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_第1页
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_第2页
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_第3页
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_第4页
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液压维修培训讲稿

第一章前言第一章前言

一.什么叫液压?

以液体为介质,用其产生的压力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液压。

液压系统将动力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这一过程通过利用密闭液体作为媒介而完成。通过密闭液体处理传递力或传递运动的科学叫做“液压学’。液压学一词源于希腊语”hydros’:它的意思为水。

液压学科学开始于一位名叫布莱斯·帕斯卡的人发现的液压杠杆传动原理。这一原理后来被称为帕斯卡定律。虽然帕斯卡作出了这一发现,但却是另一位名叫约瑟·布拉姆的人,在他于1795年制造的水压机中首次使液压得到了实际使用。在这一水压机中作为媒介利用的液体就是水。

一.什么叫液压?

以液体为介质,用其

液压技术的应用

.液压用来做什么—输出运动、力与扭矩①.凡是需要做往复直线运动并输出力的地方可用到液压(油缸);②.凡是需要做回转运动并输出扭矩的地方可用到液压(油马达);③.凡是需要做摆动并输出扭力的方可用到液压(摆动油马达);④.用以上三种简单运动复合,可使液压系统完成液压设备各种复杂运动(多自由度),并对其进行运动方向、速度快慢和输出力的控制。

液压技术的应用

.液压用来做什么—输出运动、力与扭矩

实现复合运动实现复合运动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液压站液压站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3.抓两条主线:一是“元件一回路一系统”一是“原理一结构一故障排除与修理”3.抓两条主线:第二章液压泵

§2-1概述

一液压泵的分类和要素第二章液压泵

§2-1概述

一液压泵的分类和要素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二.液压泵特性

最高额定工作压力:能连续工作的最高压力最高峰值压力:能短时工作的最高压力理论排量:泵主轴转一转所产生的容积变化(无泄漏)实际排量:泵在单位时间理论上所排出的液体积(无泄漏〕实际流量:理论流量扣除内外泄漏是大实际流量(Q实标=Q理论-△Q)容积效率:泵的实际流量和理论流量之比二.液压泵特性

最高额定工作压力:能连续工作的最高压力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二.各类泵的性能二.各类泵的性能

三.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1.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心脏

三.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1.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心脏

2.液压泵的工作原理1.医疗注射器(a)吸入药水

2.单柱塞泵(b)排出药水(a)吸油(b)排油(压油)

2.液压泵的工作原理1.医疗注射器(a)吸入药水2.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

3容积式液压泵吸油和压油必三个条件:

①.无论是吸油还是压油,一定都要有封闭(密封得很好)的容腔;②.封闭容腔的容积能逐渐由小变大,实现“吸”油(实际是大气压将油压入的),此容腔叫吸油腔;封闭容腔的容积由大变小时,实现压排油,该容腔叫压油腔;③.对后述的各种液压泵而言,无论是吸油,还是压油,油液都要连续不断。因此,除了单柱塞泵外,每一种液压泵,都至少要有两个这样的封闭容腔,其中一个(或几个)做吸油腔,一个(或几个)做压油腔,两腔之间要由一段密封段(区域)隔离开或用配油装置(阀配油或轴配油)将二者隔开。未被隔开或隔开得不好而出现压吸油腔相通时,则会因吸油腔和压油腔相通而无法实现容腔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的容积变化(相互抵消变化量),这样在吸油腔便形不成一定的真空度而吸不上油;在压油腔也就无油液输出了。3容积式液压泵吸油和压油必三个条件: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

§2-2.齿轮泵

一.工作原理

1.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2-2.齿轮泵

一.工作原理

1.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

2.为什么要弄清楚工作原理?

2.为什么要弄清楚工作原理?

2..渐开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渐开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在小齿轮(外齿)2和内齿轮(内齿圈)1之间应装有一块隔板,以便将吸油腔与压油腔隔开。当传动轴带动外齿轮1(内齿齿轮)旋转时,与其相啮合的内齿轮(外齿齿轮)2也跟着同方向旋转,在左上半部的吸油腔,由于轮齿的脱开,O腔体积增大,形成一定真空度,而通过吸油管将油液从油箱“吸”入泵内O腔,随着齿轮的旋转,到达被隔板隔开的位置A,然后转到P的位置进入压油腔,压油腔由于轮齿进入啮合,油腔的体积缩小,油液受压而排出。齿谷A内的油液在经过整个隔板区域内容积不变,在O区域容积增大,在P区域内容积缩小,利用外齿和内齿圈形成的这种容积变化,完成泵的功能。在泵壳上设置吸、排油口分别与吸油腔、压油腔相通,便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泵”,这种泵也不能变数。2..渐开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二.结构例

1.外啮合齿轮泵

①CB-B型二.结构例

1.外啮合齿轮泵

①CB-B型外啮合渐开线齿轮泵结构例外啮合渐开线齿轮泵结构例②CB-D型②CB-D型③伊顿-威格士L2系列

③伊顿-威格士L2系列2.渐开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结构例

1.泵轴;2.外齿轮;4.泵芯组件;5.键;6.薄壁轴承;7.轴承;8.油封;9.螺钉;10.垫圈;11.前盖;12.后盖;13、15.O形圈2.渐开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结构例1.泵轴;2.外齿轮;4.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结构例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结构例

三.齿轮泵三大问题

1.困油现象(齿封现象)

①.什么是困油现象

为了使齿轮泵连续运转,且齿轮的重叠系数大于1,即同时有两对齿轮啮合,它们和端盖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此空间由大变小,最小时为啮合点对称于节点,其后空间由小变大的现象。

三.齿轮泵三大问题

1.困油现象(齿封

②.困油现象的危害

当封闭容积减小时,使封闭容积中的压力急剧升高,使轴承受到很大的附加载荷,同时产生功率损失及液体发热等不良现象;当封闭容积增大时,封闭容积中的压力急剧下降,溶解于液体中的空气便析出产生气泡,产生气蚀现象,引起振动和噪声。

②.困油现象的危害

当封闭容积③消除困油措施:

a).缩小压油口尺寸;

b)开卸荷槽:对称型卸荷槽、不对称卸荷槽、特殊形状卸荷糟

③消除困油措施:

a).缩小压油口尺寸;

b)开卸荷槽:对2..齿轮泵存在不平衡径向力

①不平衡径向力是怎样产生的?齿轮外周的液压力大致通过齿轮中心,指向吸入端;2..齿轮泵存在不平衡径向力

①不平衡径向力是怎样产生的?齿②.消除不平衡径向力的方法:

a.压力平衡槽-将高压液体引入低压齿间,低压液体引入高压齿间;

b.减小排出口腔,使齿轮的承压面减小,仅作用在1~2牙上。

②.消除不平衡径向力的方法:

a.压力平衡槽-将高压液体引3.内泄漏

齿轮泵的内泄漏主要有三个位置:(a).轴向间隙—齿轮端面与泵前后盖(或轴套)之间,其泄漏约占总内泄漏量的70~80%;(b).径向间隙—齿顶圆与泵体孔之间的扇形圆弧面,约占总内泄漏量的10~15%;(c).两齿轮的啮合处。3.内泄漏

齿轮泵的内泄漏主要有三个位置:(a).轴向间隙—自动补偿间隙装置的补偿原理示意图

自动补偿间隙装置的补偿原理示意图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四。齿轮泵故障分析与排除

1.起动后无油液输出或输出流量不足①泵内配合间隙过大②端面偏磨拉伤③齿轮与浮动侧板或浮动轴套相接触的相对运动面上严重拉伤不能排油,一般的拉伤输出流量不足⑤泵转速过低,或转向反了;⑥吸入管漏气或吸口露出液面;⑦吸油高度太大(一般应不超过500mm)或吸油过滤器、吸入管路被污物阻塞;⑧油温太低或过高:油温太低,油液黏度增大,造成吸油阻力大;油温过高,导致内泄漏增大;四。齿轮泵故障分析与排除

1.起动后无油液输出或输出流量不足2.因为齿轮泵的原因导致液压系统压力上不去①.同上①、②、③、④;②.齿轮端面与前后盖之间的滑动接合面严重拉伤产生的内泄漏太大,导致输出流量减少,系统压力上不去。产生拉伤的主要原因一是齿轮装配前毛刺(齿形上)未能仔细清除,运转后拉伤结合面;二是污物进入泵内楔入齿轮端面与前后盖(或浮动侧板与浮动轴套)之间的滑动间隙内,拉伤配合面。高低压腔经拉伤的沟槽孔隙而连通后,内泄漏增加,高压腔要往低压腔卸掉一部分压力,导致系统压力上不去。此时应拆开齿轮泵,用平磨磨平前后盖端面和齿轮端面,并清除齿形上的毛刺(但不能倒角),经平磨后的前后盖,端面上卸荷槽尺寸会有变化,应适当加深加宽。③.系统溢流阀阀芯卡死在开启位置,总是溢流。2.因为齿轮泵的原因导致液压系统压力上不去①.同上①、②、3.泵工作噪声太大①.吸入管路及吸入过滤器堵塞,吸油不足,吸空而噪声大;②.从油封、泵体与泵盖接合面漏入空气;③.油箱内有气泡,未消泡的油液被吸入泵内,进入高压区后,气泡受压溃灭发出强烈噪声;④.油位太低,没有将过滤器全埋入油中,吸进空气发出噪声;⑤.泵与电机安装不同心,产生振动,并日久导致机械磨擦磨损,发出噪声。4..泵磨损太快①.油液中含磨料性杂质;②.泵试车时,转向不对且运转时间太长,泵没吸上油,泵内无油干摩擦造成磨损;③.泵与电机安装不同心,造成偏磨:两者之间的联轴器同心度的要求不得大于下图中的数值。另外联轴器中的挠性件如尼龙柱、橡胶圈等损坏时应予以换新,缺了的补上。3.泵工作噪声太大①.吸入管路及吸入过滤器堵塞,吸油不足,吸5.修泵后转动不灵活或咬死①.轴向间隙与径向间隙过小,或轴承孔对端面的垂直度超差等。②.杂质污物吸人泵内,卡住齿轮或使齿轮断齿,均产生泵旋转不灵活和咬死。③.浮动轴套或轴承外径与泵体(或泵盖)孔配合间隙过大,造成轴套径向窜动。④.先装上定位销后再拧螺钉可针对上述原因采取对策。5.修泵后转动不灵活或咬死①使用反(正)转齿轮泵的地方却换成了正(反)转齿轮泵,维修时一定要搞清楚泵的正、反转;②.油封前腔的泄油通道堵塞:如泄油通道堵塞,无法通过内泄油道(如图中的a孔)通过内流道返回至泵的进油腔,而造成油封前腔困油压力增高,超出油封最高使用压力使油封被冲翻,此时应疏通泄油通道;③.油封在装配时,箍紧密封唇部的弹簧脱落,装配时应仔细。7.泵轴油封老是被冲翻而大量漏油①使用反(正)转齿轮泵的地方却换成了正(反)转齿轮泵,维修时

五.转子泵(摆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

1工作原理

外转子1(内齿大齿轮)比内转子(外齿小齿轮)2多一个齿,不必设置隔板,轴线O2与O1偏心设置,两轮同向异速转动。内外转子均采用摆线齿形。工作时所有内转子的齿都进入啮合,相邻两齿的啮合线、和前后盖之间形成若干个密封腔。转动时密封腔的容积发生变化:例如图中的右上角的密封腔A在右边腰形孔区域的转动过程中,密封腔的容积逐渐增大,形成一定真空度,经腰形吸油窗口将油液压入吸入泵内;转到C腔位置时既不与右边的腰形吸油窗口相通,也不与左边的腰形排油窗口相通;继续旋转到左边腰形孔区域(图中B位开始),密封腔的容积逐渐减小,将油液从左边的腰形排油窗口并通过端盖上的排油口排出油液。每一个封闭油腔都经此过程,泵连续不断吸排油,实现泵的功能。

五.转子泵(摆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

1工作原理

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2.转子泵结构

1后端盖2泵体3..前端盖4.法兰盖5.油封6传动轴7轴衬8.内转子9外转子10压盖a配油窗口b配油窗口c,d中间孔,e偏心距f油腔m-进油口n.排油口:L泄油孔g卸荷槽2.转子泵结构1后端盖2泵体3..前端盖4.法兰盖5.油封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

3.摆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转子泵)的故障排除方法故障1:压力波动大原因1.泵体与前后盖因加工不好,偏心距误差大.或者外转子与系体孔配合间隙太大2.内外转子(摆线齿轮)的齿形精度差3.内外特子的径向及端面跳动大4.内外转子的齿侧隙偏大5.泵内混进空气6.油泵与电机不同心,同铀度超差7.内、外转子间齿侧隙太大排除方法1.检查偏心距,并保证偏心距误差在士0.02mm的范围内。外转子与泵体孔配合间隙应为0.04~0.06mm2.内、外转子大多采用粉末冶金,模具精度影响齿形精度,用户只能对研3.修正内、外转子.使各项精度达到技术要求4.更换内、外转子.保证齿侧隙在0.07mm以内5.查明进气原因.排除空气6.校正油泵与电机的同轴度(0.1mm)3.摆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转子泵)的故障排除方法故障3:发热及噪声大

原因1.外转子因其外径与泵体孔配合间隙大小,产生摩擦发热,甚至外转子与泵体咬死2.内、外转子之间的齿侧间隙太小或太大:太小.摩擦发热;太大,运转中晃动也会引起摩擦发热3.油液黏度太大,吸油阻力大4.齿形精度不好5.内外转子端面拉伤.泵盖端面拉伤6.泵盖上的滚针轴承破裂或精度太差,造成运转振动、噪声和发热排除方法1.对研一下,使泵体孔增大2.对研内、外转子(装在泵盖上对研)3.更换成合适黏度的油液4.生产厂可更换内外转子,用户只能对研5.研磨内外转子端面,磨损拉毛严重者。先平磨,再研磨,泵体厚度也要磨去相应尺寸6.更换合格轴承故障3:发热及噪声大

液压维修培训讲稿

第一章前言第一章前言

一.什么叫液压?

以液体为介质,用其产生的压力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液压。

液压系统将动力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这一过程通过利用密闭液体作为媒介而完成。通过密闭液体处理传递力或传递运动的科学叫做“液压学’。液压学一词源于希腊语”hydros’:它的意思为水。

液压学科学开始于一位名叫布莱斯·帕斯卡的人发现的液压杠杆传动原理。这一原理后来被称为帕斯卡定律。虽然帕斯卡作出了这一发现,但却是另一位名叫约瑟·布拉姆的人,在他于1795年制造的水压机中首次使液压得到了实际使用。在这一水压机中作为媒介利用的液体就是水。

一.什么叫液压?

以液体为介质,用其

液压技术的应用

.液压用来做什么—输出运动、力与扭矩①.凡是需要做往复直线运动并输出力的地方可用到液压(油缸);②.凡是需要做回转运动并输出扭矩的地方可用到液压(油马达);③.凡是需要做摆动并输出扭力的方可用到液压(摆动油马达);④.用以上三种简单运动复合,可使液压系统完成液压设备各种复杂运动(多自由度),并对其进行运动方向、速度快慢和输出力的控制。

液压技术的应用

.液压用来做什么—输出运动、力与扭矩

实现复合运动实现复合运动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液压站液压站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3.抓两条主线:一是“元件一回路一系统”一是“原理一结构一故障排除与修理”3.抓两条主线:第二章液压泵

§2-1概述

一液压泵的分类和要素第二章液压泵

§2-1概述

一液压泵的分类和要素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二.液压泵特性

最高额定工作压力:能连续工作的最高压力最高峰值压力:能短时工作的最高压力理论排量:泵主轴转一转所产生的容积变化(无泄漏)实际排量:泵在单位时间理论上所排出的液体积(无泄漏〕实际流量:理论流量扣除内外泄漏是大实际流量(Q实标=Q理论-△Q)容积效率:泵的实际流量和理论流量之比二.液压泵特性

最高额定工作压力:能连续工作的最高压力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二.各类泵的性能二.各类泵的性能

三.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1.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心脏

三.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1.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心脏

2.液压泵的工作原理1.医疗注射器(a)吸入药水

2.单柱塞泵(b)排出药水(a)吸油(b)排油(压油)

2.液压泵的工作原理1.医疗注射器(a)吸入药水2.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

3容积式液压泵吸油和压油必三个条件:

①.无论是吸油还是压油,一定都要有封闭(密封得很好)的容腔;②.封闭容腔的容积能逐渐由小变大,实现“吸”油(实际是大气压将油压入的),此容腔叫吸油腔;封闭容腔的容积由大变小时,实现压排油,该容腔叫压油腔;③.对后述的各种液压泵而言,无论是吸油,还是压油,油液都要连续不断。因此,除了单柱塞泵外,每一种液压泵,都至少要有两个这样的封闭容腔,其中一个(或几个)做吸油腔,一个(或几个)做压油腔,两腔之间要由一段密封段(区域)隔离开或用配油装置(阀配油或轴配油)将二者隔开。未被隔开或隔开得不好而出现压吸油腔相通时,则会因吸油腔和压油腔相通而无法实现容腔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的容积变化(相互抵消变化量),这样在吸油腔便形不成一定的真空度而吸不上油;在压油腔也就无油液输出了。3容积式液压泵吸油和压油必三个条件: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

§2-2.齿轮泵

一.工作原理

1.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2-2.齿轮泵

一.工作原理

1.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

2.为什么要弄清楚工作原理?

2.为什么要弄清楚工作原理?

2..渐开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渐开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在小齿轮(外齿)2和内齿轮(内齿圈)1之间应装有一块隔板,以便将吸油腔与压油腔隔开。当传动轴带动外齿轮1(内齿齿轮)旋转时,与其相啮合的内齿轮(外齿齿轮)2也跟着同方向旋转,在左上半部的吸油腔,由于轮齿的脱开,O腔体积增大,形成一定真空度,而通过吸油管将油液从油箱“吸”入泵内O腔,随着齿轮的旋转,到达被隔板隔开的位置A,然后转到P的位置进入压油腔,压油腔由于轮齿进入啮合,油腔的体积缩小,油液受压而排出。齿谷A内的油液在经过整个隔板区域内容积不变,在O区域容积增大,在P区域内容积缩小,利用外齿和内齿圈形成的这种容积变化,完成泵的功能。在泵壳上设置吸、排油口分别与吸油腔、压油腔相通,便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泵”,这种泵也不能变数。2..渐开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二.结构例

1.外啮合齿轮泵

①CB-B型二.结构例

1.外啮合齿轮泵

①CB-B型外啮合渐开线齿轮泵结构例外啮合渐开线齿轮泵结构例②CB-D型②CB-D型③伊顿-威格士L2系列

③伊顿-威格士L2系列2.渐开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结构例

1.泵轴;2.外齿轮;4.泵芯组件;5.键;6.薄壁轴承;7.轴承;8.油封;9.螺钉;10.垫圈;11.前盖;12.后盖;13、15.O形圈2.渐开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结构例1.泵轴;2.外齿轮;4.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结构例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结构例

三.齿轮泵三大问题

1.困油现象(齿封现象)

①.什么是困油现象

为了使齿轮泵连续运转,且齿轮的重叠系数大于1,即同时有两对齿轮啮合,它们和端盖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此空间由大变小,最小时为啮合点对称于节点,其后空间由小变大的现象。

三.齿轮泵三大问题

1.困油现象(齿封

②.困油现象的危害

当封闭容积减小时,使封闭容积中的压力急剧升高,使轴承受到很大的附加载荷,同时产生功率损失及液体发热等不良现象;当封闭容积增大时,封闭容积中的压力急剧下降,溶解于液体中的空气便析出产生气泡,产生气蚀现象,引起振动和噪声。

②.困油现象的危害

当封闭容积③消除困油措施:

a).缩小压油口尺寸;

b)开卸荷槽:对称型卸荷槽、不对称卸荷槽、特殊形状卸荷糟

③消除困油措施:

a).缩小压油口尺寸;

b)开卸荷槽:对2..齿轮泵存在不平衡径向力

①不平衡径向力是怎样产生的?齿轮外周的液压力大致通过齿轮中心,指向吸入端;2..齿轮泵存在不平衡径向力

①不平衡径向力是怎样产生的?齿②.消除不平衡径向力的方法:

a.压力平衡槽-将高压液体引入低压齿间,低压液体引入高压齿间;

b.减小排出口腔,使齿轮的承压面减小,仅作用在1~2牙上。

②.消除不平衡径向力的方法:

a.压力平衡槽-将高压液体引3.内泄漏

齿轮泵的内泄漏主要有三个位置:(a).轴向间隙—齿轮端面与泵前后盖(或轴套)之间,其泄漏约占总内泄漏量的70~80%;(b).径向间隙—齿顶圆与泵体孔之间的扇形圆弧面,约占总内泄漏量的10~15%;(c).两齿轮的啮合处。3.内泄漏

齿轮泵的内泄漏主要有三个位置:(a).轴向间隙—自动补偿间隙装置的补偿原理示意图

自动补偿间隙装置的补偿原理示意图液压维修基础培训课件四。齿轮泵故障分析与排除

1.起动后无油液输出或输出流量不足①泵内配合间隙过大②端面偏磨拉伤③齿轮与浮动侧板或浮动轴套相接触的相对运动面上严重拉伤不能排油,一般的拉伤输出流量不足⑤泵转速过低,或转向反了;⑥吸入管漏气或吸口露出液面;⑦吸油高度太大(一般应不超过500mm)或吸油过滤器、吸入管路被污物阻塞;⑧油温太低或过高:油温太低,油液黏度增大,造成吸油阻力大;油温过高,导致内泄漏增大;四。齿轮泵故障分析与排除

1.起动后无油液输出或输出流量不足2.因为齿轮泵的原因导致液压系统压力上不去①.同上①、②、③、④;②.齿轮端面与前后盖之间的滑动接合面严重拉伤产生的内泄漏太大,导致输出流量减少,系统压力上不去。产生拉伤的主要原因一是齿轮装配前毛刺(齿形上)未能仔细清除,运转后拉伤结合面;二是污物进入泵内楔入齿轮端面与前后盖(或浮动侧板与浮动轴套)之间的滑动间隙内,拉伤配合面。高低压腔经拉伤的沟槽孔隙而连通后,内泄漏增加,高压腔要往低压腔卸掉一部分压力,导致系统压力上不去。此时应拆开齿轮泵,用平磨磨平前后盖端面和齿轮端面,并清除齿形上的毛刺(但不能倒角),经平磨后的前后盖,端面上卸荷槽尺寸会有变化,应适当加深加宽。③.系统溢流阀阀芯卡死在开启位置,总是溢流。2.因为齿轮泵的原因导致液压系统压力上不去①.同上①、②、3.泵工作噪声太大①.吸入管路及吸入过滤器堵塞,吸油不足,吸空而噪声大;②.从油封、泵体与泵盖接合面漏入空气;③.油箱内有气泡,未消泡的油液被吸入泵内,进入高压区后,气泡受压溃灭发出强烈噪声;④.油位太低,没有将过滤器全埋入油中,吸进空气发出噪声;⑤.泵与电机安装不同心,产生振动,并日久导致机械磨擦磨损,发出噪声。4..泵磨损太快①.油液中含磨料性杂质;②.泵试车时,转向不对且运转时间太长,泵没吸上油,泵内无油干摩擦造成磨损;③.泵与电机安装不同心,造成偏磨:两者之间的联轴器同心度的要求不得大于下图中的数值。另外联轴器中的挠性件如尼龙柱、橡胶圈等损坏时应予以换新,缺了的补上。3.泵工作噪声太大①.吸入管路及吸入过滤器堵塞,吸油不足,吸5.修泵后转动不灵活或咬死①.轴向间隙与径向间隙过小,或轴承孔对端面的垂直度超差等。②.杂质污物吸人泵内,卡住齿轮或使齿轮断齿,均产生泵旋转不灵活和咬死。③.浮动轴套或轴承外径与泵体(或泵盖)孔配合间隙过大,造成轴套径向窜动。④.先装上定位销后再拧螺钉可针对上述原因采取对策。5.修泵后转动不灵活或咬死①使用反(正)转齿轮泵的地方却换成了正(反)转齿轮泵,维修时一定要搞清楚泵的正、反转;②.油封前腔的泄油通道堵塞:如泄油通道堵塞,无法通过内泄油道(如图中的a孔)通过内流道返回至泵的进油腔,而造成油封前腔困油压力增高,超出油封最高使用压力使油封被冲翻,此时应疏通泄油通道;③.油封在装配时,箍紧密封唇部的弹簧脱落,装配时应仔细。7.泵轴油封老是被冲翻而大量漏油①使用反(正)转齿轮泵的地方却换成了正(反)转齿轮泵,维修时

五.转子泵(摆线齿形内啮合齿轮泵)

1工作原理

外转子1(内齿大齿轮)比内转子(外齿小齿轮)2多一个齿,不必设置隔板,轴线O2与O1偏心设置,两轮同向异速转动。内外转子均采用摆线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