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9产业经济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产业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研究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应用经济学。它以理论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同时,也在科学总结各产业实践的基础上,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作出自己的理论概括,形成新的应用经济理论,以指导各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本课程在经济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掌握《产业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并能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分析研究一国或一地区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积极推行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合理化以及产业发展战略。通过学习产业经济学,可以完善经济学科的理论体系,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有一个整体认识,掌握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的变化规律和特点,认识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并能对今后产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要求能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科学,目前仍在发展之中。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一方面认真学习,随时把握理论动态,并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一方面认真备课,精心讲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要求学生一方面复习已学过的经济学、高等数学等知识;另一方面要大量阅读参考书和有关报刊杂志,并理论联系实际。三、教学内容绪论本章重点: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本章难点:产业经济学在经济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一、产业的形成与分工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的社会分工原则,为满足社会某种需要而划分的、从事产品和劳务生产及经营的各个部门。它是介于微观经济细胞(企业和家庭)与宏观经济(国民经济)之间的若干“集合”。产业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而出现的。但是,社会分工并没有割裂各产业部门的联系,而是使社会各产业部门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二、产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虽然产业组织理论在西方1890年就开始研究,1959年出版贝恩所著的《产业组织论》标志产业经济理论体系基本形成。1988年由泰勒尔所著的《产业组织理论》是近10年国外大学经济学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科书。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经济学的形成是对日本产业政策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其最鲜明的特点是应用性。我国自80年代以来,将产业理论运用于产业政策的制定,大大促进了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产业经济学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消费者和企业;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总体。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介于企业和国民经济之间的“产业”,研究产业发展演变过程中产业之间、产业内企业间相互关系变化的规律。产业经济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联系、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等。四、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与方法其意义是:从理论上看,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丰富和充实经济学学科体系。从实践上看,研究产业经济学,为正确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我国实现“两个转变”;有利于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和形成规模经济,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合理布局等等。其研究方法是: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比较分析方法等。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产业”?2.产业是怎样形成与发展的?3.产业经济学是怎样形成与发展的?作业题: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第一篇产业结构第一章产业结构优化本章重点:掌握产业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在弄清各种产业分类法的基础上,了解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熟悉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并对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的演变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章难点:了解主导产业的作用及其选择基准。第一节产业分类法产业分类包括对经济活动进行分解和组合这两个方面,并形成多层次的产业概念。产业分类是建立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产业分类服务于产业结构的研究。由于研究产业结构的角度和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就形成了产业分类方法上的多样性。常见的产业分类法有:一、两大部类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是马克思创立的产业分类法,全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可以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即第Ⅰ部类)和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即第Ⅱ部类)。二、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是西方产业结构研究中的最重要的分类方法之一,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科林·克拉克在1940年发表的著名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首次运用的。所谓三次产业分类法就是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primaryindustry)、第二次产业(secondaryindustry)和第三次产业(tertiaryindustry)。三、标准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是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的口径而出现的,是由权威部门按统一口径对产业进行划分。联合国为了统一世界各国产业分类,曾颁布过《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它把全部经济活动首先分解为十个大项,在每个大项下面分成若干中项,每个中项下面又分成若干小项,最后,又将小项分解为若干细项。大、中、小、细共分四级,而且各大、中、小、细项都有规定的统计编码。四、我国产业分类法1984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这个标准基本上是参照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制定的,只不过是根据我国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更改。就工业而言,对全部工业作了四个层次的分类:第一个层次把工业分为采掘业和制造业。第二个层次把采掘业和制造业共分为41个大类。其中采掘业包括9个大类,制造业包括32个大类。第三个层次是将上述41个大类细分为212个中类。第四个层次则继续细分为548个小类。五、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所谓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是指以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的产业间关系和比例为目的的产业划分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一)霍夫曼的分类法(二)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的“生产结构分类法”六、资源集约分类法根据不同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依赖程度的差异,可将产业划分为资本集约(密集)型产业、劳动集约(密集)型产业和技术集约(密集)型产业等。这里的“资源”指的是投入生产活动的“生产要素”的总和,比如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等都可以称为资源。七、工业结构分类法专门用以进行工业结构研究的产业分类法,还有轻工业和重工业两分法。在近代,由于化学工业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在工业结构的产业分类中,往往把化学工业独立出来,同轻、重工业并列,形成了工业结构的轻工业、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三大部分。八、四次产业分类法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马克卢普依据信息经济时代的产业划分,最早提出了四次产业分类方法。第二节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一、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有三个层次,它们共同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一)个人消费结构(二)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三)最终需求中消费和投资的比例二、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的衡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投资的流向确定其结构关系;二是从投资形成的资本存量来确定其结构关系。三、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自然资源禀赋(二)劳动力和资本的拥有状况四、科学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一)技术进步影响需求结构,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二)技术进步影响供给结构,从而直接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五、世界经济与产业结构(一)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二)要素国际间流动与产业结构六、不同时期的重大经济政策一个国家在不同阶段、不同发展时期所制定的和实行的重大经济政策都在很大程度上对产业结构及其变化产生重大的影响。第三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一、马列主义的再生产理论与两大部类增长规律马克思在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时,就生产资料生产部门与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列宁在考虑了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后,明确得出了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结论。二、配第——克拉克定理(即劳动力转移规律)(一)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主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劳动力在第一次产业中的比例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中的比例将增加。(二)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印证劳动力产业间移动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的国家在同一时点的横断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的结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小,而第二、三次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三次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小。三、库茨涅兹等人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探讨库茨涅兹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和整理了二十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从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的统计资料中,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农业部门(即第一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的比重,随着年代的延续,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即第二次产业)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来看是上升的,然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将各国的情况综合起来看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即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差不多在所有的国家里都是上升的。但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未必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上升是同步的。综合起来看,大体不变,略有上升。弄清了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就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这种演变趋势,也就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了。而产业间相对国民收入,恰恰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之比。=四、工业化进程与工业结构演变规律(一)工业与工业结构工业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资资源和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工业结构或工业部门结构,是指工业的再生产过程中形成并建立起来的各个工业部门彼此之间和工业部门内部行业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二)工业化及其阶段工业化是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经阶段,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工业化的道路可以分为传统型和后起型。传统型主要是以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为代表;后起型主要是指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在“生产资料优先发展方针”指导下实现工业化走的路子。(三)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霍夫曼定理霍夫曼比例是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之比。它把工业化过程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霍夫曼比例为5;第二阶段;霍夫曼比例为2.5;第三阶段,霍夫曼比例为1;第四阶段,霍夫曼比例为1以下。(四)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高加工度化意味着工业加工程度不断深化;意味着加工组装工业的发展大大快于原料工业的发展。(五)工业化同工业资源结构工业化初期,工业资源结构中劳动力居首要地位,随后资金因素、技术因素逐渐成为重要因素。第四节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并不指产业结构水平的绝对高低。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并达到相应的要求: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均衡发展、产业发展的效率。二、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志。合理的产业结构主要体现的四个方面;工业结构合理化的一般标志;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标志;产业结构均衡发展的标志;产业发展效率标志。三、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与策略(一)产业结构成长的模式:纯粹市场机制模式;市场垄断型模式;中央计划型模式。(二)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与策略:选择好主导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的技术进步,加快产业高度化进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产业结构优化奠定制度基础;制定与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产业政策。复习思考题:1、有几种产业分类法?2、决定与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哪些?3、什么是配第——克拉克定理?4、什么是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比较劳动生产率)?5、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与标志。作业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与策略有哪些?第二章主导产业及其选择本章重点:掌握主导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本章难点:主导产业的更替,以及我国跨世纪主导产业的选择。第一节主导产业及其选择基准一、主导产业的概念与特征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其具有的显著特征是:1、多层次性。由于要实现的目标是多重化的,故主导产业也呈现多层次性的特点。2、综合性。由于部门特性的差异及面临问题的多样性,要求在主导产业选择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因此决定了主导产业的综合性。3、序列更替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主导产业群的序列更替性。一旦条件变化,原有的主导产业群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就会弱化、消失,进而为新的主导产业群所替代。二、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一)赫希曼基准(二)罗斯托基准(三)筱原基准(四)环境基准和劳动内容基准。(五)产业协调状态最佳基准。(六)增长后劲最大化基准。第二节主导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协调发展主导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主导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产业部门,它不能脱离其它部门而独立发展,必须与其它产业部门保持协调发展。一、产业部门联系方式1、基础产业与非基础产业的联系方式。2、上游产业、中游产业、下游产业的联系方式。二、主导产业群体及其更替主导产业实际上是以一个群体出现的。主导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正是主导产业群体作用的结果。主导产业群是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更替而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的发展总共经历了五次主导产业群的更替。第三节我国跨世纪的主导产业选择一、我国主导产业选择定量分析(一)根据需求收入弹性基准进行排序(二)根据生产率上升率基准进行排序(三)根据产业关联度基准进行排序(四)主导产业部门综合排序二、我国主导产业部门及群体的典型分析(一)汽车工业(二)建筑业(三)家用电器制造业(四)以微电子产业为代表的新技术产业复习思考题:1、主导产业的概念及其选择基准。2、什么是主导产业的更替?世界经济曾经历几次大的更替?作业题:怎样选择我国跨世纪的主导产业群?第二篇产业联系第三章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本章重点: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渊源,投入产出分析的产生和发展,本章难点::投入产出核算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节投入产出分析的产生和发展一、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问题1、投入产出分析的含义投入产出分析简称投入产出法,是研究经济系统各部分(作为生产单位或消费单位的产业部门、行业、产品等)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2、投入产出分析原理二、投入产出分析的产生和发展投入产出分析产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1936年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发表了《美国经济系统中的投入产出数量关系》一文,标志着投入产出分析的产生。列昂惕夫也因对投入产出分析的巨大贡献成为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几十年来,经过许多国家的经济学家研究和应用,投入产出分析原理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在深度方面又有很大的发展。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研究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实践中正式编制第一张全国性投入产出表是1987年。投入产出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民生产总值及使用核算的延伸和发展。投入产出分析为制定国民经济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产业政策,进行宏观经济定量分析,经济预测和政策模拟提供科学的依据。第二节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一、一般均衡理论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瓦尔拉斯提出全部均衡理论及其数学模型,这一理论中关于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性的观点,构成了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在他的模型中已经采用了各种产品之间的直接消耗系数。列昂惕夫由此受到直接启示,提出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列昂惕夫在他的著作中多次声称,投入产出分析是“全部相互依存这一古典经济理论的具体延伸”是“用新古典学派的全部均衡理论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之间在数量上相互依赖关系进行经验研究。”二、数学基础投入产出分析的数学基础主要是线性代数。它利用代数学方法将经济系统中的量的联系和量的平衡归结为代数方程或代数方程组。矩阵代数法的运用适应了研究经济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模型的表现力。投入产出的动态模型主要采用微分方程组的方法,投入产出分析与数学分析结合为整体主要采用微分方程形式。另外,投入产出分析的数学基础还有线性规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方法,如投入产出与线性规划方法结合,形成投入产出优化模型,使投入产出模型具有择优功能。三、列昂惕夫的重要贡献列昂惕夫作为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创始人,其主要贡献有:1、吸纳了运用代数联立方程式这种数学工具来描述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方法。2、列昂惕夫将一般均衡模型予以简化。第四章投入产出模型及其应用本章重点:投入产出表的结构、编制方法、数学模型以及在经济分析预测。本章难点:政策模拟与编制计划中的作用。第一节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一、投入产出表的基本表式投入产出表根据其所囊括的空间、包含的内容、采用的计量单位、表的用途和时间因素等可以划分为各种不同类型的表式。根据表所囊括的空间范围,可以分为世界、全国、地区、部门、企业、地区间和国际间的投入产出表;根据表所包含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产品投入产出表、产品和劳务投入产出表、劳动投入产出表、固定资产投入产出表、能源投入产出表、环境污染投入产出表、教育投入产出表等;根据表所采用的不同计量单位,可以分为实物型和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根据表的不同用途,可分为报告期和计划期投入产出表;根据表内是否包括时间变化因素,可分为静态表和动态表。二、投入产出表的结构投入产出表是一张角形表,纵向反映投入或来源,可视为部门投入表即竖表,横向反映使用去向,可视为部门产出表即横表。投入产出表就是上述竖表和横表交叉组成的棋盘式平衡表。表由横竖两条粗线分成左上、右上和左下的排列次序,我们分别称这三部分为第Ⅰ象限、第Ⅱ象限和第Ⅲ象限。三、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1、行平衡: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2、列平衡: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3、总量平衡: (1)总投入=总产出(2)各部门的总投入=各部门的总产出(3)中间投入总第二节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系数与基本模型一、直接消耗系数与模型1、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aij是指j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单位总产出直接消耗的各部门(如i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i,j=1,2,…,n)2、行模型(I-A)X=Y或X=(I-A)-1Y式中: I为单位矩阵; 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X为总产出列矩阵;Y为最终使用列矩阵3、列模型(I-Ac)X=N或X=(I-Ac)-1N式中: Ac为组成的对解矩阵;N为最初投入列矩阵。二、完全消耗系数,列昂惕夫逆系数及其模型1、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bij指j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需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各部门(如i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完全消耗系数组成的矩阵B=(bij)nxnB=(I-A)-1-I2、列昂惕夫逆系数列昂惕夫逆系数表明第j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部门的完全需求量。由列昂惕夫逆系数组成的矩阵。=(I-A)-1=B+I3、模型行模型 三、其他主要系数1、分配系数分配系数hij指i部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各种用途(如中间使用,总消费、总投资等最终使用)之间的分配使用比例。(i=1,2,…,n;j=1,2,…,n,n+1…n+q)2、最终使用结构系数最终使用结构系数Sij指i部门提供给某种最终使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占该种最终使用总额的比重。(i=1,2,…,n;j=1…q)3、增加值结构系数增加值结构系数Iij,j部门增加值中第i项所占的比重。(i=1,2,3,4;j=1,2,…,n)4、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fj反映当国民经济第j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需求波动及程度。(i=1,2,…,n;j=1,2,…,n)式中: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各列之和的平均值。fj<1,=1,>1分别表示第j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低于,等于,高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5、感应度系数感应度系数Ei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第i部门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i=1,2,…,n;j=1,2,…,n)式中: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之和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各行之和的平均值。Ei<1,=1,>1分别表示第i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低于,等于,高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第三节投入产出分析的应用一、经济分析1、分析国民经济中的若干重要比例关系2、分析经济效益二、政策模拟1、价格政策的模拟K种产品调价,对其它(n-k)种产品价格影响为An-k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的一个(n-k)阶子矩阵。2、工资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模拟工资变动而引起的价格变动△P=[(I-A)-1]T·△V式中:△V为各部门工资变化列向量,△P为各部门价格变化列向量。税收变动而引起的价格变动△P=[(I-A)-1]T·△S式中:△S为各部门税收变化幅度列向量。3、投资政策的模拟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为投资方向的选择和投资安排提供参考。三、预测与计划1、经济预测在给定外生变量的条件下,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可以预测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协调平衡各项指标间的关系。2、编制经济计划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国民收入的生产量,然后根据合理的积累、消费比例,通过投入产出模型计划出各部门的生产总量,另一种方法是先预测计划期的消费和积累总量及构成,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各部门的生产总量,作为需要和可能间的平衡。3、加强计划的综合平衡(1)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检验计划的平衡协调情况。(2)重大项目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间的综合平衡。①项目建设的平衡计算:——所需要的各部门产出列向量;——包括项目建设中所需的各种直接投入在内的各项最终使用量列向量;=Y+△Y②项目建成投产后的平衡计算此式适用于测算新建项目投产后生产的是第n种产品时,对其他n-1种产品生产所产生的影响。复习思考题:1、投入产出表三个象限的含义。2、直接消耗系数的定义及计算公式。3、列昂惕夫逆系数矩阵和直接消耗系数的关系。4、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什么?5、列昂惕夫对投入产出分析的巨大贡献何在?6、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的意义及计算。作业题:运用投入产出模型主要可以分析国民经济中的哪些问题?第三篇产业组织第五章产业组织理论本章重点: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基本理论体系,掌握SCP框架的基本内容.本章难点:市场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第一节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基本理论体系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形成与发展(一)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产生于马歇尔的经济理论。(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1959年贝恩的《产业组织》出版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系统地完成了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三)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自贝恩的产业组织理论问世后,产业组织理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20世纪60年代崛起的芝加哥学派;鲍莫尔的可竞争市场理论;威廉姆逊的系统交易费用理论等。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体系——SCP框架(一)市场结构(MarketStructure)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MarketConduct),企业的市场行为则决定了市场的效果(MarketPerformance)。某一市场结构则又取决于特定情况下市场的供给—需求基本环境(BasicConditions)。(二)市场、企业、政府与资源配置的形成机制资源配置的机制取决于市场组织的资源配置机制,取决于政府限制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取决于企业组织的资源配置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组织资源配置机制居主导地位,其他两种机制居次要地位。第二节市场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一、市场结构的概念及类型一般把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不完全竞争)和寡头垄断等四种类型。二、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集中度。(二)产品差别化。(三)三、市场结构的度量1、勒纳指数法IL表示勒纳指数;P表示价格,MC为产品边际成本。2、贝恩指数IB表示贝恩指数,AC表示产品平均成本;P表示价格。3、赫劳达尔指数=赫劳达尔指数作为一种反映产业中企业规模分布的指标。N为产业中的企业数目;XI为第I位的企业规模;T为产业的总规模。第三节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一、市场行为的定义和内容市场行为就是企业在市场上为了赢得更大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战略性的行为。二、企业的定价行为(一)成本加目标利润定价行为。是指以平均成本为基础,再加上一定的目标利润,从而形成产品的市场价格的一种定价行为。(二)价格竞争行为阻止进入定价行为。驱除竞争对手定价行为。(三)价格协调行为1、价格卡特尔。是指以限制竞争、控制市场、谋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的同一产业内独立企业间的一种价格协调形式。2、暗中配合:价格领导制;有意识的平行调整。三、企业的非价格行为一种是产品和技术开发;一种是销售活动。其核心是产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于企业来说,非价格行为,尤其是产品开发行为和策略比价格行为和策略更加重要。四、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是指企业合并、兼并、联合等行为。它是对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影响较大的一种市场行为,因而受到普遍关注。第四节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一、市场绩效的含义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费用、利润、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状态。二、“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模式分析从短期看,市场结构变化不大,可以把它看作不变的。市场结构是企业的外部环境。在短时间里,决定市场绩效的直接因素是市场行为,而影响市场行为的主要因素则是市场结构。从长期看,市场结构是在变化的,市场结构的变化经常是市场行为的结果,有时也会直接受市场绩效的变化的影响。三、市场绩效的反映指数(一)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是从产业内规模经济效益实现程度的角度来考察资源利用程度的指标。通常用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的产量占整个产业产量的比例来表示。(二)资源配置效率,是同时从消费者的效用满足程度和生产者的生产效率大小的角度来考察资源利用状态的指标。(三)技术进步,产业组织理论对技术进步的界定是狭义的,主要包括发明、革新和技术转移。(四)销售费用水平,是企业在组织商品销售过程中所耗费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复习思考题:1、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体系——SCP范式的基本内容。3、市场结构的概念、类型及其影响因素。4、什么是企业的定价行为和非定价行为?作业题:市场绩效的反映指标有哪些?第六章规模经济与企业规模本章重点:规模经济的概念、形成原因,了解企业经济规模的确定方法、企业规模的发展趋势、企业规模合理化途径。本章难点:企业集团的概念、特征、类型、作用。第一节规模经济一、规模经济的含义规模经济是指伴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现象。二、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规模经济一般可分为工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两个层面。(一)工厂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技术、工艺上的原因;大批量生产方式有利于实现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大批量生产方式有利于原材料的节约和充分利用;还来源于辅助生产部门的利益。需注意的是,工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如再扩大规模,规模经济就不再出现。(二)企业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大规模销售的经济性;大量采购生产资料的经济性;大企业生产方向的有利性;大企业筹集资金的有利性。与工厂规模一样,企业规模经济不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无限扩大而总是存在,如果企业规模过大,就会由于管理幅度过宽、层次过多,出现信息传递缓慢或失真,也会造成企业管理僵化和经营低效率。三、确定企业最佳经济规模的方法(一)成本法工程技术法。适者生存法。四、我国工业规模经济水平状况工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可以用MES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衡量。n为MES企业数;Xi为i个MES企业的产出量;Q为该产业的全部产出量。五、利用规模经济的途径和后果充分利用工厂规模经济的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充分实现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发挥工厂内分工和协作的效益。二是不断进行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和改造,使生产能力不断接近最佳规模。前者是利用工厂规模经济的组织与管理上的条件,后者则是物质和技术上的条件。充分利用企业规模经济,扩大企业规模的途径大致也有二:一是靠企业内部的力量,通过投资兴建新的更大的设备和工厂来实现;二是通过企业之间联合与兼并来实现。其中第二条途径更容易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企业合并有水平合并、垂直合并、混合合并等多种形式,扩大企业规模,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容易导致企业规模的过度膨胀,损害产业内的竞争活力。六、规模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第二节企业规模结构一、交易费用与企业规模企业的产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对企业规模的限制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采用企业还是采用价格机制这两种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完全取决于交易费用的比较。二、企业规模与企业经济效益关系的实证分析有的学者作了两方面的实证分析:一是对企业规模和销售增长率相关关系的验证;二是对企业规模和利润相关关系的验证。有人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同销售额增长率没有必然的普遍的联系;同时也否定了企业规模大利润率就高的假设。三、企业规模与研究开发发明和创新与企业规模之间存在着正向联系,即研究开发主要是由大企业承担。因为,大企业的筹资能力强,承担风险能力强,有更好的物质和人才条件,在多样化经营、市场占有率、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占有优势。四、企业规模结构企业规模结构是指不同规模企业的构成和数量比例关系。在不同的工业发展阶段和不同的行业中,往往存在不同的企业规模结构。一般有以下几种:中小型企业规模结构;大中小型企业规模结构;大中企业规模结构。五、建立大中小型企业并存与结合的合理的企业规模结构(一)大中小型企业并存的客观必然性(二)建立大中小型企业并存与结合的企业规模结构的途径:第三节企业集团一、企业集团的概念与特征企业集团是以一个或若干个大型企业或大型公司为核心,通过协作、联合、兼并等方式,把具有生产技术经济联系的各个独立的法人组织,以产权联结和以契约合同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大规模、多形式、多层次结构的企业法人联合组织形态。其特征是:1、规模大、市场集中度高。2、经营多元化。3、多层次、多种联接纽带的联合。4、各法人企业的联合组织。5、产融结合。二、企业集团的作用企业集团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是企业技术进步的基地;是经济宏观调控的枢纽;是外向型经济的中坚力量,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三、企业集团的类型有产品辐射型;项目配套型;技术开发型;综合服务型。又可分为以紧密型联合为主的企业集团;以松散型联合为主的企业集团;以半紧密型联合为主的企业集团。四、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一)一般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包括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四个层次。(二)股份制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五、企业集团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追求规模经济的动机。但也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规模同经济效益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规模经济效益递增、规模经济效益不变和规模经济效益递减三个阶段(或说是三种情况)。这就是说,要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保持合理的经济规模。复习思考题:1、规模经济的定义及形成原因。2、工厂规模与企业规模有什么不同?3、利用规模经济的途径有哪些?4、确定企业最佳经济规模的方法有几种?5、什么是企业规模结构?6、大中小型企业并存的客观必然性。作业题:企业集团的概念、特征与类型。第七章有效竞争与垄断本章重点: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与类型,特别要掌握有效竞争和抑制垄断政策。本章难点:企业兼并政策、中小企业政策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内容。第一节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与类型一、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和类型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产业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处理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推进产业振兴所采取的政策总和。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一是在产业内形成有效的竞争环境,用竞争的压力提高企业的效益,从而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二是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建立社会的大批量生产体系,从而提高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产业组织政策有:抑制垄断和促进有效竞争的政策;限制过度竞争,通过兼并,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政策;既抑制垄断又鼓励利用“规模经济”的政策;保护中小企业政策等。二、实施产业组织政策的客观必然性它是发展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是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的需要。第二节促进有效竞争和抑制垄断政策一、竞争的含义及其必然性竞争是指商品生产者之间为争取各自的经济利益所采取的互相抗衡各竞其能的行为和过程。竞争是商品经济中必然存在的经济现象,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和实现的一种形式。二、竞争的类型(一)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1、完全竞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进入市场的卖者和买者众多;(2)所有卖方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3)经济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4)市场信息完全畅通。2、不完全竞争,又称垄断竞争,即市场竞争中存在垄断行为,且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厂商很多。由于各个厂商间的产品互有差异,因而不像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那样,能用行业定义来说明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之和,所以,在垄断竞争理论中用“生产集团”的概念来说明生产相近产品的的厂商之和。在“生产集团”内,每一厂商的产品均可为其他厂商的产品所替代。(2)“生产集团”内的其他厂商对任一厂商无影响作用。因为厂商较多,垄断竞争在本质上更倾向于纯粹竞争,而不是接近于垄断。(二)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指生产同类产品的不同企业,用变动价格的办法来扩大销售,以争夺市场占有的份额。非价格竞争是指用产品竞争和推销竞争的办法来扩大销售量,以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也是产品差别化的竞争。(三)有效竞争与过度竞争有效竞争是相对于失度竞争而言的。失度竞争是指市场结构中竞争数目过多或过少。当竞争者过多时会出现过度竞争;当竞争过少时容易造成垄断。克拉克和梅森提出有效竞争理论:市场结构基准、市场效果基准。从市场结构寻求有效竞争,并规定有效竞争的条件称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基准”,还可从市场效果来判断市场竞争是否有效称为市场效果基准。有效竞争的概念是为了解决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两难选择”的问题提出来的。期望找到一条既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又保持竞争活力的两全其美的出路。三、垄断的含义及其形成垄断一般指少数控制着同类生产主要市场份额的大企业通过合谋、默契、领导价格体制和组成卡特尔等方式控制和操纵同行业的产品价格的行为。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引起垄断。市场垄断通常是指少数企业排他地控制各种要素和产品市场。我国的市场垄断主要表现为价格垄断。行政垄断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而形成的垄断。四、垄断的弊病1、垄断阻断了价格机制在资源合理分配上所发挥的作用,阻碍了资源随供求关系的状况而移动。2、垄断容易形成“X非效率”。在大企业内部存在着资源分配的非效率性,即“X非效率”。3、垄断也限制了技术创新,甚至造成技术停滞的趋势,缩小了经济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五、促进有效竞争抑制垄断政策第三节企业兼并政策一、兼并的含义及类型(一)兼并的含义兼并相当于国外的“购并”一词,英文里Merger&Acquisition缩写“M&A”,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企业。方式有:购买式、承担债务式、吸收股份式。(二)兼并的类型横向兼并、纵向兼并、混合兼并(三)兼并的动因有利于取得最佳经济规模;有利于公司组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有利于公司确立竞争优势。二、利用规模经济的政策(一)实施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二)实行专业化协作的政策;(三)行业进入壁垒政策、行业规模经济目标政策;(四)促进企业集团发展的政策。三、产业振兴政策国家要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目标和实施方案,选择和发展重点产业,发展新产业,对萎缩产业的资源转移;促进那些宜于大规模生产或服务的产业实现集中和专业化,使大中小企业最佳结合;对产业技术结构中采用、发展和限制、淘汰的技术做出明确规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发展等等。第四节中小企业政策一、制定中小企业政策的依据依据是:中小企业的不可替代性;保持产业组织内部的竞争活力;中小企业的不利地位(劳动力、资本、产品、信息获取)。二、中小企业政策的内容(一)一般政策劳动政策,金融政策,交易公开化政策,诊断、指导政策。(二)特定政策以特定产业为对象或以特定中小企业群为对象的政策。(三)转包制政策转包制是指由中小企业承包大企业的中间产品的一种制度,为防止大企业利用其有利地位采取不正当手段与中小企业进行交易,而通过政策法令来限制其不合理行为。包括:价格限制、支付货款限制、订货计划限制等。三、中小企业政策措施和手段包括:金融方面、税收方面、财政补助、规定限制、提供信息、产品优先采购等。四、实施中小企业政策的具体政策方法包括:资金资助、管理帮助、订购计划保证、减轻企业负担以及对中小企业创办的限制等。复习思考题:1、产业政策的目标与类型。2、竞争的含义及类型。3、垄断的含义及弊端。4、企业兼并的含义及类型。5、利用规模经济政策及产业振兴政策。作业题:中小企业政策。第四篇产业发展第八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本章重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不同,以及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本章难点:经济成长阶段论与二元经济模式,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等的基本内容。第一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一)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它仅仅是量的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表示。(二)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达到一定程度时所引起的结构的演进,以及政治体制、文化、法律,甚至观念、习俗等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变革。它是经济数量与质量同时变化的过程;是经济结构的演化过程;是大多数人参与和分享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经济与政治体制变革的过程。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一)经济增长水平的衡量1、国民收入:经济增长水平的绝对指标。2、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水平的相对指标。某一年的经济增长率,即某一年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比上一年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部分,同上一年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二)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也可作为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其不足是:未包括非市场和非货币化的经济活动;没有把收入分配状况、经济福利水平与GNP的联系包括在内;国际比较时会因汇率折算、各国相对价格的差异,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不同而产生统计数据失真;无法反映由于环境污染、都市化和人口增长给社会造成的危害。为此,经济学家长期致力创造综合性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指标体系,以补充或代替传统的衡量体系。第二节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斯密认为,经济增长就是人均产出的增加,或劳动产品即社会纯收入的增加,他将经济增长因素归结为五个方面:劳动、资本、土地、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制度环境,用总量生产函数表示为:yt=f(Lt,It,Nt,Tt,Vt)yt表示时间t时的总产出,从Lt—Vt依次表示t时的劳动就业、资本存量、自然资源(即土地)利用率、技术变革率和社会经济制度。(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斯密的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性,生产实际成本会随时间推移而下降,因为市场容量在扩大、社会分工在不断深化。而李嘉图的生产函数则受制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认为土地、劳动、资本的边际产品均递减,技术进步只能抵销部分递减,但不能根本改变这种下降趋势。因而,任何促进边际生产率提高的措施都会提高利润,从而提高资本形成率,加快经济增长,并突出强调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他提出“比较成本说”,主张经济自由和对外贸易自由,成为发展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是以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并克服其短期静态均衡分析方法的缺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理论(五)诺斯的经济增长理论(六)新经济增长理论第三节经济发展理论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罗斯托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分为六个阶段:1、传统社会;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3、“起飞”阶段;4、成熟阶段;5、群众高额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如果在落后国家,为“起飞”准备条件尽早实现“起飞”,是关注的焦点。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的弱小的资本主义部门和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的强大的非资本主义部门,即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发展中国家应通过扩张工业部门来吸收农业中的过剩劳动力,从而促进工业的增长与发展,以便消除工农之间以及工农内部的各种结构失衡。三、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一)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其核心是主张发展中国家为了摆脱贫困,应在各个工业部门或国民经济各部门全面地、大规模地投资,使各部门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全面增长,以此来实现工业化,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包括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二)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本与资源,重点发展一部分产业,并以此逐步扩大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其核心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引致投资最大化”理论、“联系效应”理论、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理论。四、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理论1、发展主义2、依附论3、新自由主义4、体制变革论5、重新定向论复习思考题:1、试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不同含义及不同的衡量指标2、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3、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与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作业题: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第九章产业发展战略本章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内容及影响因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思想、原则和特征。本章难点:我国产业面临的挑战和主要发展战略的模式。第一节产业发展战略基础理论一、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产业发展战略是指从产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分析构成产业发展全局的各个局部、部分、因素之间的的关系,找出影响并决定经济全局发展的局部或因素,而相应作出的筹划和决策。二、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内容(一)实现经济长期均衡增长方面的战略研究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1)在正常情况下的长期产业发展速度选择;(2)在一定速度下劳动力及其他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3)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条件下对消费增长的控制和对需求的满足。(二)实现产业转折方面的战略研究主要涉及在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需求结构的预测、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选择等。(三)实现经济“赶超”方面的战略研究主要解决发展中国家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在较长时间内走过的历程,实现“赶超”。(四)实现各方面经济关系长期协调均衡的战略研究即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方面的理论,主要涉及人口、就业、生产关系方面的财富分配、上层建筑方面的道德与法、自然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三、影响产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因素(一)产业发展战略目标1、地位目标;2、功能目标;3、增长目标(二)产业结构(三)生产力地区布局(四)经济体制(五)对外贸易(六)资金、技术、人口等第二节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可持续发展观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其具体原则是: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其特征是:鼓励经济增长;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二、我国的产业发展及面临的挑战1、人口众多;2、资源短缺;3、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4、环境污染直接危害社会经济的发展;5、我国产业发展尚未走上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三、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节主要发展战略模式评价一、初级产品出口的发展战略初级产品出口的发展战略是一种以农矿产品出口为主体的外向型工业化战略。其特点是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农矿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推动本国民族经济的发展。鉴于该战略的实施在增加发展中国家外汇收入和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其经济依赖于国际市场,深受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的影响,造成严重的不稳定性。故发展中国家不宜长期实行之,否则将无法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在国际分工中永远处于不利地位。二、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进口替代是一种内向型工业化战略。其实质是以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满足国内需求,取代进口货,并通过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来逐步实现工业化。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减少民族经济的对外依赖性,使本国经济自给能力有所提高,但这种发展战略也有一些消极方面,如由于该战略需要实行保护政策,因而不利于促进国内产业生产成本的降低、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产业竞争力的提高等。故长期实施这种战略也是不利于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三、出口替代发展战略出口替代战略是典型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其特点是发展面向出口的工业,并将其产品投入国际市场,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农矿初级产品的出口,以推动工业化进程。该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不足所造成的困难,增加了出口和外汇收入,扩大了就业,提高了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水平。因此,一般来说,经济增长较快,效率较高,工业化进程较为迅速。当然,这种战略也存在一些弊端。四、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的发展战略该战略适宜于一个规模较大、并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的发展中国家。该战略的实施能较为稳定地发展国民经济,减少由于实行出口替代所受到的国际市场的冲击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克服由于长期实行进口替代所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扩大的困难和消除国内市场容量有限对工业发展的束缚;还有利于适当吸收外国的资本和技术,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当然这种战略也没能完全摆脱传统发展战略共有的一些弊端,如有的国家由于过多地吸收外资造成外债负担日益沉重等。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重工业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是国民经济扩大再生产和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并不是片面发展重工业,而是要求在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中,重工业的投资更多些,速度更快些。六、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战略一般说来,轻工业需要的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资金周转快,利润大,而且多属劳动密集型工业,因而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迅速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故许多发展中国家(地区)实施了这一战略。但是,长期实行这种战略也会产生一些弊端,特别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机器设备和中间产品主要依靠进口,因而难于摆脱对外依赖性和建立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七、平衡发展战略平衡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全面发展来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战略。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投资应大规模进行,二是各部门均衡发展。平衡发展的实质是要克服经济中的不可分性的障碍,以获取内部经济的好处与扩大经济规模而获得外部经济的好处,以此迅速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但是,平衡发展需要各部门齐头并进、同时发展,这对资金短缺、外汇稀缺、人才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此外,平衡发展战略对国家的管理水平、统计资料的丰富和翔实等都提出了一系列很高的要求,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很难做到的。故该理论后来受到一些发展经济学家的批驳。八、不平衡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战略主张发展中国家应根据产业联系理论将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集中配置在某些产业部门和地区,首先使这些部门和地区得到发展,然后通过投资的诱导机制和产业间、地区间的联系效应与驱动效应,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和地区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经济的发展。第四节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一、产业发展战略体系产业发展战略体系包括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环境分析、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战略对策。其中战略思想是灵魂,战略环境是基础,战略目标是目的,战略重点、阶段、对策是措施,六大要素各具特征又相互依存。二、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其原则是:1、必须以现实的产业基础为依据;2、必须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一致;3、必须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出发;4、必须适应国力要求。三、产业发展战略对策与实施(一)战略重点(二)战略步骤(三)战略措施(四)战略的实施复习思考题:1、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内容及基本影响因素。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思想、原则和特征。3、我国产业面临的挑战。作业题:主要发展战略模式的评价。第十章产业发展资源及配置本章重点:资本资源的概念及配置原理。本章难点:固定资产资源、无形资产、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自然资源、能源、环境资源的概念、内涵及配置原理。第一节资本资源及配置一、资本资源是具有人类劳动产品性质的经济资源。其物质表现形式是实物资本,例如,机器、厂房、原材料、半成品等。二、固定资本资源的配置(一)固定资本资源的分类和特征(二)固定资本资源的形成(三)固定资本资源的价值损耗和补偿(四)固定资本资源的有效利用三、金融资产配置(一)金融资产和金融市场(二)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四、无形资产的管理(一)无形资产的特征及分类(二)无形资产的计价(三)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第二节人力资源及配置一、人力资源的特点人力资源是指社会生产过程中与物的要素相结合并支配物的要素的人即劳动者。其特点是:1、劳动者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统一体。2、劳动者具有主观能动性。3、劳动者具有再生和可塑性。二、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人力资源的供给与经济发展对其需求相一致。这种平衡包括数量、质量、职业种类等方面的内容。在微观方面,影响人力资源供求关系的是工资率。就世界范围或一个国家来看,实现人力资源供求平衡的焦点在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一)人力资源的经济评价(二)评价一国或地区人力资源的综合指标四、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一)取得的成就(二)存在的问题五、提高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效益(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二)实行人力资源替代战略,引导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三)改革劳动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就业机制。(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节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一、信息资源与信息资源的经济特征信息资源是指反映客观事物的各种信息的总称。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信息资源除具有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有限性、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作为生产投入要素的性质)外,有着自身的特点:(1)信息消费与信息积累的一致性;(2)信息的共有性;(3)信息自身具有增殖性;(4)信息的时效性;(5)信息的媒介性。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的开发利用,是人们根据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活动的目的,获取信息和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并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过程。其方法有:经济社会统计学的方法和经济社会计量学的方法。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一)微观信息活动的经济评价(二)宏观信息活动的经济评价四、实现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的途径(一)努力实现管理体制的合理化(二)努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三)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四)信息资源的商品化和社会化第四节自然资源与能源的配置一、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土地资源的经济特点(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地租问题(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二、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生物资源的最优管理(二)提高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主要途径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矿产资源的经济评价(二)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益的途径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评价(二)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途径(三)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五、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能源资源是经济资源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属于一种综合性的资源。既包括许多原始形态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能源、水力能源、太阳能与风能、生物能源等)也包括各种能源的转换形式(如电能等)。第五节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一、环境及环境资源人类的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世界。资源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然资源是人类自然生态环境的构成因素和主要内容,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环境的构成因素和主要内容。环境本身就是资源。二、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然使环境改变,从而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不利影响就是环境污染。对环境污染的经济评价,就是对环境污染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的评价或是对治理环境污染而付出代价的评价。当把环境的改善作为效益目标的因素之后,对资源合理配置的表述则为:使有限的资源产生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效益。三、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资源管理1、环境资源管理包括可更新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以及不可更新资源的节约利用。2、环境质量管理指为了保证人类生存与健康所必须的环境质量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包括环境监测和预测,环境评价以及为保证环境质量不受污染而采取的各种办法,执法及监督,检查工作。四、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资源可持续利用(二)合理的资源开发速度的确定五、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在保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质量。2、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3、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保持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4、逐步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的机制。复习思考题:1、资本资源的概念,固定资本资源、金融资产、无形资产的配置与管理。2、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自然资源、能源、环境资源的概念及其配置与管理。作业题: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自然资源、能源、环境资源的概念及其配置与管理。第五篇产业布局第十一章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与基本原理本章重点: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基本原则,产业区位指向的类型。本章难点:我国区域产业分工的评价和未来发展趋势。第一节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产业布局生产力是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它的组成要素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水平、内容和形式。这些要素在特定时间下的地域空间中的有机组合,形成特定历史时期的产业布局。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产业布局的形式、特点和变化,是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发生作用的普遍规律,它是产业布局的基石。二、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劳动地域分工是各地区之间经济的分工协作、社会经济按比例发展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地区布局条件差异性的客观反映。通过劳动地域分工,各地区就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生产经济效益高的产品。相互之间可以实现广泛的产品交换,从而促进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以取得巨大的宏观经济效益。三、产业布局“分散集中分散”螺旋式上升的规律集中与分散是产业布局演变过程中相互交替的两个过程,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产业在地域上的布局演变可以表示为“分散集中分散”如此循环上升的链环,只是后一阶段的产业布局较前一阶段在内涵上更为丰富,形式上更为高级,这是产业分局的一条客观规律。四、地区专门化与多样化相结合规律地区生产专门化是生产力发展逐步形成的一种生产形式,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地区产业布局专门化带来显而易见的规模效益。同时我们也看到,地区专门化水平越高,对多样化的需求也越高。地区专门化的发展需要各产业部门的大力配合与支撑。如此,又促进了产业布局多样化的形成与发展。地区专门化与多样化相结合,是地区布局的又一客观规律。五、非均衡规律人类活动的空间表现向来就是不平衡的,因此,产业分布不平衡是一个绝对规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也只能使这种不平衡接近相对平衡。但是,由于产业分布诸因素的制约,绝对的平衡是不可能达到的,只能是非均衡。六、产业布局与自然——社会生态系统对立统一规律产业布局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表面上看与自然地域系统要保护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是存在矛盾的。但人类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活动,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做到产业布局合理,不仅可以使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保持平衡,而且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繁荣。第二节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一、全面原则国家的产业布局正如一盘棋,各地区恰似棋子,产业布局首先要贯彻全国一盘棋的全局原则。一方面,国家可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条件,确定各地区专业化方向,使不同地区在这盘棋中各占有不同的地位,并担负不同的任务;另一方面,国家可以根据各个时期经济建设的需要,确定若干个重点建设的地区,统一安排好重点建设项目。在此前提下,各地区产业布局则应立足本区域,放眼全国,杜绝诸侯经济格局的产生。国家非重点建设的地区也只能统一于全国产业布局的总体要求,根据自身的需要与可能,布局好区内的生产建设。二、分工协作原则产业布局的分工协作原则,主要体现在劳动地域分工与地区综合发展相结合上。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工业布局可以根据各地区的资源条件、位置和交通状况、人口与劳动力状况、社会经济因素等有选择地集中。但是,产业集中不能无限制地进行下去。产业集中只有在合理限度之内,才能取得较好效益。四、经济效益原则以最小的劳动消耗,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评价产业布局合理与否的最基本的标志之一。五、可持续发展原则产业布局不仅应追求经济效益最佳,而且还应重视对环境的保护,重视社会效益。产业布局只有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才能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真正统一,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第三节产业布局与区域分工一、产业区位指向性与区域分工区域分工(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生产产品的区际交换和贸易,是产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区域分工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的规模随着产品交换和贸易的扩大而不断扩张。区域分工过程的变动,是通过产业部门的区位指向机制来实现的。不同的产业部门,由于其生产函数和其他技术经济特点的差异,在空间分异过程中,都有向一定的区域集中的倾向,这种倾向就是区位指向。二、我国区域产业布局的成就及评价建国后,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全国区域产业布局发生了根本变化,解放前产业布局的畸形态势得到根本改观,区域产业布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产业布局在认识上的不足,“左”的思潮的影响,也造成了不少失误,严重影响全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效益提高,也预示着全国产业布局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三、我国区域分工与区域产业布局的未来(一)地方利益主体意识的削弱将直接减少区域产业结构非正常趋同发生的可能性。(二)价格体系的彻底改革和市场机制的日趋完善将促使区域产业结构按比较优势调整。(三)需求结构的变化将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别化,有利于区域分工的深化。(四)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决定了各地区产业布局的差异。复习思考题:1、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2、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3、产业区位指向的类型。作业题:我国区域产业布局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第十二章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本章重点:区位因素分析,以及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的基本论点。本章难点:区位因素分析。第一节区位因子分析影响区位的因子可概括为七个方面:一、自然因子。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二、运输因子主要指交通线路、交通工具和港站、枢纽的设备状况,以及运力、运费、运送速度、中转环节等。它们综合反映人员往来和货物运送的便利程度。运输因子同产业区位的关系十分密切。三、劳动力因子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和劳动力价格构成劳动力因子的主要方面。它也是确定产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四、市场因子市场因子泛指商品销售市场。它不仅包括最终产品的消费地,也包括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深加工地。五、集聚因子产业在区位上集中,通常产生不同的集聚效果。产业在区位上集中,可以减少前后关联产业的运费,从而降低成本;可以利用公共公用设施,从而减少相应费用;便于交流科技成果和信息;可以利用已有市场区位,扩大市场服务范围。产业在区位上集中,一方面产生各种不同类型的集聚经济,另一方面又会产生一种集聚不经济。在集聚经济作用下会导致产业区域集中;在集聚不经济作用下会导致产业由某些过度集聚的区域分散出去。六、社会因子包括政治、国防、文化等要求,是超经济的,也是独立于地理环境的。它对产业区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七、行为因子指决策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确定产业区位过程中的各种主观因素。以上七个区位因子,共同影响产业的区域分布,有的表现为主导作用,有的表现为次要作用。第二节古典区位论一、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一)基本假定1、孤立国中的唯一城市位于中央,是工业品的唯一供应中心,农产品的唯一贩卖中心。2、孤立国位于中纬度大平原上,平原上任何地方具有同样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宜于植物、作物生长。平原外围是荒原与外部世界相隔绝。孤立国完全自给自足。3、平原上没有任何可通航河流或运河,马车是唯一交通工具。4、农作物的经营以牟取最大利润为目的,故农民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调整自己的产品类型。5、农业经营者能力相同,技术条件一致。6、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者工资、资本利息在孤立国中是均等的,交通费用与市场远近成比例。(二)杜能圈杜能利用π(利润)=P(农产品价格)-[C(农业生产成本)+T(运费)]这一公式计算出各种农作物组合的合理分界线,并将孤立国划分成6个围绕城市中心呈心环带状分布的农业圈层,每一圈都有特定的农作制度,这就是“杜能圈”。由城市向外,6个农业圈层分别是:1、自由农作圈。2、林业圈。3、谷物轮作圈。4、谷草轮作圈。5、三圃式轮作圈。6、畜牧圈。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一)基本假定1、假定所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对工业区位只探讨其经济因素。2、假定该国或地区的气候、地质、地形、民族、工人技艺均相同。3、工业原料、燃料产地为已知点,生产条件和埋藏状况不变;消费地为已知点,需求量不变;劳动力供给地为已知点,供给情况不变,工资固定。4、生产和交易均就同一品种进行讨论。5、运输费用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运输方式为火车。(二)区位因子分析区位因子,即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可分为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地方因子和集聚因子;自然技术因子和社会文化因子。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是以运费、劳动力、集聚这三个因子作为其“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的。(三)运输区位法则原料指数大,工厂就趋向原料产地;原料指数小,工厂就趋向消费区。(四)劳动力区位法则当劳动力费用即工资在特定的区位对配置企业有利时,可使一个工厂离开或放弃运费最小的地点,转向有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条件是原材料和成本的追加运费小于节省下来的劳动力费用,则其区位由集聚因子决定。(五)集聚法则如果企业因集聚所节省的费用大于因离开运费最小或劳动力费用最小的位置需追加的费用。第三节近代区位论一、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工业企业或者贸易中心,其竞争力都取决于销售量,取决于消费者数量与市场区域的大小。但最根本的是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每个工厂企业单位产品的运费愈低,生产费用愈小,其市场区域就会扩大;反之,市场区域会在竞争中逐步缩小。因此,根据成本和运费的不同假设,提出两生产地贸易分界线的抽象理论。二、一般区位理论该理论认为,地区是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地域单位。从一国范围来看,国内各地区由于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既导致区际贸易的开展,又决定国内工业区位的形成;从国际范围来看,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既导致国际贸易的开展,又决定国际范围内工业区位的形成。强调原料产地、工业区位、销售市场三者的依存关系。人口增长率、储蓄率和各地区价格比率的变化会导致有差异的地区生产要素发生变化,引起工业区位的形变。工业区位的移动既与已经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历史格局有关,也是生产要素在各地区间重新配置和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三、中心地理论该理论认为,某一区域内,城镇作为“中心地”向周围地提供商品和服务。中心地规模越小,服务半径越小;反之,越大。中心地分布有三种变化模式:在市场作用明显地区,以最有利物资销售为原则,形成合理市场区;在交通作用明显地区,以便于交通为原则,中心地位于交通线上;在行政职能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