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犯罪客体犯罪客体一、犯罪客体的概念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1、犯罪客体是一定的社会关系。2、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3、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一、犯罪客体的概念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二、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1.研究犯罪客体,有助于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犯罪客体是任何行为构成犯罪都不缺少的要件之一。如果某种行为不可能侵犯某种社会关系,就无犯罪客体,该行为就不构成犯罪。
2、研究犯罪客体,有助于区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犯罪客体表明犯罪行为侵害了什么,犯罪客体不同,往往决定着犯罪性质不同,从而决定了罪名的不同。
3、研究犯罪客体,有助于正确量刑。二、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1.研究犯罪客体,有助于划清罪与三、犯罪客体的分类
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三、犯罪客体的分类犯罪客体可以分为:四、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是具体社会关系的主体或者参加者。犯罪分子的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就是通过犯罪对象即具体物或者具体人来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四、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
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而犯罪对象则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
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而犯罪对象则不是。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犯罪客观方面的组成要素包括:危害行为、犯罪对象、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等。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危害行为——必要要件犯罪对象——选择要件危害结果——选择要件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选择要件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危害行为——必要要件二、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1、犯罪客观方面是检验和判明行为人主观罪过的客观依据。2、犯罪客观方面是划分罪与非罪界限的重要标准。3、犯罪客观方面是划分此罪与彼罪界限的重要依据。4、犯罪客观方面是正确量刑的客观基础。二、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1、犯罪客观方面是检验和判明行为人主三、危害行为危害行为,是指人在自己的意识意志支配下实施的有害社会的身体活动(动静)。动是指身体积极的动作,而静则是指身体的消极的静止。三、危害行为危害行为,是指人在自己的意识意志支配下实施的有害三、危害行为下列行为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a、人在睡梦中或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b、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c、人在身体受到强制情况下的行为三、危害行为下列行为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三、危害行为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1、作为—“不当为而为”2、不作为—“当为而不为”三、危害行为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刑法上的不作为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一是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二是行为人能够履行而不履行这种特定义务;(行为人履行义务的实际可能性)三是由于行为人不履行这种特定义务而造成了或者可能造成特定的危害结果。刑法上的不作为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刑法上不作为的特定义务来源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4、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刑法上不作为的特定义务来源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不作为犯罪的种类
1、纯正不作为犯是指刑法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如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2、不纯正不作为犯是指刑法规定既可由不作为构成,也可由作为构成的犯罪。(如故意杀人罪)不作为犯罪的种类
1、纯正不作为犯四、危害结果刑法意义上的危害结果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广义的危害结果,是指行为人的危害行为引起的一切损害。狭义的危害结果,是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即危害行为对直接客体所造成的损害。后者是刑法研究的主要对象。四、危害结果刑法意义上的危害结果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四、危害结果危害结果有两种:1、物质性的危害结果,也就是对经济的和人身的危害结果。这种危害结果的特点,通常是具体的、有形的,能具体看到或感知的,如财产损失、人的生命、健康的损害等等。2、非物质性的危害结果,也就是对政治的和人的声誉的损害。这种危害结果的特点,通常是无形的、难以具体考察的,如对党和政府威信的损害,对他人名誉和人格的损害等等。四、危害结果危害结果有两种: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我国刑法关于物质性危害结果的规定的要求,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反映了危害结果在不同犯罪中的不同意义。1.以对直接客体造成特定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如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的死亡,作为既遂标准;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等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作为既遂标准。如果实施了上述犯罪行为而未能造成特定结果的,构成犯罪未遂。2.以发生了严重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罪与非罪的标准。如我国刑法中所有的过失犯罪,都要求必须造成法定的严重后果时才能成立。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我国刑法关于物质性危害结果的规定的要求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3.以发生某种特定的物质性严重后果的危险性,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如刑法典第117条规定,破坏交通设施,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就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既遂;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则要根据刑法典第119条处以较重的刑罚。4.以物质性危害结果的轻重,作为适用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的标准。如刑法典第234条的故意伤害罪,就根据伤害的结果分为一般伤害、重伤、致人死亡和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四种情况,并分别规定了轻重不同的量刑幅度。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3.以发生某种特定的物质性严重后果的危五、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2、因果关系的相对性3、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4、因果关系的条件性5、因果关系的复杂性6、因果关系的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问题
7、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五、刑法上的因果关系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六、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一、时间、地点、方法对定罪的意义在刑法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一般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但在少数犯罪中,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被刑法规定为犯罪成立的必备要件。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因素就对某些行为是否构成该种犯罪具有决定性作用。例如,刑法第340条就把“禁渔期”、“禁渔区”、“禁用的工具、方法”等规定为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必备要件,因而实施的捕捞水产品行为是否具备这些因素,就成为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成立与否的重要条件。六、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一、时间、地点、方法对定罪的意义六、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二、时间、地点、方法对量刑的意义对大多数犯罪来说,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等因素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但是,这些因素往往影响到犯罪行为本身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因而考察它们对正确量刑也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发生自然灾害期间故意实施暴力犯罪、财产犯罪,其社会危害程度就比平时要大一些,量刑时就需要适当从重处罚。此外,有的刑法条文还直接而明确地把特定的犯罪方法、犯罪地点作为加重处罚的条件。如根据刑法第236条规定,行为人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六、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二、时间、地点、方法对量刑的意义
犯罪客体犯罪客体一、犯罪客体的概念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1、犯罪客体是一定的社会关系。2、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3、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一、犯罪客体的概念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二、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1.研究犯罪客体,有助于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犯罪客体是任何行为构成犯罪都不缺少的要件之一。如果某种行为不可能侵犯某种社会关系,就无犯罪客体,该行为就不构成犯罪。
2、研究犯罪客体,有助于区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犯罪客体表明犯罪行为侵害了什么,犯罪客体不同,往往决定着犯罪性质不同,从而决定了罪名的不同。
3、研究犯罪客体,有助于正确量刑。二、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1.研究犯罪客体,有助于划清罪与三、犯罪客体的分类
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三、犯罪客体的分类犯罪客体可以分为:四、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是具体社会关系的主体或者参加者。犯罪分子的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就是通过犯罪对象即具体物或者具体人来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四、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
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而犯罪对象则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构成要件。
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而犯罪对象则不是。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犯罪客观方面的组成要素包括:危害行为、犯罪对象、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等。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危害行为——必要要件犯罪对象——选择要件危害结果——选择要件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选择要件一、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危害行为——必要要件二、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1、犯罪客观方面是检验和判明行为人主观罪过的客观依据。2、犯罪客观方面是划分罪与非罪界限的重要标准。3、犯罪客观方面是划分此罪与彼罪界限的重要依据。4、犯罪客观方面是正确量刑的客观基础。二、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1、犯罪客观方面是检验和判明行为人主三、危害行为危害行为,是指人在自己的意识意志支配下实施的有害社会的身体活动(动静)。动是指身体积极的动作,而静则是指身体的消极的静止。三、危害行为危害行为,是指人在自己的意识意志支配下实施的有害三、危害行为下列行为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a、人在睡梦中或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b、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c、人在身体受到强制情况下的行为三、危害行为下列行为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三、危害行为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1、作为—“不当为而为”2、不作为—“当为而不为”三、危害行为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刑法上的不作为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一是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二是行为人能够履行而不履行这种特定义务;(行为人履行义务的实际可能性)三是由于行为人不履行这种特定义务而造成了或者可能造成特定的危害结果。刑法上的不作为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刑法上不作为的特定义务来源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4、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刑法上不作为的特定义务来源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不作为犯罪的种类
1、纯正不作为犯是指刑法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如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2、不纯正不作为犯是指刑法规定既可由不作为构成,也可由作为构成的犯罪。(如故意杀人罪)不作为犯罪的种类
1、纯正不作为犯四、危害结果刑法意义上的危害结果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广义的危害结果,是指行为人的危害行为引起的一切损害。狭义的危害结果,是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即危害行为对直接客体所造成的损害。后者是刑法研究的主要对象。四、危害结果刑法意义上的危害结果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四、危害结果危害结果有两种:1、物质性的危害结果,也就是对经济的和人身的危害结果。这种危害结果的特点,通常是具体的、有形的,能具体看到或感知的,如财产损失、人的生命、健康的损害等等。2、非物质性的危害结果,也就是对政治的和人的声誉的损害。这种危害结果的特点,通常是无形的、难以具体考察的,如对党和政府威信的损害,对他人名誉和人格的损害等等。四、危害结果危害结果有两种: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我国刑法关于物质性危害结果的规定的要求,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反映了危害结果在不同犯罪中的不同意义。1.以对直接客体造成特定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如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的死亡,作为既遂标准;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等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作为既遂标准。如果实施了上述犯罪行为而未能造成特定结果的,构成犯罪未遂。2.以发生了严重的物质性危害结果,作为罪与非罪的标准。如我国刑法中所有的过失犯罪,都要求必须造成法定的严重后果时才能成立。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我国刑法关于物质性危害结果的规定的要求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3.以发生某种特定的物质性严重后果的危险性,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如刑法典第117条规定,破坏交通设施,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就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既遂;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则要根据刑法典第119条处以较重的刑罚。4.以物质性危害结果的轻重,作为适用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的标准。如刑法典第234条的故意伤害罪,就根据伤害的结果分为一般伤害、重伤、致人死亡和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四种情况,并分别规定了轻重不同的量刑幅度。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3.以发生某种特定的物质性严重后果的危五、刑法上的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三学科复习效率提升计划
- 石油钻井平台火灾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措施
- 建筑工程竣工结算操作流程
- 哈市2024中考数学试卷
- 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
- 河南八上人教数学试卷
- 职场健康管理服务流程
- 河北文综高考数学试卷
- 2025年小学英语家长培训参与计划
- 华一高期中数学试卷
- DBJT 13-309-2019非开挖顶管技术规程
- 我国个人破产制度构建初探
- 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含答案
- 转岗建工作简历模板
- 物业小区保安服务合同
- 护理输液情景模拟演练
-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子宫肌瘤中医护理常规
- 员工内部调配协议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食品毒理学》试卷A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