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复习提纲_第1页
高中生物复习提纲_第2页
高中生物复习提纲_第3页
高中生物复习提纲_第4页
高中生物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高中生物这样学比较好嘛~生物应该可以说是理科生的六门课程中最简单的一门。所以高一高二打下稳固的基础是很重要的。目录

3楼——综述

4楼——必修一

5楼——必修三

6楼——必修二

7楼——必修二进阶

8楼——选修三及其他笼统地说,高中生物就是“记”和“用”。虽说二者不能完全分隔开,也没有明显的层次关系(这和一般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先记再用”的特点有所不同),但这里会以记和用来分类说一说高中生物的战略性技巧。

高中生物需要记忆的知识大体分为四类:

一、对于正常高中生而言只能靠死记硬背的知识。比如八种必需氨基酸的名称,对于绝大多数高中生,几乎不可能分析出一种氨基酸是否是人体必需。

对于这类知识的记忆方法:1.多看2.用口诀(课堂上老师会给出各种口诀,比如用“甲携来一本亮色书”记下必需氨基酸。不过老师给出的口诀毕竟有限,对于任何自己觉得没有规律难以记忆的知识,都可以自己来编口诀帮助记忆。)

二、大量的基础知识。比如各种细胞器的形态,功能。这类知识是高中生物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部分,单独的知识点抽出来大都显得没有可循的规律,但是相互之间却有着紧密联系,所以一旦这类知识掌握了,高中生物的知识框架也就搭建好了。

对于这类知识首先一定要理解,否则无法和其他知识联系,不利于记忆,而且在实际运用中,会出现题目做了好多但是稍一变动就出错的情况。

经常复习对于掌握这类知识也是很有帮助的。有些同学可能本来就有勤于复习的好习惯,先赞一个~对于和学姐一样习惯不佳的同学,我也不逼着你去养成这个习惯。这里说的复习是指,当你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某个旧知识点会突然从脑中闪过。这个时候不要懒,把书翻到前面看一看(有时候可能在另一本书上,回宿舍以后一定要记得看一看,就算你是平时一回宿舍就书包一堆绝不碰书的类型)。看的时候不要只看一个知识点,而是要把这一部分的内容都看一看——因为这一个知识点的闪现,往往说明你正在学习的知识,和这一部分的知识有着内在的联系。

另外你还需要注意细节,同为基础知识,有些内容却比较偏,相对于整个体系比较独立,因而很容易被忽略,对于很细的基础知识,建议在学习的时候做好笔记,有空的时候就对这些细节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记忆,即使不常翻阅,复习的时候好歹比较省时(没有好的习惯只能到每次考前重新整理很苦逼啊T^T)。

三、和知识主体没有明显联系,但有可能通过理解而记忆的知识。主要是偏向应用的知识,和偏向总结概括性的知识点。前者比如显微镜相关,后者比如微量元素啊什么的。

这类知识虽然归为一类。但是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因具体内容而异。

先看偏应用的:

比如显微镜常考的一类题目,需要的知识点是“有螺纹的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高,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高。”

1.把知识点的内容背下来。

2.愿意稍加思考的话,就很容易发现物镜装在转换器上,目镜是套在镜筒上的,所以显然物镜是有螺纹的,而想到操作显微镜时的动作,又注意到低倍镜转高倍镜时一般都紧张兮兮地看着载物台,所以对物镜来说高倍镜是更长的,目镜与之相反,这样就记下来了。

3.针对特定的问题,可以使用一些跨学科的知识,比如这个例子可以思考显微镜的呈像,物镜一定是呈实像(虚像目镜收不到),放大的实像要在1~2倍焦距,高倍镜比低倍镜的焦距短,所以高倍镜离标片要近,于是物镜是高倍镜比较长。

现在我们回头看看上面三种方法:

第一层肯定是学习过程中最费力的,不过此类知识点不算多,记忆力比较好的同学这么记也无妨。

而第二层,在我看来,对于大多数同学都是很容易达到的,可以更省力的方法为什么不尝试呢?

至于第三层,有些同学可能觉得学姐说了这么多废话才分析出来,非常麻烦。但是对于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同学而言,这个分析是可以再大脑中迅速完成的,只要意识到可以通过呈像来分析,得出结论基本不需要时间。所以对于这种方法,不建议所有同学用,也不建议所有知识点都用,只在你对原理很了解的时候使用,非常省力。

跨学科不只限于物理,会摄影的同学一定认为这个题目简单至极,化学好的同学会觉得分子生物相关的内容很简单,小百科看的多的同学可能认为必修三的许多内容都很简单。把自己学的好玩的转的东西应用进来,应用方面的很多知识其实都不需要记忆。

再说归纳总结类的知识。通常在教辅上,或者老师在课堂上,会替我们做好总结,这个一定要看!因为这类知识可能需要运用到整个高中阶段学习的生物知识,范围很广,自己总结的话很容易出现遗漏,而且其中的某些内容我们并不能完全分析(如果叫我自己总结的话,我一定会认为钠是必需元素)。内容要看,不代表你一定要全部都记下来,当然,有“新铁臂阿童木猛”这种贱兮兮的口诀来记微量元素的时候背背口诀也挺好=。=一般建议大家把总结出来的看一看,找出其中那些在自己原本记忆中并非显而易见,极易反射的知识,强化一下记忆。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四、会用就能自然记住或者会用就不需要去记的知识。这个放在后面说。

下面来说运用。大概是三个层次。

一、最简单的一类运用,只要记住了知识就非常容易的,老师上课最多也只会稍微提到其中的细节或要点,比如看图识细胞器啊,判断缺素啊等等。这种层次的运用就是即使你啥也没学过,突然给你一道材料题,你也必须要立刻会做的那种。对于这一类题目如果你不会的话,别说自己不会运用,你一定就是太懒了没把知识点好好记住。

二、建立在对知识理解上的运用。这类运用可能有些同学可以比较轻松的掌握,有些同学可能觉得有些吃力,这个主要是对知识理解程度的差异。但是理解力不够好的同学也不用担心。首先,你自己可以多看几遍,高中生物的大部分知识都是“书读三遍,其义自见”的类型。其次,很值得庆幸的是,这部分的内容不管是新课还是复习时,都是老师上课的重点,理解的更好的同学可能常常觉得生物课有那么点浪费时间,而理解不够的同学则可以抓住这个机会仔细听讲,通常老师一般不止会讲解,还会给出相应运用这些知识的例子来。担心自己学不好的同学可以在课前稍微预习一下,这样课堂上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听讲。

另外。建议理解的好的同学进行深入一些的思考,不仅能增强学科感,也有助于思维培养。同时,理解不到位的同学,除了向老师提问以外,还可以多像学的好的同学请教,感受一下同龄人对待这种知识运用的思维方式对自己也有很大帮助。当然,多做一些练习也是很有用的。

三、吃透才会用。这类题目常常是需要联系多模块的知识,或是需要通过相对复杂的分析甚至要运用某些技巧,或是要求有比较好的学科思维。这也是高中生物最难的一类题型。

上面说到记忆的时候,让大家常复习,联系多模块的知识,在这里就体现出了用处了。如果平时学习就注重联系各知识点的话,遇到这类提高题通常不会觉得有什么困难。

比较复杂的题目,不得不说IQ高的童鞋这类题随意秒。但是值得庆幸的是高中生物中这些题型总结起来并不多,所以如果你多做一些题,遇到不会的或是觉得比较神奇题目,问老师或同学之后把方法抄下来,经常翻阅,也能够掌握。

至于学科思维,不得不说是个挺模糊的词,只能培养,而不能通过某种方法获取。只能建议大家高一高二学习要多多思考(高一高二的时间用来思考,各个学科都还是比较值得的,到了高三以后,花三小时磨一道数学题就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了)。主要通过课本上给出的一些示例(很多结论都是通过一些小故事引出来的,包括一些历史事件,实验等等),思考过程和结论的关系,书上很多不在考纲范围内的实验其实是很值得一看的,尽量去体会设计者的思考。虽然学科感的优势并不是总能体现,但是遇到特定的题目,身边同学甚至老师都在说“这个不看答案真的想不到”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不这么想还能怎么想?”所以想要让生物拔尖的同学一定不能忽视学科感。但是如果觉得这个很困难的童鞋可以放弃这个,并不是总能碰到这样的题,而且出现了一般也不过两分,就算拿不到,你照样可以上90。

现在回头来说说“记”中的第四类知识。有些同学课后不复习,写作业的时候记不起来了就去翻书,这个绝对是个坏习惯。但是之后再复习的时候,你会发现某些知识点自己已经记住了,这个其实不是他不用记,而是因为它的运用比较频繁,你看了好几次。所以这个虽然归在第四类里头,我还是建议大家按照前几类的方法来记。

但是一些知识比较特殊,你会用的话就根本不需要去记了。比如学遗传图谱的时候老师会给你们好多“父病女不病”这种口诀,好多类似的口诀混在一起,和之前提到的小口决相比,其实不怎么好记。而你如果对遗传图谱的判断熟练的话,对着图脑袋里就会自然浮现出XY染色体的遗传动向,判显隐和伴性其实都是很快的(这个不像有些数学公式需要推导很久),而口诀反而容易乱。所以这样的知识,建议大家还是弄清原理之后多多练习,而不要死死地只记结果。有学弟学妹在评论中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放在这里给大家参考:

@cc_klaus

:其实到最后高考前生物就都是那些主干细胞代谢(含光合呼吸)遗传与育种生态与群落免疫等这些主干要学会发散每个主干都进行知识扩张最后整体形成一个高中生物的网络效率会大大地提高

@syps2012

:生物学科最关键还是做题的,因为它每一节课上完,都有相应的知识需要记忆。但通常一个初学者,对这些知识点没概念,对生物学的一些名词不熟悉。如果死记硬背,不能理解这些概念,效果很差。这就需要做一定的练习。刷生物练习是必须的,特别是一些知识清单的部分叫你填空,对熟悉课本也即熟悉生物学概念和专有名词是很用的。所以,生物的关键在于做练习。由于知识点较多,你往往需要花一小时多的时间才能做完一节练习,这便是难点。虽说它难在这里,但也简单在这里:一旦做完,熟悉了概念,提高就很大。

总的来说,高中生物,难在做题,简单也就简单在,它只需要做题。

先分章节介绍一下,然后再简单说一说几个难点。

必修一是四本书里面知识点最多最细的,而且章节间联系紧密,一开始就不能落下,否则之后想听课的时候会发现需要回头复习,形成追着进度跑的恶性循环。

另外这本书还有好多实验,绝对是培养学科思维的好素材。

“走近细胞”大多是初中知识,新知识比较散而且也不会有人给你整理,有兴趣的同学自己找资料,不想弄的话等高三总复习再来其实也没什么问题,就是高一考试会丢个两三分。

“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的基本结构”:

这部分是初中知识的巩固和延伸,课本上新旧知识是放在一起的,每个人初中掌握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家要做的就是把新知识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系统当中。这部分听课的时候给个建议,记下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东西被度娘吞了很不爽,不要和我抠字眼→_→】,这些东西可能是隐藏的考察点,即使不考查,也会在将来的学习中起到意想不到的辅助作用。对于这部分特别强调一下内质网和核糖体,相比于初中有明显的新知识点,因为以后经常要用到哦~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建立在前两章的基础上,结合膜结构和分子的结构性质等等,对于运输实例要做到真正理解不能只是简单记忆,对于课本上未给出的物质要会根据相关的一些性质来判断运输方式。了解四种运输方式(三种穿膜和一种不穿膜),对比能量需求啊,运载体啊等等,这样对于影响运输速率的因素也能更好地掌握。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催化好像没啥,概念看看,活性啊,PH啊都是比较基础的东西。ATP没什么新知识就不说了,哦对了,好像有一次考试考到了字母的含义2333丧心病狂2333

先来说说光合吧。光反应暗反应初中都有学,大家主要注意一下各种反应位置,光照啊,CO2供应量啊对C3,C5的影响和初中一样,依旧都是老师钟爱的问题,因为运用到的是最基础和典型的生物思维,想考高分的话,不要死记,一定要理解过程。和初中比较明显提高要求的是各种色素(谁来告诉我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光反应里的作用要不要考察啊?),比较典型的是关于色素分离的一个实验,另外就是不同色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这些要求了解四种主要色素的含量和主要吸收的光谱范围。光合的方程还是很简单的,绝对要掌握,计算会用到。

呼吸作用还是挺麻烦的一个东西,三个方程首先肯定要记了,还有酒精无氧和乳酸无氧的大体判断和主要几个特例。了解不同呼吸阶段的场所,会有一些同位素标记的题目,分步的方程也是必须要会的。这些是计算题和穿膜题的基础。

“细胞的生命历程”记下来就好了吧,没太多要说的。方法随意,自己能记牢就可以。

■难点题型

必修一大部分同学认为难的主要是两类吧。一类是光合和呼吸的计算,另一类是穿膜的计算。

光合呼吸计算:方程是这类题目的基础,如果连方程都不会那句什么也不要想了==

其实方程记下来以后这类题目算不上很难,对啊,作为生物的难题,放在化学里面只是中等题啊。麻烦一点的也就看一看图,看清呼吸总量,净呼吸量等等这些概念,还是和化学差不多。几个方程对比一下,一般是以O2和CO2为突破口进行一些配比,感觉比Fe啊,AL啊那些计算要容易很多。

穿膜计算:掌握物质运输的方式和细胞的结构是这类题的基础。其实个人认为高中穿膜题和初中穿膜题的难度差不多,虽然多了质体内部的东西,但是个体层面的要求大大降低了了,三年没见过考察肾脏穿膜的题。要做这类题目要求熟练掌握:

1.各种生物膜的层数。2.不同物质的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3.物质在人体中的运输。

不完全概括一下要点:

1.注意无氧呼吸的场所2.注意核孔3.注意氧气运输需要借助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4.注意胞吞胞吐5.注意每穿过一层细胞需要两次穿过细胞膜6.注意一层磷脂双分子层=一层膜=两层磷脂层

暂时就想起来这些了,大家可以边学习变总结【高中生物科基本名词解释】【绪论】

1、应激性:任何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

2、反射:人和动物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反应。【细胞的化学成分】

3、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细胞是由原生质构成的。构成细胞的这一小团原生质又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

4、结合水: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5、自由水:大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6、缩合: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缩合。

7、肽键: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那个键(—NH—CO—)叫做肽键。

8、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9、多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

10、核酸:核酸最初是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

11、脱氧核糖核酸:核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含有脱氧核糖的,叫做脱氧核糖简称DNA。

12、核糖核酸:另一类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简称RNA。【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3、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14、亚显微结构:又称超微结构。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微细结构。

15、细胞膜:又称原生质膜或质膜,是细胞的原生质体分化形成,并位于其极薄的膜结构。

16、膜蛋白: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中蛋白质成分。17、载体蛋白:膜结构中与物质运输有关的一种跨膜蛋白质。这种膜运输蛋白质具有专一的结合部位,对所结合的物质具有高度选择性,只能同专一物质结合的特性类似于酶同底物的反应。当某种载体蛋白的外端表面的结合部位与专一性物质结合后,载体蛋白分子就发生构象变化,将该物质分子运转到膜的内表面,随之释放到细胞质中。

18、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可以看到细胞质是透明的胶状物,细胞质主要包括基质和细胞器。

19、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

20、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21、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

2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细胞分裂】

23、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24、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上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

25、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新陈代谢概述】

26、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27、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这叫做同化作用。

28、异化作用(分解代谢):生物体把组成自身的一部分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把代谢的最终产物排出体外,这叫做异化作用。

29、酶: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30、水分代谢:指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31、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

32、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渗透吸水。

33、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34、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质壁分离。

35、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矿质代谢】

36、矿质代谢: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的过程。

37、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光合作用】

38、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

39、生物的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40、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

41、无氧呼吸: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植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高等动植物来说称为无氧呼吸。

42、发酵: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植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如果用于微生物,习惯上称为发酵。【物质代谢】

43、食物的消化:指在消化道中,将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变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44、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能量代谢】

45、能量代谢:指生物体对能量的储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等过程。

46、内呼吸:机体内的全部细胞从内环境吸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以及氧在细胞内的利用的生理过程。

47、外呼吸:机体从外界环境吸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生理过程【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48、自养型: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能够直接把从外界环境摄取的无机物转变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了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自养型。

49、异养型: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成有机物,只能把从外界摄取的现成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了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异氧型。

50、需氧型(有氧呼吸型):生物体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来氧化分解自身的组成物质,以释放能量,并排出二氧化碳,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需氧型。

51、厌氧型(无氧呼吸型):生物体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在缺氧的条件下,依靠酶的作用使有机物分解,以获得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厌氧型。【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52、生物的生殖:生物体产生自己的后代的过程,叫做生物的生殖。

53、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54、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生物由一个母体分裂成两个子体的生殖方式。

55、孢子和孢子生殖:有的生物,身体长成以后,能够产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不经过两两结合,就可以直接形成新个体。这种细胞叫孢子,这种生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

56、出芽生殖:又叫芽殖,是由母体在一定的部位生出芽体的生殖方式。芽体逐渐长大,形成与母体一样的个体,并从母体上脱落下来,成为完整的新个体。

57、营养生殖: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58、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

59、配子生殖:由亲体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两两相配成对,互相结合,成为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配子生殖。

60、卵细胞:在进行有性生殖时,有的细胞长的大,失去鞭毛,不能游动,这种大的配子叫做卵细胞。

61、精子:有的细胞能够产生大量的小细胞,小细胞生有两根鞭毛,能够游动,这种小的配子叫做精子。

62、卵式生殖: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叫做卵式生殖。

63、减数分裂:是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进行的特殊的有丝分裂,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和DNA只复制一次。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只有原始生殖细胞的一半。

64、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65、联会: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66、四分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67、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

68、生物的个体发育: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有丝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叫做生物的个体发育。

69、被子植物:凡是胚珠有子房包被着,种子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就叫做被子植物。

99、胚的发育:是指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

70、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内孵化出来或从母体生出来并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

71、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差别很大,而且形态的改变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这种胚后发育叫做变态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

72植物的向性运动:指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73、植物激素: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的对植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特殊微量化学物质。

74、生长素的二重性:指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浓度的高、低是针对最适浓度而言)

75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76、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的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

77、动物激素:动物体的内分泌腺产生的对动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特殊微量化学物质。78、反馈调节:指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79、协同作用: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80、拮抗作用:指不同的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81、内激素:是由昆虫体内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它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等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

82、外激素(信息激素):一般是由昆虫体表的腺体分泌到体外的一类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在同种的个体间传递化学信息,因此又叫信息激素。【遗传与变异】

83、遗传现象: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常常相似的现象。

84、变异现象: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异的现象。

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的进化中同等重要。

85、细胞核遗传:细胞核遗传指由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86、细胞质遗传:指由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细胞核遗传遵循孟达尔的遗传定律,细胞质遗传不遵循。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87、性状:生物体在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区别性特征。88、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89半保留复制:指DNA的复制过程中,子代DNA分子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

90、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个基因中可以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91、遗传信息: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92转录指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93、翻译:指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以信使RNA为模板,一转运RNA为运载工具,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94、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DNA的复制过程。

后发现,某些病毒中RNA同样可以反过来决定DNA,为逆转录。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和完善。95、密码子: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做密码子。

102、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Dd)

103、等同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同性状的基因,叫做等同基因。(DD或dd)

104、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5、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06、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107、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杂合体自交后代要发生性状分离。

108、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117、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118、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119、自然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基因突变。

120、诱发突变(人工诱变):在人为条件下,利用物理的、化学的因素来处理生物,使它发生基因突变。

121、诱变育种:在人为条件下,利用物理的、化学的因素来处理生物,使它发生基因突变,从中选育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122、染色体变异: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叫染色体变异。

123、染色体组:细胞中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都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124、二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125、多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126、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该物种的单倍体。

127、人工诱导多倍体:指利用人为的方法使生物的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

128、多倍体育种:指利用人为的方法使生物的染色体加倍成为多倍体,从中选育优良品种的育种方法。

129、人类遗传病:通常指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人类疾病。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130、古生物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发生、发展、分类、演化、分布等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化石。

131、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

132、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

133、同源器官:是指起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

134、生存斗争:生物个体(同种或异种的)之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如干旱,寒冷)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

135、自然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