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提问方式及答题格式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0781108b87b6f1e76c8cbbfbd113b2/f30781108b87b6f1e76c8cbbfbd113b21.gif)
![鉴赏诗歌提问方式及答题格式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0781108b87b6f1e76c8cbbfbd113b2/f30781108b87b6f1e76c8cbbfbd113b22.gif)
![鉴赏诗歌提问方式及答题格式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0781108b87b6f1e76c8cbbfbd113b2/f30781108b87b6f1e76c8cbbfbd113b23.gif)
![鉴赏诗歌提问方式及答题格式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0781108b87b6f1e76c8cbbfbd113b2/f30781108b87b6f1e76c8cbbfbd113b24.gif)
![鉴赏诗歌提问方式及答题格式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30781108b87b6f1e76c8cbbfbd113b2/f30781108b87b6f1e76c8cbbfbd113b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型第四种模式:炼字型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第七种模式:观点不同型第六种模式
:
思想内容类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题型展示
实践题型展示
题型展示
题型展示
题型展示
题型展示
题型展示
实践实践实践实践实践实践鉴赏诗歌的提问方式与答题格式模式模式模式模式模式模式模式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型第四种模式:炼字1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提问变体: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2答题示例: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秋瞑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答:(步骤一)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步骤二)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步骤三)。答题示例: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3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季。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道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答:(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4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5答题示例: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蜀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试分析下面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答: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步骤一)。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步骤三)。答题示例: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请分析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答案:这首诗很好地运用了反衬手法(步骤1),用满天星斗的“分外明”反衬地面景物在黎明前的分外“暗”,用草虫的鸣叫反衬路上的寂静(步骤2),抒发了诗人早上起行的寂寞情感(步骤3)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型
此题型分两类:一是考整首诗的语言特色,二是考某诗句的含义(特殊含义、深层含义)。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或这句诗的妙处是什么?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或这句诗含有什么深意?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或(1)结合全诗分析某句诗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2)分析它的表达技巧及表达效果。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型
此题型分两类:一是考81、答题示例:
春
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答案:这首诗语言明白晓畅、多用口语(步骤1)。“黄莺儿”、“莫教”、“惊妾梦”等语言口语化,民歌色彩浓厚(步骤2)。表达了国中少妇对征人的怀念之情(步骤3)。1、答题示例:
春
92、江城子欧阳炯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词加以赏析。答案:“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句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2、江城子欧阳炯答案:“10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111、答题示例: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看”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案:“看”在诗句中有“回过头来望”的意思(步骤1),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这个“看”字,我们仿佛看到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的泪花。情景怎能让人不断肠呢(步骤2)?“看”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步骤3)
。
1、答题示例:
南浦别12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步骤一)。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步骤二)。从而表达出诗人悲情(步骤三)。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答:“凉”。“凉”字既写13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感情基调及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141、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1)。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2)。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1、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152、漫书司空图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有人评论道:“却恨莺声似故山”,一个“恨”字,出人意表,“无理之极”。你同意吗?试作简要分析。答:(步骤1)看似无理,实在情中。诗人恨鸟不改“乡音”,就是恨人改了“乡音”,就是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步骤2)把听不到“乡音”之恨,移到不改“乡音”的鸟的身上。使所抒之情更深更曲,出人意表。读来颇有神奇之感。2、漫书司空图答:(步骤116
第六种模式
思想内容类提问方式:1.请分析某句诗(某首诗)的思想感情或内涵。2.评价诗作的思想感情。3.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或主张)。答题步骤:1.塑造的形象2.作者的情感3.作品的思想意义。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
第六种模式
思想内容类171、[示例]下面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参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寒气袭人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也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其中“遥隔楚云端”“孤帆天际看”两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而“迷津欲有问”一句借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表明了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1、[示例]下面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1822222222222219第七种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你认为呢?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词作答,一定要从原诗词中找到原因、理由。
答题步骤:
(1)找到原词句中的关键几点,
(1)分条作答,
(3)用翻译的形式就可以。
第七种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201、答题示例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答: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1、答题示例
蝶恋花
苏21答案之一: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答案之二: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答案之一: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22鉴赏诗歌提问方式及答题格式课件23鉴赏诗歌提问方式及答题格式课件24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型第四种模式:炼字型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第七种模式:观点不同型第六种模式
:
思想内容类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题型展示
实践题型展示
题型展示
题型展示
题型展示
题型展示
题型展示
实践实践实践实践实践实践鉴赏诗歌的提问方式与答题格式模式模式模式模式模式模式模式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型第四种模式:炼字25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
提问变体: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26答题示例: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秋瞑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答:(步骤一)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步骤二)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步骤三)。答题示例: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7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季。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道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答:(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二)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28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或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29答题示例: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蜀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试分析下面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答: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步骤一)。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步骤三)。答题示例: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30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请分析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答案:这首诗很好地运用了反衬手法(步骤1),用满天星斗的“分外明”反衬地面景物在黎明前的分外“暗”,用草虫的鸣叫反衬路上的寂静(步骤2),抒发了诗人早上起行的寂寞情感(步骤3)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31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型
此题型分两类:一是考整首诗的语言特色,二是考某诗句的含义(特殊含义、深层含义)。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或这句诗的妙处是什么?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或这句诗含有什么深意?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或(1)结合全诗分析某句诗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2)分析它的表达技巧及表达效果。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型
此题型分两类:一是考321、答题示例:
春
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答案:这首诗语言明白晓畅、多用口语(步骤1)。“黄莺儿”、“莫教”、“惊妾梦”等语言口语化,民歌色彩浓厚(步骤2)。表达了国中少妇对征人的怀念之情(步骤3)。1、答题示例:
春
332、江城子欧阳炯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词加以赏析。答案:“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句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2、江城子欧阳炯答案:“34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351、答题示例: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看”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案:“看”在诗句中有“回过头来望”的意思(步骤1),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这个“看”字,我们仿佛看到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的泪花。情景怎能让人不断肠呢(步骤2)?“看”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步骤3)
。
1、答题示例:
南浦别36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步骤一)。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步骤二)。从而表达出诗人悲情(步骤三)。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答:“凉”。“凉”字既写37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感情基调及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381、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1)。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2)。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1、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392、漫书司空图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有人评论道:“却恨莺声似故山”,一个“恨”字,出人意表,“无理之极”。你同意吗?试作简要分析。答:(步骤1)看似无理,实在情中。诗人恨鸟不改“乡音”,就是恨人改了“乡音”,就是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步骤2)把听不到“乡音”之恨,移到不改“乡音”的鸟的身上。使所抒之情更深更曲,出人意表。读来颇有神奇之感。2、漫书司空图答:(步骤140
第六种模式
思想内容类提问方式:1.请分析某句诗(某首诗)的思想感情或内涵。2.评价诗作的思想感情。3.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或主张)。答题步骤:1.塑造的形象2.作者的情感3.作品的思想意义。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
第六种模式
思想内容类411、[示例]下面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参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寒气袭人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陶瓷铸造砂行业投资前景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4年12月金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武义县社会福利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夏季保健课件
- 《时尚北京》杂志2023年第5期
- 《颅脑损伤的护理》课件
- 《Ch全面质量》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彩色石英玻璃管液位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妇幼卫生用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单密码门禁控制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浮油脂肪酸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祛痘产品祛痘产品》课件
- 人轮状病毒感染
- 儿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二)
- 二年级下册计算小能手带答案
- 《石油产品分析》课件-车用汽油
- 2024年临沧市工业产业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2名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2023年3月云南专升本大模考《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你为什么不开花》儿童故事绘本
- 方案优缺点对比表模板
- 数据真实性承诺书
- 湖北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八)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