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62ad99a3a92e0deb8b7e27b62b353e/8962ad99a3a92e0deb8b7e27b62b353e1.gif)
![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62ad99a3a92e0deb8b7e27b62b353e/8962ad99a3a92e0deb8b7e27b62b353e2.gif)
![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62ad99a3a92e0deb8b7e27b62b353e/8962ad99a3a92e0deb8b7e27b62b353e3.gif)
![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62ad99a3a92e0deb8b7e27b62b353e/8962ad99a3a92e0deb8b7e27b62b353e4.gif)
![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62ad99a3a92e0deb8b7e27b62b353e/8962ad99a3a92e0deb8b7e27b62b353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内容
一、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
二、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
三、烟草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调查方法主要内容一、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1一、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品种的抗性评价、药效评估、研究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预测预报YC/T39-1996烟草病害分级及调查方法GB/T23222-2008一、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品种的抗性评价、药效评估、研究病2相关术语病情指数指烟草群体水平上的病害发生程度,是以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相结合的统计结果,用数值表示发病的程度。病害严重度
植株或根、茎、叶等部位的受害程度。蚜量指数
指烟草群体水平上的蚜虫发生程度,是以蚜虫数量级别与调查样本数相结合的统计结果,用数值表示蚜虫的发生程度。相关术语病情指数3病害严重度分级依据叶斑类病害
多以叶片为调查单元,按病斑总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数分级系统病害或局部病害
以单株为调查单元时,则按全株症状严重度分成若干级。参考病害所造成的损失情况和工业上利用价值因素,赤星病。收购中对残伤限制要求。合理性和实用性。病害严重度分级依据叶斑类病害4黑胫病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0级:全株无病。1级: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的1/3,或1/3以下叶片凋萎。3级:茎部病斑环绕茎围1/3~1/2,或1/3~1/2叶片轻度凋萎,或下部少数叶片出现病斑。5级:茎部病斑超过茎围的1/2,但未全部环绕茎围,或1/2~2/3叶片凋萎。7级:茎部病斑全部环绕茎围,或2/3以上叶片凋萎。9级:病株基本枯死。黑胫病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513579135796青枯病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0级:全株无病。1级:茎部偶有褪绿斑,或病侧1/2以下叶片凋萎。3级:茎部有黑色条斑,但不超过茎高1/2,或病侧1/2~2/3叶片凋萎。5级:茎部黑色条斑超过茎高1/2,但未到达茎顶部,或病侧2/3以上叶片凋萎。7级:茎部黑色条斑到达茎顶部,或病株叶片全部凋萎。9级:病株基本枯死。青枯病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757,93-53仅依据黑色条斑判定(未考虑凋萎等症状)57,93-53仅依据黑色条斑判定(未考虑凋萎等症状)8根黑腐病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0级:无病,植株生长正常。1级:植株生长基本正常或稍有矮化,少数根坏死呈黑色,中下部叶片褪绿(或变色)。3级:病株株高比健株矮1/4~1/3,或半数根坏死呈黑色,1/2~2/3叶片萎蔫,中下部叶片稍有干尖、干边。5级:病株比健株矮1/3~1/2,大部分根坏死呈黑色,2/3以上叶片萎蔫,明显干尖、干边。7级:病株比健株矮1/2以上,全株叶片凋萎,根全部坏死呈黑色,近地表的次生根受害明显。9级:病株基本枯死。根黑腐病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9根结线虫病生长期田间调查0级:植株生长正常。1级:植株生长基本正常,叶缘、叶尖部分变黄,但不干尖。3级:病株比健株矮1/4~1/3,或叶片轻度干尖、干边。5级:病株比健株矮1/3~1/2,或大部分叶片干尖、干边或有枯黄斑。7级:病株比健株矮1/2以上,全部叶片干尖、干边或有枯黄斑。9级:植株严重矮化,全株叶片基本干枯。根结线虫病10根结线虫病采收结束后拔根调查0级:根部正常。1级:1/4以下根上有少量根结。3级:1/4~1/3根上有少量根结。5级:1/3~1/2根上有根结。7级:1/2以上根上有根结,少量次生根上产生根结。9级:所有根上(包括次生根)长满根结。根结线虫病11白粉病以叶片为单位分级调查。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6%~10%。5级:11%~20%。7级:21%~40%。9级:41%以上。白粉病以叶片为单位分级调查。12赤星病、野火病、角斑病
适用于在调制过程中病斑明显扩大的叶斑病害,以叶片为单位分级调查。0级:全叶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1%以下。3级:2%~5%。5级:6%~10%。7级:11%~20%。9级:21%以上。赤星病、野火病、角斑病适用于在调制过程中病斑明显扩大的叶斑13其他叶斑病蛙眼病、炭疽病、气候性斑点病、蚀纹病及坏死性病毒病、烟草环斑病毒病等,包括叶片烘烤后病斑面积无明显扩大的叶部病害。以叶片为单位分级调查。0级:全叶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6%~10%。5级:11%~20%。7级:21%~40%。9级:41%以上。其他叶斑病蛙眼病、炭疽病、气候性斑点病、蚀纹病及坏死性病毒病14以株为单位的叶斑类调查适用于所有叶斑病害较大面积调查。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0级:全株无病。1级:全株病斑很少,即小病斑(直径≤2mm)不超过15个,大病斑(直径>2mm)不超过2个。3级:全株叶片有少量病斑,即小病斑50个以内,大病斑2~10个。5级:1/3以下叶片上有中量病斑,即小病斑50~100个,大病斑10~20个。7级:1/3~2/3叶片上有病斑,病斑中量到多量,即小病斑100个以上,大病斑20个以上,下部个别叶片干枯。9级:2/3以上叶片有病斑,病斑多,部分叶片干枯。以株为单位的叶斑类调查适用于所有叶斑病害较大面积调查。以株为15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16叶斑类病害分级模式图计算机模拟:Photoshop,病斑与叶片面积比值=病斑像素/叶片像素叶斑类病害分级模式图计算机模拟:17011(上限)011(上限)183(低限)3(高限)5(高限)3(低限)3(高限)5(高限)197(高限)97(高限)92055955921151522病毒病(TMV、CMV、PVY)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0级:全株无病。1级:心叶脉明或轻微花叶,病株无明显矮化。3级:1/3叶片花叶但不变形,或病株矮化为正常株高的3/4以上。5级:1/3~1/2叶片花叶,或少数叶片变形,或主脉变黑;或病株矮化为正常株高的2/3~3/4。7级:1/2~2/3叶片花叶,或变形或主侧脉坏死;或病株矮化为正常株高的1/2~2/3。9级:全株叶片花叶,严重变形或坏死,或病株矮化为正常株高的1/2以上。
病毒病(TMV、CMV、PVY)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23131324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259926烟蚜调查烟株顶部已展开的5片叶,记载每片叶的蚜量级别0级:0头/叶1级:1~5头/叶。2级:6~20头/叶。3级:21~100头/叶。4级:101~500头/叶。烟蚜27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或叶数×该病级值)/(调查总株数或叶数×最高级值)]×100被害株率(%)=(被害株数/调查总株数)×100有蚜(虫)株率(%)=[有蚜(虫)株数/调查总株数]×100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28蚜量指数=[∑(各级叶数×该级别值)]/(调查总株数或叶数×最高级值)×100平均单株蚜量=总蚜量/总株数百株虫量=(总虫量/总株数)×100有卵株率(%)=(有卵株数/调查总株数)×100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29注意事项!!以上病害分级模式图仅供参考(计算机模拟)实际应用中会有差距(叶斑类病害实际调查可能偏高)上下限问题:20%,21%掌握统一尺度调查人员固定调查同一个重复分级标准的变化
0、(0.5)、1、2、3、40、1、3、5、7、9注意事项!!以上病害分级模式图仅供参考(计算机模拟)30病情指数的计算方法举例:共调查100株(叶)若严重度均为1级:原病情指数(100X1/100X4)X100=25
现病情指数(100X1/100X9)X100=11若严重度均为倒数第2级(赤星病):原病情指数(100X3/100X4)X100=75
现病情指数(100X7/100X9)X100=77.78病情指数计算方法病情指数的计算方法举例:共调查100株(叶)31二、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一)病害(二)昆虫及其他动物(三)杂草二、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一)病害32(一)病害种类调查方法种类普查1、普查范围
选择不同生态条件的县(市)设置普查点(覆盖全省面积80%以上)。2、普查内容
病害种类、分布、为害程度、病害防治情况等。3、普查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乡镇,每乡镇选2-3个调查点,其他乡镇随机调查。生育期(苗期、团棵期、旺长期、采收期等)记载种类、发生程度、发病条件等。(一)病害种类调查方法种类普查33系统调查
每省区选择植烟面积大、生态条件有代表性的县市()个,每个县市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点2~3个,对当地的主要病害进行系统调查。(可结合测报点调查)标本制作及照片
对当地发现的病害制作实物标本,并对各发病部位及不同发病时期的症状拍摄高清晰度数码照片,数码相机像素不低于500万像素,照片命名格式为:XX省XX县XX病害,统一保存为JPEG格式。系统调查34局部、群体、病征、不同部位等局部、群体、病征、不同部位等35新病害鉴定
对田间无法鉴别的新病害,采集样品交由技术依托单位进行鉴定,并对病原菌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等项目的测定。新病害鉴定36(二)昆虫及其他动物
种类普查1、选点选择有代表性的植烟县()个,每县选择3~5个植烟乡镇,每乡镇选择有代表性烟田调查采集。2、调查时期苗床期、移栽前、移栽-团棵期、旺长期、采收期、留种田3、调查内容和方法
随机采集、定点采集、人工饲养(虫态、寄生)害虫、天敌虫口密度、虫态、寄生率、受害率品种、土质类型、生育期、前茬作物、气候因素、环境条件、GPS信息等内容。(二)昆虫及其他动物37标本制作及照片
对调查到的昆虫或其他动物种类制作标本,并拍摄高清晰度数码照片。主要害虫种类要对各虫态、为害症状拍摄数码照片。数码相机像素不低于500万像素,照片命名格式为:XX省XX县XX(昆虫名称),统一保存为JPEG格式。标本制作及照片38最好拍摄昆虫的生态照片,展现主要特征最好拍摄昆虫的生态照片,展现主要特征39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40系统调查结合测报工作,选择植烟面积大、生态条件有代表性的县市,每个县市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点2~3个,对当地的主要害虫及天敌进行系统调查。发生动态、与生态条件的关系等。系统调查41昆虫群落调查
选择植烟面积大、生态条件有代表性的县市3-5个,每个县市选择有代表性的烟田2亩左右,整个生育期不使用杀虫剂,同时设置常规生产田块(2亩左右)作为对照。对当地烟田昆虫群落进行调查,移栽后每5天调查一次,5点取样每点调查10株,记载每株烟每个叶位上的昆虫(含蜘蛛)种类、虫态和数量,同时记载相关信息,分析烟田昆虫群落组成、多样性、稳定性的群落参数。
此项调查可结合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系统调查进行。昆虫群落调查42(三)杂草杂草种类及危害调查1、取样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植烟县()个,每县选择3~5个植烟乡镇的有代表性烟田进行调查采集。分别于移栽还苗后、团棵期、旺长期、成熟采收期调查一次。(三)杂草43调查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
每样点面积为1m2(1m×1cm),每个样点调查的内容包括杂草种类、株数、平均高度、鲜重(旺长期至采收前)和调查田块及作物的有关情况。量化参数:
田间均度、田间频度、田间密度、平均盖度调查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44杂草发生规律调查
选择植烟面积大、生态条件有代表性的县市()个,每个县市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点2~3个,对当地杂草系统调查,移栽后每10天调查一次,5点取样,每点0.25m2(0.5m×0.5cm),调查样方内的杂草种类和株数。杂草发生规律调查45除草剂药害调查(1)调查出现药害烟株的百分比(2)药害分级0级:无药害;1级:轻度药害,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2级:中等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作物减产;3级:高度药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一般要求补偿部分经济损失;4级:严重药害,烟草生长受阻,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必须补偿经济损失。同时,应准确记录药害症状,如生长抑制、褪绿、枯斑、畸形等。除草剂药害调查46杂草种子库的数量特征及演替规律研究耕翻起垄前,用直径5cm的圆筒形土壤取样器,每块田按照对角线5点取样,重复4次。按0~5cm、5.1~10cm、10.1~15cm、15.1~20cm4个土层取样,每层土样分别置于0.1m2的塑料盒中。采用直接萌发法观察出草情况。
主要由技术依托单位开展此项工作。杂草种子库的数量特征及演替规律研究耕翻起垄前,用直径5cm的47标本制作及照片对调查到的杂草种类,拍摄不同生长时期的数码照片,并制作标本。数码相机像素不低于500万像素,照片命名格式为:XX省XX县XX(杂草名称),统一保存为JPEG格式。幼苗、单株、花、果实等,背景清晰标本制作及照片48荠菜:幼苗、单株、花序荠菜:幼苗、单株、花序49背景背502、烟草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调查方法病害:(1)系统调查(2)普查(发生、危害程度)(3)发生程度分级标准(4)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总
赤星病黑胫病野火、角斑病、根结线虫病、蚜传病毒病、青枯病2、烟草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调查方法病害:51害虫:越冬虫源基数调查田间成虫消长调查系统调查和普查天敌调查方法发生程度划分标准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总
烟蚜、烟青虫、棉铃虫、小地老虎害虫:521、烟蚜调查方法早春虫源基数调查
木本寄主植物草本寄主植物有翅蚜迁飞调查黄皿诱集,每天定时调查,及时更换。
1m左右高度,根据烟株高度进行调整。1、烟蚜调查方法早春虫源基数调查53系统调查移栽后进行,调查田不使用杀虫剂。大田普查在烟草移栽后10d、团棵期、旺长期分别进行3次较大面积普查。直接计数或分级调查。综合考虑当地品种、种植区域、生态条件等因素,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调查田块数量应不少于10块,每块烟田面积不少于667m2,普查面积占当地植烟面积的比例应不小于1%。
系统调查54天敌调查系统调查的同时,调查烟蚜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天敌单位的折算
(1)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十三星瓢虫等食蚜量大的瓢虫成、幼虫,1个虫体作为1个天敌单位。(2)龟纹瓢虫、多异瓢虫的成、幼虫,大草蛉、中华草蛉的幼虫、食蚜蝇幼虫,2个虫体作为1个天敌单位。(3)草间小黑蛛等一般食蚜量的天敌,4个虫体作为1个天敌单位。(4)小花蝽、大眼长蝽,10个虫体作为1个天敌单位。(5)僵蚜,120个虫体作为1个天敌单位。天敌调查55烟蚜发生程度划分标准烟蚜发生程度分为6级,主要以当地烟蚜发生盛期的平均单株蚜量(X)来确定,分级指标如下。0级(无发生):0;1级(轻发生):0<X≤10;2级(中等偏轻发生):10<X≤50;3级(中等发生):50<X≤100;4级(中等偏重发生):100<X≤200;5级(大发生):X>200。烟蚜发生程度划分标准562、烟青虫、棉铃虫调查方法越冬虫源基数调查越冬蛹常年羽化始期前20d调查,选取当地最末一代烟青虫主要寄主作物田(烟草、辣椒等)调查,每块地随机5点取样,兼顾地边及中间,每点调查1m2,调查深度15cm的土壤中越冬蛹的数量,调查各类作物不少于5块田。计算单位面积越冬蛹量,并统计各类作物种植面积。2、烟青虫、棉铃虫调查方法越冬虫源基数调查57水盆笼罩黏胶田间成虫消长调查性信息素诱杀笼罩诱捕器水盆笼罩黏胶田间成虫消长调查58瞬间上飞:笼罩式下飞:漏斗式旋转:干式、水盆干式漏斗式瞬间上飞:笼罩式干式漏斗式59锥形(笼罩)诱捕器锥形(笼罩)诱捕器60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61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62诱芯如何保存?性信息素产品易挥发,需要存放在较低温度的冰箱中(-15至-5度)保存处应远离高温环境,诱芯应避免暴晒。使用前才打开密封包装袋使用时根据有效期定期更换诱芯如何保存?性信息素产品易挥发,需要存放在较低温度的冰箱中63系统调查查幼虫:百株虫量、有虫株率。查卵:有卵株率及百株卵量
采用平行线10点取样方法,定点定株,共调查10行(应根据地块大小适当隔行,下同),每行连续调查10株。每5d调查1次普查在每代烟青虫、棉铃虫混合种群发生为害盛期进行大面积普查,均应在大面积防治前进行,同一地区每年调查时间应大致相同。综合考虑当地品种、种植区域、生态条件等因素,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调查田块数量应不少于10块,每块烟田面积不少于667m2,普查面积占当地植烟面积的比例应不小于1%。
系统调查64天敌调查方法在每次进行烟青虫系统调查的同时,调查烟青虫天敌的种类、虫态和数量(包括株间和地面。在烟青虫卵高峰期和幼虫的盛发期,分别从田间采集50~100粒卵和3~5龄幼虫50~100头,带回室内饲养,观察被寄生情况,鉴定寄生性天敌种类并计数。
天敌调查方法65烟青虫、棉铃虫发生程度划分标准发生程度分为6级,主要以当地烟青虫、棉铃虫混合种群幼虫发生盛期的百株虫量(X)来确定,分级指标如下。0级(无发生):0;1级(轻发生):0<X≤10;2级(中等偏轻发生):10<X≤35;3级(中等发生):35<X≤60;4级(中等偏重发生):60<X≤85;5级(大发生):X>85。烟青虫、棉铃虫发生程度划分标准663小地老虎调查方法1成虫发生动态调查自当地越冬代成虫常年始见期开始
性诱剂诱捕器设置方法
2卵量调查
当地越冬代成虫常年始见期开始,至烟田小地老虎为害末期结束。采用麻袋片诱集法。每块类型田内放置30片面积为100cm2的正方形麻袋片,固定于地表面,每两片之间至少相距5m,每3d调查一次麻袋片上的卵量。在麻袋片诱卵的类型田内,将麻袋片放在便于观察并与田间小气候相近的的田边,但不可放在向阳面或阳光直射的地方。采集诱到的卵粒,标记采集日期,每天早晨观察卵粒的孵化进度。3小地老虎调查方法1成虫发生动态调查67移栽前幼虫密度调查烟田移栽前10d进行1次调查。每块类型田内采用平行线取样方法,共调查10垄(应根据地块大小适当隔行,下同),每垄调查3m,记载每样点内杂草上及土壤中小地老虎幼虫数量及幼虫发育进度。移栽前幼虫密度调查684系统调查烟草移栽后开始,至地老虎为害期基本结束。选择有代表性的烟田2~3块作为观测圃,每块田面积不少于667m2,调查期间不施用杀虫剂,采用平行线取样方法,定点定株,调查10行,每行连续调查10株,共计100株。每隔3d调查一次,直至地老虎为害期基本结束。记载烟株、根际和地面松土内的幼虫数量,同时根据地老虎的为害症状记载被害株数,并计算被害株率。4系统调查69大田普查在小地老虎发生为害盛期进行大面积普查,同一地区每年调查时间应大致相同。调查田块数量应不少于10块,每块烟田面积不少于667m2采用平行线取样方法,调查10行,每行连续调查10株,共计100株。根据地老虎的为害症状记载被害株数和幼虫数量,并计算被害株率及百株虫量。大田普查706发生程度划分标准小地老虎发生程度分为6级,主要以当地小地老虎幼虫发生盛期的断苗率(X)来确定,分级指标如下。0级(无发生):0;1级(轻发生):0<X≤2%;2级(中等偏轻发生):2%<X≤5%;3级(中等发生):5%<X≤8%;4级(中等偏重发生):8%<X≤11%;5级(大发生):X>11%。6发生程度划分标准714、病毒病调查方法传毒媒介虫源基数调查传毒媒介有翅蚜迁飞调查方法系统调查5-6叶期调查一次,烟草移栽后开始每5天调查一次,打顶后结束。每个苗床调查100株烟苗。移栽后大田调查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定点定株,每点顺行连续调查50株。记载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大田普查在烟草成苗期、团棵期、旺长期、采收期分别进行4次普查调查田块数量应不少于10块,每块烟田面积不少于667m2。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方法,每点不少于50株,调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4、病毒病调查方法传毒媒介虫源基数调查72级别0(无发生)1(轻度发生)2(中等偏轻发生)3(中等发生)4(中等偏重发生)5(严重发生)病情指数00<M≤55<M≤2020<M≤3535<M≤50M>50 烟草病毒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级别0(无发生)1(轻度发生)2(中等偏轻发生)3(中735、赤星病调查方法系统调查
田间出现赤星病病斑后,每5d调查一次,完全采收后结束。
选择当地具有代表气候烟草种植区域,建立相对固定观测圃,面积应大于667m2,种植品种为常年稳定感病品种。调查期间不施用防治该病的杀菌剂,调查期间不采收,其它栽培管理措施同当地常规。
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方法,每点挂牌定5株,5d调查一次,若遇降雨天气,改为每3d调查一次,以叶片为单位全株调查,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5、赤星病调查方法系统调查74病原孢子数量动态观测移栽后30d,在系统观测田,每隔10行设置1个观测点,共设置3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按150cm高度设置人工孢子捕捉器,按照不同方向装置3枚涂有凡士林油的载玻片。每隔3d将载玻片(涂有凡士林油)取回,并换载玻片一次。光学显微镜下检查载玻片捕捉到的赤星病菌孢子,每个载玻片检查5个视野(20×10倍),3个载玻片的平均孢子捕捉量为连续3d的孢子捕捉量也可田间设置1个孢子自动捕捉器,3天记载一次病原孢子数量动态观测75大田普查
烟草打顶期、下部叶采收期、中部叶采收期、上部叶采收期各调查一次。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品种、不同田块类型选择代表性调查田块,每种类型田调查数量不少于5块。每块田块面积在667m2以上,普查总面积不少于当地种植面积的1%。采用按行踏查方法,10点取样,每点查10株,调查病株数,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大田普查76级别0(无发生)1(轻度发生)2(中等偏轻发生)3(中等发生)4(中等偏重发生)5(严重发生)病情指数00<M≤55<M≤1515<M≤2525<M≤40M>40烟草赤星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级别0(无发生)1(轻度发生)2(中等偏轻发生)3(中等发生776、黑胫病调查方法系统调查
移栽后10d开始调查,直至采收结束。调查在晴天中午以后进行,每5d调查一次。选择当地具有代表气候烟草种植区域,建立相对固定观测圃,面积应大于667m2,种植品种为常年稳定感病品种。调查期间不施用防治该病的杀菌剂,调查期间不采收,其它栽培管理措施同当地常规。移栽后大田调查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方法,定点定株,每点顺行连续调查50株,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6、黑胫病调查方法系统调查78大田普查
在烟草成苗期(8-10叶期)、团棵期、旺长期、采收期分别进行4次普查,同一地区每年调查时间应大致相同。
选择不同区域、不同品种、不同田块类型苗床和烟田,调查苗床数量不少于10个,田块数量应不少于10块,每块烟田面积不少于667m2。普查总面积不少于当地种植面积的1%。
每个苗床随机调查不少于100株。每块田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方法,每点50株,共查250株,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大田普查79级别0(无发生)1(轻度发生)2(中等偏轻发生)3(中等发生)4(中等偏重发生)5(严重发生)病情指数00<M≤55<M≤2020<M≤3535<M≤50M>50烟草黑胫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级别0(无发生)1(轻度发生)2(中等偏轻发生)3(中等发生807、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总
资料收集
a)当地种植的主要烟草品种、播种期、移栽期、种植面积、种植制度等;
b)当地气象台(站)主要气象要素的实测值和预测值。测报资料汇总对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记载烟草种植和病虫发生、防治情况,总结发生特点,并进行原因分析,将原始记录与汇总材料装订成册,并作为正式档案保存。7、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总资料收集81谢谢谢谢82主要内容
一、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
二、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
三、烟草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调查方法主要内容一、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83一、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品种的抗性评价、药效评估、研究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预测预报YC/T39-1996烟草病害分级及调查方法GB/T23222-2008一、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品种的抗性评价、药效评估、研究病84相关术语病情指数指烟草群体水平上的病害发生程度,是以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相结合的统计结果,用数值表示发病的程度。病害严重度
植株或根、茎、叶等部位的受害程度。蚜量指数
指烟草群体水平上的蚜虫发生程度,是以蚜虫数量级别与调查样本数相结合的统计结果,用数值表示蚜虫的发生程度。相关术语病情指数85病害严重度分级依据叶斑类病害
多以叶片为调查单元,按病斑总面积占叶片总面积的百分数分级系统病害或局部病害
以单株为调查单元时,则按全株症状严重度分成若干级。参考病害所造成的损失情况和工业上利用价值因素,赤星病。收购中对残伤限制要求。合理性和实用性。病害严重度分级依据叶斑类病害86黑胫病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0级:全株无病。1级: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的1/3,或1/3以下叶片凋萎。3级:茎部病斑环绕茎围1/3~1/2,或1/3~1/2叶片轻度凋萎,或下部少数叶片出现病斑。5级:茎部病斑超过茎围的1/2,但未全部环绕茎围,或1/2~2/3叶片凋萎。7级:茎部病斑全部环绕茎围,或2/3以上叶片凋萎。9级:病株基本枯死。黑胫病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87135791357988青枯病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0级:全株无病。1级:茎部偶有褪绿斑,或病侧1/2以下叶片凋萎。3级:茎部有黑色条斑,但不超过茎高1/2,或病侧1/2~2/3叶片凋萎。5级:茎部黑色条斑超过茎高1/2,但未到达茎顶部,或病侧2/3以上叶片凋萎。7级:茎部黑色条斑到达茎顶部,或病株叶片全部凋萎。9级:病株基本枯死。青枯病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8957,93-53仅依据黑色条斑判定(未考虑凋萎等症状)57,93-53仅依据黑色条斑判定(未考虑凋萎等症状)90根黑腐病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0级:无病,植株生长正常。1级:植株生长基本正常或稍有矮化,少数根坏死呈黑色,中下部叶片褪绿(或变色)。3级:病株株高比健株矮1/4~1/3,或半数根坏死呈黑色,1/2~2/3叶片萎蔫,中下部叶片稍有干尖、干边。5级:病株比健株矮1/3~1/2,大部分根坏死呈黑色,2/3以上叶片萎蔫,明显干尖、干边。7级:病株比健株矮1/2以上,全株叶片凋萎,根全部坏死呈黑色,近地表的次生根受害明显。9级:病株基本枯死。根黑腐病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91根结线虫病生长期田间调查0级:植株生长正常。1级:植株生长基本正常,叶缘、叶尖部分变黄,但不干尖。3级:病株比健株矮1/4~1/3,或叶片轻度干尖、干边。5级:病株比健株矮1/3~1/2,或大部分叶片干尖、干边或有枯黄斑。7级:病株比健株矮1/2以上,全部叶片干尖、干边或有枯黄斑。9级:植株严重矮化,全株叶片基本干枯。根结线虫病92根结线虫病采收结束后拔根调查0级:根部正常。1级:1/4以下根上有少量根结。3级:1/4~1/3根上有少量根结。5级:1/3~1/2根上有根结。7级:1/2以上根上有根结,少量次生根上产生根结。9级:所有根上(包括次生根)长满根结。根结线虫病93白粉病以叶片为单位分级调查。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6%~10%。5级:11%~20%。7级:21%~40%。9级:41%以上。白粉病以叶片为单位分级调查。94赤星病、野火病、角斑病
适用于在调制过程中病斑明显扩大的叶斑病害,以叶片为单位分级调查。0级:全叶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1%以下。3级:2%~5%。5级:6%~10%。7级:11%~20%。9级:21%以上。赤星病、野火病、角斑病适用于在调制过程中病斑明显扩大的叶斑95其他叶斑病蛙眼病、炭疽病、气候性斑点病、蚀纹病及坏死性病毒病、烟草环斑病毒病等,包括叶片烘烤后病斑面积无明显扩大的叶部病害。以叶片为单位分级调查。0级:全叶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6%~10%。5级:11%~20%。7级:21%~40%。9级:41%以上。其他叶斑病蛙眼病、炭疽病、气候性斑点病、蚀纹病及坏死性病毒病96以株为单位的叶斑类调查适用于所有叶斑病害较大面积调查。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0级:全株无病。1级:全株病斑很少,即小病斑(直径≤2mm)不超过15个,大病斑(直径>2mm)不超过2个。3级:全株叶片有少量病斑,即小病斑50个以内,大病斑2~10个。5级:1/3以下叶片上有中量病斑,即小病斑50~100个,大病斑10~20个。7级:1/3~2/3叶片上有病斑,病斑中量到多量,即小病斑100个以上,大病斑20个以上,下部个别叶片干枯。9级:2/3以上叶片有病斑,病斑多,部分叶片干枯。以株为单位的叶斑类调查适用于所有叶斑病害较大面积调查。以株为97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98叶斑类病害分级模式图计算机模拟:Photoshop,病斑与叶片面积比值=病斑像素/叶片像素叶斑类病害分级模式图计算机模拟:99011(上限)011(上限)1003(低限)3(高限)5(高限)3(低限)3(高限)5(高限)1017(高限)97(高限)91025595591031515104病毒病(TMV、CMV、PVY)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0级:全株无病。1级:心叶脉明或轻微花叶,病株无明显矮化。3级:1/3叶片花叶但不变形,或病株矮化为正常株高的3/4以上。5级:1/3~1/2叶片花叶,或少数叶片变形,或主脉变黑;或病株矮化为正常株高的2/3~3/4。7级:1/2~2/3叶片花叶,或变形或主侧脉坏死;或病株矮化为正常株高的1/2~2/3。9级:全株叶片花叶,严重变形或坏死,或病株矮化为正常株高的1/2以上。
病毒病(TMV、CMV、PVY)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1051313106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10799108烟蚜调查烟株顶部已展开的5片叶,记载每片叶的蚜量级别0级:0头/叶1级:1~5头/叶。2级:6~20头/叶。3级:21~100头/叶。4级:101~500头/叶。烟蚜109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或叶数×该病级值)/(调查总株数或叶数×最高级值)]×100被害株率(%)=(被害株数/调查总株数)×100有蚜(虫)株率(%)=[有蚜(虫)株数/调查总株数]×100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110蚜量指数=[∑(各级叶数×该级别值)]/(调查总株数或叶数×最高级值)×100平均单株蚜量=总蚜量/总株数百株虫量=(总虫量/总株数)×100有卵株率(%)=(有卵株数/调查总株数)×100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111注意事项!!以上病害分级模式图仅供参考(计算机模拟)实际应用中会有差距(叶斑类病害实际调查可能偏高)上下限问题:20%,21%掌握统一尺度调查人员固定调查同一个重复分级标准的变化
0、(0.5)、1、2、3、40、1、3、5、7、9注意事项!!以上病害分级模式图仅供参考(计算机模拟)112病情指数的计算方法举例:共调查100株(叶)若严重度均为1级:原病情指数(100X1/100X4)X100=25
现病情指数(100X1/100X9)X100=11若严重度均为倒数第2级(赤星病):原病情指数(100X3/100X4)X100=75
现病情指数(100X7/100X9)X100=77.78病情指数计算方法病情指数的计算方法举例:共调查100株(叶)113二、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一)病害(二)昆虫及其他动物(三)杂草二、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一)病害114(一)病害种类调查方法种类普查1、普查范围
选择不同生态条件的县(市)设置普查点(覆盖全省面积80%以上)。2、普查内容
病害种类、分布、为害程度、病害防治情况等。3、普查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乡镇,每乡镇选2-3个调查点,其他乡镇随机调查。生育期(苗期、团棵期、旺长期、采收期等)记载种类、发生程度、发病条件等。(一)病害种类调查方法种类普查115系统调查
每省区选择植烟面积大、生态条件有代表性的县市()个,每个县市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点2~3个,对当地的主要病害进行系统调查。(可结合测报点调查)标本制作及照片
对当地发现的病害制作实物标本,并对各发病部位及不同发病时期的症状拍摄高清晰度数码照片,数码相机像素不低于500万像素,照片命名格式为:XX省XX县XX病害,统一保存为JPEG格式。系统调查116局部、群体、病征、不同部位等局部、群体、病征、不同部位等117新病害鉴定
对田间无法鉴别的新病害,采集样品交由技术依托单位进行鉴定,并对病原菌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等项目的测定。新病害鉴定118(二)昆虫及其他动物
种类普查1、选点选择有代表性的植烟县()个,每县选择3~5个植烟乡镇,每乡镇选择有代表性烟田调查采集。2、调查时期苗床期、移栽前、移栽-团棵期、旺长期、采收期、留种田3、调查内容和方法
随机采集、定点采集、人工饲养(虫态、寄生)害虫、天敌虫口密度、虫态、寄生率、受害率品种、土质类型、生育期、前茬作物、气候因素、环境条件、GPS信息等内容。(二)昆虫及其他动物119标本制作及照片
对调查到的昆虫或其他动物种类制作标本,并拍摄高清晰度数码照片。主要害虫种类要对各虫态、为害症状拍摄数码照片。数码相机像素不低于500万像素,照片命名格式为:XX省XX县XX(昆虫名称),统一保存为JPEG格式。标本制作及照片120最好拍摄昆虫的生态照片,展现主要特征最好拍摄昆虫的生态照片,展现主要特征121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122系统调查结合测报工作,选择植烟面积大、生态条件有代表性的县市,每个县市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点2~3个,对当地的主要害虫及天敌进行系统调查。发生动态、与生态条件的关系等。系统调查123昆虫群落调查
选择植烟面积大、生态条件有代表性的县市3-5个,每个县市选择有代表性的烟田2亩左右,整个生育期不使用杀虫剂,同时设置常规生产田块(2亩左右)作为对照。对当地烟田昆虫群落进行调查,移栽后每5天调查一次,5点取样每点调查10株,记载每株烟每个叶位上的昆虫(含蜘蛛)种类、虫态和数量,同时记载相关信息,分析烟田昆虫群落组成、多样性、稳定性的群落参数。
此项调查可结合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系统调查进行。昆虫群落调查124(三)杂草杂草种类及危害调查1、取样方法
选择有代表性的植烟县()个,每县选择3~5个植烟乡镇的有代表性烟田进行调查采集。分别于移栽还苗后、团棵期、旺长期、成熟采收期调查一次。(三)杂草125调查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
每样点面积为1m2(1m×1cm),每个样点调查的内容包括杂草种类、株数、平均高度、鲜重(旺长期至采收前)和调查田块及作物的有关情况。量化参数:
田间均度、田间频度、田间密度、平均盖度调查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126杂草发生规律调查
选择植烟面积大、生态条件有代表性的县市()个,每个县市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点2~3个,对当地杂草系统调查,移栽后每10天调查一次,5点取样,每点0.25m2(0.5m×0.5cm),调查样方内的杂草种类和株数。杂草发生规律调查127除草剂药害调查(1)调查出现药害烟株的百分比(2)药害分级0级:无药害;1级:轻度药害,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2级:中等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作物减产;3级:高度药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一般要求补偿部分经济损失;4级:严重药害,烟草生长受阻,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必须补偿经济损失。同时,应准确记录药害症状,如生长抑制、褪绿、枯斑、畸形等。除草剂药害调查128杂草种子库的数量特征及演替规律研究耕翻起垄前,用直径5cm的圆筒形土壤取样器,每块田按照对角线5点取样,重复4次。按0~5cm、5.1~10cm、10.1~15cm、15.1~20cm4个土层取样,每层土样分别置于0.1m2的塑料盒中。采用直接萌发法观察出草情况。
主要由技术依托单位开展此项工作。杂草种子库的数量特征及演替规律研究耕翻起垄前,用直径5cm的129标本制作及照片对调查到的杂草种类,拍摄不同生长时期的数码照片,并制作标本。数码相机像素不低于500万像素,照片命名格式为:XX省XX县XX(杂草名称),统一保存为JPEG格式。幼苗、单株、花、果实等,背景清晰标本制作及照片130荠菜:幼苗、单株、花序荠菜:幼苗、单株、花序131背景背1322、烟草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调查方法病害:(1)系统调查(2)普查(发生、危害程度)(3)发生程度分级标准(4)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总
赤星病黑胫病野火、角斑病、根结线虫病、蚜传病毒病、青枯病2、烟草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调查方法病害:133害虫:越冬虫源基数调查田间成虫消长调查系统调查和普查天敌调查方法发生程度划分标准资料收集、调查数据汇总
烟蚜、烟青虫、棉铃虫、小地老虎害虫:1341、烟蚜调查方法早春虫源基数调查
木本寄主植物草本寄主植物有翅蚜迁飞调查黄皿诱集,每天定时调查,及时更换。
1m左右高度,根据烟株高度进行调整。1、烟蚜调查方法早春虫源基数调查135系统调查移栽后进行,调查田不使用杀虫剂。大田普查在烟草移栽后10d、团棵期、旺长期分别进行3次较大面积普查。直接计数或分级调查。综合考虑当地品种、种植区域、生态条件等因素,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调查田块数量应不少于10块,每块烟田面积不少于667m2,普查面积占当地植烟面积的比例应不小于1%。
系统调查136天敌调查系统调查的同时,调查烟蚜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天敌单位的折算
(1)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十三星瓢虫等食蚜量大的瓢虫成、幼虫,1个虫体作为1个天敌单位。(2)龟纹瓢虫、多异瓢虫的成、幼虫,大草蛉、中华草蛉的幼虫、食蚜蝇幼虫,2个虫体作为1个天敌单位。(3)草间小黑蛛等一般食蚜量的天敌,4个虫体作为1个天敌单位。(4)小花蝽、大眼长蝽,10个虫体作为1个天敌单位。(5)僵蚜,120个虫体作为1个天敌单位。天敌调查137烟蚜发生程度划分标准烟蚜发生程度分为6级,主要以当地烟蚜发生盛期的平均单株蚜量(X)来确定,分级指标如下。0级(无发生):0;1级(轻发生):0<X≤10;2级(中等偏轻发生):10<X≤50;3级(中等发生):50<X≤100;4级(中等偏重发生):100<X≤200;5级(大发生):X>200。烟蚜发生程度划分标准1382、烟青虫、棉铃虫调查方法越冬虫源基数调查越冬蛹常年羽化始期前20d调查,选取当地最末一代烟青虫主要寄主作物田(烟草、辣椒等)调查,每块地随机5点取样,兼顾地边及中间,每点调查1m2,调查深度15cm的土壤中越冬蛹的数量,调查各类作物不少于5块田。计算单位面积越冬蛹量,并统计各类作物种植面积。2、烟青虫、棉铃虫调查方法越冬虫源基数调查139水盆笼罩黏胶田间成虫消长调查性信息素诱杀笼罩诱捕器水盆笼罩黏胶田间成虫消长调查140瞬间上飞:笼罩式下飞:漏斗式旋转:干式、水盆干式漏斗式瞬间上飞:笼罩式干式漏斗式141锥形(笼罩)诱捕器锥形(笼罩)诱捕器142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143烟草病虫害分级与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方法课件144诱芯如何保存?性信息素产品易挥发,需要存放在较低温度的冰箱中(-15至-5度)保存处应远离高温环境,诱芯应避免暴晒。使用前才打开密封包装袋使用时根据有效期定期更换诱芯如何保存?性信息素产品易挥发,需要存放在较低温度的冰箱中145系统调查查幼虫:百株虫量、有虫株率。查卵:有卵株率及百株卵量
采用平行线10点取样方法,定点定株,共调查10行(应根据地块大小适当隔行,下同),每行连续调查10株。每5d调查1次普查在每代烟青虫、棉铃虫混合种群发生为害盛期进行大面积普查,均应在大面积防治前进行,同一地区每年调查时间应大致相同。综合考虑当地品种、种植区域、生态条件等因素,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调查田块数量应不少于10块,每块烟田面积不少于667m2,普查面积占当地植烟面积的比例应不小于1%。
系统调查146天敌调查方法在每次进行烟青虫系统调查的同时,调查烟青虫天敌的种类、虫态和数量(包括株间和地面。在烟青虫卵高峰期和幼虫的盛发期,分别从田间采集50~100粒卵和3~5龄幼虫50~100头,带回室内饲养,观察被寄生情况,鉴定寄生性天敌种类并计数。
天敌调查方法147烟青虫、棉铃虫发生程度划分标准发生程度分为6级,主要以当地烟青虫、棉铃虫混合种群幼虫发生盛期的百株虫量(X)来确定,分级指标如下。0级(无发生):0;1级(轻发生):0<X≤10;2级(中等偏轻发生):10<X≤35;3级(中等发生):35<X≤60;4级(中等偏重发生):60<X≤85;5级(大发生):X>85。烟青虫、棉铃虫发生程度划分标准1483小地老虎调查方法1成虫发生动态调查自当地越冬代成虫常年始见期开始
性诱剂诱捕器设置方法
2卵量调查
当地越冬代成虫常年始见期开始,至烟田小地老虎为害末期结束。采用麻袋片诱集法。每块类型田内放置30片面积为100cm2的正方形麻袋片,固定于地表面,每两片之间至少相距5m,每3d调查一次麻袋片上的卵量。在麻袋片诱卵的类型田内,将麻袋片放在便于观察并与田间小气候相近的的田边,但不可放在向阳面或阳光直射的地方。采集诱到的卵粒,标记采集日期,每天早晨观察卵粒的孵化进度。3小地老虎调查方法1成虫发生动态调查149移栽前幼虫密度调查烟田移栽前10d进行1次调查。每块类型田内采用平行线取样方法,共调查10垄(应根据地块大小适当隔行,下同),每垄调查3m,记载每样点内杂草上及土壤中小地老虎幼虫数量及幼虫发育进度。移栽前幼虫密度调查1504系统调查烟草移栽后开始,至地老虎为害期基本结束。选择有代表性的烟田2~3块作为观测圃,每块田面积不少于667m2,调查期间不施用杀虫剂,采用平行线取样方法,定点定株,调查10行,每行连续调查10株,共计100株。每隔3d调查一次,直至地老虎为害期基本结束。记载烟株、根际和地面松土内的幼虫数量,同时根据地老虎的为害症状记载被害株数,并计算被害株率。4系统调查151大田普查在小地老虎发生为害盛期进行大面积普查,同一地区每年调查时间应大致相同。调查田块数量应不少于10块,每块烟田面积不少于667m2采用平行线取样方法,调查10行,每行连续调查10株,共计100株。根据地老虎的为害症状记载被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未来十年移动支付的科技发展趋势预测
- 标准化管理在生产现场的挑战与对策
- 现代音乐文化的全球化传播路径
- 13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Unit 1 Playtime Lesson 3(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二年级下册001
- 25 少年闰土 第二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 统编版
- Unit1 London is a big city(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四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说课稿3 新人教版必修2
- Unit 2 Being a good language learner Exploring and Using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重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5挖掘机劳动合同范文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月检查记录表
- 演示文稿国库集中支付总流程图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测试科学试题卷(含答案和答题卡)
-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 高考英语词汇3500电子版
- 建院新闻社成立策划书
- GB/T 19675.2-2005管法兰用金属冲齿板柔性石墨复合垫片技术条件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三章动作技能的保持和迁移
- 2023年春节后建筑施工复工复产专项方案
- 电梯设备维护保养合同模板范本
- 叉车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