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PAGE13 页,共 NUMPAGES13 页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1.(1分)以下是某一专题知识示意图,图中①处应填的是()A.行书书法形成 B.瓦子出现 C.小说开始流行 D.京剧诞生2.(1分)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郡县制;小篆;统一度量衡②军机处;《红楼梦》;商帮③赤壁之战;《兰亭集序》;江南地区开发④重文轻武;瓦子;经济重心南移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3.(1分)某班筹划出一期“中国古代的文学家”主题板报、可以入选的一组历史人物是()A.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B.玄奘
鉴真
郑和
C.祖冲之
贾思勰
徐光启 D.李白
苏轼
曹雪芹4.(1分)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明朝,你不可能经历的有()
①闲暇之余,为强身健体,练习“五禽戏”
②七夕节听汤显祖编写的昆曲《桃花扇》
③临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④元宵节看花灯猜灯谜
⑤酒酣之时与朋友吟唐诗、聊《红楼梦》A.①⑤ B.②③ C.③④ D.②⑤5.(1分)嘉兴乍浦有座海红亭。它是一座纪念《红楼梦》首次流传海外的建筑。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带有九部《红楼梦》的一艘南京船从乍浦港出发,抵达日本长崎港。下列为这一事件所拟标题,最恰当的是()A.闭关锁国下的《红楼梦》出海 B.中日传统友谊的首次见证
C.受各国人民热捧的《红楼梦》 D.东西方文化的激荡与碰撞6.(1分)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国粹”的剧种是()A.杂剧 B.豫剧 C.京剧 D.川剧7.(1分)《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评价的最主要的依据是()A.它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B.它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C.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D.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8.(1分)如图对联所引典故出自()
A.《牡丹亭》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9.(1分)一位学者在评价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时说:(它)有时是“暴力”的蒙汗药,有时是“极权”的挡箭牌,有时又是“诡计”的密钢机,而这段动乱历史的创伤记忆被装潢为“分合之道”。“它”指的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10.(1分)以下是某同学学习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后制作的一-张卡片,根据卡片内容判断该剧种是()
剧种
1.别称:皮黄戏、京戏
2.形成:19世纪中期
3.特点:既博采众长,又带有北京地方特色,角色行当划分明确A.京剧 B.越剧 C.豫剧 D.昆曲11.(1分)下列明清小说中,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的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12.(1分)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进行历史知识竞赛,请你参与。下列人物与其作品搭配正确的是()A.汤显祖——《牡丹亭》 B.洪昇——《红楼梦》
C.孔尚任——《长生殿》 D.曹雪芹——《桃花扇》13.(1分)他是即将步入近代的中国人的启蒙者,意识革新的先驱者。他曾这样评价自己的著作:“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他的著作取名《石头记》,文中的“他”是()A.徐光启 B.汤显祖 C.施耐庵 D.曹雪芹14.(1分)清朝时形成的一个新剧种,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被誉为“国粹”之一。它是()A.元曲 B.徽剧 C.昆曲 D.京剧15.(1分)《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A.赞扬了忠贞不渝的爱情 B.作者以毕生精力创作而成
C.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D.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16.(1分)如图的作者被誉为“后画中九友”。他就是出生于衢州龙游的()
A.余绍宋 B.方光焘 C.毛子水 D.赵友钦17.(1分)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中,民国时期“水云楼”戏班班主商细蕊,为弘扬“国剧”艺术虽吃尽苦头,却痴心不改,其精湛的舞台技艺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国剧”应该是指()A.昆剧 B.徽剧 C.川剧 D.京剧18.(1分)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一个个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一段段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勾勒出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部名著是()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牡丹亭》19.(1分)明代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是()A.李清照 B.关汉卿 C.吴承恩 D.罗贯中20.(1分)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究其原因有()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出现了一大批有识之士③政府的鼓励④市民文化的繁荣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0分)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
材料二:人们这样评价昆曲:“乾隆嘉庆以前有戏有曲,嘉庆道光之际有曲无戏,咸丰同治以后无戏无曲。”
材料三:图2
1.昆曲何时成为一种全国性剧种?
2.材料二是人们对昆曲发展历程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无戏无曲”指的是什么,并分析其原因。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的国粹,请在横线上填上其名称,并说出其形成的时间。22.(10分)文学艺术中的历史
材料一:①石壕吏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写于759年)
②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写于1205年)
1.概括材料一两首诗词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任选一首(答题卡上写出序号)写出其创作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耕织图》是别有韵味的农书,它以图画的形式,形象生动地记载了古代人民农桑生产的场景。如图1两幅图选自清雍正时所绘《耕织图》。
2.从材料二两幅图片中任选一幅,描述图中的劳动场景。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朝农业、手工业得以发展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图2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孙公园25号安徽会馆的戏楼(建于清代)。中国古代的戏剧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当时观看戏剧已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和活动。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代戏剧的特点。23.(10分)识图答题
1.请写出图1、图2中两位人物的代表性作品。
2.说出图中两位人物的代表性作品有什么相似之处。
材料一: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3.材料一介绍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建筑?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二: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它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4.材料二中所说的明代修筑的“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东起A处,西到B处,A、B分别是什么地方?根据材料概括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
5.分别说出影视剧一、二出自什么文学作品。请用一句话来评价它们。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知识示意图展示的是古代戏曲成就,因此,清代的应该是京剧。依据所学可知,1790年,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为乾隆帝祝寿献艺。徽调吸收其他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京戏”或“京剧”,D项正确;书法、瓦子和小说与前面戏曲主题不符合,排除A、B和C项。
故选D项。
2.【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郡县制、小篆、统一度量衡出现于秦朝;②军机处、《红楼梦》、商帮出现于清朝;③赤壁之战、《兰亭集序》、江南地区开发出现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④重文轻武、瓦子、经济重心南移出现于宋朝,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③④②。故选B项。
3.【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苏轼是北宋著名词人、曹雪芹是小说《红楼梦》的作者,D项正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是古代帝王,政治家,排除A项;玄奘西行天竺,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七下西洋,他们均与对外交往有关,排除B项;祖冲之、贾思勰、徐光启是中国古代科学家,排除C项。
故选D项。
4.【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清朝时期昆曲艺术的代表,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清代的小说,故②⑤在明朝时期不可能经历。
故选:D。
本题以“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明朝”为切入点,考查了《桃花扇》、《红楼梦》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要把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最后得出答案。
5.【答案】A;【解析】据题干“海红亭……是一座纪念《红楼梦》首次流传海外的建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红楼梦》仍然能够流传海外。故可以拟定标题为闭关锁国下的《红楼梦》出海。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闭关锁国政策、《红楼梦》,知道可以拟定标题为闭关锁国下的《红楼梦》出海。
此题主要考查闭关锁国政策、《红楼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C;【解析】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一时誉满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出现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京剧。题干关键信息“国粹”。
解答本题要把握京剧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7.【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评价的最主要的依据是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红楼梦》。题干关键信息“《红楼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解答本题要把握《红楼梦》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8.【答案】D;【解析】《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由元末明初文学家罗贯中所著,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据题干关键信息“公瑾赤壁败曹操,孔明空城戏司马”并结合所学,对联所引典故出自《三国演义》,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三国演义》。题干关键信息“公瑾赤壁败曹操,孔明空城戏司马”。
解答本题要把握《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9.【答案】A;【解析】《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俗称《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这部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全据“(它)有时是‘暴力’的蒙汗药,有时是‘极权’的挡箭牌,有时又是‘诡计’的密钢机,而这段动乱历史的创伤记忆被装潢为‘分合之道’。”及所学知识可知,“它”指的是《三国演义》。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三国演义》的相关史实。明清之际,文学艺术取得长足发展。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之后,长篇说史的小说大量涌现出来。
此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国演义》的相关史实。
10.【答案】A;【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皮黄戏”“19世纪中期”“既博采众长,又带有北京地方特色,角色行当划分明确”并结合所学,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一时誉满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出现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京剧。题干关键信息“皮黄戏”“19世纪中期”“既博采众长,又带有北京地方特色,角色行当划分明确”。
解答本题要把握京剧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1.【答案】D;【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明清小说中,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红楼梦》。题干关键信息“明清小说中,以故事为线索,通过家族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红楼梦》,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答案。
12.【答案】A;【解析】A.汤显祖——《牡丹亭》,人物与其作品搭配正确,符合题意。
B.《红楼梦》是曹雪芹的作品,人物与其作品搭配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长生殿》是洪昇的作品,人物与其作品搭配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桃花扇》是孔尚任的作品,D人物与其作品搭配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牡丹亭》、《红楼梦》、《长生殿》和《桃花扇》。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把握《牡丹亭》、《红楼梦》、《长生殿》和《桃花扇》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3.【答案】D;【解析】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初名《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来经高鹗整理续写了后40回,题名《红楼梦》,在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据题干关键信息“他的著作取名《石头记》”并结合所学,“他”是曹雪芹;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红楼梦》。题干关键信息“他的著作取名《石头记》”。
解答本题要把握《红楼梦》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4.【答案】D;【解析】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北京是戏曲荟萃之地。在19世纪中期的道光年间,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京剧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据题干关键信息“国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京剧。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京剧。题干关键信息“国粹”。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京剧,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答案。
15.【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能够说明《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不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红楼梦》。《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解答本题要把握《红楼梦》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16.【答案】A;【解析】余绍宋是浙江龙游人,生于浙江衢州。余绍宋平生旨趣尽在金石书画、画学论著、方志编纂,为近代著名史学家、鉴赏家、书画家和法学家。余绍宋被誉为“后画中九友”。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余绍宋的相关史实。吴伟业作有《画中九友歌》,其中他赞称明末清初董其昌、杨文聪、程嘉燧、张学曾、卞文瑜、邵弥、李流芳、王时敏、王鉴九位画家为“画中九友”。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余绍宋的相关史实。
17.【答案】D;【解析】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北京是戏曲荟萃之地。在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国剧”京剧的相关史实。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国剧”京剧的相关史实。
18.【答案】C;【解析】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这部小说,是罗贯中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创作的。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艺术形象;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的的精彩故事。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三国演义》的相关史实。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此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国演义》的相关史实。
19.【答案】C;【解析】明朝中期的《西游记》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它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运用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语言,塑造出神勇广大、敢于反抗的孙悟空的形象,反映了民众要求挣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西游记》。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把握《西游记》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20.【答案】A;【解析】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清代的文学艺术繁荣起来,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究其原因是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④市民文化的繁荣。②出现了一大批有识之士和③政府的鼓励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清代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依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物理试题含解析
- 二手房屋交易定金合同范本
- 济宁市金乡县2025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应收账款质押合同
- 特许经营合同与市场监管
- 2025年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健身房转让协议
- 幼儿舞蹈表演形式
- 影视后期特效项目教程课件 项目1 不忘初心青春无悔
- 第三章第三节海陆变迁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 2025年中考英语押题预测卷(苏州专用)(原卷版)
- 初级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真题答案解析2024
- 辽宁省部分示范性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联合调研数学试题(无答案)
- 二零二五协警聘用合同范文
- 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课件
- 防雷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医疗设备租赁服务及安全措施
- 2024年美容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解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招聘考试真题
- 产房护理人文关怀课件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2025年上半年招考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