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别业》与《归园田居》比较阅读课件_第1页
《终南别业》与《归园田居》比较阅读课件_第2页
《终南别业》与《归园田居》比较阅读课件_第3页
《终南别业》与《归园田居》比较阅读课件_第4页
《终南别业》与《归园田居》比较阅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终南别业》与《归园田居》比较阅读课件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晨兴理荒秽2《终南别业》与《归园田居》比较阅读课件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行到水穷处4“诗中田园风”与“诗中山水画”——《归园田居》与《终南别业》比较阅读“诗中田园风”与“诗中山水画”—5田园诗,是侧重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田园风光,体现农家生活的质朴、闲适与自由。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描写对象的诗歌。是山水怡情之作,侧重写游玩和观赏山水的闲情雅致。田园诗,是侧重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田园风光,体现农家生活的质朴6

学习目标1、复习回顾,全方面多角度赏析两首诗歌;2、掌握比较鉴赏诗歌的方法并加以运用,领会两首诗不同的风格和意境。3、结合背景,分析诗人形象,感受诗人情操。学习目标1、7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盛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

(王维)田园风山水画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中岁8活动一、回顾诗歌,多角度赏析

要求:齐读诗歌,结合所学赏析诗歌的方法,多角度赏析两首诗。

活动一、回顾诗歌,多角度赏析要求:齐读诗歌,结合所学赏9诗歌比较鉴赏的原则求同存异诗歌比较鉴赏的原则求同存异10比较鉴赏的关键是找准一、对诗意的理解二、对语言的品味三、对写作技巧的分析四、对艺术风格的把握比较点比较鉴赏的关键是找准一、对诗意的理解比较点11活动二、诵读诗歌,对比赏析要求:请大家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刚才赏析诗歌的基础上选择其中一个小话题来对比赏析,感受两诗不同的风格和意境。

诗中景诗中“技”

诗中人诗中“语”

诗中情活动二、诵读诗歌,对比赏析要求:请大家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12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盛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

(王维)田园风山水画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中岁13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青年时他也曾有“大济苍生”的理想,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对现实极端不满,在“不为五斗米折腰与乡里小儿”的坚毅中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一生安贫乐道。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青年时他也曾有“大济苍14

王维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一生起起落落,曾因事贬为济州司仓参军,也曾官至尚书右丞,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只能在凡尘中超脱,于是他吃斋奉佛,随俗浮沉,长期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15活动三、演读诗歌,感悟诗人情操要求:诗中字里行间都在给我们塑造独特的诗人形象,谈一谈你更喜欢哪位诗人。活动三、演读诗歌,感悟诗人情操要求:诗中字里行间都在给我们塑16陶渊明是何人?五柳先生靖节先生田园诗的始祖一个披星戴月的诗人一个荷锄自娱的士人一个安贫乐道的文人一个崇尚自然的农夫……王维是何人?诗佛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一个潜心修道的诗人一个闲适自由的仕人一个超然物外的禅士……陶渊明是何人?五柳先生王维是何人?诗佛17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盛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

(王维)田园风山水画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中岁18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盛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

(王维)田园风山水画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中岁19活动四、填诗游戏,灵活运用

活动四、填诗游戏,灵活运用20课后作业1、请结合所学内容,以随笔的形式《归园田居》和《终南别业》两首诗;2、古代许多文人志士在政治上失意后,都寄情于山水排遣内心的苦闷,结合这两首诗谈谈你的看法。课后作业1、请结合所学内容,以随笔的形式《归园田居》和《终南21《终南别业》与《归园田居》比较阅读课件2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晨兴理荒秽23《终南别业》与《归园田居》比较阅读课件2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行到水穷处25“诗中田园风”与“诗中山水画”——《归园田居》与《终南别业》比较阅读“诗中田园风”与“诗中山水画”—26田园诗,是侧重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田园风光,体现农家生活的质朴、闲适与自由。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描写对象的诗歌。是山水怡情之作,侧重写游玩和观赏山水的闲情雅致。田园诗,是侧重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田园风光,体现农家生活的质朴27

学习目标1、复习回顾,全方面多角度赏析两首诗歌;2、掌握比较鉴赏诗歌的方法并加以运用,领会两首诗不同的风格和意境。3、结合背景,分析诗人形象,感受诗人情操。学习目标1、28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盛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

(王维)田园风山水画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中岁29活动一、回顾诗歌,多角度赏析

要求:齐读诗歌,结合所学赏析诗歌的方法,多角度赏析两首诗。

活动一、回顾诗歌,多角度赏析要求:齐读诗歌,结合所学赏30诗歌比较鉴赏的原则求同存异诗歌比较鉴赏的原则求同存异31比较鉴赏的关键是找准一、对诗意的理解二、对语言的品味三、对写作技巧的分析四、对艺术风格的把握比较点比较鉴赏的关键是找准一、对诗意的理解比较点32活动二、诵读诗歌,对比赏析要求:请大家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刚才赏析诗歌的基础上选择其中一个小话题来对比赏析,感受两诗不同的风格和意境。

诗中景诗中“技”

诗中人诗中“语”

诗中情活动二、诵读诗歌,对比赏析要求:请大家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33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盛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

(王维)田园风山水画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中岁34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青年时他也曾有“大济苍生”的理想,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对现实极端不满,在“不为五斗米折腰与乡里小儿”的坚毅中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一生安贫乐道。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青年时他也曾有“大济苍35

王维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一生起起落落,曾因事贬为济州司仓参军,也曾官至尚书右丞,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只能在凡尘中超脱,于是他吃斋奉佛,随俗浮沉,长期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36活动三、演读诗歌,感悟诗人情操要求:诗中字里行间都在给我们塑造独特的诗人形象,谈一谈你更喜欢哪位诗人。活动三、演读诗歌,感悟诗人情操要求:诗中字里行间都在给我们塑37陶渊明是何人?五柳先生靖节先生田园诗的始祖一个披星戴月的诗人一个荷锄自娱的士人一个安贫乐道的文人一个崇尚自然的农夫……王维是何人?诗佛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一个潜心修道的诗人一个闲适自由的仕人一个超然物外的禅士……陶渊明是何人?五柳先生王维是何人?诗佛38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盛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

(王维)田园风山水画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中岁39归园田居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盛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