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_第1页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_第2页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_第3页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_第4页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摘要】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例如身体攻击、言语攻击等。偶然的几次攻击性行为不足为奇,这也许只是幼儿当时选择的一种发泄当时情绪的方式,但是攻击性行为的频繁出现,并且攻击强度增大,这就需要教师与成人的关注了,应该用正确的方法,树立一些正面形象,让幼儿通过模仿正面形象或是通过启发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理解与思考,来逐渐消除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使其成长为具有良好心里品质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关键词】幼儿;攻击性;成因;对策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内涵及其表现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指向他人或物体或言语的攻击表现。是一种不受欢迎却经常发生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幼儿吵架、打架,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少数幼儿会采用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攻击性行为是消极的问题行为,它不但会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而且还会使行为发出者本人得到较多来自环境的否定态度,不利于其健康的成长。大量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其同伴关系一般较差,大多数同龄小朋友会对其拒绝态度,一般会说:“我不爱跟他玩,因为他老是打人。”“我不喜欢××。因为他欺负别人,把人家弄哭了。”而且由于他爱惹事生非,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故而也不易受老师的欢迎,可想而知,孩子在这种消极、否定的环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各方面的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更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果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及时加以干预、矫治,那么幼儿期攻击性行为严重的儿童将来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剖析(一)幼儿受某些生理特征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特征、体质、气质等)对其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影响。比如,那种天生爱哭闹、爱发急的“难带型”婴儿,将来可能较易产生攻击性行为。但是,研究者们在谨慎地得出上述结论的同时反复强调,这些生理特征只是复合影响因素的一部分,它们总是与社会环境、文化教育因素综合起作用的,而且往往必须通过环境、教育的因素才能体现其影响。比如,上术“难带型”的婴儿,其攻击性行为并不直接由其气质类型所导致,而是由于该类型婴儿的某些特点,使抚养者在教养过程中往往更多地采用规则、要求等控制手段,使得该类型婴儿形成急躁、易怒、易反抗等特征,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倾向。(二)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开始喜欢同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同时又是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两者相互冲突矛盾的结果,便产生了攻击性行为。1.模仿是引发“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模仿性强。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模仿父母或他人的不良行为是导致孩子攻击行为的重要原因。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研究文献极具说服力地证明:冷漠的家长常会反复无常地惩罚孩子,并且容许孩子表现攻击性冲动,他们更容易培养出攻击性的儿童。这些父母总是挫伤孩子的情感需要,给孩子树立了对人漠不关心的榜样,当孩子对别人表现出攻击性时,他们采取不管不问的态度,使孩子的打斗行为合法化。打罚孩子,又向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并且暗示了孩子怎样对待使自己不满意的人的一种方法。2.挫折是引发“攻击性”行为的又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干扰或阻碍其达到目的或意愿就是挫折。挫折会威胁一个人的尊严,阻碍其稳定目标的实现。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实证认为,挫折往往会引起侵犯性情感,挫折与侵犯有某种关系。当幼儿受到挫折时,由于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或社会交往的经验,为了解除心理的紧张或维护自己的自尊,便采取攻击他人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或保护自己。一位心理学家在两组幼儿面前摆上好看、好玩的玩具,而只允许一组幼儿玩那些玩具,另一组幼儿由于只准从窗外看看这些玩具而受到挫折,受挫折的幼儿的行为比未受挫折幼儿的行为更具有破坏性。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差,教师评价不公平等,都易使儿童受挫折而产生攻击性行为。但是,并不是幼儿的所有的挫折都会产生侵犯行为,如果挫折被看作是正当的、无意的或非专断的,就不会使幼儿异常愤怒。例如,一个不让他的孩子到公园去的父母虽然使孩子的愿望受到了挫折,如果他们解释说天正在刮风或下雨,此时不宜去,引起的侵犯性情感就要少一些。所以,给孩子讲清楚使其能接受挫折的道理,是能减少侵犯性情感的。(三)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受环境的影响1.不良家庭环境是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父母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父母经常使用暴力及攻击性言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模仿的对象。儿童往往不是在惩罚中受教育,而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攻击性行为。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极大地依赖着他们的父母如何对待他们和父母自己如何表现。一个在家里因侵犯性行为而受到严厉惩罚的孩子,在外边往往有更大的侵犯性。惩罚使孩子在家里限制了侵犯行为,但却等于鼓励了他在外面的侵犯行为,因为孩子模仿的是父母的侵犯行为。惩罚教育孩子在家里要老老实实,等于告诉他们,如果干了坏事不被发觉是不会被惩罚的,这样使儿童不是减少了侵犯行为,而是加剧了这一行为。另外,经常在孩子面前暴露矛盾,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放纵、宽容和无所谓的态度,也能使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得到强化而增强攻击频率。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2.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受幼儿园环境的影响。(1)教师的影响。幼儿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孩子的关注、模仿和影响,每个孩子都会跟着教师学,跟着教师唱、跟着教师玩、幼儿是最天真活泼,纯洁可爱。如教师对幼儿的评价稍有不积极不公正,将某个幼儿看为“差孩子”,少戴红花,多坐冷板凳,挫伤“差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差孩子”处于失败和困境之中,“孤单”、“离群”将引起幼儿的攻击行为。(2)同伴的影响。与同伴冲突也是使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因素。一些研究者发现,儿童在游戏中冲突发生次数多的,在口头和躯体的攻击性行为都表现出较高的频率。而且在儿童社交中,“厌恶”得分高的儿童,其攻击性强,其“厌恶”分数与其性行为平均百分率成正相关。同伴关系、社交技能对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比成人与儿童关系的影响更大。因为幼儿园及小学是同伴交往的集体,儿童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同伴关系差、社交技能缺乏的儿童容易受到同伴的拒绝,被拒绝的儿童往往会对来自同伴的信息作出错误的归因,认为别人都是怀有敌意的,所以会更加频繁地使用攻击手段,从而使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恶性循环。(3)环境的影响。幼儿园是幼儿基础教育的基地,环境如何对幼儿教育有着直接影响。幼儿为争夺物品和空间是幼儿攻击行为最主要的起因,所以当幼儿园玩具数量不充足,活动场地不宽畅,设施不具备,幼儿活动受到限制,就会为拥有某个玩具、某块场地而进行争夺,必然也就会发生攻击、侵犯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满足和需求。3.社会环境是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之一。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幼儿受一些充斥着暴力、复仇的镜头的动画片、卡通片影响,而幼儿常常因好奇、刺激而模仿,因此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调查表明,幼儿的攻击是一种习得的社会行为,影响幼儿攻击性发生的因素主要指消极的事件,包括身体攻击、言语威胁、物品的剥夺等。情境诱因是幼儿有时会受外在诱因的驱动(玩具、同伴中的领导地位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发生攻击。也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榜样的示范是幼儿模仿力较强,在各种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的后果,间接的习得了攻击性行为。或通过直接学习,即幼儿实际参与的打架、争抢玩具等。例如,有一幼儿本来很规矩,从不打人,由于他的好朋友是班里的调皮头,没事就打别人几下,他无形中就学会了,当别人碰了他玩的汽车时,他便伸手打了那个小朋友。幼儿行为的保持取决于对行为后果的强化。幼儿攻击行为的保持首先包括不恰当的惩罚。恰当的惩罚通常会导致幼儿对攻击行为的内疚和焦虑,从而有助于抑制其攻击行为的发生。但是,不恰当的惩罚不但达不到这一效果,反而会增加幼儿攻击的消极作用。例如老师对幼儿形成的攻击行为的深层次原因缺乏了解,不能找出问题性的“病因”,即未能“对症下药”,最终难以消除病根。再者与老师繁忙的业务和本身的师德有一定关系,繁忙工作后往往使老师产生消极的情绪,“不良行为”幼儿便容易成为“发泄”对象,不管情况如何,只知一味的批评孩子以求得暂时的平静,但过后这些幼儿还依然如故。三、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治与对策(一)教师与家长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并注重成人的榜样作用首先,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日常中多阅读有关书籍,认真学习,深刻领悟,根据自己班幼儿发生的不良行为,结合教育的经验,给予适当准确的处理必要时要适当的惩罚,做到小惩大戒,逐步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其次,家长应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不少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我们采取间接、委婉的办法,努力改变家长的儿童观和教育方法。要及时的纠正家长在教育幼儿过程中的错误观念,给予指导。同时,通过家长园地与家长个别交谈等方式,指导家长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逐步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在与“攻击性行为”幼儿家长的联系中,应改变以往那种只是一味告状的做法,而是先向家长汇报孩子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向家长提出配合教育的具体要求,这样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由于幼儿的模仿能力比较强,对各种行为缺乏正确的认知,只是一味的学习模仿,当身边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儿童必然通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这时我们就应该考虑同样可以通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合作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者应当提供合作互助的榜样,通过模仿加以学习,通过强化而去形成固定的适应社会的正确行为模式。特别是教育者本人及父母家人更应该起榜样作用,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做儿童的表率。因此作为成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行为应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给幼儿起到榜样的作用。给予榜样示范,向儿童提供谦让、互动、享受、合作的榜样。(二)提供科学合理的活动场所,允许幼儿合理宣泄有些幼儿可能由于害怕惩罚而强行抑制自己的攻击意向,长此以往,会产生过分的焦虑,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幼儿园应该提供给幼儿较为宽敞的游戏空间,而不是繁杂、拥挤的活动空间;尽量避免提供有攻击倾向的玩具(如玩具枪、刀等);阻止幼儿接触不良传媒,某些影视特别是暴力影视剧,可能会使孩子学会一些攻击性行为。教师在设置环境时,应给幼儿创设一个尽量避免冲突的空间。各活动区域应稍有间隔,防止幼儿因空间过分拥挤,引起无意的碰撞造成冲突和摩擦。玩具数量要充足,以减少幼儿彼此争抢玩具的矛盾冲突。另外,教师还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愉悦的氛围,不苛刻幼儿。我们应允许幼儿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宣泄,来取代攻击行为。如有的幼儿在玩黏土游戏时,拼命的挤压、摔打;有的幼儿在模仿战斗场面时相互间“打打杀杀”,还可以适当增加体育活动的次数。这些行为都有利于幼儿把平常不良情绪通过这种“破坏性”游戏释放出来,从而维持心理平衡。并且,我们还要根据不同情况的幼儿组织不同的游戏来满足他们。比如,好问、好探索的幼儿应启发他们开动脑筋,通过比一比,看一看,做一做,一步步引导幼儿去寻找答案,把幼稚的好奇心、求知态度变成发展智力的动力;对于喜欢奔跑的幼儿可以组织他们踢足球、练武术、赛跑等;对于喜欢叫嚷的幼儿,可让他们朗读、表演等。做到因材施教,处处施教,把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倾向特点转化成幼儿的特长。(三)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这种家庭的创设关键在于父母。首先,父母之间要互敬互爱,不要为一点小事而发生激烈的冲突,尤其是面对孩子时,即使有矛盾,也不要互相攻击、指责,而是要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父母要采取合理的教养方式,教育要有合理的儿童观,对孩子既不能实行高压控制,也不能过度纵容溺爱,父母一定要先爱和尊重孩子,然后再去严格要求他们,尤其当孩子受到别的孩子欺负时,家长不要向孩子灌输“以牙还牙”的报复思想,比如有的家长会对受了欺负的孩子说:“他打你,你也打他“,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以为报复性的攻击别人是合理的,这对孩子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家长及时了解原因并与教师或其他家长沟通,找到处理方法。在平时要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并爱护身边和自己一样的小朋友,就象自己的家里人一样,家长要给幼儿公平的支持和解释。(四)家园合作,逐步转变幼儿不良行为要改掉幼儿的这些攻击性行为,家园同步、教育一致,非常重要。教育是一种整体教育,只有家园密切配合,才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家园共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是每一位为人父母者的责任。而与此同时,当孩子出现攻击性倾向时,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视,首先是找出引起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时地给予疏导。家长切忌以暴制暴,压而不服,使负性情绪积聚,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容易引发更具威胁的攻击性行为。对暴躁和情绪失控的孩子可采取暂时隔离或安抚等方法,使情绪冷却下来再说,千万不要在孩子气头上再说难听的话,防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