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22-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最新部编五班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在教学⼯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最新部编五班级语文下册教案,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最新部编五班级语文下册教案1
一、看图猜谜导入,激发爱好。
1、出示矛与盾的图片,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兵器?(生猜)这是古时候的两种兵器:矛和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与之相关的文言文《自相冲突》,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看到题目谁有什麽疑问?什麽是矛、盾?谁来关心他?你说,介绍了外形。你说,介绍了演化过程。你说,介绍了材料。同学们介绍的很全面,矛是用来攻击的兵器,盾是用来防守的兵器。
二、读精确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文言文的诀窍。不过,学文言文的难点,也在于读。大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
2、谁情愿读给大家听听?大家听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你来评价一下,听出了他读错的词语,评的也不错,看来你听的很仔细。谁还想读?你们四个人读,一人一句。字音咬得真准。
3、师: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文言文的朗读特殊要留意节奏和韵味。
4、听老师读,好吗?
5、怎么样?文言文读起来也蛮有味道的吧!一回生,两回熟,大家再试着读一读。特殊留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留意断句,读出节奏和韵味。
6、师:谁还想读?不错,读出这种韵味了。来,想读的一起读吧。信任你们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三、读明白
1、读精确 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我们还要把它读明白,怎样读懂课文呢?谁能说说学习的方法?
生:结合解释。师:好方法。
生:多读多想。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生:联系上下文。师:不错。
生:同桌相互沟通。师:三人行必有我师。
生:上网。师:不过咱们在课堂上不能用。
生:借助字典、词典。师:这无声的老师对学习关心挺大的。同学们总结的方法真不少。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来自学课文。
2、大家可以一个人学习,在书上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合作学习,不懂的地方和你的伙伴商议 商议 。
3、全班沟通:楚国的集市上,一堆人围在一起,毕竟在干什么呢?谁先给大家说说你读懂了哪一个字、哪一个词语、哪一句话的意思?你是怎麽知道的?
4、(楚人有鬻盾与矛者,鬻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你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知道楚人在夸自己的盾特别结实。(板书:盾——莫能陷)还抓住两个同音字鬻、誉(板书)来理解句意,真会学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呢?你说。你利用以前的字来记住鬻,依据意思来记住誉。方法挺好的。
5、指导朗读:谁来当当楚人,夸夸这面结实无比的盾?你来。看来你是初次经商,还没有体会到商人的心情,夸的还不够。谁来帮帮他,应当读出夸耀的语气,你试试。你再来试试!有进步!谁再来试试?你可真会誉盾啊!
6、接着沟通。你读懂了这句话(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楚人夸耀他的矛锐利无比。(板书:矛——无不陷)抓住了这个双重否定的说法,体会到了楚人的良苦专心,你学习真仔细。谁来读读这句话,夸夸他的矛?你真会读书,把他的心理都读出来了。谁再来试试?尔等真会誉矛也!
7、楚人的一番叫卖 吸引了不少的围观者,听了楚人的叫卖 ,有没有人买呢?你从书上哪个地方知道的?
你真是一个聪慧的孩子,一下子就找出正确的答案。说说你对(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理解。你是怎样学会的?老师听出来了,你依据解释抓住重点字词“或、以、陷,何如”来理解句意,很会学习。
8、师:听出马脚,明知故问,该怎么问?你说,用质问的语气。谁来质问质问楚国人?你真会读书,还加上了手势,真形象。
9、楚国人被这么一问,有什么反应呢?(其人弗能应也。)你来说,说说你是怎样学会这句话的?哦,你是依据解释结合自己的阅历理解这句话的。
10、大家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楚人吗?(尴尬、窘迫、惊讶、尴尬、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多!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看合适吗?(哑口无言、瞠目结舌、无地自容、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洋相百出、呆若木鸡。)
四、领悟寓意
1、楚国人的买卖还能做下去吗?谁来告知他错在什麽地方了?说话、做事前后抵触,说话不讲规律,真厉害,一下子点出要害。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自相冲突)。
2、楚国人回到家是百思不得其解,假如你是他的好友,怎样劝他改正错误呢?是啊,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冲突。看来你真是一个值得交的伴侣,劝人实实在在。
3、听了大家的解释,老师明白了这则寓言就是告知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前后抵触,自相冲突。
4、大家真厉害,轻而易举就读懂了这篇文言文。
五、配音讲故事
老师这里有《自相冲突》的动画,惋惜没有声音,想请大家担当配音工作。大家看看表上配音的要求,跟着动画,自己试着先配一下。谁情愿来配音?大家的乐观性真高,挑三位同学吧,你为楚人配音,你为买东西的人配音,你就为叙述人配音吧。
第一次配音就这么棒,下去自己好好练练,将来的配音员就非你们莫属了。
掌声送给他们,感谢他们带我们进入这喧闹的集市。
六、背诵积累
学到这里,是不是有人会背诵了呢?谁来试试?真厉害,老师为你点赞。还有谁想试试?巾帼不让须眉呀!会背的请起立,不会背的可以看着课本朗读,大家一起来背诵,起——
七、拓展阅读
大家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等等,这些寓言故事都是古人写的文言文,课下,大家搜集来读读,背背,信任你肯定会爱上文言文。
最新部编五班级语文下册教案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艇的特点,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领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3、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学习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的写法。
2、领悟抓住特点,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学习第1~3自然段。
教具预备:
1、有关威尼斯小艇的资料。
2、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志,分析这些资料,猜一猜它们分别是哪个国家的。(播放投影片,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北京的天安门等,最终出__尼斯的小艇。)
2、这是意大利的一座水上城市,出门见水。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威尼斯的小艇》。
3、谁来说说你在课前所了解到的威尼斯?(在意大利北部的亚德里亚海滨,蔚蓝色的海水中散布着100多个小岛,勤劳英勇的威尼斯人民用自己的才智和汗水在这些小岛上营建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家园,整座城市内177条水道纵横交叉,400多座桥梁横跨水道,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威尼斯水城有“千桥之城”“水上城市”的称号。)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威尼斯屹立小艇桥梁纵横交叉清寂雇定祷告保姆操纵自如
2、自由放声读课文,看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思索: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挨次。
4、简洁沟通读后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自己读第1、2自然段,把你认为和小艇有关的句子画出来,并用笔画出小艇的简图。
2、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像我们街头的汽车。读一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想想前半句与后半句之间的关系。谁能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把它连接起来?(由于河道纵横交叉,所以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3、威尼斯的小艇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呢?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画小艇,画完后介绍小艇的样子。(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4、让我们看看小艇的样子。(出示图片)读一读课文中写小艇样子的第2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5、老师出示对比句:
(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涯的新月,行动轻快敏捷,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2)威尼斯的小艇很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有点儿翘,行动轻快敏捷。
让同学先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争论争论,然后说一说句子(1)好在哪里。
6、你能用读的方式表达对小艇的宠爱吗?(练习读,指名读,引导背。)
四、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坐上这样的小艇肯定感觉非同一般,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段话,听完后说说人们坐上小艇后可以干些什么,感觉如何。(人们坐上小艇后,可以看到屹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感觉很有情趣。)
2、发挥想象,假如你也乘上了这样的小艇,饱览着威尼斯水城两岸秀美的风光,会产生哪些新颖的想法?
3、带着这样美妙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坐在小艇里的情趣。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练习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反思
1、同学基本不熟识威尼斯异国他乡的独特地理风貌,因此老师可通过图片的形式向同学展__尼斯美丽的风光。当看到图片上威尼斯处处是河道,人们推开家门就是河,要出门就得坐小艇等画面时,同学就会很直观地感受到小艇是这个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
2、通过观看图片让同学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且设想船夫会说什么。这样,在无形中可以培育同学的口头表达力量。
其次课时
教学要求:
1、同学了解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2、学习第4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
教具预备:
1、威尼斯夜景图。
2、文章《威尼斯之夜》。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威尼斯小艇纵横交叉船舱保姆祷告屹立寂静桥梁
2、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子的?坐在小艇里有什么感觉?谁来说一说?
二、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画出中心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殊好。)
2、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在哪里呢?(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许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特别快,还能作急转弯。)
3、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演示,边体会。把桌面当做河面,把书本摆放在“河面”上当做来往的船只,把自己的文具盒当做小艇,自己当船夫,依据课文的描述,“驾驶”小艇穿梭在河面上。
4、为什么能把船夫的驾驶技术写得这样精彩呢?(肯定留心观看了,所以才写得这样好。)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总结,学习的写作方法。
5、老师引读,同学接读。
老师:船夫的驾驶技术特殊好——
同学: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许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老师:他动作敏捷——
同学: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老师:他速度极快——
同学: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特别快,还能作急转弯。
6、练习背诵第4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
1、船夫技术这么好,生活在威尼斯的人们与小艇的关系肯定非同一般。默读第5自然段。
2、文中哪些内容是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的联想?
3、小结威尼斯小艇的作用。
同学争论填空题:
白天,()需要坐小艇,()需要坐小艇,()需要坐小艇,()需要坐小艇。(商人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交友、小孩子外出呼吸新奇空气、老人带全家上教堂做祷告)
小结:生活在威尼斯的人们出门都离不开小艇,难怪说它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4、白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夜晚也同样离不开小艇。我们一起去看看晚上的威尼斯。(出__尼斯夜景图)
5、用自己的话说说威尼斯的夜景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6、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大家齐读课文最终一个自然段,读出宠爱之情。
四总结
学完《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同学发言)
五布置作业,扩展活动
1、娴熟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并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抄下来。
2、阅读《威尼斯之夜》。结合阅读的感受,把威尼斯这座漂亮的城市介绍给你的家人和伴侣。
教学反思:
1、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同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的方法,一部分同学只有感受,在写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下笔,这是要加强的地方。
2、这是一篇美丽的散文,因此,在教学中可反复让同学阅读,从中体会那种异域风情的美。在这样的情景中,同学的精神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对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有裨益。
板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
小艇、交通工具师:能把你们的体会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吗?
四、畅谈收获,拓展延长
1、师:学习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生沟通)
2、拓展练习:孩子被救上来后,船长、水手、孩子又会说些什么?说一说,再写下来。
最新部编五班级语文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仿照、明显”造句。
2、理清课文层次,给课文分段。
3、创设情境,激发同学学习爱好。
4、体会船长在危险中坚决处理问题的方法,教育同学懂得遇到危急状况要镇静冷静,坚决处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表现孩子境况危急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船长的才智,冷静的处事方法。
教具预备: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谈话导入
1、师:课前老师已布置大家阅读了《跳水》这个故事,你对故事有了哪些了解?
(同学纷纷发言,各抒已见)
2、课文是怎样记叙这个故事的呢?老师要请同学来读读课文,留意要读得正确流利。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理一理:课文是根据什么挨次记叙的?
(1)个人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小组内沟通,这个故事的进展过程是怎样的?
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学习第4―6自然段。
(1)师:这篇课文的人物有许多,不知同学们能否找出来?
老师信任你们,请行动吧!快速扫瞄课文。
(板书:孩子猴子水手船长)
(2)师:(出示课件1。边放课件边解说)有一天,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一艘帆船正往回航行,水手们正闲适地站在甲板上观赏着漂亮的大海。瞧,一只猴子出来了,正和水手们取乐,可事隔一会儿,这里却发生了让人心惊肉跳的事。
(3)(出示课件2:一个孩子摇摇摆晃地站在桅杆的顶端)
师:同学们,你们的神态、语言已经告知我,你们都感到这个孩子的境况太危急了。
师:请打开书本快速扫瞄课文,看看课文里哪几个自然段描写这个孩子境况很危急,找到了可以大声告知同学们。
(4)师:现在请大家小声读文,边读边画出这三个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小孩子境况危急,找到后可以和同桌议一议。
师:找得非常精确 ,请再读课文中描写男孩境况危急的句子,试一试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些句子。
(5)师:思索好了,请找自己的学习伙伴沟通、争论。
(学习小组争论,老师参加其中的二、三个小组学习争论)
(6)师:现在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引导同学抓重点词句沟通自己的感受。)
预设1:若同学抓住文中关键词““放开绳子”,摇摇摆摆”,“走上横木”,感受到孩子境况非常危急时,老师可抓住时机引导同学抓住文中的关联词“只要……就”这段话,更深层的感悟到“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更体会到孩子境况的危急,并指导同学有感情的读文。
预设2:若同学只抓住了正面描写的句子,没有发觉“这时候,甲板上的人都在望着……全都吓呆了”这个侧面描写的句子时,引导同学再读文,抓住“吓呆”一词,从中感悟这些经受很多困难的水手已被眼前情境(太危急的情境)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傻站着,更深化感悟了孩子的境况太危急了。
(7)师:同学们把刚才对课文的感悟用朗读的方式再现出来,就更棒了!
(生朗读师引导同学对朗读状况进行评价。)
师: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更能够表现出孩子的境况危急呢?
(引导:语速再快一点、声稍高一些,突出重点词语。生练读文。)
师:你们读文的技巧把握得真好,太令老师观赏了!
(8)师:我知道此时你们特别想救这个孩子,谁有好方法?
(同学各抒己见,进一步体会当时状况的危险。)
师:大家的方法,究竟行不行呀,为什么呢?我现在不替你们作评判,由于学习原本就是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请再读描写孩子境况危急的句子。
师:那个孩子摔到甲板上了吗?
2、理解文中第7、8自然段。
师:谁救了他?请同桌一起读7、8自然段,把能作为你的理由的句子划下来。
(同桌读书争论,生汇报。)
师:请自己读读描写父亲和水手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同学沟通自己的看法。)
师:能把你们的体会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吗?
四、畅谈收获,拓展延长
1、师:学习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生沟通)
2、拓展练习:孩子被救上来后,船长、水手、孩子又会说些什么?说一说,再写下来。
最新部编五班级语文下册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依据诗句想象出紧急的劳动场面和小孩钓鱼用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育想像力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力量,能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4、理解诗句,想象意境,激发喜爱美妙事物的情趣,感受农夫勤劳简朴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领悟感情,培育想像力量。
三、跟老师一起学:
(一)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今日,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1、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苏州市)人。绍兴二十四年(1164)进士。孝宗时出访金国,表现出不畏__的凛然气节。官至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他是南宋诗人之一,为“中兴四大家”之一。先做地方官,后来一度做参知政事。曾出访金国,全节而归。晚年隐居石湖。他是位爱国诗人,也写过大量的田园诗。其诗语言清爽自然,风格温润委婉。与尤袤、陆游和杨万里并称“南宋四大诗人”。他的词,所涉及的生活面不及诗歌宽阔;文字精致,音节谐婉,与婉约派一脉相通。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2、释题:“兴”是什么意思?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3、老师范读全诗,同学自读并思索: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试读全诗,回答上面问题。
5、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其一①昼: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肯定的家庭责任。⑥未解:不懂。⑦供:参与。⑧耕织:耕田织布。⑨傍:靠近。⑩桑阴:桑树下。
其二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②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③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④蛱(jiá)蝶:蝴蝶。
6、解释全诗:
其一: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线,村里的男女都担起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其二: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洁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夫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围着篱笆飞来飞去。
7、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夫勤劳简朴的生活),观看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8、资料:《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夫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夫患病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9、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宠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密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这首诗以一个老翁的口吻,写初夏季节乡村劳动的繁忙。成年的“村庄儿女”们,不论白天还是晚上,不是耘田就是绩麻,没有一个闲人,没有一点闲工夫。而那些不懂事的“童孙”们呢,他们也在忙着“学种瓜”。这样一方面更烘托出农忙无闲人的热闹气氛,一方面又表现了乡村儿童在大人影响下从小就爱劳动的好品质。一个“学”字,写出了小孩子们种瓜时认仔细真的情态。
诗人用清爽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急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10、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夫劳动的状况:初夏农事正忙,农夫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终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安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11、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夫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和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1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
13、这首诗风格清爽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急而又开心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妙。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校校园体育设施升级采购合同
- 2025年度广告创意设计与制作服务合同-@-1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个人股权转让合同范本3篇
- 个性化2024咨询服务合同补充合同范例版B版
- 2025年度旅游纪念品合影拍摄与制作合同
- 2025年度锅炉设备拆除与重建合同
- 2025年度广东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实施合同
- 企业股东合作经营责任合同书样本版B版
- 二零二五版车辆挂靠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合同4篇
- 合同签订执行风险管控培训
- DB43-T 3022-2024黄柏栽培技术规程
- 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测试卷(含答案)
- 九宫数独200题(附答案全)
-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 食材配送投标方案技术标
- 再见深海合唱简谱【珠海童年树合唱团】
- 《聚焦客户创造价值》课件
- PTW-UNIDOS-E-放射剂量仪中文说明书
- 保险学(第五版)课件全套 魏华林 第0-18章 绪论、风险与保险- 保险市场监管、附章:社会保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