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优秀的教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优秀的教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优秀的教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优秀的教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优秀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9-七年级历史上册优秀的教案七班级历史上册优秀教案模板

九班级的内容主要分析近现当代的历史状况,提出将来进展的选择。所以说,学校的社会和历史是综合性的一门学科,而历史是单门学科,是不同的。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七班级历史上册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

七班级历史上册优秀教案1: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同学了解纸的创造和改进、华佗和张仲景的成就,

从而培育同学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同学思索与探究纸的创造对人类文明史做出哪些贡献?

培育同学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去观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力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同学熟悉到秦汉时期文化的富强昌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慧才智和非凡的制造力。

(四)教材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1)造纸术的创造和改进

(2)地动仪

2、难点:涉及到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而初一同学没有学习物理,对于利用物体惯性来对地震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难以理解,因此是本课的难点。

3、解决方法

(1)这一课的重点问题同学比较熟识,可同学熟识的只是一些零碎的学问点,老师应引导同学参加,形成完整的概念。

(2)采纳直观教学法,利用幻灯、挂图等关心同学理解有关内容。

(3)地动仪的构造原理和一些特地的科技名词,以老师叙述为主,但必需做到概念精确     。

(4)用归纳法,让同学多做、多读、多讲,最终在老师的关心下,概括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一起读本课的引言,然后老师概述)我们已经学过的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方面的状况,这个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富强,正是文化大进展的有利条件。从18、19课,我们都来学习秦汉时期的文化。

2、讲授新课

(提问)我国古代的四大创造是什么?

(板书)(一)、纸的创造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板书)1、从竹简到纸的创造

前面我们讲过甲骨文。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木简、帛上。帛是丝织品,比竹木简轻得多,可又太贵了。使同学了解纸的创造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接着出示两个问题让同学思索:

1)纸是怎样创造的?

2)纸的消失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板书)2、蔡伦改进造纸术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来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接着又让同学思索第2个思索题: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请同学们回答后老师归纳):造纸术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到世界各地,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板书)(二)、《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有许多数学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并且传到了十几个国家被当作教科书。

(板书)(三)、地动仪

请同学们思索:在发生地震时,我们怎样才能感知?

东汉科学家张衡又创造了地动仪。

(板书)(四)、华佗和张仲景

首先向同学点出: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绚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中国有许多医学家,其中成就最突出、影响的是张仲景和华佗。

华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五禽戏

医圣张仲景(东汉)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课堂小结

秦汉时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富强,使得这一时期制造出辉煌绚烂的文化成为可能,这是秦汉人民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遗产,也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

七班级历史上册优秀教案2:和同为一家

【学习目标】

1、了解当时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进展及与唐朝的关系。

2、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3、使同学熟悉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进展的;民族友好沟通有利于各族的反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重点】

吐蕃的进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难点】

唐朝对边疆各民族实行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导入新课】

历中原地区的很多统治者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冲突重重。但在唐朝初期,却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地拥护。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首领――“天可汗”,这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获得各族的敬重?唐朝与哪些民族保持了怎样的关系呢?

【学习过程】

认真全面的阅读课本,仔细完成学案。

一、唐朝的哪两位皇帝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机构?

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bo)人是今日哪个民族的祖先?

2、当时的吐蕃(bo)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3、唐朝与吐蕃的和亲

(1)7世纪前期,吐蕃的赞普______________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___________。

(2)唐太宗把____________嫁给他。

(3)此次和亲的意义:

(4)8世纪初,唐朝又将_____________嫁到吐蕃。吐蕃和唐朝已经“_____________________”了。

三、唐与回纥(he)、靺鞨、南诏的关系

1、回纥是________________的祖先,8世纪中期,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为______________,双方关系友好。后回纥改名为____________。

2、靺鞨族的一支________________统一各部建立政权。唐玄宗封其首领为________________,从今,粟末靺鞨政权以“_________”为号。有“_______________”之称。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

3、六诏居民是_________和________的祖先。在唐朝的支持下________统一了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____________精讲透析

1、课本p22动脑筋

2、仔细识记本课的生字、词。

吐蕃、松赞干布、逻些、回纥、回鹄、粟末靺鞨、南诏、彝族等。

【思维拓展】

用史实说明唐朝统治者是怎样敏捷处理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的?并谈谈你的感想。

【牛刀小试】

同步训练一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

【自我评价】

把握的很好好一般

七班级历史上册优秀教案3: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目标:

1、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状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进展水平,进而熟悉其进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培育自己观看历史文物图,查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学问,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洁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制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才智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加我们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敬重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早期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导学过程】

老师讲解与同学分析争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假如仅靠在野外采集、捕获食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之处?

同学回答明确: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分、不稳定,需要常常迁徙。

那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你了解我国古代那些关于农耕的传奇,谈一谈。

同学回答: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师:今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自主预习】

(一)河姆渡原始农耕

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状况

同学争论归纳知道以下学问

河姆渡原始农耕

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

2、时间:距今约7千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

4、农耕作物: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家畜(猪)

7、原始手工业:陶器、简洁的玉器、原始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状况同学争论归纳知道以下学问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2、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石刀、渔叉等

4、农耕作物:粟

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子

6、原始饲养业:猪、狗

7、原始手工业:陶器、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同学争论归纳了解以下学问

大汶口消失贫富分化,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