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A)2002年4月A.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B.生产关系的历史进程C.自然经济的历史进程D.上层建筑的历史进程2.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2002年10月(1)A.科学技术B.生产资料C.劳动对象D.劳动资料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2003年4月(2)A.社会生产力及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上层建筑体系及其发展规律D.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规律4.产生经济规律的主要经济条件是指(B)2003年4月(3)A.由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力水平B.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生产关系C.由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分配关系D.在一定经济时期人们的劳动交换方式5.社会生产方式是(C)2003年10月(1)A.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有机结合与统一B.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与统一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与统一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与统一6.构成生产资料的因素是(C)。2004年4月(1)A.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B.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D.机器设备和劳动对象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B)2004年10月(1)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C.劳动者 D.原材料7.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B)2004年10月(1)A.家庭关系B.生产关系C.宗教关系 D.政治关系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2005年10月(1)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C.经济体制及经济运行方式 D.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9.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C)2005年10月(2)A.经济规律 B.劳动力C.生产资料 D.生产关系10.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是指人们(D)2005年10月(3)A.不会违背客观经济规律B.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C.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余地 D.必须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1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2005年10月(4)A.体现一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特有本质B.体现几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共同本质C.决定各个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区别D.决定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D)2006年4月(1)A.为两个对立阶级的利益服务的B.为某几个阶级的利益服务的C.为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科学13.经济规律赖以产生的经济条件主要是(B)2006年4月(2)A.由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力水平B.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生产关系C.由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分配关系D.在一定经济时期人们的劳动交换方式1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B)2006年1月(1)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唯物主义15.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A)2006年1月(2)A.畜牧部落和其他原始部落之间的分工B.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C.商业和农业的分工D.商业和手工业的分工16.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C)2006年1月(3)A.政治关系 B.家庭关系C.物质资料生产 D.文化艺术生产17.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C)2006年10月(1)A.15世纪中叶产生的B.16世纪中叶产生的C.17世纪中叶产生的D.19世纪中叶产生的18.劳动对象是指(B)2006年10月(2)A.人们用来传导劳动的物件B.人们把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C.劳动过程中各种必要的物质条件D.劳动过程中除生产工具以外的其他要素19.决定一个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的经济规律是(C)2006年10月(3)A.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C.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D.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A)2007年4月(1)A.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B.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C.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D.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科学因素21.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C)2007年4月(2)A.生产关系B.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2.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C)2007年4月(3)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按劳分配规律2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B)2007年10月(1)A.物质资料的消费B.物质资料的生产C.物质资料的交换D.物质资料的分配24.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C)2007年10月(2)A.劳动对象B.劳动工具C.生产资料D.劳动资料25.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集中表现为(A)2007年10月(3)A.生产工具的发展B.管理水平的改善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D.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26.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之一是(D)2007年10月(5)A.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是人们主观创造的B.后者是客观存在的,前者是人们主观创造的C.前者一般是长久不变的,后者是经常变化的D.后者一般是长久不变的,前者大多数不是长久不变的27.19世纪中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B)2008年4月(1)A.封建主义生产关系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共产主义生产关系28.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意味着人们(D)2008年4月(2)A.只能接受经济规律的摆布B.无法改变经济规律作用的后果C.认识和不认识经济规律都一样D.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29.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C)2008年4月(3)A.互不相干的四个独立过程B.相互平行的四个过程C.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D.以消费为主导组成的总过程3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是(D)2008年10月(1)A.分工学说B.货币学说C.资本积累学说D.剩余价值学说31.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是(D)2008年10月(2)A.自然资源B.生产资料C.劳动者的劳动D.生产工具32.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C)2009年4月(1)A.奴隶社会经济B.封建社会经济C.资本主义社会经济D.社会主义社会经济33.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B)2009年4月(2)A.劳动技术B.生产工具C.容器D.生产场所3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D)2010年1月(1)A.劳动价值学说B.货币学说C.资本积累学说 D.剩余价值学说35.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能够(B)2010年1月(2)A.改造经济规律B.利用经济规律C.创造经济规律 D.消灭经济规律36.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是(D)2010年1月(3)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D)2011年10月(1)A.生产力发展规律B.社会发展规律C.资本运动规律D.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38.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的三个简单的生产要素是(B)2011年10月(2)A.劳动者的劳动、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B.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C.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科学技术D.劳动者的劳动、科学技术和劳动对象
39.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D)2011年10月(3)A.生产资料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科学技术
40.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C)2011年10月(4)A.政治关系B.宗教关系C.生产关系D.家庭关系42.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集中表现为(A)2012年1月(2)A.生产工具的发展B.管理水平的提高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D.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43.一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规律,一定是(C)2012年1月(3)A.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共有的经济规律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C.这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D.一切阶级社会里共有的经济规律44.划分经济时期的主要标志是(A)2012年7月(1)
A.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B.劳动技术的发展与变化C.劳动对象的发展与变化D.阶级矛盾的发展与变化
45.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能够(C)2012年7月(2)
A.认识和改造经济规律B.认识和创造经济规律C.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D.认识和消灭经济规律4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是(C)2012年10月(1)A.商品学说B.货币学说C.剩余价值学说D.资本积累学说
4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D)2012年10月(2)A.经济规律B.生产关系C.社会总资本D.物质资料生产
4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是(A)2012年4月(1)A.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B.资产阶级现代政治经济学C.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D.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49.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B)2012年4月(2)A.劳动技术B.生产工具C.厂房条件D.其他条件50.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把经济理论的考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的是(B)2013年7月(1)A.重商主义学说B.古典政治经济学C.庸俗政治经济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5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C)2013年7月(2)A.系统方法B.数学方法C.唯物辩证法D.归纳和演绎法
5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是(A)2013年7月(3)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矛盾D.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
53.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D)2013年4月(1)A.劳动者技能的提高B.劳动对象的改善C.分工协作的加强D.生产工具的变革
54.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C)2013年1月(1)A.生产技术B.生产容器C.生产工具D.生产场所
55.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2013年1月(2)A.生产力B.生产关系C.交换方式D.劳动对象二、多项选择题1.经济规律虽然具有客观性,但是人们可以(DE)2004年10月(31)A.制定经济规律B.改造经济规律 C.消除经济规律D.认识经济规律E.利用经济规律2.社会生产总过程内部的四个环节包括(ABCD)2004年10月(31)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E.协作3.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都包括(AB)2005年10月(31)A.共有的经济规律 B.特有的经济规律C.基本经济规律 D.价值规律E.剩余价值规律4.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简单要素有(CDE)2006年4月(31)A.劳动分工B.劳动协作C.劳动者的劳动 D.劳动资料E.劳动对象5.人们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在能够(BE)2006年1月(31)A.改造经济规律 B.利用经济规律C.废除经济规律D.制定经济规律E.认识经济规律6.劳动资料的内容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ABE)2006年10月(31)A.生产工具B.各种容器C.原材料D.燃料、辅助材料E.厂房、仓库等7.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是指(ABCD)2007年10月(31)A.生产关系B.分配关系C.交换关系D.消费关系E.信贷关系8.任何社会的劳动过程都必须具有的基本要素是(ACE)2008年4月(31)A.劳动者的劳动B.科学技术C.劳动资料 D.经营管理E.劳动对象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CE)2008年10月(31)A.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D.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E.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10.下列属于劳动资料的有(ABCD)2010年1月(31)A.生产工具B.各种容器C.厂房和仓库 D.道路和土地E.原料和材料31.任何社会的劳动过程都必须具有的基本生产要素是(ACE)2012年10月(31)A.劳动者的劳动B.科学技术C.劳动资料D.经营管理E.劳动对象11.下列属于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是(BD)2012年4月(31)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D.按劳分配规律
E.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2.人们要利用经济规律来为社会谋福利,就要做到(ABCE)2002年4月(32)A.深刻认识经济规律B.为某些经济规律提供发挥作用的场所C.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D.改造或废除某些经济规律E.选择有利于某种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实现形式13.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是(AB)2012年1月(1)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西斯蒙第D.威廉·配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征和理论品质是(AB)A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客观性D能动性E社会性三、简答题1.为什么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2013年1月(41)2.经济规律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点是什么?2004年10月(41)3.简述经济规律的特点。2007年4月(41)4.简述经济规律的特点。2013年7月(41)四、论述题1.试述社会生产总过程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2012年4月(46)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是(C)2003年10月()A.有商品经济和市场就有市场经济B.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必然形成商品经济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D.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2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条件是存在(C)2004年10月(20.)A.不同的私有者B.不同的社会集团C.社会分工 D.商品交换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前提条件是(B)2004年10月(5.)A.生产力高度发展 B.社会分工的出现C.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D.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4.竞争机制的作用以(B)2004年10月(23.)A.供求不变为条件 B.供求变化为条件C.供不应求为条件D.供过于求为条件5.以价值为基础形成价格,是(B)2004年10月(24)A.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要求 B.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C.调节供求关系的要求D.防止通货膨胀的要求6.下列关于市场经济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市场经济(C)2005年10月(8)A.具有独立的社会性质B.是资本主义的特有范畴C.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D.只存在于某一种经济制度中7.在社会化商品经济条件下,计划和市场(A)2005年10月(9)A.是配置社会资源的两种方式B.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C.是相互对立互不相容的D.体现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8.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表现在(D)2006年10月(7)A.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没有区别B.有商品经济也就有市场经济C.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阶段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阶段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之间(C)2006年4月(20)A.两者是等同的B.后者以前者为基础C.前者要体现后者的要求D.两者是根本对立的10.自然经济是一种(B)2007年10月(6)A.交换经济B.自给自足经济C.满足别人需要的经济D.满足市场需要的经济11.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资源配置方式有(D)2007年10月(7)A.计划方式B.市场方式C.行政方式D.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12.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是(A)2007年10月(20)A.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B.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具体表现形式C.经济制度不变,经济体制就不会改变 D.经济制度将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13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方式(B)2008年10月(7)A.只能存在于某一社会制度中B.可以存在于不同社会制度中C.具有独立的社会性质D.是调节经济活动惟一的形式14.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是(B)2012年1月(6)A.社会方式和自然方式B.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C.自然方式和市场方式D.计划方式和行政方式15.市场经济(C)2008年4月(20)A.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B.与社会主义根本不相容C.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D.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中16.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因此(D)2008年4月(19)A.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经济体制完全相同B.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经济体制一定不同C.经济制度不变则经济体制不会改变D.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经济体制可以多种多样17.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形式是(D)2008年4月(23)A.价格与价值的长期背离B价格与价值的完全相等C.价格与价值的平行运动D.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18.自然经济建立的基础是(D)2013年4月(2)A.国际分工B.个别分工C.社会分工D.自然分工1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前提条件是(B)2013年1月(4)A.自然分工B.社会分工C.脑力体力分工D.企业内部分工
1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决策主体是(C)2010年1月(7)A.国家B.上级主管部门C.基层经济单位 D.政府二、多项选择题1.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BCD)2005年10月(33)A.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B.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C.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D.二者有其内在的一致性E.二者根本对立2.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ABCDE)2005年10月(35)A.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并不表明资产阶级自觉地认识和利用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C.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现实迫使资产阶级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的D.并不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E.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3.市场调节具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难以(ABCDE)2007年10月(37)A.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B实现总量平衡C实现生产的合理布局D保证收入的公平分配E.保证生态平衡5.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包括(ACE)2006年1月(32)A.自然经济 B.计划经济C.商品经济 D.市场经济E.产品交换经济6.作为自然经济对立物的商品经济(BCDE)2013年7月(31)A.以自然分工为基础B.以社会分工为基础C.以市场交换为目的D.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E.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资本组织形式有(ABCDE)2013年1月(38)A.股份公司B.垄断资本组织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国际垄断组织E.国际垄断同盟三、简答题1.简要回答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2002年10月(41)2.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2009年4月(41)3.简述价格机制对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作用。2008年4月(41)4.简述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2013年4月(41)四、论述题1.试述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2006年1月(47)第二章商品和价值一、单项选择题2002年4月1.单个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是商品(A)2002年4月(2)A.个别价值降低B.个别价值提高C.社会价值降低D.社会价值提高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C)2002年10月(2)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B.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价值C.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D.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3.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A)2002年10月(3)A.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B.高于商品的社会价值C.等于商品的社会价值D.与商品的社会价值无关4.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D)2003年4月(4)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B.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C.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D.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5.下列关于商品使用价值的正确理解是(A)2003年10月(2.)A.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B.一种商品只能有一种使用价值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是商品D.商品可以有价值而无使用价值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B)2003年10月(3)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C.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D.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矛盾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C)2004年10月(2.)A.较高劳动生产率决定的B.较低劳动生产率决定的C.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决定的D.个别劳动生产率决定的8.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A)2005年10月(7)A.减少 B.增大C.不变 D.无法测定9.商品生产者的活劳动是(A)2006年4月(5)A.新价值的惟一源泉B.旧价值的惟一源泉C.全部价值的惟一源泉D.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10.商品二因素中作为商品社会属性的因素是(C)2006年1月(5)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C.价值 D.相对价值1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D)2007年4月(6)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2.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B)2007年4月(7)A.价格与价值始终一致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始终高于价值D.价格始终低于价值13.不同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是所有商品都(C)2008年(5)A.具有使用价值B.是具体劳动的结果C.凝结着一定量的人类劳动D.是体力劳动的结果1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D)2008年4月()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D.具体劳动和抽象15.商品的二因素是(B)2009年4月(5)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和价值C.交换价值和价值D.价值和剩余价值16.商品价值的实体是(D)2009年4月(6)A.私人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17.新产品中包含的生产资料价值是由(C)2010年1月(9)A.具体劳动创造的B.抽象劳动创造的C.具体劳动转移的 D.抽象劳动转移的18.要解决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C)2011年10月(5)A.商品生产B.商品分配C.商品交换D.商品消费
19.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商品的(A)2011年10月(6)A.价值B.使用价值C.剩余价值D.超额剩余价值
20.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B)2011年10月(7)A.供求规律B.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21.货币是(D)2012年1月(5)A.国家发明创造的B.人们为满足支付的需求产生的C.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D.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2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D)2012年7月(5)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3.一般价值形式是指(C)2012年7月(6)A.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B.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C.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
D.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24.解决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B)2012年10月(3)
A.商品生产B.商品交换C.商品分配D.商品消费
4.交换价值的基础是(B)2012年10月(4)
A.使用价值B.价值C.货币D.商品
25.凝结商品价值的劳动是(D)2012年4月(5)A.私人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
26.构成社会财富物质内容的是(B)2013年7月(4)A.价值B.使用价值C.交换价值D.剩余价值
27.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D)2013年7月(5)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B.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
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8.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2013年4月(3)A.价值B.使用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
29.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性是指(A)2013年4月(4)A.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为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同时占有
B.使用价值由抽象劳动创造,价值由具体劳动形成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D.有价值的物品未必有使用价值
30.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C)2013年4月(5)A.关系不确定B.无关C.成正比D.成反比31.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A)2013年4月()A.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价值制约B.商品价格总是与价值保持一致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D.商品价格总是低于价值
32.生产资料的价值是通过商品生产者的(A)2013年1月(5)A.具体劳动转移到商品价值中去的B.抽象劳动转移到商品价值中去的
C.具体劳动新创造出来的D.抽象劳动新创造出来的
33.观念上的货币能够执行(A)2012年10月(5)A.价值尺度的职能B.流通手段的职能C.贮藏手段的职能D.支付手段的职能
二、多项选择题1.商品的价格变化(ABE)2003年4月(32)A.受到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变动的影响B.一般与商品价值的变动成正比C.一般与商品价值的变动成反比D.与金属货币价值的变动成正比E.与金属货币价值的变动成反比2.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该部门(BE)。2004年4月(31)A.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C.商品价值总量提高D.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降低E.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3.在1只绵羊=2把石斧的等式中,左端的商品“绵羊”(ABE)2007年4月(32)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B.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C.处在等价形式上D.是个别等价物E.通过交换,价值在石斧上相对地表现出来3.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包括(ABC)2008年10月(32)A.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B.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C.社会平均劳动强度 D.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E.生产过程的经营管理水平4.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因素有(ABC)2010年1月(32)A.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B.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C.社会平均劳动强度 D.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E.生产过程的经营管理水平5.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相互关系是(BC)2011年10月(32)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E.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6.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ABD)2012年1月(31)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D.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E.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价值7.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BE)2012年7月(31)A.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C.商品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D.商品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E.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变化无关
8.商品价值包含生产商品的(AC)2012年10月(32)A.具体劳动转移的生产资料旧价值B.抽象劳动转移的生产资料旧价值
C.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D.具体劳动创造的新价值E.具体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9.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因素有(ABE)2013年1月(31)A.劳动强度B.劳动熟练程度C.商品的供求状况D.商品的使用价值E.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量
10.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ABD)2013年1月(33)A.商品价格水平B.货币流通速度C.市场竞争程度D.待售商品数量E.社会劳动生产率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2003年10月(41)2.为什么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2005年10月()3.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2012年7月(41)4.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2012年4月(41)四、论述题1.为什么说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2002年4月(46)2.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2006年4月(47)第三章货币与信用单项选择题1.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发行量(A)2003年4月(5)A.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B.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C.超过流通中的待售商品总量D.少于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量2.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只需是(C)。2004年4月(3)A.金属货币B.纸币C.观念上的货币D.现实的货币3.“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中的“钱”所充当的职能是(C)2004年10月(7)A.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4.当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时,价值形式发展所处的阶段是(D)2006年1月(6)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货币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 D.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5.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能够执行(A)2009年4月(3)A.价值尺度的职能B.流通手段的职能C.支付手段的职能D.贮藏手段的职能6.货币执行下列哪种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A)2010年1月(6)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7.一般价值形式是指(C)2012年7月(6)A.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
B.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C.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
D.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8.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B)2012年4月(6)A.必须是金属货币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C.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D.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9.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A)2013年4月(6)A.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价值制约B.商品价格总是与价值保持一致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D.商品价格总是低于价值
10.由于流通中的货币量相对不足而引发的经济现象是(D)2013年4月(7)A.生产过剩B.信用膨胀C.通货膨胀D.通货紧缩
11.货币的基本职能是(A)2013年4月(8)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价格标准和支付手段C.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D.世界货币和国家货币二、多项选择题1.在1只绵羊=2把石斧的等式中,左端的商品“绵羊”(ABE)2007年4月(32)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B.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C.处在等价形式上D.是个别等价物E.通过交换,价值在石斧上相对地表现出来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AB)2008年4月(32)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AB)2012年7月(32)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4.按照主体不同,信用可分为(ABCDE)2013年4月(32)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消费信用D.国家信用E.企业信用
5.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表现在(ABCE)2013年4月(33)A.增加投资机会B.加快商品流转速度C.加深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减缓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E.刺激投资引发信用危机6.按主体的不同,信用可分为(ABCDE)2013年7月(32)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企业信用D.国家信用E.消费信用
7.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ABD)2013年1月(33)A.商品价格水平B.货币流通速度C.市场竞争程度D.待售商品数量E.社会劳动生产率三简答题1.简述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2004年10月(41)2.简述货币的本质和职能。2006年10月(41)3.简述资本主义信用的类型。2007年4月(42)4.简述银行信用的特点。2007年10月(42)5.简述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作用。2012年1月(43)第四章剩余价值的生产一、单项选择题1.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C)2002年4月(4)A.前者不转移价值,后者转移价值B.前者转移价值慢,后者转移价值快C.前者不发生价值增殖,后者发生价值增殖D.前者价值增殖少,后者价值增殖多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B)2002年4月(5)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D.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3.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在于(C)2002年4月()A.资本家为了社会进步而实行节欲B.受两极分化的价值规律的作用所支配C.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D.资本家为了实现自己省吃俭用的美德4.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被称作资本(C)2002年10月(5)A.积聚B.集中C.积累D.增殖5.“商品—货币—商品”中的货币是(B)2003年10月(4)A.货币资本B.商品交换的媒介C.购买劳动力商品的货币D.为价值增殖而投入流通的货币6.资本有机构成是指(D)2003年10月(5)A.预付总资本中的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比例B.预付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的比例C.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D.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7.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D)2003年10月(6)A.社会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B.部门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C.行业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D.个别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8.在商品价值c+v+m中,资本家预付的资本是(A)。2004年4月(4)A.c+vB.vimC.c+mD.c+v+m9.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B)。2004年4月(5)A.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下降B.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下降C.固定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上升D.流动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上升10.在资本主义商品价值c+v+m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v+m)2002年10月(4)11.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B)2006年4月(4)A.吞并其他资本扩大资本规模B.剩余价值资本化扩大资本规模C.剥夺小生产者扩大资本规模D.组织股份公司扩大资本规模12“商品—货币—商品”中的货币是(B)2003年10月(4)A.货币资本B.商品交换的媒介C.购买劳动力商品的货币D.为价值增殖而投入流通的货币13.资本有机构成是指(D)2003年10月(5)A.预付总资本中的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比例B.预付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的比例C.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D.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14.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D)2003年10月(6)A.社会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B.部门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C.行业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D.个别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15.在商品价值c+v+m中,资本家预付的资本是(A)。2004年4月(4)A.c+vB.vimC.c+mD.c+v+m16.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B)。2004年4月(5)A.不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下降B.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下降C.固定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上升D.流动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上升1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与其他商品不同的地方在于(A)2004年10月(3)A.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B.劳动力的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C.劳动力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劳动力的价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18.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D)2004年10月(4)A.具体劳动创造出新价值,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B.具体劳动创造出新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C.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D.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包括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新价值19.资本积累的实质是(B)2004年10月(6)A.用暴力剥夺包括农民和手工业者在内的小生产者B.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C.资本家节欲以增加社会财富D.增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2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重要前提是(B)2005年10月(10)A.劳动对象成为商品 B.劳动力成为商品C.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D.劳动资料成为商品21.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D)2006年4月(8)A.绝对剩余价值B.平均利润C.垄断利润 D.超额剩余价值22.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B)2006年4月(9)A.吞并其他资本扩大资本规模B.剩余价值资本化扩大资本规模C.剥夺小生产者扩大资本规模D.组织股份公司扩大资本规模23.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的新价值是(B)2006年1月(7)A.c+v+m B.v+mC.c+v D.m2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D)2006年1月(8)A.不变资本的比率 B.社会总资本的比率C.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D.可变资本的比率25.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A)2006年10月(8)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B.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C工人使用的先进机器设备D.资本家的管理水平26.资本与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D)2007年4月(9)A.作为流通手段B.作为支付手段C.购买生产要素 D.带来剩余价值27.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它在使用过程中能(D)2007年4月(10)A.转移和保存自身的价值B.转移自身的价值C.长期保存使用价值D.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28.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A)2007年10月(8)A.v+mB.c+vC.c+mD.c+v+m29.剩余价值率的公式是()2008年4月(8)A.B.C. D.30.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C)2008年10月(5)A.相对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垄断利润31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在于论证价值是在(A)2008年10月(8)A.生产领域产生的,但离不开流通领域B.流通领域产生的,但离不开生产领域C.流通领域产生的,与生产领域无关D.生产领域产生的,与流通领域无关32.能准确反映资本对工人剥削程度的经济范畴是(B)2008年10月(9)A.剩余价值量B.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D.平均利润率33.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获取(D)2008年10月(10)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劳动力价值D.超额剩余价值34.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工人(D)2008年10月()A.劳动的报酬B.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劳动创造的价值D.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3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C)2009年4月(8)A.生产资料成为商品B.消费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D.全部物质资料成为商品36.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D)2009年4月(9)A工人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B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工人转移旧价值的时间D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37.资本家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B)2009年4月(10)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垄断利润D.平均利润38.从对资本总公式G—W—G′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剩余价值(C)2010年1月(8)A.在不等价交换中产生B.在流通过程中产生,与生产过程无关C.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以流通过程为条件D.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与流通过程无关39.新产品中包含的生产资料价值是由(C)2010年1月(9)A.具体劳动创造的B.抽象劳动创造的C.具体劳动转移的 D.抽象劳动转移的4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区别是(A)2010年1月(10)A.前者靠延长工作日取得,后者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B.前者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后者靠延长工作日取得C.前者靠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后者靠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D.前者以技术进步为条件,后者以技术不变为条件4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是资本在(C)2010年1月(13.)A.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B.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C.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周转过程中不同的运动速度42.通过分析资本流通公式可以看出价值增值发生在(D)2011年10月(9)A.G—W阶段的货币上B.G—W阶段商品购买的行为上
C.G—W阶段中所购买商品的价值上D.G—W阶段所购买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上43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D)(7)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B.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之间的比例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44.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D)2012年1月(8)A.先进的机器设备B.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C.别的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D.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45.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之一是(C)2012年1月(9)A.资本积聚不受资本额的限制,资本集中则受资本额的限制B.资本积聚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中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C.资本积聚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则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D.资本积聚比资本集中能够更快地扩大资本规模46.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D)2012年1月(10)A.用暴力剥夺劳动者B.靠贱买贵卖发财C.靠自己的节俭积累财富D.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进一步占有更多剩余价值47.在商品价值c+v+m中,用于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是(B)2012年7月(8)A.cB.vC.mD.v+m
4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C)2012年7月(9)A.劳动的报酬B.劳动的价格C.劳动力的价值D.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49.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D)2012年4月(8)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
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D.价值增殖与等价交换的矛盾
50.绝对剩余价值的来源是(D)2012年4月(9)A.物价上涨B.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C.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D.必要劳动时间不变而延长工作日
51.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C)2012年4月(10)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C.获取超额剩余价值D.获取劳动力价值
52.资本积聚(D)2012年4月(11)A.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B.不受社会财富绝对增长限制
C.是把分散的单个资本合并成大资本D.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增大资本总量
53.资本实现价值增殖必须(A)2012年4月(12)A.不断进行运动B.进行等价交换C.采取商业资本形式D.采取借贷资本形式5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D)2012年10月(7)
A.生产资料成为商品B.消费资料成为商品C.物质资料成为商品D.劳动力成为商品
55.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B)2012年10月(8)A.工人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B.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
C.工人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D.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56.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获取(C)2012年10月(9)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劳动力价值
57.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是(A)2012年10月(10)A.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B.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C.计时工资加奖励工资D.计件工资加奖励工资
58.资本积聚是通过(B)2012年10月(11)A.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B.剩余价值资本化增大资本总额C.组织股份公司成为少数大资本D.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增大资本总额
59.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A)2013年7月(7)A.生产领域产生的,但离不开流通领域B.流通领域产生的,但离不开生产领域
C.流通领域产生的,与生产领域无关D.生产领域产生的,与流通领域无关
60.假定资本家投入1000万元的资本,其中不变资本800万元(假定不变资本一次转移),可变资本200万元。雇佣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为1400万元,那么剩余价值率是(D)2013年7月(8)A.50%B.100%C.150%D.200%
61.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D)2013年7月(9)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D.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62.资本有机构成是指(C)2013年7月(10)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63.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B)2013年7月(11)A.导致社会资本总额急剧增大B.导致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下降D.导致可变资本数量上升
64.资本总公式是()2013年4月(9)A.W-G-WB.G-W-GC.G-W-D.G—
65.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B)2013年4月(10)A.不变资本的比率B.可变资本的比率C.全部资本的比率D.积累资本的比率
66.商品价值的构成可以表示为(D)2013年4月(11)A.C+VB.v+mC.c+mD.c+v+m
67.工作日不变而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产生的是(B)2013年4月(12)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利润D.平均利润
68.资本总公式在形式上的矛盾是(D)2013年1月(7)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
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D.价值增殖与等价交换的矛盾
69.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B)2013年1月(8)A.剩余价值量B.剩余价值率C.平均利润率D.利润率
70.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劳动强度获得的是(A)2013年1月(9)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超额利润
71.超额剩余价值是(A)2013年1月(10)A.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的结果B.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延长工作目的结果D.降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
二、多项选择题1.相对剩余价值是(BCE)2003年4月(33)A.延长工作日和加强劳动强度的结果B.劳动力价值下降的结果C.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D.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E.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有(BCDE)2003年10月(32)A.买卖不以价值为基础B.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C.价值决定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D.使用或消费是劳动E.使用价值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3.资本集中是(CDE)。2004年4月(32)A.个别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B.增加社会资本总额的最重要的手段C.将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D.通过大资本兼并中小资本而实现E.通过信用制度和组织股份公司而实现4.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ABCDE)2002年4月(33)A.工人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B.劳动力价值降低C.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D.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在工作日不变的前提下相对延长E.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5.相对剩余价值是(BCDE)2003年4月(33)A.延长工作日和加强劳动强度的结果B.劳动力价值下降的结果C.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D.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E.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6.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有(BCDE)2003年10月(32)A.买卖不以价值为基础B.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C.价值决定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D.使用或消费是劳动E.使用价值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7.资本集中是(CDE)。2004年4月(32)A.个别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B.增加社会资本总额的最重要的手段C.将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D.通过大资本兼并中小资本而实现E.通过信用制度和组织股份公司而实现C.资本家节欲以增加社会财富D.增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8.资本应该理解为(ABCE)2004年10月(32)A.是一种运动B.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是一个历史范畴D.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资本E.是一种生产关系10.超额剩余价值是(ACD)2006年1月(33)A.个别或少数资本家才能获得B.全体资本家都能得到的C.少数企业率先采用先进技术后产生的D.先进技术在该部门得到普及以后就消失的E.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11.在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积累的数量取决于(BCDE)2007年4月(34)A.不变资本的绝对量B.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D.剩余价值的绝对量E.预付资本量的大小1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本质上都是(BD)2007年10月(34)A.为了缩短必要劳动时间B.为了延长剩余劳动时间C.为了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长度D.为了增加剩余价值E.超额剩余价值生产13.通过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ABDE)2008年10月(33)A.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运动的目的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D.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E.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14.资本主义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的关系是(ACD)2010年1月(33)A.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B.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基础C.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D.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E.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转化形式15.相对剩余价值是(BC)2011年10月(34)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C.劳动力价值下降的结果D.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E.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16.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直接后果是(CD)2012年1月(33)A.单个资本增大B.科技进步C.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D.生产资料所占比重提高E.生产资料所占比重降低17.随着资本集中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ACDE)2012年7月(33)A.出现了规模巨大的企业B.企业规模越来越小
C.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发展D.各企业和部门之间协作关系日益加强
E.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形成18.通过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ABDE)2012年10月(33)A.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运动的目的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D.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
E.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9.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属于(BC)2012年10月(34)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动资本D.固定资本E.流通资本33.分析W—G—W和G—W—G′两个流通公式,可以看出(ABD)2012年4月(33)A.前者的货币充当流通的媒介B.后者的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C.前者流通目的是价值增殖D.资本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增殖价值
E.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20.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CE)2012年4月()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E.生产资本
2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是劳动者(CD)2013年4月(34)A.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B.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财富C.有人身自由D.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E.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2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BC)2013年4月(35)A.工人有权利参与对劳动过程的管理B.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C.工人的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D.工人劳动产品的一部分归资本家所有
E.工人拥有劳动力的使用权23.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区分为(AC)2013年7月(33)A.不变资本B.固定资本C.可变资本D.流通资本E.流动资本
24.对W-G-W和G-W-G′两个流通公式对比可以看出(ABCD)2013年1月(34)A.前者的货币是充当流通媒介的货币B.后者的货币是带来价值增殖的资本
C.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D.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殖E.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25.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必然导致(ACDE)2013年1月(36)A.在全部资本中可变资本数量相对减少B.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数量相对减少
C.资本对劳动力需求有时绝对减少D.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
E.相对过剩人口产生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2002年10月(42)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2002年10月(42)3.简述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及其涵义。2006年1月(42)4.试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2007年10月(47)5.简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2009年4月(42)
6简述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2012年10月()7.简述决定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因素和特点。2012年4月()8.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2013年7月(42)9.简述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途径。()2013年4月(43)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如何认识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2002年10月(48)2.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2003年10月(47)3如何认识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2002年10月(48)4.二次大战后,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许多工人拥有小汽车等现代化的耐用消费品,应该怎样认识这种现象?2004年4月()5.试述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2004年10月(47)6.试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及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必然性。2004年10月(48)7.试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2004年10月(47)8.试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及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必然性。2004年10月(48)9.试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与区别。2011年10月(47)10试述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2012年1月(47)11.试述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联系和区别。2012年4月(47)第5章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割一、单项选择题1.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B)2002年4月(7)A.成反比变化B.成正比变化C.没有任何联系D.二者此消彼长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2002年4月(8)A.Ⅰ(v+△v+M/X)=Ⅱ(c+△c)B.Ⅰ(v+m)=ⅡcC.Ⅰ(c+v+m)=Ⅰ(c+△c)+Ⅱ(c+△c)D.Ⅰ(c+v+m)=Ⅰc+Ⅱc3.利润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是两者(D)2002年4月(9)A.成正比例变化B.有时成反比例有时成正比例变化C.按相同的方向变化D.按相反的方向变化4商业资本的职能是(B)2002年4月(10)A.销售商品和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B.销售商品和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C.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D.补偿流通领域中各项流通费用的支出5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察,产业资本中的生产资本的构成是指(D)2002年10月(6)A.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B.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的比例C.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比例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6.资本的周转速度(C)2002年10月(7)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D.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7.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D)2002年10月(8)A.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生产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商品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8.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的关系是(C)2002年10月(9)A.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B.利息率相当于平均利润率C.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D.利息率的最低界限是平均利润率9.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C)2002年10月(10)A.土地有肥沃程度的不同B.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C.土地私有权的垄断D.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10.从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来看,实现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是(C)2003年4月(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传染病防控:医院感染管理新标准
- 交通出行零花钱协议
- 代建合同样本交通行业
- 仓储库房吊顶安装合同范本
- 二手食品加工设备转让合同
- 个人购船贷款协议书
- 临时摊位租赁合同样本
- 三人合作林业项目协议
- 企业风险管理指南
- 企业风险管理: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 重度残疾儿童小学送教上门工作计划
- 科创板问题测试题库300题试题及答案
- 4.2特异性免疫说课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网络安全安全事件(事故)处置记录表
- 电气可编程控制原理与应用习题解答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语文课件 第4单元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
- 新沪科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全册教案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2单元 3.bpmf第二课时课件
- 零星维修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 声幅变密度测井原理及解释方法课件
- 输尿管结石教学查房PPT课件(PPT 42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