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课后作业限时:45分钟:"作业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下列关于锌、铜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锌是负极、铜是正极B.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C・负极的反应式为2H++2e-===H21D・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升高解析:由于锌比铜活泼,在形成的原电池中,锌是负极,铜是正极;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负极的反应式为Zn-2e-===Zn?+,正极的反应式为2H++2e-===Hjt;反应一段时间后,由于消耗了H+,溶液的pH升高。答案:AD2•如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Zn为正极,Cu为负极;H+向负极移动;电子是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Cu极上有H2产生;若有1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的H2为0.5mol;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B・③④⑤A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③④解析:在该原电池中,Zn比Cu活泼,故Zn作负极,Cu作正极,电子由Zn流出经导线流向Cu;负极反应为Zn-2e-===Zn2+,正极反应为2H++2e-===Hj,故每转移1mol电子时,产生0.5mol电;在溶液中H+向正极移动,SO;-向负极移动。故①②⑥错误,③④⑤正确,选B项。答案:B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M为活动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下列关于此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上有气体放出B・M为负极,N为正极C・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由M到N解析:根据题意可知,M为负极,N为正极,且N极上有H2放出,2导线中电流应从N到M。答案:D4•锌、稀硫酸和铜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两极的变化是()①锌片溶解32・5g;②锌片增重32・5g;③铜片上析出1gH2;④铜片上析出1molH2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解析:由电池总反应Zn+2H+===Zn2++H2t、正极反应2H++2e-2===Hjf、负极反应Zn-2e-===Zn2+可知,每当1mol电子通过铜片时,会有0.5mol(即32.5g)锌溶解,铜片上析出0.5mol(即1g)H2。2答案:A5•两电极用导线连接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不考虑溶液中溶解的氧气的影响),你认为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选项ABCD电极材料ZnFeCuAl电极材料CuZnAgC电解质溶液CuCl22H2SO4CuSNaOH溶液溶液O4溶液解析:选项能否理由A能Zn为负极,Cu为正极,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Zn+Cu2+Cu+Zn2+B能Zn为负极,Fe为正极,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Zn+2H+===Zn2++H2f2C不能无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D能Al为负极,C为正极,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2Al+2OH-+2H2O===2AlO-+22AA・A>B>C>DB.A>C>D>B3叩答案:3叩6•如图所示装置中,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下表所列M、N、P物质中,可以组合成该装置的是()MN.--p*—■■1y选项号MNPA锌铜稀硫酸B铜铁稀盐酸C银选项号MNPA锌铜稀硫酸B铜铁稀盐酸C银锌硝酸银溶液D锌铁硝酸铁溶液答案:C7•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流由Df导线-C;A、C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B、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C・C>A>B>DD・B>D>C>A解析:金属与稀H2SO4组成原电池,活泼金属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24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正极,H+在其表面得到电子生成也,外电路2中电子流动方向由负极一正极,电流方向则由正极一负极。在题述原电池中,A—B—稀H2SO4原电池,A为负极;C—D—稀H2SO4原电池,C2424为负极;A—C——稀H2SO4原电池,A为负极;B—D——稀H2SO4原电池,2424D为负极。综上可知,金属活动性为:A>C>D>B。答案:B8・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V+,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NO3)3溶液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解析:由原电池总反应式可知,Fe为负极,电解质溶液应是三价铁盐。C项中Fe为正极,故C错;D项中,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故D错。4答案:CD9•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边浮力的变化)()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解析:根据题意,若杠杆为绝缘体,滴入CuSO4溶液后,Cu在铁球表面析出,铁球质量增大,B端下沉;若杠杆为导体,滴入CuSO4溶液后,4形成原电池,Cu在铜球表面析出,A端下沉。答案:D10.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铝片和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OH溶液中,镁片较活泼,作负极B铝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铜作负极C・镀锌铁和镀锡铁的镀层破损后,前者较易被腐蚀D・将反应2Fe3++Fe===3F(2+设计为原电池,则可用锌片作负极,铁片作正极,FeCl3溶液作电解质解析:原电池工作时必须依赖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A项是依赖于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铝是负极;B项是依赖于铜与浓硝酸的反应,铜是负极;由于活泼性Zn>Fe>Sn,故破损后镀锡铁易腐蚀,C项错误;根据电池反应,铁失电子,设计电池时应用铁作负极,石墨作正极,D项错误。
答案:B11•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盐桥(装有琼脂-饱和KC1溶液)嗣+SO鬥A・正极反应为Zn—2e-===Zn2+B•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4解析:Zn是负极,故A项错误;电池总反应和没有形成原电池时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同,故B项正确;根据闭合回路的电流方向,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故C项正确;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D项错误。答案:BC二、填空题(共56分)12・(9分)如图,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SnFe<SnFe</r■—■J(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中S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⑶C中被腐蚀的金属是,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填序号)。解析:A中铁与稀H2SO4反应;B中形成Sn-H2SO4-Fe原电池,其2424中Fe作负极,Sn作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是Fe—2e-===Fej+,正极的电极反应是2H++2e-===耳仁C中形成Zn-H2SO4-Fe原电池,Zn作负极被腐蚀,总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t。比较A、B、C2442三种情况可知:B中Fe作负极,被腐蚀得最快,C中的Fe作正极,被腐蚀得最,慢。答案:(1)Fe+2H+===Fa++H2t22H++2e-===H^tZnZn+H2SO4===ZnSq+H2tB>A>C(8分)(1)把一块纯净的锌片插入装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可观察到锌片上有气泡,再平行插入一块铜片,可观察到铜片上(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原电池,负极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⑵如果烧杯中最初装入的是500mL2mol・L-i的稀硫酸,构成铜锌原
电池(假设产生的气体没有损失),当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11.2L的氢气时,则此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解析: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时,二者不反应,没有气泡产生,但当把铜片和锌片用导线相连插入稀硫酸中时,会构成原电池,铜作为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j,锌作为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u2+,电池总反应为Zn+2H+===Zu2++H2t。当收集到11.2L电(标准状况),即0.5molH2时,消耗的H2SO4为0.5mol,生成的ZnSO4为0.5mol,22440.5LX2mo卜L-1-0.5mol0.5L=1mo卜L-1,c(ZnSO40.5L=1mo卜L-1,c(ZnSO4)=0.5mol0.5L=1mol・L」。答案:(1)没有锌片2H++2e-===Hj(2)c(H2SO4)=1mol-L-1,c(ZnSO4)=1mol-L-1244(15分)【实验目的】利用所学知识,设计电池装置。【实验用品】电极:镁条、铜片、铁片等。【电解质】果汁(橙汁、苹果汁、柠檬汁等)。【其他】导线、金属夹、发光二极管、500mL烧杯。【实验方案】①Cu—Mg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橙汁;Cu—Fe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苹果汁;Fe—Mg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柠檬汁。【实验操作】用导线分别将三种方案中的金属片连接到金属夹上,分别将金属片两两插入到盛有果汁的三个500mL的烧杯中,用发光二极管两端分别接触三种方案中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夹。观察现象,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三种方案中发光二极管均发光。【实验结论】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回答问题:连接装置时活泼金属接二极管的极上,较不活泼金属接二极管的极上。TOC\o"1-5"\h\z在方案①②中铜作电极情况。⑶在方案①③中镁作电极情况。(4)在方案②③中铁作电极情况。⑸在方案③中负极反应为,正极反应为,总方程式为。解析:在原电池中较活泼金属作负极(连接二极管的负极),较不活泼金属作正极(连接二极管的正极)。因金属活动性:Mg>Fe>Cu,故方案①②中Cu均作正极,①③中Mg均作负极,方案②中铁作负极,方案③中铁作正极。在方案③中负极反应为Mg-2e-===Mg2+,正极反应为2H++2e-===Hjt,总电池方程式为Mg+2H+===Mg^++H2to答案:⑴负正(2)Cu均作正极⑶镁均作负极方案②中铁作负极,方案③中铁作正极Mg-2e-===Mgi+2H++2e-===H21Mg+2H+===Mgf++H21215・(12分)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啲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甲乙⑴写岀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2)乙中负极为,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⑶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活动性更强。(填写元素符号)(4)由此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了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析:甲同学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是Mg+H2SO4===MgSQ+H21,2442乙同学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是2A1+2NaOH+2H2O===2NaAlQ+3H2仁222但是由于Al与碱的反应是一特例,不可作为判断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所以判断一个原电池的正负极应依据实验事实。答案:(1)2H++2e-===Hzt(2)Al2Al+2OH-+2H2O===2AlO2+3H21222⑶MgAl(4)AD16.(12分)利用生活中或实验室中常用的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原理:Fe+2H+===F^++H2仁2(2)实验用品:电、、稀硫酸、(填写所缺的实验用品)、耳机(或者电流计)。三缶耳机三寻稀硫酸⑶实验装置:(4)原电池设计及注意的问题。①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仪器,注意观察(耳朵听)耳机是否有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可将原电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用同位角第三直线判定平行线教学设计
- 体液潴留的临床护理
- 枕叶癫痫的临床护理
- 《市场趋势分析》课件
- 十二指肠结核的临床护理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思维导图课件
- 上海十五中考试卷及答案
- 山东省初中省考试卷及答案
- 纺织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考核试卷
- ISOTS 22163专题培训考试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4单元 比例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共21张PPT)
- JJF(鲁) 142-2022 称重式雨量计校准规范
- Adobe-Illustrator-(Ai)基础教程
- 程序的运行结果PPT学习教案
- 圆柱钢模计算书
- 合成宝石特征x
- 查摆问题及整改措施
- 年度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模板(共22页)
- 隧道工程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实用教案
- 得力打卡机破解Excel工作表保护密码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