靠保护措施。工作条件(1)设计速度目标值:20(2)受电弓的弓头宽度:1950mm(3)集装箱运输基本运输限界环境条件(1)最高气温:4(2)最低温度:-5℃(3)最大风速时气温:0或+25℃(4)最大基本风速:35m/s(地面10m(5)最大运行风速:30m/s(6)覆冰厚度:5mm(7)覆冰时风速:15m/s(8)结构风速:参照GB50009-2001《建筑物荷载规范》的要求或其它国际等效标准确定,基本风压取0.9kN/m2。(9)雷电日:≤60天(10)海拔高度:≤1000m(11)地震烈度:见通用技术要求。接触网悬挂类型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污秽区划分全线按重污区设计。接触网和供电线的绝缘子的绝缘泄漏距离≥1400mm,上下行正线间分段绝缘子的绝缘泄漏距离为1600mm。2.2.3.5线材类型接触网导线选择见下表:
线材名称线材用途材料名称线材规格额定张力(kN)承力索正线铜合金绞线JTMH12020联络线铜合金绞线JTMH9515站线铜合金绞线JTMH9515接触线正线锡铜合金线CTS15025联络线锡铜合金线CTS12015站线锡铜合金线CTS12015支柱、基础与支持结构形式基础对正线和对路基、桥梁等不能二次开挖的新建区段,桥上、路基地段按法兰连接型基础设计(土建预留)。隧道内除下锚外采用预埋螺栓(土建预留),下锚部分锚固采用后置锚栓。支持结构形式全线采用绝缘旋转全腕臂支持结构。腕臂结构采用平腕臂,定位器采用铝合金定位器。绝缘子腕臂用绝缘子采用抗弯破坏荷重为16kN的高强度瓷质棒式绝缘子。隧道内采用抗弯破坏荷重为12kN的合成绝缘子;供电线、正馈线等附加悬挂用绝缘子一般采用瓷质悬式绝缘子;与承力索、接触线连接的绝缘子亦采用合成绝缘子。接触网零件接触网零部件应采用先进的并宜尽量采用标准化的通用产品,选用的材质和结构应耐腐蚀、耐疲劳,强度稳定。整体吊弦,采用成熟并具有250km成功运行业绩的铜合金载流整体吊弦。锚段关节形式锚段关节一般采用5跨。电分相形式正线电分相采用带中性段的、空气间隙绝缘的六跨锚段关节形式,中性段的长度应满足动车组和货运列车运行需要。接触悬挂的主要参数(1)接触线悬挂点高度:6400mm(2)接触线最低点高度:6330mm(3)正线支柱侧面限界:不小于3100mm接触网25kV的绝缘水平应符合下列规定:接触网的绝缘泄漏距离不宜小于1400mm,部分临海地段不小于1500mm。上下行接触网带电体间的绝缘泄漏距离一般不小于2000mm,困难时不小于1600mm。结构高度隧道及困难地段接触网结构高度不小于1000mm,其余区段的接触网结构高度一般为1600mm,最短吊弦长度一般不小于500mm。跨距正线路基区段按标准跨距50m,最大跨距55m,跨线建筑物下的跨距按结构高度及最短吊弦长度确定。隧道内最大跨距一般为50m。桥上跨距需根据桥梁孔跨的形式进行配合确定。相邻跨距之差不大于10m。锚段长度最大正线锚段长度隧外为1400m,隧内为1250m。中心锚节中心锚节采用两跨式防断中心锚节。补偿装置补偿装置:一般采用滑轮组补偿装置;隧道内正线下锚采用棘轮补偿装置。采用铁坠砣补偿。SCADA厦深铁路广东段牵引供电及电力供电调度纳入客专广州调度中心SCADA系统。被控站方案被控站供电设备监控方案牵引供电系统的被控站设置在沿线牵引变电所、AT分区所、AT所、开闭所、接触网开关控制站内。电力供电系统的被控站设置在沿线电力配电所、电力变电所、箱式变电站内。牵引供电系统的牵引变电所、AT分区所、AT所、开闭所及电力配电所的远动终端功能由所内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不设专用的远动终端。在接触网开关控制站、电力变电所、箱式变电站被控站内设置RTU,实现远程数据采集与监控。被控站环境监控方案牵引变电所、AT分区所、AT所、开闭所内设置安全监控设备(含安全监控、环境监控、火灾消防报警等),并通过所内综合自动化系统纳入到SCADA系统。维修调度管理系统综合维修基地内设置维修调度管理系统,本线暂设在汕尾综合维修车间。正常情况下该系统负责全线各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部分接触网隔离开关设备及基地管内铁路电力供配电设施的维修调度管理工作,设置1个维修调度台。维修调度系统可做为SCADA系统后备,对全线供电设施进行调度管理。南约牵引变电所高压电缆监测系统纳入维修调度系统。通信通道方案SCADA系统远动通信通道采用铁路通信系统提供的专用数据传输通道,光纤进所方式。通道为分层会聚方式,两级结构。一级通道是牵引变电所、电力变配电所至客专广州调度中心的星型通道,冗余设置,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以太网标准接口。二级通道是AT分区所、AT所、开闭所、接触网开关控制站至相应牵引变电所,电力变电所、箱式变电站至相应电力变配电所的环型通道,数据传输速率为2Mbps,以太网标准接口。通信系统对牵引供电设施的AT分区所、AT所、开闭所、接触网开关控制站及电力变电所、箱式变电站只提供光纤服务。通信(1)传输系统
:骨干汇聚层MSTP10Gb/sADM设备交叉容量不小于1024×1024VC4的高阶交叉和2016×2016VC12的低阶交叉;设备群路侧支持不少于8个STM-64(10Gb/s)光口,同时支路侧支持不少于16个STM-16(2.5Gb/s)光口。设备关键单元(主控、交叉、时钟、电源等)按1+1配置,对2M业务按1:N保护配置,对FE业务按1:1配置。两侧群路口在不同的光口板上,支路板的配置满足关键业务分布在不同的支路板上。骨干汇聚层MSTP10Gb/sADM设备支持的业务接口类型包括155Mb/s光口、622Mb/s光口、2.5Gb/s光口、10Gb/s光口、GE口、FE口、2Mb/s电口。接入层设备技术指标车站MSTP622Mb/sADM设备具有平滑升级到2.5G设备的能力,交叉容量不小于256×256VC4的高阶交叉和2016×2016VC12的低阶交叉;设备群路侧支持不少于8个STM-16(2.5Gb/s)光口,同时支路侧支持不少于10个STM-4(622Mb/s)光口。设备关键单元(主控、交叉、时钟、电源等)按1+1配置,对2M业务按1:N保护配置,对FE业务按1:1配置。两侧群路口在不同的光口板上,支路板的配置满足关键业务分布在不同的支路板上。区间接入层节点MSTP622Mb/sADM设备交叉容量不小于64×64VC4的高阶交叉和2016×2016VC12的低阶交叉。设备关键单元(主控、交叉、时钟、电源等)按1+1配置,对2M业务按1:N保护配置,对FE业务按1:1配置。两侧群路口在不同的光口板上,支路板的配置满足关键业务分布在不同的支路板上。接入层MSTP622Mb/sADM设备支持的业务接口类型包括155Mb/s光口、622Mb/s光口、FE口、2Mb/s电口。(2)电话交换及接入系统采用OLT与ONU接入设备满足需求,沿线车站及相关区间节点的自动电话、2/4线音频、低速数据业务由ONU设备接入,通过OLT设备的设置将2/4线音频、低速数据终结至相关节点;通过OLT设备与既有铁路自动电话专网之间的V5.2接口连接,实现自动电话需求,同时实现与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网、既有铁路自动电话专网及公众自动电话网的互联。电话交换及接入系统网管完成标准管理信息的交换及安全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和性能管理,并提供与通信综合网管的接口。本工程涉及的业务有:2/4线音频、自动电话、调度电话的接入,RS422、2B+D。(3)程控交换系统OLT可配置2Mb/s数字口(满足G.703)75Ω(同轴电阻)及多种用户接口:音频2/4线接口,提供2/4线音频用户接口,2、4线方式可选。传输电平可调步距0.5dBr,阻抗600Ω,话路特性符合GB6879-86要求。64kb/s或N×64kb/s接口:可提供同向型或反向型64kb/s接口,V.35N×64kb/s接口,可通过软件设定。ISDNBRI接口符合ITU-TI.430,支持话音、数据、会议电视等业务。ISDNPRI接口,支持话音、数据、会议电视等业务。2Mb/s接口满足G.703《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POTS普通电话用户接口。OLT支持70个以上ONU的接入,能通过系统板的扩容支持更多的ONU的接入。V5.2接口符合ITU-TG965建议和信息产业部《本地交换机和接入网的V5.2接口技术规范》。支持与ONU组成星形、链形拓扑结构。E1接口电气特性满足G.703《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G.704《一次群速率和二次群系列级别所有的同步帧结构》、G.823《以2048kbps系列为基础的数字网内抖动和漂移的控制》、G.826《误码性能标准》。各种接口用户线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接入网设备的过压过流保护功能符合ITU-TK20建议的要求。(4)数据通信系统汇聚路由器与核心路由器之间通过2×155M/s通道连接;接入节点路由器与汇聚节点路由器、接入节点路由器之间通过1×155Mb/s通道连接。数据网设备具有IP业务处理能力和三层交换能力;支持L3MPLSVPN、L2MPLSVPN业务,采用高性能的组件,所有接口上均可为IP/MPLS业务提供线速转发性能;支持组播业务线速转发,能够与MPLSVPN、QoS等各种特性配合应用。汇聚路由器路由器系统交换容量不小于128Gbps。设备采用无阻塞交换,整机包转发能力不小于96Mpps,支持所有业务端口满配时对IP包的线速转发。接入路由器支持千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SDH、ATM、DDN、FrameRelay链路,支持速率范围主要在100Mbps,155Mbps、622Mbps、2.5Gbps、1000Mbps。连接用户网络的方式包括通过POS和以太网技术等。路由器系统交换容量不小于32Gbps。设备采用无阻塞交换,整机包转发能力不小于15Mpps,支持所有业务端口满配时对IP包的线速转发。交换机交换机系统交换能力不小于32G,提供全线速交换能力,整机转发性能不小于6Mpps。支持基于最小带宽、最大带宽、优先级的QOS功能,支持基于端口、地址的带宽管理。交换机支持VLAN数目不小于4096个,并发VLAN不小于1K。支持线速的第三层IP路由转发功能。支持Ethernet在MPLS网络中的电路穿透(EthernetoverMPLS),实现以IP网络为基础设施支撑承载用户的多种业务。接口速率:10Mbps、100Mbps、1000Mbps。(5)专用移动通信系统GSM-R系统满足《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暂行)》中规定的技术要求;满足列车运行速度250km/h条件下的通信需求;实现固定用户与移动用户的统一呼叫;提供各种具有调度通信特征的语音通信业务;提供调度命令、无线车次号校核信息等数据的无线传输通道。根据铁道部相关规范,本系统服务质量相关指标如下:无线信道呼损率:≤0.5%覆盖概率:95%最小可用接收电平:-95dBm基站子系统设备、各类终端设备、光纤直放站设备等的性能及技术指标遵循《GSM-R数字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的要求。基站子系统设备与广州核心网节点设备完全兼容。所采用设备具备电信行业相关资质及铁道部互联互通测试通过,同类产品在铁路应用2年以上,具有铁路GSM-R移动通信系统250km/h以上线路的良好应用业绩。(6)调度通信系统满足《TB/T3160.1-2007铁路调度通信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对调度通信系统总体功能要求。系统能提供各种具有调度通信特征的语音通信业务,包括并不限于个呼、组呼、多优先级呼叫和快捷呼叫,满足运营调度各子系统调度通信的需求。系统能实现固定用户与移动用户的统一呼叫。调度用户话务量:1.0Erl/线;其余用户话务量:0.1Erl/线;中继话务量:0.7Erl/线。调度电话呼叫时延概率:平均值不超过100ms,0.95概率不超过150ms;非调度电话呼叫时延概率应符合YDN065的附录5(ISDN环境下的时延概率)的要求。大话务量测试要求内部呼叫接续故障率应小于等于0.1‰;内部呼叫加自环(出中继和入中继)的接续故障率应小于等于0.1‰。话务处理能力:BHCA值≥65x104次/小时;过压过流保护、防雷保护、环境、振动、结构满足《GSM-R固定用户接入系统技术条件》的要求。(6)应急通信系统(7)会议电视系统本线会议电视系统采用数据通信系统进行承载,基于H.323架构,星型组网,建立本线会议电视平台,视频编码采用H.264压缩编码格式。在深圳北通过模拟终端转接的方式与既有的电视会议系统互联。SHAPE(8)时钟及时间同步系统系统的频率精度满足通信系统及各种应用系统的要求。系统采用分区主、从同步方式。时间同步系统可提供高精度时间源,系统的时间精度满足通信系统及各种应用系统的要求。系统网管完成标准管理信息的交换及安全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和性能管理,并提供与通信综合网管的接口。本工程利用广深港客运专线在深圳北通信站设置的BITS时钟分配设备作为本工程的主用时钟源,厦门通信站的BITS设备作为本工程的备用时钟源,采用主从同步方式,为厦深铁路传输系统提供同步时钟信号。铁路时间同步网各级之间其传送时间信号采用DCLS时,传输手段为64K或E1专线。铁路时间同步网各级之间其传送时间信号采用NTP协议时,传输手段为点对点专线(10/100MFE)方式传送。本次暂按64K专线链路方式传送时间信号。(9)通信电源本工程通信设备用电类型有两种:一种是-48V直流用电设备;一种是220V/380V交流用电设备。交流配电屏(盘)通信站及中间站电源为三相或单向输入,对交流输入电源允许变动范围的要求符合下表的规定。高频开关整流模块以N+1方式工作,在单模块50%~100%额定输出电流范围内,其均分负荷不平衡度≤±5%额定电流值。具有遥控、遥测、遥信及输入过、欠压和直流输出过、欠压时保护告警功能.(10)防雷及接地系统各车站通信机械室、区间通信机械室的通信设备,以及区间的通信线路、铁塔等设施均应设地线,当距离综合地线20米以内时,就近与综合地线引接线等电位连接,接入客专贯通综合接地系统中。当通信机械室在站房内,通信设备防雷接地可与建筑防雷接地合用一组接地体。若无法接入综合接地系统,通信设备及线路的接地均新设地线。通信机房防雷地线、保护地线和工作地线宜合设,合设室外接地体阻值不大于4欧姆。无线通信铁塔设置避雷针,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单独设置。(11)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需满足铁道部铁运〔2008〕33号《关于加强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运用管理的通知》及运基通信[2008]630号“关于发布《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中对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总体要求。运营调度视频监控:对全线公跨铁立交桥的远程实时监控,对异物侵入等主动发出报警信息,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对车站行车室,车站两端咽喉区实施视频监控。通信/信号/信息视频监控部分:对通信/信号/信息机房、信号中继站、GSM-R基站等无人职守机房进行视频监控。牵引供电视频监控:对全线开闭所、牵引变电所、分区所、AT所等牵引供电系统无人职守室内、外场所进行视频远程监控。电力供电视频监控:10kV配电所无人职守设备工作状态及室内、外场所的远程视频监控。(12)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控系统符合邮电部《通信电源和空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铁路通信电源及机房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和《铁路无人值守机房环境远处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硬件接口采用RS232C/RS485/RS422接口。多点多事件可同时报警,报警准确率:100%。(13)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工作区子系统由各个不同功能的区域构成。在本次工程中,信息插座采用在墙面暗装的布线方式,安装位置距离地面30cm的墙上。数据和语音信息点选用超五类非屏蔽RJ45插座。插座至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由用户使用时配置。信息点数量按实际需求配置,预留部分信息点位。(14)通信线路本系统主要为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牵引供电系统提供传输光缆。沿铁路敷设2条干线光缆;根据需要,站场内、信息采集点与通信接入点间设光电缆,并预留远期发展条件;地区及站场内电缆根据需求及客专技术装备的要求采用不同容量的电缆。信号信号系统主要由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站联锁系统、行车指挥调度系统及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构成。其中,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采用CTCS-2级制式,与既有线结合位置设置C2/C0级间转换应答器,提供CTCS-2级与CTCS-0级列控系统的转换信息。区间为ZP-2000四显示自动闭塞。系统满足正线200km/h及以上设计速度要求;车站采用计算机联锁系统,联锁功能满足铁道部有关运营的要求;全线设CTC系统,实现对客专正线各车站的调度集中控制;全线设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对列控和联锁设备及信号基础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其主要技术标准依据是:1、施工合同;2、设计施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3、施工相关会议纪要;4、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标准;5、本工程依据的部颁验标、施规;6、经批准的施工技术标准。防灾监控工程严格执行铁道部《关于认真做好铁路线路防护栅栏及放在监控等实施工作的通知》(建技【2010】11号)的相关要求。满足“防止或降低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对铁路运输的影响”目的,参照近期研究的客运专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有:《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T9813-2000);《外壳防护等级》(GB4208-2008);《铁路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工程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39号);《客运专线CTCS-2级列控系统配置及运用技术原则(暂行)》(铁集成〔2007〕124号)《客运专线列控系统临时限速技术规范(V1.0)》(科技运〔2008〕151号)《信号系统与异物侵限监控系统接口技术条件》(运基信号〔2009〕719号)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本工程为四电系统集成(含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具体涵盖如下:信号系统包括:运输调度系统、闭塞和列控系统、车站计算机连锁、信号集中监测、信号电源共五大块。通信系统包括:传输系统、电话交换及接入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专用移动通信、调度通信系统、会议电视系统、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系统、同步及时钟分配系统、电源系统、防雷及接地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通信线路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电源及监控系统共14个部分。电力供电系统主要由从南方电网接引的高压电源线路、铁路站、段10kV配电所、沿线两路10kV电力贯通线路、站场及区间高、低压电力线路、10/0.4kV变电所、箱式变、室外动力照明、电气设备防雷接地等构成。全线电力远动系统纳入SCADA统一调度。牵引供电系统主要包括:接触网工程和牵引变电工程两大块,为电力机车的运营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SCADA远动系统,在接触网开关控制站、电力变电所、箱式变电站被控站内设置RTU,实现远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牵引变电所、AT分区所、AT所、开闭所内设置安全监控设备(含安全监控、环境监控、火灾消防报警等),并通过所内综合自动化系统纳入到SCADA系统。综合维修基地内设置维修调度管理系统,本线暂设在汕尾综合维修车间。正常情况下该系统负责全线各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部分接触网隔离开关设备及基地管内铁路电力供配电设施的维修调度管理工作,设置1个维修调度台。维修调度系统可做为SCADA系统后备,对全线供电设施进行调度管理。南约牵引变电所高压电缆监测系统纳入维修调度系统。房屋及其他运营建筑包括:区间基站用房、防灾用房、信号中继站用房、线路所用房、信号楼、既有信号楼扩建、10KV配电所用房、10KV变电所用房、10/0.4KV变电所用房、牵引变电所、AT所、AT分区所用房。主要工程数量表(1)通信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敷设埋式单模光缆GYTA53-20芯平原条公里785.42光缆通信站及中间站引入≤20芯处783敷设埋式单模光缆GYTA53-8芯平原条公里422.64光缆通信站及中间站引入≤12芯处4355架设漏泄同轴电缆(含吊夹)隧道内km110.826架设漏泄同轴电缆(含承力索、吊夹等)隧道外km4.777安装铁塔处818安装H型钢柱处869安装光传输设备通信站MSTPADM10Gb/s端810安调调试会议电视设备站1511安调调试数据网设备站1412安装与调测光纤数字传输设备622Mbit/s端12713光中继段测试系统15214铁路调度专用通信系统安装、调试站1515安装、调试光纤接入网设备站1216安装中间站综合电源柜180A台1217安装48V阀控式蓄电池500Ah组218安装开关电源75A架1419配电系统自动调测系统12520安装不停电电源15kVA套20221安装中间站综合电源柜台11422安装48V阀控式蓄电池组26423安装与调测基站设备处8124安装与调测光纤直放站近端设备处4525安装电源及环境监测系统设备分站套25826安装综合视频监控设备站29227应急通信系统设备区间设备套228安装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点2430(2)信号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材料、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敷设站内信号电缆km3532敷设区间信号电缆km18183安装各种电缆箱盒个26984安装信号机构、机柱、信号机梯子架3615安装电动转辙机台4256安装电源屏站227安装、调试计算机联锁设备套128安装、调试ZPW2000A设备区段7189安装组合柜、轨道柜、分线柜、接口架等机柜台39310安装、调试CTC设备套1411安装、调试微机监测设备套2212安装、调试安全型继电器台951013安装各种变压器台2735(3)接触网工程主要数量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承力索JTMH120条公里906.3052承力索JTMH95条公里127.4573承力索JTMH70条公里35.0334接触线CTSH150条公里906.3055接触线CTSH120条公里127.4576接触线CTSH85条公里35.0337铝包钢芯铝绞线BGLJ-185公里28.1598铝包钢芯铝绞线BGLJ-240公里727.3029铝包钢芯铝绞线BGLJ-120公里402.03510铝包钢芯铝绞线LBGLJ-70公里11.36511钢筋混凝土腕臂柱根27112格构式钢柱根943=SUM(ABOVE)13H型钢柱根1094914支柱装配组2081115硬横梁吊柱安装组61816分段绝缘器安装套9017隔离开关安装台17不含供电线上网18电动隔离开关安装台22219避雷器安装套71820隧道柱式复合绝缘子套888221下锚复合绝缘子套492822定位装置套2081123弹性吊索装置套1208324电连接线夹套2020225整体吊弦套14449526承力索中锚线夹套411027接触线中锚线夹套143428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套169129线岔套21830隧外大滑轮补偿装置套64231隧外棘轮补偿装置套85732隧内大滑轮补偿装置套449(4)电力工程主要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及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供电线路110kV电源架空线路km74.8210kV电力电缆电源线路km55.8310kV电力电缆贯通线路km8374低压电缆线路km183二电源设备110/0.4kV变电所座44210kV高压环网柜面1703低压配电柜面2994新建10kV配电所座10510/0.4kV箱式变电站座183三其它电力1升降式投光灯塔座462高杆灯座133灯桥座4四电力自动控制1信号电源监测座1422高压电缆在线监测装置套163五过渡工程1车站电力过渡站1(5)牵引变电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一)牵引变电所(七座)1220kV三相牵引变压器安装2×40MVA台142AT变压器安装10/20MVA台283主变基础个144配电装置基础个4925避雷针基础个286配电装置安装处3617防雷接地处88避雷针安装处329综合自动化安装调试处710环境监控装置处711220kV侧设备安装所7122×27.5kV侧设备安装所713综合自动化、在线绝缘监测系统安调套7(二)分区所(七座)1分区所高压设备安装所72综合自动化系统安调套7(三)AT所(十二座)1AT变压器安装处24信号系统运输调度系统厦深铁路广东段运输调度指挥系统采用调度集中系统(CTC)。分散自律CTC系统由调度中心子系统、车站子系统、调度中心与车站及车站与车站网络子系统三部分构成。CTC系统设备和传输通道采用双套冗余结构。平湖南编组站各场及相关既有车站按既有标准新建或修改CTC/TDCS设备,纳入广铁集团调度所相应调度台管辖。本工程考虑利用广州调度所CTC系统中心设备接入厦深铁路正线CTC系统,工程内容包括新设诏安(不含)~深圳北(不含)行调台(包括调度员工作站、助理调度员工作站及控制工作站)及中心机房相应的应用服务器、通信服务器、CTC-TSR接口服务器、与其他应用系统接口服务器等满足中心接入的设备及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修改相应的软件。闭塞和列控系统厦深铁路广东段正线及李朗线路所至平湖南编组站联络线新建四显示自动闭塞,正向按自动闭塞追踪运行,反向按自动站间闭塞运行,轨道电路采用ZPW-2000(UM)无绝缘轨道电路。除李朗线路所至深圳北区间设区间信号标志牌外,其他区间设地面四显示通过信号机。既有线改造仍维持既有四显示自动闭塞标准,区间地面设置四显示通过信号机,作为非ATP模式下列车的行车凭证。区间轨道电路采用ZPW-2000型无绝缘轨道电路。在以下地段存在改造工程:平湖南编组站~布吉站间自动闭塞修改;平湖南编组站~平湖站间的自动闭塞修改;平湖南编组站~平南铁路的半自动闭塞修改。省界至深圳北站(不含)采用满足客专CTCS2级列控系统。在李朗线路所至平湖南编组站联络线区间适当位置设置C2/C0级间转换应答器,提供CTCS-2级与CTCS-0级列控系统的转换信息。当平湖南编组站办理往李朗线路所方向的列车进路时,李朗线路所列控系统通过与本站联锁的接口信息交换获得进路信息,并将满足列车上线运行的临时限速信息提供给设置在平湖南编组站出站口的有源应答器组(设置轨旁LEU)。在李朗线路所至新深圳站间适当位置设置C2/C3级间转换应答器,提供CTCS-2级与CTCS-3级列控系统的转换信息,此设置方式需结合广深港工程实际进展情况而定。车站计算机联锁饶平、潮汕、潮阳、普宁、葵潭、陆丰、汕尾、鲘门、惠东、惠州南、深圳东、李朗线路所及平湖南上行到发场新设计算机联锁设备。新建计算机联锁系统采用2*2取2的硬件安全冗余结构。平湖站、布吉站及平湖南编组站到达场、下行到发场、编尾在既有计算机联锁设备上改造。在CTCS2范围内的车站计算机联锁设备具有与列控中心、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等设备的通信接口及信息交换功能。计算机联锁的车站进路控制具备调度集中分散自律控制方式和非常站控方式;通过车站局域网,与调度集中系统、列控系统、信号计算机监测系统等交换信息。联锁设备采用2x2取2高可靠冗余系统结构,联锁主机和电子终端均为并列两重系结构,每一系采用故障-安全的双CPU处理器,联锁主机以2取2表决保证系统的故障-安全特性。信号集中监测正线各车站(含线路所、区间中继站)均设计信号计算机监测设备,通过集中维护专用网,对列控设备、联锁设备、信号基础设备(如转辙机、轨道电路、电缆绝缘、电源屏、主副熔丝转换装置等)、LEU断线以及防灾系统与列控系统的接口继电器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采用通信专业提供的2M通道。信号设备房屋环境监控统一纳入通信系统进行设计,信号外电引入电源之类监督功能由电力工程统一设计。监测系统层次结构为车站及4个综合维修工区、车间、电务段。信号监测设备将采集的信息传递给运营调度系统的综合维护调度子系统,作为其信号设备监测的基层信息源。当车站监控设备检测到故障信息时,通过综合监控专用网,将有关信息传递至管辖车间和饶平、普宁、汕尾、惠州南综合维修工区,构成信号设备集中检测系统,实现对车站信号设备的远程监督、测试、诊断。相关电务段做接入修改。既有线上的车站除平湖南上行到发场按新设考虑外,平湖南编组站其他各场、平湖站、布吉站既有计算机监测设备按利旧改造处理。信号电源系统采用模块化、智能化、标准化设计,可实现信号电源的智能化管理;能适应各种现场负荷种类及容量的需要。智能电源屏输入电源采用两路独立的交流三相五线制电源,主备工作方式,两路电源转换时间不大于0.15s,UPS系统采用双套纯在线UPS电源,配以双套电池组,满足信号关键设备不间断供电的要求。车站、中继站、线路所UPS供电时间不小于30分钟配置;区间中继站、线路所按UPS供电时间不少于120分钟。通信系统传输系统本工程传输系统采用骨干汇聚层、接入层两层网络结构。其中,骨干汇聚层采用STM-64ADM设备组建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接入层采用STM-4ADM设备组建多业务传输平台(MSTP)。传输系统为通信各子系统及信号、牵引供电及电力供电等系统提供可靠的2M、155M、622M、10M/100M等传输通道。电话交换及接入系统本工程采用接入网方式解决电话的需求,不新设程控交换设备,对深圳既有程控交换设备的V5.2接口板扩容。在深圳北通信站设置OLT设备,在沿线车站、线路所、信号中继站、牵引变电所、分区所、AT所等业务节点设置ONU设备构成接入系统,提供固定电话业务、音频业务和低速数据业务。数据通信系统本工程利用广深港客专在广州调度所设置的核心路由器,在深圳北站设置汇聚路由器,沿线各车站设接入路由器和交换机,实现本线IP数据业务的承载。专用移动通信(GSM-R)系统本工程利用广州既有的核心网节点设备,在深圳北设置BSC/PCU。无线网络覆盖采用普通单层网络覆盖方案,在铁路沿线根据车站分布和场强覆盖的需要设置基站设备,隧道及弱场区段设置光纤直放站及漏泄同轴电缆。为相关运营维护人员配备手持台。GSM-R系统提供无线话音通信业务,并为CTC/TDCS等相关系统提供无线数据传输通道。调度通信系统在广州调度所设置调度所型调度交换机,与既有调度所型调度交换机形成同城异地冗余备份,沿线各车站/线路所设置站段型调度交换机。在广州客专调度所设置调度台,在沿线各车站/线路所设置车站台、调度分机、录音设备等。调度所调度交换机与沿线各车站/线路所调度交换机组成2Mb/s环,实现本线的运营调度指挥。会议电视系统本工程在深圳北通信站设置会议电视中心设备,在沿线车站等各分会场设置会议电视终端等设备,组建会议电视系统,并在深圳北通过模拟终端转接的方式与既有的会议电视系统互联。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系统本工程在潮汕、汕尾综合维修工区各设置一套现场应急设备,接入广州客专调度所既有应急指挥中心。同步及时钟分配系统本工程利用广深港客运专线在深圳北通信站设置的BITS时钟分配设备作为主用时钟源,利用厦门通信站的BITS设备作为备用时钟源。本工程利用广州客专调度所设置的二级时间同步设备,完成时间同步信号的分配。电源系统通信电源为本工程通信设备提供高可靠性的-48V直流电源、高可靠性的220V交流电源。在沿线各通信机房根据需要设置-48V高频开关电源设备、UPS设备以及蓄电池等设备,为各通信子系统提供可靠的电源供电保证。防雷及接地系统GSM-R铁塔及天馈线系统防雷由避雷针和馈线感应雷保护器两部分组成;通信电源系统根据分级防护原理,交流电源加装过电压保护装置,对通信设备外供电源进行保护;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在室外布设的射频同轴电缆、电源线、控制线两端安装防雷保护装置。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本工程对广州客专调度所既有视频区域节点进行扩容,I类视频接入节点暂设在深圳北通信站,在各车站设置II类视频接入节点,在沿线各车站、综合维修工区、牵引变电所、分区所、AT所、信号中继站、区间无线基站等地的通信机房内设置编码设备、视频接入设备。本工程对车站重点部位、区间公跨铁桥梁、车站咽喉区等视频采集点进行视频内容分析,出现异常情况可产生告警。通信线路系统在铁路两侧电缆槽道内分别敷设1条20芯干线光缆,在站内/区间敷设8芯短段光缆,在站场敷设HYAT53-ZR市话电缆,为信号及通信各子系统提供可靠的传输媒介。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为工程范围内段、所、综合工区提供相关信息布线所需的超五类网线、音频电缆、配线柜。通信电源及监控系统通信电气化防护工程需要在工程实施时进行现场调查,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测试评估,并根据测试评估结果,再商量确定最终的防护方案。电力供电系统厦深铁路电力供电子系统主要由从南方电网接引的高压电源线路、铁路站、段10kV配电所、沿线两路10kV电力贯通线路、站场及区间高、低压电力线路、10/0.4kV变电所、箱式变、室外动力照明、电气设备防雷接地等构成。全线电力远动系统纳入SCADA统一调度。全线沿铁路新建综合负荷贯通线、一级负荷贯通线各一条,为全线一级负荷及其他铁路用电提供可靠的电源。厦深铁路铁路10kv电力线主方案为:两条贯通线均采用单芯非磁性铠装铜芯电缆,综合贯通线采用YJV62-10KV-1*70mm2,一级负荷贯通线采用YJV62-10KV-1*50mm2电缆。电缆在高架桥上和隧道内沿预留的电缆槽敷设,路基地段沿新设电缆沟、槽敷设。双电源配电所10kV主接线采用单母线真空断路器分段。正常时,两路电源同时受电,母线分段运行,当一路电源失电后,母联自投。单电源配电所10kV主接线采用单母线接线形式,设一段主母线。各所设一段10kV综合负荷贯通线母线,一段10kV一级负荷贯通线母线。10kV综合负荷贯通线、一级负荷贯通线经调压器调压后供电。新建10kV配电所高压柜选用GIS型开关柜。10/0.4kV变压器采用SCB型低损耗干式变压器,调压器采用SCZ10节能型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户外箱式变电所采用组合式箱变。低压柜选用智能化、抽出式开关柜。直流柜选用高频整流免维护电池成套直流柜;交流柜及电度表柜等选用PK型柜;控制保护部分选用变配电所微机综合自动化装置;小电阻接地装置选用成套装置。无铁路10kV配电所的车站(深圳东站),其综合电源主要由就近地方变、配电所接引专线电源或由地方10kV供电线就近“T”接电源供电。有铁路10kV配电所的车站,其综合电源由铁路10kV配电所接引电源。信号、通信专用电源由10kV综合电力贯通线和10kV一级负荷电力贯通线接引。车站站台(无柱雨棚)及道路照明采用可倾式柱灯照明为主,车站站场采用升降式投光灯塔或高(中)杆灯照明。10/0.4kV变电所内高压环网开关柜、变压器、低压开关柜布置在同一房间内。高压环网开关柜采用SF6负荷开关设备。变压器采用10系列及以上干式变压器。低压开关柜采用高可靠性、模数化、组合式柜型,并配置数字化仪表及远程监控模块便于远方监控。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工程本线接触网采用AT供电方式;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导线高度6400mm,最低高度不小于6330mm;结构高度正线承力索采用JTMH-120mm2,张力20kN;站线采用JTMH-95mm2,张力15kN;正线接触线采用CTS-150mm2,张力25kN;站线采用CTS-120mm采用单腕臂柱结构形式;桥梁上采用热浸镀锌H型钢柱,路基段采用带法兰的φ350mm等径混凝土圆支柱;隧道内上下行分别设置中间吊柱;跨越多股道时采用轻型钢管硬横跨,硬横跨支柱采用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通化(2008)1301《接触网H型钢柱》,车站雨棚地段接触网支柱考虑与雨棚柱合建或在雨棚上预留短横梁安装吊柱的方式。平湖南货场改扩建及联络线工程腕臂柱采用预应力环型等径混凝土支柱,多线处采用软横跨。桥上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食品销售合同协议
- Unit 4 Friends Lesson 4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5折扣合同【折扣商品买卖合同】
- 2025建筑工程河沙采购合同
- 《课件制作与素材资源》
- 2025未签署劳动合同能否获得赔偿金
- 2025房地产交易合同
- 2025服装店加盟合同模板
- 2025冰箱类产品销售合同范本
- 2025年陇南货运从业资格考试
- 数字团队管理制度内容
- 手术室腹腔镜设备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主题班会-《阳光心态美丽青春》【课件】
- 中考作文专题复习之《中考作文“点题”方法指导》课件
- 提高单病种上报率
- 企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制度
-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24版
- 休克基础监护及治疗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育才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基于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