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诗歌专题备考
兰炭中学姚侠2005-11-8
中国古代诗歌专题备考兰炭中学姚侠1提高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的途径一、依题裁特点,建立古代诗歌的类型概念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怀古咏史友情亲情爱情惜别重逢喜归思旧怀恋交友游乐孤寂悲苦爱国思乡悼亡伤逝关于古代诗歌鉴赏1、写景诗白描手法运用辞格写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情明暗相衬,虚实相生概括景物特征提高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的途径一、依题裁特点,建立古代诗歌的类22、抒情诗(1)以景托情(2)举止表意(3)直抒胸臆(4)言谈表情(5)无言寓意(6)借物言情(7)叙述情怀(8)对比抒情(9)用典抒怀
4、咏物诗(标题中“咏”或“题”)内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借物性以明理。特征:穷尽物像,暗示象征。
3、怀古诗(标题中“咏怀”、“咏史”或“咏”)内容:这类诗歌或表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发昔盛今衰之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评论史实;揭示原因。手法:典故;物(景)是人非的感慨;昔盛今衰的对比;欲说还休的含蓄;意在言外的悠远。2、抒情诗4、咏物诗(标题中“咏”或“题”)3、怀古诗(标题35、山水田园诗内容:或描绘山川美景,抒发喜爱之情,表达不同流俗之志;或抒写田园生活,寄寓闲适情调,表现朴素的人情美。特点:融情入景,情景交融。6、送别诗(标题中“送”、“别”或“赠”)内容:或抒发黯然消魂的依恋与伤感,基调低沉哀惋;或寄托诚挚的安慰与祝愿,感情多旷达健。特点:典故;融情入景(杨柳、春草、明月、西楼、红叶、日暮、孤舟),情景交融;情态举止。5、山水田园诗6、送别诗(标题中“送”、“别”或“赠”)47、边塞诗(标题中“塞”、“塞下”、“塞上”、“出塞”、“征”、“征人”、“军”、“从军”等)这类诗内容多反映边塞生活。多表达建功立业的豪情或壮志未酬的郁闷;也有抒发征人远戍的感慨(或思乡、或责怨)。8、羁旅诗这类诗主要表现羁旅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以及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情。此外,有些诗歌标题除了能点明作品的内容范畴,还能从中察知作品的情感主旨。如诗题中的“怨”、“愤”、“哀”、“哭”、“喜”、“思”、“忆”、“赠”、“答”、“别”等字眼,是点睛之字,具有鲜明的暗示作用。7、边塞诗(标题中“塞”、“塞下”、“塞上”、“出塞”、“征5二、注意品味语言特点的基本角度诗眼形象性抒情性言简意丰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语言风格二、注意品味语言特点的基本角度诗眼6重点词语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羌笛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重点词语7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例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8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b.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9语言风格(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哪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2)、含蓄隽永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语言风格(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10(3)、清新雅致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小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5)、绚丽飘逸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其他还有:粗犷豪放、缠绵哀怨、含蓄蕴藉、悲怆幽怨。(3)、清新雅致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11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1、“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2、“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3、“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壮观有力。4、“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5、“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坚守。6、“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7、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8、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1、“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12三、辨识、分析表现手法3、常用辞格: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增动用典对比对偶叠映顶真互文倒装省略双关象征衬托列锦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
2、抒情方式:略。三、辨识、分析表现手法3、常用辞格:比喻比拟134、描写方法:(按不同分类标准)①正面描写、侧面描写。②虚写、实写。③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④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渲染气氛,烘托、暗示、流露、表现人物心情,为抒情做铺垫,奠定感情基调,情景相生、情景相融,乐景衬哀情)。⑤动作、细节描写⑥语言描写4、描写方法:(按不同分类标准)14四、鉴赏诗歌形象(一)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想。(二)物象:分析景物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内心和思想。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及至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1、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四、鉴赏诗歌形象(一)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15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独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瑟琶行》),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王维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164、爱民求贤的形象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5、儿女情长的形象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4、爱民求贤的形象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17五、对诗歌情感的鉴赏诗歌是抒情的语言艺术,准确鉴赏诗歌的关键在于把握诗歌里所表达的感情。诗歌所表达的感情约略可分为以下八类:1、惜别之情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2、黍离之情如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3、思乡之情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怀古之情如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五、对诗歌情感的鉴赏诗歌是抒情的语185、讽喻之情如《诗经》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白居易的“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是岁江南早,衢州人食人”(《轻肥》)。6、报国之情如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出塞》);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书愤》)。7、咏景之情如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谢朓的“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芬芳酒,还望青山郭”(《游东田》)。8、恋友之情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5、讽喻之情如《诗经》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白居易19六、鉴赏诗歌的“美”1、画面美(1)色彩美(2)动静之美(3)有声与无声之美(4)和谐(意象组合)美(5)虚实之美(6)明暗之美(7)景物之美(8)人物之美(9)人性之美、感情之美2、意境美(意与境的浑整之美)创造意境美的方法:(1)情随境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六、鉴赏诗歌的“美”20(2)移情入境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3)体贴物情,物我情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物我一体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2)移情入境21(5)、捕捉意象,领会诗歌意境柳(杨柳)——抒发惜别、留恋之情《折杨柳》(曲名)——寓怀远惜别之意月、霜——与思乡怀人有关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松、竹、梅、兰、荷、菊------与人的品德志节有关流水、落花、老树、残月、夕阳------多抒发凄凉伤感之情、感时伤世之叹、孤寂落寞之感、羁旅思乡之愁鸿雁、杜鹃、鹧鸪------与思乡怀人有关蝉------清高纯洁的象征,表现高洁傲岸的节操寒蝉------悲凉的同义词
(5)、捕捉意象,领会诗歌意境22大漠、孤烟、黄沙、长河、燕山、黑山、孤城、玉关(玉门关)、楼兰、羌笛、鼓角、羽檄、吴钩、刁斗------这些意象多出现的边塞诗中,或赞美边关将士杀敌卫国的爱国情怀;或批评朝廷不关心边关戍卒的冷漠,表对守关将士的同情;或抒壮志未酬、久戍思乡的感慨大漠、孤烟、黄沙、长河、燕山、黑山、孤城、23荆钗布裙——妇女俭朴的装束白云苍狗——喻世事变幻无常孤蓬——喻天涯游子哀鸿——失所灾民巴人之曲(巴歌、巴唱)——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红豆、枫叶——称信物天狼——代敌寇细柳——代军营簪缨——代显贵南冠——代囚徒婵娟——明月绿蚁——代美酒荆钗布裙——妇女俭朴的装束24七、诗歌鉴赏问答一般格式
第一种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答案一般应该在下列词语中选择: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
映衬((又分为正衬和反衬)象征
联想与想象
用典对比对照动静结合
除了这些常见的手法外,还有诸如变换抒情角度、白描、渲染等。七、诗歌鉴赏问答一般格式第一种类型:25 例如: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问: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例如:送魏万之京/李颀答:尾联直抒胸臆26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答: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答: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27第二种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问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它的固定格式分为三个部分: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第二种类型28
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考生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29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问:作者在这首诗中创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6分)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山居秋暝/王维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30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6分)答: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西楼/曾巩答: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31第三种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第三种类型32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问:这首诗歌的语言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语言都有
的特色。(2分)答:平淡质朴(平淡自然)。新晴野望/王维答:平淡质朴(平淡自然)。33八、古诗词鉴赏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用典、想象与联想、照应。直抒胸臆,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物)等。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八、古诗词鉴赏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34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 伤感、孤独、烦闷、恬淡、 闲适、欢乐、仰慕、激愤、 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 35九、构建术语,学会规范表述1、思想情感方面的术语①咏史怀古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或感时伤世),昔盛今衰;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疾苦;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②边塞诗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③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表白。④山水田园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山河,厌恶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九、构建术语,学会规范表述362、表达技巧方面方面的术语①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随景迁、景为情生、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感物伤怀等。②表现手法象征、用典、烘托、衬托、反衬、渲染、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虚写实、虚实相生、乐景衬哀情、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寓褒于贬、欲擒故纵、言此及彼、意在言外、画龙点睛等。③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比、象征、反问等2、表达技巧方面方面的术语373、语言风格方面方面的术语质朴淡雅、清新自然、欢快风趣、通俗流畅、形象生动、典雅绮丽、含蓄隽永、简洁洗练、活泼明快等。4、创作风格方面方面的术语①不同作家的独特风格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苏轼——豪放李清照——婉约陶渊明——淡远闲静王维——恬淡优美孟浩然——清新自然王安石——雄健高峻①不同流派的风格田园诗——恬淡宁静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慷慨悲凉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3、语言风格方面方面的术语38十、掌握分析鉴赏的要求述、析、评结合十一、重视文采十、掌握分析鉴赏的要求十一、重视文采39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张养浩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①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②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既写出了山的动态,又写出了山色变化,更表现了云山的浑然一体。可以看到诗人相机而退,隐居山野的恬淡闲适心情,以及静穆自守,自由自在,轻舒飘逸的气度。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既写出了山的动态,又写40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2小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①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
的环境,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②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深幽寂静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以动写静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2小题:深幽寂静以声静来衬写413.读苏轼的《海棠》,回答问题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①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②古人对于后两句诗曾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的评价,请结合三、四两句诗来赏析一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被誉为造语之奇,奇在古人常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却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在诗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语。同时,也化用了李商隐的“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照残酒”(《花下醉》)却又无斧凿之迹。故这首绝句流传千古。开头两句诗是景物描写,作用有两点:A、作者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种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袅袅”写其微风吹拂的动态,崇光是高洁美丽的;B、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独的心理。3.读苏轼的《海棠》,回答问题“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42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①请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②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③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请扼要回答。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以动写静,反衬的艺术手法.诗人谪居僻远之地,孤独愁苦的情怀无人理解.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营造凄清寂寞的意境.43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①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②后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a:三四句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显得深沉含蓄。B: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少一人”的缺憾更须体贴。这正是这两句的出乎常情之处,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a:三四句挑选出重阳登高和44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持、后回答问题。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南宋人李壁评此诗说:“《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不觉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荆公(王安石)略转换耳,或偶同也。”其言下之意,是说王安石的诗有抄袭这首乐府诗的可能。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评析。这首古乐府只不过就梅花而咏梅花,形象和意境都没有跳出梅花本身。而王安石诗的“凌寒独自开”,显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感情,表达了不惧恶境的心境,所咏的是“有我之境”,不是客观的描写。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持、后回答问题。这首古乐府只不过就梅45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待储光羲不至[唐.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分析略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分析468.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卧”字确实使用最妙,(1分)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2分)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3分)8.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卧”字确实47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因为,虽然六朝的4810.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2)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人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唤起读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10.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唤起读者想象,暗写491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填空:“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____季节的一种_____气氛。(2)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离散、漂泊暮春哀伤、惆怅1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因为月照中天,千里5012.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送人归东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见日,尊酒慰离颜。[注]首联“戍”字,名词,堡楼。颔联“汉阳渡”系长江渡口(旧址属今武汉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门山”。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调。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的理解和评价。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黄叶。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殊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故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12.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511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宏的提携。第二联正面写怀古,一个“空”字使作者知音难觅、怀才不遇之情和上联的空寂之景交融在一起。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13.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5214.阅读下面一首古诗,作答: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1)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2)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百首无成;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14.阅读下面一首古诗,作答:(1)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531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3分)(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3)(2)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1)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
1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借托鹤54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l)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2)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行人临发又开551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2分)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1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561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①借物咏怀;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手法。②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1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①借物咏怀;林中鸟与笼571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西楼子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①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1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这首诗表达了诗5820.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前者用了比喻”给1分,“后者用了拟人”给1分。分析“二月春风似剪刀”之妙不给分)喜悦、赞赏;贬斥、嘲讽。20.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592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注:李凝是一个隐士)(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以动衬静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2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以动衬静向往悠闲舒602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采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2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用“系”字既切合柳612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1)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2)“时一声”的“流莺”与这种心境是否和谐?为什么?和谐的。园林深处不时传来的一两声婉转的黄莺鸣啼,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静谧。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2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和谐的。园林深处不时传来的一6224.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登鹳雀楼(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废毁。问: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
你认为王之涣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雀楼上所望见的壮丽景象,而且包含着“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立意与诗歌境界显得更加高远。24.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雀楼632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暮春回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1)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什么内容?并简要分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既表现出作者欣喜及感激的心情,又抒发了对“不改清阴”的幽竹的怜爱和赞美之情,歌颂了不畏春残的幽竹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重在表现“春残”(或暮春时节凋零空寂的气氛)。用了渲染手法。诗中用“稀”、“尽”、“飞”三字渲染出春光已逝的情景。2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既表现出作者欣喜及感激的642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新年作(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后,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1)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的处境如何?(2)读这首诗可以体会到诗人怀着怎样的心境?谪迁岁月中哀愁、凄凉的心境,佳节将至伤感的情怀。新年迫近,却身在天涯;年事已高,又居于卑位。被贬谪,有家难回。2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谪迁岁月中哀愁、凄凉的6527.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1)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2)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没有违反题意。前面写“不曾愁”,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垫,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少妇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27.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没有违反题意。前面写“不曾6628.读下面的诗,完成(1)(2)两个小题。归田园居(之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28.读下面的诗,完成(1)(2)两个小题。这一句将劳动生67文言文翻译一、积累词语知识,强化推断词义的能力(一)积累的重点(二)推断词义的方法1.借助相似语言结构2.借助成语,故旧课文3.借助整齐的句式文言文翻译一、积累词语知识,强化推断词义的能力(一)积累的重684.借助语法分析5.借助辞格特点避讳分承并提同义连用互文变文通义借代偏义复词用典4.借助语法分析5.借助辞格特点避讳69二、翻译训练的方法调、补、删、留、对、换三、牢固树立语境意识因句定字(词),因段(篇)定句二、翻译训练的方法调、补、删、留、对、换三、牢固树立语境意识70关于名句名篇一、注意几种题型补足型理解型情景型复合型二、注意课外名句的选择标准三、课内名句的识记原则关于名句名篇一、注意几种题型补足型理解型71中国古代诗歌专题备考
兰炭中学姚侠2005-11-8
中国古代诗歌专题备考兰炭中学姚侠72提高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的途径一、依题裁特点,建立古代诗歌的类型概念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怀古咏史友情亲情爱情惜别重逢喜归思旧怀恋交友游乐孤寂悲苦爱国思乡悼亡伤逝关于古代诗歌鉴赏1、写景诗白描手法运用辞格写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情明暗相衬,虚实相生概括景物特征提高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的途径一、依题裁特点,建立古代诗歌的类732、抒情诗(1)以景托情(2)举止表意(3)直抒胸臆(4)言谈表情(5)无言寓意(6)借物言情(7)叙述情怀(8)对比抒情(9)用典抒怀
4、咏物诗(标题中“咏”或“题”)内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借物性以明理。特征:穷尽物像,暗示象征。
3、怀古诗(标题中“咏怀”、“咏史”或“咏”)内容:这类诗歌或表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发昔盛今衰之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评论史实;揭示原因。手法:典故;物(景)是人非的感慨;昔盛今衰的对比;欲说还休的含蓄;意在言外的悠远。2、抒情诗4、咏物诗(标题中“咏”或“题”)3、怀古诗(标题745、山水田园诗内容:或描绘山川美景,抒发喜爱之情,表达不同流俗之志;或抒写田园生活,寄寓闲适情调,表现朴素的人情美。特点:融情入景,情景交融。6、送别诗(标题中“送”、“别”或“赠”)内容:或抒发黯然消魂的依恋与伤感,基调低沉哀惋;或寄托诚挚的安慰与祝愿,感情多旷达健。特点:典故;融情入景(杨柳、春草、明月、西楼、红叶、日暮、孤舟),情景交融;情态举止。5、山水田园诗6、送别诗(标题中“送”、“别”或“赠”)757、边塞诗(标题中“塞”、“塞下”、“塞上”、“出塞”、“征”、“征人”、“军”、“从军”等)这类诗内容多反映边塞生活。多表达建功立业的豪情或壮志未酬的郁闷;也有抒发征人远戍的感慨(或思乡、或责怨)。8、羁旅诗这类诗主要表现羁旅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以及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情。此外,有些诗歌标题除了能点明作品的内容范畴,还能从中察知作品的情感主旨。如诗题中的“怨”、“愤”、“哀”、“哭”、“喜”、“思”、“忆”、“赠”、“答”、“别”等字眼,是点睛之字,具有鲜明的暗示作用。7、边塞诗(标题中“塞”、“塞下”、“塞上”、“出塞”、“征76二、注意品味语言特点的基本角度诗眼形象性抒情性言简意丰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语言风格二、注意品味语言特点的基本角度诗眼77重点词语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羌笛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重点词语78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例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79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b.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80语言风格(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哪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2)、含蓄隽永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语言风格(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81(3)、清新雅致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小池》)。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5)、绚丽飘逸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其他还有:粗犷豪放、缠绵哀怨、含蓄蕴藉、悲怆幽怨。(3)、清新雅致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82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1、“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2、“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3、“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壮观有力。4、“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5、“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坚守。6、“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7、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8、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1、“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83三、辨识、分析表现手法3、常用辞格: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增动用典对比对偶叠映顶真互文倒装省略双关象征衬托列锦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
2、抒情方式:略。三、辨识、分析表现手法3、常用辞格:比喻比拟844、描写方法:(按不同分类标准)①正面描写、侧面描写。②虚写、实写。③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④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渲染气氛,烘托、暗示、流露、表现人物心情,为抒情做铺垫,奠定感情基调,情景相生、情景相融,乐景衬哀情)。⑤动作、细节描写⑥语言描写4、描写方法:(按不同分类标准)85四、鉴赏诗歌形象(一)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主要分析人物性格、品质、心态、情感、思想。(二)物象:分析景物特征,由景物暗示人物内心和思想。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及至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1、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四、鉴赏诗歌形象(一)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自我抒情主人公86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独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瑟琶行》),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王维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874、爱民求贤的形象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5、儿女情长的形象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4、爱民求贤的形象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88五、对诗歌情感的鉴赏诗歌是抒情的语言艺术,准确鉴赏诗歌的关键在于把握诗歌里所表达的感情。诗歌所表达的感情约略可分为以下八类:1、惜别之情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2、黍离之情如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表达的是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及悲痛之情。3、思乡之情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怀古之情如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五、对诗歌情感的鉴赏诗歌是抒情的语895、讽喻之情如《诗经》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白居易的“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是岁江南早,衢州人食人”(《轻肥》)。6、报国之情如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出塞》);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书愤》)。7、咏景之情如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谢朓的“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芬芳酒,还望青山郭”(《游东田》)。8、恋友之情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5、讽喻之情如《诗经》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白居易90六、鉴赏诗歌的“美”1、画面美(1)色彩美(2)动静之美(3)有声与无声之美(4)和谐(意象组合)美(5)虚实之美(6)明暗之美(7)景物之美(8)人物之美(9)人性之美、感情之美2、意境美(意与境的浑整之美)创造意境美的方法:(1)情随境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六、鉴赏诗歌的“美”91(2)移情入境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3)体贴物情,物我情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4)物我一体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2)移情入境92(5)、捕捉意象,领会诗歌意境柳(杨柳)——抒发惜别、留恋之情《折杨柳》(曲名)——寓怀远惜别之意月、霜——与思乡怀人有关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松、竹、梅、兰、荷、菊------与人的品德志节有关流水、落花、老树、残月、夕阳------多抒发凄凉伤感之情、感时伤世之叹、孤寂落寞之感、羁旅思乡之愁鸿雁、杜鹃、鹧鸪------与思乡怀人有关蝉------清高纯洁的象征,表现高洁傲岸的节操寒蝉------悲凉的同义词
(5)、捕捉意象,领会诗歌意境93大漠、孤烟、黄沙、长河、燕山、黑山、孤城、玉关(玉门关)、楼兰、羌笛、鼓角、羽檄、吴钩、刁斗------这些意象多出现的边塞诗中,或赞美边关将士杀敌卫国的爱国情怀;或批评朝廷不关心边关戍卒的冷漠,表对守关将士的同情;或抒壮志未酬、久戍思乡的感慨大漠、孤烟、黄沙、长河、燕山、黑山、孤城、94荆钗布裙——妇女俭朴的装束白云苍狗——喻世事变幻无常孤蓬——喻天涯游子哀鸿——失所灾民巴人之曲(巴歌、巴唱)——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红豆、枫叶——称信物天狼——代敌寇细柳——代军营簪缨——代显贵南冠——代囚徒婵娟——明月绿蚁——代美酒荆钗布裙——妇女俭朴的装束95七、诗歌鉴赏问答一般格式
第一种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答案一般应该在下列词语中选择: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
映衬((又分为正衬和反衬)象征
联想与想象
用典对比对照动静结合
除了这些常见的手法外,还有诸如变换抒情角度、白描、渲染等。七、诗歌鉴赏问答一般格式第一种类型:96 例如: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问: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河南省中职对口升学高考语文试题真题(解析版)
- 销售合同模板三篇
- 语言能力评估与提升计划
- 建筑装饰工程监理合同三篇
- 年度工作计划的绩效评估标准
- 围手术期脑卒中护理查房
- 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护理
- 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全真模拟培优卷(苏教版)【A3版】-A4
- 《数列函数的极限》课件
- 教师培训课件:基于新课程环境下的评课策略
- 高二班会 完整版课件PPT
- 奶茶店加盟合同协议书范本通用版
- 电工安全技术交底表格模板
- 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最全资料介绍笔试面经
- 金蝶K3 WISE平台介绍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同步练习(作业设计)
-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抗菌特点理解
- 实验一 伐倒木材积测定
- 7.《大雁归来》课件(共20张PPT)
- 提高产蛋性能的专利产品(增蛋素)的综合应用-PPT课件
- 标准茶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PPT通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