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_第1页
往届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_第2页
往届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_第3页
往届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_第4页
往届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答材料论述《自然辩证法》自然观部分思考题(段老师)1、科学技术的负作用有哪些?引发生态问题:当前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科学可能导致人的异化:首先,科学具有人性的一面,可它又具有非人性的因素(如:“见理不见情,见利不见义”);其次,剥夺人与生俱来的自由真性、创造性;最后,造成人生活的无意义、精神的萎靡和道德的败坏;虽然我们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但是我们并没有把握自然的终极规律;总之,科学面临着它无法解决的难题,即科学发展的方向问题。2、人文文化在科学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两种文化的比较:两种文化的统一是人的本质决定的,人的本质是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科技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内容;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思想和精神的科学;两者比较说来科技文化可看作是关于物的文化,而人文的文化是关于人的文化。自然科学研究天然物,是自然界的观念化,技术研究人造物,提供人造物的方法和手段,是人的观念的物化;2)人文文化能弥补科学文化之不足:为科学的发展指明方向人文科学特别是哲学启发自然科学的发展人文特别是艺术解构现代科技理性人文对科技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3.总结:正是由于科学文化不是万能的(自身的局限性),使得科学面临着它无法解决的难题,即科学发展的方向问题。与此同时,通过与人文文化的比较我们发现:人文文化具有可以弥补科学文化不足之处的许多优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具有必然性。3、古代、近代和现代自然观的演变。古代自然观(本原问题)(3、古代、近代和现代自然观的演变)基本点:探讨了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及宇宙万物都是由某种基本东西演变而来的;关于运动的一般认识,认为世界是相互作用和联系的一个整体,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关于物质的构成,认为物质世界的万物都是由水,火,气,土构成(四根说,种子说,元素说);对于天体和宇宙的认识,提出了宇宙模型,包括地心说,日心说的萌芽;关于生命的起源,提出了许多猜测性的很有见解的思想;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最高理想和目的不是去行动,不是去控制自然,而是静观,即深入到自然中去,领悟自然的奥秘和创造生机。2)特征点:朴素的唯物论(占主导地位,当然也有唯心的部分);朴素的、辩证的;整体性、系统性;直观性、猜测性、思辨。3)古希腊朴素自然观对后世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为后世提供了本质正确世界观的雏形;原子论思想的影响;重视数学的传统;重视思维规律的研究。消极影响:现在数学和物理学中唯心主义的渊源;主观猜测的错误理论的影响。近代自然观(形而上学)产生背景文艺复兴的巨大成就特别是牛顿经典力学的完成标志着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2)自然观的世界图景及特征:自然观的世界图景:自然界是一架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而成,按照一定的规则朝着一定方向运转的机器。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中心(根本)思想: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自然界一旦存在就永远存在下去,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自然事物一旦存在,就永远存在;自然界的一切原来如此并且从来如此;万事万物只是在空间上的并列;如果物体有所变化,这只是物体机械的运动,事物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于事物的外部。特征:机械性(和谐和秩序性);决定性,必然性,可预测性;还原性;可逆性;简单性。方法论:拆零的方法(还原性方法)。现代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恩格斯批判黑格尔,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创立标志: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此外,还有《反杜林论》、《反费尔巴哈论》等。

2)特征:联系的、发展的、系统的。3)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总体观念):它指出了自然界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和系统。在该系统中,从星球到原子以至更小的粒子形成了一个无穷系列和层次【世界是物质的】;相互联系的物体由于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四种基本形式(恩格斯根据当时科学发展提出)为:机械运动、生物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运动的多样性】;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的规律性】;相对论与量子力学1)相对论对时空观发展的贡献(体现的哲学思想)相对论否定了以太的存在,得出的一些结论,都说明相对论是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在相对论中,时间、空间都是一个相对量,都是随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性,发现了时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高速运动与低速运动的内在联系,说明了二者的统一性;广义相对论摆脱了空间、时间的均匀性观念,考虑了非线性的空间关系,进一步证明时间、空间和物质是不可分的。2)量子力学在自然观上的贡献(体现的哲学思想)量子力学的建立实现了物理史上的第五次大综合,将波动性与粒子性相统一。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波粒二相性,证明了世界的统一性;否认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非此即彼”,承认了物质世界是“亦此亦彼”的;揭示了物质世界是建立在连续与非连续,粒子性与波动性之上,不能摆脱一者去认识另一者,不能将它们隔离开来,是粒子与波动,连续与阶段的统一;雄辩地证明了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的,而且存在测不准关系;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几率”引入了人们的认识过程,使人们摆脱了传统的“决定论”的束缚,认识到了“非决定论”的重要性,从而认识到人的认识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4、当代自然观的新发展。如何理解。1)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2)自然的构成性与生成性;3)自然的简单性与复杂性;4)世界的决定性与非决定性。5、系统的定义、形成系统的条件,对系统整体性的理解,层次结构。1)定义:系统是若干有特定属性的要素经特定关系而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2)条件:要素、结构、功能和环境;要素: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分和组元;结构:结构是完备描述一个系统需具备以下四个条件:要素、结构、功能和环境系统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总和。这些关系可以是数量关系,也可以是时空关系,更重要的则是相互制约关系;功能:系统在内外关系中表现出的特性和能力影响系统功能的因素F=f(E,C,S);环境:指与系统组成要素发生相互作用而又不属于这个系统的所有事物的总和。3)类型: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从系统所处状态分:平衡态系统,近平衡态系统,远离平衡态系统;从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分: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4)自然物质系统的属性(特征)整体性(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开发性(开放系统是与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动态性;层次性(层次的关系决定了方法论的基本趋向)。2.从运动和发展的角度探讨自然界1)自然界系统的演化(特征)可逆性与不可逆性如果系统从某一状态变到另一状态后,能够再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且同时使系统的环境也回复到原状,这样的过程就是可逆过程。如果描述一个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在时间反演变换下保持不变,则称该过程是时间反演对称的,亦即为可逆过程存在物理学与演化物理学存在物理学:时间是从外部描述运动的一个参量,它的变化并不影响运动的性质,因而也无法从运动性质来判别时间。演化物理学:时间不再是描述系统运动的外在参量,而是和系统的演化相联系的,从而是有物理内容的时间。6、系统演化有无方向性。进化或退化,无序化或对称性破缺进化:一般是指物质客体演化中由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趋势和过程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退化:—般是指物质客体演化中由有序到无序、由高序到低序的趋势和过程。序:是对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演化过程性质的描述,它表征着系统的组织程度。度量参量:熵、序参量、信息量;对称:是指一定变换下的不变性。这样的状态实际对应着无序破缺:指一定条件下所表现的可变性,或对称性的降低,对应着系统的有序状态。复杂性和层次结构正是起源于某种对称性的破缺。3)科学理论对时间箭头指向的回答(不同科学对系统演化方向性是如何回答的)热力学对演化过程的揭示(熵理论):卡诺原理:温度均衡过程必导致做功可能性的丧失;热力学第二定律:汤姆逊:不能从单一热源取热全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克劳修斯:热不可能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它影响。用熵表述为:一个孤立系统的熵总是趋于增大(熵增定律);熵:本义是表征系统的状态;宏观意义表征系统能量分布的均匀程度,(能量平均状态是熵值达到最大的状态)微观意义表征系统内部粒子的无序程度。考察热力学,能量从有效到无效状态的转化,从较高集中程度向较低集中程度的转化,从有序状态向无序状态的转变;熵理论在物理学中第一次真正触及到自然界发展的不可逆性问题;熵理论运用于整个宇宙,提出以熵理论为基础的宇宙理论;生物进化论的演化方向:从简单到复杂4)对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生物进化论的矛盾的解决(运用耗散结构理论解决矛盾)耗散结构理论揭示前两种理论的一致性。在与环境的交换中,通过自组织形成耗散结构,即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并且以能量的耗散来维持自身稳定性的,不以外界的微小扰动而消失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如贝纳德花纹,化学钟、化学波(罗索夫-扎鲍廷斯基反应)。在自然界中进化和退化这两种演化方向都存在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都不是唯一普适的现象。进化和退化的统一性;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以进化为主的过程往往内在地包含着退化。同样,以退化为主的过程也常常内在地包含着进化;进化与退化同存共生。进化与退化常常是同时存在和同步发生的。它们往往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进化与退化的相互交替。进化与退化往往是交替进行相互转化的。进化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入退化。退化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入进化。5)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7、系统演化的条件。系统演化的条件,一是耗散结构.系统和外部环境有能量交换.二是稳定,除了小幅度的能量的交换,没有其他的过强的外力来干扰.有了这两条,系统就有可能发生自组织,形成有序的结构.耗散结构理论的形成条件(如何理解这五点)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即系统内外环境之间要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流通,并且必须使系统从外部输入的负熵流绝对值大于系统内部的熵产生,从而使系统的熵逐步减小。形成有序结构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各要素间产生一相干效应与协调动作,从而可以使系统从杂乱无章变为井然有序。二使系统产生多个可能的分支。所谓分叉指系统的控制参数变化到临界点时,可以出现多个分支,即多个演化方向.由此带来演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三产生临界效应。正反馈推动系统走向有序。负反馈往往会使系统的变化衰减,而正反馈则会使系统的变化被放大和加剧,从而推动系统的质变,加速系统自复制自组织的过程,使要素微观协同产生出宏观秩序。涨落和突变是产生有序状态的条件。小的涨落会被衰减,而在临界点附近,涨落则可能被放大,形成巨涨落,从而会推动系统发生质变,跃迁到新的分支上去,形成有序结构。即在临界点处,涨落会使系统发生突变,导致有序。总之,非平衡自组织理论的这些成果,对如何一般地理解进化的条件和根据提供了有益启示。系统中的相互作用是系统进化的基本根据;外部获得物质和能量是系统进化的基本条件;内部涨落是系统进化的直接诱因。6)自然系统的演化方式分叉: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无论进化或退化,都显现为从一种稳定性向另一种稳定性性的运动,新的稳定性是在旧的稳定性失稳,系统瓦解后,重新建立起来的。突现:突发性、间断性和不可预测性分叉理论说明,在演化过程中,从原有的稳定态向新的稳定态过渡,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或一个极小的区域,也就是以突变的方式发生的。“内在随机性”:确定性和随机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牛顿力学:必然性;统计热力学:概率引入科学,表明群体行为的规律已丧失了确定性,只能以确定的概率加以预言;量子力学:量子过程本质上只遵循一定的统计规律,统计行为是微观客体的固有本性;系统理论: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中,既包含了决定性的作用,又包含了偶然性的作用。远离平衡态系统从外界吸取负熵,形成某种有序稳定的自组织结构,这是一种严格的稳定性,一种必然性,另一方面在自组织的过程中,存在着某种随机涨落的放大,自组织系统因而需概率论的描述。混沌学揭示偶然性甚至产生于必然性,服从确定性方程,具有内在的随机性。不确定行为不是来源于外界环境的随机因素对系统运动的影响,而是系统自发产生的。8、在不同时期,人和自然关系是怎样的?马克思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如何阐述的?人和自然关系是怎样的:(1)人和自然的原始统一人猿揖别之时,人类祖先对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膜拜心态。原始人只是本能地依赖自然而生活,其思维还不可能达到把自己从自然界区分出来的程度。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原始人逐渐萌发了人和自然有所区别的观念。(2)人和自然的迂回统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人和自然的关系超越了远古时期原始统一的阶段。古希腊时期,人类社会的生产有了巨大的发展,不但农业、畜牧业、冶金、航海、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学、酿造术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标志着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3)人和自然的关系走向思辨的统一作为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欧洲文艺复兴的锋芒指向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在人和神、人和自然的关系上,高扬人的尊严。人们终于不是在神和自然面前俯首听命,而是敢于正视自然。(4)人和自然的现实统一当今时代,能源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粮食短缺等全球问题表明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使人类山穷水尽,唯有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才能使人类走出困境,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惟一选择,其含义包括自然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第一,可持续发展并不否定经济增长,但是,需要重新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必须改变资源的利用方式,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实行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使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第二,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可再生资源的永续性,可再生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寓于生态系统中,必须努力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护地球的生命支持体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防止地球生物资源的灭绝。第三,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和社会进步相适应。单纯追求产值的经济增长不能体现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的含义更广泛。经济增长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而单纯人均收入的提高并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人类脱离动物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人类的历史,一方面是人和自然征服与被征服的历史,人类历尽千辛万苦,饱尝酸甜苦辣;另一方面,人类的发展也是不断摆脱自然的制约,向真正符合人的理性的自由国度发展的历史。马恩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演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漫长的自然界演化史中,自然界都是按其自在的规律,自发的演化着,既有进化,又有退化;进化中包含退化,退化中包含进化。人类的产生,在自然界引入了新的因素,自然界的演化进入新阶段:1、自然界产生了异己的力量。人类来自自然界,又区别于自然界;人类可以通过意识认识自然界,又通过实践改变自然界。2、由于人类的出现,使统一的自然界分化为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它们有各自的演化规律.同时又互相影响.同时人类本身也不例外,也在演化,只是有了新的特征。3人和自然是对象性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以自然为对象,人依赖于自然,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活。自然以人为对象。作为人的对象的那部分自然界,也由于人的活动而改变其面貌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以实践为纽带实践是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方面,能动性以受动性作为基础,受动性对能动性是一种制约,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种特定的能动性都以某种特定的受动性作为依据;另—方面,能动性又是受动性的主导,人通过自觉的活动来完善、发展自己,提高对受动性的认识和对受动性的控制能力。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就是在这个统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4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生产中“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进而提出两种生产力的概念,自然生产力是不需要代价的,未经人类加工就已存在。社会生产力是在自然生产力的基础上人通过劳动制造出来的,包括社会改造自然的的能力和人类劳动的产品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制约着社会生产力5自然的异化一方面人的本质在实践中对象化,使自然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属人的自然,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活动结果摆脱人的控制,反过来成为控制人的异己的力量,人的自然也就变成了异己的自然异化原因:一方面是实践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由于社会关系的制约马克思分析到,分工与私有制产生后,自然的异化更复杂,有二种形式的异化,一主要由社会关系造成,物化于自然界的社会力量对人的异化,一种主要由人对自然的改造引起,是自然力量对人滥用自然的报复9、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如何反思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建立怎样的关系举例说明1:海德格尔认为自然的对象性只是自然借以显示的一种方式,把事物当作一个对象去追逐,将严重干涉自然事物的自然状态,人们也无法去了解事物更本源的展现和更始源的真理如开花的树,有二面貌一代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他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其次可看作林木加工业的原材料例2:西方学者以环境伦理学的形式展开的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提倡自然权利论和内在价值论思考:人和自然关系中的价值取向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体现生态价值取向:批判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认识到人与自然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即生态价值关系.生态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那种把自然视为“聚宝盆”和“垃圾场”的观念相反,生态价值观把地球看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它以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为出发点和归宿,主张以适度消费观取代过度消费观;以尊重和爱护自然代替对自然的占有欲和征服行为;在肯定人类对自然的权力和利益同时.要求人类对自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生态价值观最核心的观念是,把人类的发展和这种发展的条件(环境、资源等)放在平等地位上,把人类的发展和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的发展也放在平等地位上考虑。不过其出发点是整体的平衡,因此并不妨害去消灭(除)那些危害人类生存发展的有害事物。也就是说,人与环境的自觉协调,而不是自发的,依靠自然界自在的演化。实际上,那也是不可能的。10、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要点强调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社会公正和环境、生态可持续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包含以下内容:①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然而,在人类需求方面存在很多不公平因素。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当今世界的现实是:一部分人富足,而另一部分人——特别是占世界人口1/5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这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变化的贡献最大,并且至今仍然居于国际经济秩序中的有利地位,继续大量占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继续大量排放污染物,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承担主要责任,理应从技术和资金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保护能力。二是代际间的公平。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必要资本,包括环境资本。虽然不能确切判定后代人需要什么,但后代人肯定还将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因此,保护和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当代人应尽的责任。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目前的现实是,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消耗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都占全球的80%。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在一份关于《美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概要》中也承认:"富国在利用地球资源上有优势,这一由来已久的优势取代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地球资源的合理一部分来达到他们自己经济增长的机会"。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里约热内卢宣言》(简称《里约宣言》),已把这一公平原则上升为国家间的主权原则:"各国拥有按着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②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布氏在论述可持续发展"需求"内涵的同时,还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因为,没有限制也就不能持续。"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应考虑资源的临界性","可持续发展不应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壤、生物……"。"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也就衰退了。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③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共同的。并且,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布伦特兰夫人在《报告》的前言中写道:“进一步发展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责任感,这是这个分裂的世界十分需要的”。总之,布氏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就其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分配,以满足当代和后代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就其经济观而言,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人们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些观念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是为谋求新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而建立的新发展观。《自然辩证法》方法论部分思考题(郭琰)1、简述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方法的基本特点及其对科学认识活动的意义。?????在科学认识中,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科学认识首先建立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在现代科学认识中,科学实验成为科学认识活动的直接的、重要的基础。科学观察是在一定的思想或理论的指导下,有目的的、主动地观察。科学观察最基本的原则是“观察的客观性”,应努力避免观察的片面性、主观性。观察的基本原则:(1)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和目的性。科学观察要坚持客观性,尊重事实,不带任何先人为主的成见,而科学研究,又总是带有一定研究目的而进行的。观察的目的性和客观性是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就必须克服观察的主观性,坚持观察的目的性,就必须克服观察的盲目性。观察的目的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是在观察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实验是近代科学最伟大的传统,离开实验传统,科学之树就丧失了壮大成长的肥沃土壤。当然,也要强调理论思维,反对狭隘的经验主义,但重视理论思维有个必要的前提,就是首先重视科学的观察和实验。作为科学家个人可以在研究工作中偏重理论或实验,但如果不树立把自己的全部科学研究建立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之上的思想,那是不可能有所发现的。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自然过程或生产过程以纯粹、典型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在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科学实验的特点是简化、纯化以至强化自然过程,以便在人工条件下研究对象所具有的规律性。科学实验中,人们常常建立对象系统的简化模型来研究真实的对象系统,从而获得有关对象系统的知识。对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可重复性。定性认识使测量所得到的数据获得意义,而测量的定量结果使对客体的认识臻于准确、富有说服力。科学实验是获取新的、第一手科研资料的重要和有力的手段。大量的、新的、精确的和系统的科技信息资料,往往是通过科学试验而获得的。科学实验还是检验科学理论和科学假说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科学实验是自然科学技术的生命,是推动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强有力手段,自然界的奥秘是由科学实验不断揭示的,这一过程将永远不会完结。2、结合具体的科学发现过程,谈谈你对科学实验中的机遇问题的认识。所谓机遇是相对于观察原来的目的计划而言的,其主要特征就是意外性。在历史上重大的发现差不多都是机遇带来的结果。关于机遇的内在规律没有什么可说(如果有规律,也就不意外了)。但是出现机遇的可能性还是有迹可循的。1)对机遇要有思想准备。首先观察者对所进行的观察的背景知识要有彻底的理解,对相关知识有广泛的了解,否则难于判断何者可以纳入已知的背景知识之内,何者无法纳入。其次观察实验要细致认真,不放弃任何一点一滴的可疑之处。2)对必然性和偶然性要有正确理解。在观察中确实存在偶然的失误,那种属于非本质,无规律性的现象当然应当剔除,但是在偶然性寓有必然性,就看观察者能否有预感,能否抓住。3、简述科学问题产生的途径和解决的基本途径。来源1、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2从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中产生问题.原有的科学理论不能解释新的现象、新的事实时,便产生了矛盾,也产生了需要探讨的问题。3、从科学理论内部矛盾中产生问题。一种理论或一个概念,如果能从中推出逻辑矛盾,那就表明其中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4、从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问题5、社会需要与现有技术手段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中产生问题。4、结合自然科学认识的理论方法,谈谈你对科学假说的认识。1、假说是通向理论的必经环节。2、科学假说形成的前提条件A理性原则应符合科学世界观对选择某种假说,淘汰不科学假说起准则作用,尽管不保证被选择假说的真理性。普遍的哲学原理和普遍的科学原理B可解释性C对应原则说明假说之间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新假说代替原有假说应满足这样两个:新假说能解释以前假说所取得的成功新假说具有更丰富的检验蕴涵D可预测性假说不应与已知的经验事实相矛盾.不仅能解释个别事实而且能解释已知的全部事实并对已知事实做出自洽的明3形成假说的方法定律型假说形成的主要方法是:概括理论型假说形成的方法是:溯因和猜想(溯因是由结果回溯原因)模式是:1相关的经验定律L2如果H(设定的原理型假说)为真,则L可被解释3所以有理由H认为为真科学假说向理论转化的条件A解释性条件把假说运用实践,如果愈来愈多的事实和这个假说相符合,并且没有任何已知事实与之矛盾,就证明这个假说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应。B预见性条件如果假说作出的科学预见得到实际的证实那么标志着假说已经转化为理论。提出判决性实验:在对立的两个假说之间,设计一个或一组观测或实验来证实哪一个具备预见性或更确切说,证实哪一个不具备预见性。《自然辩证法》“科学与社会”部分复习思考题1、简述科学活动的内涵及其特点。(1)含义狭义,科学工作者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广义,还包括围绕科学研究所进行的科学知识贮存、传播、科学人才培养、科学教育、科学的应用和科学政策制定等(2)特点探索性和尝试性:目的、方法、应用方面进行探索继承性和创造性:理论、方法均有创造性,站在巨人肩膀上可重复性:研究结果可重复再现严密性:态度严肃认真、行为一丝不苟、选题严格典型、结果无懈可击2、简述美国科学社会学之父R.K.默顿(R.K.Merton)提出的科学共同体制度性规范。美国科学社会学之父R.K.默顿(R.K.Merton)率先对科学社会规范进行了深刻研究,并称之为科学的精神气质(ethos)。1942,他发表了一篇后被定名为“科学界的规范结构”的论文,提出了四类制度性的必须规范,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他说:“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指约束科学家的有情感色调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体。这些规范以规定(prescriptions)、赞许(preferences)、许可(permissions)和禁止(proscriptions)的方式表达。它们借助于制度性价值而合法化。这些通过告诫和范例传达、通过赞许而加强的必不可少的规范,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在化,因此形成了他的科学良知,或者用现在人们喜欢的属于说,形成了他的超我(super-ego)。(1)普遍主义(universalism):强调科学的标准到处都一样,无阶级性。(2)公有主义(communism):要求研究者不独占或垄断科学成果。(3)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不应以科学牟取私利。(4)有条理的怀疑主义(organizedskeptism):强调科学的永恒批判精神。科学不是永恒的真理,所有的科学知识都要时刻接受检验。3、简述技术生命周期模式理论。技术生命周期的概念:单个技术而言,任何技术都具有产生、发展和衰退的历史,技术的这种由萌发阶段直到停止发展的饱和阶段的全过程,称为技术的生命周期。开始期:一项新技术的萌发、问世到逐渐进入生产和经济领域的时期。加速期:新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生产经营领域,呈现加速增长态势。转变期:技术增长的加速度减慢,进到加速度为零,开始转为减速度增长。减速期:技增长速度减慢,并开始进入稳定状态。饱和期:技术发展进入稳定的平稳发展时期,此时该技术已失去生命的活力,开始接近技术增长的极限,意味着将被新兴技术所取代。4、简述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1)科学技术具有物化为生产工具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物化为生产工具,使巨大的自然力应用于生产过程,从而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2)科学技术具有转化为劳动者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教育和学习使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它就会溶化在劳动者的素质之中,转变为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3)科学技术具有使一般自然物转变为劳动对象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在一般自然物向劳动对象转变过程中的能动作用(4)科学技术具有科学地组织和管理生产过程的社会功能。现实的生产力是“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有机统一,科学技术在各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用:(1)科学技术推进人类物质文明的昌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2)科学技术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重要支柱,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人们观念的变化。(3)科学技术推进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世界正掀起一个知识经济的浪潮,这既是一个挑战,又是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好机会。先进者有基础厚实,先行一步的优势,而后来者也可以做到:一、吸取先行国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二、与先行国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新产业或者直接采取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三、科学文明难,使用却比较容易,后来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利用先行者的技术。因此,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加快自己的发展,就能使我们在经济、技术方面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赶超发达国家的水平,并以此来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5、试述科学技术的价值。科学技术的价值蕴涵(1)科学技术活动渗透着人类价值:首先,科学技术活动的动机目的蕴涵个人的价值观念(科学探索是人类的有意识、有计划、有明确目的的创造活动)。人类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去从事科学活动呢?美国科学史家乔治·萨顿(GeorgeSarton)在《科学的历史》一书中所说:“好奇心(人类最深刻的品质之一,的确远比人类本身还要古老)在过去如同今天一样也许是科学知识的主要动力。需要称之为技术(发明)之母,而好奇心则是科学之母”。(2)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渗透人类价值:科学系统的内在目标主要在于真实地认识世界、接近真理,那么技术系统的内在目标主要在于提高有效性,在具体的技术实践中表现为精确性、耐久性和低成本。从技术的运用后果来看,人们对技术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价值是中性的、有价值负荷的、与价值无关的。人们常用斧头能劈柴又能杀人的例子来说明技术是一种中性的工具。(3)科学技术成果的社会价值。科学作为系统的理论化的知识体系,具有解释、预见和认知的价值。科学通过其技术应用体现的使用价值,是科学技术的另一重大的社会目标。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开阔了人类的视野,使人类认识远远超出以人为尺度的世界而深入到10-8cm以内微观世界和100多亿光年之远的宇观世界。马克思把科学看成是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马克思看来,“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制作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使全世界的社会状态革命化。”(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384-385)6、如何看待现代科学技术引起的社会问题。(一)环境公害问题现代环境公害问题爆发于20世纪中叶,主要由于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工业化国家争相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力量从事异生型人工自然建设,进行掠夺性开发、污染性生产,使人类活动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所造成的恶果。1930到1970年代,由于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化工、交通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自然环境的污染,造成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严重社会危害。(二)生态失衡问题: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全球性生态危机1.臭氧层破坏2.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阻隔了地球向外层空间的热辐射,使地球变暖所致。3.酸雨危害4.海洋污染5.生物多样性危急(三)资源危机问题能源、土地、森林、淡水等自然资源超量消耗,使现代社会文明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四)经济问题20世纪工业经济主要建立在非再生资源基础上的经济,使利用廉价非再生资源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世界各国及企业花巨额经费研制新的替代原料,开采不易开采的资源等,势必加重社会的经济负担。(五)伦理问题1.生育控制问题“人工生殖技术的应用”(如试管婴儿)的应用:婚姻家庭关系问题:是否会破坏传统的婚姻关系和家庭模式,导致婚姻和家庭的不稳定?婴儿的归属问题:究竟谁是孩子的父母?辈分混乱问题:例南非一失去生育能力的妇女请母亲代孕,将自己和丈夫的受精卵植入母亲体内等生育商业化对伦理道德观年的冲击问题:“代理母亲”为赚钱而代孕是否是道德的等?2.无性繁殖问题3.死亡控制问题“生命延长技术”与“安乐死”(听任死亡、仁慈助死、仁慈杀死),反对和支持意见。4.器官移植问题赞成者:从人类统一性和博爱观点出发,合乎人类道德原则。反对者:以牺牲或剥夺一些人的生命和健康去换取另一些人的生命是不合乎道德的;器官以致因支肢解了人体的完整性,使人体器官变成了任人装配的物件,有辱人的尊严等。目前的争论集中于:医生的道德责任问题;器官来源问题;接受者的意愿和权益问题等。5.生态伦理问题其他问题如:信息技术发展引起的“个人隐私权”问题;新式武器发展引起的“战争道德问题”,自动化技术发展引起的“人机关系问题”等。第四讲自然科学的本质1.科学知识体系(如何看待)1)作为人类精神成果的科学:知识体系;作为一种方法的科学:科学方法;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的科学:社会建制;作为人类创造知识活动的科学:科学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科学文化;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科学生产力;作为人和自然的对话:科学对话;总之,科学是由人类对认识客体的知识体系、产生知识的活动、科学方法、科学的社会建制、科学精神等按一定层次、一定方式所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2.科学的划界(划界标准的判断)关于科学的划界的基本观点:逻辑经验的意义标准科学理论由有意义的命题组成,命题是否有意义在于能否用逻辑分析和经验证实的方法确定其真假理论不可能完全证实,后改用可检验性;历史主义学派(分两种)以库恩、拉卡托斯为代表承认划界的必要性但坚持一种相对的、变化的划界标准,区分在于是否是在范式的指导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波普尔的可证伪性标;邦格的多元划界标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知识与非科学、伪科学区别的标志是可检验性。科学知识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主要特征客观真理性:科学知识的客观真理性,在于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可检验性:科学的结论不是笼统的、有歧义的一般性论述,而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制的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系统性:科学的系统性,表现为科学知识是有结构的体系。主体际性(要理解):科学知识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应当被不同认识主体所理解,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重复检验,并在他们之间畅通的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科学活动要求科学家将他们的理论向所有的同行做出确切的说明,并用公认的方法与手段验证理论成果,也就是说科学活动应处于同行专家的严格监督之下,这是科学真理获得社会承认的必要条件。但是应该指出,有主体际性的不一定是科学的知识(辨析)。从方法论、知识体系、社会建制角度理解科学(如何理解)1)作为人类精神成果的科学:知识体系一般认为,"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系。2)作为一种方法的科学:科学方法是实证的方法,要用实验观察来证实;是理性的方法,要用归纳逻辑、演绎逻辑来推理的;科学方法是实证的,理性的。3)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是在一定社会价值观念支配下,依据相应的物质设备条件形成的一种旨在规范人类对自然力量进行探索和应用的社会组织制度。第五讲科学理论的形成科学事实的获取(不同于客观事实)1)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的经验基础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借助于一定语言对特定事物、现象或过程的描述和判断;分二类:一类是客体与仪器之间相互作用结果的描述;另一类是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事实的手段观察和实验两者相依存:观察是前提,实验是观察的发展。在现代科学认识中,两者密不可分;区别:人为控制,干预自然对象,更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观察中渗透的理论1)不仅观察实验的设计在一定的理论背景下选择构造的,仪器的制造和结果分析也在一定的理论知道下进行,而且观察者观察到什么,用何种语言描述等都离不开理论背景。这是有历史根据和认知科学的验证的。2)认知科学的研究也确认,人们的知识背景决定了他能观察到什么。3.观察的客观性原则(如何保证)1)观察渗透理论,微观领域中仪器的影响使观察不具有客观性?观察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坚持观察的客观性是比较困难,观察存在局限。辩证唯物主义:客观事物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它决定了观察的客观性.2)要注意几项原则:实践来检验。实验中发生的情况或事件能够被多个观察者重复检验,一般来说,就保证了科学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因为观察者的主观的偶然的失误都很容易在重复的实验过程中暴露出来,并加以消除。一个实验被复核重演的次数越多,也越显示其客观性。长期性;选取典型对象;使用先进、精密的仪器。这是保证观察客观性的物质基础。由于仪器精度和可观测范围的扩大,就能更准确地记录客体运动的状态,提高观察的客观性。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这类理论能提供正确的概念系统、推理规则和消除假象与误差的方法,从而把日常观察中模糊不清的现象变得清晰起来。科学假说(提出、形成、转化)假说是通向理论的必经环节;科学假说成立的前提:实践检验是最高裁判应符合科学世界观,对选择某种假说,淘汰不科学假说起准则作用,尽管不保证被选择假说的真理性;不应当与科学中普遍的,久经考验的规律和理论相矛盾(一致对应性);不应当和已知的经过检验的事实相矛盾(可解释性);可预测(能推出新的预言和预见);符合简单性原则;假说体系应是自洽的.3)形成假说的方法定律型假说形成的主要方法是概括;理论型假说形成的方法是溯因和猜想(溯因是由结果回溯原因).科学假说向理论转化的条件解释性条件把假说运用实践,如果愈来愈多的事实和这个假说相符合,并且没有任何已知事实与之矛盾,就证明这个假说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应。预见性条件如果假说作出的科学预见得到实际的证实那么标志着假说已经转化为理论;提出判决性实验:在对立的两个假说之间,设计一个或一组观测或实验来证实哪一个具备预见性或更确切说,证实哪一个不具备预见性。科学理论(特征与功能)1)科学理论:经过实践检验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体系。2)基本特征:客观真理性(基本特征);基本条件:建立这一理论所凭借的事实材料必须是经过实践复核且证明是真实的;根据这些事实材料所提出的假定性规定已经得到实践确认,并经得起实践的进一步检验;根据这种理论所作出的科学预见已在实践中得到证明。普遍性;系统性;逻辑性。基本功能:解释功能:揭示存在事物的本质;解释类型:①因果解释②概率解释③结构解释(用之解释系统某些属性)④功能解释。把系统的某个因素看作是系统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通过阐明这个因素所实现的功能,帮助人们增加对系统总体的认识。⑤起源解释。揭示各种作用如何使一个系统转变为时间较晚的另一个系统.预见功能.科学思维(方法)演绎方法在形式逻辑中,是在一般中进一步认识个别的思维方法,现在还包括以演绎推理为基础的证明和公理方法(建立逻辑必然的知识体系);特点是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具有蕴涵关系,或者说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联系。2)非演绎方法(具有或然性)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概括;归纳是由个别或特殊推到一般的方法,一般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后者又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法和科学归纳法。8.思想模型(了解)思想模型是人们为了从事科学研究而建立的对原型高度抽象化了的思想客体或思想事物。9.科学理论的评价与检验(如何看待其复杂性)1)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指科学理论是否合乎逻辑相容性评价:通过与相关理论的比较,评价该理论是否与相关理论相违背;自洽性评价:理论本身是否有矛盾;简单性评价:理论的形式结构是否简单(理论前提较少、参数或变量较少、变量的次数或方程的阶较低)。2)科学理论的经验检验:实践检验步骤:推出检验蕴含、实验检验、看结果能否确证或证伪;确证的复杂性:理论具有普遍性,必须在其相关的一切事例中都有效应,但人们无法对全部事例给予验证,只能部分验证;判断确证度:数量方面:确证事例越多,概率越高;反之越少;事例的性质方面:每个事例对假说的支持程度不一样;证伪的复杂性:先行条件和当时公认的背景知识陈述可能有误;理论具有韧性;事实证据往往不可靠;反驳一个理论的经验证据,要靠另一个理论来解释。证伪的有效途径:把伪证度看作确证度的反面,证伪度和确证度互补;看到评估一个理论的确证度是历史的、相对的、可变的。原则:当一个理论未取得或取得极微小的确证度时,它被证伪的可能性就极大;一个理论取得相当确证度之后,它就不可能具有极高的证伪度。因而总有一部分内容以这种或那种形式继续被接纳在科学知识的大厦中;在对立理论的竞争中,当某个理论取得一定程度的特有的事实时,人们就可以相应对别的理论给予一定程度的拒斥,反之亦然。第六讲科学理论的发展科恩的思想1)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常规科学……2)范式是理解这一模式的关键范式:科学共同体。指科学家集团认识中的三种根本成分:一是集团所采用的符号概括;二是集团提供类比和给人以启发的模型;三是作为具体的题解的范例。也可理解为:从心理上说,是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信念;从理论和方法上说,是科学共同体具有的模型或框架。3)经历的五个时期:前科学时期:范式是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所以前科学时期就是共同的范式没有形成之前的时期。观点纷立,争论激烈,科学发展缓慢。常规科学时期:著名的科学成就出现,学派数目大量减少,逐渐形成统一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即出现了范式。科学家根据范式进行科学研究,不同的观点很快销声匿迹。对待反常,常有三种情况:1、不予理睬;2、提出辅助性假说消化掉反常;3、怀疑自己理解和运用范式的能力有问题,从而去检查自己的设计和计算,以及使用的仪器、设备等是否正确,是否有误差。这个时期科学家的精神是保守的,思维方式是收敛的。科学家的目的不是做出任何重大的科学发现,而是使“科学知识稳定地扩大和精确化”危机时期:当以下四种情况的反常出现时,人们会对范式产生怀疑,对范式的信念逐渐动摇,从而使范式出现危机:1、反常数目越来越多;2、反常十分顽固,既不能排除它们,又不能消化它们;3、有些反常打击了范式的基本原则;4、社会上的某种需要,使原来的范式受到巨大压力。危机的到来使科学家失去了共同的信念,引起不同派别的争论。同时也给科学家带来了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首先由于危机,才有新的创造。”科学革命时期:危机发展的结果是出现新的范式,新范式的出现是危机终结的标志,使科学发展进入科学革命时期。新的常规科学时期:经过科学革命,新范式最终取代了旧范式,科学发展进入了新的常规科学时期。新的范式就成了科学共同体的新的共同信念,科学研究又在新范式的指导下继续按累积模式前进。科学的发展是新理论抛弃并取代与之不相容的旧理论的革命的过程。革命的标志是范式的转换,新范式的产生必然是旧范式的彻底破坏。4)合理因素首先,他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量变(常规科学)和质变(科学革命)、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其次,科学不是停留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上,而是不断探求新知识,放弃旧范式、旧理论,接受新范式、新理论的创造性活动;第三,科学发展受到科学内部因素和科学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制约。5)缺陷和错误首先,只承认知识的相对性,否认科学的客观真理性,从而陷入了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其次,在范式的产生问题上,片面夸大了非理性因素(如直觉、灵感和社会心理等)的作用。再次,否定了科学发展形式的多样性。拉卡托斯的思想1)科学的最基本的单元是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即研究纲领。科学的发展就是科学研究纲领不断进化的过程;2)科学研究纲领是一个有内在结构的科学理论系列,由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硬核,是科学研究纲领的核心部分,包括基本假设和基本原理,这个“硬核”是坚韧的,不容反驳和否定的;3)保护带,是纲领的可反驳的外围弹性地带,是辅助性假说集合;4)作用:保护硬核免遭反驳;5)启示法,是形成研究纲领的方法论,它包括:保护“硬核”的反面启示法,反启示法告诉科学家应该避免哪些研究途径,其中包括禁止把经验反驳的矛头指向“硬核”。完善和发展纲领的正面启示法,正启示法告诉科学家应该遵循那些研究途径。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进化的研究纲领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6)判断科学研究纲领进化与退化的标准:一个研究纲领经过调整辅助假说后,只要能够对经验事实做出新的成功预言,就是进化的;否则,就是退化的。7)科学史就是几部研究纲领相互竞争的历史:一个研究纲领,即使在进化时期,也常常有一个或更多个对手与之竞争;不论在任何时期,理论的增加与扩散都是至关重要的;在科学进步中,“理论多元论”比“理论一元论”要好;科学的发展,就是进化的研究纲领经过竞争,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的过程。在本质上,它是优胜劣汰的社会选择过程。8)新理论淘汰旧理论新理论能解释旧理论先前的成功;或者新理论的內容包含了旧理论中不可反驳的部分;新理论必須比旧理论具有更多的经验內容,能得到观察或实验的确证。9)不要急于淘汰处于萌芽状态的研究纲领虽然处于萌芽状态的研究纲领总是不完善的,但它们正在进步之中;一个已经退化的研究纲领也可能获得新生,而转化为进步的研究纲领。10)合理思想:首先,他把科学理论看作有内在结构的整体;其次,科学研究纲领有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第三,他肯定了科学研究纲领之间更替的先后连续性和继承性;第四,科学史是一部相互竞争的研究纲领的历史。11)不足或错误之处首先,他虽认为科学家应有批判精神,但对“硬核”是例外;其次,对科学发展的机制未能作出深刻的回答。第七讲技术创新⒈来源与定义(了解)1)技术创新理论最先由经济学家熊比特于1912年第一个从经济学角度系统提出,以后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传播(来源);熊比特指出: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也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定义);熊彼特认为,创新有五种基本类型:开发一种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或新工艺;开辟新市场;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形成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类型)。2.技术创新的本质技术创新把技术发明和经济应用相结合,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内容;世界经合组织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指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也就是说,创新是实施与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创新的四大特性一是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单纯的技术范畴,其目的是获取潜在的利润;二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三是创新的实施者不是发明家,而是能够发现潜在利润、敢于冒险并具备良好组织能力的企业家;四是创新联结了技术与经济,是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技术创新是企业科技进步的源泉,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动力”)4.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技术改造的区别和联系(辨析)1)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属于技术领域,它主要是指新技术知识的创造,技术发明包括如下的内容:它的主体是科研人员,他的结果是样品样机等,他主要追求先进性目标.2)技术创新是技术发明与经济应用的结合,属于技术与经济交叉的领域,它主要是把技术发明应用于经济而产生的产品、工艺、市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主要涉及生产组织、市场销售、企业管理等问题,它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家极其所属人员,其结果是新产品、新工艺等,它主要追求效益性目标。5.技术创新的构成技术创新大体包括:技术本身的创新;经济过程的创新;以及组织与管理的创新等方面的内容。6.技术创新的过程(了解)技术创新的过程三阶段:包括产生新构想,开发新技术、实施技术的商业价值;四阶段:包括:⑴创新决策的制定;⑵样品的研究与开发;⑶产品的规模化生产;⑷商品的营销等阶段;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由企业以及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主体(如决策主体、研究与开发主体、生产主体、市场营销主体、管理创新主体等)相互协同组成的一个系统。7.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技术创新的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国家层次和企业层次;动力和能力因素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创新模式。外部动力:主要包括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竞争,政府的政策等;市场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拉动力;市场是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最终场所,而市场需求则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起点;市场需求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形成一定规模时,将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销售和收入水平,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和构思思路,并引导企业以此为导向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从而形成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拉动和激励。市场竞争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促进作用的主要表现);首先,竞争迫使企业快速收集情报资料,准确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为技术开发作好前期准备;其次,竞争强迫企业开发适销对路、价廉物美的产品;再次,竞争能改变人们的观念,增长技术开发者的才干。政府政策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在诱导力;市场机制动力作用不足甚至失效的情况下,就有必要通过政府的激励政策进行有效的刺激来诱导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一般来说,政府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主要体现在宏观产业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几个方面;具体的政策手段,按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差异,可以分为动力型、引导型、保护型,其中,动力型的政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最为直接,最为明显有效。2)内部动力:企业的产权和经营自主权、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与意识。8.影响创新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企业创新的机制通过相应的组织结构来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受到技术动力和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动力和能力因素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创新模式。1)动力因素(如7.所述);2)能力因素:创新能力(定义):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状况以及自身的条件,组织人员进行技术研究开发、研制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分析能力、技术研究开发能力,投资能力、组织能力和营销能力,它是创新过程中一系列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