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温度计设计_第1页
数字温度计设计_第2页
数字温度计设计_第3页
数字温度计设计_第4页
数字温度计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武汉理工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电路设计 11.1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11.2A/D转换电路的设计 21.3显示电路设计 41.4总体电路 52仿真结果 63实物展示 84心得体会 9参考文献 10武汉理工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PAGEII摘要数字温度计的设计,首先需要采集温度信号,而测量对象温度是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是模拟量,这种模拟量可由变换器或传感器进行测量,并通常以模拟电压或电流的形式输出,当数字计算机参与控制时,要求输入信号为数字量,所以,必须先把模拟量变换成数字量,才能被数字计算机接受。采集到的温度信号以电压或电流形式输出,经由模数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并显示出来。关键词:温度采集,模数转换电路,数字显示AbstractThedesignofthedigitalthermometer,wefirstneedtocollectiontemperaturesignal,butmeasuringtemperatureobjectiscontinuousvariationofthephysicalquantities,isananalog,thesimulationquantitycanbemeasuredbytheconverterorsensors,andofteninthesimulationoftheoutputvoltageorcurrentform,whilethedigitalcomputerincontrol,therequirementsforthedigitalquantityinputsignal,so,mustfirstquantitativechangeintothedigitalquantitysimulation,canbeadigitalcomputeraccept.Thecollectedtemperaturesignaltovoltageorcurrentformoutput,viaanalogtodigitalconvertercircuit,analogsignalintoadigitalsignalanddisplayed.Keywords:temperaturegathering,transformcircuitmodule,digitaldisplayPAGE101电路设计AD590温度传感器可以实现对温度信号的采集,并且以电流的形式输出,电流信号经由运放和偏置电阻,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电压信号经由模数转换电路变为数字信号,再经过译码器以及数码管显示电路在数码管上显示温度。1.1温度测量电路设计温度测量用到AD590温度传感器,它的特点是流过器件的电流即是器件所处环境的热力学温度,并且温度与电流成线性关系,所以它可以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把它与电阻串联,即实现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为加强电路的带负载能力,在后面加一个电压跟随器,减小后级电路对前级的影响。根据AD590规格介绍,在0℃时,电流为I=273μA,为了使在0℃时,电压输出为0,,加入一个偏移量,来抵消此时AD590的输出。图SEQ图表\*ARABIC1温度采集电路其中电位器用来调整零点,调整零点的方法,可以通过实验法来调整,在零摄氏度条件下,调节电位器,使输出电压为零。R42是运放增益,根据A/D转换芯片可测电压的量程,这里选择R42=10kΩ,根据AD590特性,温度每增高1摄氏度,电流增加1μA,而电压增加10mV,可以实现运放输出电压与温度成正比关系。根据任务要求,测量温度范围为0℃~100℃,可以得出运放输出电压为01.2A/D转换电路的设计A/D转换电路使用的芯片是ICL7135,它是4位双积分A/D转换芯片,拥有选通控制的BCD码输出,其中,正向积分为被测模拟电压积分,反向积分为基准电压积分,其具有精度高、抗干扰性能好、价格低的特点。每次A/D转换前,内部电路会自动进行清零操作,输出为动态扫描BCD码。图2ICL7135引脚图芯片部分引脚功能:CLKIN:时钟信号输入REFC+:外接参考电容正,典型值1μFREFC-:外接参考电容负BUFFO:缓冲放大器输出端,典型外接积分电阻INTO:积分器输出端,典型外接积分电容AZIN:自校零端LOW:欠量程信号输出端HIGH:过量程信号输出端STOR:数据输出选通信号,该端用于将转换结果打到并行I/O接口R/H:自动转换/停顿控制输入POL:极性信号输出BUSY:忙信号输出,高电平有效B8~B1:BCD码输出D5:万位选通D4~D1:千,百,十,个位选通根据芯片的中文资料,设计时采用它的一种典型的应用电路,该电路可将温度测量电路测得的电压信号转换为相应的BCD码。图3ICL7315典型应用电路根据该典型电路设计的A/D转换电路如下:图4AICL7135的量程为-2V~2V,设计的温度采集电路输出电压范围为0~1V,符合要求,ICL7135可以正常工作。1.3显示电路设计设计时译码器使用74LS47集成芯片,输出低电平有效,即当输出为零时,相对应的字段点亮,相反,输出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不亮,输入A3、A2、A1和A0接收A/D转换电路所得的4位二进制BCD码,输出Qa、Qb、Qc、Qd、Qe、Qf和Qg分别接驱动七段显示器的a、b、c、d、e、f、g。本次课设七段数码管采用的是共阳显示电路,即将二极管的正极连在一起并接到5V电源上,显示电路中需要加限流电阻,限流电阻的选取:5V电源电压减去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压除上10mA到15mA,得数即为限流电阻的值。发光二极管工作电流一般选取在10到20mA,电流选小了,数码管发光不太亮,电流选大了,容易把数码管烧坏。温度显示为个位、十位、一位小数以及表示零下温度的负号,所以显示电路使用了4片74LS47对A/D转换电路得来的BCD码进行译码,并通过数码管实现对温度的数字显示,其中,第一个数码管,当温度为零下时显示负号,温度为零上时不显示,第二个数码管显示温度的十位数字,第三个数码管显示温度的个位数字和小数点,第四个数码管显示温度的第一位小数位数字。电路图如下:图5显示电路1.4总体电路总体电路如下图:图6总体电路AD590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电流经过R42偏执电阻和运放U22P转换为电压信号并从运放输出端输出,将输出信号加到ICL7315的INHI和INLO端,即模拟输入端口,经A/D转换电路后,转换所得BCD码从B1~B4输出并传输到译码电路,驱动数码管的显示,至此,完成了温度模拟信号的采集,数字转换,以及显示。2仿真结果控制温度采集电路使得温度为零摄氏度,得到仿真结果如下,由图可知,温度采集电路的偏移电阻设计正确,总体电路正常工作。图7零摄氏度时仿真结果随机选取一个正温度36.8摄氏度,对电路进行仿真,得出正确仿真结果,电路正常工作。图836.8摄氏度时仿真结果因为ICL7135的量程范围为-2V~2V,所以设计的电路可以测出零下温度,随机选取一个负温度零下23.0摄氏度,得出仿真结果如下,电路可以正常工作。图9零下23摄氏度时的仿真结果3实物展示图10实物图4心得体会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明白了模拟量与数字量之间的转换,温度的采集,以及显示电路的设计与原理。在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是芯片的使用,例如,AD590的特点是流过器件的电流即为器件所处环境的热力学温度等,ICL7135芯片的典型应用电路,很方便的将模拟量转化为BCD码,显示电路中74LS47的使用特点以及译码器与数码管之间的接法,这些问题在课程设计之前,都不清楚,通过查资料,相关书籍,以及问同学,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为电路的设计做好了铺垫。在设计电路过程中,器件参数的选择很重要,例如,在温度采集电路中,为使当温度为零时,输出电压为零所加的偏移电阻,在显示电路中,为防止数码管烧坏所加的限流电阻,A/D转换电路中,典型应用所给出的器件参数,这些参数的选择都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在实物制作过程中,电子器件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美观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元器件较多,而且线路多而繁杂,焊接时,容易将本不该相连的两点连接在一起,尤其是显示电路部分,焊接时,需要十分小心。在检验实物的过程中,可能由于二级管电流过大,将数码管烧坏,这些问题在今后的设计中需要注意。这次课程设计,我收获很大,提高了我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与同学就学习问题的交流讨论,加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明白了团队合作的作用,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不足,在电路设计,元件参数的选取,焊接实物的问题上仍然存在不足,最重要的是认识到了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理论需要结合实践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