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社会心理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96302(二)课程英文名称:SocialPsychology(三)开课对象:社会工作专业(四)课程性质: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工作专业中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理论,将其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学科,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更好更好了解人、认识人、分析人的重要理论基础。本课程的目的是了解个体在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更好地完成社会工作的助人目的,其前导课程有《普通心理学》、《社会学》等。(五)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六)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社会化、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人际关系、助人行为、侵犯行为、群体心理、大众心理等。(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32学时分数:2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教学内容讲授实验/实践合计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44第二章社会化22第三章社会认知44第四章社会动机22第五章社会态度66第六章人际沟通22第七章人际关系22第八章助人行为22第九章侵犯行为22第十一章社会影响22第十一章群体心理22第十二章大众心理22 合计3232(八)教学方式:主要通过课堂讲授方式。(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上课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二 、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教学重点:重点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真正知道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什么以及怎样进行研究的。教学难点:难点是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心理学是如何进行研究的以及理解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心理学一、社会心理学的含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ronson(1980)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一)在社会心理学内部,就存在所谓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两种不同的说法。1、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关注互动、群体)2、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二)国内的看法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作出的内隐和外显的反应。二、研究范围(一)不同层次的社会心理现象1、个体水平的研究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3、群体心理4、大众社会心理(二)应用社会心理学如环境社会心理学健康社会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与心理学之间形成的边缘学科。社会学(Sociology)、心理学(Psycholoy)和文化人类学(Culturalanthropology)是社会心理学的母体学科(周晓虹,1997)。其中,与社会心理学联系最密切的学科是社会学和心理学。(一)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二)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一)观察法1、一般观察法与参与观察法2、观察法的优点和缺点(二)实验法1、实验室实验法2、现场实验法3、模拟实验(三)调查法(四)档案研究法(五)跨文化研究(1、现场调查2、心理测验3、民俗与艺术分析二、社会心理研究中的理论议题(一)伦理问题(二)处理原则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和发展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社会哲学阶段(一)关于人性的争论1、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人性及人的行为是由社会决定的。2、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社会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而人性又是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3、西欧思辨哲学康德、歌德和卢梭等人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社会经验论阶段(一)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互渗透(二)社会心理学形成的标志(三)社会心理学的来源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拉扎勒斯、斯坦达尔、冯特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塔尔德、迪尔凯姆、勒邦3、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社会分析阶段四、二战及战后的社会心理学五、未来的几个发展倾向社会心理学的分支将更多、更繁荣。强调应用这个倾向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社会心理学家在现实环境中进行他们的研究,也就是说他们常常把研究从实验室控制下的环境移向现实生活,现场研究增加了。寻求社会心理学的更完整,一般的理论。第二章社会化教学要点:使学生了解社会化的含义、种类,影响因素以及个体社会化的进程。教学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化的含义、影响因素和社会化的进程,尤其是社会化进程中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教学难点:难点是掌握关于社会化进程的有关理论,如科尔伯格、埃里克森的理论。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概念二、社会化的内容和类型第二节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一、生物因素二、家庭父母的影响三、学校的影响四、同辈群体的影响五、大众传播媒体的影响第三节社会化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理论(二)埃里克森的理论二、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理论(二)科尔伯格的理论三、社会学习理论第三章社会认知教学要点:使学生掌握社会认知的含义、范围、途径以及印象和印象形成等基本内容,使学生能学会更好地认识社会中的自我;使学生能掌握归因的概念和主要的归因理论,并能应用归因理论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重点:重点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社会认知的含义,学会从社会认知的科学角度认识自己,掌握印象形成、归因理论等主要内容。教学难点:难点是掌握印象形成、归因理论等主要内容。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一、定义社会认知是个体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来推测、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二、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三、社会认知的途径(一)人的非语言行为(二)人的言语活动(三)人的行为方式四、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一)社会知觉(二)社会印象(三)社会判断五、社会认知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印象和印象形成一、什么是印象二、印象形成中的信息选择三、印象形成的一般原则(一)一致性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二)评价的中心性奥斯古德总结出的三个维度:评价力量活动汉密尔顿:提高较多社会特性的判断影响喜欢程度;提供较多智能的判断,会影响尊敬程度(三)中心特性的作用在我们形成印象的时候,有些特性的信息常常更有分量,并能改变整个印象,这些特性就称为中心特性。三、总体印象形成模式(一)加法模式人们的总印象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一个人在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体印象也越好,越易为人所接纳。相反,一个人在消极评价上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那么他留给人的总体印象就越差,也越难为人们接纳。(二)平均模式安德森(Anderson,1978)研究发现,有些人在总印象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个特征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而是通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三)加权平均模式人们除了看重影响力很大的极化特性之外,还通过平均所有特性去形成一种综合的印象。或者说,人们对他人身上极化特性会采取增加模式做出评价,而又依据平均模式去综合对方的所有特性。安德森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能够比较有效地说明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复杂情况。对人的总体印象不是依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首先按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每一个特征的权数,然后再将权数与每一个特征自身的明显度相乘。最后进行平均计算的结果,正是权数与明显度相乘的积。(四)中心品质理论四、社会知觉偏差(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二)晕轮效应(三)刻板印象(四投射效应(五)积极偏见(六内隐人格理论五、印象管理第三节社会中的自我一、自我意识(一)含义Self:个人的反身意识,即以自身为对象的意识,又称自我意识。(二)结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尊心自信心自我意志: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三)作用认识外界、认识自己、调节自己、改善自己二、自我概念(一)含义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观念和看法,是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自我的觉知。(二)特点(三)自我概念的结构(四)自我概念的发展(五)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①社会角色②成功和失败的经历③社会比较④社会文化⑤他人评价三、自尊(一)自尊的含义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自尊感比较高,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感到自己值得别人尊重,也较能够接受个人不足之处。(二)自尊的结构(三)影响自尊的环境与经验因素(四)提升自尊的策略——自我提高/增强四、自我效能五、控制点理论控六、习得无助与自我决定第四节归因和归因理论所谓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一、海德的朴素心理学海德认为,人们都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就根据各种线索对已发生的行为和事件进行原因解释。可以说,归因是我们对环境知觉的一部分,只要对环境进行认知,归因就会发生。海德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朴素心理学家,每一个人都具有关于人类行为因果关系的一般理论观点,并由此建立了他的朴素心理学,旨在系统的阐述没有经过训练的观察者如何正确的理解他人行动的过程。海德区分了导致行为发生的两种因素:一是行为者的内在因素,包括能力、动机、努力程度等;二是来自外界的因素,如环境、他人和任务的难易程度等。他认为行为观察者在对因果关系进行素朴分析时,试图评估这些因素的作用。如果把某项行为归因于行为者的内在状态,那么观察者将由此推测出行为者的许多特点。即使这种推测不总是很准确的,它也有助于观察者预测行为者在类似情况下如何行为的可能性。但是,假如某项行为被归因于外在力量,观察者就会推断说该行为是由外力引起的,那么以后能否再度发生则难以确定,因此,海德认为对行为的预测与对行为的归因是相互联系着的。二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论/对应推论说/一致性推断理论(一)所谓相应推断,认为一个人的内在属性与其外在行为是相对应的。我们可以由其外在行为而推测其内在属性的过程就是对应推论过程。琼斯和戴维斯揭示了对应推论的程序,即先判断行为者的动机,然后由此推定行为者的品性。一个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果我们能知道其行为的真正目的,那么对其个性的推断就会更有把握。(二)在从行动者的意图到行动者个性本质的推断过程中,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①社会赞许性/社会合意程度②非共同效应③行为的自由选择性三、凯利的归因理论(一)凯利的理论通常被叫做三度理论/三维理论,又称共变理论,这一理论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共变原则,即结果自始至终与其原因共变。①区别性原则针对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他刺激物做出相同的反应。②一贯性原则针对情境,行为者的反应必须前后一贯,不因时因地而异,此时一贯性高;反之,则一贯性低。③一致性原则针对人,在所有的认知者都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时,一致性高;反之,则一致性低。三种行为信息的共变与归因四、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一)韦纳认为,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应包括两个维度。第一,观察者必须决定成败是由于内在因素还是外在因素;第二,观察者还必须决定成败是经常发生的还是偶然发生的,即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二)当一个人目前的成败与自己过去的成败不一致,且与别人的成败也有所不同时,一般的归因大都是不稳定因素;(三)把个体成功或失败的行为归因于何种因素,对其今后工作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韦纳等人的研究表明,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努力、能力等,使人感到满意和自豪;若把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如任务容易、运气好等,使人产生意外的和感激的心情。若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使人产生气愤和敌意;若把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使人感到内疚和无助。(四)韦纳于1979年又提出另一个重要的维度,即控制,他认为,努力、注意等因素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是可控因素;而能力、运气和心境等因素是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是不可控因素。第四章社会动机教学要点:掌握社会动机的概念,了解其和动机的关系,了解几种主要的社会动机,尤其是成就动机、权利动机和交往动机,了解动机冲突和挫折的有关内容。教学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明确动机和社会动机的关系,掌握成就动机中阿特金森的研究和交往动机中沙赫特的经典实验研究。教学难点:难点是掌握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并应用其解读对应社会现象。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动机概述一、社会动机的涵义所谓社会动机,就是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二、社会动机的特性和功能1、特性2、功能第一,激发个体活动,对其行为具有推动作用。第二,维持个体活动,对其行为具有强化作用。第三,引导个体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对其行为具有定向作用。第二节几种主要的社会动机一、成就动机所谓成就动机,就是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所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力量。通俗的说,就是对成就的的欲求。(一)麦克利兰德的研究A.家长对儿童严格的自律训练与儿童的成就动机成正相关。B.一个社会的文化环境对促成个体成就动机的气氛具有深刻的影响。C.一个社会的成就动机高低会对该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D.具有强烈动机的人与企业家最为相似。(2)阿特金森的“期待-价值理论”阿特金森认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了两种与成就动机有关的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当一个人面临成就性任务,这两种动机同时影响着个人。个人的行为倾向是动机强度、对行为目标的主观期待概率以及诱因价值三因素的积函数。二、权力动机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就是对权力的欲求。三、亲和动机四、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第三节动机冲突与挫折一、动机冲突(一)含义:指个体面临多个目标需要作出选择时的心态。(二)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二、挫折概述(一)定义所谓挫折就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遭遇到障碍和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二)挫折产生的原因(三)挫折后的行为反应(四)挫折对心理的影响及其对策第五章社会态度教学要点:要使学生明确社会态度的含义、要素、功能,态度和行为的关系,态度形成和改变的过程、条件,掌握主要的态度理论,对特殊态度--偏见有一定认识,最终能应用态度的有关内容来分析和认识社会中的有关现象。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态度的要素、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影响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因素,认知平衡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教学难点:难点是态度和行为的关系,认知平衡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社会态度一、态度的定义(一)早期的“一元论”观点(二)中期的“二元论”观点(三)现在的“三元论”观点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即意向这三个要素构成的、个体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二、态度的特性三、态度的功能四、态度与行为(一)一般而言,二者是比较一致的。(二)也有不一致、相矛盾的时候。拉皮埃尔的研究(三)影响二者关系的因素1、个体所持有的态度本身2、从行为反应的特点看3、环境特点4、从个体自身条件看第二节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一、态度的形成(一)态度形成的过程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要经过以下阶段:1、服从2、认同3、内化(二)态度形成的主要途径1、联想学习2、强化学习3、观察模仿学习(三)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基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二、态度改变的方法(一)劝说宣传法霍夫兰德的研究影响劝说、宣传效果的因素1、外部刺激之信息源(1)可信性(2)喜爱性2、外部刺激之沟通(1)差异(2)恐惧唤起(3)一面性或两面性论述(4)新颖与重复3、外部刺激之环境和情境(1)强化作用(2)预先警告(3)分心4、目标靶(1)信奉或承诺(2)预防注射(3)人格要素(二)劝说宣传应注意的问题二、角色扮演法三、团体影响法四、活动参与法第三节社会态度的理论一、社会学习论二、认知平衡论(一)海德的理论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显然,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社会因素(社会事件、他人、文化观念等)相互作用中实现动态平衡的过程。个人(person)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other)建立的关系是通过某些事(x)形成的,比如甲(p)喜爱音乐(x),乙也喜爱音乐(x),于是甲对乙会产生好感、积极的情感评价,并有可能相互建立友好关系。这里就存在一种封闭P—O—X的三角关系模式。“P—O—X”模型:在他的理论中,其中一个态度对象往往是另一个人的,还有一个对象往往是客体。我们可以用P表示认知的主体,O是另一个人,另一态度对象用X表示。P—O—X”的关系就形成了三角关系。这三者的关系常常是情感关系,即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海德认为,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的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海德根据P—O—X三者之间的情感关系推出八种模式,其中四种是平衡的,四种是不平衡的。(二)纽科姆的A—B—X模式他把A和B当作两个人,X为另一件事或另一个人。认为A和B因为对X的一致看法而建立友好关系,也会因两人对X有不一致的看法而出现紧张状态,其紧张度取决于:A喜欢B的程度;X对A或B的重要性;A、B因X而交往的频率;A和B对X的态度差异;A或B的自信程度。三、认知失调理论1957年,费斯廷格出版了《认知失调理论》一书,指出:“认知失调理论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人类有机体试图在其意见、态度、知识和价值观之间建立内在的和谐和一致性。即个人的认知存在着一种协调的内驱力。”他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如关于自我、关于自己的行为以及关于环境方面的信念、看法或知觉等。它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相互一致和协调的、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和无关的。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时,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紧张,并力求减缓。这种由于认知冲突引起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就叫“认知失调”现象。减少失调的方式:A.改变或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B.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同时改变两者的重要性或强度;C.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理由。从实验中也引出了态度维持和改变的一些似规律性的设想:要想巩固人的原有态度,应力避使他做出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包括言语表态);假如已经发生了这种行为,最好使他找到产生这种行为的外部原因和充足的辩解性理由。如果要想改变人的已有态度,最好是引发他做出与原有态度相矛盾的行为(包括表态),同时防止或减少他从外部找到为这种行为辩解的理由或原因。第四节偏见一、含义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二、特征三、产生偏见的原因四、后果五、偏见的消除第六章人际交往与沟通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际交往、人际沟通的科学含义,了解人类交往的动机,了解沟通的过程、要件、种类以及非言语沟通等重要内容。教学重点:了解人类交往的动因,了解沟通的要件、过程、种类和方式。教学难点:了解交往的动因,了解沟通的种类。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人际交往一、含义一般指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过程。二、几个重要概念的辨析人际沟通: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交往的含义比沟通广泛得多,它不只指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人们已经习惯将人与人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过程称作交往,而将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稳定情感称作人际关系。三、交往的动机(一)人们为什么要交往:人的社会性——亲和亲和,是指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的联系的一种内心欲求。(二)戈夫曼的自我呈现论(三)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四)费斯汀格的社会实在论四、人际交往的功能(一)协调作用(二)心理保健作用(三)促进个体社会性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人际沟通一、沟通的定义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二、沟通的意义(一)沟通提供人身心发展必须的信息资源(二)人凭借沟通交换信息并建立与维持相互联系三、人际沟通工具(一)语言符号系统(verbalsignsystem)(二)非语言符号系统(nonverbalsignsystem)四、沟通的特点(一)沟通的双方均是主体(二)双方相互影响(三)双方具有大致一致的符号系统(四)可能产生特殊的障碍五、沟通的过程人际沟通的四大要件:(一)信息源,即信息发出者(二)信息,即沟通的内容(三)信息的接收者(四)信息渠道,即信息通过何种方式、工具来传递(五)反馈(六)障碍、(七)背景六、沟通的种类(一)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二)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三)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四)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五)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六)假相倚、非对称相倚、反应性相倚和彼此相倚假相倚:人际沟通过程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就是假相倚。(按预定计划,不顾对方反应)非对称相倚:沟通的一方只按照自己预定计划进行沟通,而另一方则根据别人的行为作为反馈来调节自己的言行,这种沟通称非对称性相倚。(一方按计划;一方按反馈调节)反应性相倚:是指沟通双方都以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并不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沟通。(以对方反应为依据,不按计划)彼此相倚:是指沟通双方一方面以自己的计划同对方沟通,另一方面又考虑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沟通行为。(一方面按计划,一方面调整)(七)轴型沟通、Y链型沟通、链型沟通和圆型沟通所谓沟通网络,是指一个小群体里成员之间较固定的沟通模式。莱维特以5人小群体为研究对象,发现沟通网络有以下四种。八、非语言沟通达尔文认为面部表情是曾经有用的生理反应所留下来的痕迹,在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为沟通的表达形式之一。(一)身体语言的特点广泛性(运用身体语言进行沟通,是人人具有的能力)连续性(身体语言使人可以保持不间断的沟通)不受环境的限制和保密身体语言沟通不受环境的限制。身体语言信号通常要放到整个身体语言沟通过程中,意义才能够被确定。跨文化沟通许多身体语言信号都具有跨文化的功能,它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基本意义,是同等或高度接近的。简约性(具有简约沟通的特殊功能)(二)身体语言沟通的类型①目光与表情②身体运动与接触沟③装饰④动态交互中的非语词沟通⑤副语言沟通(paralanguage)第七章人际关系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吸引、人际沟通以及人际关系的测量。教学重点:掌握人际吸引的原则、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和人际关系的测量。教学难点:人际关系测量如何进行与操作。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的概念和特点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心理关系,它表现为对他人的影响和依赖。二、人际关系的意义大量研究和人们亲身的生活实践都已经证明,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三、人际关系的类型(一)按照个体扮演的角色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事关系朋友关系(二)按照情感卷入程度亲密关系疏远关系敌对关系(三)按照交往的目的工具性关系:以公平法则交往,该关系作为获取其他目标的手段。(公平法则)情感性关系:以需求法则交往,较多表现出真诚,关爱。(需求法则)混合性关系:上两者的混合。(人情法则)四、人际吸引(一)熟悉与人际吸引(二)邻近性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居住位置越近的人之间关系往往更亲密。相比之下,那些距离较远的人之间关系可能就不是那么亲密。(二)接近性增加了熟悉程度(三)美貌与外在吸引力(四)相似规则(五)互补规则(六)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七)报酬与喜欢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发展和原则一、1人际关系的状态和深度(一)人际关系的状态(二)人际关系的深度二、人际关系发展阶段(一)交往定向阶段交往定向阶段涉及交往对象的选择,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二)情感探索阶段情感探索是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信任和真实的情感联系。(三)感情交流阶段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在通常生活领域中涉及到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和信任感已经得到确立,因而沟通和交往的内容也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四)稳定交往阶段此阶段,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表露也更为广泛和深刻。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三、人际关系的原则四、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美国著名学者家爱利克•伯奈提出了四种人际交往模式: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行(自卑、恐慌)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行――你也不行(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别人)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骄傲自大,自以为是)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也行(理性、理解、宽容、接纳)第三节人际关系的测量一、社会测量法(一)定义:社会测量法(sociometry)也称社交测量或社会测量,是由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莫雷诺(Moreno)于1934年最先创造的。它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二)原理:社交测量法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选择,反映着他们之间心理上的联系,肯定的选择意味着接纳,否定的选择意味着排斥。如果一个人在更多的方面都对另一个人作出肯定的选择,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人对另一个人有高度的接纳性。反之,则为高度排斥。如果肯定的选择是相互的,那么接纳也是相互的,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小。反之则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大。(三)具体操作:社会测量法的具体操作,是根据实际需要提出问题,让被测量者回答,然后根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四)数据处理(五)评价:社会测量法现在已广泛地用于各种团体,如学校、机关、企业等,通过这种方法能很快的发现团体内部的人际关系状况。但是社会测量法还不能揭示其选择动机,所反映出的人际关系状况是外部的,对于团体内部深层次的人际关系结构还无法反映,而且进行分析的数据来自于问卷,受被试因素的主观所影响。二、参照测量法(一)定义:1976年,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在社会测量法的基础上,创立了参照测量法。这是一种测量群体最能发挥作用和最有影响力人物的一种方法。(二)原理:彼得罗夫斯基认为,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是了解个人的选择动机。动机是人际关系选择的心理机制,被人们喜欢的人,不一定就是群体中最能发挥作用和最有威信的人。社会测量法有时并不注重选择动机问题,而参照测量法则主要强调选择动机的测量价值。通过参照测量,可以了解群体内的一些有一定影响的权威人物,把群体内部潜藏的参照群体揭示出来。(三)具体操作:进行参照测量时,首先让群体中成员进行相互评价。其次,给每个成员一个准备大信封,并把所有对某人的评价集中起来,放在这个信封内。然后,告诉全体成员,你可以从所有这些评价中选择3~4个最想了解的评价来看,你会选择哪几个人对你的评价。而具体想看哪三、四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可以由每个成员自己自由选择。通常,人们会要求看在他心目中最有威信、最有见解或最受人尊重的人对自己做出的评价。(四)评价:参照测量法的优点在于它隐藏了测量的真实目的,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自己的真正动机,从而获得可靠的结果。但如果群体成员人数很多,要求个人对每一成员均做出评价,则费时太多,且组织过程较为麻烦。三、人际关系测验(一)人际交往类型测验按照人际交往行为方式的主动性、支配性、规范性、开放性等四个维度,可以将人们的人际交往分成主动型与被动型、领袖型与依从型、严谨型与随便型、开放型与闭锁型等8种类型。(二)人际关系能力测验(三)不良交往行为的自我测量第八章利他行为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利他行为的含义、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利他行为的特征、种类、过程、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以及有关理论。教学重点:掌握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有关理论。教学难点:掌握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有关理论。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利他行为概述一、什么是利他行为是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二、利他行为与亲社会行为三、利他行为的特征(一)以利他为目的,其行为是明显有益于他人的。(二)其行为是自愿的,而不是迫于外力才采取的行为。(三)是不期日后报答的。(四自身有损失四、利他行为的种类(一)按动机的不同,分为自我利他行为和纯粹利他行为(看是专注于自我内心的焦虑还是专注于对他人的同情情绪)(二)按发生的情境非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4助人的得与失(一)得会获得广泛的尊重、认可与赞扬。物质上的奖励。有利于增强自尊、自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二)失物质上的、时间上、能量上、甚至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五、利他行为的过程观察某件事是不是真的发生;判断所发生的事是不是紧急的,或者是不是一种需要帮助的情境;决定承担责任、采取行动;确定哪种形式的行动是可行的和适当的;决定如何完成这一行动。第二节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一、助人者方面的因素代价责任感内疚感心境性别年龄人格特征二、受助者方面的因素性别与年龄受助者是否提出要求受助者的社会形象求助者对目前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受助者与助人者的相似性与助人者的人际关系三、环境因素(一)自然环境天气噪音(二)社会环境——他人在场责任分散作用:指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有他人在场,每个人帮助他人的责任减小,即帮助他人的责任扩散到别人身上.六、利他行为的理论分析(一)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达尔文曾指出,经过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有利他天性的生物可能使得它们的物种留存下来。(二)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所谓社会规范就是行为、态度和信仰的模式。这些模式是社会组织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建立起来的,认为是适当的行为准则。一般来说,社会中的个体面临着必须遵守这些规范的压力,如果他们违背了这种规范就有可能遭到社会排斥或各种各样的惩罚。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特别重要的社会规范有前述的社会责任规范、互惠规范和平等规范。(三)利他行为的学习和模仿按照传统的学习理论,利他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是通过强化而建立的。当儿童帮助母亲干家务活,将好吃的东西留给别人,或在别人难过时试图进行安慰,父母可能会用赞扬的话、糖果甚至钱来奖励他们,父母对他们的赞扬就是一种社会性强化。同样,如果儿童不愿意帮助别人则会受到父母的指责甚至惩罚。按照学习理论,儿童将重复那些已经得到过奖励的利他行为,并去除自私的行为,这就是强化的作用。第九章侵犯行为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侵犯行为的含义、利他行为的种类、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以及侵犯行为的控制与消除。教学重点:了解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以及侵犯行为的控制与消除。教学难点:了解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以及侵犯行为的控制与消除。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侵犯行为概述一、什么是侵犯行为侵犯行为是任何形式的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两个要件:一是是否有伤害他人的目的与意图二是看其意图是否已经转化为外显行为。“任何形式的”是说不仅包括对他人身体上的伤害,也包括对他人心理上的伤害,不仅可以用动作来实现,也可以以语言、表情来实现侵犯。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行为者的社会角色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行为者的身分特性二、侵犯行为的种类(一)根据侵犯行为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动作侵犯和言语侵犯(二)按侵犯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侵犯和间接侵犯(三)按侵犯时动机的不同,可分为报复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四)按侵犯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来分,可分为亲社会侵犯、反社会侵犯和被认可的侵犯三、侵犯行为是不是本能?现在,普遍的看法是:侵犯行为不是一种本能,而是环境刺激下的一种内反应。第二节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一、侵犯的生物学因素(一)雄性荷尔蒙的作用(二)遗传基因的影响二、影响侵犯行为的非生物因素(一)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二)人格特征研究表明:激动、易怒、偏激、以自我为中心、报复心强的人比温和、宽容、大度、豁达的人更容易出现攻击行为。(三)社会角色的影响
当社会对某一特定社会角色的侵犯较为容忍、认可时,扮演这种角色的人们的侵犯冲动释放得就更容易,因此可能会对别人滥施貌似合理的侵犯。(四)酒精的影响酒精为什么会增加人们的侵犯行为呢?观点一:酒精降低了神经系统对侵犯行为的抑制观点二:酒精和侵犯之间的关系至少部分取决于饮酒者的思维和期望(五)观察模仿(六)大众传播(七)挫折挫折常常是导致侵犯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既不是必要也不是充分条件。学者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引起的仅仅是一种侵犯行为的内部准备状态,这种内部准备状态能否引发侵犯行为,还要看环境中是否存在恰当的刺激作为线索来引发侵犯行为,如果在环境中存在这样的线索,则内部状态才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表现,如果环境中不存在这样的线索,则内在状态不会转化为外在的侵犯行为。后来他又指出,如果挫折引起的唤起强度达到一定水平,也可以引发实际的侵犯行为。(八)不良环境
不良的社会环境
不良的自然环境:温度、拥挤等等三、侵犯行为的控制与消除(1)宣泄(2)减少社会不公正(3)惩罚侵犯行为(4)奖励非侵犯行为(5)给挫折一个合理的借口(6)控制暴力节目与游戏(7)进行说服教育(8)提升个人道德水平和个性修养第十章社会影响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掌握社会心理学中社会影响的概念,了解社会促进、社会干扰、暗示、模仿、从众和服从的有关内容。教学重点:了解从众和服从的有关内容。教学难点:了解从众和服从的有关内容。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促进与干扰一、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概念(一)社会促进也叫社会助长,指个体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意识到他人在场而引起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二)社会干扰也叫社会抑制,指个体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意识到他人在场而引起活动效率下降的现象。二、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一)优势反应强化理论查荣克(R.B.Zajonc,1923)的优势反应强化说认为,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动机水平将会提高,因此,他的优势反应能够轻易的表现出来,而较弱的反应会受到抑制。所谓优势反应,是指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动作。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活动是相当熟练、不加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动作,他人在场会使动机水平提高,使活动更加出色。相反,如果他从事的是正在学习的不熟练的或需要费脑筋的活动,他人在场对其动机水平的提高反而会产生干扰作用。(二)评价者因素①活动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厨余垃圾清运服务合同
- 2024年度纺织面料研发与技术合作合同2篇
- 2024年度上海二手住宅买卖合同书3篇
- 2024年钢管脚手架搭拆作业分包合同格式2篇
- 2024年新能源汽车电机行业政策分析:新能源汽车电机行业标准促进技术创新
- 《颜色模型》课件
- 《动物学鸟类作业》课件
- 《导轨设计》课件
- 《环境影响评价与》课件
- 《副癌综合征赵明辉》课件
- 结构化学期末复习-选择题
- MT_T 1172-2019 矿用移动式注浆泵技术条件_(高清版)
- 服装CAD教程适用于ET等软件打板推板的快捷键及功能
- 国内几种常见的离子膜电解槽槽型结构简介
- 公司erp项目激励制度
- 最新整理土木工程监理社会调查报告
- 住房公积金提取承诺书(授权书)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升学试卷(附:试卷命题意图、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浅谈动物园长颈鹿日常饲养和管理
- 2010东风标致408原厂电路图
- 闫庄镇卫村朝元观及碑刻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