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与活动课件_第1页
休息与活动课件_第2页
休息与活动课件_第3页
休息与活动课件_第4页
休息与活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休息与活动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李学军副教授1第七章休息与活动1第一节休息

休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的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2第一节休息休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的减少活动一、休息的意义(一)休息与健康的关系:

休息可以减轻或解除人体的疲倦和劳累,使人恢复体力和精力,保持健康的体质,还可促进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二)休息与康复的关系:良好的休息,可达到消除疲劳,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减少消耗,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组织修复,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机体康复。3一、休息的意义(一)休息与健康的关系:3二、休息的条件有效的休息,满足三个条件充足的睡眠生理上舒适心理上的放松4二、休息的条件有效的休息,满足三个条件4三、睡眠是各种休息形式中最重要,最自然的方式。同时睡眠又是人类和其他高等动物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过程。(一)睡眠的生理5三、睡眠是各种休息形式中最重要,最自然的方式。同时睡睡眠的生理项目内容睡眠的原理脑干尾端存有睡眠中枢,能引起睡眠和脑电波同步化,它发出的冲动向上传导可作用于大脑皮层,与控制觉醒状态的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对,从而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1、睡眠的分期非速动眼阶段睡眠(NREM)过渡期,维持几分钟,易于唤醒,EEG与清醒相同睡眠逐渐加深,持续10~20分钟,易于唤醒熟睡期,持续15~30分钟,难以唤醒深睡期,持续10分钟,极难唤醒速动眼阶段睡眠(REM)眼球快速转动,EEG活跃,与清醒极为相似,肌电图反映肌张力极低。躯干呈现松驰状态,但体温、血流及脑的耗氧量均有增加,心率、血压和心输出量也有增加,经常接近清醒时的水平2、睡眠的周期清醒状态NREM第一期→

NREM第二期→

NREM第三期→NREM第四期

REMNREM第二期←NREM第三期6睡眠的生理项目内容睡眠的(二)、睡眠的评估

1、影响睡眠的因素

(1)生理因素:年龄、疲劳、昼夜节律性、寝前习惯、内分泌等变化影响(2)心理因素:强烈的情绪可造成失眠(3)病理因素:疾病和身体不适可导致失眠(4)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新环境会影响NREM、REM的变化(5)其他:一些食物的摄入也会改变睡眠

7(二)、睡眠的评估1、影响睡眠的因素7(二)睡眠的评估

2、睡眠失调

(1)失眠(2)睡眠过度(3)发作性睡眠(4)睡眠性呼吸暂停(5)其他:如梦游、遗尿8(二)睡眠的评估2、睡眠失调8四、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措施(一)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二)满足病人的睡眠习惯,做好就寝前的准备工作(三)合理安排护理措施(四)加强心理护理(五)合理使用药物(六)睡眠失调的护理(七)做好健康教育9四、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措施(一)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9第二节活动一、活动的意义凡是具有生命的生物体均需要活动,并都有与生俱来的活动能力。10第二节活动一、活动的意义10二、活动受限的原因活动受限即制动,指身体的活动力或任何一部分的活动由于某些原因而受到限制。(一)生理因素疼痛、损伤、神经功能受损、严重疾病、身体残疾、医护措施的限制(二)心理因素如悲伤、沮丧、烦闷等11二、活动受限的原因活动受限即制动,指身体的活动力或任何一三、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一)对皮肤的影响(二)对运动系统的影响(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五)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六)对泌尿系统的影响(七)对社会心理方面的影响12三、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一)对皮肤的影响12四、病人活动能力的评估(一)病人的一般资料(二)心肺功能状态(三)骨骼肌肉的状态13四、病人活动能力的评估(一)病人的一般资料13肌力程度分级0级:完全瘫痪、肌肉完全丧失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2级: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5级:肌力正常14肌力程度分级0级:完全瘫痪、肌肉完全丧失14四、病人活动能力的评估(四)关节功能状况(五)机体活动能力—分5度0度:完全能独立,可自由活动1度: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2度: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3度:既需要有人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4度: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六)病人目前的患病情况(七)心理状态15四、病人活动能力的评估(四)关节功能状况15五、对病人活动的指导(一)选择合适的卧位(二)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和各关节的功能位置(三)维持关节活动范围(ROM):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最大弧度。16五、对病人活动的指导(一)选择合适的卧位16被动性ROM操作要点1、让患者采取自然放松的姿势,面向操作者方向,尽量靠近操作者。2、操作者在完成每个关节的活动时,就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当抬起患者的手脚时,移动自己的重心,尽量使用腿部的力量,以减少疲劳3、依次对每个关节作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运动,比较两侧关节的活动的情况,以了解其原来的关节活动程度4、每个关节每次可有节律性地作5~10次完整的ROM。5、对急性关节炎、骨折等患者进行ROM时,应与医生商量,以避免进一步损伤。6、指导患者利用健侧肢体帮助患侧肢体运动。17被动性ROM操作要点1、让患者采取自然放松的姿势,面向操作者五、对病人活动的指导(四)进行肌力训练等长练习等张练习进行肌肉锻炼的注意事项18五、对病人活动的指导(四)进行肌力训练18等张运动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缩短,即肌肉长度改变因而肢体活动。因伴有大幅度关节运动,又称动力运动。等长运动

肌肉收缩而肌纤维不缩短,即可增加肌肉张力而不改变肌肉的长度。因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又称静力运动。19等张运动等长运动19进行肌肉锻炼注意事项掌握运动量及频度,使每次运动达到肌肉适度疲劳,每次运动后有适当间歇让肌肉充分复原。运动效果与运动者的主观努力密切相关,须使患者充分理解、合作并使其掌握运动要领。运动不应引起明显疼痛,疼痛常为损伤信号,且反射地引起前角细胞损伤,妨碍肌肉收缩,无法取得运动效果强力肌力练习前后应作准备的放松运动。注意肌肉等长收缩引起的升压反应及心血管负荷的增加20进行肌肉锻炼注意事项掌握运动量及频度,使每次运动达到肌肉适度小结: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休息、活动的意义,了解睡眠的生理过程及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掌握促进休息与睡眠及异常睡眠的护理措施,同时能根据病人的需要,指导病人做正确的被动运动和主动动。21小结: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休息、活动的意义,了解睡眠的生思考题:如何让病人获得休息?睡眠分哪几期,睡眠分期对护理工作有何指导意义?如何促进病人休息与睡眠?阐述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22思考题:如何让病人获得休息?22第七章休息与活动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李学军副教授23第七章休息与活动1第一节休息

休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的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24第一节休息休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的减少活动一、休息的意义(一)休息与健康的关系:

休息可以减轻或解除人体的疲倦和劳累,使人恢复体力和精力,保持健康的体质,还可促进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二)休息与康复的关系:良好的休息,可达到消除疲劳,促进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减少消耗,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组织修复,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机体康复。25一、休息的意义(一)休息与健康的关系:3二、休息的条件有效的休息,满足三个条件充足的睡眠生理上舒适心理上的放松26二、休息的条件有效的休息,满足三个条件4三、睡眠是各种休息形式中最重要,最自然的方式。同时睡眠又是人类和其他高等动物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过程。(一)睡眠的生理27三、睡眠是各种休息形式中最重要,最自然的方式。同时睡睡眠的生理项目内容睡眠的原理脑干尾端存有睡眠中枢,能引起睡眠和脑电波同步化,它发出的冲动向上传导可作用于大脑皮层,与控制觉醒状态的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对,从而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1、睡眠的分期非速动眼阶段睡眠(NREM)过渡期,维持几分钟,易于唤醒,EEG与清醒相同睡眠逐渐加深,持续10~20分钟,易于唤醒熟睡期,持续15~30分钟,难以唤醒深睡期,持续10分钟,极难唤醒速动眼阶段睡眠(REM)眼球快速转动,EEG活跃,与清醒极为相似,肌电图反映肌张力极低。躯干呈现松驰状态,但体温、血流及脑的耗氧量均有增加,心率、血压和心输出量也有增加,经常接近清醒时的水平2、睡眠的周期清醒状态NREM第一期→

NREM第二期→

NREM第三期→NREM第四期

REMNREM第二期←NREM第三期28睡眠的生理项目内容睡眠的(二)、睡眠的评估

1、影响睡眠的因素

(1)生理因素:年龄、疲劳、昼夜节律性、寝前习惯、内分泌等变化影响(2)心理因素:强烈的情绪可造成失眠(3)病理因素:疾病和身体不适可导致失眠(4)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新环境会影响NREM、REM的变化(5)其他:一些食物的摄入也会改变睡眠

29(二)、睡眠的评估1、影响睡眠的因素7(二)睡眠的评估

2、睡眠失调

(1)失眠(2)睡眠过度(3)发作性睡眠(4)睡眠性呼吸暂停(5)其他:如梦游、遗尿30(二)睡眠的评估2、睡眠失调8四、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措施(一)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二)满足病人的睡眠习惯,做好就寝前的准备工作(三)合理安排护理措施(四)加强心理护理(五)合理使用药物(六)睡眠失调的护理(七)做好健康教育31四、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措施(一)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9第二节活动一、活动的意义凡是具有生命的生物体均需要活动,并都有与生俱来的活动能力。32第二节活动一、活动的意义10二、活动受限的原因活动受限即制动,指身体的活动力或任何一部分的活动由于某些原因而受到限制。(一)生理因素疼痛、损伤、神经功能受损、严重疾病、身体残疾、医护措施的限制(二)心理因素如悲伤、沮丧、烦闷等33二、活动受限的原因活动受限即制动,指身体的活动力或任何一三、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一)对皮肤的影响(二)对运动系统的影响(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四)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五)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六)对泌尿系统的影响(七)对社会心理方面的影响34三、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一)对皮肤的影响12四、病人活动能力的评估(一)病人的一般资料(二)心肺功能状态(三)骨骼肌肉的状态35四、病人活动能力的评估(一)病人的一般资料13肌力程度分级0级:完全瘫痪、肌肉完全丧失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运动2级: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能作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5级:肌力正常36肌力程度分级0级:完全瘫痪、肌肉完全丧失14四、病人活动能力的评估(四)关节功能状况(五)机体活动能力—分5度0度:完全能独立,可自由活动1度:需要使用设备或器械2度:需要他人的帮助、监护和教育3度:既需要有人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4度: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六)病人目前的患病情况(七)心理状态37四、病人活动能力的评估(四)关节功能状况15五、对病人活动的指导(一)选择合适的卧位(二)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和各关节的功能位置(三)维持关节活动范围(ROM):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最大弧度。38五、对病人活动的指导(一)选择合适的卧位16被动性ROM操作要点1、让患者采取自然放松的姿势,面向操作者方向,尽量靠近操作者。2、操作者在完成每个关节的活动时,就应观察患者的反应,当抬起患者的手脚时,移动自己的重心,尽量使用腿部的力量,以减少疲劳3、依次对每个关节作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运动,比较两侧关节的活动的情况,以了解其原来的关节活动程度4、每个关节每次可有节律性地作5~10次完整的ROM。5、对急性关节炎、骨折等患者进行ROM时,应与医生商量,以避免进一步损伤。6、指导患者利用健侧肢体帮助患侧肢体运动。39被动性ROM操作要点1、让患者采取自然放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