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枝上杜鹃啼》问难答疑教学教案_第1页
《杜鹃枝上杜鹃啼》问难答疑教学教案_第2页
《杜鹃枝上杜鹃啼》问难答疑教学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鹃枝上杜鹃啼)问难答疑一教学教案学生〔下文简称S〕:老师,我在预习[杜鹃枝上杜鹃啼〕时看到提示上说,〔杜鹃枝上杜鹃啼)表达了一种“愉悦的感情〃。可是,文本中充满的却是“啼血〃、“啼瘦〃、“其悲伤可知〃的字眼,能传达愉悦感情的词语很少。请问,这两者是怎么统一起来的?老师[下文简称T〕:没有方法统一,除非你信口雌黄。我不是告诉过你吗?要想创新,肯定不要迷信;不迷信课本,也不迷信权威,同样也不要迷信老师,还包含不迷信自己;要大胆疑心,小心求证。S:那么,您认为“愉悦的感情〃是欠妥了?T:我认为是。你看呢?S:我现在看也是。T:到底是不是,我想还是让文本说话。你先把第一段分析一下。S:行文伊始,作者交代了自己的名号“瘦鹃〃的来历。接着就讲“杜鹃惯作悲啼,甚至啼出血来,从前诗人词客,称之为'天地间愁种子',鹃而啼瘦,其悲伤可知。〃T:注意了,在这里,作者有意无意地在自己和杜鹃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你可以联系作者写“哀情小说〃的主张和实践来考虑。S:是的,老师。作者自名为瘦鹃,而且以写作哀情小说为己任,这和杜鹃“惯作悲啼〃、“啼血〃、”啼瘦〃是多么地相似啊!这是不是在暗示一一我周瘦鹃何尝不是一只“啼瘦的鹃〃呢?T:我想应该是吧。这种手法其实很平常,叫做托物言志。你注意到没有,文章在表达了中国杜鹃的悲伤之后,也有两处提到西方人对杜鹃叫声的完全不同的感受。S:是的,老师。其一是“波兰有支名民歌〔小杜鹃),我虽然不知它的词儿,料想它定然是一片欢愉之声,悦耳动听〃。另一处是行文快要终了,作者再一次说“西欧各国还有一种杜鹃钟,每到一点钟有一头杜鹃跳出来报时,作'克谷'之声,正与杜鹃的英国名称‘Cuckoo'相同,十分有趣。〃T:你看这两处内容和对中国杜鹃的叙写有什么不同?S:我看它的用意是在说明西方人对杜鹃的感受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看杜鹃是悲伤的,西方人眼中的杜鹃是欢愉的、有趣的。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文中说“波兰有支名民歌〔小杜鹃〕,我虽然不知它的词儿,料想它定然是一片欢愉之声,悦耳动听。〃这一句好似不通,作者自己说不了解〔小杜鹃〕的词儿,却“料想它定然是一片欢愉之声〃,是不是太主观了?T:这里的关键是一个“小〃字。“小〃总是能给人一种生动欢快的感觉的。很多词语加上“小〃字,整个词的感情色彩就变了。如“姑娘〃二字,让人感到的是娇羞端庄;而“小姑娘〃,给人的感觉是欢快生动。同样,概念的“鸟〃给人的印象是抽象呆板的,而“小鸟〃给人的印象是生动生动的。“小鸟〃这两个字会让你想到雏鸟新飞,想到好奇、愉快、轻捷的飞翔,想到清脆、悦耳、欢愉的鸣叫。所以〔小杜鹃〕三个字,就使作者“料想它定然是一片欢愉之声,悦耳动听。〃S:明白了。老师,回到原来的话题上。杜鹃在西方是惹人喜欢的,在中国是引人愁绪的。是不是西方的杜鹃和中国的杜鹃叫声本来就不一样呢?T:你说是不是呢?S:不可能不一样。我想西方的杜鹃完全可能飞到中国,而中国的杜鹃也完全可能飞到西方,而它们的叫声应该不会变化。T:是的。在文章末尾,作者直接说明“我以为杜鹃声并不悲伤,为什么古人听了要心酸,要断肠,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吧?〃看来,作者也认为,对杜鹃声的不同感受主要在于中西方人的心态不同。在这里,作者已经说得很明白To”古人〃听了杜鹃声觉得悲伤,并不是因为杜鹃声怎样悲伤,而是因为人们的内心悲伤,所以听了杜鹃声才倍感悲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商量本文的感情基质是不是“愉悦的〃这一问题了。在这里,我们很简单会有一问以及之后的一串问:周瘦鹃,你说“古人〃听了杜鹃声觉得悲伤,那么你呢?你又为什么自称“周瘦鹃〃呢,而且这个笔名一用就是几十年?时代都改变了,你这笔名为什么一直没变呢?今人和古人有什么不同吗?你周瘦鹃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吗?你不是就想说我们中国充满“悲情〃、“哀情〃吗?这些问题在今天当然不算什么。可是,在需要粉饰的时代,在愚妄者当权,而当权者杀人如嬉的时代几乎会要了周瘦娟的命。更要命的是,这并不是诬陷;这正是周瘦鹃想说却不敢说,不说又不甘心,所以曲曲折折隐隐晦晦遮遮掩掩地表达的真意所在。所谓的杜鹃就是周瘦鹃自身的隐喻而已。S:怪不得曹雪芹要在〔红楼梦)中感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看来对一篇文章的理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T:你也有此感?我觉得,把〔杜鹃枝上杜鹃啼)的感情基质定为“愉悦〃真是一种极端的浅薄,也是对周瘦鹃的极大的歪确。我想周瘦鹃当时假设是听到,可能只会苦笑,因为这种误解有助于他苟全性命,但是和他的本意正好是背道而驰一一他本要揭破某些反常,但是他的努力反倒变成了对这些反常的认证和粉饰,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作家感到痛苦和悲伤的呢?假设他能活到可以自由表达的今天,就肯定会哭死。这话听起来有点刻薄,可是,把伤心欲绝的悲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