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
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会在社会研究中如何科学地选题,并撰写文献综述第三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第一节研究问题及其来源第二节选题的标准第三节研究问题的明确化第四节文献回顾第一节研究问题及其来源2第一节研究问题及其来源一、研究问题的概念二、研究问题的来源一般来说,社会研究过程是从选题开始的。研究者在选题过程中必须要寻找所要研究的问题,要有“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第一节研究问题及其来源一、研究问题的概念3一、研究问题的概念1、三个相关概念:
“研究问题”指的是社会研究中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具体、明确的社会问题或现象)。当然,所谓“问题”,是相对于现有的知识库存来说的,是现有的知识库存不能解决或解答的问题。
“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现象领域或问题领域。它比研究问题更宽泛和一般性。
“研究领域”指研究课题所在的学术领域。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的逻辑过程应该是:研究领域——研究主题——研究问题。第一节研究问题及其来源一、研究问题的概念第一节研究问题及其来源4举例:研究领域:社会学研究主题:婚姻、家庭、人际交往、社会流动。研究问题:三代人家庭中的成员关系与互动方式如何。城市居民的住宅状况对邻里交往有什么影响。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向城市流动中的作用怎样。举例:52、符合“问题”的标准(1)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还没有被其他人研究过,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问题”、“新现象”。(三农问题;城市青年“月光族”;“蚊族”)(2)对已经研究的问题企图用一种新的理论进行解释和分析,也就是说这样的研究问题主要是为了验证一种新的理论假设,或者用来检验某种理论的“普适性”程度。(身体社会学视野下的消费行为)2、符合“问题”的标准(1)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6(3)曾经进行的研究与现实生活相比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需要重新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客观描述这一问题的基本状况,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释和分析。(社会分层:经济分层取代政治分层)(4)能够成为“问题”的,还必须使提出的问题是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的。(单身白领结婚难问题
)第三章调研培训7“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受过高8二十世纪增长的消费文化和时尚产业特别重视身体的表面。消费社会重视强健/美丽的身体,在这个消费社会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价值发生了主要的历史性变化。
与消费主义密切相关的是,人们对身体的审美性质日渐重视了,而这则是从长相的角度来强调苗条和自我调控。身体作为一个区分标记、作为阶级差异的象征再现、作为一个性别区分领域,也作为一个潜能被引入时尚和消费社会中。二十世纪增长的消费文化和时尚产业特别重视身体的表面。消费社会9柏万青(新老娘舅):破解单身白领结婚难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大龄青年增多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选择面窄、工作忙、对对方要求高、家庭过分的包办、重视学业事业而忽略感情、性格内向及社会环境等七大因素,是大龄青年增加的主要原因。
单身白领特别是单身女白领的婚姻问题不解决,父母不安,企业不安,社会也不安。
对策……柏万青(新老娘舅):破解单身白领结婚难103、选择研究问题的重要性研究问题的选择能体现研究的水平;(基于主观贫困线方法的城市流动人口贫困测度研究——以上海为例)选题实际上确定了研究的方向或目标;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确定还影响到研究的过程及其方法;(合作视野下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研究)研究课题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研究质量和研究结果。3、选择研究问题的重要性112、研究问题的来源(1)现实社会生活深入生活,广泛接触社会,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择偶标准变迁)(2)个人经历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感受的积累和沉淀。(城市青年人闪婚、离婚的特点、原因和后果研究)2、研究问题的来源(1)现实社会生活122、研究问题的来源(3)相关文献
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和教科书;报刊杂志的文章和标题;学习笔记和谈话记录等。两种方法:审视、提问、评论的眼光+广泛的联想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择业趋向的影响——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人际交往的影响——市场经济对其他社会群体的职业选择与职业评价的影响)2、研究问题的来源13第二节选题的标准为了选好题,选准题,应当明确进行选题时所依据的几条标准:
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第二节选题的标准为了选好题,选准题,应当明确进行选14一、重要性研究问题要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值得去做”。①理论价值在于,研究问题对学科的发展、对某种理论的形成或检验、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等作出贡献。如“社会转型与职业流动的关系研究”②实践价值在于,研究问题对现实社会生活所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能否进行科学的回答和能否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上。如“当前我国的吸毒现象及其防治对策研究”一、重要性研究问题要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值得去做”。15二、创造性研究的问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创造性一般指该问题在研究思路、研究的角度、所依据的理论、研究的对象、采用的方法、研究的内容等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与前人的研究有所不同。“大城市青年结婚消费问题研究”(中小城、乡村;结婚仪式;时代不同;定性或定量)二、创造性研究的问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与众不16三、可行性(解决的是研究的“可能性”问题)可行性指研究者是否具有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研究者在生活经历、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组织能力、操作技术等方面和性别、年龄、语言、体力等生理因素。客观条件:时间、研究经费、有关文献不足、所涉及的对象、单位和部门不予配合、研究问题违反国家有关政策法令、社会伦理道德,或与被研究者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相违背等。★或者:研究能力+研究条件+社会因素三、可行性(解决的是研究的“可能性”问题)可行性指研究者是17⊙⊙
对于大学生或者初学者来说,最为关键的是选题不宜太大,要在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中选择研究课题。社会意义的大小并不在于课题的大小,一些有成就的社会研究者往往致力于一个“小课题”而揭示了整个社会面貌。(阎云翔:《礼物的流动》;《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老人权威的下降?])⊙⊙对于大学生或者初学者来说,最为关键的是选题不宜太大,要18四、合适性(涉及的是研究的“最佳性”问题)合适性指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个人的特点。个人特点包括:研究兴趣、对与研究问题相关社会生活领域的熟悉程度、与研究对象的相似程度,以及研究者所具有的各种资源、条件与该问题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等。四、合适性(涉及的是研究的“最佳性”问题)合适性指所19这四条标准之间存在着某种层次上的联系:重要性是最基本的标准;独特性则是在它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标准;可行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问题选择中的决定性标准;合适性则是在前三条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更进一步的标准.这四条标准之间存在着某种层次上的联系:20第三节研究问题的明确化一、研究问题明确化的含义二、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第三节研究问题的明确化一、研究问题明确化的含义21第三节研究问题的明确化一、研究问题明确化的含义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界定使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笼统、宽泛的研究范围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第三节研究问题的明确化一、研究问题明确化的含义22通常研究课题的含糊、宽泛、笼统,首先表现为调查范围过于宽泛;其次,表现为调查内容不清楚;最后,调查对象不明确。从操作上说,研究课题明确化的具体方法或途径实际上就是界定调查范围、明确调查内容、确定调查对象。通常研究课题的含糊、宽泛、笼统,23举例:“我打算研究民工潮现象”。这是不够的。这种研究问题内涵不够确切,焦点不够集中,我们还应该将问题具体化、明确化。我们究竟是想了解民工潮的规模、地区分布、形成原因、后果及影响,还是其他内容?我们对哪一时期、哪一类型的民工感兴趣?只有对研究问题的具体化,我们才会清楚真正想要研究的是什么。举例:“我打算研究民工潮现象”。这是不够的。这种研究问题内涵24二、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将宽泛、一般的问题转化为狭窄、特殊的问题。举例:“青少年犯罪问题”“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研究”或“青少年犯罪特点研究”“家庭关系与青少年犯罪”或“青少年初次犯罪的原因研究”二、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将宽泛、一般252、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好的问题陈述的特点:所陈述的问题必须在研究者的能力范围之内。陈述的问题不能太宽泛,也不能微不足道。2、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26★问题陈述的三点注意事项:(1)必须清楚明白,最好用变量的语言,且采用提问的方式。“A”变量与“B”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举例:“看电影的频率和看电影的动机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跨文化交流短训班是否明显地改善了参与者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问题陈述的三点注意事项:27(2)除单纯的描述研究外,问题的陈述至少包括两个变量。只包含一个变量的问题陈述通常为描述性的研究问题。“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具有什么样的择业意愿?”“看电影的频率”与“看电影的动机”(2)除单纯的描述研究外,问题的陈述至少包括两个变量。28(3)问题陈述必须是可检验的。可检验的含义指所研究的问题必须能产生不止一种答案。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陈述是不合格的。“参加培训班”可能改善了、也可能没改善参与者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看电影的频率”与“看电影的动机”之间可能有关系、也可能没关系。大学生的择业意愿可能是“金钱导向的”,也可能是“权力导向的”,还可能是“声望导向的”。(3)问题陈述必须是可检验的。29四、文献回顾一、文献回顾及其意义二、文献回顾的方法四、文献回顾一、文献回顾及其意义30四、文献回顾一、文献回顾及其意义(一)文献回顾的含义文献回顾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问题领域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学术文献与一般文献的区别:学术文献是指具有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的著作、论文或资料,一般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或者由出版社公开出版,而且学术著作和论文的撰写格式和要求有严格的规定。四、文献回顾一、文献回顾及其意义31文献回顾与选择课题的关系:“感兴趣的现象或问题领域”“较宽泛地查阅相关文献”“初步确定研究问题”“进一步查阅更为专门的文献”“进一步明确研究问题”文献回顾与选择课题的关系:32(二)文献回顾的意义1、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2、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3、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二)文献回顾的意义33二、文献回顾的方法文献回顾的过程包括四项工作任务:1:查找相关的文献;2:对文献进行选择;3:阅读和分析文献;4:写作文献述评。二、文献回顾的方法文献回顾的过程包括四项工作任务:34★社会研究的文献主要包括:相关的著作;相关的论文;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档案材料。★社会研究的文献主要包括:351、如何查找相关的文献(1)相关的著作为研究提供全面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图书馆是这方面文献的主要来源。相关著作的查找主要依据图书分类法进行。(2)相关的论文。英文论文:社会科学索引(论文题目)(ScienceIndex);各社会科学专业学科的索引或论文摘要期刊(PopulationIndex;SociologicalAbstract;SocialScienceAbstracts等)。1、如何查找相关的文献36中文论文:《全国报刊资料索引(哲社版)》、《复印报刊资料索引》、中国学术期刊网等。用计算机进行文献查找。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档案材料(统计年鉴、资料手册等):国家有关部门;档案馆;大型图书馆;统计出版物等。中文论文:372、如何选择阅读的文献A:根据文献的相似性来选择。B:根据发表的时间来选择。C:根据研究者在该领域中的学术影响以及是不是权威来选择。D:根据学术刊物或出版社的档次来选择。2、如何选择阅读的文献38★对于文献质量评价的最好办法是通过自己的阅读来把握。一篇优秀的学术文献评价标准基本上有两条:(1)文献学术贡献。评价一篇论文、研究报告或一部学术著作的学术贡献的要素有三:理论、方法和问题。(2)文献的学术规范性。★对于文献质量评价的最好办法是通过自己的393、如何进行文献阅读A: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背景;B:该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方式、抽样设计、资料分析方法等)。C:该研究的主要结果(观点、推论)。D:自己对该研究的评价。3、如何进行文献阅读404、写作文献述评通过浏览、泛读、精读等方法了解和掌握了参考文献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以整理,形成一篇文献报告,即文献述评。文献述评主要回答以下问题:(1)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已有的理论背景、研究框架是什么?(2)这些文献的研究方式、研究方法有哪些?(3)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以往研究中有哪些成果,这些成果达到的水平如何?(4)指出相关文献中存在的问题或研究的局限性。4、写作文献述评41需要注意的是文献述评不是简单的文献摘要,也不能只有“述”而没有“评”。一篇有质量的文献述评有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篇论文。撰写文献述评时,不要一篇文献、一篇文献地单独进行述评,而是要把所有的文献综合起来。最后,还要对以往的研究加以评论,肯定取得的成果,指出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第三章调研培训42任务与要求:根据你对课堂所学文献回顾的理解,要求每个小组去期刊网上下载几篇“综述”、“述评”,并选出你们认为最好的一篇文献综述。各小组把自己小组选定的文献综述的电子版本交给班长(在文件名上标出成员代表姓名),班长收集后交给老师。任务与要求:根据你对课堂所学文献回顾的理解,要求每个小组去期43轻松一刻:/v_show/id_XMTMxMjIwMTk2.html宅闻联播/v_show/id_XMTM1NzM4Nzg0.html世博宣传片(非正式)/v_show/id_XNjA3ODE0MDA=.html世博宣传片(正式)轻松一刻:/v_show44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45第三章选题与文献回顾
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会在社会研究中如何科学地选题,并撰写文献综述第三章教学目的和要求:46第一节研究问题及其来源第二节选题的标准第三节研究问题的明确化第四节文献回顾第一节研究问题及其来源47第一节研究问题及其来源一、研究问题的概念二、研究问题的来源一般来说,社会研究过程是从选题开始的。研究者在选题过程中必须要寻找所要研究的问题,要有“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第一节研究问题及其来源一、研究问题的概念48一、研究问题的概念1、三个相关概念:
“研究问题”指的是社会研究中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具体、明确的社会问题或现象)。当然,所谓“问题”,是相对于现有的知识库存来说的,是现有的知识库存不能解决或解答的问题。
“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现象领域或问题领域。它比研究问题更宽泛和一般性。
“研究领域”指研究课题所在的学术领域。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的逻辑过程应该是:研究领域——研究主题——研究问题。第一节研究问题及其来源一、研究问题的概念第一节研究问题及其来源49举例:研究领域:社会学研究主题:婚姻、家庭、人际交往、社会流动。研究问题:三代人家庭中的成员关系与互动方式如何。城市居民的住宅状况对邻里交往有什么影响。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向城市流动中的作用怎样。举例:502、符合“问题”的标准(1)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还没有被其他人研究过,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问题”、“新现象”。(三农问题;城市青年“月光族”;“蚊族”)(2)对已经研究的问题企图用一种新的理论进行解释和分析,也就是说这样的研究问题主要是为了验证一种新的理论假设,或者用来检验某种理论的“普适性”程度。(身体社会学视野下的消费行为)2、符合“问题”的标准(1)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51(3)曾经进行的研究与现实生活相比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需要重新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客观描述这一问题的基本状况,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释和分析。(社会分层:经济分层取代政治分层)(4)能够成为“问题”的,还必须使提出的问题是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的。(单身白领结婚难问题
)第三章调研培训52“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受过高53二十世纪增长的消费文化和时尚产业特别重视身体的表面。消费社会重视强健/美丽的身体,在这个消费社会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价值发生了主要的历史性变化。
与消费主义密切相关的是,人们对身体的审美性质日渐重视了,而这则是从长相的角度来强调苗条和自我调控。身体作为一个区分标记、作为阶级差异的象征再现、作为一个性别区分领域,也作为一个潜能被引入时尚和消费社会中。二十世纪增长的消费文化和时尚产业特别重视身体的表面。消费社会54柏万青(新老娘舅):破解单身白领结婚难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大龄青年增多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选择面窄、工作忙、对对方要求高、家庭过分的包办、重视学业事业而忽略感情、性格内向及社会环境等七大因素,是大龄青年增加的主要原因。
单身白领特别是单身女白领的婚姻问题不解决,父母不安,企业不安,社会也不安。
对策……柏万青(新老娘舅):破解单身白领结婚难553、选择研究问题的重要性研究问题的选择能体现研究的水平;(基于主观贫困线方法的城市流动人口贫困测度研究——以上海为例)选题实际上确定了研究的方向或目标;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确定还影响到研究的过程及其方法;(合作视野下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研究)研究课题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研究质量和研究结果。3、选择研究问题的重要性562、研究问题的来源(1)现实社会生活深入生活,广泛接触社会,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择偶标准变迁)(2)个人经历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感受的积累和沉淀。(城市青年人闪婚、离婚的特点、原因和后果研究)2、研究问题的来源(1)现实社会生活572、研究问题的来源(3)相关文献
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和教科书;报刊杂志的文章和标题;学习笔记和谈话记录等。两种方法:审视、提问、评论的眼光+广泛的联想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择业趋向的影响——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人际交往的影响——市场经济对其他社会群体的职业选择与职业评价的影响)2、研究问题的来源58第二节选题的标准为了选好题,选准题,应当明确进行选题时所依据的几条标准:
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第二节选题的标准为了选好题,选准题,应当明确进行选59一、重要性研究问题要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值得去做”。①理论价值在于,研究问题对学科的发展、对某种理论的形成或检验、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等作出贡献。如“社会转型与职业流动的关系研究”②实践价值在于,研究问题对现实社会生活所提出的各种具体问题能否进行科学的回答和能否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上。如“当前我国的吸毒现象及其防治对策研究”一、重要性研究问题要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值得去做”。60二、创造性研究的问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创造性一般指该问题在研究思路、研究的角度、所依据的理论、研究的对象、采用的方法、研究的内容等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与前人的研究有所不同。“大城市青年结婚消费问题研究”(中小城、乡村;结婚仪式;时代不同;定性或定量)二、创造性研究的问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与众不61三、可行性(解决的是研究的“可能性”问题)可行性指研究者是否具有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课题的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研究者在生活经历、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组织能力、操作技术等方面和性别、年龄、语言、体力等生理因素。客观条件:时间、研究经费、有关文献不足、所涉及的对象、单位和部门不予配合、研究问题违反国家有关政策法令、社会伦理道德,或与被研究者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相违背等。★或者:研究能力+研究条件+社会因素三、可行性(解决的是研究的“可能性”问题)可行性指研究者是62⊙⊙
对于大学生或者初学者来说,最为关键的是选题不宜太大,要在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中选择研究课题。社会意义的大小并不在于课题的大小,一些有成就的社会研究者往往致力于一个“小课题”而揭示了整个社会面貌。(阎云翔:《礼物的流动》;《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老人权威的下降?])⊙⊙对于大学生或者初学者来说,最为关键的是选题不宜太大,要63四、合适性(涉及的是研究的“最佳性”问题)合适性指所选择的研究问题最适合研究者个人的特点。个人特点包括:研究兴趣、对与研究问题相关社会生活领域的熟悉程度、与研究对象的相似程度,以及研究者所具有的各种资源、条件与该问题的要求相符合的程度等。四、合适性(涉及的是研究的“最佳性”问题)合适性指所64这四条标准之间存在着某种层次上的联系:重要性是最基本的标准;独特性则是在它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标准;可行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问题选择中的决定性标准;合适性则是在前三条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的更进一步的标准.这四条标准之间存在着某种层次上的联系:65第三节研究问题的明确化一、研究问题明确化的含义二、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第三节研究问题的明确化一、研究问题明确化的含义66第三节研究问题的明确化一、研究问题明确化的含义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界定使头脑中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研究问题,将最初笼统、宽泛的研究范围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第三节研究问题的明确化一、研究问题明确化的含义67通常研究课题的含糊、宽泛、笼统,首先表现为调查范围过于宽泛;其次,表现为调查内容不清楚;最后,调查对象不明确。从操作上说,研究课题明确化的具体方法或途径实际上就是界定调查范围、明确调查内容、确定调查对象。通常研究课题的含糊、宽泛、笼统,68举例:“我打算研究民工潮现象”。这是不够的。这种研究问题内涵不够确切,焦点不够集中,我们还应该将问题具体化、明确化。我们究竟是想了解民工潮的规模、地区分布、形成原因、后果及影响,还是其他内容?我们对哪一时期、哪一类型的民工感兴趣?只有对研究问题的具体化,我们才会清楚真正想要研究的是什么。举例:“我打算研究民工潮现象”。这是不够的。这种研究问题内涵69二、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将宽泛、一般的问题转化为狭窄、特殊的问题。举例:“青少年犯罪问题”“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研究”或“青少年犯罪特点研究”“家庭关系与青少年犯罪”或“青少年初次犯罪的原因研究”二、研究问题明确化的方法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将宽泛、一般702、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好的问题陈述的特点:所陈述的问题必须在研究者的能力范围之内。陈述的问题不能太宽泛,也不能微不足道。2、清楚明确地陈述研究的问题71★问题陈述的三点注意事项:(1)必须清楚明白,最好用变量的语言,且采用提问的方式。“A”变量与“B”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举例:“看电影的频率和看电影的动机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跨文化交流短训班是否明显地改善了参与者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问题陈述的三点注意事项:72(2)除单纯的描述研究外,问题的陈述至少包括两个变量。只包含一个变量的问题陈述通常为描述性的研究问题。“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具有什么样的择业意愿?”“看电影的频率”与“看电影的动机”(2)除单纯的描述研究外,问题的陈述至少包括两个变量。73(3)问题陈述必须是可检验的。可检验的含义指所研究的问题必须能产生不止一种答案。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陈述是不合格的。“参加培训班”可能改善了、也可能没改善参与者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看电影的频率”与“看电影的动机”之间可能有关系、也可能没关系。大学生的择业意愿可能是“金钱导向的”,也可能是“权力导向的”,还可能是“声望导向的”。(3)问题陈述必须是可检验的。74四、文献回顾一、文献回顾及其意义二、文献回顾的方法四、文献回顾一、文献回顾及其意义75四、文献回顾一、文献回顾及其意义(一)文献回顾的含义文献回顾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问题领域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学术文献与一般文献的区别:学术文献是指具有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的著作、论文或资料,一般发表在学术刊物上或者由出版社公开出版,而且学术著作和论文的撰写格式和要求有严格的规定。四、文献回顾一、文献回顾及其意义76文献回顾与选择课题的关系:“感兴趣的现象或问题领域”“较宽泛地查阅相关文献”“初步确定研究问题”“进一步查阅更为专门的文献”“进一步明确研究问题”文献回顾与选择课题的关系:77(二)文献回顾的意义1、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2、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3、为解释研究结果提供背景资料。(二)文献回顾的意义78二、文献回顾的方法文献回顾的过程包括四项工作任务:1:查找相关的文献;2:对文献进行选择;3:阅读和分析文献;4:写作文献述评。二、文献回顾的方法文献回顾的过程包括四项工作任务:79★社会研究的文献主要包括:相关的著作;相关的论文;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档案材料。★社会研究的文献主要包括:801、如何查找相关的文献(1)相关的著作为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业单位员工停薪留职合同范例
- 保姆工作合同样本
- 档口分租合同
- 医院临时工聘用劳动合同范文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管理人员聘用合同集锦
-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顶管施工安全协议
- 高速铁路突发事件的处理-教案
- 弱电安全施工方案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蝴蝶的家》教学设计
- 《Linux网络操作系统实用教程(CentOS8)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15年919公务员联考《申论》政法干警河北卷及参考答案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散文欣赏《芽》课件
-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在线监测、分析与保护系统研究
- 期中测试卷(1-4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 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制度
- 高中数学奥赛辅导教材(共十讲)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难点特训(四)选填压轴50道(原卷版+解析)
- 《竞争对手的分析》课件
- 中国食品饮料市场调研报告
- 痛风中医护理常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