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程序规定》浅见课件_第1页
《道路交通事故程序规定》浅见课件_第2页
《道路交通事故程序规定》浅见课件_第3页
《道路交通事故程序规定》浅见课件_第4页
《道路交通事故程序规定》浅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规定》浅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规定》浅见1道路交通事故的认识定义:《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第5项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构成的四个要素:道路要素、车辆要素、原因要素、后果要素。性质:一是随机事件;二是违法事件特点:因果性、偶然性、物理性、陌路性、瞬时型道路交通事故的认识定义:2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依据法规和责任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依据法规和责任依据:3第一章基本原则:公开、公正、便民、效率事故处理资格规定应当取得相应等级的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资格:

1.处理简易程序的初级资格(1年以上,经过培训)2.处理一般程序的资格(获得资格等级证书)3.分管领导和负责人应当取得中级以上资格第一章基本原则:4第二章管辖权的规定:1.管辖的级别(县级)2.管辖的区域:以行政区域为主;交叉的以事故起始点为准,3.指定管辖:上级部门(支队)确定,建议下达管辖和处理内容的通知4.管辖的道路和车辆(管理范围《条例》97条渡口、铁路道口事故例外)第二章管辖权的规定:5特殊对象事故的管辖涉及公安机关车辆和人员有影响的事故建议提请上级指定管辖军队、武警部队人员、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按规定处理,但处罚和追刑移送。特殊对象事故的管辖涉及公安机关车辆和人员有影响的事故6第十条接警时应当记录的内容《程序规定》第十条内容记录(立案与受理合并)

受案登记表填写参考应用平台信息录入文书内容第十条接警时应当记录的内容7注意认定事故的性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二十九条规定:交通警察应当根据现场情况,确认案件性质和管辖。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可能遇到的事件或案件主要有七种。

1.过失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事故

2.与交通工具有关的刑事犯罪案件

3.意外事故

4.骗赔案件

5.非道路交通性质的事故

6.伪装道路交通事故

7.其他

注意认定事故的性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二十九条规8第十一条接警和出警后相关的报告事项:1、有人员伤亡或者其他紧急情况的2、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或者其他有重大影响的道路交通事故的3、涉及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源体等危险物品的4、涉及营运车辆、校车事故的第十一条接警和出警后相关的报告事项:9第十二条无现场的事故处理:1、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2、对事故进行核查,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告知3、事实存在的,进行调查、认定4、不存在或不属于管辖的,“不予受理通知书”告知理由事故事实和事故原因的区分第十二条无现场的事故处理:10第十三条仅造成财产损失事故快速处理的特别规定:先撤离,后协商

造成交通堵塞的,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并处违法行为第十三条仅造成财产损失事故快速处理的特别规定:11第十四条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协议:填写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协议书,并共同签名损害赔偿协议书内容第十四条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协议:12第十五条公安机关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事故范围:第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至第八项规定情形之一的财产损失事故(扩大了范围)

仅造成人员轻微伤可以由一名交通警察处理

新的《程序规定》又有变化第十五条公安机关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事故范围:13第十六条简易程序现场处置程序1、固定现场证据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原来:记录、签名后,撤现场)2、认定并记录相关内容3、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四个部分:当事人、事故事实、责任及调解、告知五个作用:勘查笔录、责任认定、赔偿调解、调解终结、书面告知。第十六条简易程序现场处置程序14第十七条现场调解:当事人共同请求的,当场进行调解强调:《程序规定》中将法律文书交给当事人的方式有“交付”、“送达”和“送交”三种。本条是“交付”,“事故认定书”是当场处理使用的文书,“交付”就是当场交给当事人;第四十八条“交通事故认定书”依据《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是送达,是指事后再送给当事人的;第六十六条“调解书”《交通安全法》未规定,依据《实施条例》的规定是“送交”,是指既可以当场交给当事人,也可以事后再送给当事人。第十七条现场调解:当事人共同请求的,当场进行调解15第十八条按简易程序处理但不适用调解的事故范围:1、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2、拒绝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签名的3、不同意调解的

第十八条按简易程序处理但不适用调解的事故范围:16第十九条调查时一般程序上的要求:1、不得少于二人2、出示《人民警察证》

3、告知权利和义务4、发送联系卡第十九条调查时一般程序上的要求:17第二十条交通事故调查的基本原则:客观、全面、及时、合法地收集证据

第二十条交通事故调查的基本原则:18第二十一条现场处置的规定:1、警戒、交通管制2、组织抢救受伤人员3、现场指挥4、查找当事人和证人,控制肇事嫌疑人

第二十一条现场处置的规定:19第二十二条现场死亡的:

应当经急救、医疗人员确认,并由医疗机构出具死亡证明

第二十二条现场死亡的:20第二十三条

现场调查的相应工作准备充分把握重点,拟定调查方向,客观、全面、及时、合法地收集证据第二十三条现场调查的相应工作21第二十四条现场勘察的基本内容:拍摄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图,提取痕迹、物证,制作现场勘查笔录(证据)现场勘查笔录应当由当事人或者见证人签名

第二十四条现场勘察的基本内容:22第二十五条现场证据的固定饮酒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嫌疑的,及时抽血或者提取尿样车辆驾驶人当场死亡的,应当及时抽血检验

注意:提取血液备份、照相、备注第二十五条现场证据的固定23第二十六条对事故当事人人员身份的检查、鉴别以《道路交通事故机动车驾驶人识别调查取证规范》指导开展工作第二十六条对事故当事人人员身份的检查、鉴别24第二十七条现场防护、清理、恢复交通特别要注意防止自我伤害和二次事故的发生仔细核对现场,防止证据勘查遗漏清点物品,做好登记保存第二十七条现场防护、清理、恢复交通25第二十八条扣留事故车辆因收集证据的需要,特别是向当事人强调非赔偿需要第二十八条扣留事故车辆26第二十九条扣押与事故有关的物品

1、因收集证据的需要2、扣押(非暂扣和扣留,法律手续)3、驾驶证(视为物品)4、扣押期限(30+30天),延长要报批第二十九条扣押与事故有关的物品27第三十条对不同案件性质的处理:1、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书面告知2、有交通肇事犯罪嫌疑的及时立案3、有其他违法犯罪嫌疑的通报移交第三十条对不同案件性质的处理:28第三十一条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抢救费用的需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费用的

第三十一条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抢救费用的29第三十二条交通肇事逃逸查缉:1.制定预案2.堵截追缉第三十二条交通肇事逃逸查缉:30第三十三条协查通报和协查公告

发出书面协查应请示领导,确定协查事项内容查获后要按原范围书面撤销第三十三条协查通报和协查公告31第三十四条协查处理:1、扣留嫌疑车辆2、传唤嫌疑人3、及时通报案发地4、办理移交第三十四条协查处理:32第三十六条向家属告知侦办情况力求主动、实事求是、统一口径、注意范围、不要盲目臆想推测假设详细记录案件调查情况和工作日志,形成调查综合报告,整理案卷归档保存第三十六条向家属告知侦办情况33第三十七条交通事故检验、鉴定:1.内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2.时间:三日内委托

3.机构: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取消备案)

三日后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支队)批准

第三十七条交通事故检验、鉴定:34第三十八条检验、鉴定的期限

委托时约定期限一般20日,超过20日的,提前报批上一级,不得超过60日第三十八条检验、鉴定的期限35第四十条尸体解剖的规定书面告知原由征得家属同意,家属签字无名尸体报请县局或支队负责人批准第四十条尸体解剖的规定36第四十一条对尸体处理的规定检验结束即可办理。新规是结果确定即可办理无名尸体提取DNA、拍照、市级登报电视台发布,满30日后县局或支队批准后处理第四十一条对尸体处理的规定37第四十二条检验、鉴定报告的格式及内容:(一)委托人(二)委托事项(三)提交的相关材料(四)检验、鉴定的时间(五)依据和结论性意见第四十二条检验、鉴定报告的格式及内容:38第四十三条检验、鉴定报告的送达期限(2日)必须及时送达,并反馈意见重新检验、鉴定的规定:1.时限----申请时限(3日)2.次数----1次3.重新鉴定的机构:另行委托检验、鉴定机构或者由原检验、鉴定机构另行指派鉴定人

4.条件:经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第四十三条检验、鉴定报告的送达期限(2日)39第四十四条退还扣留车证及扣押物品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

实际操作应在事故认定后,告知诉前财产保全对无人领取或不领取车辆的处理:事故认定下达告知车辆领取规定第四十四条退还扣留车证及扣押物品40告知书内容:告知书内容:41第四十五条事故认定的一般性原则: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责任划分公正

第四十五条事故认定的一般性原则:42第四十六条事故责任的认定原则:1.行为的作用2.过错严重程度3.特定情形4.故意的行为(个人涉嫌犯罪的建议移交处理,但事故还要处理,过错包含故意行为)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

第四十六条事故责任的认定原则:43险情避让(二元)理论(事故认定参考)交通险情+避险失败=交通责任事故交通责任事故的形成机理:交通责任事故的发生过程是由“交通险情”与“避险失败”两部分组成的。致险行为、避险行为和交通环境的相互作用并最终因避险失败而造成交通责任事故,避险失败是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当事人在交通责任事故中的过错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致险行为,即造成险情的行为;一类是错误的避险行为,即错误的避免危险发生的行为。当事人的过错行为对事故发生所起作用的评判标准险情避让(二元)理论(事故认定参考)交通险情+避险失败=交通44第四十七条

提交调查报告和《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限注意7、9、10三个时间点鉴定报告送达无异议,结论无错误死亡事故公开证据(注意方法,防患未然)严格审核证据、程序、引用条款

第四十七条提交调查报告和《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限45第四十八条《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填写内容: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经过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告知:申请复核

第四十八条《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填写内容:46第四十九条肇事逃逸未查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受害人提交书面申请后的10日内载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第四十九条肇事逃逸未查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47逃逸事故责任认定1.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构成要件有如下四条:⑴逃逸行为的主体是事故车辆的驾驶人。只有事故车辆驾驶人才可能实施“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⑵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一种故意行为。⑶交通肇事逃逸的目的是逃避法律追究。⑷逃逸的方式是驾驶车辆或遗弃车辆逃离事故现场。2.故意逃逸与无意驶离的区别逃逸事故责任认定1.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48认定逃逸的情形:⑴酒后驾车,逃避酒精检测,事后接受处理。⑵报案后逃逸。⑶在现场隐姓埋名不承认自己是事故车辆驾驶人的。⑷冒名顶替。⑸事故车辆驾驶人认为事故与己无关而驾车离开现场的。⑹驾(弃)车逃离过程中送伤者上医院。认定逃逸的情形:⑴酒后驾车,逃避酒精检测,事后接受处理。49不应认定逃逸的情形:⑴发生事故后,事故车辆驾驶人为了及时抢救伤者,用事故车辆将伤者送往医院抢救,并及时报案听候处理的。⑵发生事故后,事故车辆驾驶人将伤者送往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而暂时离开医院,但是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及时报案听候处理的。⑶发生事故后,事故车辆驾驶人确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离开现场,但没有脱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效控制的。⑷发生事故后,事故车辆驾驶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发生事故。⑸发生事故后,有证据证明事故车辆驾驶人因现实的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离开现场,并及时报案听候处理的。⑹车辆驾驶人在现场勘查以后,事故进入后续调查取证阶段藏匿的,在事故责任认定中不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不应认定逃逸的情形:⑴发生事故后,事故车辆驾驶人为了及时抢救50逃逸事故的责任认定:交通肇事逃逸事故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进行责任推定分为二种情况:1.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2.减轻逃逸当事人的事故责任⑴减轻责任的前提条件。⑵减轻责任的自由裁量权。①是否减轻的裁量。②减轻程度的裁量。逃逸事故的责任认定:交通肇事逃逸事故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51第五十条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载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第五十条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52第五十一条复核申请: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自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第五十一条复核申请: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自交通事53第五十二条复核的受理五日内,应当作出是否受理决定不予受理的情形:任何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法院受理的;人民检察院对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的;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复核申请不予受理的,书面通知当事人;复核申请受理的,书面通知各方当事人

第五十二条复核的受理54第五十四条复核结论: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责任划分不公正或者调查及认定违反程序,责令原办案单位重新调查、认定维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

第五十四条复核结论:55第五十五条宣布及送达复核结论:召集事故各方当事人,当场宣布采取其他法定形式将复核结论送达当事人

复核一次为限第五十五条宣布及送达复核结论:56第五十六条作出责令重新认定的复核结论:原办案单位应当在十日内依照本规定重新调查,重新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撤销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在新认定书中应当记录)。重新调查需要检验、鉴定的,原办案单位应当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原办案单位应当送达各方当事人报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十六条作出责令重新认定的复核结论:57第五十七条处罚的期限:在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之日起五日内第五十七条处罚的期限:58第五十八条吊销驾驶证的两个特殊规定:1.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在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2.构成交通肇事罪并且有逃逸情形的(终身禁驾)处罚决定权在支队第五十八条吊销驾驶证的两个特殊规定:59第八章关于调解受理交通事故调解的前提条件:

当事人在规定时限(收到认定书和复核结论10日)内共同提出书面申请调解的基本原则:

合法、公正、自愿、及时调解规定要求(按程序规定办理)个人认为尽量做到不调解第八章关于调解受理交通事故调解的前提条件:60第六十四条调解特别注意环节需要伤残评定的必须当事人提出申请对于受伤不够评残的,应当有本人的自愿放弃评残证明.一定是受益人、继承人或其委托人参与第六十四条调解特别注意环节61第六十八条处理原则:1、本程序的适用.2、涉外案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特别规定了告知义务,必要履行书面告知手续第六十八条处理原则:62第六十九条涉外事故当事人:在未处理完毕前,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不准其出境

在出入境部门办理

第六十九条涉外事故当事人:63第七十一条语言问题外国人会使用中文的,出具其本人书面申明第七十一条语言问题64第七十二条涉及外交特权人员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规定:1.可以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

2.有权调查,不强行调查,作好相关的工作记录3.认定书的送达方式拒绝的送达机构、使领馆4.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检验、鉴定的,其损害赔偿事宜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第七十二条涉及外交特权人员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规定:65第七十三条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发生人员死亡事故的报告:

迅速通报省级人民政府外事部门和该外国人所属国家的驻华使馆或者领馆

第七十三条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发生人员死亡事故的报告66第七十四条其他特别规定:《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中国已参加的国际公约以及我国与有关国家或者国际组织缔结的协议有不同规定的

第七十四条其他特别规定:67第七十七条回避的规定办理行政、刑事案件要求法定回避条件:《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三条《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三章第十六条至第二十四条当事人提出的回避:在二日内作出决定回避人的范围:办案人、负责人、检验、鉴定人第七十七条回避的规定办理行政、刑事案件要求68第七十八条案卷移送:1.三日时限2.正卷正本必须办好文字交接手续第七十八条案卷移送:69第八十条证据材料的公开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事故处理专用章有保密要求的一定不得公开第八十条证据材料的公开70第八十三条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本规定处理处罚的问题涉嫌犯罪的侦查完毕移送检察院,由检察院决定。第八十三条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71处理交通事故的执法要求个人看法:程序合法公正客观尊重权利(21项权利、10项义务)实事求是为民服务处理交通事故的执法要求个人看法:72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StudyConstantly,AndYouWillKnowEverything.TheMoreYouKnow,TheMorePowerfulYouWillBe写在最后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写73谢谢大家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It'SAnHonorToWalkWithYouAllTheWay演讲人:XXXXXX时间:XX年XX月XX日

谢谢大家演讲人:XXXXXX74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规定》浅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规定》浅见75道路交通事故的认识定义:《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第5项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构成的四个要素:道路要素、车辆要素、原因要素、后果要素。性质:一是随机事件;二是违法事件特点:因果性、偶然性、物理性、陌路性、瞬时型道路交通事故的认识定义:76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依据法规和责任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依据法规和责任依据:77第一章基本原则:公开、公正、便民、效率事故处理资格规定应当取得相应等级的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资格:

1.处理简易程序的初级资格(1年以上,经过培训)2.处理一般程序的资格(获得资格等级证书)3.分管领导和负责人应当取得中级以上资格第一章基本原则:78第二章管辖权的规定:1.管辖的级别(县级)2.管辖的区域:以行政区域为主;交叉的以事故起始点为准,3.指定管辖:上级部门(支队)确定,建议下达管辖和处理内容的通知4.管辖的道路和车辆(管理范围《条例》97条渡口、铁路道口事故例外)第二章管辖权的规定:79特殊对象事故的管辖涉及公安机关车辆和人员有影响的事故建议提请上级指定管辖军队、武警部队人员、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按规定处理,但处罚和追刑移送。特殊对象事故的管辖涉及公安机关车辆和人员有影响的事故80第十条接警时应当记录的内容《程序规定》第十条内容记录(立案与受理合并)

受案登记表填写参考应用平台信息录入文书内容第十条接警时应当记录的内容81注意认定事故的性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二十九条规定:交通警察应当根据现场情况,确认案件性质和管辖。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可能遇到的事件或案件主要有七种。

1.过失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事故

2.与交通工具有关的刑事犯罪案件

3.意外事故

4.骗赔案件

5.非道路交通性质的事故

6.伪装道路交通事故

7.其他

注意认定事故的性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二十九条规82第十一条接警和出警后相关的报告事项:1、有人员伤亡或者其他紧急情况的2、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或者其他有重大影响的道路交通事故的3、涉及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源体等危险物品的4、涉及营运车辆、校车事故的第十一条接警和出警后相关的报告事项:83第十二条无现场的事故处理:1、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2、对事故进行核查,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告知3、事实存在的,进行调查、认定4、不存在或不属于管辖的,“不予受理通知书”告知理由事故事实和事故原因的区分第十二条无现场的事故处理:84第十三条仅造成财产损失事故快速处理的特别规定:先撤离,后协商

造成交通堵塞的,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并处违法行为第十三条仅造成财产损失事故快速处理的特别规定:85第十四条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协议:填写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协议书,并共同签名损害赔偿协议书内容第十四条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协议:86第十五条公安机关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事故范围:第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至第八项规定情形之一的财产损失事故(扩大了范围)

仅造成人员轻微伤可以由一名交通警察处理

新的《程序规定》又有变化第十五条公安机关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事故范围:87第十六条简易程序现场处置程序1、固定现场证据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原来:记录、签名后,撤现场)2、认定并记录相关内容3、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四个部分:当事人、事故事实、责任及调解、告知五个作用:勘查笔录、责任认定、赔偿调解、调解终结、书面告知。第十六条简易程序现场处置程序88第十七条现场调解:当事人共同请求的,当场进行调解强调:《程序规定》中将法律文书交给当事人的方式有“交付”、“送达”和“送交”三种。本条是“交付”,“事故认定书”是当场处理使用的文书,“交付”就是当场交给当事人;第四十八条“交通事故认定书”依据《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是送达,是指事后再送给当事人的;第六十六条“调解书”《交通安全法》未规定,依据《实施条例》的规定是“送交”,是指既可以当场交给当事人,也可以事后再送给当事人。第十七条现场调解:当事人共同请求的,当场进行调解89第十八条按简易程序处理但不适用调解的事故范围:1、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2、拒绝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签名的3、不同意调解的

第十八条按简易程序处理但不适用调解的事故范围:90第十九条调查时一般程序上的要求:1、不得少于二人2、出示《人民警察证》

3、告知权利和义务4、发送联系卡第十九条调查时一般程序上的要求:91第二十条交通事故调查的基本原则:客观、全面、及时、合法地收集证据

第二十条交通事故调查的基本原则:92第二十一条现场处置的规定:1、警戒、交通管制2、组织抢救受伤人员3、现场指挥4、查找当事人和证人,控制肇事嫌疑人

第二十一条现场处置的规定:93第二十二条现场死亡的:

应当经急救、医疗人员确认,并由医疗机构出具死亡证明

第二十二条现场死亡的:94第二十三条

现场调查的相应工作准备充分把握重点,拟定调查方向,客观、全面、及时、合法地收集证据第二十三条现场调查的相应工作95第二十四条现场勘察的基本内容:拍摄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图,提取痕迹、物证,制作现场勘查笔录(证据)现场勘查笔录应当由当事人或者见证人签名

第二十四条现场勘察的基本内容:96第二十五条现场证据的固定饮酒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嫌疑的,及时抽血或者提取尿样车辆驾驶人当场死亡的,应当及时抽血检验

注意:提取血液备份、照相、备注第二十五条现场证据的固定97第二十六条对事故当事人人员身份的检查、鉴别以《道路交通事故机动车驾驶人识别调查取证规范》指导开展工作第二十六条对事故当事人人员身份的检查、鉴别98第二十七条现场防护、清理、恢复交通特别要注意防止自我伤害和二次事故的发生仔细核对现场,防止证据勘查遗漏清点物品,做好登记保存第二十七条现场防护、清理、恢复交通99第二十八条扣留事故车辆因收集证据的需要,特别是向当事人强调非赔偿需要第二十八条扣留事故车辆100第二十九条扣押与事故有关的物品

1、因收集证据的需要2、扣押(非暂扣和扣留,法律手续)3、驾驶证(视为物品)4、扣押期限(30+30天),延长要报批第二十九条扣押与事故有关的物品101第三十条对不同案件性质的处理:1、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书面告知2、有交通肇事犯罪嫌疑的及时立案3、有其他违法犯罪嫌疑的通报移交第三十条对不同案件性质的处理:102第三十一条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抢救费用的需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费用的

第三十一条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抢救费用的103第三十二条交通肇事逃逸查缉:1.制定预案2.堵截追缉第三十二条交通肇事逃逸查缉:104第三十三条协查通报和协查公告

发出书面协查应请示领导,确定协查事项内容查获后要按原范围书面撤销第三十三条协查通报和协查公告105第三十四条协查处理:1、扣留嫌疑车辆2、传唤嫌疑人3、及时通报案发地4、办理移交第三十四条协查处理:106第三十六条向家属告知侦办情况力求主动、实事求是、统一口径、注意范围、不要盲目臆想推测假设详细记录案件调查情况和工作日志,形成调查综合报告,整理案卷归档保存第三十六条向家属告知侦办情况107第三十七条交通事故检验、鉴定:1.内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2.时间:三日内委托

3.机构:具备资格的鉴定机构(取消备案)

三日后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支队)批准

第三十七条交通事故检验、鉴定:108第三十八条检验、鉴定的期限

委托时约定期限一般20日,超过20日的,提前报批上一级,不得超过60日第三十八条检验、鉴定的期限109第四十条尸体解剖的规定书面告知原由征得家属同意,家属签字无名尸体报请县局或支队负责人批准第四十条尸体解剖的规定110第四十一条对尸体处理的规定检验结束即可办理。新规是结果确定即可办理无名尸体提取DNA、拍照、市级登报电视台发布,满30日后县局或支队批准后处理第四十一条对尸体处理的规定111第四十二条检验、鉴定报告的格式及内容:(一)委托人(二)委托事项(三)提交的相关材料(四)检验、鉴定的时间(五)依据和结论性意见第四十二条检验、鉴定报告的格式及内容:112第四十三条检验、鉴定报告的送达期限(2日)必须及时送达,并反馈意见重新检验、鉴定的规定:1.时限----申请时限(3日)2.次数----1次3.重新鉴定的机构:另行委托检验、鉴定机构或者由原检验、鉴定机构另行指派鉴定人

4.条件:经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第四十三条检验、鉴定报告的送达期限(2日)113第四十四条退还扣留车证及扣押物品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

实际操作应在事故认定后,告知诉前财产保全对无人领取或不领取车辆的处理:事故认定下达告知车辆领取规定第四十四条退还扣留车证及扣押物品114告知书内容:告知书内容:115第四十五条事故认定的一般性原则: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责任划分公正

第四十五条事故认定的一般性原则:116第四十六条事故责任的认定原则:1.行为的作用2.过错严重程度3.特定情形4.故意的行为(个人涉嫌犯罪的建议移交处理,但事故还要处理,过错包含故意行为)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

第四十六条事故责任的认定原则:117险情避让(二元)理论(事故认定参考)交通险情+避险失败=交通责任事故交通责任事故的形成机理:交通责任事故的发生过程是由“交通险情”与“避险失败”两部分组成的。致险行为、避险行为和交通环境的相互作用并最终因避险失败而造成交通责任事故,避险失败是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当事人在交通责任事故中的过错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致险行为,即造成险情的行为;一类是错误的避险行为,即错误的避免危险发生的行为。当事人的过错行为对事故发生所起作用的评判标准险情避让(二元)理论(事故认定参考)交通险情+避险失败=交通118第四十七条

提交调查报告和《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限注意7、9、10三个时间点鉴定报告送达无异议,结论无错误死亡事故公开证据(注意方法,防患未然)严格审核证据、程序、引用条款

第四十七条提交调查报告和《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限119第四十八条《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填写内容: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经过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告知:申请复核

第四十八条《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填写内容:120第四十九条肇事逃逸未查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受害人提交书面申请后的10日内载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第四十九条肇事逃逸未查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121逃逸事故责任认定1.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构成要件有如下四条:⑴逃逸行为的主体是事故车辆的驾驶人。只有事故车辆驾驶人才可能实施“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⑵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一种故意行为。⑶交通肇事逃逸的目的是逃避法律追究。⑷逃逸的方式是驾驶车辆或遗弃车辆逃离事故现场。2.故意逃逸与无意驶离的区别逃逸事故责任认定1.交通肇事逃逸的概念: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122认定逃逸的情形:⑴酒后驾车,逃避酒精检测,事后接受处理。⑵报案后逃逸。⑶在现场隐姓埋名不承认自己是事故车辆驾驶人的。⑷冒名顶替。⑸事故车辆驾驶人认为事故与己无关而驾车离开现场的。⑹驾(弃)车逃离过程中送伤者上医院。认定逃逸的情形:⑴酒后驾车,逃避酒精检测,事后接受处理。123不应认定逃逸的情形:⑴发生事故后,事故车辆驾驶人为了及时抢救伤者,用事故车辆将伤者送往医院抢救,并及时报案听候处理的。⑵发生事故后,事故车辆驾驶人将伤者送往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而暂时离开医院,但是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及时报案听候处理的。⑶发生事故后,事故车辆驾驶人确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离开现场,但没有脱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效控制的。⑷发生事故后,事故车辆驾驶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发生事故。⑸发生事故后,有证据证明事故车辆驾驶人因现实的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离开现场,并及时报案听候处理的。⑹车辆驾驶人在现场勘查以后,事故进入后续调查取证阶段藏匿的,在事故责任认定中不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不应认定逃逸的情形:⑴发生事故后,事故车辆驾驶人为了及时抢救124逃逸事故的责任认定:交通肇事逃逸事故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进行责任推定分为二种情况:1.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2.减轻逃逸当事人的事故责任⑴减轻责任的前提条件。⑵减轻责任的自由裁量权。①是否减轻的裁量。②减轻程度的裁量。逃逸事故的责任认定:交通肇事逃逸事故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125第五十条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载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第五十条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126第五十一条复核申请: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自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第五十一条复核申请: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自交通事127第五十二条复核的受理五日内,应当作出是否受理决定不予受理的情形:任何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经法院受理的;人民检察院对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的;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复核申请不予受理的,书面通知当事人;复核申请受理的,书面通知各方当事人

第五十二条复核的受理128第五十四条复核结论: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责任划分不公正或者调查及认定违反程序,责令原办案单位重新调查、认定维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

第五十四条复核结论:129第五十五条宣布及送达复核结论:召集事故各方当事人,当场宣布采取其他法定形式将复核结论送达当事人

复核一次为限第五十五条宣布及送达复核结论:130第五十六条作出责令重新认定的复核结论:原办案单位应当在十日内依照本规定重新调查,重新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撤销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在新认定书中应当记录)。重新调查需要检验、鉴定的,原办案单位应当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原办案单位应当送达各方当事人报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十六条作出责令重新认定的复核结论:131第五十七条处罚的期限:在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之日起五日内第五十七条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