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媒体教学课件《美学概论》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多媒体教学课件《美学概论》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1目录绪论第一编美的本体论:美论第一章美的本质第二章美的形态与形式美
第三章美的范畴第二编美的主体论:美感论第四章审美感受第五章审美心理第三编美的实践论:美的欣赏与创造第六章美的欣赏第七章美的创造第四编美的功能论:美育论第八章审美教育目录绪论2第一编美的本体论:美论
第一章美的本质
;第二章美的形态与形式美
;第三章美的范畴
。第一编美的本体论:美论第一章美的本质;3第一章美的本质
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本源的看法;美的特征。返回第一章美的本质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返回4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从精神世界探讨美的本质:认为美不是客观地存在于物,不是物固有的属性和特质,而是精神介于物的结果,精神是第一性的,把美归结为一种精神现象或精神属性;从物质世界中去探寻美的本质:认为美是是事物本身所固有一种物质属性,如自然属性、形式特点、典型性等,是独立于人类主观意识之外的一种客观存在,不受主体的偏见和个人爱好的影响;从主客观关系探寻美的本质:认为美既不在客观,也不在主观,而在主客观的关系上,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返回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从精神世界探讨美的本质:认为美不是5从精神世界探讨美的本源1、客观唯心主义:把外在于人的某种绝对观念看成是美的本源——“美在理念”说。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心灵如意识、情感、想象、直觉等看成是美的本源——“美在主观”说。返回从精神世界探讨美的本源1、客观唯心主义:把外在于人的某种绝对6“美在理念”说【古希腊】柏拉图:美是对客观存在的“美的理念”的“分有”;【中世纪】圣·托马斯·阿奎那:“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神住在它们里面”;【德】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返回“美在理念”说【古希腊】柏拉图:美是对客观存在的“美的理念”7“美在主观”说
【英】休谟:“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见出一种不同的美”;【意】克罗齐:美是直觉,而直觉即表现,所以美就是表现,是心灵“成功的表现”;【英】科林伍德:美是情感的表现。返回“美在主观”说【英】休谟:“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属性,它8从物质世界中去探寻美的本源
1、“美在形式”说:美是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形式、结构、属性、特质和法则;2、“美在典型”说:美是典型,是同类事物中最富于特殊性、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返回从物质世界中去探寻美的本源1、“美在形式”说:美是事物所具9“美在形式”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美在事物感性形式的“秩序、匀称和明确”,“美要靠体积与安排”,要把“原本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英】荷迦兹《美的分析》:“适应、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所有这一切的共同合作(彼此矫正,彼此约束)”,就能产生美。波状线是一种“真正称得上是美的线条,”而蛇形线则是“富有吸引力的线条”;【美】克莱夫·贝尔:美是“有意味的形式”。返回“美在形式”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10“美在典型”说【古希腊】苏格拉底:画家应“从许多人物形象中把那些最美的部分提炼出来,从而使所创造的整个形象显得极其美丽”;【法】孟德斯鸠:“美的眼睛就是大多数眼睛都象它那副模样的。”【美】朗洛伊斯:“我们和研究同仁已用简洁明了的术语界定了人脸的美——具有吸引力的人脸乃是接近于人脸总数的平均数的平均状态。”返回“美在典型”说【古希腊】苏格拉底:画家应“从许多人物形象中把11朗洛伊斯的实验朗洛伊斯充分利用电脑图像合成技术,随机选择了得克萨斯大学96位男生和96位女生的照片,将这些照片各分成三组,每组32张。把这些男女学生的照片输入电脑后,用一种特殊的电脑程序将这些照片在五个算术级数上合成,即分别用2张、4张、8张、16张、32张照片合成一张人像。结果:在男性合成图像中,16张照片的合成图像被评价最高,而在女性的合成图中,32张照片的合成人像评分最高。这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视为美的人脸往往接近平均数,接近常模。返回朗洛伊斯的实验朗洛伊斯充分利用电脑图像合成技术,随机选择了得12返回next合成头像返回next合成头像13返回个性化面孔返回个性化面孔14从主客观关系探寻美的本源
1、“美在关系”说:着眼于事物内部的关系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2、“美在生活”说:强调美是一种客观社会存在,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3、“美在活动”说(“美在实践”说):强调美存在于审美主体对客体(审美对象)的审美实践活动。返回从主客观关系探寻美的本源1、“美在关系”说:着眼于事物内部15“美在关系”说(【法】狄德罗)“美总是随着关系而产生,而增长,而变化,而衰退,而消失。”美的关系个别事物本身的内部关系这一事物与那一事物的比较关系个体事物与整体事物的相对关系事物的现象与人类审美关系返回“美在关系”说(【法】狄德罗)“美总是随着关系而产生,而16“美在生活”说【俄】车尔尼雪夫斯基:“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返回“美在生活”说【俄】车尔尼雪夫斯基:“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17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本源的看法
(一)美的根源在社会实践
;(二)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感性显现”)(Why?)
返回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本源的看法(一)美的根源在社会实践;返18美的根源在社会实践
美的根源不在自然物质属性,不在客观精神,不在主观心理,也不在主观心理与客观事物的统一,它的根源深深地蕴藏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1、美依存于人类社会实践(未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现象的美也根源于人类社会实践吗?);2、劳动创造了美。返回美的根源在社会实践美的根源不在自然物质属性,不在客观精神,19美依存于人类社会实践(1)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自然是“自在之物”它虽然存在潜在的审美价值,但美是对人而言的。没有人这个审美主体,自然本身无所谓美丑。也就是说,自然物、自然现象固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但自然美却绝不能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2)即使出现了人类和人类社会,自然美也没有立即随着产生。因为初民时代,人类还受着自然的威胁,还没有能力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不可能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成为人审美对象。(3)只有当人类在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漫长的社会实践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和发挥了自身的本质力量,成为大自然的主宰,能改造、利用、占有自然物时,才将自然物的潜在审美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说,自然物只有由“自在之物”变成了“为我之物”,与人构成了对象性的审美关系时,它那蕴含的美才成为人的对象,对人有审美价值。返回美依存于人类社会实践(1)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自然是“自在之20未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现象的美也根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人和本质力量的确证吗?是。因为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已经消除了对它们的恐惧感、可怖感、压抑感或陌生感、疏远感,由与人为敌或无关的对象变为“为人”的对象,和人类建立了精神性的联系,打上了人类生活、人类情感和意识、人的本质力量的印记,因而具有审美价值,成为审美对象。返回未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现象的美也根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21劳动创造了美(1)劳动创造了审美主体;(2)劳动创造了审美客体。返回劳动创造了美(1)劳动创造了审美主体;返回22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离不开人,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决定美的本质。因为人是有所作为的,总要通过自己的人生的现实活动,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等本质力量在客观现实中实现出来,使自在的现实有益于人生,成为打上自己本质力量烙印的现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返回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离不开人,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23人的本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懂得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返回人的本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的类特24自由动物的活动是消极的、被动的,它只能盲目地顺从自然,却不能认识和驾驭自然。即使是动物中最聪明的猿猴,也仍然是自然的奴隶,它无法从自然界获得自然给予它的更多的东西。人却不同了,他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逐步地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慢慢地熟悉和掌握客观世界的必然,获得支配自然的自由。返回自由动物的活动是消极的、被动的,它只能盲目地顺从自然,25自觉
即有意识。动物的活动是盲目的,是在本能的支配下进行的。它在活动之前,不会有既定的目的和计划;活动之后,也不会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只有人的活动是自觉的,是按照自身的各种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正如马克思所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和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返回自觉即有意识。动物的活动是盲目的,是在本能的支配下进26美的规律1、自由:懂得“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性(真)}——合规律性2、自觉:“把内在的尺度{人类自身的要求与目的(善)}运用到对象上去”——合目的性返回美的规律1、自由:懂得“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客观事物本身所具27人的本质力量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与人的思想、感情、智慧、道德、才能等主观能力的统一,即在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基础上,人的思想、感情、智慧、道德、才能等主观能力拥向对象、见之于客体的一种主体能动力量。简而言之,就是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力量,就是自由自觉即合规律合目的地创造性劳动的力量,也可以说就是求真向善、改造自然、推进社会的力量。返回人的本质力量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与人的思想、感情、智慧、28对象化即把人的本质力量“化”到“对象”中去;对象化的途径主要有:物质生产劳动(根本途径)及社会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乃至人们的爱情、家庭、社交、商贸、旅游等社会实践活动。返回对象化即把人的本质力量“化”到“对象”中去;返回29感性显现即通过人的感官能感知到的具体的、生动的形象来显现人的本质力量。也就是说,但凡在客观对象上感性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就是美。正如影片《英雄儿女》的主题词所说:“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返回感性显现即通过人的感官能感知到的具体的、生动的形象来显现人的30美的特征1、形象性;2、感染性(愉悦性);美有无功利性?讨论题返回美的特征1、形象性;美有无功利性?讨论题返回31形象性不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作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都有一种感性的具体形态,它们的内容都要通过由一定的色、声、形等物质材料所构成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可视、可听、可触、可感。所以,美的形象是个别的(独创、不可重复)、具体的、可感的。Next形象性不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作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32形象性(续)例如:如果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只写“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我们还很难感觉到“东家之子”的美。只有当他写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时,“东家之子”的美才具体地显示出来了。返回形象性(续)例如:如果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只写“天下之佳33感染性(愉悦性)
指美诉诸人的情感,通过它以情感人,激励人、愉悦人。五星红旗是成千上万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它象征着自由、解放,标志着我们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团结。返回感染性(愉悦性)
指美诉诸人的情感,通过它以情感人,激励人、34尽管“美”字在发明时,是跟功利息息相关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越来越超乎功利性。人们在对美的事物进行欣赏时,往往不考虑它对人是否有用,是否有利害关系;作为既是实用对象,又是审美对象的事物,当它作为艺术品被人欣赏时,人们看到的不再是它的实用功能或有用性,而是它的审美特性;美学之“用”主要不表现在物质实用性上,不表现为经济实利和市场效益,或者说白了,不表现为挣钱多少,主要表现在精神功利性上。返回功利性尽管“美”字在发明时,是跟功利息息相关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35第二章美的形态与形式美美的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返回第二章美的形态与形式美美的形态返回36美的形态美的形态是依据审美对象的存在领域、范围对美进行的分类,包括:现实美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人的美返回特征美的形态美的形态是依据审美对象的存在领域、范围对美进行的分类37天然的
加工的
一般加工
艺术加工
山川绿化江河治理珍禽异兽的驯养等园林景观盆景
插花艺术自然事物的美自然现象的美:日
月
云
霞山
川
草
木
花
鸟
虫
鱼
返回自然美天然的加工的一般加工艺术加工山川绿化园林景观自然事物38返回泰山天下雄返回泰山天下雄39遥看瀑布挂前川返回遥看瀑布挂前川返回40离离原上草返回离离原上草返回41迎客松返回迎客松返回42争奇斗妍返回争奇斗妍返回43返回真般配返回真般配44虫虫世界返回虫虫世界返回45胜似闲庭信步返回胜似闲庭信步返回46旭日东升返回旭日东升返回47弯弯的小船返回弯弯的小船返回48蓝天、白云返回蓝天、白云返回49朝霞返回朝霞返回50绿化山川返回绿化山川返回51江河治理返回江河治理返回52驯化动物返回驯化动物返回53苏州园林返回苏州园林返回54盆景艺术
返回盆景艺术
返回55插花返回插花返回56实践活动的美
生产劳动的美社会变革的美科学活动的美(科技美)日常生活的美(如爱情)实践成果的美实践主体的美:人的美
科技美工艺美返回社会美实践活动的美生产劳动的美社会变革的美科学活动的美(科技57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特征
自然物的某些自然属性(如质料、形状、线条、光泽、色彩等)是自然美存在的必要条件,社会美则与事物的自然属性无关;自然美偏重于形式美,社会美偏重于内容美;自然美具有联想性、多面性和易变性,社会美则有实在性、明确性和稳定性;自然美一般具有全人类性,社会美往往带有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返回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特征自然物的某些自然属性(如质料、形状、线58特征一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各有其美,原因就在自然属性的不同。如泰山天下雄,是因为形体厚重,主峰高耸;华山天下险,是因为四壁陡立,山脊高而窄;峨眉天下秀,是因为山脉绵亘,曲折如眉,草木葱郁,“云鬟凝聚”;青城天下幽,是因为丛山深谷,恬静幽邃;黄山天下奇,是因为七十二峰千姿百态,云海变幻,古松奇特,巧石怪异;而社会美,无论如火如荼、壮烈英勇的社会斗争,还是忠贞如一、令人仰慕的友谊、爱情,都与自然条件无关。返回特征一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各有其美,原因就在自然属性的不59泰山天下雄返回泰山天下雄返回60华山天下险返回华山天下险返回61峨眉天下秀返回峨眉天下秀返回62青城天下幽返回青城天下幽返回63黄山天下奇返回黄山天下奇返回64特征二如癞蛤蟆会吃害虫,可入药,但由于外形丑陋,无人以之为美,而蝴蝶,虽然是害虫,但翅翼斑斓、舞姿翩跹,我们认为它美。社会美看重其社会功利性,即对社会是否有益、有利、有用,即看重它是否是善的。返回特征二如癞蛤蟆会吃害虫,可入药,但由于外形丑陋,无人以之为美65癞蛤蟆与蝴蝶返回癞蛤蟆与蝴蝶返回66自然美的联想性自然美是自然的某种属性与人的审美心理、文化结构的一种契合,即人们往往从自然美的形体、色彩、声响等等联想起人的精神、品格、个性、理想等,加以赞美。如竹子:“未见破土先有节,升到凌云总虚心”。返回自然美的联想性自然美是自然的某种属性与人的审美心理、文化结构67自然美的多面性1、美丑二重性;2、感受差异性;3、多样统一性。如同是花之美,既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又有梅花的傲霜盛开,既有荷花的出污泥而不染,又有水仙的凌波似裸足,但却有一种能使人赏心悦目的特点和素质。返回自然美的多面性1、美丑二重性;返回68牡丹、梅花、荷花、水仙返回牡丹、梅花、荷花、水仙返回69美丑二重性返回美丑二重性返回70感受差异性明月思乡之情,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团圆之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寂寞、愁绪、凄苦之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宁静之美,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返回感受差异性明月思乡之情,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团圆之愿71自然美的易变性随时
空改变(远近、方位、四季、朝暮、阴晴)的变化而变化。返回自然美的易变性随时空改变(远近、方位、四季、朝暮、阴晴)72随时间改变山:“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林泉高致集·山川训》);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云气: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暗淡;林木:春英、夏荫、秋毛、冬骨。返回随时间改变山:“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73随空间改变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返回随空间改变苏轼《题西林壁》返回74社会美的时代性唐肥返回汉瘦社会美的时代性唐肥返回汉瘦75社会美的民族性非洲怪风俗:女子裸半身我国封建社会:女子缠脚返回社会美的民族性非洲怪风俗:女子裸半身我国封建社会:女子缠脚76人的美(自然美与社会美统一的最高表现形态)
外在美
人体美:姿态美:装饰美:风度美:内在美(心灵美):
既包括以善为中心的伦理结构,以真为中心的智能结构,也包括以美为中心的审美心理结构。包括发饰、面饰、手饰、胸饰、腰饰、服饰等等。主要表现在神态表情、举止行动,待人接物上。表现在站、坐、行、卧四方面。身材、相貌的美。内在美是人的美的主要的决定方面自然美社会美返回人的美(自然美与社会美统一的最高表现形态)外在美人体美:77人体美法国雕塑家罗丹就曾对人体“完美的曲线”、“神奇的起伏”、“体态的婀娜”、“发丝的辉煌”……发出过由衷的惊叹。法国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戈底叶甚至提出,为了看到拉斐尔的裸体美女,不惜以放弃作为法国公民的权利为代价。返回人体美法国雕塑家罗丹就曾对人体“完美的曲线”、“神奇的起伏”78姿态美返回姿态美返回79装饰美返回装饰美返回80风度美返回风度美返回81送伞
有位老奶奶,等车雨里站。桐桐看见了,赶紧跑上前。踮起小脚尖,递上小雨伞。奶奶乐坏了,亲他胖脸蛋。返回送伞有位老奶奶,等车雨里站。返回82艺术美一、艺术美的含义;二、艺术美的特征;三、艺术美的要素。返回艺术美一、艺术美的含义;返回83艺术美的含义广义:并非仅指艺术作品的美,在一些生活器物、礼仪器物上也会有某种形式的艺术美,即体现出艺术创造的审美特质;狭义:仅指非实用的艺术作品的美。
返回艺术美的含义广义:并非仅指艺术作品的美,在一些生活器物、礼仪84艺术美的特征(与现实美比较)1、现实美往往比较分散而粗糙;2、现实美带有易逝性;3、现实中丑难以转化为美。1、艺术美比较集中而典型;2、艺术美具有永久性;3、艺术中可以化丑为美。返回艺术美的特征(与现实美比较)1、现实美往往比较分散而粗糙;185欧米哀尔返回欧米哀尔返回86艺术美的要素1、艺术媒介材质的美——物质材料转化为精神的载体;2、艺术内容的美;
3、艺术形式(或艺术程式)的美。返回艺术美的要素1、艺术媒介材质的美——物质材料转化为精神的载体87艺术内容的美主要是艺术形象的美;同时还有如情节、主题等;丑的形象也有艺术美的要素。(如七品芝麻官)返回艺术内容的美主要是艺术形象的美;返回88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返回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89七品芝麻官返回七品芝麻官返回90艺术形式的美各种艺术分类和艺术表现形式(详见第六章);艺术形式的发展规律∶“独创--范式--仿效、应用、变通--惯例与传统--分化、反叛(独创)”。返回艺术形式的美各种艺术分类和艺术表现形式(详见第六章);返回91形式美1、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差异;2、形式美的构成因素;3、形式美的法则。返回形式美1、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差异;返回92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差异黑格尔说:“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所借以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这里所说的外在的要素,就是美的形式。形式美是指独立于具体内容以自身的结构组合出来的美。即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是一种抽象的美的形态。返回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差异黑格尔说:“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93形式美的构成因素1、色彩(红黄蓝——红橙黄绿蓝靛紫黑白);2、形体(点、线、面、体);3、声音。返回空间性的美时间性的美形式美的构成因素1、色彩(红黄蓝——红橙黄绿蓝靛紫94色彩的种类NextNext色彩的种类NextNext95色彩的感觉
冷与暖:红,黄,橙构成暖色调,蓝色系构成冷色调,介与于冷、暖之间的构成中间色调。轻与重:色彩越接近白色,明度越高,会产生轻巧感;越接近黑色,暗调越高,则产生稳重感;前进与后退、膨胀与收缩:明亮艳丽的色彩(如橙,黄)有前进、膨胀感;深暗平静的色彩(如深蓝、深紫)有后退、收缩的感觉。返回色彩的感觉冷与暖:红,黄,橙构成暖色调,蓝色系构成冷色96暖色返回暖色返回97冷色返回冷色返回98宽窄之异法国国旗蓝、白、红之比为30:33:37。返回宽窄之异法国国旗蓝、白、红之比为30:33:37。返回99点点,是形体要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在空间起标明位置的作用。“雪花”点给人以柔和、轻盈的感觉;少量点的点缀,可使画面活跃起来;点的聚散可产生闪光的视觉效果。三点最灵活,中国画论:“三株一丛,则两株靠近,一株宜远,以示别也。”返回点点,是形体要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在空间起标明位置的作用。“100线线是点的运动的轨迹,起贯穿空间的作用。直线刚毅、挺拔、正直、稳定、力量等,常用来象征男人的性格,创造阳刚美象;曲线优美、柔和、轻盈、典雅、流畅等,常用来象征女人的性格,创造阴柔美象;折线实际上是直线的转折,一般表现为运动过程中的起伏、升降、进退和突破,给人一种动态感、方向感和灵巧感;“线是绘画的主角”,“形因线而立,神因线而传”。返回线线是点的运动的轨迹,起贯穿空间的作用。直线刚毅、挺拔、正直101面面是位于同一平面内轮廓线固定不变的物体的形状,起分割空间的作用。圆形给人的感受是柔韧、温和、充实、丰满,富有弹性,是一种阴柔美;方形给人的感受是方正、平实、刚劲、安稳和拘谨、固执等,是一种阳刚美;立三角形表现稳定、庄重、崇高以至永恒;倒三角形表示动荡、不安和倾危;斜三角形则表示方向和前进等。返回面面是位于同一平面内轮廓线固定不变的物体的形状,起分割空间的102体体是点、线、面的有机组合,有占据空间的作用。体同面的关系最为密切,物体的空间存在形式是:由点延长而成线,再由一维(长)的线围绕而成二维(长、宽)的面,再由二维的面的移动、堆积、旋转而成为三维(长、宽、厚)的体。返回体体是点、线、面的有机组合,有占据空间的作用。体同面的关系最103声音莺歌燕语、松涛海浪、各种奏鸣乐器以及歌唱家的歌声等都是乐音。从一般情况说,高声高亢激昂,低音凝重深沉,强音振奋,轻音柔和,急促的声音显得紧张,舒缓的声音显得舒坦;节奏和旋律是声音的主要构成因素;古希腊人认为E调安定,D调热烈,C调和谐,B调哀怨,A调发扬,G调浮躁,F调淫荡。返回声音莺歌燕语、松涛海浪、各种奏鸣乐器以及歌唱家的歌声等都是乐104形式美的法则整齐一律;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对比与调和。返回形式美的法则整齐一律;返回105整齐一律颜色、形体、声音的一致和重复,就会形成整齐一律的美。返回整齐一律颜色、形体、声音的一致和重复,就会形成整齐一律的美。106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以一条线为中轴,将两个以上相同、相似的物体加以对偶性的排列组合。均衡,指的是左右或上下在形式上虽不对称,但在体量和力度上是均等的,而不致产生畸轻畸重、过大过小之感。返回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以一条线为中轴,将两个以上相同、相似的物107故宫返回故宫返回108返回均衡
返回均衡
109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物体本身各部分之间或部分与整体之间在大小、长短、粗细等方面的数量关系。尺度是以人的尺寸作为度量标准,对物体进行衡量,表示产品的形体大小与人的使用要求之间相适应的关系。简言之,尺度是指产品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返回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物体本身各部分之间或部分与整体之间在大小、110返回断臂的维纳斯符合黄金分割规律:即上体从头顶到咽喉与从咽喉到肚脐之比,下体从肚脐到膝盖与从膝盖到脚板之比,全身从头顶到肚脐与从肚脐到脚板之比,等于0.618。返回断臂的维纳斯符合黄金分割规律:即上体从头顶到咽喉与从咽喉111尺度返回尺度返回112节奏与韵律节奏是一种连续的合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式。韵律是一种有规律的抑扬顿挫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特有的韵味和情趣。返回节奏与韵律节奏是一种连续的合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式。韵113多样与统一多样是指整体中所包含的各个部分在形式上的区别和差异性。统一是指各个部分在形式上的某些共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某种关联、呼应、衬托、协调的关系,也就是说,各个部分都要服从整体的要求,为整体的和谐、一致服务。返回多样与统一多样是指整体中所包含的各个部分在形式上的区别和差异114多样统一的古镇返回多样统一的古镇返回115对比与调和对比:指的是具有显著差异的形式因素的对立统一,在差异中趋向于“异”,属于阳刚之美。调和:指的是没有显著差异的形式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在差异中趋向于“同”,属于阴柔之美。返回对比与调和对比:指的是具有显著差异的形式因素的对立统一,在差116对比返回对比返回117调和北京天坛返回调和北京天坛返回118第三章美的范畴按审美对象的审美特性和给人的审美感受来分:广义的美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返回第三章美的范畴按审美对象的审美特性和给人的审美感受来分:119第一节优美与崇高优美与崇高的含义;优美与崇高的区别;中西方关于优美与崇高的观点。返回第一节优美与崇高优美与崇高的含义;返回120优美与崇高的含义优美,又称“秀美”,“阴柔之美”,指审美主体在观照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对象时,主客体所呈现出来的和谐统一的美,包括典雅、绮丽、柔媚、精巧、清秀、飘逸、淡雅、幽静……是指一种优雅的美,柔性的美。崇高,又称“壮美”、“阳刚之美”,指主客体双方在对立冲突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包括宏伟、壮阔、豪放、劲健、热烈、浓郁、奇特……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返回优美与崇高的含义优美,又称“秀美”,“阴柔之美”,指审美主体121优美与崇高的区别外在形态之别(小/大、
细/粗、柔/刚、
阴/阳、
弱/强、
媚/壮、
明/晦、
含蓄/明快、温/热或冷);本质之别(
整体和谐/两极冲突、
客体本位/主体本位、
有序/无序、
超功利超道德/崇尚道德、
有限/无限);美感之别(
纯粹愉悦/间接愉悦{经历痛感}、
感性/感性为理性制约)。返回优美与崇高的区别外在形态之别(小/大、细/粗、柔/刚、阴122中西方关于优美与崇高的观点[古罗马]朗吉驽斯《论崇高》第一次提出“崇高”概念;[英]博克第一个把优美与崇高作为美学中并列的重要范畴来研究(《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姚鼐:返回中西方关于优美与崇高的观点[古罗马]朗吉驽斯《论崇高》第一次123优美(春暖花开)返回优美(春暖花开)返回124崇高(阴风怒嚎)返回崇高(阴风怒嚎)返回125优美与崇高的本质特征优美是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在对象世界的感性显现。其基本特性是和谐。不仅体现在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之中,体现在合目的性(善)和合规律性(真)之中,也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之中,体现为和谐美。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斗争的艰苦性、意志的坚韧性、不屈不挠)与客体的严峻冲突在对象世界的感性显现。其基本特性是严峻冲突,体现为斗争美。返回优美与崇高的本质特征优美是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在对象126和谐(天真烂漫)返回和谐(天真烂漫)返回127冲突(自由引导人民)返回冲突(自由引导人民)返回128优美和崇高的形态特征1、从量上看:优美小,崇高大2、从形式上看:优美规则、柔和,崇高粗犷、奇特3、从状态上看:优美是静态美,崇高是动态美返回优美和崇高的形态特征1、从量上看:优美小,崇高大返回129蹒跚学步的幼儿与五大三粗的土匪返回蹒跚学步的幼儿与五大三粗的土匪返回130婀娜温和的女性与凶悍阴险的强盗返回婀娜温和的女性与凶悍阴险的强盗返回131《西斯廷圣母》与《拉奥孔》返回《西斯廷圣母》与《拉奥孔》返回132万籁俱寂的月夜与震惊八宇的雷电返回万籁俱寂的月夜与震惊八宇的雷电返回133优美和崇高的美感特征1、优美的事物引起的是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2、优美的事物让人喜爱、亲近1、崇高的事物引起的美感经历包含着突兀感、惊惧感、叹服感、庄严感、自豪感等,是复杂的强烈的兴奋感2、崇高的事物让人敬佩、崇尚返回优美和崇高的美感特征1、优美的事物引起的是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134竹林与蘑菇云返回竹林与蘑菇云返回135优美和崇高的审美功用1、优美使生活充满乐趣,有益于身心健康2、经常受到优美事物的熏陶,人会品性纯洁、风度优雅、感情细腻、待人和蔼1、崇高可以调节情感、消除忧伤、愁苦、郁闷的心绪,振奋人的精神2、崇高给人以鼓舞,使人们心胸开阔、情操高尚、无私无畏返回优美和崇高的审美功用1、优美使生活充满乐趣,有益于身心健康1136欣慰与冲刺返回欣慰与冲刺返回137第二节悲剧与喜剧一、悲剧(悲、悲剧性、悲剧美)1、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看法2、悲剧的含义3、悲剧的美学特征4、悲剧的审美功用二、喜剧(喜、喜剧性、喜剧美)1、美学史上关于喜剧的看法2、喜剧的含义3、喜剧的美学特征4、喜剧的审美功用返回第二节悲剧与喜剧一、悲剧(悲、悲剧性、悲剧美)二、喜剧(138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看法1、亚里士多德:“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其主人公是比我们好的人,他们遭受厄运是由于其过失或弱点,其目的是“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情感得到陶冶。”2、黑格尔:悲剧是“两种对立的思想或‘普遍力量’之间的冲突与调解。”3、车尔尼雪夫斯基:“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是“人生中惊心动魄的事”。4、恩格斯: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5、鲁迅:“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返回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看法1、亚里士多德:“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139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冲突的双方:安提戈涅因为兄妹感情而置禁令不顾,为两个兄长收尸;国舅克瑞翁因为维护国法而大义灭亲,绞杀了安提戈涅。最后,两败俱伤,安提戈涅死了,克瑞翁的儿子和妻子也相继死去,克瑞翁成了孤家寡人。返回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冲突的双方:安提戈涅因为兄妹感情而置禁140悲剧的含义悲剧是指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紧张对峙的善恶力量通过尖锐、激烈的重大矛盾冲突,展示出不应毁灭而毁灭、不应失败而失败的命运或事件,以激起人们怜悯、悲痛、壮烈、崇高等美感效应的审美对象。返回悲剧的含义悲剧是指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紧张对峙的善恶力量通过尖141QUESTION1、日常生活中的生老病死、自然灾祸、自杀身亡、罪犯伏法等是不是美学意义上的悲剧?2、《泰坦尼克号》中的沉船事件是不是真正的悲剧?返回QUESTION1、日常生活中的生老病死、自然灾祸、自杀身亡142问题一日常生活中的悲剧不是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因为它不具有悲剧性冲突,没有现实意义。别林斯基:“偶然的事件,例如一个人出其不意的死亡,或者其他未预料到的与作品主要思想没有直接关系的情况,都不能在悲剧中占有地位。”返回问题一日常生活中的悲剧不是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因为它不具有悲剧143问题二《泰坦尼克号》中的沉船事件不是真正的悲剧。因为它不具有必然的斗争与冲突,激不起悲剧应有的崇高之情。返回问题二《泰坦尼克号》中的沉船事件不是真正的悲剧。因为它不具有144悲剧的美学特征1、悲剧人物的性格必须具有正面素质2、悲剧的结局必须是人的严重苦难(不幸、痛苦、失败、毁灭等)3、悲剧人物的结局必须具有历史必然性4、悲剧的冲突过程必须具有完整性和战斗性返回悲剧的美学特征1、悲剧人物的性格必须具有正面素质返回145悲剧人物的正面素质悲剧人物的美好理想、愿望、要求,与社会历史的进程相吻合、相一致。如《窦娥冤》中的窦娥的善良、孝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贾宝玉对爱情的追求等。返回悲剧人物的正面素质悲剧人物的美好理想、愿望、要求,与社会历史146历史必然性指的是悲剧矛盾发生的冲突是历史必然造成的,即悲剧人物的不幸、痛苦、死亡,必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旧势力造成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生活的真实和本质。返回历史必然性指的是悲剧矛盾发生的冲突是历史必然造成的,即悲剧人147悲剧冲突的完整性与战斗性完整性:指悲剧事件要有头有尾,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必须有一定的“长度”,即戏剧冲突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有完整的悲剧冲突过程。战斗性:指主人公的悲惨、悲哀、痛苦、死亡的命运给观众带来无限的伤感,使人震惊或畏惧,进而在悲壮中奋发精神,激励斗志,化悲痛为力量,向着自由王国奋进。返回悲剧冲突的完整性与战斗性完整性:指悲剧事件要有头有尾,有一个148高鄂对《红楼梦》的续写
是不是败笔?不是。因为《红楼梦》如果没有高鄂写作完成的悲惨结局:林黛玉香消玉陨,贾宝玉弃家出走,就不能算一个完整的悲剧。返回高鄂对《红楼梦》的续写
是不是败笔?不是。因为《红楼梦》如果149悲剧的审美功用柏格森:悲剧打动情感,导向激情的崇高。1、巨大的认识作用2、深刻的教育作用3、强烈的鼓舞作用返回悲剧的审美功用柏格森:悲剧打动情感,导向激情的崇高。返回150悲剧的认识作用悲剧通过展示正面人物的不幸和毁灭,让人认识到历史发展是不平坦向前的,社会上存在着复杂的、曲折的、尖锐的矛盾,为了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必须经过艰苦的、不懈的斗争,甚至需要作出牺牲。返回悲剧的认识作用悲剧通过展示正面人物的不幸和毁灭,让人认识到历151悲剧的教育作用悲剧通过对假、恶、丑摧残真、善、美的揭露和鞭笞,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鲜明的善恶观念,培养嫉恶如仇的正义感、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坚毅刚强的意志。返回悲剧的教育作用悲剧通过对假、恶、丑摧残真、善、美的揭露和鞭笞152悲剧的鼓舞作用悲剧在引起人们同情的同时,必然唤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激起“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壮志,鼓舞人们从悲中振起,为社会公正,为“永恒正义”而抱定百折不挠“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勇气。如埃思库罗斯的悲剧《七将攻忒拜》演出后,雅典观众深受感动,大家都想当兵打仗,成为爱国志士。返回悲剧的鼓舞作用悲剧在引起人们同情的同时,必然唤起“天下兴亡,153美学史上关于喜剧的看法亚里士多德:喜剧是对较坏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模仿。康德:喜剧是理性精神对对象的自由戏弄。黑格尔:喜剧是理念内容的空虚致使感性形式压倒观念。车尔尼雪夫斯基:喜剧是丑的自我炫耀。马克思:喜剧是“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的“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的喜剧性冲突。鲁迅:喜剧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返回美学史上关于喜剧的看法亚里士多德:喜剧是对较坏的人的行为的一154喜剧的含义喜剧指以严肃的题旨为灵魂而以荒唐的艺术表现形式造成“悖谬”,从而引起人发笑来鞭挞丑、征服丑,并显示实践主体自尊自豪、优越胜利的一种审美对象。返回喜剧的含义喜剧指以严肃的题旨为灵魂而以荒唐的艺术表现形式造成155喜剧的美学特征喜剧以“丑”为基础,以“笑”为标志,以“喜”为内核。1、从喜剧冲突的性质和结局来看,多为无价值的以有价值自炫,并在自炫中暴露渺小和可笑,由此造成喜剧冲突的荒诞性。2、从喜剧人物看,人物性格往往乖谬错讹、自相矛盾,多有愚行和丑行,却又自炫为美,具有人物性格的乖谬性。3、从艺术表现手段看,多用机智、幽默、讽刺、滑稽,具有艺术讽刺性。4、从语言运用上看,显得俏皮、夸张、诙谐,具有语言的风趣性。返回喜剧的美学特征喜剧以“丑”为基础,以“笑”为标志,以“喜”为156阿Q的矛盾性格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却正统卫道自高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却向往革命憎恶权贵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却麻木健忘忌恨现状却安于现状返回阿Q的矛盾性格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排斥异端却向往革命返回157喜剧的审美功用柏格森:“喜剧诉诸理智,引起理性的明敏。”1、喜剧“寓庄于谐”,能惩恶扬善。(1)喜剧好象一把手术刀,能帮助沾有恶习者剜去思想上的毒瘤(2)喜剧好象一支预防针,可以让健康者增强免疫力,防止受到污染和侵蚀2、喜剧能激起人对人生、对社会的严肃思考。3、喜剧能使人们心情欢畅,培养乐观主义精神。返回喜剧的审美功用柏格森:“喜剧诉诸理智,引起理性的明敏。”返回158第三节丑一、丑的表现二、丑的含义三、丑的本质四、崇高与丑的关系五、丑的审美价值返回第三节丑一、丑的表现返回159艺术中的丑文学:闻一多《死水》、波德莱尔《恶之花》、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等;绘画:杜尚《下楼梯的裸女》、毕加索《格尔尼卡》、里贝拉《跛足孩子》、“丑星”等;雕塑:罗丹《欧米哀尔》。返回艺术中的丑是对生活中丑的集中反映,通过对生活丑的否定,达到美的理想的展望和对美的肯定,是主种以其艺术的存在否定自身现实存在的美。艺术中的丑文学:闻一多《死水》、波德莱尔《恶之花》、劳伦斯《160闻一多《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恳,看他造出了什么世界。返回闻一多《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返回161毕加索《格尔尼卡》返回毕加索《格尔尼卡》返回162下楼梯的裸女返回下楼梯的裸女返回163丑星返回丑星返回164跛足孩子返回跛足孩子返回165罗丹《欧米哀尔》返回罗丹《欧米哀尔》返回166美学史上关于丑的论述1、赫拉克利特:“最美的猴子与人比起来还是丑的。”2、德谟克利特:“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3、鲍姆嘉通:“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4、雨果:“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5、罗森克兰兹:“如果艺术不想单单用片面的方式表现理念,它就不能抛开丑。”返回美学史上关于丑的论述1、赫拉克利特:“最美的猴子与人比起来还167丑的本质丑是以拙劣的感性形式呈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否定和扭曲,是一种与美相比较而存在,与美相对立而又共处于同一价值系统的特殊审美价值形态,是一种审美反价值的基本形态。美(主客体的和谐统一)丑(主客体不和谐)崇高、悲剧滑稽、喜剧返回丑的本质丑是以拙劣的感性形式呈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否定和扭曲168丑的审美价值1、以丑衬美,目的在于突出美。2、化丑为美,将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3、丑可以蕴涵美,包容崇高,给我们以较丰富多样的审美感受;丑也可能冒充美,佯装崇高,给我们以独特的审美反感。返回丑的审美价值1、以丑衬美,目的在于突出美。返回169清画家笪重光语密叶偶间枯槎,顿添生致;纽干或生剥蚀,愈见苍颜。返回清画家笪重光语密叶偶间枯槎,顿添生致;纽干或生剥蚀,愈见苍颜170太湖石的审美价值太湖石“漏、透、皱、瘦”,为什么人们还喜欢珍藏?[清]刘熙载《艺概》:“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返回太湖石的审美价值太湖石“漏、透、皱、瘦”,为什么人们还喜欢珍171崇高与丑的关系1、相似性(1)从形式上看,二者都具有不和谐、不完整、扭曲变形的特点。(2)从审美效应上看,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的痛感。(3)从观念与形式的关系上看,二者都具有非理性的因素,体现为观念大于形式的特征。2、区别:崇高所包含的人类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强有力的主体意志恰恰是丑所不具备的。3、丑是崇高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崇高形成的充分条件。事实上,在美与丑的区别之中,优美得以实现,在丑与美的矛盾冲突之中,崇高得以形成。返回崇高与丑的关系1、相似性(1)从形式上看,二者都具有不和谐、172第四节媚俗一、媚俗的表现二、媚俗的含义三、媚俗的美学特征四、媚俗产生的原因五、媚俗的方式六、媚俗的理论根据返回第四节媚俗一、媚俗的表现返回173媚俗的表现时装表演进入舞厅,以三点式挑逗世人;歌星们在演出中忸怩作态,公开以脱衣服之语挑逗观众;作家写一些凶杀、艳情的小说换钞票;广告中的无数作为商品的陪衬的靓女;电影中为了最终使男女主角相偕上床的情节;“游戏人生”、“潇洒走一回”之类的叫嚣返回媚俗的表现时装表演进入舞厅,以三点式挑逗世人;返回174媚俗的含义媚俗(Kitsch),台湾学者译为“忌屎”,是当代审美文化转型时期所产生的一种负现象,是传统美学在无法正确回应当代审美文化的挑战时所出现的一种特定的畸形审美形态。返回媚俗的含义媚俗(Kitsch),台湾学者译为“忌屎”,是175媚俗的美学特征媚俗的基本特征是一种为他人的表演性。即不择手段地讨好多数人,为取悦对方而猥亵灵魂,扭曲自己,屈服于世俗。返回媚俗的美学特征媚俗的基本特征是一种为他人的表演性。即不择手段176媚俗产生的原因1、主观:(1)心里什么都十分清楚,但为了名利、地位、金钱、物质生活而主动放弃对于美的追求,趋炎附势,以美娱人。(2)外界压力过于强大:公众的、朋友的、亲属的、爱人的,一共四重眼光,自己承受不了,只好与之妥协,不惜拿美去作交易。如阎真《沧浪之水》中的主人公。2、客观:在“历史必然”的旗号下“横空出世”的商品经济对美和艺术的冲击。如《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赤裸裸地把人生的成功等同于挣钱多。返回媚俗产生的原因1、主观:(1)心里什么都十分清楚,但为了名利177媚俗的方式1、以男性方式媚俗:以惊世骇俗的气概骂倒一切,公开宣布自己是流氓。表面上注重以调侃的方式反叛社会主流文化,实际上只是一些生活中的痞子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通过把真善美拉下马来的方式,来求得社会的认可。如王朔。2、以女性的方式向世人献媚:以俗不可耐的找乐或虚构一种“朝三暮四”的新鲜感为特征。如贾平凹的《废都》。返回媚俗的方式1、以男性方式媚俗:以惊世骇俗的气概骂倒一切,公开178媚俗的理论根据媚俗的理论根据:把欲望等同娱乐,再把娱乐等同于审美。实际上,娱乐虽然包含有审美的因素,但并不就是审美,仅是一种低级的生理欲望。传统的审美正是以对于欲望的挣脱为特征的,而媚俗却是一种取消距离和纯净的煽情。返回媚俗的理论根据媚俗的理论根据:把欲望等同娱乐,再把娱乐等同于179多媒体教学课件《美学概论》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多媒体教学课件《美学概论》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180目录绪论第一编美的本体论:美论第一章美的本质第二章美的形态与形式美
第三章美的范畴第二编美的主体论:美感论第四章审美感受第五章审美心理第三编美的实践论:美的欣赏与创造第六章美的欣赏第七章美的创造第四编美的功能论:美育论第八章审美教育目录绪论181第一编美的本体论:美论
第一章美的本质
;第二章美的形态与形式美
;第三章美的范畴
。第一编美的本体论:美论第一章美的本质;182第一章美的本质
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本源的看法;美的特征。返回第一章美的本质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返回183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从精神世界探讨美的本质:认为美不是客观地存在于物,不是物固有的属性和特质,而是精神介于物的结果,精神是第一性的,把美归结为一种精神现象或精神属性;从物质世界中去探寻美的本质:认为美是是事物本身所固有一种物质属性,如自然属性、形式特点、典型性等,是独立于人类主观意识之外的一种客观存在,不受主体的偏见和个人爱好的影响;从主客观关系探寻美的本质:认为美既不在客观,也不在主观,而在主客观的关系上,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返回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从精神世界探讨美的本质:认为美不是184从精神世界探讨美的本源1、客观唯心主义:把外在于人的某种绝对观念看成是美的本源——“美在理念”说。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心灵如意识、情感、想象、直觉等看成是美的本源——“美在主观”说。返回从精神世界探讨美的本源1、客观唯心主义:把外在于人的某种绝对185“美在理念”说【古希腊】柏拉图:美是对客观存在的“美的理念”的“分有”;【中世纪】圣·托马斯·阿奎那:“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神住在它们里面”;【德】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返回“美在理念”说【古希腊】柏拉图:美是对客观存在的“美的理念”186“美在主观”说
【英】休谟:“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见出一种不同的美”;【意】克罗齐:美是直觉,而直觉即表现,所以美就是表现,是心灵“成功的表现”;【英】科林伍德:美是情感的表现。返回“美在主观”说【英】休谟:“美并不是事物本身的一种属性,它187从物质世界中去探寻美的本源
1、“美在形式”说:美是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形式、结构、属性、特质和法则;2、“美在典型”说:美是典型,是同类事物中最富于特殊性、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返回从物质世界中去探寻美的本源1、“美在形式”说:美是事物所具188“美在形式”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美在事物感性形式的“秩序、匀称和明确”,“美要靠体积与安排”,要把“原本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英】荷迦兹《美的分析》:“适应、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所有这一切的共同合作(彼此矫正,彼此约束)”,就能产生美。波状线是一种“真正称得上是美的线条,”而蛇形线则是“富有吸引力的线条”;【美】克莱夫·贝尔:美是“有意味的形式”。返回“美在形式”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189“美在典型”说【古希腊】苏格拉底:画家应“从许多人物形象中把那些最美的部分提炼出来,从而使所创造的整个形象显得极其美丽”;【法】孟德斯鸠:“美的眼睛就是大多数眼睛都象它那副模样的。”【美】朗洛伊斯:“我们和研究同仁已用简洁明了的术语界定了人脸的美——具有吸引力的人脸乃是接近于人脸总数的平均数的平均状态。”返回“美在典型”说【古希腊】苏格拉底:画家应“从许多人物形象中把190朗洛伊斯的实验朗洛伊斯充分利用电脑图像合成技术,随机选择了得克萨斯大学96位男生和96位女生的照片,将这些照片各分成三组,每组32张。把这些男女学生的照片输入电脑后,用一种特殊的电脑程序将这些照片在五个算术级数上合成,即分别用2张、4张、8张、16张、32张照片合成一张人像。结果:在男性合成图像中,16张照片的合成图像被评价最高,而在女性的合成图中,32张照片的合成人像评分最高。这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视为美的人脸往往接近平均数,接近常模。返回朗洛伊斯的实验朗洛伊斯充分利用电脑图像合成技术,随机选择了得191返回next合成头像返回next合成头像192返回个性化面孔返回个性化面孔193从主客观关系探寻美的本源
1、“美在关系”说:着眼于事物内部的关系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2、“美在生活”说:强调美是一种客观社会存在,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3、“美在活动”说(“美在实践”说):强调美存在于审美主体对客体(审美对象)的审美实践活动。返回从主客观关系探寻美的本源1、“美在关系”说:着眼于事物内部194“美在关系”说(【法】狄德罗)“美总是随着关系而产生,而增长,而变化,而衰退,而消失。”美的关系个别事物本身的内部关系这一事物与那一事物的比较关系个体事物与整体事物的相对关系事物的现象与人类审美关系返回“美在关系”说(【法】狄德罗)“美总是随着关系而产生,而195“美在生活”说【俄】车尔尼雪夫斯基:“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返回“美在生活”说【俄】车尔尼雪夫斯基:“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196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本源的看法
(一)美的根源在社会实践
;(二)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感性显现”)(Why?)
返回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本源的看法(一)美的根源在社会实践;返197美的根源在社会实践
美的根源不在自然物质属性,不在客观精神,不在主观心理,也不在主观心理与客观事物的统一,它的根源深深地蕴藏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1、美依存于人类社会实践(未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现象的美也根源于人类社会实践吗?);2、劳动创造了美。返回美的根源在社会实践美的根源不在自然物质属性,不在客观精神,198美依存于人类社会实践(1)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自然是“自在之物”它虽然存在潜在的审美价值,但美是对人而言的。没有人这个审美主体,自然本身无所谓美丑。也就是说,自然物、自然现象固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但自然美却绝不能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2)即使出现了人类和人类社会,自然美也没有立即随着产生。因为初民时代,人类还受着自然的威胁,还没有能力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不可能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成为人审美对象。(3)只有当人类在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漫长的社会实践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和发挥了自身的本质力量,成为大自然的主宰,能改造、利用、占有自然物时,才将自然物的潜在审美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说,自然物只有由“自在之物”变成了“为我之物”,与人构成了对象性的审美关系时,它那蕴含的美才成为人的对象,对人有审美价值。返回美依存于人类社会实践(1)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自然是“自在之199未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现象的美也根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人和本质力量的确证吗?是。因为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已经消除了对它们的恐惧感、可怖感、压抑感或陌生感、疏远感,由与人为敌或无关的对象变为“为人”的对象,和人类建立了精神性的联系,打上了人类生活、人类情感和意识、人的本质力量的印记,因而具有审美价值,成为审美对象。返回未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现象的美也根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200劳动创造了美(1)劳动创造了审美主体;(2)劳动创造了审美客体。返回劳动创造了美(1)劳动创造了审美主体;返回201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离不开人,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决定美的本质。因为人是有所作为的,总要通过自己的人生的现实活动,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等本质力量在客观现实中实现出来,使自在的现实有益于人生,成为打上自己本质力量烙印的现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返回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离不开人,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202人的本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懂得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返回人的本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的类特203自由动物的活动是消极的、被动的,它只能盲目地顺从自然,却不能认识和驾驭自然。即使是动物中最聪明的猿猴,也仍然是自然的奴隶,它无法从自然界获得自然给予它的更多的东西。人却不同了,他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逐步地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慢慢地熟悉和掌握客观世界的必然,获得支配自然的自由。返回自由动物的活动是消极的、被动的,它只能盲目地顺从自然,204自觉
即有意识。动物的活动是盲目的,是在本能的支配下进行的。它在活动之前,不会有既定的目的和计划;活动之后,也不会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只有人的活动是自觉的,是按照自身的各种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正如马克思所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和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返回自觉即有意识。动物的活动是盲目的,是在本能的支配下进205美的规律1、自由:懂得“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性(真)}——合规律性2、自觉:“把内在的尺度{人类自身的要求与目的(善)}运用到对象上去”——合目的性返回美的规律1、自由:懂得“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客观事物本身所具206人的本质力量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与人的思想、感情、智慧、道德、才能等主观能力的统一,即在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基础上,人的思想、感情、智慧、道德、才能等主观能力拥向对象、见之于客体的一种主体能动力量。简而言之,就是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力量,就是自由自觉即合规律合目的地创造性劳动的力量,也可以说就是求真向善、改造自然、推进社会的力量。返回人的本质力量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与人的思想、感情、智慧、207对象化即把人的本质力量“化”到“对象”中去;对象化的途径主要有:物质生产劳动(根本途径)及社会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乃至人们的爱情、家庭、社交、商贸、旅游等社会实践活动。返回对象化即把人的本质力量“化”到“对象”中去;返回208感性显现即通过人的感官能感知到的具体的、生动的形象来显现人的本质力量。也就是说,但凡在客观对象上感性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就是美。正如影片《英雄儿女》的主题词所说:“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返回感性显现即通过人的感官能感知到的具体的、生动的形象来显现人的209美的特征1、形象性;2、感染性(愉悦性);美有无功利性?讨论题返回美的特征1、形象性;美有无功利性?讨论题返回210形象性不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作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都有一种感性的具体形态,它们的内容都要通过由一定的色、声、形等物质材料所构成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可视、可听、可触、可感。所以,美的形象是个别的(独创、不可重复)、具体的、可感的。Next形象性不论是自然美、社会美,还是艺术美,作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211形象性(续)例如:如果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只写“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我们还很难感觉到“东家之子”的美。只有当他写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时,“东家之子”的美才具体地显示出来了。返回形象性(续)例如:如果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只写“天下之佳212感染性(愉悦性)
指美诉诸人的情感,通过它以情感人,激励人、愉悦人。五星红旗是成千上万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它象征着自由、解放,标志着我们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团结。返回感染性(愉悦性)
指美诉诸人的情感,通过它以情感人,激励人、213尽管“美”字在发明时,是跟功利息息相关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越来越超乎功利性。人们在对美的事物进行欣赏时,往往不考虑它对人是否有用,是否有利害关系;作为既是实用对象,又是审美对象的事物,当它作为艺术品被人欣赏时,人们看到的不再是它的实用功能或有用性,而是它的审美特性;美学之“用”主要不表现在物质实用性上,不表现为经济实利和市场效益,或者说白了,不表现为挣钱多少,主要表现在精神功利性上。返回功利性尽管“美”字在发明时,是跟功利息息相关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214第二章美的形态与形式美美的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返回第二章美的形态与形式美美的形态返回215美的形态美的形态是依据审美对象的存在领域、范围对美进行的分类,包括:现实美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人的美返回特征美的形态美的形态是依据审美对象的存在领域、范围对美进行的分类216天然的
加工的
一般加工
艺术加工
山川绿化江河治理珍禽异兽的驯养等园林景观盆景
插花艺术自然事物的美自然现象的美:日
月
云
霞山
川
草
木
花
鸟
虫
鱼
返回自然美天然的加工的一般加工艺术加工山川绿化园林景观自然事物217返回泰山天下雄返回泰山天下雄218遥看瀑布挂前川返回遥看瀑布挂前川返回219离离原上草返回离离原上草返回220迎客松返回迎客松返回221争奇斗妍返回争奇斗妍返回222返回真般配返回真般配223虫虫世界返回虫虫世界返回224胜似闲庭信步返回胜似闲庭信步返回225旭日东升返回旭日东升返回226弯弯的小船返回弯弯的小船返回227蓝天、白云返回蓝天、白云返回228朝霞返回朝霞返回229绿化山川返回绿化山川返回230江河治理返回江河治理返回231驯化动物返回驯化动物返回232苏州园林返回苏州园林返回233盆景艺术
返回盆景艺术
返回234插花返回插花返回235实践活动的美
生产劳动的美社会变革的美科学活动的美(科技美)日常生活的美(如爱情)实践成果的美实践主体的美:人的美
科技美工艺美返回社会美实践活动的美生产劳动的美社会变革的美科学活动的美(科技236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特征
自然物的某些自然属性(如质料、形状、线条、光泽、色彩等)是自然美存在的必要条件,社会美则与事物的自然属性无关;自然美偏重于形式美,社会美偏重于内容美;自然美具有联想性、多面性和易变性,社会美则有实在性、明确性和稳定性;自然美一般具有全人类性,社会美往往带有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返回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特征自然物的某些自然属性(如质料、形状、线237特征一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各有其美,原因就在自然属性的不同。如泰山天下雄,是因为形体厚重,主峰高耸;华山天下险,是因为四壁陡立,山脊高而窄;峨眉天下秀,是因为山脉绵亘,曲折如眉,草木葱郁,“云鬟凝聚”;青城天下幽,是因为丛山深谷,恬静幽邃;黄山天下奇,是因为七十二峰千姿百态,云海变幻,古松奇特,巧石怪异;而社会美,无论如火如荼、壮烈英勇的社会斗争,还是忠贞如一、令人仰慕的友谊、爱情,都与自然条件无关。返回特征一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各有其美,原因就在自然属性的不238泰山天下雄返回泰山天下雄返回239华山天下险返回华山天下险返回240峨眉天下秀返回峨眉天下秀返回241青城天下幽返回青城天下幽返回242黄山天下奇返回黄山天下奇返回243特征二如癞蛤蟆会吃害虫,可入药,但由于外形丑陋,无人以之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讲创新创业
- 如何提高员工对安全事项的认知和意识
- 感音性神经聋护理查房
- 保洁开荒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与派遣员工解除合同范例
- 代工合同代工合同标准文本
- ktv营销经理聘用合同标准文本
- 强化心肺复苏操作规范
- 2025年度最高额抵押合同
- 亚马逊店铺转让合同标准文本
- 2024年思政考试准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器官捐献合作协议书范文模板
- 2024年时事政治热点题库200道含完整答案(必刷)
- 99S203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集
- 2022自考审计学复习资料
- 2021营养健康介绍膳食指南PPT模板
- 液力偶合器参数
- 高级宏观经济学课件:ch 8 CONSUMPTION
- 高填方路基及挡土墙施工方案
- YY∕T 0342-2020 外科植入物 接骨板弯曲强度和刚度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