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提纲_第1页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提纲_第2页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提纲_第3页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提纲_第4页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二、人的心理现象怎样理解人的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心理学中,人们通常从两个方面去研究心理现象。一个方面是心理过程,它是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另一个方面是个性心理特征,它探讨人的心理的差异性。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或关系的过程。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和互相影响的。个性是通过心理过程形成的,个性一旦形成后又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并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间的关系?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不相联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1)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另一方面,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一方面,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另一方面,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3)意志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第一,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第二,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一、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探索心理规律,所谓探索心理规律,就是要查明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变化与心理变化的确定关系。二、人的心理的实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1、研究心理学的理论意义1).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心主义作斗争。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2、研究心理学的实践意义(1)根据心理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2)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3)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研究心理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在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应用观察法时必须遵循的一些规则:(1)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2)观察必须是系统的。(3)观察时必须随时作记录。(4)应该在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况下进行观察。观察法的主要优点:被观察者的行为比较真实。观察法的不足之处:(1)观察者处于被动状态。(2)观察积累的资料只能说明“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2.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主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实验法有以下三个特点:(1)主试处于主动地位。(2)可以精确地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3)可以反复验证。实验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在特定的实验室中,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因素进行实验,以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结果客观可靠,能够精确的测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验室实验法的不足之处:目前还不能对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性格进行研究,人为因素较大,往往离实际情况较远。自然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所得的结果比较切合实际,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践。自然实验法的不足之处:实验情景不易控制,容易受无关变量的影响。3.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的一种方法,标准化测验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测量法的优点:(1)所使用的标准化测验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2)结果的量化程度高,结果处理十分方便。(3)有常模进行比较。(4)简便省力。测量法的不足之处:(1)是一种间接测量,即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来推断要测量的心理。如果行为样本未选准,项目所引起的反应就难以推断所要测量的心理。(2)不可避免地受到经验和文化条件的影响。(3)对施测者要求较高。(4)测验成绩只表明“结果”,不能反映过程。4.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常用来发解个体和群体的基本情况。为了研究那些不能从外部观察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特征时,也可以用调查法。调查法有五个特点:其中前三者为优点,后面两个为不足之处。即“三优二不足”(1)有许多现象或行为很难或无法由研究者在短时间内直接感知,需要采用调查法。(2)涉及的范围广,收集资料速度快。(3)基本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4)调查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回答者的合作。(5)不能确定现象或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调查法通常采用如下几种具体的方法:谈话法,也称访谈调查、问卷、活动产品分析。5.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个案研究法的优点:(1)便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2)可以适当结合其他方法(如实验、问卷等)个案研究法的缺点:(1)所获结果缺乏代表性。(2)缺乏可供比较的个体或小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学性。(3)进行非控制性观察,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是粗略的,描述性的。以上心理学中比较常用的5种研究方法,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在实际研究中应采用多种方法,使之相互补充和验证。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一、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一)构造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第一个理论流派,创始人德国冯特。(代表人物还有:铁钦纳)主张: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研究方法提倡内省法。(二)机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吉尔)主张: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是美国华生。主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方法上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客观的方法。(四)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德国的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等。主张: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五)精神分析心理学创始人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主张: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六)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60年代于美国兴起,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该学派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主张: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欲望而挣扎的野兽,而是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的个体。(七)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奈塞。主张:人的心理活动是信息处理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分析、储存、转换并加以利用,这就是心理加工过程。二、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一)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整合(二)应用心理学分支发展迅速(三)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上心理学日程(四)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1.认知过程的心理机制2.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3.智力与脑科学的研究4.意识和无意识问题5.儿童人格发展6.学习过程7.人力资源开发8.认知工程心理学9.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第一节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一、神经元(一)、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种类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功能特性分类: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极化状态——去极化状态——极化状态,就是一次神经冲动。不应期: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了。膜的通透性在复原之前,它是不能再接受刺激的。因此,神经细胞冲动是脉冲式的,即使刺激是连续的,它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也是间断的。(三)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人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信息的转化。二、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1.脊髓及其功能。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脊髓的基本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如排泄、膝跳反射等)和传导神经冲动。2.脑的结构和功能。六部分: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六部分。通常把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延脑:脑干的最下部,是脑的最后部分。脑桥:延脑的上方,它位于延脑与中脑之间,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它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中脑:丘脑底部,小脑和脑桥之间。它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起调节作用,与睡眠、觉醒等活动有密切关系。间脑:中脑上方,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人体传人冲动的转换站。又称低级感觉中枢。下丘脑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调节内脏活动,也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主要环节,下丘脑有些部位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的一些部位与觉醒和睡眠的节律有关。小脑:大脑的后下方和脑桥的背侧,分左右两半球。它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入的随意运动的机能。边缘系统功能:①个体保存和种族保存;②调节内脏活动和情绪活动;③参与记忆活动;④感觉的整合。3.大脑皮层。脑的最高级部位,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大脑皮层的主要机能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系统。脑神经有12对,与头、面部的运动和感觉有关。脊神经有31对,与躯体感觉和身体运动有关。植物性神经系统也叫自主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第二节反射和反射弧一、反射及反射结构反射: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活动。反射弧: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由五个部分组成的,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感受器:直接接受刺激作用的器官。效应器:执行反射动作的器官。二、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特殊通路:由特定的神经纤维,把感受器中特定的感受细胞与大脑皮层相应中枢的特定神经细胞联系起来,使感受器与大脑皮层相对应中枢形成了空间对应关系。这种由一定刺激经过一定神经纤维通到脑的一定部位的神经联系就叫做特殊的传人通路。非特殊通路: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来实现的。三、反射弧的环形通路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都不是一次就能完成单方向的传导,而是在传人或传出,以致高、低中枢之间都要往返传递好几遍,使感受器更好的接收刺激。第三节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一、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反射,又称非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比较恒定的联系。无条件反射对每个个体来说是生来具有、不学而能的。它的反射弧是一种生来就有的固定的神经联系。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分成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一)经典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条件反射的泛化:指任何一个刺激物一旦成为条件刺激物后,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而且和它相近似的刺激物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泛化。分化:条件反射形成的后期,用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物不再能引起同样的条件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分化。强化: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本来是由一连串刺激形成的一连串反应,训练巩固以后,只要开头刺激出现,后面一连串反应就可以依次出现,巴甫洛夫把这种现象叫做动力定型。(二)工具性条件反射1.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应。2.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二者的共同点: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二者的不同之处:①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②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③反应方式不同。在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在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练习过程中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3.强化时程表。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通过试验,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主要分为五种:①正确的反应每次均予以强化。②定比间隔强化。即正确反应不是每次出现均予以强化,而是按一定次数比率予以强化。③定时间隔强化。即不管正确反应的次数,而是按一定时间间隔予以强化。④不定比间隔强化。即以次数不定的间隔来强化。它的效果最好。⑤不定时间隔强化。即以不定长的时间间隔来强化。三、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又称现实信号,指的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具体的条件刺激物。第二信号,指人类特有的言语文字,它可以代替第一信号引起条件反射,是第一信号的信号。(一)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与动物先天具有的。

(二)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所特有的。第四节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一、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基本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抑制过程是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兴奋过程是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尽管它们的作用是完全对立的,但是它们却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的。抑制过程可以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两大类。(一)非条件性抑制非条件性抑制(又称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1.外抑制。外抑制是指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2.超限抑制。超限抑制是指当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它能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二)条件性抑制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条件性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1.消退抑制。消退抑制是指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2.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二、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兴奋和抑制在进行活动时是有规律的,其基本规律有二:(一)扩散和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递,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集中,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二)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两种。.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诱导过程如果同时发生,称为同时性诱导(发生在不同部位上)。如果相继发生称为继时性诱导(发生在同一部位上)。第三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第一节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一、动物心理的发生反映——感应性——信号性反映生命的标志——心理的标志扁虫是最低级的能够建立条件反射的动物,具有心理二、动物心理的发展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高等脊椎动物第二节: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一、人类心理的发生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劳动和语言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1.劳动使人类心理有了产生的必要性: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劳动,而要劳动就必须在心理上发生为劳动所需要的变化,表现在概括性、预见性和目的性。2.劳动使人类的心理有了产生的可能:手足分工:获得以前没有过的信息;对物体进行变革,揭示出客观事物的内部信息;可以观察到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概括性认识。社会集体性:促进了知识经验的传递;促进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发生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1.语言产生的条件:语言为劳动所必须【语言是劳动过程所必须;语言为劳动结果所必须】;劳动使语言有了可能【劳动使人类有了语言的发音器和共鸣器;劳动使人类有了能够说话和听话的大脑】。2.语言的作用:语言促使思想的直接实现;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语言促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为复杂的水平发展。二、人类心理的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指个体(即人)从初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一)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含义:不同阶段不同质;从低到高有次序进行;一个心理发展阶段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相邻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有交叉;是个体心理发展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二)心理发展的条件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2.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3.心理发展的动力:内因或内部矛盾,教育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个体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第三节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一、概括性二、目的性三、主观能动性四、社会制约性【社会历史时期;社会实践活动水平;阶级地位】第四节个体心理发展理论一、行为主义心理发展理论--华生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行为的产生来源于客观的刺激。儿童教育方面的主张: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反对体罚儿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对幼儿养护的要求;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二、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人的心理发展是原我,本我,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心理发展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12岁)——生殖器期(11、12岁以后)(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人的一生八个阶段:学习信任—成为自主—发展主动—变得勤奋—建立个人同一—承担社会义务—显示创造—达到完善。矛盾:信任不信任—自主性羞怯、怀疑—主动性内疚感—勤奋自卑—同一角色混乱—亲密孤独—创造力自我专注—完善与绝望年龄:1—3——6—11、12—20—40—60三、皮亚杰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四因素: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心理发展的动力: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三种方式:同化、顺应、平衡。心理发展阶段: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7岁)—具体运算(7-12岁)—形式运算(12岁以后)四、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个体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五点标志: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形成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心理发展的原因: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词、符号;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教育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最佳期限;智力形成内化。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承认先天的因素提供了前提和可能;环境和教育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决定方向和内容;承认遗传但不能夸大;强调环境和教育但也不能夸大。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心理发展的动力:教育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个体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具体:活动是基础;需要是动力;已有水平代表稳定;新旧是动力;活动中的新需要与已有水平是主要矛盾。教育于发展的关系:教育决定发展;教育要从儿童本身出发;儿童领会为环节;领会的过程是质量变化过程年龄与个别特征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的质的变化,就表现为年龄特征。第四章感觉与知觉第一节感觉与知觉的概述一、感觉概述(一)什么是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直接性,个别属性】(二)感觉的种类从刺激来源:外受感觉——接受身体外部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内受感觉——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反映;本受感觉——对机体位置、运动状态的反映,接受的是人在运动时肌肉的活动情况。从刺激性质:电磁、热、化学、机械(三)感受野与特征侦察感受野——神经细胞所管辖的刺激区域,又称为特征侦察器;二、知觉概述(一)知觉概念: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的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有知识经验的参与。(二)知觉的分类1.根据知觉对象的空间、时间存在形式和运动的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空间知觉——个体对物体的空间特性即形状、深度、方位、大小等的知觉。形状知觉——个体对物体各个部分排列组合的反映。大小知觉——个体对空间尺寸的反映。深度知觉——又叫立体知觉或距离知觉,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注意双眼线索和单眼线索:除水晶球调节、运动视差和两个双眼外,其余都是单眼线索。方位知觉——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时间知觉——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没有专门的感觉器官。运动知觉——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运动知觉是多种器官协同结果。真动知觉——对物体真正空间位移的知觉。似动知觉——两个静态物体,按照一定的时间依次出现,使人感觉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2.根据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符合:正确的知觉和错觉。错觉——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第二节感觉与知觉的规律一、感觉的一般规律(一)感受性与感觉域限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域限绝对感受性——人感觉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受阈限——刚刚能够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域限差别感受性——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差别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成反比关系。(二)感受性变化规律1.适应——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除暗适应以外,基本上都是感受性降低)2.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3.感受性练习——通过练习,可以提高。二、知觉的基本规律(一)知觉的选择性(二)知觉的理解性(三)知觉的整体性(四)知觉恒常性第三节观察一、观察概念——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二、观察的品质(一)观察的目的性——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目的的品质(二)观察的客观性——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三)观察的精细性——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的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四)观察的敏锐性——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三、观察力的培养观察力——有计划,有目的的知觉的能力,是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提高的表现韦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善和优良品质的养成。培养: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具备观察事物和想象的必要知识;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学会观察记录;观察后有归纳、总结。另外:培养兴趣和优良的性格特征,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第五章记忆第一节记忆概述一、记忆概念一般概念: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与再认三个环节。信息加工理论:输入信息通过编码、复习予以储存,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检索和提取的过程。二、记忆分类与特点(一)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与动作记忆形象——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又称表象记忆,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词语——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即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情绪——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和情景性等特点。动作——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二)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长短)瞬时——又叫感觉登记,凡是进入人的感觉器官的信息,都得到暂时的存贮,这种形式叫感觉登记,保持时间不超过一秒钟。短时——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容量约为7±2个模块,具有意识性,按照原始信息编码等特点。长时——学习过的材料在人脑中保持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的记忆。具有组织性,备用性,其容量几乎无限。(三)工作记忆短时记忆的扩展,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存储,即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工作记忆有三个组成部分: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四)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长时记忆扩展)情景——关于个人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语义——关于世界各种知识的记忆前两者有意识的参与,可以归纳为“知道什么”的记忆。程序——通过熟练行为和认知程序来表达,是关于“怎样做”的记忆,与意识相分离。(五)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外显记忆——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是有意识提取信息的记忆。内隐记忆——不需要意识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是未意识到其存在又无意识提取的记忆。三、记忆表象记忆表象——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留的形象。特点:直观形象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段性。四、记忆生理机制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论潘菲尔德——定位说贾维和埃斯曼白鼠跳台试验——反响回路说海登——记忆分子说第二节记忆过程一、识记(一)识记:获得事物的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识记是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二)识记分类及特点根据识记的目的性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有预定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记忆。特点: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要付出艰巨的智力劳动,采取一定方法。无意识记——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没有有意采取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根据识记材料和方法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和表面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识记。意义识记——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及把握材料内容进行的识记。(三)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活动的内容和性质3.识记方法4.识记材料的数量和性质二、保持和遗忘(一)保持和遗忘的定义保持——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贮存的过程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二)保持中信息加工(三)遗忘曲线(保持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创,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遗忘先快后慢。所以要及时复习。其他人的研究:有意义不易遗忘;数量多易遗忘;相似材料容易干扰;学习程度不够易忘;过度学习保持好。(四)遗忘原因衰退理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减弱、衰退以致消失。干扰理论: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引起抑制产生遗忘,抑制解除,记忆还可以恢复。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度对后学习的材料发生干扰作用。后摄抑制或倒摄干扰: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发生的干扰作用。(五)复习1.复习的作用多次的识记——复习。复习的作用——给信息加工提供机会。2.有效合理的组织复习及时复习——间时复习——复习中尝试回忆——处理好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复习形式要多样。三、回忆和再认(一)回忆和再认的定义回忆——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在一定条件下把它重新再现出来再认——曾经接触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二)联想及其规律联想——由一事物的映象、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象、观念的心理过程规律:接近律——类似律——对比律——多因律——强因律——近因律第三节记忆品质与培养一、识记的敏捷性识记速度的快慢——明确目的,集中注意二、保持的持久性保持时间的久暂——把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及时和经常的复习三、记忆的正确性回忆和再认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认真识记,经常比较,正确记住的和仿佛记住的分开。四、记忆的准备性必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知识迅速的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第六章思维与想象第一节思维概述一、思维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二、思维分类及特点(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依据:思维的不同形态)动作思维:又叫直觉行动思维,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或在动作中进行思考、发现与解决问题。特点:问题是直观的、具体的,解决问题依赖实际动作。形象思维:又叫直观形象思维,是依靠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抽象思维: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主要是借助语词、符号来思考问题,又叫语词逻辑思维。(二)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依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聚合式思维:也叫集中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发散式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者假说。(三)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依据:思维的创造性)常规思维: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着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缺乏创造性,一般不会有新的思维结果。创造思维: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能产生新的思维结果,具有一定的独创性。第二节思维过程一、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个过程。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两者关系:相互联系,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认识因分析而深入,因综合而完整。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不断发展。三种水平: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二、比较与分类(一)比较——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应用: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比较,比较要先确定标准。常用的比较方式:比较特征;纵向比较;关系比较。(二)分类——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他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应用:先确定标准,然后分类,依据比较共同点归并大类,依据差异划分小类。在教学中的应用:要引导学生学会按照事物的本质属性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要及时纠正学生分类过程中的逻辑错误;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科学概念,即运用标志某类事物的科学术语进行分类。三、抽象概括与具体化抽象——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概括——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特征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具体化——同抽象和概括相反,将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上去。第三节概念的形成与掌握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二、概念的形成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三、概念的掌握概念的掌握又叫概念获得,是个体对社会已形成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掌握。掌握概念即掌握了这一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共同特征,也掌握了具有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同类事物。掌握概念的两种途径: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与积累经验;二是通过课堂或自学。概念学习的两种方式:概念形成、概念同化。四、影响掌握概念的因素过去经验——日常概念的影响(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变式——事物的变换样式。词语的运用。定义——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第四节问题的解决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提出问题——前提【影响因素:态度,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知识经验】(二)分析问题(三)提出假设(四)检验假设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一)人的知觉特点——要克服先入为主的倾向(二)定势——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对问题解决主要影响在“功能定位”(三)已有知识经验与动机——适度的动机(四)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个性倾向性及性格特征上,其次,人的智力对问题的解决也有显著的影响。第五节创造思维一、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区别:1.创造思维一般是与创造活动联系在一起2.创造思维既是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的统一,又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3.创造思维往往具有突发性,即灵感在其中其重要作用4.创造思维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是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敏捷性的综合表现二、创造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三、创造思维的培养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3.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第六节思维的品质一、思维的广阔性——全面细致地考虑采问题二、思维的批判性——能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三、思维的深刻性——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四、思维的灵活性——一个人的思维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五、思维的敏捷性——能够在很快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第七节想象一、想象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二、想象的分类(一)有意想象与无意想象(依据:有无目的)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无预定目的、不自觉进行的想象。(二)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有意想象的特殊形式)再造想象: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三)幻想(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四)梦(无意想象的特殊形式)睡眠状态下所发生的想象活动。三、想象的形成方式(一)综合——把各个生活领域和各种生活现象中的不同方面或特征组合在一起(二)夸张——改变事物本来的特点。并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强化(三)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四)拟人化——把人的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事物人格化。第七章情绪与情感第一节情绪与需要一、情绪和情感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产生的根源在于客观现实本身。情绪与有机体的需要密切联系着,是一种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二、需要个体与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三、需要分类——总的方面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生理需要——对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所需求的事物的反映社会需要——对维持社会发展所需求事物的反映。按照需求对象的性质可以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生理是基础,只有一些低层次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才会促使高一层次需要的产生和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第二节情绪与情感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和情感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二、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表现情绪和情感有四种品质,每种品质都有两极性: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复杂度。还表现:积极与消极的体验;增力作用与减力作用。三、情绪和情感的种类(一)情绪的种类1、心境——一种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2、激情——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3、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景所引起情绪状态。(二)情感的种类1、道德感——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2、美感——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3、理智感——对认识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第三节情绪的机体变化与外部表现一、表情动作的三种表现形式表情动作——简称表情,是情绪在有机体上的外显表现,或者指有机体通过自身的外显行为来表达感情。面部表情——指面部的表情动作。言语表情——情绪在音调、节奏和言语速度方面的表现。动作表情——情绪在身体姿态、四肢活动方面的表现。二、情绪发生时伴随的内部生理变化1、内脏器官的变化。2、腺体分泌活动的变化。第四节情绪理论一、詹姆士-郎格的机体知觉理论情绪由生理变化引起二、凯农的丘脑情绪理论情绪发生时,关键在于大脑皮层与丘脑之间神经冲动的往返传导。三、阿诺德情绪认识-评估说强调大脑皮层对刺激影响的评估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四、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该理论萌生于60年代,至今已成为很有影响的情绪理论之一。汤姆金斯和伊扎德都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的功能,汤姆金斯认为,情绪就是动机。伊扎德的动机论则容纳了更复杂的内涵,他提出,情绪是一种基本的动机系统,他从整个人格系统出发建立了情绪-动机体系。五、刺激情境、生理变化、情绪经验三因素的关系——情绪归因理论情绪的发生与变化涉及到三个因素:即刺激情境、生理变化、情绪经验。心理学家沙赫特做了个情绪归因论的试验说明:外界情境或生理变化,虽然也是产生情绪的因素,但人对自己状态的认知,对于情绪反映起着决定作用,或者说是主要因素。第五节情绪的效用一、激奋水平与心理活动的关系1、激奋水平人或动物的神经系统在高度兴奋与高度抑制之间有不同的水平,谓之激奋水平。2、叶克斯-道得生定律作业效益与激奋水平之间的关系:前者先随后者得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得提高而降低。这种适中得激奋水平又以作业得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越简单,这种适中得激奋水平应偏高;作业越复杂,这种适中得激奋水平应偏低。二、情绪和情感的信号功能和调节功能信号功能——个体以体验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包括几层含义1、人的情绪或情感一旦和有关事物结合起来,人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的、具有感情色彩的记忆映象;2、人一旦有了情绪、情感的记忆经验,不仅见到见到某类事物能够引起相应的情绪,而且再度遇到某些表情,也能领会它的含义,并对它作出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及行动上的趋避动作;3、个体对各种信息的意义性的鉴别经常是通过共鸣和移情作用进行的。调节功能——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和维持活动的方向三、情绪与身心健康积极的情绪与情感的延续,有利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与情感长期存在,会导致对健康的损伤。第六节情绪、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教师的感染力——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表现:1、教师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需要2、能使学生更易于积累情绪学习的经验3、能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二、情绪与学习效率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说明:进行较复杂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适中;进行简单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偏高;进行高度复杂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偏低。三、教师对学生情绪的识别和学生情绪的自我调控(一)教师要掌握良好情绪的标准1、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2、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3、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映的转移能力4、良好的情绪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二)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1、教会学生形成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培养学生正确的看待问题四、良好情绪的培养途径1、要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2、培养正确的人生观3、锻炼身体4、培养幽默感5、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认识存在,分析原因,掌握控制和消除的一些方法)。第八章意志第一节意志的概述一、什么是意志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二、意志行动及其特点意志行动是受意识支配、调节、控制的行动。意志行动的特点主要有:1、有明确的预定目的;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第二节动机一、动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引起动机的两种条件:一是内在条件;二是外在条件。二、动机的功能动机有激发、选择和指向、维持和调节等三种功能。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选择和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维持和调节功能:活动产生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三、动机分类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内容的性质,可分为高尚的动机和卑劣的动机;根据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可分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短暂的、具体的动机。四、动机理论(一)本能理论(二)驱力——诱因理论(三)认知理论1、期望。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动力,取决于行动目标的价值以及他对该目标可能性的期望。2、归因。当人们进行某种活动取得成功或失败时,都有对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探究的愿望。这种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判断,称为归因。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的行为动机;把行为结果归结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会增强个体的行为动机。3、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够胜任某种任务的判断和知觉,称为自我效能感。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其行为的坚持性,遇到困难时的态度,以及活动时的情绪状态都有影响。五、学习动机的培养培养学习动机主要有三条途径:第一,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习动机;第二,引起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第三,强化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远景性学习目的教育;2、提高教学艺术,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3、明确学习目标;4、及时、有效的反馈;5、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三节意志行动的过程一、采取决定阶段这个阶段包含确定行动目的或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做出行动决策及实现做出的决定等环节。确定行动目的的过程往往经历动机冲突,包括双趋冲突(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双避冲突(同时遇到两种都想躲避的威胁,而又必须接受其一)、趋避冲突(一个人对同一目的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一方面恶而避之)。二、执行决定阶段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第四节意志品质及其培养一、意志品质意志的自觉性: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意志的果断性: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意志的自制性: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意志的坚韧性: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二、意志品质的培养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1)向学生提出的活动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2)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指导,而不要代替他们去克服困难。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第九章注意第一节注意的概述一、注意的含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难以分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注意的功能第一,选择的功能第二,保持的功能第三,调节和监督的功能(二)注意的外部表现人在注意时常常伴随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为:(1)适应性动作。(2)无关动作的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4)在紧张注意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现象。二、注意的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一)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无意注意因为无需意志努力,所以在工作、学习中可以减少脑力的消耗,避免身心过度疲劳。但由于这种注意是自发产生的,人们不可能获得系统知识和完成艰巨的工作任务。(二)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第二,合理组织活动。第三,培养间接兴趣。第四,排除干扰。第二节注意的生理基础一、定向反射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二、注意的大脑皮层机制网状结构的激活作用使注意成为可能。第三节注意的品质与培养一、注意的范围(一)注意的范围的定义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同样清楚地知觉出来的对象的数目。(二)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1)注意范围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知觉对象愈相似,排列愈集中或有规则,注意范围也就愈大;反之,注意范围则愈小。(2)注意范围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阅读同一篇文章,担任编辑任务的人与从事校对工作的人,注意范围就不一样。前者较大,后者较小。(3)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一个人的已有经验和知识领域。经验愈多,知识愈广,就愈善于组织所感知的对象,把它们联系成一个整体来感知。二、注意的稳定性(一)注意的稳定性的定义: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愈长,注意就愈稳定。反之,稳定性就差。(二)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1.一个人的注意能否集中和稳定,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2.注意的集中和稳定,主要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目的。(三)如何培养集中而稳定的注意第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第二、要有对学习和工作的浓厚兴趣。第三、要与分心现象作斗争。三、注意的分配(一)注意分配的定义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一定时间之内,能够同时进行不同活动的数目而言。(二)注意的分配的三种情况:第一、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种活动上。第二、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各种活动对象的各个部分,已经在经验中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只要感知对象的一部分,就可把全部对象反映出来。做到注意可以在几种活动上迅速地更迭,即所谓轮流注意。第三、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如有些演员能够自拉(胡琴)自唱,或者边说边打(快板)边表演。四、注意的转移(一)注意转移的定义人们把注意有目的地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这叫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主动进行的,不是被动发生的。注意的转移从生理机制上来看,是大脑皮层上的优势兴奋中心的转移。(二)影响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的因素:第一、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第二、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第三、原来注意的紧张度。第四、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第四节注意的理论一、过滤器理论过滤器理论认为,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着过滤器,它以某种方式对外界刺激信息进行选择。一些信息能通过过滤器被识别和进一步的加工,其余的信息则被阻断在人的认知系统之外。主要有布鲁德本特的早期选择模型,特瑞斯曼的中期选择模型,以及德尤奇和诺曼的晚期选择模型。过滤器理论主要解释注意的选择性问题,因此也被称为注意的选择性理论。二、认知资源理论(一)资源限制理论1973年,卡尼曼在《注意与努力》一书中提出了资源限制理论。资源限制理论着重考虑注意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二)双重加工理论在资源限制理论的基础上,谢夫林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双重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信息加工方式有两种: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第五节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无意注意可以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既可以成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因素,又可以成为造成学生学习分心的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的安静等;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使学生在课上比较轻松地集中注意听讲,如教学方法要避免单调呆板等。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学习是经验获得及行为改变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干扰,如果学生只凭借无意注意是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必须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因此,一方面要经常地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明确为什么学习、每一部分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向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刚开始注意分散时给予提示和批评,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等。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三、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如果人们过分地要求学生以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容易引起疲劳;反之,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无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一堂课上,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第六节兴趣一、兴趣、爱好和好奇心(一)兴趣的定义及特点1.兴趣的定义: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2.兴趣的特点:第一,兴趣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地位不同,他所感兴趣的内容及其价值标准也不同。兴趣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也随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而改变。第二,兴趣以需要为基础,是对客观事物需要的一种情绪色彩的表现。(二)爱好的定义爱好是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三)兴趣与爱好的区别与联系1.兴趣是人想熟识某种对象、积极探究它、领会它的一种认识倾向;爱好则是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当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时,就成了爱好。2.在日常生活中,兴趣和爱好经常是一致的,例如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其兴趣所在,也就是其爱好所在。但有时对某事物有兴趣,并不一定有从事该活动的倾向。例如,某人对足球感兴趣,是个热心的球迷,但他不一定爱好踢足球。(四)好奇心的定义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五)好奇心与兴趣的区别第一,好奇心比较广泛,没有明确的方向,对任何看来新奇的事物都好奇。而兴趣则有明确的方向。即使是兴趣广泛的人,也只是对几种事物或活动感兴趣,而不是对任何事物或活动都有兴趣。第二,好奇心一般是容易满足的。好奇心是由于对事物的某种疑问所引起,疑问一旦解除,好奇心便得到满足而消失。兴趣则不然,它不一定由疑问产生。即使有些兴趣是由疑问产生,但它们也不会随疑问的解除而消失,相反随疑问的解除,兴趣会更加浓厚。二、兴趣的分类由于人的需要复杂多样,人的兴趣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兴趣进行分类。(一)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根据兴趣的内容,可以把兴趣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1.物质兴趣是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用品的兴趣上。2.精神兴趣是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为对科学、文化、艺术、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兴趣。(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根据兴趣的倾向性,可以把它们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1.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由于使人产生直接兴趣的活动本身足以满足人的需要,因而产生一定的愉快的体验。在产生直接兴趣的活动中,不需要意志努力或较少需要意志努力。2.间接兴趣是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事物或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由于对活动本身缺乏兴趣,在活动中一般都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在一定的条件下,间接兴趣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三)短暂兴趣和稳定兴趣依据兴趣持续的时间,可以把兴趣分为短暂兴趣和稳定兴趣。短暂兴趣是和某种活动紧密联系的兴趣,它产生于活动中,并伴随着某种活动的结束而消失。稳定兴趣具有稳固性,它不会因活动的结束而消失。它使个性上留下痕迹,成为个人活动的特点,使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三、兴趣的品质(一)兴趣广度与兴趣中心1.兴趣广度:兴趣广度是指兴趣范围的广阔程度。2.兴趣中心:兴趣中心是指一个人在诸多兴趣中的主要兴趣,它形成一种核心,其他兴趣则围绕着它,并与其配合,共同支配着人的行动。3.二者关系:广泛的兴趣与中心的兴趣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对多种事物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或某两种事物特别感兴趣,就可以形成中心兴趣。在中心兴趣的引导下,发展其他各种兴趣,使广泛的兴趣为中心兴趣服务,中心兴趣也可以反过来刺激和发展兴趣的广度。广泛兴趣只有和中心兴趣结合起来,、才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二)兴趣的稳定性和兴趣转移1.兴趣稳定性:兴趣的稳定性也称兴趣的持久性,是指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持续时间长则稳定性强,持续时间短则稳定性弱。兴趣的稳定性和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直接相联系。2.兴趣转移:兴趣转移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对原来感兴趣的某一事物的兴趣消失,而转向对另一事物发生兴趣。兴趣转移有两种形式:一是以高层次为背景的兴趣转移,转移后的兴趣是稳定的兴趣,这种转移对人有促进作用;另一种是以低层次为背景的兴趣转移,转移后的兴趣多为不稳定的兴趣,很容易再次转移,这种兴趣转移对人的发展一般有阻碍作用。(三)兴趣效能1.定义:兴趣效能是指兴趣对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2.依据兴趣有无效能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消极兴趣:消极兴趣是被动的兴趣,使人处于静观状态,不能成为实际活动的动力,因而也不能产生实际效果,是一种不良的兴趣品质。积极兴趣:积极兴趣是有效能的兴趣,它不停留在静观阶段,往往为获得兴趣的对象而积极活动,成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个性的优良的兴趣品质。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如何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首先要丰富自己的生活。变幻莫测、奥妙无穷的大干世界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的探索可以转化为学习兴趣。其次,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着重发展高层次的需要。第三,兴趣是可以转移的。在培养学习兴趣时要合理地运用兴趣转移规律。(二)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事物或活动第一,在个人经历过事物或活动中,曾获得成功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人的兴趣。第二,在未经历过的事物或活动中,有成功希望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起兴趣。第三,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最容易引起兴趣。第四,凡是那些能带来愉快感的事,就容易引发兴趣。如解决了某一难题而体验到喜悦感,会增强人对从事相应活动的兴趣。第五,新奇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不论是生动多样的教学方式,还是新颖的教学内容,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十章言语与技能第一节言语一、语言和言语(一)语言和言语的概念1.语言——由词汇(包括音、形、义)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言语——指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1)【规则与行为】语言是指某语言集团所共有的抽象的语言材料和规则;而言语是指个体根据其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产生和理解言语的行为。(2)【社会现象与心里现象】语言是社会现象,因而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别性和多变性。(3)【工具与运用】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2.语言和言语的联系。(1)语言离不开言语,离开人的言语活动,语言就不能发挥任何功用。人们的言语活动及其产物,是语言客观存在的基础。(2)言语不能离开语言而进行,离开了语言,人就不能通过言语进行交际或思维。二、言语的种类在心理学上一般把言语分为两大类: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一)外部言语外部言语是进行交际的言语,可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其中口头言语又包括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1.口头言语(1)对话言语①对话言语概念:对话言语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形式,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直接进行交际时的言语活动。②对话言语的特点:首先,对话言语是一种情境性言语。它与交谈双方当时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是“前呼后应”的。离开了对话情境,往往就难以理解。其次,对话言语是一种简略的言语。在对话言语中,说话的双方往往只用简单的句子,甚至个别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虽然在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上不完善和不严谨,但不妨碍双方进行交谈。再次,对话言语是一种反应性言语,是对话双方针对某种特定的情境及对方的言语而进行的,不是有计划的言语行为。最后,对话言语是对话双方的直接交际。对话言语是由对话双方互相支持的言语。参加对话的人既是听众,又是说话者。在对话言语中,交谈双方必须正确理解彼此所说的内容,并作出恰当的反应,对话才能继续下去。2)独白言语①独自言语概念:独自言语是个人独自进行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它表现为报告、讲演、讲课等形式。②独自言语的特点是:首先,独自言语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言语活动,而其他人则作为他的听众,是水平较高的口头言语。其次,独自言语是预计性和开展性的言语,要预先考虑听众的情况,明确发言目的,系统的组织发言内容,准确流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它要求说话者用词准确、发音清晰,符合语法和修辞的要求,注意语流、速度和语调的变化,并适应辅以表情和手势,以便加强言语的表现力。2.书面言语1.书面言语的概念:书面言语是指人们凭借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借助阅读来接受别人言语的影响,书面言语是口头言语的提炼和加工,它在语法、逻辑、修辞上的要求高于口头言语。2.书面言语的特点:第一,随意性,书面言语不受时空的限制,书面言语对写作者来说,可以反复修改;对阅读者来说,可以反复阅读以领会作品的内容。第二,开展性,它不能直接得到来自读者的反应,所以只能凭借言语本身的艺术,阐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通过自己的反复修改、补充和润色使之趋于完善。第三,计划性,书面言语和独白言语一样,也是一种计划性较强的言语形式。这种计划常常以腹稿、提纲等形式表现出来。(二)内部言语1.内部言语的概念:内部言语是非交际性言语,是指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2.内部言语的特点:首先,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其次,言语结构具有不定型性,即言语高度简略。内部言语不直接用于交际,只是个人自己的言语活动,不存在别人是否理解的问题,因而在内部言语中,句子的大量成分常常被省略。三、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四、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先天决定论)美国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一种新的语言理论。乔姆斯基首先区分了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的转化是怎样实现的呢?乔姆斯基认为,这个转化不是通过学习,而是人先天就具备这种转化的本领。其证据是:第一,不同民族的人,其认识常有共同之处。即语言的深层结构是一样的,但各民族表达的方式则明显不同,即语言的表层结构不同。第二,不同民族的儿童,生活的语言环境不同,但他们掌握发音、句法结构的次序都是相同的,时间也大致一样。第三,语言发展的阶段和动作发展的阶段基本一致,动作发展到什么水平,语言也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哪个民族都是一样。即语言和动作发展是平行的。动作的发展是天生的,语言也是如此。第四,儿童学习说话,有个关键期。过了关键期,学习语言就很困难。这一事实不能用学习来解释。因为,就其他学习而言,学习能力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不会因年龄增长,学习能力反而下降。第二节技能一、技能与习惯(一)技能1.技能——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称为技能。2.技能分类:技能包括在知识经验基础上,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技能,也包括按一定的方式经多次练习使活动方式的基本成分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技能,即技巧性技能或熟练技能。技能按其性质和特点可分为智力技能(心智技能)、动作技能两种,但通常所说的技能是指动作技能。3.技能的特点第一,准确性。技能形成后,动作越来越准确。第二,动作的速度与自动化。第三,多余动作的减省。第四,灵活性。(二)习惯1.习惯的概念:习惯是在—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2.习惯的评价:习惯有好坏之分,对习惯的评价涉及道德问题。(三)技能与习惯的区别从表面上看,习惯和技能都是若干动作的组织体系,但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第一,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动作体系提高,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这就是说,习惯是保守的,技能则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近。第二,习惯没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有好坏之别。习惯是把某种动作的组织情况越来越固定化。所以养成好习惯,不用走脑子就去做符合规范的好事;形成坏习惯,不知不觉就做了不符合规范的坏事。第三,技能是既和一定的情境,又和一定任务联系起来的;习惯则只和一定情境而没有和一定任务相联系。由于技能和一定任务相联系,所以需要时才那样做,不需要时就不那么做。也就是说,技能是由任务始动的,所以它是主动的,需要时就出现,不需要时就不出现。习惯则只由一定情境而始动,所以习惯是被动的。有些动作既可能是技能,也可能是习惯。第四,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而习惯则不是,它只和先前的动觉做对照,拿这一次动作的动觉和前一次动作的动觉作比较。二、动作技能(一)动作技能及其分类1.动作技能——指在学习活动、体育活动和生产劳动中外部行为的操作方式系统。动作技能主要是借助于骨骼肌和相应的神经过程而实现的。2.动作技能的分类:动作技能按动作是否连贯可分为连贯的动作技能和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动作技能又可按进行过程中情境是否变化分为封闭的动作技能和开放的动作技能。封闭的动作技能是指外部情境在本质上相同的情况下,动作始终如一的技能,如发扑克牌;开放的动作技能是指动作随外部情境改变而作相应的变化的技能,如打乒乓球。(二)练习曲线技能形成必须经过一定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可以用练习曲线来表示。各种练习曲线在形成过程中都有共同趋势,如练习成绩逐步提高、练习成绩的起伏、练习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等。(三)高原现象1.高原现象——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现象。它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两次上升之间出现一段水平相近的线段。2.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①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②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③练习方法不当,一时无法突破困难;④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⑤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⑥意志品质差,缺乏继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⑦自满情绪;⑧可能正在进行潜在学习,其成绩未显现出来等等。就学生而言,由于学习兴趣下降,或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或因身体疲劳、疾病等情况,成绩也会出现停顿状态。高原现象并不是技能形成过程的普遍规律,若技能结构比较简单,或者不具备以上各种原因,练习中可能不会出现高原现象。(四)技能的迁移与干扰1.技能的迁移:技能的迁移是指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以后的技能、技巧的学习产生的影响。2.正迁移与负迁移: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影响,称作技能的正迁移。已掌握的技能、技巧对相类似的新技能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阻碍新技能的学习和形成,称作技能的负迁移,也称技能的干扰。3.迁移发生的条件:研究表明,凡是新活动和旧活动的反应相同,而刺激不同时,容易发生正迁移;凡是新活动和旧活动刺激相同而反应不同时,容易发生负迁移。(五)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人们通过练习掌握动作技能,一般经过以下三个阶段:1.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对所学的动作技能有初步认识,也就是使学习者对动作方式有所了解,在头脑中形成动作的映象,以便对所学的动作进行定向。在本阶段,动作尚忙乱紧张,呆板而不协调,并出现多余动作,也难以察觉自己动作的全部情况,因此自己不易发现错误。2.动作的联系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经过反复练习使个别动作联系起来。由于练习,使个体通过实际行动获得来自效应器官活动的反馈信息,原有的动作映象在本阶段进一步得到充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