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_第1页
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_第2页
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_第3页
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_第4页
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PPT课件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PPT课件1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2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3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4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堆积成葡萄状而得名;分布于自然界人的皮肤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最为常见(80%);第一节葡萄球菌属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堆积成葡萄状而得名;第一节葡萄球菌属5(一)形态与染色球形,直径1μm群体存在,排列呈葡萄状革兰染色阳性无芽胞,无鞭毛致病性葡萄球菌有荚膜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染色一、生物学性状6(二)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耐盐(10%)需氧或兼性厌氧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生长固体培养基中菌落特征有色菌落: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血平板:透明溶血环能缓慢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菌凝固酶阳性、分解甘露醇(二)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耐盐(10%)7(三)分类

根据色素、生化反应分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色素,致病菌凝固酶(+)耐热核酸酶(+)甘露醇(+)SPA(+)

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色素,其他(-),条件致病菌

腐生葡萄球菌白色或柠檬色,其他(-),不致病(三)分类根据色素、生化反应分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8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性状性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色素金黄色白色白色或柠檬色血浆凝固酶+--α溶血素+--耐热核酸酶+--SPA+--磷壁酸类型核糖醇型甘油型两者兼有分解甘露醇+--致病性强弱或无无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性状性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9(四)抗原结构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proteinA,SPA)与肽聚糖共价结合的单链多肽SPA与IgG的Fc结合后具有:抗吞噬促细胞分裂引起超敏反应损伤血小板与人、哺乳动物的IgGFc段非特异结合:协同凝集实验2.荚膜抗原胞壁中的核糖醇磷壁酸,利于细菌黏附,引起感染。(四)抗原结构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10协同凝集试验IgG金葡菌抗原凝集(肉眼可见)协同凝集试验IgG金葡菌抗原凝集(肉眼可见)11(五)抵抗力

强于其他无芽胞菌

干燥脓汁、痰液中存活2-3个月加热80℃30min耐盐性强(10%氯化钠)对红霉素、链霉素、氯霉素敏感易产生耐药性>90%对染料龙胆紫敏感(五)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干燥脓汁、痰液中12(一)致病物质凝固酶(Coagulase)葡萄球菌溶血素(Staphylolysin)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肠毒素(Staphylococcalenterotoxins)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toxin)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toxicshocksyndrometoxin-1,TSST-1)二、致病性(一)致病物质二、致病性13概念使含有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意义:鉴别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分型:游离型和结合型致病机理: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沉积在菌体表面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病灶特点:病灶局限、不易扩散、而且脓汁粘稠。凝固酶(Coagulase)概念凝固酶(Coagulase)14葡萄球菌溶血素(staphylolysin)外毒素,为蛋白质,不耐热

分、、、、ε五种,致病的主要是溶解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血细胞、肝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经甲醛脱毒可制成类毒素葡萄球菌溶血素(staphylolysin)外毒素,为蛋15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

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16肠毒素(enterotoxin)

外毒素,蛋白质,对热稳定,不受胃蛋白酶影响。分A-I9个血清型,以A型最多见引起急性胃肠炎即食物中毒作用机制: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后,刺激呕吐中枢而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肠毒素(enterotoxin)外毒素,蛋白质,对热稳17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toxin)外毒素:使表皮与真皮剥离引起的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SSSS),又称剥脱性皮炎,多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toxin)外毒素18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toxicshocksyndromtoxin-1,TSST-1)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

(toxicshocksyndrome,TSS)——机体发热,休克及脱屑性皮疹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19(二)所致疾病侵袭性感染皮肤与软组织:疖—1个毛囊的化脓性感染

痈—相邻若干个毛囊的化脓性感染

病灶局限,伤口化脓,浓汁黄而粘稠内脏器官:肺炎等

全身:败血症、脓毒血症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肠毒素假膜性肠炎:B型毒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表皮剥脱毒素,新生儿和免疫低下者毒性休克综合征:TSST-1,多见于女性(二)所致疾病侵袭性感染20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21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22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23(三)免疫性

人类对致病性葡萄球菌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只有当皮肤粘膜受创伤后,或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才易引起感染。患病后所获免疫力不强,难以防止再次感染。(三)免疫性人类对致病性葡萄球菌有一定的天24小猫试验标本脓汁,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等分离培养血浆凝固酶发酵甘露醇耐热核酸酶直接涂片镜检革兰阳性葡萄球菌生长现象色素,溶血生化反应毒素检查三、实验室检查小猫试验标本脓汁,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等分离25防治原则防

注意个人卫生

防止医源性感染

防止耐药性产生治

抗生素药敏试验自身菌苗疗法类毒素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四、防治原则防治原则防注意防止防止治抗生素自身26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及动物的粪便和健康人的口腔、鼻咽部,大多数为正常菌群。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感染、猩红热、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第二节链球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及动物的粪便和健康人的口腔、鼻咽部,大多27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球形,直径1μm

革兰阳性,链状排列,无芽胞,无鞭毛,有荚膜一、链球菌(一)生物学特性一、链球菌282.分类(1)溶血现象分类甲型溶血性链球菌(α-hemolyticstreptococci)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streptococci)丙型链球菌(γ-streptococci)

2.分类29(2)抗原结构分类20(A-V)个群,致病菌90%左右属A群A群据M抗原,100个型(3)对氧的需求分类需氧性兼性厌氧厌氧性(2)抗原结构分类303.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兼性厌氧营养要求较高(血液、血清、葡萄糖)菌落特征:圆形、光滑、灰白色,血平板有不同溶血液体培养基中呈絮状沉淀生长触酶(-)、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3.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兼性厌氧314.抗原构造①多糖抗原,有群特异性,是分群依据。②蛋白抗原,有型特异性,与致病有关的是M蛋白。③核蛋白抗原,无特异性。4.抗原构造①多糖抗原,有群特异性,是分群依据。325.抵抗力

较弱(1)加热60℃30min可被杀死(2)对常用消毒剂敏感(3)在干燥的尘埃中生存数月(4)对青霉素、红霉素及磺胺药物敏感,

不易产生耐药性5.抵抗力较弱(1)加热60℃30min可被杀331.致病物质

A群(1)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猩红热(2)链球菌溶血素(streptolysin)SLO,SLS血清学试验: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试验(ASO)——用链球菌溶血素O作为已知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辅助诊断风湿热。抗“O”效价1:400以上可结合临床作出诊断。(3)M蛋白(超敏反应)(4)透明质酸酶(扩散因子)(5)链激酶(streptokinases,SK):溶解血块,利于扩散(6)链道酶(streptodrnase,SD:分解脓液的高粘度DNA(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A群(二)致病性34A群链球菌所致疾病(1)化脓性疾病淋巴管炎、痈、咽炎、丹毒(2)中毒性疾病猩红热(3)超敏反应性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2.所致疾病A群链球菌所致疾病2.所致疾病35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36其他链球菌所致疾病(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口腔、鼻咽腔正常菌群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龋齿(2)B群链球菌——人类呼吸道、阴道、直肠正常菌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婴幼儿:败血症、化脓性关节炎、肺炎成年人:肾盂肾炎、肺炎、子宫内膜炎(3)D群链球菌——条件致病其他链球菌所致疾病373.免疫性A族链球菌感染后,可产生特异免疫,主要是M蛋白的抗体(lgG)。由于型别多,无交叉免疫性,故易反复感染。猩红热病后可产生对同型红疹毒素的抗体,建立对同型牢固免疫力。3.免疫性A族链球菌感染后,可产生特异免疫381.标本采集2.直接涂片染色镜检3.分离培养与鉴定4.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试验

(antistreptolysinOtest,ASOtest)

原理:是一种外毒素与抗毒素的中和试验,采用SLO检测血清中的抗链球菌溶素O抗体含量

意义: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活动性风湿热患者血清中抗O抗体效价在1:400以上5.分子生物学方法(三)实验室检查1.标本采集(三)实验室检查391.及时治疗病人及带菌者。2.对急性咽峡炎和扁桃体炎患者,应彻底治疗,防止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3.A群链球菌感染的治疗,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四)防治原则1.及时治疗病人及带菌者。(四)防治原则40通称肺炎球菌常寄居于人类上呼吸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二、肺炎链球菌通称肺炎球菌二、肺炎链球菌411.形态与染色

革兰染色阳性球菌直径约1μm、成双排列矛头状,钝端相对形成较厚荚膜无鞭毛,无芽胞(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一)生物学性状42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较高血平板上培养24h产生灰白色菌落,周围草绿色溶血环(α溶血)与甲链相似,因产生自溶酶,培养超过48h形成“脐状”菌落液体培养基24h混浊生长,稍久自溶变澄清可被胆汁溶解(5-10min)可发酵菊糖与草绿色链球菌区别2.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

与草绿色链球菌区别2.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433.抗原构造与分型1.荚膜多糖抗原:分90个血清型

2.C物质:存在于该菌细胞壁上的特异性多糖,能被人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所沉淀,CRP正常人只含微量,急性炎症时剧增,故可用C多糖测定CRP,辅助诊断活动性风湿热(急性炎症)3.分解菊糖4.抵抗力

较弱,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敏感3.抗原构造与分型441.致病物质

荚膜,最主要溶血素O

紫癜形成因子神经氨酸酶2.所致疾病大叶性肺炎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突然发病,表现高热、寒战、胸膜剧烈疼痛、咳铁锈色痰3.免疫性

建立较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同型病菌的再次感染少见(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3.免疫性建立较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451.标本

如痰液、脓液、血液、脑脊液等2.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3.分离培养与鉴定

鉴别试验:胆汁溶菌试验菊糖发酵试验4.动物试验

(三)实验室检查1.标本(三)实验室检查46由于肺炎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早期治疗通常患者可很快恢复青霉素G为首选治疗药物(四)防治原则由于肺炎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早期治疗通常患者可很快恢复(四47奈瑟菌属(neiseria)主要寄居在人类的鼻咽部、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一般不致病。对人类致病的只有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第三节奈瑟菌属奈瑟菌属(neiseria)主要寄居在人类的鼻咽部、胃肠道和48(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

肾形、凹面相对的双球菌革兰阴性新分离株大多有荚膜和菌毛多位于患者中性粒细胞内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一、脑膜炎奈瑟菌(一)生物学特性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流49营养要求高—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专性需氧初次分离培养需5%~10%CO2似露滴状小菌落易产生自溶酶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氧化酶及触酶(+)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营养要求高—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50

3.抗原构造及分类

荚膜多糖抗原:分群依据,13个血清群,C重要外膜蛋白:分型依据,20个血清型脂多糖抗原:主要致病物质(内毒素)核蛋白抗原3.抗原构造及分类51对寒冷、干燥、热等极为敏感在室温中3h死亡对各种消毒剂敏感对青霉素、磺胺药敏感(对磺胺药易产生耐药性)4.抵抗力很弱对寒冷、干燥、热等极为敏感4.抵抗力很弱52(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荚膜:抗吞噬,增强侵袭力菌毛:有利于细菌黏附和侵入内毒素:引起小血管、毛细血管坏死、出血,导致皮肤淤斑、肾上腺出血、微循环障碍、DIC、中毒性休克2.所致疾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meningitis)

(流脑)(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5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传染源:病人、带菌者传播途径:飞沫经呼吸道侵入发病年龄:15岁以下者发病季节:冬春季脑膜炎球菌人体鼻咽部上呼吸道||机体免疫力降低血流内毒素菌血症、败血症突然寒战、发热、呕吐、皮肤瘀点和瘀斑||血-脑脊液屏障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出现脑膜刺激(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中毒性休克和DIC死亡临床类型:①普通型②暴发型③慢性败血症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传染源:病人、带菌者脑膜炎球菌54

3.免疫性以体液免疫为主成人交叉抗原而获得一定的免疫性。儿童因免疫力弱(最高6个月—2岁儿童),发病高3.免疫性以体液免疫为主55

(三)实验室检查(1)标本(2)直接镜检

(3)分离培养与鉴定(4)快速诊断SPA协同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脑脊液淤血点血液(增菌)涂片,染色检查巧克力血平板(观察菌落特征)涂片染色生化反应生长特征血清凝集(三)实验室检查(1)标本脑脊液淤血点血液(56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流脑疫苗治疗

-青霉素、磺胺大剂量治疗

接种流脑疫苗(四)防治原则预防接种流脑疫苗(四)防治原则57淋球菌(gonococcus)淋病,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革兰阴性肾型,凹面相对,成双排列脓汁标本中存于中性粒细胞里慢性淋病常在细胞外无芽胞、无鞭毛新分离菌株有荚膜和菌毛二、淋病奈瑟菌淋球菌(gonococcus)(一)生物学特性二、淋病58

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初次培养用巧克力色血平板

37℃,5-10%CO224-48h形成圆形、凸起、灰白光滑型菌落继代培养菌落变大且粗糙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分解麦芽糖,与脑膜炎奈瑟菌区别产生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专性需氧593.抗原构造与分类菌毛脂多糖外膜蛋白PⅠ:主要外膜蛋白(60%),分46个血清型

直接插入中性粒细胞膜使其损伤PⅡ:与吸附易感细胞有关PⅡ:抑制抗体杀菌4.抵抗力抵抗力弱,在自然界迅速死亡对大观霉素(淋必治)和头孢曲松钠(菌必治)敏感易产生耐药性3.抗原构造与分类60(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致病物质菌毛(Pili):粘附荚膜(capsule):抗吞噬脂多糖(LPS):损伤上皮细胞外膜蛋白(OMP)

PⅠ:直接插入中性粒细胞膜使其损伤

PⅡ:与吸附易感细胞有关

PⅡ:抑制抗体杀菌IgA1蛋白酶损伤吞噬细胞淋球菌粘附(二)致病性与免疫性损伤吞噬细胞淋球菌粘附612.所致疾病淋病

男女泌尿道、生殖道化脓性感染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66.1-63.3%传染源:人类是唯一宿主传播途径:近距离传播性传播间接传播垂直传播新生儿淋球菌性眼结膜炎(化脓性)

垂直传播2.所致疾病淋病男女泌尿道、生殖道化脓性感染623.免疫性人类对淋球菌普遍易感,多数患者可自愈感染后机体可产生特异性IgM、IgG和分泌型IgA抗体但由于淋球菌抗原易变异,反复感染的现象普遍3.免疫性人类对淋球菌普遍易感,多数患者可自愈63标本

泌尿生殖道、眼结膜脓性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巧克力色培养基快速诊断法

ELISA法、核酸杂交、PCR技术(三)实验室检查法标本(三)实验室检查法64

对患者应早期用药,彻底治疗大观霉素(淋必治)和头孢曲松钠(菌必治)婴儿出生时,1%硝酸银滴眼(四)防治原则(四)防治原则65第四节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俗称绿脓杆菌,分布广泛,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多见于伤口感染,可导致菌血症和败血症。第四节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俗称绿脓杆菌,66(一)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有荚膜、有端鞭毛和菌毛、(二)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专性需氧。35℃24h培养,可形成圆形、大小不一、扁平、隆起、光滑菌落,可产生水溶性色素(绿脓素),使培养基呈绿色。能分解葡萄糖产酸,利用枸橼酸,分解尿素,液化明胶,氧化酶阳性。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染色一、生物学性状67(三)抗原结构与分类具有O、H抗原O抗原可作为血清分型的依据(四)抵抗力抵抗力较强:55℃1h可被杀灭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对多粘菌素、羧苄青霉素及新型沙星类及头孢类抗生素等敏感(三)抗原结构与分类68二、致病性(一)致病因素内毒素、菌毛、荚膜、胞外酶和外毒素(二)所致疾病正常菌群菌烧伤、创伤等感染局部感染可导致菌血症二、致病性(一)致病因素69本章小结与知识拓展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有何不同,为什么?葡萄球菌所致化脓性感染的特点为脓汁粘稠、病灶局限。因葡萄球菌具有血浆凝固酶,使病灶周围的血浆凝固。链球菌所致化脓性感染的特点为病灶与周围界限不清,有扩散趋势,脓汁稀薄。因链球菌具有链道酶,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使其感染易于在组织中扩散。本章小结与知识拓展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有何不同,70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PPT课件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PPT课件71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72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73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74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堆积成葡萄状而得名;分布于自然界人的皮肤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最为常见(80%);第一节葡萄球菌属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堆积成葡萄状而得名;第一节葡萄球菌属75(一)形态与染色球形,直径1μm群体存在,排列呈葡萄状革兰染色阳性无芽胞,无鞭毛致病性葡萄球菌有荚膜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染色一、生物学性状76(二)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耐盐(10%)需氧或兼性厌氧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混浊生长固体培养基中菌落特征有色菌落: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血平板:透明溶血环能缓慢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菌凝固酶阳性、分解甘露醇(二)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耐盐(10%)77(三)分类

根据色素、生化反应分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色素,致病菌凝固酶(+)耐热核酸酶(+)甘露醇(+)SPA(+)

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色素,其他(-),条件致病菌

腐生葡萄球菌白色或柠檬色,其他(-),不致病(三)分类根据色素、生化反应分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78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性状性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色素金黄色白色白色或柠檬色血浆凝固酶+--α溶血素+--耐热核酸酶+--SPA+--磷壁酸类型核糖醇型甘油型两者兼有分解甘露醇+--致病性强弱或无无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性状性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79(四)抗原结构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proteinA,SPA)与肽聚糖共价结合的单链多肽SPA与IgG的Fc结合后具有:抗吞噬促细胞分裂引起超敏反应损伤血小板与人、哺乳动物的IgGFc段非特异结合:协同凝集实验2.荚膜抗原胞壁中的核糖醇磷壁酸,利于细菌黏附,引起感染。(四)抗原结构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80协同凝集试验IgG金葡菌抗原凝集(肉眼可见)协同凝集试验IgG金葡菌抗原凝集(肉眼可见)81(五)抵抗力

强于其他无芽胞菌

干燥脓汁、痰液中存活2-3个月加热80℃30min耐盐性强(10%氯化钠)对红霉素、链霉素、氯霉素敏感易产生耐药性>90%对染料龙胆紫敏感(五)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干燥脓汁、痰液中82(一)致病物质凝固酶(Coagulase)葡萄球菌溶血素(Staphylolysin)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肠毒素(Staphylococcalenterotoxins)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toxin)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toxicshocksyndrometoxin-1,TSST-1)二、致病性(一)致病物质二、致病性83概念使含有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意义:鉴别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分型:游离型和结合型致病机理: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沉积在菌体表面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病灶特点:病灶局限、不易扩散、而且脓汁粘稠。凝固酶(Coagulase)概念凝固酶(Coagulase)84葡萄球菌溶血素(staphylolysin)外毒素,为蛋白质,不耐热

分、、、、ε五种,致病的主要是溶解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血细胞、肝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经甲醛脱毒可制成类毒素葡萄球菌溶血素(staphylolysin)外毒素,为蛋85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

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86肠毒素(enterotoxin)

外毒素,蛋白质,对热稳定,不受胃蛋白酶影响。分A-I9个血清型,以A型最多见引起急性胃肠炎即食物中毒作用机制: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后,刺激呕吐中枢而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肠毒素(enterotoxin)外毒素,蛋白质,对热稳87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toxin)外毒素:使表皮与真皮剥离引起的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SSSS),又称剥脱性皮炎,多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toxin)外毒素88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toxicshocksyndromtoxin-1,TSST-1)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

(toxicshocksyndrome,TSS)——机体发热,休克及脱屑性皮疹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89(二)所致疾病侵袭性感染皮肤与软组织:疖—1个毛囊的化脓性感染

痈—相邻若干个毛囊的化脓性感染

病灶局限,伤口化脓,浓汁黄而粘稠内脏器官:肺炎等

全身:败血症、脓毒血症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肠毒素假膜性肠炎:B型毒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表皮剥脱毒素,新生儿和免疫低下者毒性休克综合征:TSST-1,多见于女性(二)所致疾病侵袭性感染90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91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92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93(三)免疫性

人类对致病性葡萄球菌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只有当皮肤粘膜受创伤后,或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才易引起感染。患病后所获免疫力不强,难以防止再次感染。(三)免疫性人类对致病性葡萄球菌有一定的天94小猫试验标本脓汁,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等分离培养血浆凝固酶发酵甘露醇耐热核酸酶直接涂片镜检革兰阳性葡萄球菌生长现象色素,溶血生化反应毒素检查三、实验室检查小猫试验标本脓汁,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等分离95防治原则防

注意个人卫生

防止医源性感染

防止耐药性产生治

抗生素药敏试验自身菌苗疗法类毒素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四、防治原则防治原则防注意防止防止治抗生素自身96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及动物的粪便和健康人的口腔、鼻咽部,大多数为正常菌群。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感染、猩红热、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第二节链球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及动物的粪便和健康人的口腔、鼻咽部,大多97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球形,直径1μm

革兰阳性,链状排列,无芽胞,无鞭毛,有荚膜一、链球菌(一)生物学特性一、链球菌982.分类(1)溶血现象分类甲型溶血性链球菌(α-hemolyticstreptococci)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streptococci)丙型链球菌(γ-streptococci)

2.分类99(2)抗原结构分类20(A-V)个群,致病菌90%左右属A群A群据M抗原,100个型(3)对氧的需求分类需氧性兼性厌氧厌氧性(2)抗原结构分类1003.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兼性厌氧营养要求较高(血液、血清、葡萄糖)菌落特征:圆形、光滑、灰白色,血平板有不同溶血液体培养基中呈絮状沉淀生长触酶(-)、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3.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兼性厌氧1014.抗原构造①多糖抗原,有群特异性,是分群依据。②蛋白抗原,有型特异性,与致病有关的是M蛋白。③核蛋白抗原,无特异性。4.抗原构造①多糖抗原,有群特异性,是分群依据。1025.抵抗力

较弱(1)加热60℃30min可被杀死(2)对常用消毒剂敏感(3)在干燥的尘埃中生存数月(4)对青霉素、红霉素及磺胺药物敏感,

不易产生耐药性5.抵抗力较弱(1)加热60℃30min可被杀1031.致病物质

A群(1)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猩红热(2)链球菌溶血素(streptolysin)SLO,SLS血清学试验: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试验(ASO)——用链球菌溶血素O作为已知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辅助诊断风湿热。抗“O”效价1:400以上可结合临床作出诊断。(3)M蛋白(超敏反应)(4)透明质酸酶(扩散因子)(5)链激酶(streptokinases,SK):溶解血块,利于扩散(6)链道酶(streptodrnase,SD:分解脓液的高粘度DNA(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A群(二)致病性104A群链球菌所致疾病(1)化脓性疾病淋巴管炎、痈、咽炎、丹毒(2)中毒性疾病猩红热(3)超敏反应性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2.所致疾病A群链球菌所致疾病2.所致疾病105第十三章-化脓性细菌-课件106其他链球菌所致疾病(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口腔、鼻咽腔正常菌群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龋齿(2)B群链球菌——人类呼吸道、阴道、直肠正常菌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婴幼儿:败血症、化脓性关节炎、肺炎成年人:肾盂肾炎、肺炎、子宫内膜炎(3)D群链球菌——条件致病其他链球菌所致疾病1073.免疫性A族链球菌感染后,可产生特异免疫,主要是M蛋白的抗体(lgG)。由于型别多,无交叉免疫性,故易反复感染。猩红热病后可产生对同型红疹毒素的抗体,建立对同型牢固免疫力。3.免疫性A族链球菌感染后,可产生特异免疫1081.标本采集2.直接涂片染色镜检3.分离培养与鉴定4.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试验

(antistreptolysinOtest,ASOtest)

原理:是一种外毒素与抗毒素的中和试验,采用SLO检测血清中的抗链球菌溶素O抗体含量

意义: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活动性风湿热患者血清中抗O抗体效价在1:400以上5.分子生物学方法(三)实验室检查1.标本采集(三)实验室检查1091.及时治疗病人及带菌者。2.对急性咽峡炎和扁桃体炎患者,应彻底治疗,防止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发生。3.A群链球菌感染的治疗,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四)防治原则1.及时治疗病人及带菌者。(四)防治原则110通称肺炎球菌常寄居于人类上呼吸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二、肺炎链球菌通称肺炎球菌二、肺炎链球菌1111.形态与染色

革兰染色阳性球菌直径约1μm、成双排列矛头状,钝端相对形成较厚荚膜无鞭毛,无芽胞(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一)生物学性状112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较高血平板上培养24h产生灰白色菌落,周围草绿色溶血环(α溶血)与甲链相似,因产生自溶酶,培养超过48h形成“脐状”菌落液体培养基24h混浊生长,稍久自溶变澄清可被胆汁溶解(5-10min)可发酵菊糖与草绿色链球菌区别2.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

与草绿色链球菌区别2.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1133.抗原构造与分型1.荚膜多糖抗原:分90个血清型

2.C物质:存在于该菌细胞壁上的特异性多糖,能被人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所沉淀,CRP正常人只含微量,急性炎症时剧增,故可用C多糖测定CRP,辅助诊断活动性风湿热(急性炎症)3.分解菊糖4.抵抗力

较弱,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敏感3.抗原构造与分型1141.致病物质

荚膜,最主要溶血素O

紫癜形成因子神经氨酸酶2.所致疾病大叶性肺炎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突然发病,表现高热、寒战、胸膜剧烈疼痛、咳铁锈色痰3.免疫性

建立较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同型病菌的再次感染少见(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3.免疫性建立较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1151.标本

如痰液、脓液、血液、脑脊液等2.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3.分离培养与鉴定

鉴别试验:胆汁溶菌试验菊糖发酵试验4.动物试验

(三)实验室检查1.标本(三)实验室检查116由于肺炎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早期治疗通常患者可很快恢复青霉素G为首选治疗药物(四)防治原则由于肺炎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早期治疗通常患者可很快恢复(四117奈瑟菌属(neiseria)主要寄居在人类的鼻咽部、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一般不致病。对人类致病的只有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第三节奈瑟菌属奈瑟菌属(neiseria)主要寄居在人类的鼻咽部、胃肠道和118(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

肾形、凹面相对的双球菌革兰阴性新分离株大多有荚膜和菌毛多位于患者中性粒细胞内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一、脑膜炎奈瑟菌(一)生物学特性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流119营养要求高—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专性需氧初次分离培养需5%~10%CO2似露滴状小菌落易产生自溶酶分解葡萄糖和麦芽糖氧化酶及触酶(+)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营养要求高—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120

3.抗原构造及分类

荚膜多糖抗原:分群依据,13个血清群,C重要外膜蛋白:分型依据,20个血清型脂多糖抗原:主要致病物质(内毒素)核蛋白抗原3.抗原构造及分类121对寒冷、干燥、热等极为敏感在室温中3h死亡对各种消毒剂敏感对青霉素、磺胺药敏感(对磺胺药易产生耐药性)4.抵抗力很弱对寒冷、干燥、热等极为敏感4.抵抗力很弱122(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荚膜:抗吞噬,增强侵袭力菌毛:有利于细菌黏附和侵入内毒素:引起小血管、毛细血管坏死、出血,导致皮肤淤斑、肾上腺出血、微循环障碍、DIC、中毒性休克2.所致疾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meningitis)

(流脑)(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12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传染源:病人、带菌者传播途径:飞沫经呼吸道侵入发病年龄:15岁以下者发病季节:冬春季脑膜炎球菌人体鼻咽部上呼吸道||机体免疫力降低血流内毒素菌血症、败血症突然寒战、发热、呕吐、皮肤瘀点和瘀斑||血-脑脊液屏障脑脊髓膜化脓性炎症出现脑膜刺激(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中毒性休克和DIC死亡临床类型:①普通型②暴发型③慢性败血症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传染源:病人、带菌者脑膜炎球菌124

3.免疫性以体液免疫为主成人交叉抗原而获得一定的免疫性。儿童因免疫力弱(最高6个月—2岁儿童),发病高3.免疫性以体液免疫为主125

(三)实验室检查(1)标本(2)直接镜检

(3)分离培养与鉴定(4)快速诊断SPA协同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脑脊液淤血点血液(增菌)涂片,染色检查巧克力血平板(观察菌落特征)涂片染色生化反应生长特征血清凝集(三)实验室检查(1)标本脑脊液淤血点血液(126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流脑疫苗治疗

-青霉素、磺胺大剂量治疗

接种流脑疫苗(四)防治原则预防接种流脑疫苗(四)防治原则127淋球菌(gonococcus)淋病,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一)生物学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