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素学说对化学的影响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燃烧现象,但对燃烧的认识却晚得多,至于有关燃烧的学说那么更晚一些。我国古代的“五行说〞的“金、木、水、火、土〞中有火;古希腊“四元论〞的“水、土、火、气〞中有火;古印度“四大说〞的“地、水、火、风〞中也有火。这些学说的建立者都认为火是构成万物根源的一种元素。人们所以对火如此重视,因为很多物质燃烧时能产生火焰,有些物质燃烧后留下了少量的灰烬,其重量比原来的物质轻得多,似乎说明了在燃烧时损耗了一些东西;有些金属燃烧后所得到的物质却比原来的金属重些,这些现象应该怎样解释呢?有的人把火看成热和干两种原性的化身;有的炼金术士和经院哲学家把火看成从物体中出来的神秘东西。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坚决反对这两种说法。他认为火应该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由具有重量的“火微粒〞所构成的物质元素。植物燃烧时它的极大部分变成火素散失到空间,只留下同原物质本来具有的微缺乏道的灰烬。他把铜、铁、铅、锡等金属置密闭的器中煅烧,其结果都是重量增加。他认为这些都是金属燃烧时与火微粒结合变成比金属更重的灰烬。由于波义耳只注意密闭器中金属重量增加的一面,而无视了考察与金属亲密接触的空气是否也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了说明这些现象,于是他提出了一个“火微粒〞的概念。由于他在实验上观察的片面性,未能正确提醒燃烧现象的真实本质。其后研究燃料现象比较突出的德国化学家施塔尔〔SathlG.E.1660-1734〕。他出生于德国的安斯巴赫,1684年获得耶拿大学医学学士学位,1694年任哈雷大学医学和化学教授,1716年任柏林普鲁士王的御医。他研究了燃烧中的各种现象和各家观点之后,于1703年系统地阐述了他提出的燃素学说。施塔尔认为,燃素充塞于天地之间,植物能从空气中吸收燃素,动物又从植物中获得燃素,所以动植物中都含有大量的燃素。一切与燃烧有关的化学变化,都是由于物体吸收燃素和释放燃素的过程。如金属燃烧时,便有燃素逸出,金属就变成金属灰,可见金属比金属灰含有更多的复杂成分。假如金属灰与燃素重新结合,就会再变成金属。木炭、烟炱、油脂都是从植物中来的,植物又在空气中吸收了燃素,因此它们都是富有燃素的物质。假如把木炭与金属灰一起燃烧,金属灰就可以吸收木炭的燃素,使金属灰再变成金属。这样燃素学说不仅可以解释许多燃烧现象,同时可以解释冶金中的许多化学变化。不仅如此,当时还用燃素学说解释许多非燃烧的化学变化。如金属溶解于酸中,理解为酸夺取了金属中的燃素。铁置换溶液中的铜,理解为铁中的燃素转移到铜的缘故。燃素不仅是燃烧的要素,还是金属的性质,物体的颜色、气味等的根源。燃素学说在当时几乎用来解释所有的化学现象,因此获得了许多化学家的赞同与支持,从而取代了炼金术家在化学上的统治地位。燃素学说是历史的必然产物,而且在化学开展史上起了积极的作用。其功绩主要在于把化学现象作了比较统一的解释,因此在化学研究领域起着支配作用长达一百年。由于燃素学说没有确切的科学根据,是从化学现象中臆造的一种实际上不存在的燃素,因此经不起化学开展的长期检验。随着科学的开展,它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了。金属燃烧增加重量与有机物燃烧减轻重量这两种矛盾现象,燃素学说尽管臆造了一些“正重量〞和“负重量〞来解释,仍不能自圆其说,更不能找到科学事实证明燃素的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金融科技应用开发合同
- 中心社区房屋买卖代理合同
- 电子设备租赁服务合同
- 第3单元第9课《按图索骥-制作热点链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清华大学版(2012)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 Unit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the room Section A (3a)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认识倍数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 第6单元 单元分析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统编版)
- Unit 1 Lesson 4 Againpleas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级2班小组合作学习加减分细则
- 综合交通运输概论
- 通用税务自查情况说明报告(7篇)
- 比亚迪汉DM-i说明书
- 现浇箱梁施工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 晚熟的人(莫言诺奖后首部作品)
- GA/T 2002-2022多道心理测试通用技术规程
- 《玉磨弥蒙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考核实施办法》的通知滇南安质〔XXXX〕号
- 2023外贸业务协调期中试卷
- 《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2021年版)》(8.5发布)
- YY/T 0729.4-2009组织粘合剂粘接性能试验方法第4部分:伤口闭合强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