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的什么是地理思维能力及特性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a39f4e066f20595b8a12b5cf0c6960/3ea39f4e066f20595b8a12b5cf0c69601.gif)
![2023年最新的什么是地理思维能力及特性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a39f4e066f20595b8a12b5cf0c6960/3ea39f4e066f20595b8a12b5cf0c69602.gif)
![2023年最新的什么是地理思维能力及特性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a39f4e066f20595b8a12b5cf0c6960/3ea39f4e066f20595b8a12b5cf0c69603.gif)
![2023年最新的什么是地理思维能力及特性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a39f4e066f20595b8a12b5cf0c6960/3ea39f4e066f20595b8a12b5cf0c69604.gif)
![2023年最新的什么是地理思维能力及特性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a39f4e066f20595b8a12b5cf0c6960/3ea39f4e066f20595b8a12b5cf0c696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什么是地理思维能力及特性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言实现的,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地理思维是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推理、预测等根本思维形式与地理科学内在逻辑的融合。
地理知识是思维的产物、智慧的结晶,但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是以结论、规律等形式出现,论证说明非常简洁,常常是定型化的知识,所以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必须经过充分的、反复的思维。如通过分析与综合,理解组成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制约的关系(如:气候变化);通过比拟思维,理解区域间的联系与差异,进而理解区域地理特征(如: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拟);通过抽象与概括,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等。
在地理教学中,能力就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一般来说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正如地理课程标中所指出的:在教学中,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利用学生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探究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开展。
地理思维的特性
地理区域性思维的特性。地理自然环境各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和人文地理各部门(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等)在某一地区的特殊组合,形成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区域特征。如: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照分析。就需要学生在思考时,要懂得区分区域差异,掌握区域特征,防止生搬硬套地堆砌知识。
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其知识的学习过程具有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和特性,以下对其简要分析一下。
地理空间性思维的特性。地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空间性。地理学是从空间的角度来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学生只有把所学的知识复原到相应的空间位置上,才能理解其产生的原因。
地理社会实践性思维的特性。地理所学习的知识全都是前人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不断总结和归纳出来的,所学的知识都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检验。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总结生活中的经验,灵活地把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台风所造成的影响;天气的变化。
地理综合性思维的特性。地表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不管是自然方面的还是人文方面,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共同构成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由于影响地理事物的要素繁杂,而其中很多要素空间跨度大,因此学生要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必须站在综合性的角度,对所有的知识进行整合,才能找出地理事物发生的真正原因。如:对于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原因分析,就需要对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地理思维的类型
地理思维从性质上可划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这符合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另外,为了能在地理教学中能够更科学地选择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还需要从思维的途径上对地理思维进行简单的分类,从而更好地确定培养的方向。
纵向思维。指对于同一事物发生、开展的前因后果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对知识整体性、系统性的把握。例如锋的概念、类型、影响的学习。
横向思维。是对于不同事物的相互比拟的思维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例如:气旋与反气旋、暖流与寒流的比拟。
聚合思维。即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例如做地理的选择题。
发散思维。即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例如:如何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空间思维。地理思维不仅是平面化的,而且是三维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地理知识放在空间上,而不是只停留在平面上。如:大气环流中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
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其养成习惯,自然而然的运用地理思维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就必须从平时的教学过程抓起。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做法:
多实际相联系
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渠道,还是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途径。所以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热点问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思维更加活泼和全面。同时,地理学习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比拟、选择社会生活环境,进而适应生活环境、保护生活环境,把地理学中的一些思想渗透到生活中,从而提高应对未来生活的生存力。在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能激起自己的思维灵感。
例如:我国洪涝灾害的发生、台风的形成和影响等问题,可分别联系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气旋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又如2023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日全食现象,可联系到选修行星地球的知识。这些实际例子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加强读图和用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一大特色,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理课本中的各种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等,有机构成了一个图像系统。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从地图开掘信息,利用获得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解决问题,还要教给学生把学到的地理知识转换成图形的技能,使学生养成图文互换的习惯。
例如:在讲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通过一边讲述形成过程,一边板图分析,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画三圈环流示意图进行训练;而后只要提起地球大气的三圈环流,学生脑海里就会很快浮现出完整的画面,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
知识的灵活运用与比拟
通过比拟方法,引导学生间接研究论证,从地理事物与其相联系的比拟,得出相似性和差异性。运用比拟方法能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作用。地理事物中的相似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些地理现象分布规律,空间结构,运动形式等有大量的相似现象,都有具有可归纳的共同特征。
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半球纬度40度~60度大陆西岸,得出英国与新西兰气候类型特点是相似;山地自然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与自然带沿着经线方向的变化具有相识性,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应用。
地理事物之间除了存在大量的相似性外,也存在着许多差异性。地理事物的差异性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同类事物的比拟,最典型的是相反的现象比拟。如冷锋和暖锋,气旋和反气旋、寒流与暖流的比拟。
养成综合分析的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思考并答复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在做笔记方面可能会做得比拟凌乱。但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后,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做好单元知识网络的构建,从中把握主干知识,明确根本知识点,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把书由厚读薄的同时,还可以在分析问题时知识明确、综合、清晰。
另外,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是一个地理综合体,又是各个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在理解某一地区地理特征的形成或某一地理事物特点的成因时,都应该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思考。
例如:在分析东北平原的经济开展时,既要从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又要从人文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分析时不仅要注意各要素分别产生的影响,还要注意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这些要素产生的共同影响。
浅谈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重庆市大足中学邹世华
缺乏空间想象能力是学习地理的最大障碍,学生往往不能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缺乏必要的认识,甚至感到地理难学,从而丧失学习地理的信心,这对我们地理教学工作十分不利。
巧用教室创设地理空间意境,师生互动,将学生置于空间之中,使他们有切身的体验,因陋就简,形象直观,不失为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创设经纬网空间意境
对于初学地理的学生来说,经纬网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直接把教室按座位划分经纬度,如面向讲台为北方,纵列为经线,横排为纬线,横排的中间一排为赤道,向前为北纬,向后为南纬,纵列正中间一列为本初子午线,向左为西经,向右为东经,很符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那么,再据此划分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以及高、中、低纬,而且要求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所座的位置判断出所处的经纬度。这种师生互动,方法简单易懂,对初中学生较为适宜。
构建经纬网要找准切入点,可把教室天花板的中心定为北极,教室的中心轴为地轴,学生座位所在平面为赤道面,最外边的一周为赤道,规定一个学生的座位(如正对讲台中央的学生座位)为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然后向东为东经度,向西为西经度,再讲解经度实际上是一个二面角,即某地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再把教室水平面相平行的圆圈划为纬线,向上为北纬。教师用一个圆规在教室里演示,再讲纬度实际是一个线面角,即某地的铅垂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再划分高、中、低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等。这种方法对高中学生较为适宜。
二、创设世界政区和中国政区空间意境
按纵经横纬的方式对座位进行编排,纵列为经线,中间一列为本初子午线,横排为纬线,中间一排为赤道,这样教室便成了一幅世界地图,每个学生按所对应的经纬度入位,去收集自已位置所对应的地理事物,如所在国家的地形、气候、河湖、城市、交通、矿产、工农业生产和风景名胜等地理事物的根本概况,然后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发言交流,让大家看他们是怎样去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这样既突破了空间难点,也改变了学习方法,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同样道理,可把教室按座位从左到右定为70E-140E,从后排往前排定为赤道至60N,这样教室便成了一幅中国政区图。再让学生对座入位,去收集有关省区的地理事物,如所在省区名称、简称、省会、面积、气候、河湖、矿产、交通线和风景名胜等地理事物,并推荐典型代表在班上作交流发言。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的区域地理知识丰富了,读图识图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创设天球空间意境
把教室假想为天球,天花板就是星空,学生座位的中心位置为北极,对应的天花板中心为天极,由于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从而导致地球上的人感觉到天球在自东向西旋转。从北极往上看,天球上的星是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运动的,可用来讲解天球旋转的知识,如为什么不同纬度看到的星体运动路线不同等。
同样可以演示月相成因。用一张白纸蒙住半个球面,以示意月球的发光面即月球迎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托着月球在教室里自西向东绕一圈,边走边讲,分别说明朔、上弦月、
望、下弦月的情形,即各种月相的名称雄、同太阳出没比拟、月出时间、月落时间和夜晚见月情形等,并与课外实际观察相结合。这样学生有了切身体会,对月相的空间认识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四、创设大气环流空间意境
大气环流讲解起来比拟抽象。为了突破空间难点,可将教室按纵经横纬进行编排,把教室最中间的一排看作赤道,因终年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赤道低气压带;把教室最前排定为北极和最后排定为南极,因其终年寒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同时分别讲解其它的气压带和风带。可叫高气压位置上的同学站起来用手示意风向,风总是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北半球沿前进方向往右偏,南半球往左偏。这样既能寓教于乐,又对知识印象深刻。
五、创设世界气候、自然带空间意境
把教室按纵经横纬进行划分,结合所代表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和下堑面状况等,对各纬度的气温和降水进行分析,从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特征和形成原因,运用比拟法,由学生分析、教师补充并板书在黑板上,再结合地图册进行讲解。如最中间一排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南北纬十度之间,全年高温多雨,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
自然带的内容可同理而推。
六、创设气旋、反气旋空间意境
在讲解气旋、反气旋内容时,在教室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及中心位置各找一名同学站立示意,四周代表一条闭合等压线。
讲解气旋时,四周的同学面向中心,双手平直向前,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四周指向中心,然后都把双手往自己的左边摆,中心的同学双手合十并向上举,表示南半球的气旋呈顺时针辐合并由中心上升;讲北半球气旋时,四周的同学那么双手往右摆,表示呈逆时针辐合并由中心上升。
讲解反气旋时,四周的同学背对中心,双手平直向前,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中心指向四周,然后都把双手往自己的左边摆,中心的同学双手合十并向下压,表示南半球的反气旋由中心下沉并呈逆时针辐散;讲北半球反气旋时,四周的同学那么双手往右摆,表示气流由中心下沉并呈顺时针辐散。
再叫每个同学都用左手表示南半球、右手表示北半球,都呈半握拳状,大拇指表示中心气流,四指表示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气旋转拇朝上,反气旋拇指朝下。经过这样的动手实做,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必然深刻!
总之,要想尽方法让学生共同参与,要置身于形象的空间之中,教室就是一个很好的空间,只要我们不断思索,教室便是突破地理空间难点的理想场所!
地理思维能力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言实现的,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地理思维是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推理、预测等根本思维形式与地理科学内在逻辑的融合。
地理知识是思维的产物、智慧的结晶,但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是以结论、规律等形式出现,论证说明非常简洁,常常是定型化的知识,所以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必须经过充分的、反复的思维。如通过分析与综合,理解组成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及其相互联系、制约的关系(如:气候变化);通过比拟思维,理解区域间的联系与差异,进而理解区域地理特征(如: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拟);通过抽象与概括,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等。
在地理教学中,能力就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一般来说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正如地理课程标中所指出的:在教学中,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利用学生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 中班下学期个人计划
-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知识产权的跨领域应用与挑战
- 社交电商新媒体推广的新趋势
- 灯光照明设计合同范本
- 乡镇卫生院临时工聘用合同范本
- 电商平台定价策略与营销组合的协同效应
- 网络升级服务协议书(2篇)
- 社交媒体产品中用户体验与功能整合
- 履行法定义务纠正违法行为的模板
- 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与
- 岗位绩效奖励制度
- 医院培训课件:《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 JGT161-2016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 Visual Studio 2019(C#)Windows数据库项目开发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DB32-T 4319-2022 中药药渣处理规程
- 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人工智能行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 畜牧养殖设备(共73张PPT)
- GB/T 9439-2023灰铸铁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