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和辩证思维:观点评析或理解类主观题解题技巧- 高考政治备考_第1页
批判和辩证思维:观点评析或理解类主观题解题技巧- 高考政治备考_第2页
批判和辩证思维:观点评析或理解类主观题解题技巧- 高考政治备考_第3页
批判和辩证思维:观点评析或理解类主观题解题技巧- 高考政治备考_第4页
批判和辩证思维:观点评析或理解类主观题解题技巧- 高考政治备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政治备考:批判和辩证思维:观点评析或理解类主观题解题技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对当前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中的新挑战、新问题,要用辩证的眼光,引领学生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在高中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强化辨析,引导学生步入开放的、辨析式的学习路径,理性面对不同观点;使学生亲历自主辨识、分析的过程,并做出判断,用辩证思维独立思考,以建设性批判的态度面对复杂情境,在人生成长道路上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因此,观点评析或理解类试题是历年来全国各地政治科目高考试题中的常见题型,通过该题型考查考生是否能够独立思考,从而通过自己的逻辑思辨,发表独立的、有创造性的看法;是否能够从多个视角观察、思考同一个问题;是否能够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考生如果存在基础知识把握不牢固或是没有掌握解题方法等问题,写出的答案就会缺乏思想深度和思维逻辑性,很难得到高分。下面以2020年高考江苏卷政治部分34题第(1)问为例,谈谈此类试题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真题解剖,精准分层论证【典型例题】(2020年江苏卷34题节选)烟雨画舫、亭台楼榭、琵琶纸伞,这些风物被视为江浙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和审美情趣,植根于我国江浙一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厚的经济基础,经过千百年的淬炼和升华,生成为一种独特的地域品格。她优雅灵动、崇文尚德、务实进取、开放包容……从历代先贤名士到当代富有家国情怀的改革者、创业者以及无数劳动者,他们用智慧、雄心和创造成就了这片土地的富庶,也让这方文化熠熠生辉。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有人认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区域文化的繁荣。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解题思路】本题属于观点评析类题目,正确解答该类试题要做到“两审”。一审设问。本题设问指向——“有人认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区域文化的繁荣。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解答评析类试题,首先要注意找到设问中的评析点。在这道题中,我们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可以得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此题中的观点明显具有片面性,由此可以形成基本判断。二审材料。第一层,“这些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和审美情趣,植根于我国江浙一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回应了设问“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区域文化的繁荣”,所以应先肯定该观点的合理部分,再结合教材理论知识中“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证。第二层,“这些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和审美情趣,植根于……优厚的经济基础”,回应了设问中“区域文化的繁荣,不仅仅只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指出该观点存在片面性,再结合教材中“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相关知识作阐述。第三层,“从历代先贤名士到当代富有家国情怀的改革者、创业者以及无数劳动者……也让这方文化熠熠生辉”,回应了设问中“区域文化的繁荣,地理环境仅仅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要求考生从多角度出发,更全面、深刻地思考这个问题,结合“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知识点作进一步阐述。由此可得出完整的结论:受环境、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江浙一带的地理环境对区域文化特色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江浙一带优厚的经济基础和人们的政治参与对该区域文化的繁荣起着决定作用。【参考答案】(1)①受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江浙一带的地理环境对区域文化特色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江浙一带优厚的经济基础和人们的政治参与对该区域文化的繁荣起着决定作用。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江浙独特的区域文化离不开人民的实践和创造。针对题型,分析解题方法从上面的例题可知,评析类试题一般就是基于某种现实的情境,针对题中提出的一个观点、某种做法或某种现象进行辨别分析,并做出科学全面的评价。在此类主观题中,常见的设问方式有: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评析;如何看待、认识或如何评价某某现象;谈谈你对某某现象的看法,谈谈你对某某现象或观点的认识(理解)。另外也会出现一些“两难式”的情境,即任何一种观点或做法都有合理性和片面性,都有利有弊。对于此类试题,一般要求考生采用辩证观点进行分析,或按照题目要求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运用课本相关知识阐明支持或反对的理由。阐述的观点和理由之间要有逻辑性关联,理由要能充分论证自己的觀点。依据设问方式的不同,可以将题目类型划分为“认识或评价类”“说明或理解类”和“赞成或反对类”三种评析题型。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类典型试题。第一类,要求双向或多向分析。例如,“[2020年江苏卷37题第(2)问]有观点认为,长江禁渔获得成功要靠政府依法行政。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再如,“[2019年全国卷Ⅰ40题第(1)问]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第二类,要求单向分析。例如,“(2020年山东卷19题)‘科幻作品的未来感,恰恰是来自当下的现实感。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再如,“[2019年江苏卷37题第(2)问]有人说:‘保护知识产权,既要完善立法,又要严格执行。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其中的道理。”第三类,综合观点辩证分析或任选其中一个观点分析。例如,“[2019年江苏卷34题第(2)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相关原理,对材料中的两种观点进行评析。”再如,“[2013年全国卷Ⅰ14题第(1)问]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评析题,基本的答题思路和解题的模板都是一致的。第一步,辨别正误,判断表态。辨别即对观点或做法做出简单明了、准确无误的判断,并简洁扼要地说明理由。这一步的关键是要找全、找准评析点。第二步,阐释道理,对于正确的观点论证其合理性;对于错误的观点或做法阐述错误的原因;对于片面的观点,先论证其合理性部分,再指出其不足之处。这一步的关键是论证时一定要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针对评析点,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理由,做到分析和判断相统一,防止出现材料与观点“两张皮”的情况。第三步,形成结论,明确正确的态度或综合概括正确的做法和观点。由此可整理出评析题基本的答题模板。跟踪训练,强化解题思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中提到,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近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全面小康,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实践证明,治理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只要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凝聚起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我们定能刷新世界减贫的历史记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凝聚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据此有人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因此人民的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请运用所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并结合材料,评析该观点。【解题思路】本题属于评析类主观分析试题。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或事例进行评析,要在正确的标准下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首先,题目中“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表述是正确的,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的角度进行说明。其次,题目中“因此人民的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的表述不当,该观点认为人民群众的意志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认为人的意志决定社会历史发展,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最后,根据材料的表述“只要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凝聚起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我们定能刷新世界减贫的历史记录”,说明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要在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凝聚共识,团结奋斗。【参考答案】(1)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所以“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观点是正确的。(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的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认为“人的意志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犯了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人民群众的意志能够影響社会发展的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凝聚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3)我们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