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A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A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A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A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期末综合检测A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Ge3+、Fe2+、Sn2+D.Fe2+、Sn2+、Ge3+期末综合检测A(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下列物质可以在乘车、船或飞机时较大量随身携带的是()硝酸钾B.高锰酸钾C.硫黄D.硫酸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2gO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22.4LN2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气分子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质量约为18g22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L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在无土栽培中,配制一定量的营养液,使其中含有50molNH4CI、16molKCl和24molK2SO4,若改用KCl、NH4CI、(NH4)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A.2、64、24B.64、2、24C.30、50、12D.16、50、24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①用剩的药品为避免浪费应放回原瓶②蒸发氯化钠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③称取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④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手拿着试纸经水润洗后靠近气体观察试纸颜色变化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5.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在分类上不同,这个反应是()A.S+O2=点矍B.Na2CO3+CO2+H2O===2NaHCO3C.C.水合钠离子:D.水合氯离子:◎C.NH4HCO3=====^3f+CO2f+H2OD.CO2+C====^CO6.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组合是()类穂化物昼性荤化物ANa.CO,NaC'Hso.BXaOHHClKaCLNa.QCOCXaOHch3coohCal.匚Clso.DKOHCaCO3CaO7•下列图示正确的是(旳)A.水合氢离子:B.氢氧根:°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在水溶液中:CH3COOH+NH3•H2O===CH^COONH4+H2O在水溶液中:Cu(OH)2+2HNO3===Cu(NC3)2+2H2OFeO+3CC===温==2Fe+3CCo232在水溶液中:CaSC4+Na2CC3===CaCC3;+Na2SC4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Ge4++Fe2+===FeP++Ge3+,Sn2++2Fe3+===2F®++Sn4+由此可以确定Fe2+、G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Sn2+、Fe2+、Ge3+B.Sn2+、Ge3+、Fe2+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的方法,AgNO3显现法就是其中一种:人的手上有汗渍,用手动过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如果将溶液①小心涂到纸上,溶液①中的溶质就跟汗渍中的物质②作用,生成物质③,物质③在光照下,分解出的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由棕色变成黑色的指纹线。用下列化学式表示这三种物质都正确的是()A.①AgNO3;②NaBr;③AgBrB.①AgNO3‘②NaCl;③AgClC.①AgCl;②AgNO3;③NaClD.①AgNO3;②NaCl;③A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铁能被磁铁吸引②在人体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③镁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并发出强光④铁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Fe3O4⑤在空气中加热铜可生成黑色的CuO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全部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种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中()A.只有Na+B.可能有Na+,可能有K+C.一定有K+D.—定有Na+,也可能有K+想一想陶瓷、玻璃、水泥三个词为什么归纳在一起,然后从所给的四个词中选出与它们同类的一个()A.光导纤维B.有机玻璃C.人造纤维D.铝合金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少量明矶溶液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往FeCl3溶液中滴入KI溶液,再滴入淀粉溶液少量Na2O2固体加入到过量NaHCO3溶液中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少量Fe2(SO4)3稀溶液浸有碱液的棉花球“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老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作如图改进,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大的金属卡曲已擦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若在棉花球外沿滴一滴淀粉碘化钾溶液,可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汉代器物上的颜料“汉紫”至今尚没有发现其自然存在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进行超导材料研究时,偶然发现其成分为紫色的硅酸铜钡(化学式:BaCuSi2Ox,Cu为+2价),下列有关“汉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盐的形式表示:BaSiO3・CuSiO3B.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易溶于强酸、强碱D.性质稳定,不易褪色_第11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8分)2008年5月17日新疆电视台(午间新闻)报道:我国新增阿勒泰大气背景监测点。这标志着气候条件独特、空气质量优良的新疆阿勒泰市已成为我国第8个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点。监测点安装的监测设备可监测日常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污染物。NO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近年来,发现少量的NO在生物体内许多组织中存在,它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NO亦被称为“明星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NO对环境的危害在于(填编号)。破坏臭氧层高温下能使一些金属氧化造成酸雨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在含Cu+的酶的活化中心,亚硝酸根离子(NO-)可转化为NO,写出Cu+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迎接奥运,减少空气污染,北京为汽车加装了“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B.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D.B.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D.二氧化碳和氢气A.二氧化碳和氮气C.二氧化碳和氧气(4)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o有关反应如下:总反应:2O3===3C2O3O2+OCl+O3ClO+O2ClO+总反应:2O3===3C2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过程中,Cl是(10分)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仅有一大一小两试管和氢氧化钠溶液。甲、乙两个同学找来铝制废牙膏皮,各自设计了一套装置如下图,制取并收集一试管氢气。哪个学生设计的装置比较合理?—(填“甲”或“乙”),另一设计装置不合理的原因用比较合理的装置制取氢气,要使氢气充满收集氢气的试管,应该采取的措施是。还可以用哪些常见物品和试剂代替废牙膏皮和氢氧化钠溶液完成实验?滴加稍询诧滴加稍询诧过呈的壷溶液过谑「讥肛**L滤液■纯净固体加稍过呈的E濬液卄&時蒸发—怎争KaC1(4)测定H2和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实验如下所述。取10支大试管,依次盛水90%(体积分数)、80%……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H2,而后分别把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实验结果如下:H/本积分数/%90807060〜20105空气体积分数/%10203040〜809095点燃现象安静燃烧安静燃烧弱爆炸强爆炸弱爆炸不燃烧不爆炸由上述实验结果评价: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保持试管倒置移近火焰,如果只发出轻微的“噗声”,表示收集的h2已纯净的说法的真正涵义:。19.(10分)食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海水中含有大量食盐。某地出产的粗盐中,所含杂质是CaCl2,通过下面的实验可制得纯净的NaCl2。请回答:⑴加入的⑴加入的A是.,检验A已过量的方法加入的B是,加入稍过量B的目的是。为检验沉淀是否洗净,最好在最后几滴洗出液中加入溶液。(10分)进行下面的实验要用到下列一种或几种仪器,请用这些仪器的名称填空。BBTOC\o"1-5"\h\z欲干燥NH3需使用仪器;欲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可使用;欲分离液态混合物中沸点不同的组分,可使用;欲分离悬浮于液体中的固体物质,可使用;欲用胆矶晶体(CuSO4・5H2O)制无水硫酸铜固体,可使用:。(14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A==MnCl2+TOC\o"1-5"\h\zC12+2H2O。若有6mol的HC1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B:,D:。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D:。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o"CurrentDocument"期末综合检测A°D[乘车、船或飞机时都不能携带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化学危险品。硫酸钾是一种稳定的盐,不属于化学危险品;硝酸钾易爆炸、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硫黄易燃烧,它们都是常见的化学危险品。]D[A、B项都没有标注“标准状况”,是错误的;C项有“标准状况”条件,但在此条件下水不是气态,所以22.4L水不是1mol,也不是18g;D项中22gC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标准状况下11.2LHCl的物质的量也为0.5mol,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含有的分子数相同,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B[原营养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K+64mol、Cl-66mol、NH[50mol、SO2-24mol,故改用KCl、NH4Cl、(NH4)2SO4时只需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对应相等即可,经比较需要64molKCl、2molNH4Cl、24mol(NH4)2SO4,故选B。]A[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应将湿润的试纸粘在玻璃棒上,然后靠近气体,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故①④错误。]C[考查反应类型,明显看出A、B、D三项属于化合反应,而C项属于分解反应。]D[A组中Na2CO3不是碱,NaOH不是盐,SO2不是碱性氧化物;B组中CO不是酸性氧化物;C组中CO不是碱性氧化物;D组分类正确。]A[B项图示中含2个H,与0H-不符;C项水分子中显负电性的氧应靠近Na+;D项水分子中显正电性的氢应靠近Cl-o]C[A、B、D选项中三个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属于离子反应;C项中的Fe2O3和Fe都是固体,CO和CO2都是气体,没有离子参加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A[在第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Ge4+是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Ge3+,Fe2+是还原剂,其氧化产物是Fe3+,故还原性Fe2+>Ge3+;在第二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是Fe3+,其还原产物是Fe2+,还原剂是Sn2+,其氧化产物是Sn4+,故还原性Sn2+>Fe2+。]B[溶液①为AgNO3溶液,AgCl不溶于水;汗渍中含有的物质②为NaCl;生成的物质③为AgCl,AgCl见光分解为银粒。]DD[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钾的焰色反应为紫色,在观察钾的焰色反应时必须排除黄光的干扰。]A[题给三种物质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熟记常见物质的颜色,此题就比较容易作答。A项中明矶溶液为无色,加过量NaOH溶液后,发生反应为A13++4OH-===A1C-+2H2O,溶液颜色仍为无色;FeCl3溶液为黄色,与KI发生反应为2Fe3++2I-===F®++I2,生成的I2遇淀粉变蓝色,故B项符合题意;NaHCO3溶液为无色,与Na2O2反应后所得溶液仍为无色,故C项不符合题意;KMnO4溶液与Fe2(SO4)3溶液不发生反应,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故D项不符合题意。]C[该实验是课本实验的改进,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目的——减少染污。看似繁杂,考查的知识却较简单。钠在Cl2中燃烧时火焰为黄色,苍白色火焰是H2在Cl2中燃烧的现象,答案为Co]C[“汉紫”能稳定存在至今,说明其性质稳定,不易褪色,不易与酸、碱反应;“汉紫”中Ba为+2价,Cu为+2价,Si为+4价,贝Ux=6。](1)ACDCu++N0^+2H+===CW++N0f+H2OA(4)催化剂解析(1)N0气体在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NO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因缺氧而中毒;NO被o2氧化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可形成酸雨。⑵no2转化为NO时氮的化合价降低,则Cu+在反应中化合价必然升高,转化为Cu2+o(3)因为CO和NO含有C、O、N三种元素,那么它变化以后还应该含有这三种元素,所以C、D两项不正确,又因为B项中的NO2依然是空气的污染物,所以也排除。(1)乙甲学生的装置小试管中的空气不易排尽,且H2可以从两试管的间隙逸出将大试管慢慢往上移动日常生活中的金属如Fe、废干电池中的Zn,酸可用食用醋这种说法只能表明收集的H2的体积分数小于70%,而不是纯氢气解析对于实验设计应重视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学习和训练,训练信息迁移能力,通过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