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有学者指出:“尽管克里斯梯尼的确是雅典革命事件中的一个重要演员,但是关键的角色是由人民扮演的。因此,民主政治不是一个发善心的精英集团给予被动人民的恩赐,而是人民自己进行集体决定、行动和自我界定的产物。”材料表明A.杰出人物顺应时代才能创造历史 B.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C.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手段 D.历史评论无法体现历史的真实性参考答案:A由材料“关键的角色是由人民扮演的”“人民自己进行集体决定、行动和自我界定的产物”,这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杰出人物顺应时代才能创造历史,故选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排除B;变法和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但与材料无关,排除C;历史评论可以体现历史的真实性,排除D。2.下图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

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参考答案:A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分析图表做题,题干要求对图中②阶段解读正确的是,阶段是从1970年到1980②年,战后这一时期的美国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选A;新经济是在90年代以后,排除B;战后美国经济的“黄金时期”是1945-1972年,故排除C;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应该是战后初期,故排除D。3.柳宗元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周朝的灭亡完全在于其制度的先天不足

B.秦朝的灭亡主要在于统治者的暴政,与其制度没有关联C.柳宗元的看法有其合理性,看到了两代灭亡的关键所在D.柳宗元的看法是错误的,两代的灭亡与制度没有关系

参考答案:C略4.战国时期,孟子从性善论出发,提出入皆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而苟子则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虽然两者的人性观不同,但他们共同的政治目的是()A.实现社会稳定 B.实现以德治国 C.促进儒学发展 D.维护专制统治参考答案:考点:孔子和孟子.分析:本题考查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解答:虽然两者的人性观不同,但他们都继承发展了仁的思想,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实现社会稳定,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5.伯利克里在演讲时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

A.雅典民主政体公民参与广泛 B.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C.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

D.雅典公民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参考答案:C6.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A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法律至上B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1万增加到20万19世纪中期,英国的圈地运动发展迅速C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资本主义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D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A.AB.BC.CD.D参考答案: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有关债务的规定说明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能说明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故A选项错误;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1万增加到20万,这是工业革命的后果,不是圈地运动发展的结果,故B选项错误;1860年,俄国还未进行农奴制改革,故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没有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故C选项错误;1910年已经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说明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历史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结合罗马法、工业革命、农奴制改革等所学知识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分析判断。7.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神学”等字眼就可以看出董仲舒是在神化封建统治,即强调“君权神授”,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孔子的思想而非董仲舒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是朱熹而非董仲舒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8.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中,人类的正确目标就是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理念。这一思想与中国古代哪种思想类似A.道家思想

B.陆王心学

C.程朱理学

D.董仲舒“天人合一”参考答案:B9.英国《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这表明欧洲国家A.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B.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C.福利政策问题不断显现D.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参考答案:C西方国家高福利导致财政支出过大,同时社会问题不断凸显,“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说明社会福利政策问题出现了严重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中示威是民众表达对政府不满情绪表现,不会导致战争,故A项错误;福利问题显然没有哦导致严重财政和政治危机,故B项错误;福利政策依然可以缓解社会矛盾,故D项错误。10.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公民日益分化,其中“平原派”①是代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的阶层政治②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③最关注海外贸易的发展④是“山地派”和“海岸派”反对的对象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参考答案:D11.革命元老吴玉章曾回忆道:“当时正在北京会试的各省学子纷纷集会、情愿,康有为联络其中的一千余人,举行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图强。”他们上书要求拒签的和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C

考点:戊戌变法,维新思想

分析: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故选C12.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对手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幅漂亮的拳击手套。”下列人物思想符合此观点的是A.李鸿章

B.郑观应

C.康有为

D.孙中山参考答案:A13.17—18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具有的本质特征是A.推翻了君主制度

B.彻底解决了土地问题C.向法制化国家过渡

D.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参考答案:C14.民国初期,史学界对近代史开端的说法,有“明清之际”与“鸦片战争”两种观点。到了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则大多以鸦片战争为起点,鸦片战争开端说成为史学界主流观点。这一变化说明A.史学研究以近代史为主B.民族危机影响史学研究C.政府重视发展史学研究D.民主共和理念广泛传播参考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由于民族救亡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学者反思百年国耻,倾向于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这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危亡的开端。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对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看法,并未涉及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C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政府的作用;D选项错误,这一变化主要与此时期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有关,与民主共和理念的传播没有直接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5.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命进化规律。随后,很多西方宣扬白人种族优越的人用此理论来解释社会发展,并在西方政界和学界形成了风靡一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A.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争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C.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D.是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说辞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该题材料反映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西方被政界人士用来解释社会发展,其理解的角度是“宣扬白人种族优越”,显然是从反面进行批判的,故D项符合题意。ABC不合题意,故排除。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进化论·进化论的影响16.美国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美国人不满意政府的工作。如果我们把这项调查前移至公元前六世纪初期的雅典,人民因为不满意而希望削弱其权力的是

A公民大会

B长老会议

C四百人会议

D公民陪审法庭参考答案:B17.罗斯福新政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根本不同点在于(

)A.对生产关系局部的调整力度不同

B.国家干预经济的范围和程度不同C.经济所有制形式不同

D.国家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分量不同参考答案:B

18.拿破仑晚年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这是因为《民法典》①用法律条文确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②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③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以及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④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19.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说明()A.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B.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优势地位C.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D.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参考答案:考点:HC: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科技成就.需要掌握影响科技成就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进行分析理解即可.解答:依据题干“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可知,反映的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即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故D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C项错在“决定”,应排除.故选D.20.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述引文的基本观点是(

)A.全体社会成员应当团结,保证社会安定

B.人民享有结社与言论的自由C.君主代表公意指导社会,实行开明专制

D.每个人都应当尊重公共意志参考答案:D启蒙思想。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利用材料信息并结合卢梭的思想主张回答。从卢梭的前半句话“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中,可以分析出D项是最为恰当的。21.《罗马法大全》中,对罗马法进行了分类:①iuscivile——它表现了一个特定共同体的利益;②iusgentium——人们为了便于互相往来而制定的法律;③iusnaturale——它相当于“永远的善与公正的事物”。对这段材料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①iusnaturale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传统

②iuscivile是世界古代成文法的起点③iusgentium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④以上三者是适用于奴隶制的法律条文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D2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唐之于汉的“变动”体现在A.皇帝制度的确立

B.郡县制的实行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D.三省六部制的实行参考答案:D三省六部制。题目问“变动”的表现实际是问唐朝与汉朝相比不同之处,三省六部制是在隋唐才开始实行的,故选择D,A、B、C属于汉唐两朝的相同之处,所以排除。23.21世纪初,加强了我国与俄国斯和中亚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成为我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历史成果是(

)A.发展与东南亚联盟的友好关系

B.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经济活动C.成立多方互赢的上海合作组织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边外交参考答案:C24.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参考答案:A新航路的开辟。C项叙述的情况并不符合当时两国的实际;D项金银需求量大的并不只是局限于西、葡两国;而谈地理优越的话,法国和英国地理位置也不错,在这点上西葡两国并不占绝对优势;只有A,当时两国刚刚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并且对探险活动大力支持,这是造就新航路探险由西葡两国领导完成的主要原因。25.邓小平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A、左右江根据地

B、闽浙赣根据地

C、湘赣根据地

D、井冈山根据地参考答案:A26.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主要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A、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问题

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解放生产力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如何保持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问题参考答案:C27.克伦威尔在其施政纲领中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这表明①克伦威尔已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②护国主实际上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③克伦威尔严格遵守了共和国原则④克伦威尔以此建立了个人的独裁统治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B28.“初税亩,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税。初税亩,非正也。”对这段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A.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公开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C.初税亩废除世卿世禄制度D.标志着井田制的彻底结束参考答案:B29.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C30.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举灭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该措施影响不包括(

A.农民人身绝对自由

B.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C.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D.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参考答案: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信息“深耕易耨”“多粪肥田”“取上种”等反映了战国时期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统治者对农业的态度,排除B;自原始时代后期以来中国以农立国,故C项不当;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古代历史改革家·王安石变法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观察下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后以及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4分)(2)材料二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GDP增长率的发展变化,1957年、1984年和1993年分别出现了三个峰值,请概括指出这些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6分)参考答案:(1)第一次由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变为以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2)①1957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②1984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已经初见成效。③1993年:十四大建立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6分)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材料二

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就能超越常人无法摆脱的痛苦”。材料三

法国文豪雨果说:“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1)材料一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剧种形成的原因。(6分)

(2)材料二、三中两位伟人在艺术创作中有什么共同点?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6分)

(3)就文学艺术的产生与时代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1)京剧。(2分)

原因:北京的中心作用(或者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封建政府的推动(或者乾隆帝的推动);广大艺人的努力(或者广大艺人博采众长);社会发展、人民大众文化娱乐的需要。(写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或者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分)(2)共同点:都是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杰出代表。(2分)时代特征:法国大革命的迅速发展,拿破仑军队横扫欧洲大陆;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社会各界对社会现状普遍感到不满。(4分)(3)文学艺术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或者它的产生受一定时代政治经济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或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分)33.(22分)材料一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二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懂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是,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请回答:(1)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4分)(2)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6分)

材料三

(德意志)“所在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材料四《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克利斯坦《宗教改革》材料五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请回答:(3)据材料三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四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8分)(4)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了“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4分)参考答案:(1)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2)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近代科学兴起,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教会统治受到冲击。布鲁诺坚信自己的学说是科学真理,对未来充满信心。(3)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实行政教分离。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术的应用。(4)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3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张国刚《唐代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