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复制和RNA转录-课件_第1页
DNA复制和RNA转录-课件_第2页
DNA复制和RNA转录-课件_第3页
DNA复制和RNA转录-课件_第4页
DNA复制和RNA转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1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1

§1

DNA生物合成的种类和方式DNA指导下的DNA复制RNA指导下的DNA复制DNA复制的忠实性2§1DNA生物合成的种类和方式DNA指导下的DNA复分子遗传的中心法则

DNA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和发布者,它在如图的联系中处于中心地位3分子遗传的中心法则3复制:以亲代DNA或RNA为模板,根据碱基配对的原则,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生成与亲代相同的子代DNA或RNA的过程。转录:以DNA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RNA,即将DNA所含的遗传信息传给RNA,形成一条与DNA链互补的RNA的过程翻译:亦叫转译,以mRNA为模板,将mRNA的密码解读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的过程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生成DNA的过程中心法则的几个基本概念

4复制:以亲代DNA或RNA为模板,根据碱基配对的原转录§1.1.1DNA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1.1

DNA指导下的DNA复制5§1.1.1DNA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1.1D半保留复制

以亲代DNA双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方式合成子代DNA,这样新形成的子代DNA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保留复制

6半保留复制6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

1958年,Meselson和Stahl将同位素15N标记的15NH4Cl加入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12代,使大肠杆菌的DNA都带上15N的标记,然后将该大肠杆菌转入14N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后,分离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子四代DNA,进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7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

8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

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9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9两个起点,两个生长端的相向复制

DNA每条链有1个复制起点,分别合成1条新DNA,两条新链相向合成,每个生长点只有1条链合成,这种方式存在于线性DNA病毒1个起点,1个复制区的单向复制

DNA两条链的复制起始点在同一位置,复制向一个方向运动,两条DNA链均被复制,这种方式偶见于一些环形DNA的复制1个起点,两个复制区的双向复制

这种DNA复制方式最为普遍,复制起始于1个位点,形成两个复制区向相反方向运动,在每个复制区两条DNA链均被复制

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10两个起点,两个生长端的相向复制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1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11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11半不连续复制

DNA双螺旋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而合成方向只能是5‘3’。所以在DNA复制时,1条链的合成方向和复制叉的前进方向相同,可连续复制,称为前导链;而另一条链的合成方向和复制叉的前进方向正好相反,不能连续复制,只能分成几个片段合成,称为滞后链。滞后链的片段叫作冈崎片段(~1000b),它们合成后再连接起来(前导链)(滞后链)冈崎片断12半不连续复制(前导链)(滞后链)冈崎片断12§1.1.2

DNA复制的酶系13§1.1.2DNA复制的酶系13拓扑异构酶解开超螺旋14拓扑异构酶解开超螺旋14拓扑异构酶解开超螺旋DNA拓扑异构酶催化的反应本质是先切断DNA的磷酸二酯键,改变DNA的链环数之后再连接之,兼具DNA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功能其断裂反应与连接反应是相互偶联的,不能连接事先已经存在的断裂DNA15拓扑异构酶解开超螺旋DNA拓扑异构酶催化的反应本质是先切断解链酶和SSB的作用16解链酶和SSB的作用16引物酶合成RNA引物17引物酶合成RNA引物17DNA聚合酶延长子链18DNA聚合酶延长子链18原核细胞DNA聚合酶19原核细胞DNA聚合酶19连接酶连接2个冈崎片断20连接酶连接2个冈崎片断20连接酶连接2个片断的三步反应21连接酶连接2个片断的三步反应21DNA复制酶系总览22DNA复制酶系总览22§1.1.3

DNA的复制过程23§1.1.3DNA的复制过程23解旋:由拓扑异构酶解除DNA的超螺旋结构解链:由解链酶使双链DNA解开再由单链结合蛋白与单链结合,防止氢键再形成识别起点:由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即引物酶完成生成引物:以DNA为模板在引物酶催化下由DNA转录成DNA的生成:在RNA引物3末端上按碱基互补原则经DNA聚合酶III催化生成,其3末端与下一个RNA引物5末端相连DNA的合成步骤

24解旋:由拓扑异构酶解除DNA的超螺旋结构DNA的合成步骤切除引物:由DNA聚合酶I催化切除引物,剩下的DNA片段即冈崎片段补齐封口:DNA聚合酶I利用其DNA聚合酶活性按碱基互补原则沿5—3方向填补两个冈崎片段之间的缺口。其3末端羟基与下一个DNA片段5末端相连磷酸基,在DNA连结酶催化下形成磷酸二酯键而被连结起来,最终形成DNA模板链的完整新的互补链,此部由NAD+供能25切除引物:由DNA聚合酶I催化切除引物,25DNA合成的起始与延伸26DNA合成的起始与延伸26引物的切除,缺口填补,切口连接27引物的切除,缺口填补,切口连接27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DNA的复制区别RNA引物和冈崎片段较小复制速度较慢,这可能与组蛋白的存在使DNA处于稳定的双股状态有关复制有多个起点

DNA聚合酶为α,β,γ以及线粒体聚合酶。它们仅能催化聚合作用,而没有原核细胞DNA聚合酶所有的外切酶作用DNA片段的连结由ATP供能真核细胞DNA的合成

28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DNA的复制区别真核细胞DNA的合成真核细胞DNA聚合酶29真核细胞DNA聚合酶29"fortheirdiscoveryofthemechanismsinthebiologicalsynthesisofribonucleicacidanddeoxyribonucleicacid"ArthurKornberg

StanfordUniversityStanford,CA,USA1918-

SeveroOchoa

NewYorkUniversity,CollegeofMedicneNewYork,NY,USA1905-199330"fortheirdiscoveryoftheme§1.2RNA指导下的DNA复制(逆转录)31§1.2RNA指导下的DNA复制(逆转录)31RNA指导下的DNA复制(逆转录)以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是以dNTP为原料及能源物质,以病毒单链RNA为模板,RNA为引物反应时模板与引物以氢键相连,在引物3羟基末端开始以5—3方向进行DNA的聚合、延伸。合成的DNA以共价键相连,形成DNA-RNA杂合体。在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催化下以杂合体中的DNA为模板合成一条DNA互补链,形成新的DNA分子逆转录酶是一种多功能酶

具有合成RNA、合成DNA、水解RNA的能力32RNA指导下的DNA复制(逆转录)以RNA指导的DNA聚依赖RNA的DNA聚合酶核糖核酸酶H活力依赖DNA的DNA聚合酶RNA指导下的DNA复制(逆转录)33依赖RNA的DNA聚合酶核糖核酸酶H活力依赖DNA的DNA聚

DavidBaltimore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Cambridge,MA,USA1938-

RenatoDulbeccoImperialCancerResearchFundLaboratory,London,UK1914-HowardMartinTemin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WI,USA1934-1994"fortheirdiscoveriesconcerningtheinteractionbetweentumourvirusesandthegeneticmaterialofthecell"34DavidBaltimoreRenatoDu§1.3

DNA复制的忠实性

DNA复制具有高度精确性,在大肠杆菌的细胞DNA复制中其错误率约为1/109~1/1010,即每109~1010个核苷酸才出现一个错误。这么高的精确性的保证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碱基的配对规律:模板链与新生链之间的碱基配对保证碱基配错几率约为1/104~1/105DNA聚合酶的3→5外切酶活性的校对功能,使碱基的错配几率又降低100~1000倍DNA的损伤修复系统(错配修复、直接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易错修复)35§1.3DNA复制的忠实性DNA复制具有高度精确性DNA聚合酶的的自我校正

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合成DNA,即不能把两个dNTP连接起来,而只能将一个个核苷酸单位加到形成碱基配对的引物链3’羟基上,如果引物链3‘羟基出现了和模板链错配的碱基,DNA聚合酶就会立即停止前进,并利用35核酸外切酶活性将错配的核苷酸从引物3端切除,只有引物3端重新出现碱基配对时才继续合成DNA。所以在合成DNA之前必须有正确的碱基配对存在于3端,即DNA聚合酶必须利用RNA引物链来检验3端的碱基配对正确与否,在确认无误后才开始合成36DNA聚合酶的的自我校正36错配校正系统

错配校正系统能发现DNA双螺旋因非互补碱基对间的不对称而产生的变形,它能区分和切除存在于新合成的DNA中错配的核苷酸。E.coli的错配校正系统利用dam基因编码的甲基化酶将DNA碱基序列(GATC)中的A在N6位甲基化,但新合成的A要晚一些才被甲基化,这使碱基序列只是在刚合成的新DNA链中还没有被甲基化,这就能区别新DNA链和模板链

参与错配修复的酶与蛋白质:

Dam甲基化酶;MutH、MutL、MutS蛋白;解螺旋酶Ⅱ;DNA聚合酶Ⅲ;外切酶Ⅰ、Ⅹ、Ⅶ;RecJ核酸酶DNA连接酶;SSB37错配校正系统参与错配修复的酶与蛋白质:37错配校正示意图38错配校正示意图38§2

RNA生物合成的种类和方式DNA指导的RNA合成(转录)RNA指导的RNA合成(RNA复制)

在生物界,RNA合成有两种方式:一是DNA指导的RNA合成,此为生物体内的主要合成方式。另一种是RNA指导的RNA合成,此种方式常见于病毒39§2RNA生物合成的种类和方式DNA指导的RNA合§2.1

DNA指导的RNA生物合成(转录)原核细胞RNA的生物合成2.真核细胞RNA的生物合成3.转录产物的加工40§2.1DNA指导的RNA生物合成(转录)原核细胞RNA§2.1.1

原核细胞RNA的生物合成

1960年,RNA聚合酶被发现。在E.coli中,RNA聚合酶催化RNA的合成需要:模板:双链或单链DNA活性单体物质:四种NTP二价金属离子:Mg2+或Mn2+,在生物体中(invivo)发现的是Mg2+合成方向:5341§2.1.1原核细胞RNA的生物合成1960年转录不需要引物只转录DNA分子中的一个片段(称为操纵子operon)双链DNA中只有一条链具有转录活性(称为模板链)

RNA聚合酶无校对功能RNA的合成与DNA合成的不同42转录不需要引物RNA的合成与DNA合成的不同42复制和与转录的区别43复制和与转录的区别43DNA的有义链和反义链启动子(promoter)

终止子(terminator)模板链(templattestrand)反义链(antisensestrand)有义链(sensestrand)非信息区DNA5´5´3´3´

模板链:双链DNA中具有转录活性的的链称为模板链,又称反义链(或负链,Watson链)

编码链:双链DNA中无转录活性的链称为编码链,又称有义链(或正链,Crick链)44DNA的有义链和反义链启动子(promoter)DNA的有义链和反义链45DNA的有义链和反义链45E.Coli中的RNA聚合酶46E.Coli中的RNA聚合酶46E.Coli中的RNA聚合酶(亚基:转录的启动子识别)47E.Coli中的RNA聚合酶(亚基:转录的启动子识别)47真核生物中的RNA聚合酶48真核生物中的RNA聚合酶48启动子和转录因子49启动子和转录因子49终止子和终止因子50终止子和终止因子50RNA转录的终止转录终止信号有两种:简单终止子(不依赖ρ因子):

(1)能形成发夹结构(2)在终止点之前具有一系列U核苷酸(连续6个);回文对称区通常有一段富含GC序列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

回文结构区不含富有GC区,回文结构之后也无寡聚U51RNA转录的终止转录终止信号有两种:51不对称转录52不对称转录52转录时DNA双链局部解开53转录时DNA双链局部解开53RNA转录过程RNA转录由识别、起始、延伸、终止四个阶段组成识别:RNA聚合酶在σ亚基的引导下结合于启动子;DNA双链局部解开,形成转录泡;

起始:在模板链上通过碱基配对合成最初RNA链延伸:σ亚基脱离,核心酶沿着DNA链由3→5的方向移动,转录区间的DNA双链解螺旋,而转录完的区间DNA又恢复双螺旋结构终止:核心酶到达终止子,RNA与核心酶从DNA上脱落54RNA转录过程RNA转录由识别、起始、延伸、终止RNA转录的起始55RNA转录的起始55解螺旋恢复螺旋转录泡模板链编码链RNA聚合酶作用示意图56解螺旋恢复螺旋转录泡模板链编码链RNA聚合酶作用示意图56RNA转录的延伸57RNA转录的延伸57§2.1.2真核细胞RNA的生物合成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RNA合成也就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酶类分布产物α-鹅膏蕈碱对酶的影响分子量(KDa)反应条件ⅠⅡⅢ核仁核质核质rRNA(5.8S、18S、28S)mRNAtRNA、5SrRNA不抑制低浓度抑制高浓度抑制500~700~700低离子强度要求Mg2+或Mn2+高离子强度高Mn2+浓度58§2.1.2真核细胞RNA的生物合成真核生物的RNA"forhisstudiesofthemolecularbasisofeukaryotictranscription"RogerD.Kornberg

StanfordUniversity,CA,USA1947-59"forhisstudiesofthemolecu罗杰科恩伯格(右)接受父亲阿瑟科恩伯格(左)的祝贺幼年时的罗杰科恩伯格(左一)和家人在一起60罗杰科恩伯格(右)接受父亲阿瑟科恩伯格(左)的

罗杰科恩伯格的贡献阐明了真核细胞转录的具体机理61罗杰科恩伯格的贡献阐明了真核细胞转录的具体机理6§2.1.3

RNA的转录后加工62§2.1.3RNA的转录后加工62原核生物的rRNA加工63原核生物的rRNA加工63原核生物的tRNA加工真核生物的tRNA加工与E.Coli相似64原核生物的tRNA加工真核生物的tRNA加工与E.Col原核生物的mRNA加工65原核生物的mRNA加工65真核生物的rRNA加工66真核生物的rRNA加工66真核生物的mRNA加工67真核生物的mRNA加工67真核mRNA的5’-加帽68真核mRNA的5’-加帽68真核mRNA的3’-加尾69真核mRNA的3’-加尾69真核mRNA的剪辑(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通常是断裂的)70真核mRNA的剪辑(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通常是断裂的)70"fortheirdiscoveriesofsplitgenes"

RichardJ.Roberts

UnitedKingdomNewEnglandBiolabsBeverly,MA,USA1943-

PhillipA.Sharp

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Cambridge,MA,USA1944-71"fortheirdiscoveriesofspl真核mRNA的剪辑(切除内含子与拼接外显子)72真核mRNA的剪辑(切除内含子与拼接外显子)72§2.2

RNA指导的RNA合成

(RNA复制)概念:RNA病毒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与自身RNA完全相同RNA分子的过程称为RNA的复制两个阶段:(1)病毒RNA可充当mRNA,利用寄主中的核糖体合成外壳蛋白和复制酶的β亚基(2)复制酶的β亚基与来自宿主细胞的亚基αδ自动装配成RNA复制酶,进行RNA复制,通常以分子中单链RNA为模板(正链),复制出一条新的RNA链(负链),然后以负链为模板复制出大量正链,再与外壳蛋白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73§2.2RNA指导的RNA合成

RNA复制酶的催化性质

以四种NTP为底物;专一性地选择病毒RNA为模板;按5’→3’的方向合成病毒RNA;无外切酶活性(即无校对功能)74RNA复制酶的催化性质以四种NTP为底物;74病毒RNA的复制方式1、病毒含正链RNA:进入宿主细胞后先进行病毒RNA复制酶和有关病毒蛋白质的合成(借助于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体系),然后进行RNA的复制,再装配病毒颗粒,如:噬菌体Qβ和灰质炎病毒2、病毒含负链RNA和复制酶:这类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先进行RNA的复制合成正链RNA,再以正链RNA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质RNA,然后装配病毒颗粒,如:狂犬病病毒、马水苞性口炎病毒3、病毒含双链RNA和复制酶:这类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以双链RNA为模板,通过不对称复制产生正链RNA,并以正链RNA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质,然后再合成负链RNA并形成双链RNA,再装配病毒颗粒,如:呼肠病毒75病毒RNA的复制方式1、病毒含正链RNA:进入宿主细胞后先进作业题名词解释: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模板链,编码链简答题:什么是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机制简述DNA复制中各种酶的作用比较DNA复制和RNA转录的区别76作业题名词解释:76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77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1

§1

DNA生物合成的种类和方式DNA指导下的DNA复制RNA指导下的DNA复制DNA复制的忠实性78§1DNA生物合成的种类和方式DNA指导下的DNA复分子遗传的中心法则

DNA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和发布者,它在如图的联系中处于中心地位79分子遗传的中心法则3复制:以亲代DNA或RNA为模板,根据碱基配对的原则,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生成与亲代相同的子代DNA或RNA的过程。转录:以DNA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RNA,即将DNA所含的遗传信息传给RNA,形成一条与DNA链互补的RNA的过程翻译:亦叫转译,以mRNA为模板,将mRNA的密码解读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的过程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生成DNA的过程中心法则的几个基本概念

80复制:以亲代DNA或RNA为模板,根据碱基配对的原转录§1.1.1DNA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1.1

DNA指导下的DNA复制81§1.1.1DNA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1.1D半保留复制

以亲代DNA双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方式合成子代DNA,这样新形成的子代DNA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保留复制

82半保留复制6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

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

1958年,Meselson和Stahl将同位素15N标记的15NH4Cl加入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12代,使大肠杆菌的DNA都带上15N的标记,然后将该大肠杆菌转入14N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后,分离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子四代DNA,进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实验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83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

84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

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85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9两个起点,两个生长端的相向复制

DNA每条链有1个复制起点,分别合成1条新DNA,两条新链相向合成,每个生长点只有1条链合成,这种方式存在于线性DNA病毒1个起点,1个复制区的单向复制

DNA两条链的复制起始点在同一位置,复制向一个方向运动,两条DNA链均被复制,这种方式偶见于一些环形DNA的复制1个起点,两个复制区的双向复制

这种DNA复制方式最为普遍,复制起始于1个位点,形成两个复制区向相反方向运动,在每个复制区两条DNA链均被复制

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86两个起点,两个生长端的相向复制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1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87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11半不连续复制

DNA双螺旋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而合成方向只能是5‘3’。所以在DNA复制时,1条链的合成方向和复制叉的前进方向相同,可连续复制,称为前导链;而另一条链的合成方向和复制叉的前进方向正好相反,不能连续复制,只能分成几个片段合成,称为滞后链。滞后链的片段叫作冈崎片段(~1000b),它们合成后再连接起来(前导链)(滞后链)冈崎片断88半不连续复制(前导链)(滞后链)冈崎片断12§1.1.2

DNA复制的酶系89§1.1.2DNA复制的酶系13拓扑异构酶解开超螺旋90拓扑异构酶解开超螺旋14拓扑异构酶解开超螺旋DNA拓扑异构酶催化的反应本质是先切断DNA的磷酸二酯键,改变DNA的链环数之后再连接之,兼具DNA内切酶和DNA连接酶的功能其断裂反应与连接反应是相互偶联的,不能连接事先已经存在的断裂DNA91拓扑异构酶解开超螺旋DNA拓扑异构酶催化的反应本质是先切断解链酶和SSB的作用92解链酶和SSB的作用16引物酶合成RNA引物93引物酶合成RNA引物17DNA聚合酶延长子链94DNA聚合酶延长子链18原核细胞DNA聚合酶95原核细胞DNA聚合酶19连接酶连接2个冈崎片断96连接酶连接2个冈崎片断20连接酶连接2个片断的三步反应97连接酶连接2个片断的三步反应21DNA复制酶系总览98DNA复制酶系总览22§1.1.3

DNA的复制过程99§1.1.3DNA的复制过程23解旋:由拓扑异构酶解除DNA的超螺旋结构解链:由解链酶使双链DNA解开再由单链结合蛋白与单链结合,防止氢键再形成识别起点:由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即引物酶完成生成引物:以DNA为模板在引物酶催化下由DNA转录成DNA的生成:在RNA引物3末端上按碱基互补原则经DNA聚合酶III催化生成,其3末端与下一个RNA引物5末端相连DNA的合成步骤

100解旋:由拓扑异构酶解除DNA的超螺旋结构DNA的合成步骤切除引物:由DNA聚合酶I催化切除引物,剩下的DNA片段即冈崎片段补齐封口:DNA聚合酶I利用其DNA聚合酶活性按碱基互补原则沿5—3方向填补两个冈崎片段之间的缺口。其3末端羟基与下一个DNA片段5末端相连磷酸基,在DNA连结酶催化下形成磷酸二酯键而被连结起来,最终形成DNA模板链的完整新的互补链,此部由NAD+供能101切除引物:由DNA聚合酶I催化切除引物,25DNA合成的起始与延伸102DNA合成的起始与延伸26引物的切除,缺口填补,切口连接103引物的切除,缺口填补,切口连接27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DNA的复制区别RNA引物和冈崎片段较小复制速度较慢,这可能与组蛋白的存在使DNA处于稳定的双股状态有关复制有多个起点

DNA聚合酶为α,β,γ以及线粒体聚合酶。它们仅能催化聚合作用,而没有原核细胞DNA聚合酶所有的外切酶作用DNA片段的连结由ATP供能真核细胞DNA的合成

104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DNA的复制区别真核细胞DNA的合成真核细胞DNA聚合酶105真核细胞DNA聚合酶29"fortheirdiscoveryofthemechanismsinthebiologicalsynthesisofribonucleicacidanddeoxyribonucleicacid"ArthurKornberg

StanfordUniversityStanford,CA,USA1918-

SeveroOchoa

NewYorkUniversity,CollegeofMedicneNewYork,NY,USA1905-1993106"fortheirdiscoveryoftheme§1.2RNA指导下的DNA复制(逆转录)107§1.2RNA指导下的DNA复制(逆转录)31RNA指导下的DNA复制(逆转录)以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是以dNTP为原料及能源物质,以病毒单链RNA为模板,RNA为引物反应时模板与引物以氢键相连,在引物3羟基末端开始以5—3方向进行DNA的聚合、延伸。合成的DNA以共价键相连,形成DNA-RNA杂合体。在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催化下以杂合体中的DNA为模板合成一条DNA互补链,形成新的DNA分子逆转录酶是一种多功能酶

具有合成RNA、合成DNA、水解RNA的能力108RNA指导下的DNA复制(逆转录)以RNA指导的DNA聚依赖RNA的DNA聚合酶核糖核酸酶H活力依赖DNA的DNA聚合酶RNA指导下的DNA复制(逆转录)109依赖RNA的DNA聚合酶核糖核酸酶H活力依赖DNA的DNA聚

DavidBaltimore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Cambridge,MA,USA1938-

RenatoDulbeccoImperialCancerResearchFundLaboratory,London,UK1914-HowardMartinTemin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WI,USA1934-1994"fortheirdiscoveriesconcerningtheinteractionbetweentumourvirusesandthegeneticmaterialofthecell"110DavidBaltimoreRenatoDu§1.3

DNA复制的忠实性

DNA复制具有高度精确性,在大肠杆菌的细胞DNA复制中其错误率约为1/109~1/1010,即每109~1010个核苷酸才出现一个错误。这么高的精确性的保证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碱基的配对规律:模板链与新生链之间的碱基配对保证碱基配错几率约为1/104~1/105DNA聚合酶的3→5外切酶活性的校对功能,使碱基的错配几率又降低100~1000倍DNA的损伤修复系统(错配修复、直接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易错修复)111§1.3DNA复制的忠实性DNA复制具有高度精确性DNA聚合酶的的自我校正

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合成DNA,即不能把两个dNTP连接起来,而只能将一个个核苷酸单位加到形成碱基配对的引物链3’羟基上,如果引物链3‘羟基出现了和模板链错配的碱基,DNA聚合酶就会立即停止前进,并利用35核酸外切酶活性将错配的核苷酸从引物3端切除,只有引物3端重新出现碱基配对时才继续合成DNA。所以在合成DNA之前必须有正确的碱基配对存在于3端,即DNA聚合酶必须利用RNA引物链来检验3端的碱基配对正确与否,在确认无误后才开始合成112DNA聚合酶的的自我校正36错配校正系统

错配校正系统能发现DNA双螺旋因非互补碱基对间的不对称而产生的变形,它能区分和切除存在于新合成的DNA中错配的核苷酸。E.coli的错配校正系统利用dam基因编码的甲基化酶将DNA碱基序列(GATC)中的A在N6位甲基化,但新合成的A要晚一些才被甲基化,这使碱基序列只是在刚合成的新DNA链中还没有被甲基化,这就能区别新DNA链和模板链

参与错配修复的酶与蛋白质:

Dam甲基化酶;MutH、MutL、MutS蛋白;解螺旋酶Ⅱ;DNA聚合酶Ⅲ;外切酶Ⅰ、Ⅹ、Ⅶ;RecJ核酸酶DNA连接酶;SSB113错配校正系统参与错配修复的酶与蛋白质:37错配校正示意图114错配校正示意图38§2

RNA生物合成的种类和方式DNA指导的RNA合成(转录)RNA指导的RNA合成(RNA复制)

在生物界,RNA合成有两种方式:一是DNA指导的RNA合成,此为生物体内的主要合成方式。另一种是RNA指导的RNA合成,此种方式常见于病毒115§2RNA生物合成的种类和方式DNA指导的RNA合§2.1

DNA指导的RNA生物合成(转录)原核细胞RNA的生物合成2.真核细胞RNA的生物合成3.转录产物的加工116§2.1DNA指导的RNA生物合成(转录)原核细胞RNA§2.1.1

原核细胞RNA的生物合成

1960年,RNA聚合酶被发现。在E.coli中,RNA聚合酶催化RNA的合成需要:模板:双链或单链DNA活性单体物质:四种NTP二价金属离子:Mg2+或Mn2+,在生物体中(invivo)发现的是Mg2+合成方向:53117§2.1.1原核细胞RNA的生物合成1960年转录不需要引物只转录DNA分子中的一个片段(称为操纵子operon)双链DNA中只有一条链具有转录活性(称为模板链)

RNA聚合酶无校对功能RNA的合成与DNA合成的不同118转录不需要引物RNA的合成与DNA合成的不同42复制和与转录的区别119复制和与转录的区别43DNA的有义链和反义链启动子(promoter)

终止子(terminator)模板链(templattestrand)反义链(antisensestrand)有义链(sensestrand)非信息区DNA5´5´3´3´

模板链:双链DNA中具有转录活性的的链称为模板链,又称反义链(或负链,Watson链)

编码链:双链DNA中无转录活性的链称为编码链,又称有义链(或正链,Crick链)120DNA的有义链和反义链启动子(promoter)DNA的有义链和反义链121DNA的有义链和反义链45E.Coli中的RNA聚合酶122E.Coli中的RNA聚合酶46E.Coli中的RNA聚合酶(亚基:转录的启动子识别)123E.Coli中的RNA聚合酶(亚基:转录的启动子识别)47真核生物中的RNA聚合酶124真核生物中的RNA聚合酶48启动子和转录因子125启动子和转录因子49终止子和终止因子126终止子和终止因子50RNA转录的终止转录终止信号有两种:简单终止子(不依赖ρ因子):

(1)能形成发夹结构(2)在终止点之前具有一系列U核苷酸(连续6个);回文对称区通常有一段富含GC序列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

回文结构区不含富有GC区,回文结构之后也无寡聚U127RNA转录的终止转录终止信号有两种:51不对称转录128不对称转录52转录时DNA双链局部解开129转录时DNA双链局部解开53RNA转录过程RNA转录由识别、起始、延伸、终止四个阶段组成识别:RNA聚合酶在σ亚基的引导下结合于启动子;DNA双链局部解开,形成转录泡;

起始:在模板链上通过碱基配对合成最初RNA链延伸:σ亚基脱离,核心酶沿着DNA链由3→5的方向移动,转录区间的DNA双链解螺旋,而转录完的区间DNA又恢复双螺旋结构终止:核心酶到达终止子,RNA与核心酶从DNA上脱落130RNA转录过程RNA转录由识别、起始、延伸、终止RNA转录的起始131RNA转录的起始55解螺旋恢复螺旋转录泡模板链编码链RNA聚合酶作用示意图132解螺旋恢复螺旋转录泡模板链编码链RNA聚合酶作用示意图56RNA转录的延伸133RNA转录的延伸57§2.1.2真核细胞RNA的生物合成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RNA合成也就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酶类分布产物α-鹅膏蕈碱对酶的影响分子量(KDa)反应条件ⅠⅡⅢ核仁核质核质rRNA(5.8S、18S、28S)mRNAtRNA、5SrRNA不抑制低浓度抑制高浓度抑制500~700~700低离子强度要求Mg2+或Mn2+高离子强度高Mn2+浓度1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