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工艺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乙二醇工艺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乙二醇工艺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1.理论意义乙二醇广泛用于聚酯系列产品的生产,如聚酯纤维,薄膜和容器瓶,以及汽车防冻剂。它还可用于除冰剂,表面涂料,表面活性剂,增塑剂,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及化学产品的合成原料,如乙二醇醚,乙二醛,草酸等。虽然乙二醇产品被广泛使用,但国内乙二醇生产未能满足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乙二醇自给率不足。50%,相当一部分需要进口,并且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往单纯增加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增加产量的做法已逐渐被淘汰。继续这种做法的企业已经破产并关闭。现在他们只依靠技术的力量来传递技术。转型是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同时优化各种生产资源的分配是摆脱困境的最有效方法。2.实际意义乙二醇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大宗有机化工产品。乙二醇是最简单和最重要的脂肪族二元醇,它在有机化工生产中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原料,尤其广泛用于聚酯纤维、聚酯塑料的生产。在汽车、航空、仪表工业的冷却系统中,它是抗冻剂的重要成分。在溶剂、润滑剂、软化剂,增塑剂和炸药的生产中也有多种用途。在乙二醇工艺的设计中,乙二醇的精制是整个工艺的核心部分。关系着乙二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研究乙二醇的精制为核心和重点,是生产乙二醇工艺的重大突破。二、论文综述(综述国内外有关选题的研究动态)1859年首先用氢氧化钾水解乙二醇二乙酸酯制备乙二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使用乙二醇二硝酸酯来降低甘油凝固点特征而不是甘油来生产爆炸物。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防冻剂的需求急剧增加,导致乙二醇短缺。此时,通过氯醇的皂化生成乙二醇。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聚酯树脂的成功开发和生产再次刺激了乙二醇工业的发展。乙二醇的氧化和水解方法,乙二醇,石化产品的基本原料,乙二醇开始占主导地位。在20世纪70年代,在石油和天然气危机之后,人们试图找到用天然气或煤取代乙烯的方法,以取得重大突破。世界E0/EG设备正在扩大规模。近年来,新建的E0装置均在200kt/Y以上,具有240kt/Y规模的单个E0反应堆的制造能力,以及少量的大规模(480kt/Y以上)将建立EO设备。E0催化剂将以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发展。由于反应过程和反应器传热条件的限制,现有的E0/EG装置倾向于使用高活性系列催化剂,特别是1997年成功开发的5863高活性催化剂。对于一些新装置或扩展(考虑增加反应)系统),优选高选择性催化剂。寻找廉价的乙烯原料以及建立EG和乙烯的联合生产已成为发展的热点。E0催化水合技术的发展解决了通常的EG生产中大量能量消耗的问题,并且可以将装置的总投资减少约15%。可以预见,E0催化水合专利技术将很快实现工业化。自1978年以来,中国一直从事草酸盐技术的研究。它是中国最有效的研究单位。它使用类似于日本宇部工业株式会社的技术,在贵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使用脱氢纯化的一氧化碳和亚硝酸盐。草酸盐在大气压和约140℃下通过气-固相催化反应合成。草酸盐加氢催化剂采用Cu-Cr催化剂,草酸盐转化率为99.8%,乙二醇选择性为95.3%。在国内乙二醇市场供需方面,由于聚酯行业的快速发展,乙二醇消费量明显增加。1995-2001年期间中国乙二醇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23.11%。2002年,中国的消费量为3.0199亿吨,比2001年增长25.6%。但是,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每年仍有大量进口。目前,中国80%的乙二醇用于聚酯生产,8%用于防冻,12%用于其他方面。据估计,到2005年底,中国的聚酯产能将达到880万吨/年。如果计算1t聚酯需要0.37t乙二醇,2005年用于聚酯的乙二醇为3.256Mt,其他消耗量估计为4.26Mt。例如,国内燕山石化300kt/Y工厂于2003年底投产,江苏南京扬子石化300kt/Y,广东惠州南海石化300kt/Y工厂全部投产2005年。当时,国内乙二醇总产能仅为2.006Mt/Y,即使这些设备在满载时满载,仍然存在2.254Mt的差距。因此,除考虑进口乙二醇外,现有设备仍需挖掘和改造以满足市场需求。综上所述,乙二醇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聚酯单体,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民经济,民生,特别是民族服装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中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的乙二醇产业势在必行。乙二醇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除加强对现有进口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外,还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加快环氧乙烷催化氧化的技术开发,尽快做出小试验的结果。试点项目转入工业化后,我们也密切关注日本三菱化学碳酸亚乙酯的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推动中国乙二醇产业的技术进步。三、论文提纲1.文献综述2.乙二醇的概述2.1性质2.2用途2.3合成3.生产工艺概况3.1乙二醇的生产方法3.2乙二醇的工艺流程4.结论四、与选题相关的主要参考文献[1]钱伯章.生产乙二醇的新工艺完成中试[J].合成纤维,2014(1):54-55.[2]庞纪峰、郑明远,姜宇,etal.乙二醇生产和精制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3(9).[3]郑宁来.乙二醇生产的新路径[J].聚酯工业,2012(1):6-6.[4]王志峰.国内乙二醇技术现状及技术经济分析[J].化肥设计,2011,49(4):7-9.[5]王汝贤.乙二醇精制过程的模拟分析[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2,29(4):63-67.[6]丰存礼.国内乙二醇生产工艺技术情况与市场分析[J].化工进展,2013,32(5):1200-1204.[7]张有政、赵彩云,曲顺利.乙二醇生产工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氮肥技术,2012,33(4):41-46.[8]炎俊梁、王筠.乙二醇生产工艺流程研究进展[J].浙江化工,2018.[9]崔海涛、张磊、孙振雷、etal.乙二醇合成工艺进展及前景分析[J].当代化工,2017(3).[10]刘宗语.环氧乙烷/乙二醇生产技术进展[J].化工进展,2013,32(6):1214-1218.[11]骆雁.国内乙二醇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齐鲁石油化工,20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